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究竟有什么好看之处
估计亲不喜欢看这种悬疑犯罪片,但这部电影,有一种犀利阴冷、毛骨悚然的调调。
《杀人回忆》的隐喻——当历史毁灭真相
一、蒙眼的正义女神
在希腊神话的“青铜时代”中,世界不再祥和美好,而是充满谎言、暴力、血腥,人们一步步走向罗网和罪孽。正义女神狄刻手中那衡量正义与邪恶的天平不堪重负,她的同伴“羞耻”和“敬畏”两位女神甚至无法忍受这样的景象,终于抛弃了人类,回到奥利匹斯山上加入永生神灵的行列,只留下她身披云雾愤怒地在城市上空飞行。从此,人类将自食恶果,陷入“黑铁时代”,用谎言欺骗狄刻女神的人将不仅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城市带来灾祸。时至今日,每当遇见不平,人们仍旧会想起那个主持正义的女神:在狄刻那里,贿赂和求饶不起任何作用,她蒙起双眼,以示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受感情的蒙蔽;她左手持天平,掩饰再好的罪恶放在上面都昭然若揭;她右手持利剑,任何逍遥作恶的人或事都会成为剑下的祭品。
在西方电影中,一直遵从着“善恶终有报”(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的原则,不论多么强大的势力和狡猾的手段,终究逃不出法律公正的制裁。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的“造雨人”(The Rainmaker)中,马特•达蒙扮演了初出茅庐的律师鲁迪•贝勒,他年轻气盛,正义感十足,凭着良知和主持公道的精神,揭露了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的阴谋,为一直无法索赔的受害者讨还了一份公道。在电影中,青涩且学识尚浅的鲁迪•贝勒面对制定当今法律的那些律师界泰斗人物的威逼利诱,仍旧不敢初衷,难怪在很多人眼里他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讨没趣。但是正义总是站在手持真理的少数人这边的,你说这是美好的愿望也好,奇迹也罢,鲁迪打赢了官司。不过,他打赢的也只是一场官司,那些左右判决和玩弄权势的人仍旧存在且不可撼动。好在电影留给人希望:只要去争取,坚持信念,少数弱者也会赢得胜利。这种坚信隐藏再好的罪恶总会如影随形的精神,在“灵数23”(The Nember23)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人们都说时间可以抹去一切,记忆可以选择性的把不好的回忆埋葬,沃尔特•斯派格在13年前犯下的罪行仍旧再次找上了他,有些血债总是要偿还的。
除却这些正统沿袭以上精神的电影,还有一些是反其道行之的。“杀人回忆”就是典型一例让人陷入无底哀伤和前所未有般无助的作品。电影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民主化前夕的骚动和暴乱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乡下的一起连环奸杀案件。
故事从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田地开始,顽皮的孩子蹑手蹑脚地捕捉着麦尖的蚂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存活在回忆中最鲜明美好的年代。镜头眯着眼睛,画面呈现一种遥远似梦境的美感。孩子们嬉笑、跳跃的追逐着吭吱作响的拖拉机,坐在车上的朴多曼警官若有所思,不耐烦地回应着孩子们的嘲笑。在麦田一旁的沟渠中,朴警官必须使劲弯下身才能看到全身赤裸、双手反绑的女尸,女尸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黑色的虫子,感觉到有光照过来,它们就哗啦一声四散而去。朴警官站起身,心情很差,咒骂着远处吵闹的孩子。他还不知道这个日子将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986年10月23日,他的生命从此改变。
追溯到几百年前,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多数倚赖于对嫌疑犯的严刑逼供,炮烙、宫刑、刖刑、黥刑、车裂等许多血腥暴力的刑罚也应运而生,一些无辜的人轻则终身残废重则被推上了绞刑架。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无法再忍受这样泯灭人性的血影寒光,提出了“无罪推定”的构想,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人性化的原则被运用到了现代国际上的审讯中,以此避免了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警官显然对维护个人权利这一说法并不在乎,每次揪来嫌疑人都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审讯,不给对方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就破口大骂,指责对方无耻的杀人罪行,并引诱嫌疑人展露对受害者越轨的情欲需求。朴多曼把嫌疑人的照片贴了满满几页纸,自信满满地跟别人说自己有一双能读懂人的眼睛,可以看出谁是罪犯。于是,在搜集了一些所谓线索后,他断定喜欢跟踪受害者的白光昊就是头等嫌疑人,或者说白光昊就是罪犯更准确。朴多曼剩下的工作就是逼光昊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普通人眼里,光昊只是个可怜的弱智儿,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一块被火烫伤的伤疤。人们都知道,他双手萎缩得连绑绳子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精心策划不留一丝痕迹的杀人犯呢?可我们的警察先生可看不到这些,脾气暴躁的乔勇谷警官上来就是一个利落的飞踹,把光昊放倒在地,一边狠狠地踹着光昊还一边嘟囔着“你的脸恶心死了”。
每当雾气蒙蒙,雨天来临,村子里就人心惶惶,没人敢穿红色衬衣出门,空气中弥漫着阴气森森的死亡。来自汉城的高级警官徐太允,被惊弓之鸟的女人指为强奸犯,白白挨了朴多曼的一顿胖揍。对此,徐太允只能认倒霉的撇撇嘴,嘲弄朴多曼,哪里见过像他这么辨不清黑白的警察?徐太允是高材生,脑子十分灵光。他有着侦探小说中传奇警探的头脑,一切按照证据,顺藤摸瓜,从失踪人名单中就能发现谁是下一个受害者,并阻止了朴多曼对两个嫌疑人的屈打成招。有这样的警察无懈可击地理智办案,案件的侦破仿佛指日可待。
随着雨季的来临,降雨的频繁,受害者也逐渐增多,犯人的手法也愈加地嚣张残忍,一点也不将警察的追捕放在眼里。朴多曼和徐太允因为办案理念不同,两人之间频频摩擦,以致大打出手。犯罪的猖狂让每个人都坐如针毡,失去耐性,变得躁狂、绝望。当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工厂技工朴兴圭,每个警察都兴奋起来,迫不及待的要定他的罪。的确,朴兴圭具有一切他们所掌握的犯人的特点,但是他们仍旧缺乏证据。就在他们无奈放走朴兴圭的当晚,又一起犯罪事件发生了,发生得如此迅速,仿若只用了战栗的瞬间。而这次的受害者,还只是个孩子。就在前一日徐太允还和这个孩子谈笑风生。他失去了理智,找出了朴兴圭,怒吼着对他拳打脚踢,逼迫对方露出真面目。就在这时,朴多曼拿来了嫌疑人的DNA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朴兴圭并非罪犯。徐太允的世界崩塌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推理竟然换来了如此的结局,他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举枪射向了朴兴圭。
朴多曼在亲眼目睹光昊因为对警察惧怕而被火车撞死的惨状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辞去了警官的职务,去汉城当了推销员,过上了平静富足的生活。
2003年,他因为工作路过当年的村庄。一切似乎都未改变过,一样金黄翻涌的麦田,一样宁静的午后,不同的是当他使劲弯下腰看向沟渠深处时,再未看到女尸。朴多曼摘下了眼镜,仿佛在穿越时间望向回忆的深处。一个学生路过这里,好奇地询问朴多曼在看什么,她说前几天也有一个男人也蹲在这里看,说是想起以前在这里做过的事情。
微风吹过麦田,这个声音一直在朴多曼的记忆中沙沙作响,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他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个男人的长相,眼神中再次掺杂了某种希望。而女孩只能告诉他,那个人就是普通的样子。
仿佛有颗石子沉重的落入朴多曼的心中,他无助地四下张望。那垂死的希望,呻吟了两声再次被践踏蹂躏直至无声哽咽。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在金基德的影片中,主角多半是哑巴或者不愿说话的人。无论是“坏小子”(BadGuy)中暗恋女大学生的哑巴,还是“空房间”中那个一语不发喜欢潜入陌生人房间的青年,抑或是“弓”(TheBow)中几乎一片空白的台词。这样的设置都让金基德的影片有种压抑中蓄势待发的无言力量,导演在平静中寻求呐喊,就像吴宇森在静止的画面中表现速度一般精妙。正如只有白昼才能衬托黑暗的力量,只有磨难才能衬托美德的光辉,他们都用极致的对比手法展现更加强大的镜头语言。
“杀人回忆”的导演奉俊昊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变成“盲人”,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看不见凶手。警官找到的每条线索都看似有理,却总会在关键时刻将他们引入歧途,白忙一场。那些见过凶手的人,要不就是弱智,要不就是孩子,没人能告诉他们罪犯的相貌。那张脸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张脸,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无从找寻。导演运用这样无所适从的设置手法,让观众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带着永不可及的绝望哀号、哭泣。这样的感觉正贴合了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人的心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电影一经上映便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并获得多项大奖。那时候,韩国民众还在民主制的初期挣扎,在压抑中充满绝望地反抗着,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电影中随处可见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在军队统治压迫下的恐惧。
导演让蒙眼的正义女神变成了瞎眼的正义女神。好人一次次倒在死亡的镰刀下,坏人却可以逍遥作案,甚至在多年后重游故地,悠然欣赏自己当年的“杰作”。
那么,是不是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正义可言了?我只能说,正义不是像好莱坞电影中好人最终取得胜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毕竟,正义女神没有火眼金睛,她只负责衡量和判决,捉拿罪犯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在影片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无辜的嫌疑人冤死。就在电影末尾,徐太允警官崩溃的举枪要射杀朴兴圭的那一刻,想必很多观众不管朴兴圭是否有罪,也希望徐太允将他先杀而后快了,毕竟许久的压抑,谁都希望有个人来承担这份罪行。但是,正义女神没有让他的子弹偏差失准,每一枪都命中墙壁,也没有让飞驰的火车轧过朴兴圭的身体,他最终只是踉踉跄跄的隐入隧道的深处。
正义女神不负责追捕,只负责审判。她不能撒下天网,却清楚地知道面对嫌疑人,正义的剑该何时砍下,何时归入剑鞘。
[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二、奉俊昊的政治隐喻
奉俊昊之所以只拍了三部电影就可以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名利双收,不仅在于他纯熟的镜头语言,也因为他影片中的政治隐喻,道出了广大韩国民众的呼声。
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制,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性格中,很多东西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扭转。例如等级分明,崇尚权威。在“不可不信缘”中,高一个年级的师兄就可以命令、呵斥甚至抡起木棍毒打学弟,无论谁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要用敬语。在“杀人回忆”中,警官问话审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质疑反抗,都是老老实实地挨骂受训。这是韩国人民族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东西,也是造成他们压抑痛苦的根源。这种矛盾的痛苦在奉俊昊的电影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白光昊被拷打的间歇,和朴多曼、乔勇谷警官一起吃饭,观看颂扬警察神勇破案的电视剧。白光昊兴奋的大叫,说这个电视节目是自己最喜欢看的,要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乔勇谷好脾气的劝他不要那么多话,好好吃饭。三个人之间的气氛简直可以用诡异的其乐融融来形容,谁能想象刚才其中一个人还在遭受毒打?警察这个角色在“杀人回忆”中代表的正是一种强权,这种强权的压力往往来自韩国政府。民众一方面觉得政府像警察对罪犯私刑拷打一样剥夺民众的人权,另一方面又景仰这种强权,感觉受到保护,就像白光昊喜欢看那个有关警察的电视剧一样。不光是韩国人,很多人都有这种对强权的依赖,也许这是人们的惰性和奴性使然,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么,“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应证了这一说法。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总希望依靠强大的力量寻求保护。
在故事中,警官对案件的查询仿佛总会受到来自群众的阻挠。比如,徐太允打电话询问电台点歌者的地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挂断了电话;朴多曼依照自己的断定,去澡堂查询男子的下体,遭到了澡堂老板的嘲笑;警官在勘查犯罪现场的时候,经常会被破坏现场的群众打乱阵脚。警察抓罪犯是为了民众的出行安全,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而可以看到每次抓到一个嫌疑人,都会有大批的群众在警察局门口示威游行,抗议警察铐打嫌疑人或者咒骂他们低能的抓错了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怀疑,有些怀疑是有根有据的,有些怀疑却是毫无来由的。正是这种互相的不信任,导致了罪犯最终逍遥法外,使得受害人死不瞑目。
高级警察徐太允的出现仿佛和当地保守落后的气氛不符合,他就像一剂强心针,给警队注入了全新的思考模式和活力。他和朴多曼,分别代表着韩国想要革新的一派和仍旧落后守旧的一派。他们一个相信理智断案,一个相信感觉。但随着事情的发展,两人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朴多曼亲眼见到白光昊因为惧怕警察而惨死,开始反思自己的断案方式,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心安理得奉行的原则是否正确?而徐太允从一开始的志得意满,到后来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熟识的女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地上冰冷的女尸。他的世界观全盘崩溃,他发现与其一步步照章办事,有理有据,不如一枪崩了那个坏蛋来得简单解恨,如果早就这么办,女孩也许就不会死了。就算当证据又一次告诉他,他的推测是错误的,他宁愿相信DNA的检验结果是错的,也不愿意再相信这个疯狂的世界有什么理智可言了。徐太允和朴多曼两人的遭遇和感情变迁,也从某方面影射了韩国当时两派势力的斗争。他们都坚信自己可以让国家更加和谐繁荣,而在斗争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又都变得迷茫,不再坚持初衷,对现实妥协。
除了朴多曼和徐太允警官,电影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警察乔勇谷。他擅长各种飞踹和拷打罪犯方式,每当朴多曼不想问下去了,就挥一挥手示意,乔勇谷就会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把对方踢倒,一顿暴打。这个人物虽然暴力,但也有他正直的一面,比如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追逐疑犯的时候锲而不舍,受伤的时候也不大呼小叫,只是冷静的把钉子从腿上拔出来。这些其实都是值得赞许的军人精神,也是当时军政府统治值得称赞的一面。但是,事态的演变就好比那段因扎上生锈钉子而需要截肢的右腿,当他的做法不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就要忍痛割去,才能继续存活。这就是韩国需要废除军人统治才能继续更好发展的最终结果。
电影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伫立在稻田边那个穿红衣的稻草人。稻草人本来是用来吓唬偷食谷稻的小鸟的,人们让它穿上罪犯喜欢的红色衬衣,正是想借此转移罪犯的注意力。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毫无用处,只能给自己几分心理安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无力改变这一切,只好把希望托付给一个毫无用处的稻草人。
[奉俊昊的电影充满隐喻]
三、祈祷还是反抗?
“杀人回忆”中那个残暴聪明的杀人犯就像一种不可预知的强大力量,每个人面对他最终都会手足失措,毫无还击的余地。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躲在墓地的后面,偷偷窃笑。这是人们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惧,对那种浓郁浑浊的黑暗充满恐惧。
在奈特•沙马兰导演的“天兆”(Signs)中,当麦田圈大面积的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时,人们只能瞪着眼睛,守着电视,看着外星人的飞船一片片占据了天空,尖叫着四处奔逃。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景象,人们纷纷聚集在教会、教堂、寺庙,电视上的主持人也只能祈祷“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而在另一部韩国影片“奥罗拉公主”中,导演则持有不同的态度。严贞花扮演的郑顺贞看似是一名敬业努力的汽车销售员,实际上是为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战士,她心中的痛苦像条毒蛇每天啃噬她的心,让她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郑顺贞的女儿一年前被一个恋童癖男人奸杀之后,当作垃圾一样丢到了垃圾场。而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男人竟然在律师的庇护下,辩解自己神经失常,逃离了法律的制裁。郑顺贞的丈夫吴警官虽然身为警察,却只能坐视罪犯玩弄法律于股掌。面对无法挽回的事实,他选择平静祈祷,立志去做一个牧师。
郑顺贞精心策划,让每一个造成女儿悲惨下场的人都不得好死。而那几个人都代表了平日社会里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郑顺贞就以复仇女神的名义将他们一个个铲平。眼见妻子豁出性命为女儿奋不顾身,血流成河,撕心裂肺的哀号,吴警官就像一个醉酒的人挨了一闷棍猛醒过来,辞去了警察的工作,继续妻子未完成的复仇。
前共和党发言人纽特•格林威治在评价“星球大战”的时候,曾说过,“站在正确一方的弱者打败了站在错误一方的强者,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神话”,换言之就是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想象自己是那个击败大人物的英雄,毕竟那些都是小说和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而诞生的英雄数量在历史中,肯定要远远少于死于邪恶魔爪下的人,更多冲锋陷阵的人都是充当了寂寂无名炮灰。所以,绝对的说,面对危机我们该祈祷还是反抗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不能说“奥罗拉公主”中郑顺贞的做法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值得人尊敬敬畏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她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的生死,更何况她杀的一些人实际上罪不至死。我想,导演更多的还是想表现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的观念,还是“世界大战”(Warof the Worlds)中那个汤姆•克鲁斯所饰演的码头工人雷•费瑞尔形象。费瑞尔年纪轻轻就有了两个孩子,离过一次婚,但这并没有增加他责任心,他仍旧整天游手好闲,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当外星人来袭,他只得抱着女儿,领着儿子开始他们的逃亡生涯。在这中间,他们经历了争吵和信任危机,儿子离开了他去反抗外星人,他则孤注一掷的守着女儿,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关头,费瑞尔心中对女儿的责任感被唤醒。为了女儿,他杀死了那个精神失常险些暴露他们的人;在外星人抓走女儿后,急中生智的捡起地上的手榴弹塞进外星人的内核。在外人看来,这是英雄事迹,而对他来说,他只是为了保护女儿。
战胜邪恶这个信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固然理想远大但是遥不可及,但是守护家人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而且常常会因此创造奇迹。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夸耀自己的眼光犀利,能分辨出罪犯时,局长曾经问他,有一个强奸未遂的男人和受害者的哥哥都在写笔供,让他看到底哪个人是罪犯。导演并未让朴多曼作出判断,就像那个无法结案的连环杀人案件。
有些真相会被时间的车轮碾过,被历史的风沙掩埋,人们能做的不是去追究无谓的结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像“天兆”中,儿子的哮喘、女孩的洁癖还有母亲的去世都预示着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多结果不是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的。我们能做的,就像那个保护女儿的父亲那样尽力而为,看看生活给我们怎样的答复。
2. 金基德所有电影的名单
截止2019年11月金基德的电影如下:
1、1996年,金基德筹得资金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从此走上了职业电影人的生涯。
2、1997年,金基德拍摄了第二部电影《野兽之都》,并首次入选第16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3、1998年,凭借第三部作品《雀笼小客栈》成功打入欧洲。
4、2001年,凭借动作片《收件人不明》再度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
5、2003年,金基德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该片当选韩国当年十大佳片之一。
6、2004年2月,金基德以《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7、2011年5月13日,拍摄纪录片《阿里郎》,入围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8、2012年9月9日,金基德执导第18部影片《圣殇》。
9、2013年6月,执导惊悚片《莫比乌斯》,讲述一个意外造成儿子致命伤的女人和一个自宫赎罪的男人之间的故事。
10、2014年,执导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该片讲述一位少女被杀害后,七名市民惩罚导致少女被杀的政府和军方高官的故事。
11、2015年9月23日,金基德签约中国电影公司嘉视年华,启动他的第一部高成本大制作电影《无神》。
12、2016年,拍摄电影《网》,讲述一名北韩的渔夫(柳承范饰)因不得已的原因漂流到南韩而展开的故事
13、2017年,5月末开拍新片《人类的时间》
(2)金基德最残忍的一部电影扩展阅读
金基德代表作品介绍
1、《空房间》由是金基德编导,李丞涓、在熙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少妇善花和男孩泰石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该片于2004年10月15日在韩国上映。影片获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
2、《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执导,金英民、吴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韩国电影。影片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
3. 金德基一个女人把一男人阉了电影叫什么
莫比乌斯 뫼비우스(2013)
导演:金基德
编剧:金基德
主演:赵宰贤/徐英洙/李恩宇
类型:剧情/惊悚/情色/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无对白
上映日期:2013-09-05(韩国)
片长:89分钟
又名:Moebius
4.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讲是什么
金基德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聪明绝对不是指他天生多么多么的对镜头敏感或者直接说他生而就是做导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层次的,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上的,或许还有对社会与人性的冲突。乃至自己对更深层次的宗教以至于上升到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来。
我对他最迷恋的一部戏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实吸引我的还是他思想中对“轮回”的认识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故事是直接展开的,老和尚与小和尚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来,老和尚也是曾经有故事的人。但从未提及过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六根清净的独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却是小,无忧无虑。与师傅服侍佛祖于孤灯之下。倒也是乐的快活。师傅不是多话的人,只是时常看着小和尚,默默不语。脸上尽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独自玩耍的时候。给鱼、蛇、青蛙各自绑了一块石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拖着一块累赘蹒跚前行。脸上一副天真的笑脸。老和尚看见之后重重责罚了小和尚。但是为时已晚了。蛇与青蛙都已经被石头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着青蛙与蛇的尸体只是一个劲的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道“你给他们绑的石头,未尝也不是你自己心灵的石头”。故事就在这句禅机中埋下了伏笔。
日子看着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着度过了。小和尚长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静总会被打破,该来的总会来。一位进庙还愿的都市女子最终吸引了小和尚,很轻而易举的他们发生了关系。一切对于都市女子来说或许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对于小和尚来说,确实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从此他也不甘于寂寞了。想要从此逃离出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明镜台既然染了尘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出去,与其说是走更不如说是逃,逃离这个“世外桃源”。老和尚什么都知道,却只做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是叹息一声。也许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预兆。报是终究要是还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时间更多了,仿佛除了佛,世间再无一切了。
小和尚最终还是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杀了那位当初与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觉得世间再大却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来了。老和尚什么也没说,望着小和尚,就像当初看着他用石头绑在那些小动物身上。一切其实都是报应,心灵的石头最终也拖垮了小和尚。
于是,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的。入狱,又出狱。彼时小和尚已过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庙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当年的苦衷,老和尚对着佛祖默默诵经时候那种悲怆。于是,他仿佛化为了当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仿佛轮回,深冬,一位女子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了庙里,什么也没说,老和尚接受了。他仿佛就一直在等这个孩子一样。
故事最后的时候,小和尚独自玩耍,将一块小石头塞进了鱼、蛇、青蛙的嘴里,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在艰难的跑开了。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后,老和尚默默的看着他做完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思绪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轮回的说法,所谓种业因得业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轮回的哲学,在本片最为显著。而在《收件人不详》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扫而过,《收件人不详》更着重讲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这里不表,而在《悲梦》之中,金基德仿佛将自己的宗教哲学一股脑的甩了出来,内容渐渐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钟内要组织好讲完即使金基德也觉得力不从心了。越来越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欢的,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没懂,看到了一些小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整个故事却沉闷而乏味。
金基德之于韩国,我认为是拔尖的一拨导演之一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深刻严肃而发人深省。不止适用于韩国,在吾等国民身上也能发现那种病态,方能防范于未然。
拓展资料
金基德
编辑
1960年12月20日
庆尚北道奉化郡
韩国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奉化郡,韩国导演,编剧。
1993年,凭借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凭借剧本《二次曝光》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1995年,凭借剧本《非法穿越》再次获得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1996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 。2000年,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 。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2015年3月,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天坛奖”评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网》在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5.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
《二次暴光》(1994年,获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2《非法穿越》(1995年再获该奖)
3《鳄鱼》(1996年),
4《野兽之都》(1996年)
5《野生动物保护区域》(1997年),
6《蓝色的门》(1998年),
7《情色屋檐下/雏妓》(1998年)
8《漂流浴室》(1999年,第19届布鲁塞尔电影节大奖),
9《真实情况》(2000年),(据悉是金基德最满意的作品)
10《收信人不明》(2001年),
11《坏男人》(2001年,第16届福冈亚洲电影节大奖),
12《海岸线》(2002年,第38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大奖),
13《冬去春又来》(2003年,第24届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4《撒玛利亚女孩》(2003年,获得第5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熊奖),
15《空房间》(2004年,获得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狮奖)
16《弓》
6. 谁能介绍几部经典的悲情韩国电影
自从四年前,一部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之后, 大陆便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韩流”,时至今日依然强劲有力。 韩国电影像亚洲的一个异类, 正当人们还在咀嚼着欧美的动作与科幻、说教和深刻的时候, 韩国电影工业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以多种类型、 无数优秀影片而迅速在崛起,横扫整个亚洲。其票房被不断刷新, 多部影片被好莱坞所翻拍,被欧美人士视为当今亚洲影业的风向标,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亚洲娱乐电影的选择, 己近跃上亚洲电影的头把交椅。 韩国电影之所以能有如此之大的建树, 不但是因为韩国人很好的吸收和模仿了好莱坞电影生产的模式, 而且还结合了东方文化的实际状况, 生产了大批适合亚洲市场的优秀影片。 而随着又一部韩国电影《触不到的恋人》被美国人翻拍, 韩国电影里面那股独有的或浓或淡的悲情, 逐渐渗入到无数影迷的心中,成为韩国电影标志性的特点。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细数几部韩国悲情影片, 足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一起去宣泄情感,去感知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去感知每一位浪漫又凄美的女主人公的死,任由酸楚的伴随吧! 冰雨(2004) 本片号称冰山版的韩国《垂直极限》, 但它绝非是一部单纯的以惊险刺激取胜的登山片, 而是由新晋女导演金银素执导,宋承宪、 李成宰和金荷娜一同演出的爱情电影。故事以登山为主轴, 佐以两个男主角对女主角庆敏的回忆片段, 进而把过去和现在串联起来。“攀山电影”只是作为卖点, 更多的则是悲伤的爱情和感人的故事,错了的时空和易了的容颜, 上演的一场宛如鸳鸯蝴蝶梦般的悲剧。女主角有这么一句台词:“ 登上亚西亚克的峰顶,就能找到失去的人。”可登上山峰, 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时候来了: 曾经天真快乐的庆敏即将从悬崖上掉下来,最终她手起刀落, 割断了抓在李成宰手里那根系着她生命的绳索, 那根无法承受两个人重量的绳索。在狂风暴雪中, 宇成对庆敏没有结果的暗恋,中贤对庆敏无法继续的爱情, 都随着撕心裂肺的一声呼喊,随着那颗红色的生命,在白色中陨落。 而第二颗心,也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让爱情得到永生。 撒玛利亚女孩(2004) 喜欢韩国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金基德, 这位擅长剑走偏锋的导演最中意用一种“唯美”的电影风格, 来表现“压抑”的电影主题, 他的影片近几年在欧洲各大影展也是频频得手, 本片就获得了第5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的银熊奖。 片中两个女孩为什么出卖身体?只是为了凑够去欧洲旅游的机票钱。 可那么一次意外,带着清纯微笑的女孩就那么纵身从楼上跳下, 就那么带着对那个做音乐的男人的期待而死去。于是, 另一个女孩出卖的目的变了,故事似乎进入真正的高潮, 不过她匪夷所思的举动让人无法捉摸,只有观众自己去猜了。 故事的结局其实有两个,似乎第一个结局更符合本片, 那便是在影片的最后,父亲教女儿如何开车时, 女孩昏睡后的梦境里,疯狂报复的父亲把女儿掐死, 再亲手掩埋在河边。如果说那些使人潸然泪下的韩国爱情片, 让我们的表情与心情都酸楚的话,那么这部关于疯狂与毁灭的《 撒玛利亚女孩》,就让我们的思想和心灵都笼罩在悲痛之中, 久久不能从里面抽离。 向左爱,向右爱(2002) 韩国电影有不少跟时空切换有关,本片亦是如此, 而且还有交换姓名的设计,是一部极其感人的爱情影片。 大家熟悉的车太贤饰演男一号,继续他憨实可爱的傻冒动作, 前些天已自杀身亡的韩国女星李银珠扮演妹妹, 而影片真正让人深感哀伤的却是由孙艺珍扮演的那位姐姐, 尽管她被许多韩国同类影片女主角共有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影片前段部分继续着韩片特有的搞笑成分,后面却异常煽情, 甚至催人泪下。那些贯穿首尾的相片,那个小店中的再次相遇, 那山上的唯一一棵树,那样定格了的时间和画面, 那种竭力平静地去表达内心强烈感觉的方式,那首由钢琴伴奏、 孙艺珍最后一次演唱的动听歌曲,还有影片中那句经典的台词:“ 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愿意继续痛苦下去......”, 都让人记忆犹新。现实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吗? 若如此的爱情尚不能得到称颂, 倒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值得怀念的了。也许这不是悲剧, 因为他们互相喜欢,有很多人过了一辈子都不能明确的说, 他爱的是否是睡在他旁边的人;也许,这只是一老套的爱情故事, 但是,如果你只想看一部韩国爱情片,那么不要犹豫了,就是它了。 白兰(2001) 虽然本片的女主角是香港演员张柏芝,却是一部不折不扣、 凄美又奇妙的韩国爱情片,男主角的扮演者是韩国影星崔民植。 为获取居留权而与陌生人假结婚的大陆女白兰,从没有见过自己的“ 丈夫”,当她的身体日渐不适、处境凄惨的时候, 我们听到她对着桌子上面那张关于他的唯一一张照片, 发出楚楚动人喃喃自语式的倾诉:“我怕忘了你,天天看天天看, 结果我爱上了你。”她甚至还给他寄去了“我可以爱你吗”的情书。 最奇妙的爱情故事是怎样开始的?他们的爱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是从她的死开始的,但此情已成追忆,已经不能享受爱情的过程了。 结尾处,白兰死了,留给爱人一盘录象带,里面全是对爱、 对未来的憧憬。他被这盘录象带感动,终于决定好好做人好好生活, 放弃他的混混生涯。可是他却卷入杀人案,并且被他的老大勒死了, 在最后一刻,白兰留给他的录象,依然在播放着。爱情是凄凉的, 生活是悲惨的,就像白兰初到异国时面对的蔚蓝大海,那海愈美、 愈蓝,愈令人遗憾、哀伤。 礼物(2001) 看似寻常又悲伤的剧情,平常的一对夫妻之间的故事, 可悲伤中却有一丝美丽,一种独特的悲伤美感。 影片由李政宰出演一个三流喜剧演员, 李英爱则扮演一个身患绝症的妻子。 虽然二人时常因为各种琐事吵架拌嘴,甚至摔东西, 但当她得知自己时日不多,她便假装不疼不悲地来掩饰自己的病情, 只因她明白自己的丈夫不能因她而失去笑容失去工作。 可当他得知妻子的即将病重,他没有揭穿, 心中悲痛是任何影象和语言都不能表达的, 他为她准备了最后的一幕, 为妻子含着泪表演那场悲伤又缠绵的爱情。爱,置之死地而后生, 二人都在想着如何为对方献上最后一份好的礼物。 也许影片没有多少感人的煽情场面,没有刻意的悲伤和眼泪, 但是那轻轻一吻,恋爱时的一张小纸条,一张发黄的照片, 夫妻间的点点滴滴却催人泪下,爱与被爱,慢慢地感染着观众。 当影片结束时,台下的妻子含着幸福的微笑,悄然离去了, 我们已被这沁人心脾,没有泪水的哀伤所感化。 漂流欲室(2000) 背负盛名的金基德自编自演的一部残酷电影, 徐倩扮演的女主角是一个漂亮的哑女, 完全由她的面部表现及演技来表达, 金儒哲来演绎一个谋杀了不忠女友的警察。 说残酷是因为片中男女主角的几次自杀行为, 有些自虐倾向的场面对观众的感官算是一次考验,也许是不舒服, 也许是反感。可正是这样一部影片, 在2000年威尼斯影展上却引起轰动。由于影片里的对白不多, 女主角又是个哑巴,所以全片犹如一副淡雅有致的静态山水画, 没有人声的喧嚣,故事的发生就像在一个超脱的世外。 哑女的爱是偏执专一的,是一种人性极端的情绪, 最后自己也静静躺在水中的船、船中的水中了。严格地说, 本片不是一部让人悲从心中来的电影,可是就在这种恬静的爱情间, 自私、错误、悲剧,一如片中静静湖面上的云雾一样不露踪迹, 洒脱地如蜻蜓点水,实际已经触及了我们生命的心灵深处。 因为许多错误,都是为了修正上一个错误而犯;许多悲剧, 也都是为了不让悲剧再次上演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