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感于香港艳情版《新红楼梦》
在文学的海洋中,红楼梦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无数读者的情感与敬仰。然而,当听说香港曾推出过一款名为《新红楼梦》的艳情版,我心中不禁产生了好奇与疑惑,这究竟是怎样的改编?
作为一个红楼梦的忠实粉丝,我对这部作品抱有期待,毕竟香港电影界曾以《金瓶梅》的惊艳改编赢得了赞誉。然而,实际观看后,我却被演员阵容和剧情改编所震惊。那些本应扮演着经典角色的演员,颜值与角色形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特别是林黛玉的扮演者,初出场时的场景让我几乎无法接受。然而,当薛宝钗的出现稍稍缓解了这一尴尬,我开始思考,这是否是另一种艺术解读的尝试?
编剧的胆识令人咋舌,他们将原著中纯情的故事变得大胆而世俗,贾宝玉与晴雯、袭人乃至林黛玉、薛宝钗的亲密戏份,显然超越了观众的期待。这不仅让人质疑,他们是否将原著的精髓置于何处?
然而,这番改编却意外地让我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受。红楼梦的纯洁情怀似乎在现实中受到了冲击,但同时也揭示了香港文化的某种自由度。在这样一个地方,艺术的边界似乎更为宽广,尽管这种自由可能伴随着争议与挑战。我开始思考,如果在这个环境下,连红楼梦都能被如此“重新解读”,那么在其他领域,又会有怎样的创新和碰撞呢?
在国内,红楼梦作为国学瑰宝,享有崇高的地位,任何对其的改编都必须谨慎对待,以免触碰政治的敏感神经。在这样的背景下,敢于挑战常规的《新红楼梦》尽管不被所有人接受,却也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视角——在追求艺术自由与尊重传统之间,我们应如何寻找平衡?
尽管如此,我仍对“正确”与“自由”之间的界限感到困惑。在现实中,我可能无法亲眼见证完全的自由表达,但我期待有一天,艺术创作能更加多元,既能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又能尊重原著精神。而《新红楼梦》的出现,或许正是这个期待中的一个火花,尽管它在现实中显得有些异类,但至少,它照亮了我们对艺术边界的一丝幻想。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对《新红楼梦》的理解也有了转变,虽然它与我心中的红楼梦相去甚远,但它提醒了我,艺术的多元性是值得尊重的。至于那一天的到来,我也许只能在梦中期待,但至少现在,我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这一独特的存在。
电影版《红楼梦》已经正式立项,片名定为《红楼梦2016》,编剧是何燕江。影片从贾府全盛时期开始介入,深入展示太虚幻境、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等经典桥段,再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悲欢离合故事[1] 。
Ⅲ 50年代的 老电影 《红楼梦》下载
《红楼梦》 (1944年/周璇王丹凤主演/黑白片)
http://www.lifepop.com/podcast_view_%B5%E7%D3%B0%A3%A8wsx%A3%A9_45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