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发布时间:2023-06-18 12:50:46

『壹』 世界几大电影节以及对应的电影奖项的名称,解释,由来

推荐你看看这个

现世界各大电影节

一部分:名词解释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华丽的分割线======================================

再看看这个

世界著名电影节及其奖项
一、国外知名的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回答的字数不能超过1万字,剩下你自己去看这里吧http://ke..com/view/14509.htm

我的回答应该算满意了吧

『贰』 座头市历史

历史上真的有座头市这个人吗

座头市的历史

日本银幕上最著名的盲者形象,一定非盲侠座头市莫属。1960年代,大映公司国际化视野的历史剧路线穷途末路、每况愈下,它所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笔遗产,抑或说由其派生的副产物,就是剑戟片座头市系列。

座头市位处江户时代,但它所表现的人与事,则无不围绕地痞流氓的黑帮圈子展开。可以说这是冲帆大映公司顺应当时的“仁侠电影”风潮而对昔日规划所做的调整。与往昔另一个时代剧生产基地东映自从迎来仁侠电影时代便悉数摒弃先前传统的作法不同,大映始终立足于自己时代剧遗产的基石上。昔日受教于沟口健二、衣笠贞之助等人并承传其遗志的森一生、三隅研次、田中徳三等战中派、战后派导演,在具有剑戟片与仁侠电影双重属性的座头市系列中展开坚守时代剧传统的最后竞争。

“座头”位属盲人组织“当道座”四大头衔最末一级,是弹奏琵琶、筝、三弦琴,或以说唱、 *** 、针灸为业的落发盲人的职称,而“市”为胜新太郎扮演的主人公的名字

说到座头市就不能不提胜新太郎,倘使说黑泽明是时代剧导演领域的天皇,胜新则是时代剧演绎领域的天皇(1960年代,他同市川雷藏是大映时代剧最重要的存在)。一山不容二虎,原本要实现1980年代时代剧最强神话的《影武者》,终究因两位“天皇”的各不相让而化为泡影。尔后不得已由仲代达矢临时救驾。胜新在时代剧中塑造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他最深入民心的,还属盲者座头市的形象。1960年,胜新在森一生《不知火检校》中扮演盲者,经此热身,两年之后《座头市物语》进一步大显身手。该片为滥觞,大映公司以每年二至三部的速度生产续集,1971年大映破产后,胜新在其自组的“胜口”电影公司继续发表续作,甚至还拍出了关公战秦琼式的《座头市对用心棒》(“用心棒”来自黑泽明的剑戟片名篇)和《座头市大战独臂刀》(“独臂刀”为香港导演张彻的功夫片《独臂刀》)。1989年胜新亲自执导了堪称“决定版”的《座头市》,为座头市拉下了帷幕。期间座头市共被拍摄了26部,每一集都由胜新扮演盲侠。至于2003年北野武的新版《座头市》,则是他对盲侠出于私人目的的有趣戏说。

座头市其貌不扬、穿着邋遢土气,觑着眼睛,一副憨态可掬、低三下四的模样。表面上作为盲 *** 师过活,仿佛起居都无法自理,但他身怀绝技、精于赌博,耍起钱来无人能敌,刀法更是举世无双,拔刀、砍人风驰电掣,还经常表演把掷向空中的蜡烛、铜币切成两截的绝活。虽然眼盲,但是明察秋毫,精明得很。赌钱也好,动刀也罢,往往别人欺负他残疾,却恰恰中了暗算。

座头市混在黑道散陆雹,派系纷争总少不了他的参与,他天生一副热心肠,具有扶贫除恶的行侠仗义精神,别人有难总会出手相救。每当这时刀法也就派上用场了。

座头市有时与帮闲们群殴,有时同高手单挑,不管群殴还是单挑,时常会被对手搞得苦不堪言狼狈不堪。他最畏惧被人偷袭,有时冷枪吓得他屁滚尿流,一旦有杀气靠近,他便迅速出刀应敌。刀剑无眼,杀伤力很强的“盲人刀法”更是难免伤及无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89年在胜新太郎最后一部《座头市》拍摄现场,竟发生了真刀误伤武打演员并导致其死亡的事故。胜新独具一格的盲人反手刀法,也不得以从此宣告结束。

历史上真的有座头市悉团这个人吗

座头市的历史 日本银幕上最著名的盲者形象,一定非盲侠座头市莫属。

1960年代,大映公司国际化视野的历史剧路线穷途末路、每况愈下,它所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笔遗产,抑或说由其派生的副产物,就是剑戟片座头市系列。 座头市位处江户时代,但它所表现的人与事,则无不围绕地痞流氓的黑帮圈子展开。

可以说这是大映公司顺应当时的“仁侠电影”风潮而对昔日规划所做的调整。与往昔另一个时代剧生产基地东映自从迎来仁侠电影时代便悉数摒弃先前传统的作法不同,大映始终立足于自己时代剧遗产的基石上。

昔日受教于沟口健二、衣笠贞之助等人并承传其遗志的森一生、三隅研次、田中徳三等战中派、战后派导演,在具有剑戟片与仁侠电影双重属性的座头市系列中展开坚守时代剧传统的最后竞争。 “座头”位属盲人组织“当道座”四大头衔最末一级,是弹奏琵琶、筝、三弦琴,或以说唱、 *** 、针灸为业的落发盲人的职称,而“市”为胜新太郎扮演的主人公的名字。

说到座头市就不能不提胜新太郎,倘使说黑泽明是时代剧导演领域的天皇,胜新则是时代剧演绎领域的天皇(1960年代,他同市川雷藏是大映时代剧最重要的存在)。一山不容二虎,原本要实现1980年代时代剧最强神话的《影武者》,终究因两位“天皇”的各不相让而化为泡影。

尔后不得已由仲代达矢临时救驾。胜新在时代剧中塑造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他最深入民心的,还属盲者座头市的形象。

1960年,胜新在森一生《不知火检校》中扮演盲者,经此热身,两年之后《座头市物语》进一步大显身手。该片为滥觞,大映公司以每年二至三部的速度生产续集,1971年大映破产后,胜新在其自组的“胜口”电影公司继续发表续作,甚至还拍出了关公战秦琼式的《座头市对用心棒》(“用心棒”来自黑泽明的剑戟片名篇)和《座头市大战独臂刀》(“独臂刀”为香港导演张彻的功夫片《独臂刀》)。

1989年胜新亲自执导了堪称“决定版”的《座头市》,为座头市拉下了帷幕。期间座头市共被拍摄了26部,每一集都由胜新扮演盲侠。

至于2003年北野武的新版《座头市》,则是他对盲侠出于私人目的的有趣戏说。 座头市其貌不扬、穿着邋遢土气,觑着眼睛,一副憨态可掬、低三下四的模样。

表面上作为盲 *** 师过活,仿佛起居都无法自理,但他身怀绝技、精于赌博,耍起钱来无人能敌,刀法更是举世无双,拔刀、砍人风驰电掣,还经常表演把掷向空中的蜡烛、铜币切成两截的绝活。虽然眼盲,但是明察秋毫,精明得很。

赌钱也好,动刀也罢,往往别人欺负他残疾,却恰恰中了暗算。 座头市混在黑道,派系纷争总少不了他的参与,他天生一副热心肠,具有扶贫除恶的行侠仗义精神,别人有难总会出手相救。

每当这时刀法也就派上用场了。 座头市有时与帮闲们群殴,有时同高手单挑,不管群殴还是单挑,时常会被对手搞得苦不堪言狼狈不堪。

他最畏惧被人偷袭,有时冷枪吓得他屁滚尿流,一旦有杀气靠近,他便迅速出刀应敌。刀剑无眼,杀伤力很强的“盲人刀法”更是难免伤及无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89年在胜新太郎最后一部《座头市》拍摄现场,竟发生了真刀误伤武打演员并导致其死亡的事故。胜新独具一格的盲人反手刀法,也不得以从此宣告结束。

座头市是什么意思

《座头市》(ざとういち,Zatoichi)是一部2003年的日本历史武士电影,即武侠小说盲剑客改编的影像作品,描述一位武功高强的失明剑客座头市游历日本各地,惩奸除恶的故事。胜新太郎曾多次担纲演出电影、连续剧。

胜新太郎死后,北野武于2003年重新翻拍,并自导自演,获得了200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山本耀司和黑泽明的女儿负责服装设计。这部表现暴力美的电影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 *** ,可谓日本武侠动作片的杰出代表。

(2)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情节:

盲剑客座头市来到一座被黑帮赌场控制的小镇,他遇到了两名艺妓,她们的父母被黑帮残忍杀害,他帮助她们进行复仇的故事。最终座头市与黑帮聘请的落泊剑客进行决斗。

奖项:

1、第2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五个技术奖,本届获奖最多的影片)

2、最佳摄影:柳岛克己

3、最佳照明:高屋齐

4、最佳剪辑:北野武、太田义则

5、最佳音乐:铃木庆一

6、最佳录音

7、第2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8、第60届威尼斯影展开幕奖/特别导演奖/未来电影节数位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请推荐几部关于和日本历史人物和武士的电影~科幻的也行

乱Ran

大镖客/用心棒/保镖Yojimbo

座头市/盲侠/盲剑侠Zatôichi

椿三十郎/大剑客/穿心剑/夺命剑Tsubaki Sanjûrô

座头市大战火神庙Zatôichi abare-himatsuri

座头市与独臂刀Shin Zatôichi: Yabure! Tojin-ken

座头市与用心棒Zatôichi to Yôjinbô

七武士/七侠四义/七人之侍Shichinin no samurai

侍Samurai

『叁』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一、主竞赛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2、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二、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三、短片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四、电影基石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戛纳电影节的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

『肆』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历届之最

获得金狮奖最多的导演(两次)路易·马勒1980年《大西洋城》获得第三十七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1987《孩子们,再见》获得第四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史上第一位双金狮导演。 张艺谋1992年凭借《秋菊打官司》获得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获得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成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史上第二位双金狮导演。 李安2005年《断背山》获得第六十二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色戒》获得第六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成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史上第三位双金狮导演。 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4人)玛格雷特·冯·特洛塔1981年第37届凭《德国姐妹》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85年第42届凭《流浪女》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米拉·奈尔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于2001年第58届凭《季风婚宴》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历史上第三位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 索菲娅·科波拉2010年第67届由索菲娅·科波拉执导的电影《在某处》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历史上第四位获得金狮奖的女导演。 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女导演西丽·娜沙特2009年第66届伊朗裔美国女导演西丽·娜沙特凭《没有男人的女人》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获得影后桂冠最多的女演员(三人)雪莉·麦克琳
伊莎贝尔·于佩尔 能够登上两次威尼斯电影节影后桂冠,对于全世界的女演员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相对于比较“本土”的奥斯卡来说,很少有明星能像凯瑟琳·赫本四次登上奥斯卡的影后宝座,在威尼斯电影节截至2014年上,只有雪莉·麦克琳和伊莎贝尔·于佩尔由此殊荣,比较有趣的是,她们两人都同时在1988年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了影后的称号。她们分别因在《苏萨茨卡夫人》和《女人韵事》中的出色表现获此殊荣。另外,在1960年第25届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有雪莉·麦克琳凭借《桃色公寓》一片首获影后桂冠,而伊莎贝尔·于佩尔则是在1995年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凭借《仪式》再次登上影后宝座。瓦莱莉·高利诺先后于1986年第43届凭《爱情故事》、2015年第72届《为你着想》两度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获得影帝桂冠最多的男演员(四人)让·迦本先后于1951年第16届《黑夜是我的王国》、1954年第19届《金钱不要碰》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三船敏郎先后于1961年第26届《用心棒》、1965年第30届《红胡子》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西恩·潘先后于1998年第55届《浮世男女》、2003年第60届21克》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哈维尔·巴登先后于2000年第57届《夜幕降临前》、2004年第61届《深海长眠》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影后夏雨中国大陆男演员夏雨于1994年第51届凭《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最佳男主角,获奖时不满18岁,从而成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上最年轻的影帝。 维克托埃尔·基维索尔于1996年第53届凭《悲怜上帝的小女儿》中“波娜特”一角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出生于1991年的她得奖时才4岁,从而成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最年轻的影后,同时更是世界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最年轻的终身成就金狮奖蒂姆·伯顿在第64届电影节上美国导演蒂姆·伯顿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而当年仅有49岁的伯顿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历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第一部获得金狮奖的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2013年第70届威尼斯影展由地主国意大利成最大赢家,《罗马环城高速》又名《一条大路通罗马》成首度获金狮奖的纪录片,也是意大利相隔15年重夺最高荣誉,该作品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另一部作品《海上火焰》(又名《兰佩杜萨纪事》)于2016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这也是柏林电影节史上首次纪录片夺得金熊奖。 参展中国影片最多的一届2005年第62届2005年的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可以说是一场中国盛宴,那届电影节参赛和参展的中国影片达20多部,为历届电影节之最。李安更是凭借《断背山》一举夺得金狮奖。在这届电影节上,主办方特别设有一个亚洲电影历史回顾单元,包括中国、日本的电影回顾。而中国的影片部分,主要是回顾中国1934年至1990年拍摄的影片,包括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芙蓉镇》、《大路》、《三毛流浪记》、《马路天使》等十几部这一时期的经典影片。另外,电影节开幕式放映中国导演徐克执导的《七剑》,而闭幕式压轴的则是香港导演陈可辛的作品《如果·爱》。而关锦鹏的《长恨歌》和李安导演的《断臂山》也都入围了62届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中国女导演李玉执导的《红颜》以及宁瀛的新片《无穷动》也入围本届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伍』 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

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办。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分为“主竞赛”、“地平线”、“未来之狮”、“VR竞赛”、“非竞赛展映”、“国际影评人周”、“威尼斯日”等单元。在电影黄金年代(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其他单元奖项

1、终身成就金狮奖。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类奖项,旨在表彰全世界对电影艺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2、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剧本奖、评审团特别奖、最佳短片奖。

3、未来之狮单元:未来之狮奖。

4、VR竞赛单元:最佳VR作品奖、最佳VR体验奖、最佳VR故事奖。

『陆』 世界上著名的电影节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过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即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

1、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香港称“康城”,台湾称“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

2、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

3、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从1951年第一届开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避免与戛纳电影节“撞车”,提前至每年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6)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其他著名的电影节还有:

1、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是瑞士举办的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素有“电影节中的王子”的美誉。

2、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3年,是西班牙举办的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电影节之一,在欧洲影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最高奖为“金贝壳奖”。

3、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宗旨为鼓励文化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电影制作的提升来培育优质电影、拔擢电影工作者与新创作品、发掘和鼓励新进人才、并促进世界各地电影专业人士的交流,最高奖为“美洲大奖”。

4、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在五十年代成为中国电影最爱亮相的舞台,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5、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原为世界三大非竞赛电影节之一,从1991年起增加了竞赛单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也是非洲最大的电影节之一,它规定参赛片必须不带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电影节上放映过。

6、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1985年首次举办,刚开始为每两年举行一次,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7、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宗旨是呈现并鼓励多元艺术创作,创办以来在专业架构及服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誉为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柒』 世界上有哪些举足轻重的电影节

有: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1、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柏林电影节把自己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最高奖为“金熊奖”。

2、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9年,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又因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3、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最高奖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8月30日-9月9日前后)于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举办。

(7)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扩展阅读:

1、电影节其实就是一扇窗户,打开这扇窗户,世界就在眼前。每年的电影节是整个娱乐圈的盛事,电影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电影元素,参加电影节的意义也非同凡响,电影界杂糅了工业、艺术、文化和商业等领域,构成一个以新理念为主导的多元化电影盛宴。

2、电影节是电影人参与的流动的盛宴,名与利的舞会,参加电影节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开拓眼界,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参加电影节的意义在于美好的交流。

3、电影节的开放会使整个娱乐圈大放异彩,把握住电影节这个商机,为商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电视上的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捌』 看看俄罗斯世界的电影五百字

俄国1908年始有电影,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
国内战争年代占据苏联银幕中心的是新闻纪录片,主要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的业绩。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拍摄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的新影片。1925年,谢.米.爱森斯坦(1898~1948)导演了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歌颂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电影历史上首次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优秀影片有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母亲》、《土地》等。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苏联的一批作家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作曲家开始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转而从影。20年代电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辑、节奏和群众场面上,30年代则转向剧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运用语言、音乐、歌唱、音响等表现手法。苏联第一批有声影片中较好的有《迎展计划》和首次搬上银幕的古典戏剧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根据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继该影片后出现了一系列较好的革命历史影片,有《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宁的形象连续出现在银幕上,这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和《带枪的人》等。
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趋于多样化。有描写历史活动家的大型史诗影片《彼得大帝》、《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当代生活的《政治委员》、《灿烂的生活》等。此外,还拍摄了一些动画片、喜剧片、纪录片和科普片。 卫国战争年代用以鼓舞战斗士气的电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间共拍摄了489部新闻纪录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艺术片有《区委书记》、《她在保卫祖国》、《虹》、《卓娅》等。战争年代还创造了文献纪录电影形式,纪录下了从德国法西斯入侵到他们彻底失败的许多重大事件。这类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战后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乡村女教师》、《西伯利亚交响曲》等,反映卫国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传记片在战后的苏联电影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尔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战前苏联已有彩色片,战后进一步提高了色彩技术,并在完善立体声、环幕电影和全景电影技术方面取得进展,1955年苏联拍摄了第一批宽银幕影片,立体影片。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拍摄了不少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思想艺术倾向几经变化。50年代着重表现下级官兵的战壕生活;战争中人们的悲剧性命运和表现战时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导演的《士兵之歌》,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自导自演的《一个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导演的《雁南飞》等。60年代以后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的英雄行为,并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影片着力表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关键时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这也是70年代战争题材的影片的鲜明特性之一。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热血》等。70年代战争片的另一特征是展现战争全景,对反法西斯的历史进程进行客观的概述。奥泽罗夫导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诗片,它从苏、德两军统帅写到普通战士、从苏军开始反攻写到德军全军覆灭,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性故事片。类似的影片还有《围困》(原着恰科夫斯基、导演叶尔绍夫)。80年代初问世的战争片,如《胜利》、《岸》(原着邦达列夫,导演阿洛夫、纳乌莫夫)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色彩。他们把过去的战争同当代苏联的对外政策联系起来,涉及到诸如战争与和平、东西方缓和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另外,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他们为祖国而战》(导演邦达尔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现当代生活的影片题材广阔、形式多样,道德题材影片有《湖畔》、《热爱人》、《红莓》、《稻草人》、《怀恋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红莓》展现了一个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做人却遭黑社会杀害的经历,在苏联评论界引起了长时间的讨论。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样一个青年》获全苏电影节嘉奖和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生产题材的影片有《最热的一个月》、《奖金》等。
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注重将国内外的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苏联银幕上的文学名著优秀影片有科静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凯维奇导演的《奥赛罗》、罗沙里导演的《苦难的历程》、谢.阿.格拉西莫夫导演的《静静的顿河》、扎希尔导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亚.培利耶夫导演的《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库利让诺夫导演的《罪与罚》等。
戈尔巴乔夫时期放宽了文化限制,电影界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⑴出现反对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摄制、坚吉兹.阿布拉泽导演的影片《忏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电视纪录片《再揭露》。⑵重新审查过去发行的影片。苏联影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近20年来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导演的《垂死挣扎》等影片。在赫鲁晓夫时期曾轰动一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于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映。1971年摄制的影片《途中考验》(根据尤.格尔曼的小说《“祝贺新年”行动》改编,阿.格尔曼导演),1986年开禁。同时,苏联政府以个别情节“严重失实”为由,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其他9部电影列为禁片,不得在影院、电视台播映。⑶放宽进口电影的标准,过去被严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苏联导演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作品《乡愁》和《牺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开禁了许多影片外,随着国家对电影监控的取消,出产影片数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绘社会的阴暗面并充斥着暴力与色情。这类影片有《克莱采奏鸣曲》(1987,施维策尔导演),《小维拉》(1988, B.B.皮丘尔导演),《仆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导演),《衰弱综合症》(1989,穆拉托娃导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维约夫导演)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产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维奇内导演),《太阳灼人》(1994,米哈尔科夫导演),《高加索的俘虏》(1996,C.博德罗夫导演)。
苏联有电影从业人员30万人,电影制片厂39个,其中拍摄故事片的制片厂19个。苏联设有国家电影委员会,负责领导电影事业。1965年成立的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是电影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联合组织。苏联从1958年起以举办全苏电影节的形式展映所有制片厂的影片。 苏联电影从《战舰波将金》开始登上国际影坛,30年代以后经常参加戛纳、卡洛维伐利、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屡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苏联电影在134个国家上映,在世界影坛上享有盛誉。从1959年开始隔年举行一次莫斯科电影节,放映来自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部影片。80年代,苏联每年摄制故事片约150部,电视片约100多部,科普片约1000多部,动画片约130部。
俄罗斯的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高尔基儿童与青年中心电影制片厂”、“联盟木偶电影制片厂”、“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在圣彼得堡的有“列宁电影制片厂”、“文献和科普电影制片厂”、在叶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电影制片厂。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电影业陷入了困境。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10多年间,俄罗斯电影业发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摄430部电影,而1996年产量仅为26部。近年来影片产量有所回升。进口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占据着俄罗斯的市场。以1995年为例,俄罗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国电影就占了111部。
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力加强对国产电影的扶植,通过了《电影法》,为发展“民族电影”铺平了道路。从政府组织机构上也进行了调整:撤销了主管电影的电影委员会,电影归文化部管理;政府设专项电影基金;制片厂设备得到更新;电影院逐步改建,采用最新的放映设备;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改为一年一次,并且由政府拨款资助。俄罗斯电影正在逐渐走出困境。
近两年最新拍摄的《战争》、《小狗与流浪儿》、《他妻子的日记》、《布谷鸟》、《情人》、《致艾丽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当代俄罗斯电影的发展水准,反映俄罗斯现代社会和民俗风情。
《西伯利亚理发师》以1885~1905年沙皇俄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凄婉美丽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罗斯各界观众的喜爱。该片导演尼.米哈尔科夫拍摄的《太阳灼人》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谢尔盖.索洛维约夫(1944~)1968年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过后一百天》(1973年,获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救生员》(1979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温柔年华》(2001年)以苏联解体前后15年的生活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种种际遇。
近年来,俄罗斯私营电影公司发展迅速,私人资本投资于电影业,完全进行商业化运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罗曼诺夫王朝》(1997年,潘菲罗夫导演)、《小偷》(1997年,巴维尔.朱赫莱导演)、《聋者之国》(1998年,瓦.塔达洛夫斯基导演)、《伏罗希洛夫的枪手》(1999年,斯.加沃罗辛导演)、《宝马》(2003年,彼.布斯洛夫导演)等。
动作片的数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达尼拉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圣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职业杀手,故事在俄美两国展开,以当代为背景。这是俄罗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动作片模式拍摄的电影。
阿.罗果什金从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中,连续拍了三部以俄罗斯民俗为背景的喜剧片──《民族狩猎的特点》(1995年)、《民族捕鱼的特点》(1998年)、《冬日民族狩猎的特征》(2000年)。
2003年,俄罗斯年轻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导演处女作《回归》夺得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回归》描写的是一对兄弟如何面对1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突然归来的故事。这部影片的获奖对俄罗斯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40年来俄罗斯电影首次获此殊荣。此前,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伊万的童年》和尼.米哈尔科夫的《库伦》分别于1962年和1991年赢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近年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仅把镜头对准50年前的那场大战,譬如阿.罗果什金的《布谷鸟》(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语言不通,最后却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罗果什金导演)、《战争》(2002年,阿.巴兰巴诺夫导演)以最近的车臣战争为背景,直接反映了内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幸。
历史题材的《小牛犊》(2001年,亚.索库洛夫导演)描述列宁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对列宁的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故事片《寡头》(2002年,巴.鲁金导演)反映俄罗斯近20年暴富起来的人及其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
总体而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善,俄罗斯电影的数量与质量在不断提高,电影业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阅读全文

与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娜韩国电影什么名字 浏览:457
伊科电影大全完整版 浏览:572
孤独的美食家电影开头音乐 浏览:307
第一部邓稼先电影 浏览:372
非正规电影资源网站 浏览:762
迪士尼出品的电影英文 浏览:406
变形金刚大电影ost百度网盘 浏览:95
完整版的粤语搞笑电影 浏览:903
男生头像电影人物图片 浏览:630
2002午夜电影完整版 浏览:768
印度音乐电影的历史 浏览:913
唐人街神探3电影院拍摄片段 浏览:198
交警题材电影爱情 浏览:857
群殴丧尸电影片大全 浏览:599
你最喜欢的电影及原因英语口语 浏览:393
电影血战摩苏尔完整版免费 浏览:895
钱电影还有下一部吗 浏览:7
吻胸床戏的电影图片 浏览:356
年轻女人电影完整版 浏览:957
电影里的跟镜头英文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