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部讲邮差的电影名
影片叫做《香巴拉信使》
这是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的真实生活被搬上了银幕。以这位全国劳动模范为原型、俞钟导演的电影《香巴拉信使》,于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影片中主人公王大河的扮演者曾是在张艺谋《千里走单骑》中出演云南导游的邱林,而女一号则是红遍网络,有着“天仙妹妹”美誉的尔玛依娜,饰演乡妹子翔秋。
根据邮递员王顺友真实事迹改编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个邮包.这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王顺友自1985年开始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往返跋涉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此,他被评为CCTV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电影《香巴拉信使》依据王顺友真实事迹,以浪漫的笔调刻画出"王大河"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为了不耽误藏区孩子求学,"王大河"昼夜赶路,拉着马尾巴冲过泥石流,及时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家中;为了使患白内障的老百姓尽快得知免费复明手术的消息,他带病上路,风雨兼程送达通知,自己却病倒在乡卫生院。他所做的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给村民们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和命运。
"王大河"不畏乡俗鼓励并路送乡妹子翔秋勇敢地走出家乡上大学。一个乡邮员对工作和生活纯朴的热情改变了一个乡妹子的命运。在送翔秋到县城上大学的途中,路遇险境,"王大河"痛失爱马"金龙",一个普通乡邮员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未来的期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Ⅱ 电影《秋之白华》送了一本什么书
是《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民主和新文学。
剧情:
瞿秋白是社会学系主任,而杨之华则是他的学生,杨之华是从家乡来到上海寻求民主救国的新女性,老师的才华和风度深深打动了杨之华,更让她羡慕的是瞿秋白与妻子王剑虹举案齐眉。
因为人生理想的差异,她对丈夫沈剑龙感到有些失望。于是,她把全部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革命中,最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24年,王剑虹病逝。悲痛万分的瞿秋白第二天就出现在了课堂上。瞿秋白因住处遭到敌人的搜查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杨之华受组织指示负责与瞿秋白联系,师生加战友的情谊,渐渐升华。
在上海工人运动的大潮中,杨之华勇敢的向瞿秋白表白,后者委婉拒绝了她。无论是否能与秋白走到一起,杨之华还是决定结束自己的婚姻,瞿秋白最终正视了自己的情感,陪杨之华一起回到她的老家萧山。
回到上海后,他们在报上发表了联合声明。一对革命战友终于结成良缘。婚后,瞿秋白将一枚刻有“秋之白华”的图章送给妻子,从此成为他们一生爱的见证。
1933年冬天,瞿秋白被调去江西苏区工作,杨之华因故未能同行,两人约好一定相见,没想到变成永诀。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被俘,关押在长汀监狱。
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多余的话》。一个月后,唱着被他翻译的《国际歌》,坦然走上刑场,终年36岁。
Ⅲ 一对老年夫妇,慢慢失忆了,后来住到养老院,喜欢上了别的老头,丈夫送书且读给她听,一部外国影片
《恋恋笔记本》,迟陪确实很感人。一老女士患失忆证,粗碰,因为她对不认识的人有敌意,她老公就当作陌生人和她聊天,讲故事,其实是讲他们俩年轻时的爱情经过,很轰轰烈烈哦,她慢慢记起她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最后是两人抱在一起一同岩旦谈安祥死去。楼主瞧瞧看是不是
Ⅳ 有一部国产老电影 民国时期父亲送儿子去读书结果儿子学坏被开除了是哪一部
老电影《包氏父子》
包国维是省立志诚中学三年级的学生。老包平时省吃俭用,望子成龙,而儿子却不争气,整日与纨绔子弟厮混。寒假里,学校发来了通知,小包因几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为了替儿子交纳高昂的学杂费和制服费,老包四处奔走,最后,在秦府下人们的帮助下,才勉强凑齐。盼小包能继续上学,日后出人头地的热望,又在老包心中翻腾。可是当他在街上告诉儿子学费已经落实的喜讯时,小包却不愿在众人面前认他这个穷酸父亲。
小包一味模仿阔少,追求虚荣,甚至连头上抹的油也要和阔少的一样。为此,一生没做过亏心事的老包竟去偷东家少爷的头 油。开学第一天,小包因在假期里拦截女同学一事遭到训育主任的训斥。大年三十,老包正在与上门讨债的人周旋的时候,学校又派人来通知:小包在球赛中受阔少唆使打架伤人,被学校开除,还要罚交五十元医疗费。尽管老包还试图极力挽回,但为时已晚,老包望子成龙的期望成了泡影。
Ⅳ 关于一个邮递员与一个山区女学生的电影
《天国的邮递员》。。。?
Ⅵ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电影在中央6播放过,内容:大致是一个 女的和很大的一个图书馆通过信件邮寄图书,
哈哈哈,那不是图书馆,是书店,这是著名的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
海伦是个热爱阅读腊伏旧书的纽约作家,在旅局穗物质贫乏的年代里,她在阅读中找到心灵寄托。然而,纽约的书店却始终无法满足她这个需求。因此,一间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很快就吸引了她,从此她和书店主管法兰克以及所有员拆卜工,便透过书信展开数十年的订书、买书历程,以及心灵与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