❶ 武侠电影的电影简史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从1965年开始,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对泛滥的老套武打片感到厌烦,他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之后,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张彻和胡金铨绝对是武打片教父级的导演,他们2人的风格迥异,张彻喜欢渲染暴力,武打动作比较写实,经常拍摄一些诸如盘肠大战之类的场面,总是血流成河,据说张彻每拍一部电影用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两大汽油筒。而胡金铨则偏重于写意,对武打的气氛爱做渲染。他们2人对武打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这方面的演员和导演人才。参加过胡金铨电影演出的徐枫、白鹰、田鹏等人都成为台湾武打片的顶级明星。而经张彻之手培养出的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象王羽、罗烈、狄龙、李修贤、姜大卫、陈星、陈观泰、傅声等都是整个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导演方面张彻还培养出吴宇森、午马等人才,尤其是吴宇森更深得张彻真传。与张、胡2人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港台武打片著名导演除了张、胡2人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罗维一生拍片无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导演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捧红了李小龙这个国际驰名的功夫巨星。来自台湾的郭南宏原来是台语文艺片的导演,在60年代末期武打片开始流行的时候转拍武打片,他导演的《一代剑王》和《鬼见愁》在台湾轰动一时,《鬼见愁》更是捧红了在里面扮演大反派鬼见愁的性格演员易原,易原后来成了郭南宏班底的御用演员之一。郭南宏拍摄的武打片内容丰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少林十八铜人》这样的经典,也有《火烧少林寺》之类的失败之作,他在70年代有段时间和张彻竟相拍摄少林题材影片,张彻喜欢拍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郭南宏则偏爱机关布景,这种竞争在1976年以郭南宏《火烧少林寺》票房惨败而告结束。下面再说说楚原,楚原是香港50年代著名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之子,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经拍摄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名片,后来也加入武打片拍摄行列,导演了《爱奴》以及一大批改编古龙武侠小说的影片《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等,一时间古龙+楚原+明星成了古装武侠片的铁三角,楚原的作品情节诡异、悬念性强,布景豪华。
还有几个台湾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如《弹指神功》、《风铃中的刀声》等奇情古龙电影,张曾泽于1971年导演的描写民国时期侠客歼灭土匪的功夫片《路客与刀客》(主演:杨群、孙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现了铁头功和辫子功等奇特的武术招式,颇具传奇色彩。还有丁善玺导演、杨群、甄珍主演的《落鹰峡》,结合了美国西部片的枪战拍摄手法和中国式的武打,也很有看头。以上两部影片都在台湾金马奖获得了重要奖项。
中国武打片在70年代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很多人都认为是李小龙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其实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不过倒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拍摄过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还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戏》,但是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他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好莱坞许多硬汉明星如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龙门下学过功夫。李小龙离奇暴毙之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吕小龙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后期,港台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各种武打片的内容无非是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类。胡金铨属于慢功出细活,数年没有新作。张彻也在不断的重复自己,作品渐无新意。到了1978年,终于出了几部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出现了几个驰名国际影坛的人物。成龙,曾在罗维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却一直半红不黑,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武打片的新片种——谐趣功夫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刘家良,正宗南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在张彻手下担任武术指导多年,他于1978年导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他导演的《中华丈夫》、《18般武艺》都是当时比较卖座的影片,他导演的《长辈》让女主角惠英红成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成龙的师兄洪金宝在70年代也已经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独立导演并主演了喜剧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卖座片。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了,这是一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影片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卖座超过了成龙的《龙少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已经大大下降,除了《弹指神功》《英雄无泪》、《少林寺》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影圈新人徐克出现了,他曾经在美国的大学学过电影回港后在佳视拍摄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就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他导演的《蝶变》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不过市场反应冷淡。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等,为武打片闯出一条新路,武打更讲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间还加入些幽默元素。这段时期,成龙在戏班学艺时的 “七小福”里面的其他的师兄弟们如元彪、元奎、元华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术指导领域也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仙鹤神针》、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其中程小东可以说是武打片导演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导演的《生死决》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的风格。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一个老的民间武林传奇人物题材加以创新,影片里把武林纷争加入到大的动荡时代里,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使武打片提高了一个档次。一时间模仿跟风之作频出,大家纷纷争拍古装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铁猴子》和《火云传奇》还算有些创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趋于没落了!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武打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他敢开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1990年,何平导演拍摄的《双旗镇刀客》可谓是大陆武侠电影的扛鼎之作。此后,武打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但是整体水平感觉要落后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进入了新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使得中国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瞩目!中国的一些著名导演如大陆的张艺谋、何平,台湾的侯孝贤都在拍摄或者筹划拍摄武侠片。在新的世纪,中国武打片要出现新的辉煌!
❷ 赵雅芝演的一部古装戏
11995年41岁的赵雅芝和叶童在台湾拍了《三花系列》。 第一部《帝女花又名乱世不了情》 讲得是芝姐演的大明崇祯皇帝的长公平长平与CC姐演的周世显在结婚当天因为李自成的攻入分散后在乱世中苦寻对方而发生的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明灭亡的帝女花身份决定了她一生的悲惨命运,不管是不会武功的长平还是到后来威震武林的九难神尼,心里只有那个在含樟树下答应与她相守一生的男人。而周世显于她失散后却无意中进了大清朝王爷的府邸做了一名大夫,而府中的婉君格格被周世显的文采所吸引,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盗取金箭让世显回京城为父母修埋,(其实世显是为了找长平)见到公平后回还金箭却使长平大为不满,一气之下去杀婉君,盗取《四十二张经》。世显为了天下百姓不受战乱之苦终于劝得长平回宫,二人冰释前嫌在大清朝孝庄皇太后的主持下完成大婚,最后因为长平的生做帝女花不愿宫墙柳而于知她甚深的世显在含樟树下一起服毒相拥而去。
❸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❹ 最喜欢的电影类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1928版《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4)第一部古装电影扩展阅读
《火烧红莲寺》剧情介绍: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自幼多病的陆小青学成后返回家乡,后父母去世,便再次离家出游寻师。某日,陆小青至红莲古寺借宿,发现殿中许多鬼影向佛像礼拜,走近一看,莲座后面有一深穴,恶臭逼人。寺中的知客僧见陆小青发现了他的秘密,便威胁他归顺寺庙,受戒为僧。
陆小青不肯,知客僧欲杀小青,后见小青颇有武功,遂忽然遁去。小青欲出古寺,却发现四周都是铁壁。危急中,侠士柳迟从屋顶破梁而入,救出小青。路上,二人遇见军官赵振武,赵正在寻找失踪的长官卜文正。
原来卜文正为官清正,私访时被红莲寺的知客僧劫持,扣在一铜钟内,要把他活活饿死。柳、陆让赵振武回去搬兵,自己返回红莲寺打探情况,路上又遇到了红莲寺的庙主常德庆。常德庆发出的掌心雷令柳、陆无力招架,幸得女侠甘联珠赶来相助,使出梅花针绝技,打败了常德庆。
此时,赵振武已引兵围住红莲寺,经过一场激战,众人救出卜文正,破了地穴,但知园、知客二僧等却从地道中逃跑了。
❺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 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❻ 春秋战国的电视剧电影
1、《卧薪尝胆》是由北京欢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由侯咏执导,陈道明、胡军、安以轩、左小青、贾一平、马精武主演的一部历史剧。《卧薪尝胆》描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越之争,其中“卧薪尝胆”的典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励精图治”的象征。
2、《大秦帝国》系列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3、《吕不韦传奇》(原名《乱世英雄吕不韦》),是周晓文导演并制作的一部古装历史传奇剧,由张铁林、宁静、吴军忱、高虎、陈好等主演。
本剧讲述的是一代名相吕不韦的传奇故事:战国末年,诸侯割据,列国争霸,堪称乱世。自古乱世出英雄,同时也酿就了许多千古之谜。公元前261年,年轻的卫国大商人吕不韦来到世风淫迷的赵国都城邯郸,由此展开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该剧于2001年2月20日起开始在天津电视台影视频道首播。
4、《荆轲刺秦王》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影片。该片是由陈凯歌导演,主要演员有巩俐、张丰毅、李雪健、孙周等。该片讲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
5、《西楚霸王》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制作的剧情片,由冼杞然、卫翰韬执导,吕良伟、张丰毅、巩俐、关之琳主演,于1994年6月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影片讲述了大秦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统一了天下的故事。
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1928版《火烧红莲寺》。
相关介绍: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故事讲述了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7)第一部古装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之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烧红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