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八十年代晚上农村放电影,为什么必须留下一个人看家呢
记得小时候农村那时村里没有电,到了晚上小孩子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多吃完饭到村里空旷的地方跳马、捉迷藏,不到大人喊着回家是不会走的,要数最热闹的就是晚上放电影,一个发电机、一个大布幕、两个带窟窿眼的圆盘胶带、一个白炽灯泡,村里人只要有一人知道哪里放映电影,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晚上比白天赶集还热闹,谁都不想呆在家里,但是那个年代小偷也多,家里必须留人,我家一般都是我母亲。
综上,七八十年代农村放映电影,基本都是全家出动,我家基本都是母亲看家,露天电影是我难忘的回忆。
『贰』 有一部电影忘了叫什么名字,内容是河南话的村里农民拍电影的故事抗日的,那部电影的名字是什么
《不是闹着玩的》
《不是闹着玩的》,电影长90分钟,是一部纯粹的“河南制造”,剧中所有演员都用河南话对白。该片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主要讲述了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电影放映员蔡有才(李易祥饰)四处借钱拍摄一部以日本鬼子进村无恶不作为题材的电影,因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找演员、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仅为拉赞助大力减肥,还“假戏真做”差点酿成火灾,影片笑场上百次,“笑果”十足。
『叁』 求一部国产农村题材老电影的片名
酸辣姻缘 (1985)
地处胶东半岛的梨花寨,正是美丽宜人的初夏季节。青年农民赵勇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带着对象梨花姑娘高高兴兴地赶集去了。可梨花的母亲张大妈却为了儿女的婚事愁得心乱如麻。她喜欢赵勇,但是,为了给儿子换一房媳妇,又必须将赵勇和梨花拆散。儿子张恺为人善良、正直,好学习,懂科学,论人品、论文化都是百里挑一,只可惜前几年在部队上施工时砸伤了一条腿,成了残疾人。复员几年了硬是找不上对象。张大妈是个老脑筋,说什么也不能让张家断了香火,忍痛要拿梨花换亲。她去找媒婆鸭巴嘴合计,说定跟王家寨王春安兄妹俩换亲。张大妈和女儿一商量,梨花坚决不同意;又跟儿子去说,也没得到支持。张恺说,宁肯自己一辈子娶不上媳妇,也不能拿妹妹的眼泪当酒喝。张大妈这下可没了主意。梨花看到哥哥拖着残疾的腿坚持搞养兔的副业,年迈的妈妈为哥哥的亲事终日愁苦,她心里也很不安。这一天夜里,母亲又求她换亲,她进退两难,真想成全了妈妈的计划。可她跟哥哥一说,哥哥狠狠地批评了她,要她坚定地跟赵勇好下去。张大妈说服不了儿了,硬是做主和王家订了亲。到了换亲那天,女儿梨花躲到赵勇家,又被妈妈找了回来。在路上,梨花从村武术队的队友口中得知来换亲的王春安胆子很小,于是,她灵机一动,故意走到王的面前连呼带喊地耍了一顿拳脚,王春安哪还敢和她结亲?但梨花也没想到,母亲为了张家有个后代,不顾一切一定要换亲,她到王家领了彩礼,回家又跪下求女儿。梨花无奈只得离家出走。张恺在一次集市上看到春曼卖长毛兔,他以内行的眼光看出来兔子的缺点,搅了春曼的生意,姑娘把他骂一顿。没想到,在县里专业户大会上两个人又相遇了,春曼听说张恺是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养兔能手,对他改变了看法,两人从此经常来往,春曼向张恺主动表达了爱情。春曼的母亲鸭巴嘴也不敢再提给张恺换亲一事。梨花又回到家里,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肆』 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加片,你还能说出一部加片名字吗
一般都是《新闻简报》和动画片,如《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最后才放 电影正片啊!谢谢!
主要是新闻简报纪录片。科教片!防止病虫害,施肥,农药,土地改良,下雨,刮风,干旱的形成!
是那部电影,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在电影正片开放之前,播放员都会按照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推荐播放一些农业或者工业宣传广告,同时有时也会插播一点国家新闻等。
小时看电影在正片开始之前都要加放(新闻简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世界未解之谜)。
记得是先演一些新闻记录片,大多都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然后才演“正片”。
《农业学大寨》
一般放正片儿之前放夹片儿,都是些国家新闻农业知识,还有儿童故事片儿,那时候放电影儿在大街上,佳片儿也是在召集人,人们都陆陆续续全来了,这时,就开始放正片儿了,不记得加天儿的名字,有好多佳片儿都没名字
问: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夹片,你能说出一部夹片的名字吗?
过去农村放电影,那是县放映队的巡回放映,不是商业放映,所以每放正片之前都可能带有夹片,这些夹片有新闻片,有科教片,还有动画片。
那时夹片里的新闻片就是《新闻简报》,说是新闻,其实也是早就过时的新闻,因为它是随着电影正片而来的,有的电影两三个月才转过一次,有的甚至还长,这新闻也就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了。有一次看《新闻简报》毛主席接见某国政要,还是上一年的事。
科教夹片记得有一部是《猪囊虫》,说的是人和猪共同寄生的绦虫。还有一部是《节柴灶》,说的是烧火做饭修节约柴草锅灶的影片。还有说小麦移栽玉米移栽技术的。
动画片和木偶片还有剪纸片也有很多夹片,《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半夜鸡叫》,
还有《红军桥》,
《小螺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动画木偶夹片。
让说一部,我却说了这么多部,超额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还有的都记不清了。
看正片过瘾,看夹片也很入神的。
回答问题:
小时候农村露天影院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电影依然在我心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和放露天电影。那个时候还是放黑白的,电影机器需要2、3个人拉,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广播就会通知。听说要放电影,小孩子们有的早早的拿着板凳去村等。有的饭都不吃,就去等放电影,在那个时候,农村看一场电影很不容易。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也变化大了,都没有来农村放电影了,而去城里看电影现在电影票很贵。很少时间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那种情景不会在有了?
农村露天电影,我
记忆忧新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农村看过露天电影.
顾名思义,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看电影。
露天电影,在七十,八十年代流行。
农村放电影,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择生产队场里,学校操场,农民宽敞的大门口。采用放映机,有的是活动影片。
在8o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队,是公社组织的,如果哪个村放电影,其它村的社员也会跑上个三里…五里的路途去看露天电影
网友老伙计: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是我孩时最有情怀的一段美好记忆。
暑假中每逢八一建军节晚上 体育 场必有驻军慰问给当地民众放映露天电影,而且连映二部故事片,那天傍晚我总是兴奋地马虎吃几口饭,嘴中叼着一
饼,肩上扛着长板凳和几个小伙伴去占最佳观影位置,每当布幕上出现闪闪放光芒的八一五角星时,我们就拍手呼喊,肯定是我们小孩最爱看的战争打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上甘岭》、《战上海》、《英雄儿女》、《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列宁在十月》等中外电影如数家珍,百看不厌。
加片?哈!要不是你提问,我根本想不起来“加片”这个词组了。一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和电影票的涨价,看电影少了,更别提在农村看电影了;二是现在电影院里都是提前放广告,完全想不到加片的概念。不过题主的提问,很快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看电影的一些情形。
“加片”这个词还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就像是一个欢快地从父老乡亲嘴里蹦出的精灵,带着惊喜,却又忽的不见了——我实在想不起来,在农村看电影时,看过哪些加片,只感觉是加演了一部电影。但显然这不是事实。
小时候看电影,主要记住的是情节,而不是片名。我敢肯定的是:那时候电影开演前,绝对没有商业广告。
『伍』 电影什么于哪年传入中国,又在哪里第一次放映电影,电影名叫什么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镇法国问世。第二年,这一西方最新的技术成果就传入了中国。据《申报》记载,1986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和在国外放映的情形相同,这部电影是穿插在“戏法”、“烟火”等游艺节目中放映的;放映地点也和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后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1897-1898年,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几位商人先后在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升平茶楼、跑冰场等地点进行商业电影放映,使电影在这个东方大都会渐成气候。
几年以后,电影终于传进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个外国人开始在前门打磨厂租借“福寿堂”放映电影,使皇城根脚下的人们也开始领略了电影的风采。
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剑术赌输赢》、《黑人吃西瓜》等。当时上海《游戏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观众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之为飞,色之为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此后,电影还曾传入皇宫之中。据报道,1904年,慈禧太后70岁寿诞之时,英国驻华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为慈禧放映电影。但只放了三本,发电机即出现故障,导致爆炸,慈禧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从此禁止在宫内放电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国回来偷带回放映机一架,并在宴请载泽时进行放映,结果中途放映机又发生爆炸,现场的翻译等人被炸死。“宫廷电影”就此终结。
1905年前后,电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风。当时大观楼戏院每晚都有电影放映,且座无虚席。至此可以说,电影这一艺术和娱乐形式终于落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