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部最好看的灾难电影
1.泰坦尼克号 Titanic (1997)
这部当年的大片感动了无数人,就是因为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浪漫热烈而美好,至死不渝,犹记得沉船以后两个人漂浮在海上,杰克鼓励罗丝要活下去,他说不后悔打赌赢来了这张船票,泪流满面的人不在少数吧,看着杰克的面孔沉入海中,观众和罗丝一起经历了生离死别,爱情总是这样令人感动。
除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船沉前三等舱躺在床上安详拥抱的两位老人,母亲在海水即将淹没时,拍打两个孩子入眠的场景,船上一直奏响的音乐,灾难来临时,从容赴死的船长和设计师,都让我流泪满面。
2.釜山行 (2016)
拍类型片这事,韩国甩出天朝几条街,人家已经是好莱坞一流的水准了,虽然各种元素用的很主流,但这就是个主流的商业大片,而且韩国人的催泪绝对是纯正的韩国特色,而且还保留了韩国电影的日常各种黑,算是部纯正的韩国味儿的好莱坞大片。
在丧尸电影系列中,真心觉得是比较好看的一部,叙事风格和故事的展开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确实是一部高水平的作品。
3.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灾难片的翘楚之作。最欣赏的一个细节是气温骤降被困在图书馆里的人靠烧书取暖时有意识的同一本书至少留一本。求生之际仍然能注意到文化传承,这很了不起。影片场景很宏大,雪灾的特效处理的很真实。 希望人类能好好呵护环境,不要让电影里的特效变成明天地球的真实场景。
人与环境的问题,永远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问题。地球给了我们生命,也可以毁掉我们,珍惜地球给我们的一切,爱护我们的环境,防止气候变暖。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义。
4.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996)
这种电影才是大片,大飞船,大空战,大场面。从设定来说,我也认为本片是所有描写外星入侵地球设定最合理的一部。 不过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外星人发现51区并发动进攻的时候,满地的战斗机没有一架被击中,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些卡车,油罐,小兵被炸得满天乱飞。
很经典的一部科幻灾难片,灾难片大导罗兰·艾默里奇作品。特效不比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差,作为娱乐的商业片非常成功!片中的总统演讲是影史上最经典的几篇演讲之一,振奋人心——同时作为美国的爱国教育片也是极品。本片也为后来的外星人片作了榜样。
5.2012 (2009)
特效真的做得很好,很震撼,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看完这部片特地恶补了一下玛雅文化,一时沉迷于玛雅预言,现在想来也是可笑,当知道自己将迎来死亡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很无奈,我们既然无法阻挡死亡,何不珍惜眼前,我们面对死亡终日惶惶,何不活在当下。
灾难片的经典之作之一。 记得当时因为这片子多少人信誓旦旦2012就是世界末日,甚至出现了很多邪教(估计导演也没想到关于玛雅预言的营销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吧)。为了讨好中国票房把诺亚方舟整成了中国制造。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所以务必过好活着的每一天
6.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
恭喜美国人再一次拯救了世界啊!剧情是挺不靠谱的,不过效果还不错,在这样一片看不进去电影的年代这片几乎没什么尿点就算是赢了。老布鲁斯和小本真是帅爆了!!丽芙泰靳又是个大花瓶无演技无表情啊。陨石暴破那一瞬间多美丽!!
美国英雄拯救人类的套路,很假、很矫情,但最后还是挺感人。泰勒的一句台词,“如果我有什么优点,全都是来自你”,戳中泪点。
7.唐山大地震 (2010)
热火朝天的气象,热火朝天的人们,一下子都没了,只剩下哭天喊地,失去与疼痛的痛苦,温暖的家一下子支离破碎,丈夫没了,然而母亲又必须对血脉抉择,最后的不搬走,你爸爸和你姐姐回来该找不到家了看哭了我,相信也看哭了很多人。
不是单纯陈述一段悲伤记忆,用悲伤催生更多人的眼泪。庆幸,看完它,我们的心里更多的是悲伤过后的感动、坚强、亲情和大爱。那样的国难,除了伤痛,我们更应记住那悲伤过后的坚持与生命的感悟。
8.人类之子 Children of Men (2006)
在逃亡中,婴儿出生在了一个难民营里。刀枪当前,保住人类最后的希望,成为蒂奥心中唯一的信念。
最终既没有深挖也没有流俗,见好就收的结局让整部片子止步于不好不坏、见仁见智的呈现层面上。其中绝对难忘的必须是迷影以来看过最变态、最牛逼、最震撼、最密集的长镜头,在此加持下,也成为我心目中最具美感的末世写实电影。设定非凡,炫技有余。
9.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 (2017)
电影里面是这样描述火灾的:当大火烧过的时候,就像一辆有100节车厢的火车从你身上压过。你要把脸埋进冰冷的土里,努力呼吸。只要能呼吸你就能活下来。 看电影的时候,他们被大火包围了,我以为他们能挺到救援力量赶到,毕竟这是电影,最后皆大欢喜。
但是我忘记了这是真实事情改编,现实是残酷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再次向所有救火队员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10.大炮之街 (1995)
影片《大炮之街》描述了一个怪异的“大炮之街”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早晨儿子到学校学习炮兵理论,父亲到炮厂上班,母亲到工厂制造炮弹,晚上回家以后听的是敌情通报,而儿子睡梦中则梦想着成为将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整个影片采用平淡叙事,故事脉络简单,对白也较少,在情节的设置上也没有好莱坞式的高潮和悬念,但阴郁的基调和画面冲击性的色彩让影片充满了讽刺和悲剧的意蕴,表现了导演大友克洋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异化的深刻反思
② 求《孙子兵法》的读后感和一部影片的观后感400字以上,急,2天要
《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历史历经了多少场战争,又有多少猛将锐兵借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古人用之于战,现代人亦可用之,用之于生活。
何为道?道乃明政。古时的战争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君主应当同民众一样有必胜的目标,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意志统一,共同生死。古之用兵需要有严明的政治,今之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却又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需要“道”的存在。这不禁又将我的记忆带回那段痛苦的时光,那段自豪的时光。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但是种种不幸并没有打到我们,我们的领导人和祖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场景令人感动。这样的上下一心不就是兵法中“道”最好的体现吗?或许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是那段往事让人难忘。
何为天,何为地?天乃天时,地乃地利。古时用兵作战不仅要靠军队实力,除了之前所说“道”之所用带来的人和之外,还需依靠天时地利。如若不是江面大雾弥漫,或许诸葛亮便会因为自己定下的三天之内造十万支军箭的军令状而丧命了吧;如若不是东南风的吹拂,或许火烧赤壁中周瑜只会烧伤自己了吧;如若荆州不是军事要地,又怎会成就其兵家必争的美名呢。天时地利在战时很重要,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同样很重要。为什么商人会在情人节将玫瑰花精美包装然后卖出,为什么大雨天总会有人撑着一把伞外出卖伞,为什么经营者会挑选店面位置?这些不都是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对天时地利理解过后的运用和实践吗?
何为将?将乃明将。战时拥有一个贤明的大将是福,现在拥有一个贤明的领导人同样是福。我们同样期盼自己的领导富有才华,赏罚有信,对下属关爱有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勇敢果断受人尊重的领导。《孙子兵法》中的“将”告诉了我们领导之方,告诉了我们成功管理的方法。
何为法?法乃军法。古时战争中军法严明是众所周知的,只有拥有严明的纪律才会有严明的军队,只有严明的军队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古之军法,现之律法。在现代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需要懂法更需要守法。只有在有规有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够自由发展,良好发展。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将会是怎样,那将会是没有管制,没有保护,没有人权的混乱世界。
《孙子兵法》是兵书,指导军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孙子兵法》也是生存指南之书,指引我们在生活中走向成功。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就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行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人善于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必胜无疑的地位,擅长于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而上述足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便是由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土卒的多少,以及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正”是相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敌取得制胜的有利条件。要先敌取得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军队,根据军队的土气、军心和军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行军作战必须占据便于作战和生活的有利地形,善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必须对敌情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善于深谋远虑,从现象到本质,对各种症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将帅只有在取得士卒的信任后,才能用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好士兵,率领全军去争取胜利。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教 师 林 玲 9月23日,幼儿园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去电影院观看了《杨善洲》 和《杨闇公》这两部电影,最让我感动,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杨善洲 书记,他的事迹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曾经在戏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 回家卖红薯。 ”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 为民谋利, 不如直接去经商” 的感叹, 能这样的官员, 反而还显得 “堂 堂正正” 。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老一辈革命先烈、 许世友、焦裕禄和雷锋等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敬的人。在影 片开始时,杨善洲老爷爷说了一句话: “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 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在云南缺水的时候,他 带领着群众和干旱作斗争,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斗、和地斗、和 那人见人怕的灾难斗,然而,他们奋斗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旱灾严重 时,夜里下了一场及时雨,他告诉大家说: “群众们啊,这一次是老 天救了咱们!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 ”经 过努力,他们不但战胜了灾难,而且创造了粮食丰收。这需要多么大 的力量啊!在救灾的时候,杨善洲把政府办公楼工程停建了,为的就 是给群众留出宝贵的救灾资金。在我眼里,他比雷锋还伟大。杨善洲 老爷爷退休后,在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荒山 改天换地改造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一干就是22年,这需要多么 大的精神和耐力啊!在山上,他的女儿来找到他,想让他找关系安排 一个好工作,被他拒绝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 民教师。这就是他的大公无私、指导儿女靠自己奋斗的人格魅力。 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作为拥有深厚的文化 传统的民族来说,他的行为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人应尽 的本份与为官的责任。 时代需要的就是做为人的本份与责任,如此才有一个民族的自豪 与未来。而不是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 展望未来,唯有家和万事兴,让利、互利、共盈,留有余地,知 进退者,才得长久!
最近我们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杨善洲》 ,剧中的情景一直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 看电影时,我有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本身拍得有多么好, 而是剧中人物带来的冲击让人震撼。 杨善洲,男,汉族,1927 年 1 月生,云南保山施甸人。1951 年 5 月参加工作,1952 年 11 月 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 年退休,2010 年 10 月 10 日因病逝世。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 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 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 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 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 下到田里作起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 杨善洲带领干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 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一个人身在高位时,面临众多的诱惑,要作出众多艰难的选择。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片刻犹豫,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从不喊什么慷慨激昂的口号,却留 下一个令人敬仰的榜样让我们追随。 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 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他回到家乡,开始发动群众,自此开始了他长达 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 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 遗余力;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束手无策” 。电影中有这样一则细节,上山种树时,他发现山上 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 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 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但 是他的脑海中未曾想过动用关系办私事。 电影的结尾以西南大旱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 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 人站满的一坪,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 “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 的背影,他用自己伟大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1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脚步匆匆、太匆匆,杨善洲始终奔忙于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疾苦,而丝毫不谋私利。这样的党的干部 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希冀呀! 在位时,他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总是 深入基层,每每出现在田间地头,矛盾关头,为民排忧解难。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体现了他与民共苦同乐的 崇高境界。 《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 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敬老院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 下开拓了“绿色奇迹” ,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杨书记到临终还一直关注家乡的旱情和绿化情况,使 人感动。 曾经在戏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 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能这样的官员,反而还显得“堂堂正正”。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为安居忙于房贷的时候,杨善洲的事迹 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今一些为官者,忙于权钱交易,大有不为现金是愚痴的感慨,并且求官、求财、 求名,求色无一不想为之。不知进退,不知当为不当为,更不知社会资源有限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势必形成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现金为王,利滚利,钱滚钱,有钱 的人富得流油,各色高级轿车驰骋在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张显其飞扬跋扈的显贵品质。与此同时,忙碌的民 众,贫病交加的老幼,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也在各色道路上顽强挣扎地活着。这就是一个民族。假如没 有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就无飞黄腾达者,然而,腾达的人总是忘了平凡者。没有平凡的基石,怎么会有长久 的飞黄? 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 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 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而不是像某些干部,好大喜功,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打 击良善,不断为自己做出“绝后”的行为来。 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作为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他的行为算不了什么, 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人应尽的本份与为官的责任。 电影的结尾以去年西南大旱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 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的一坪,一位老 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100 分钟的《杨善洲》 ,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观看该电影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杨善洲是一 面旗帜,是我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面旗帜。在电影结尾发布了胡锦涛总书记作的重要指示,“杨善洲 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 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高坪村 单麒蓉
杨善洲观后感 今天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杨善洲》这部电影,观后 我感触很深。 影片描写的是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保山地委书记,杨 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 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 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插得 七扭八歪的,他自己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秧苗插 得又直又好。村长这才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急忙上前 问好。杨善洲问他: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 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 一定能。杨善洲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挥手离去了。还有 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水库的中 的水眼看着就不够了,杨善洲就带领干部挖水井。但很快困 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 会议,他说:“老百姓面临着绝收,我提议将正在修建地委 办公楼工程停下,将工程款用来作打井费。这样的领导值得 我尊敬,值得我们学习。 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昆明的干休所安度 晚年,他笑着说: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 干点自己的事,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开始发 动群众。他的办法很独特,先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 恋》 。电影放映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看不?”大伙笑 答:“好看!”他又说:“是啊,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 树美呀,我们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 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 有人问道:“那你分什么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 资,什么也不要。”大伙被他的诚意打动,纷纷签订植树合 同,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风顺。树苗成活率低,野 草挤占树苗生存空间。他独个摸索解决法,选择种植根系发 达、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这个难关;树苗来源 匮乏,他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 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 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这一刻,我想 起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同样的执着于自己的 信念,同样朴实而高尚的人格,但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现 实中存在的。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 孩子的调动,他“束手无策”。电影中有这样一则细节,上 山种树时,他发现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 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 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 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 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您就打一 次电话吧”。杨善洲讷讷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私事呀, 这可咋办呢。”最终,女儿掩面而去。只要杨善洲张口,我 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毕竟女儿是有真才实学 的,毕竟“虎老余威”在。可此时的他却没有平时那样智计 百出,急得直说“咋办呢,咋办呢。”他的脑海中未曾想过 动用关系办私事,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去年西南大旱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 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 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 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的一坪,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 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观看电影后,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们要向杨善洲书记学 习,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工 作水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 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