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电影短片知识多多益善
1.有,其实很多短片并没有严格时间限制。
2.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大赛,是由亚太传媒集团、北京电影学院、新浪网、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两岸三地上百家电视台、入口网站、手机门户网站、平面媒体共同协办,是一场跨媒体、跨产业、跨区域的年度创意盛典。除了两岸三地及全球华人优秀创意者与观众的热情参与,更得到包括政府单位、影视界、传媒界、时尚界、学术界、动漫界、广告界以及企业界的大力支持,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短片创意大赛”。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大赛,吸引了大量影视、音乐创作人才的热情参与,充分展现出新一代年轻导演的精彩创意以及专业水平。组委会执行长曹先安指出:“非常短片提供了优秀创意人才一个展现才华、相互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结合了跨媒体产业共同合作,推动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发展,提供影视创作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各主要电影节纷纷设立了最佳短片奖,比如戛纳电影节。
3.给你推荐几个有名的短片集: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戛纳组委会计划将在5月20日放映《Chacun son cinema》,该片包括了35位著名导演为了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而拍摄的3分钟短片。
为庆祝2007年戛纳电影节60周年,组委会邀35位与戛纳有联系的世界知名导演,各拍一支约3分钟的电影短片,表达他们心中对于电影院的感受与感情,其中包括肯洛区、罗曼波兰斯基、阿巴斯、文温德斯、葛斯范桑、柯恩兄弟及华裔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王家卫等。 蔡明亮执导的短片名为“是梦”,邀请了蔡明亮的母亲出演;侯孝贤的“电姬馆”由张震和舒淇合演;王家卫的作品英文片名“I Travelled 9000 Kilometers To Give It To You”,直译“我旅行9000公里把它交给你”,主演是范植伟和张睿玲。范植伟在2002年以“咸豆浆”获得法国南特影帝及以“美丽时光”入围金马奖之后,实力备受看好,不久就和王家卫的泽东公司签了长达10年的经纪约,但左等右等,只有2003年演了王家卫监制的“地下铁”,两人始终无缘合作,如今戛纳的短片让他们真正首度拍片,与“9000公里”的片名,也算名副其实。
《巴黎,我爱你》
拍摄《巴黎,我爱你》这部电影最早是Tristan Carné(法国影人)的想法。在2000年1月他和他的哥哥Frédéric Carné以及Emmanuel Benbihy开始构思拍摄这部片子。2004年,Emmanuel找了法国实验电影制作人Claudie Ossard(巴黎野玫瑰,天使艾米莉的制作人)。Emmanuel给Claudie带来第一个制作的短片,拍摄者是汤姆·提威克。Claudie同意了共同制作这部片子,但是唯一的要求是:参与此片的外国导演们要能够用全新的角度来拍巴黎,并且一起承担影片的风险。
根据制片人计划,该片将汇集20位著名导演拍摄20部 5分钟的短片,每一部都讲述一个发生在巴黎20区中某一区的爱情故事。据说已经有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答应参加,包括戈达尔、沃尔特·塞勒斯、费尔南多·特鲁巴、文森兹·娜塔莉、阿尔加多罗·冈萨雷兹·伊纳里多、奥利维耶·达汉、芳妮·阿尔丹等等。美国方面则有伍迪·艾伦、汤姆·克鲁斯表示了兴趣。该片2006年在戛纳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礼。
制片人希望通过这部集锦片“将爱的神话与巴黎的神话结合起来”,“向巴黎和电影致敬”。但寻找投资的过程并不顺利,或许是最近这种鸡肋式的电影计划一时间冒出来太多,片商对这部影片并不热心。有人指责电影过于观念化。好在电影人兴致很高,三位导演决定帮助筹措自己那一部分的资金。
《十分钟,年华老去》
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原本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15位导演各拍10分钟,串成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材不拘一格。这十五部短片分为大提琴篇和小号篇。
Ⅱ 什么叫“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电影”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其创作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短的时间内,能拍出每个导演的梦想缩影;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让思想者思想,呐喊者呐喊,行动者行动,用微影追求梦想。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微电影,来自相机、DV、手机、摄影机等拍摄。其创作主体主要是草根,但也有类似“天堂鸟影像、焕空影视”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因崇尚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在年轻人中甚为流行。
微电影研究专家史兴庆博士指出,国内微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早年网络原创视频的风行、“DV时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影像短片,但真正起步始自2010年的《一触即发》和《老男孩》。此后,微电影创作呈井喷之势,到了2013年,微电影的社会影响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也颇受争议。2014年后,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它不再那么博人眼球,而是变得低调务实。一些负面影响大的“伪情色微电影”下线,那些具有创新性、展现各行各业精神风貌的微电影活跃起来,使得微电影的活 力得以延续,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Ⅲ 微电影和短片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主义有以下区别:
①时间不同☞
微电影时间上30秒一5分钟
短片时间上40分钟
②对象不同
微视频立足于用户市场,针对用户,与之相对应的微电影主要是立足于客户市场,主要针对客户。
微电影则偏向商业,偏向于专业制作。专业制作要想规模化一定要实现商业化,必须在商业体系内运作,是一个产业的故事。微视频的概念更大一些。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把专业制作的视频摘出来称之为微电影,它制作更加精美,属于产业链的故事。微电影一定是一个故事,不一定是品牌故事,但是主要是品牌故事,而且它的背后一定是商业驱动。
上面两种就是区分他们的主要方法!
Ⅳ 你都知道哪些几分钟就让你震撼的电影短片
我说一个自己看过的短片吧!《苍蝇一分钟的生命》是德国2008年出品的一部无对白动画短片,短片的导演是Michael Reichert,时长只有三分钟。讲述的是一只苍蝇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分钟生命历程。这部电影幽默而夸张,有趣又深刻、音效甚至很有愤怒的鸟的范儿。短片的一开始是一片薄雾未散的清晨,四周一片寂静。一只苍蝇正从虫卵中破壳而出,他显得异常的快乐又愉悦,但它很快就被头顶上显示的倒计时器吓坏了,正当他纳闷那是什么东西时,另一只飞过身旁的苍蝇头上的时间刚好走完,啪的一声,死的干干脆脆。这只小苍蝇荒乱而不知所措,生命只有一分钟,一分钟马上就要过完了,该做些什么呢?一张刚死去的前辈曾用过的清单飘到了它的手上,上面清清楚楚的列出了一分钟之内它应该做到的事情。许许多多,不一而足。当这只小苍蝇拿起这份遗愿清单的时候,我就想起电影《遗愿清单》了,那是一部由好莱坞老戏骨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两个身患绝症的老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开始实现梦想的故事,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将所有想做的事情列到一张单子之上。每当做好一件便将其划去。这两位老人做了很多疯狂而不敢相信的事情,甚至家人都无法理解。但他们自己却异常兴奋,仿佛这才为自己活过。
《苍蝇一分钟的生命》作为一个短片,无疑整个故事的设定更为直接,苍蝇生来便只有一分钟,他拿着那一份遗愿清单(梦想清单)忙忙碌碌而充充实实,每完成(事实上他没有完整的完成过,只能算是经历)一件事情也将其划掉,就像那两个老头一样。可是清单上的事情太多了,他怎么样努力也无法完全做完,当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苍蝇越来越失望和焦虑,这时,一滴树脂掉下来,正好浇到这只将死的苍蝇身上,他变成了一粒琥珀,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因为这层关系,死后作为一颗琥珀被人发现而变得出名,最后又有人为他拍了一部电影,这只苍蝇自出生到死后,终于实现了自身所有的价值。
老实说,我很为这个故事打动,正如看《遗愿清单》这部电影一样,但想到这只苍蝇整个的一分钟生命都在不停的奔波和躲避危险,为了做完那些让自己生命丰满而有意义起来的事情而不断的跌跌撞撞焦虑不堪。当然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答案,有人追逐生命的广度和高度,有人也愿意闲云野鹤悠悠然的度过每一天。只是对于这部短片中的苍蝇来说,我只想问一句,那些清单上的梦想,真的是你自己的吗?
不过我相信,苍蝇在整部短片最后的一个愿望————“拍电影” 一定是导演自己投射进去的。而”拍电影”也一定是导演的梦想清单里他非常确定也最为重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