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经济及金融行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金融题材的电影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这些电影通常以独特的视角剖析社会经济热点,揭示金融活动中的个人际遇和社会百态,引发共鸣。
面对惨无人道的市场,本来不想聊《大空头》(The Big Short)这部电影,一是担心会增大朋友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以及舆论声讨索罗斯的战斗檄文连篇累牍,推荐这样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在跪舔空头,替“阶级敌人”摇旗呐喊的意思。
但是鉴于逆天做空、对赌华尔街这样劲爆的影片内容,以及电影本身拍得也NB,既地道,又炫酷,100%金融范儿(没有一点杂质),外加克里斯蒂安·贝尔、布拉德·皮特等超级大咖,所以必须隆重推荐给大家。
周末不妨找来这部片子看看,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同时去找原著读一读,因为电影版《大空头》能拍得如此成功,与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这位前债券交易员、金融畅销书作家息息相关,正是他写的这本同名纪实文学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奠定了成功基础。
《大空头》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甚至算不上多么惊心动魄,讲的就是一帮华尔街大混子从2006年开始,利用不同方式收购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产品,之后在次贷危机中大赚特赚的故事。
而在看电影前搞清楚这帮家伙是谁比较重要,我把他们分成四组:
他的三名同事:文森特·丹尼尔、丹尼尔·摩西、波特·柯林斯。
第二组: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对冲基金经理,“子孙资本公司”创始人。片中是大名鼎鼎的“蜘蛛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
第三组:加米·麦,在电影里化名Jamie Shipley(左);查理·莱德利,在电影里化名Charlie Geller(右);二人是一家叫康沃尔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
本·霍特克——在电影里化名Ben Rickert,前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片中由布拉德·皮特饰演。
第四组:格雷格·利普曼(Greg Lippmann)——德银行次贷债券首席交易员,在电影里化名Jared Vennett,这个人作用十分关键。
正是互相并不认识的前三组人,在次贷危机爆发三年前就洞悉到了整个信贷市场的危机,Michael Burry靠死磕高盛、摩根等大投行,Steve Eisman通过格雷格·利普曼的撮合,查理和加米则是在本的帮助下,获得了用于做空抵押贷款证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以及CDO(担保债务凭证)的CDS,于是三者完成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这笔空头交易。
看这部片子过程中,我最关心的就是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市场上总会有人逆势洞悉潜在的危机,但付出实践则需要具体的办法。
合成型CDO的交易结构
在整个故事中,Michael Burry是最早通过研究次级贷款债券的说明书、利率浮动数据、还贷情况,发现了MBS的危机迟早会发生,但更重要的是他主动出击,去找大投行游说,从其手里购得了针对次级抵押贷的MBS违约掉期产品,并从庞大的CDO结构出,找到了用于针对CDO中特定资产的CDS交易对手,从而大量进行收购。
而CDS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可以对冲信贷违约风险,但非资产持有人也能购买此保险。知乎里那个作者的例子蛮形象,就好比你给隔壁老王的汽车买了份保险,但车主不是你,车如果报废了,你居然能拿着保单去领钱,但在华尔街竟然能做这件事。
而Steve Eisman这个有点愤青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则早在90年代就嗅到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泡沫,但他并没有找到完整的交易地图,直到Greg Lippmann这个德银交易员以掮客身份出现,而他本人和Michael Burry其实并不认识,只是同样发现了市场潜在的危机。
至于查理·莱德利、加米·麦两个毛头小子,则是机敏地搭上了这班顺风车,并靠好哥们儿本·霍特克的帮助下寻觅到交易通道。
至于MBS、CDS、CDO这些衍生品术语,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片中对这些关键信息都有比较形象化的描述,但对于衍生品小白,估计还是比较烧脑。所以推荐两个文献可以作为扫盲参考:
第一个是本叫《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专著
第二个则是知乎上的一篇技术帖:https://www.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79279442
不过,如果比较完整地读过迈克尔·刘易斯的原著,其实这些衍生品的原理你大概都能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那么好,我为什么向大家推荐电影《大空头》这部电影?
首先必须说,作为一个阅片无数的影视业从业者,《大空头》是我看过最最最纯粹的金融电影,没有之一。
和《华尔街》系列、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这种沾满欲望、荷尔蒙的片子相比,这部电影有一种酷酷的专业主义基调,除了影片最后Eisman的同事为了说服他,抛出的“美国梦”说辞有点陈词滥调外,一直把这种酷劲贯彻到底。这部片子目前已经提名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如若获奖就是拿到小金人的第一部华尔街类型电影。
另外也就是在美国像《大空头》这种典型的“反英雄主义”电影可以被搬上银幕,并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塑造剧中这些颇有魅力的人物,而同样的人物如果换做在中国,估计早就被当成过街老鼠,或者直接就被舆论剐了,更甭提被拍成电影了。
况且,故事背景又是影响力程度绝然不亚于珍珠港事件、911恐袭的次贷危机,美国人在自己伤口上撒盐的领域也真是蛮拼的。
虽然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金融电影,但片子拍得一点都不枯燥,有的地方甚至很好玩,比如Eisman为了调研个人信贷购房的情况,居然跑到脱衣舞俱乐部搞调研,而当他发现连脱衣舞女郎手里都攥着好几套房子,但其收入肯定无法完成还款时,他更坚定了为MBS建立空头头寸的决心。
此外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这部电影透露的信息其实以比较符合我一贯的思考,那就是在金融市场里,最好不要把博弈问题道义化。而这件事在中国却屡试不爽,面对在市场里占了自己便宜的人(在合法的前提下),从来不去检讨自己的问题,而是简单粗暴地给别人贴上坏蛋的标签,比如“恶意做空”一说。
本质上说,《大空头》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市场本身存在致命弱点,毕竟苍蝇不会叮无缝的鸡蛋。当然做空本身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不是光怀着满满“恶意”,喊一声空就能大把赚钱的,工具、时机、胆量缺一不可,从众的公知和小散绝对不会是做空的主角,真正的大空头往往是一种孤独的存在。
同时,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还产生了下面这些观察和体会:
1、 不得不说,美国浩如烟海的金融衍生品帝国真的让人震撼无比,市场化程度高得令人发指,同时其监管难度可想而知。08年的金融海啸暴露了监管漏洞,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交易设计缺陷,比如巴里等人就是利用了交易环节上的Bug,搞到了针对MBS的“次贷CDS”,而在理论上讲这其实挺可笑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国的监管当局也并没有因噎废食,或者武断推出措施,与某交易所因为防止“恶意做空”就自废武功,不免形成鲜明对比。
2、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片中的空头参与者都是所谓华尔街的边缘人物,其代表的基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参与逆势交易,因为当时整个华尔街主流机构,没有人会相信(至少没有人愿意相信)次贷危机会分分钟产生,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成片倒下。
或许这就是体制的局限性,大投行需要靠次贷泡沫维系其在衍生品市场的高额利润,必然不会挑战自己的观点。同时Burry、Eisman这样“个性化”的基金经理,在大机构也很难容身,而他们对赌整个次贷体系的投资决策,如果换做在高盛、摩根肯定会被压制下来。所以,在小机构打拼也是有其优越性的。
3、另外一点观察是我在读《大空头》原著时发现的,就是故事中的这几位华尔街枭雄基本都是草莽出身,半路出家,Burry是医生,Eisman原来则是干律师的,前者是靠在医院值夜班时的空闲时间研究股票投资,之后转行成了资产管理人,后者则是在父辈的安排下进入金融领域。
换句话说二人都是半路出家,但凭借聪明、好学,且足够的努力,才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他们身上也都有着鲜明的“反华尔街”基因),而他们的这种经历对于每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榜样;
4.最后我想说的是,投资的确是一门孤独的艺术,而电影《大空头》也展示了这一点,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精力和勇气,以及充分的研究、调查、论证。而在叵测的市场中,参与者都有可能面临重要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积累足够的智力、耐力,当然还包括本金。
好了,关于《大空头》这部电影就推荐到这里。其实,对于我们A股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尝试利用系统性风险赚钱,但这部电影至少告诉我们,在行情最疯狂的时候多些逆向思维,站在大空头的角度思考风险问题绝对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这是一部专业金融电影
《大空头》选取了次贷危机发生前发现问题的洞察者为主角,他们通过做空在危机中大赚一票。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个靠重金属摇滚把自己和笨蛋们隔绝的医学博士;瑞恩·高斯林,一个巧舌如簧的推销赌自己所属银行要垮的衍生品销售者;史蒂夫·卡瑞尔,情绪激动待人极其无礼,但正义感十足,且脚踏实地的基金经理;布拉德·皮特,一个厌恶金融,但在背后支持两个敏锐的年轻人的归隐高人。有这些优秀的演员在,本片也很好地避免了一些电视电影的电视剧腔(比如too big to fail),让角色个个精彩纷呈,闪耀可爱。当然,他们扮演的都是真实人物。四路人马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以敏锐的数字洞察力,脚踏实地的研究考察,反大流的独立思考能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在上自政府大银行,下至混混脱衣舞女的这场愚蠢的狂欢中,逆流而上,狠狠的大赚一笔,给了那些自大固执的人们狠狠地一记耳光。
看了这个简介是不是感觉很有个性和逼格啊,接下来我还要介绍更有逼格滴东西,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华尔街哪些金融专业姿势,生命不息,摆姿势不止,做到金融姿势界的NO.1。 这部电影在两大方面非常专业:1、技术理论 2、业内监管制度。
技术理论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证券化)
《华尔街之狼》里的那个很贱的解释的还是很好的。MBS分为RMBS(住宅房贷)和CMBS(商业房贷),就是把不同贷款成捆打包然后分摊风险。比如说100个房贷你如果你一共只有一个,那一个正好还赶上破产了,那你的损失就是100%;但如果买了MBS100个房贷你的损失就是1%。MBS分为两种:Agency MBS就是房利美房地美基尼美之类国企发的;Non Agency MBS(Private label MBS)就是私企发的。大部分Sub-prime MBS都是私企发的.
为什么Michael Burry赌定MBS要暴跌?
Christian Bale登场,蝙蝠侠发现很多的Sub prime(次级房贷)都是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就是浮动利率的。(插一句:在2001年911之后格林斯潘把美联储的利率降的非常低到1%左右,导致房屋贷款利率急转直下也变的非常低。)利率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蜂拥去搞贷款买房,更奇葩的是北美还有"Teaser Rate"一说,就是前一两年有的都超低或免利率,所以搞的脱衣舞小姐们都人手标配好几套房。但是几年后teaser rate 一结束,利率一涨,NINJA(所谓的没房没收入没财产)的人群们就还不起了,就只能把房子还给银行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Michael Burry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赌几年之后利率升高大众还不起房贷然后集体出逃。
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
赌局已定,Michael Burry就穿上西服去找华尔街龙头老大做空MBS去了。但是MBS不同于股票,不好采用借了再还这种做空模式,所以就搞了一个CDS(买方:每月给卖方一些Premium也就是保费,卖方:只要MBS没事就一直收买方钱,假入MBS破产了就要一次性付给买方大笔索赔)。CDS主要都是像AIG这样大的保险公司发行的,而且他bug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在不拥有相关资产的情况下买保险。就相当于给隔壁老王的车买了个车险,他如果要是撞车了你就会很开心的拿到理赔,而且老王还不知情。
ISDA(International Swaps &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MBS,CDS之类的因为量大,特殊性强,每个的抵押资产都不一样,所以一般都是OTC对手交易而不是在交易所交易的。Brat Pitt本来是德银的交易员,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和资本,所以那两个小哥借助Brat pitt的关系才终于拿到买CDS的资格。
Ratings Agency(评级机构)
大哥急了去曼哈顿中城去找在标准普尔的墨镜姐,姐给他说了实话。因为评级机构弄钱主要办法两种:
谁看谁掏钱subscription model
谁发谁掏钱issuer pay model 第二种也就是MBS的评级主要方法。所以她们一旦对MBS降级了,以后就基本上没生意了。
Liquidity & Collateral(流动性)
MBS价格居高不下,这帮做空的人就火上浇油蚂蚁乱窜了,主要大家手里的现金流不够,流动性不足,做空价格不跌反涨她们就得加Collateral 也就是"Margin Call"里面的补Margin,不补就得被强行平仓了。
CDO^2
简单的说就是每个CDO(除了房贷什么车贷,信用卡贷,助学贷款都可以做CDO) 里面抽出来一部分Tranche又做了个CDO。详情请看图。 这个讲的还是很专业的,因为有一些Tranche实在是太小,用这些tranche组成的CDO只要是underlying asset(相关资产)一有破产整个CDO就立马被抹平,所以风险及其大,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金融核武器。
The "Famous" Tranche Trade
电影临近结尾,黑姐姐终于说了实话。交易策略 买的:低级别 tranche CDS 就是盼着最低级的tranche破产越多越好。 卖的:偏高级tranche CDS希望这些都不破产好能多收钱。这个策略一买一卖对冲了保费的现金流风险,卖了CDS拿到的每年的保费可以用去付买其他CDS需要交的保费。 这个策略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挣钱是很平稳的,但是大风大浪一来,金融海啸一刮,tranche之间相关性(Correlation)大幅提高,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就全部都跪了。
业内监管:
电影刚开始的老头Leiws Ranieri估计是第一个发明MBS的人。从此以后之前99块钱买,等上两年只能赚1块钱的低风险低收益债券,逐渐被貌似低风险高收益的MBS抢去风头。MBS Equity tranche之类的都是很赚钱的,有8%,9%的收益或者更高。
泳池趴的女的之前是SEC然后要跳槽到几大投行,这种监管跳槽行业内的行为作者觉得是十分不应该的。
作者觉得投行一手大张旗鼓的卖这些MBS并吹捧他们有多好,另一手私下买进大量CDS用来做空MBS是很不道德的。
做空团三害怕
买了一手CDS 发现相关资产都违约了 CDS价格一直不动,以为整个系统勾结做假,怕了。
好不容易手里的CDS涨价了,做空团又开始担心他们的对手投行破产让他们的CDS变成废纸,又怕了。
最后终于仓清空了,钱拿到了,但又发现自己有可能被FBI查或者被“占领华尔街”占领,舆论压力太大所以关门洗手,还是怕了。
Ⅱ 《大空头》 - 不是教你诈,而只是叫你别犯傻
《大空头》是2015年的电影,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讲了金融家们如何提前发现不对头,在所有大厦倾斜倒下全身而退甚至大赚一笔。
《大空头》最值得一看的是通过一部电影的时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使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家们为普通大众设下的圈套昭然若揭。
I .为何会出现“大空头”
大空头的本质,其实就是次年房贷利率调整,而做空者看出借贷者根本没能力还贷,所以用期权的方式做空市场。本质还是当时放贷的时候,银行信贷评估人员把贷款提供给根本没有还贷能力的低收入者,才给市场留有做空的机会。
一个脱衣舞娘拥有四套房子一套公寓,而信贷人员承诺她如果偿还不了可以借其他贷款。 但是其实下一年的房贷利率上调导致她的还贷压力变大无力偿还,房贷证券更是跌至谷底。就像股票大盘创新低,基金更不用说了,高风险信贷导致了次贷危机。
如果把房子当做金融属性的衍生品,对于追求资本利得的投资者房价上涨可以再二压出来,但是当房价不涨利率又提高时他们就将被市场清空出局。电影中沽空债券犹如索罗斯攻击泰币,没有足够外汇储备做支撑的货币根本纸上谈兵。 而男主就是看到了这个空间刺破了市场的泡沫。
II.如何判断泡沫
巴菲特说,潮水退了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绝大多数人都是随时会破的泡沫,少部分人能在泡沫起时入,泡沫破之前抓住一大把红利全身而退。用钱生钱,就是抓泡沫的过程。
圈内民宿运营的大咖说过一个案例,在民宿市场,大平层(150平以上的房型)作为市场稀缺户型,它的供求相对更为稳定。而15年资本介入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而催生大平层民宿盈利下滑。
但这些资本没发现因为他们的介入导致供求不成正比,一年内就退出了市场。而稳定的投资者只看数字,只在乎那些后台真实的搜索点击量去判断这个市场,而不是被一时的高涨或低迷影响自己的判断。 看大势者看人性,看行业变动者看数据,普通投资者跟风听消息。 你是哪种投资者呢?
III.美元为什么是相对坚挺的货币
因为它符合经济规律,更为开放的市场内部会有调整机制,即便没了金本位,依旧相对许多国家而言坚挺。而中国市场是否还值得投资,以笔者为例14年购入的房产租售比为3.7%(租金*12/售价*100%),现在都不到2%。 也就是租金没有和房价同步上涨,实体业并没有被上一轮经济刺激而提高盈利,就业率上不来。
18年以来国内货币发行总量m2一直在8%上下浮动,相较于14年两位数的M2增长率现在真的是银根略紧的时代。但如果现在还刺激经济降低利息,那泡沫化将更加严重。即便又带来一轮房价的上涨。但其实换算为美元可能是跌的,就像现在的土耳其,之前的委内瑞拉、津巴布韦。货币没有信用导致治安混乱……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房价虚高。那什么是“通货膨胀”?打个比方,一个美女以前三围是36-24-36,现在变成88-114-86,虽然你所拥有的一切数字比以前更大了,但是价值却比以前低了。
IV.价值投资者永远是孤独的
黎明前的黑暗最可怕,当你揭开遮羞布看到真实市场的残破,你内心是煎熬的。明明发现了市场数据的漏洞而一心想要调整让其规范,但其实你做空的对手也是那些无知的人。
当车库伙伴在庆祝自己做空AA房贷能有高收益时,BEN的话很是发人深省。每一个金融泡沫被刺破就导致了失业率上升,而每提高1%就有四万人死亡。
整部电影,聪明人的赚钱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相隔甚远。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大空头》只是一个侧面,将我们真实地,随时随地活在巨大骗局中展现出来,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去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政府、房市、金融业为了割韭菜,一起做高市场,让大众入场,他们满怀信心,通过背后各种债权转移的操作,从中获利。背上巨额贷款的人永远不会是这些年薪超过七位数的金融家,还不上贷房子被抵押而无家可归的人也永远不会是他们。 这是「上层建筑」的如意算盘。
次贷危机的核心原因就是无节制发放贷款导致的房产泡沫。听着熟不熟?预支了未来的消费去换一个房子的梦想,以为自己扛得住压力换来一种稳定生活,听着熟不熟?
国内经济看上去蓬勃,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前一发动全身的情况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产能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都是花着明天的钱在enjoy my life,那明天的钱谁来花,谁又花得出来呢?
我写文章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投资房产时注重租售比(房子本身自带的还贷能力)而不是只看资本利得(买卖差价),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多看看这个世界在做什么。
Ⅲ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电影《大空头》的评价是:
《大空头》并没有呈现出全部内容,影片太侧重描写按揭贷款,而没有充分表现催生泡沫并令危机加剧的更为复杂的经济因素。
影片将金融危机主要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却忽略了不那么邪恶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这也是该类题材的电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原因。
剧情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操纵CDS市场,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贾瑞德·韦内特是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理人,迈克尔·布瑞是独眼基金管理人,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饰)是华尔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是康沃尔资本退休银行家。
Ⅳ 有没有什么非常好和跟职场有关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推荐
你好,很搞兴回答你的问题。
职场有关的电视剧、电影
1. 《你是我的幸福》
一群职场中层领导和青年骨干精英,用诙谐的喜剧风格,着重讲述中年人的奋斗经历和 情感 变迁。
2.《无懈可击之高手如云》
以职场为背景,融合了浪漫、悬疑、商战等元素,讲述了都市精英之间商场斗争和青春故事。
3.《格子间女人》
一个奋斗在白领精英间的年轻女性的故事。
4.《苦咖啡》
当代男女青年从大学校园迈向 社会 后的择业、奋斗、恋爱、婚姻、家庭生活故事。
5. 《棋逢对手》
几个年轻人从一家大型超市开始职场历练,逐步进入大卖场最后成为写字楼白领的职场励志剧。
6.《妙手仁心》
医护人员工作、生活的医务剧。
7.《女王办公室》
普通大众、上班一族日常在办公室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情景喜剧。
8.《加油吧实习生》
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在经历数次职场考验后,获得自我成长和甜蜜爱情的都市 情感 剧。
9.《猎场》
高级猎头在商界中纵横捭阖,在 情感 上命运多舛的高端职场剧。
10.《壹号皇庭》
律师在法庭内唇枪舌战的政律 情感 剧。
11.《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隐婚夫妻赵小亮与潘芸在充满压力的大都市,为事业和梦想奋斗的都市 情感 剧。
12.《杜拉拉升职记》
一名普通员工蜕变到管理层的励志剧。
13.《沉浮》
行政助理乔莉在感情受挫后决定向总裁程轶群辞职不成功之后转入了赛思销售部的职场 情感 剧。
1.《穿普拉达的女王》
职场新人成长鸡汤的电影。
2.《阿甘正传》
先天智障的小男孩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电影。
3.《当幸福来敲门》
真实改编的证券经纪人职场奋斗的励志电影。
4.《中国推销员》
一个中国推销员在非洲开阔市场的励志电影。
5.《实习生》
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体验生活重回职场的励志电影。
6.《猎头》
一个临时工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猎头的励志电影。
7.《假装热情》
8. 《未生》
综合贸易商社的实习员工,为了成为正式职员而展开的励志电影。
9.《恶老板》
三个人商量互相杀自己老板的黑色幽默电影。
10. 《奋斗的乔伊》
单亲妈妈创业励志电影。
11.《史蒂夫·乔布斯》
乔帮主的人生戏剧绝对精彩!
12.《大空头》
金融投资鬼才的励志电影。
13.《办公室》
一个提显工作压力的电影。
回答完毕
讲述职场的电影电视剧非常多,特梳理个人认为比较优秀的关于职场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如下,感谢品鉴:
第一部:猎场:猎场是胡歌主演的一部现代剧,讲述的关于猎头这个行业职业的相关事岩如派情,主要线索是以郑秋冬的感情线和事业线,双线并且的来讲述,这部剧让我们了解了作为猎头的细思缜密,也很好的了解了猎聘这个行业。
第二部:精英律师:精英律师主要讲述的是律师这个行业,讲述了一位优秀律师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罗槟是权璟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围绕罗槟的事业和感情的变化来阐述道理,故事情节取材于日常生活,聚焦律师行业与民生案件的结合,展现了一群法律工作者捍卫职业理想,追求公平正义的事。重点不是“精英”,而是“律师”,剧中要传递给观众的是,善律者不讼。
第三部:安家,安家讲述的是房产中介这个行业,房产中介在大多数人看来其实比较平凡,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一个行业职业,但确对我们的生活都会产生影响,安家很好的讲述了房产这个职业,这部剧也很现实的揭露了一些 社会 现实。
第五步: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剧是唯一推荐的电影,因为他太经典了,讲述的是股票经纪人这个职业,从幸福生活到破产流浪,后又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这部剧讲述职业同时更是直戳人心,道理:要拥有多少就加倍的努力付出多少。
大家好,粗贺我是小猪妹看电影,很高兴能给大家解答问题。
今天给大家推荐电影《搜索》是由陈凯歌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都市白领叶蓝秋,在一个如常的早上,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橡蔽的数人的命运。上市集团老总城中富豪沈流舒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涡;阔太太莫小渝因此勇敢地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体新鲜人杨佳琪因此看透职场冷漠并借机成功上位;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因此红极一时却又急转直下职场情场两失意;失业且负债累累的杨守诚因此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却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
推荐原因
社会 舆论是片汪洋大海,你永远不知道底下暗潮汹涌的是什么,而媒体和媒体人正擅长怎样推波助澜,将微澜的水花掀起惊涛骇浪。无疑,在这次让座风波中,陈若兮是违背了作为媒体人的道德底线,为一己私利而制造的 社会 新闻有太多不尽不实之处,网络助推又是那么刻意为之,酿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尝。
正如我们现在的自媒体,为了一己之私蹭热度提高知名度;为了多赚酬金故意夸大实情,胡乱编造事实;到处篡改、洗文一心挤入青云;顶着某某奖项的光环,却到处设置专栏收取费用;为了获取更多阅读量,自媒体推荐无营养内容,标题大胆露骨各种暗示来吸引眼球。
现在都在提倡保护环境,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我觉得,网络环境也同样需要保护,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所生活的地方。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谢谢。
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给你推荐的是两部有关职场女性在职场的电视剧。
第一部《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罗子君和她的闺蜜唐晶。
先讲讲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
其次,来讲讲罗子君的闺蜜唐晶。
她本来就是个在职场摸爬打滚很久的女性了,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面对棘手问题,不会像职场菜鸟一样,慌张无神,而是积极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问题。
罗子君是多亏了这次离婚,让子君看透她的前半生,重新找回自己,多活了一辈子。
而唐晶经过感情挫折后,更加勇敢,得到的不仅是自信,还有魅力的沉淀。
第二部《完美关系》的江达琳,斯黛拉,舒晴。
第一个人物,江达琳,
第二个人物,斯黛拉。
第三个人物,舒晴。
推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剧中的主角克里斯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的生活有改善,他毅然选择了从业绩不好的推销员变成了投票投资公司没有薪水的实习生。虽然自己被房东赶、妻子抱怨而离开,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儿子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一直在对儿子和妻子说“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那些刚出来工作的大学生,请不要抱怨生活,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学习新的知识,遇到困难的确是一件令人糟糕的事情,但是你得知道怎么去解决它。其实幸福并不会来敲门,真正能敲幸福之门的永远是你自己。有了目标就要努力,要积极面对,你一定会成功的!
小妹必须五星推荐韩剧《未生》,播出的时候主打“打动这个时代所有职场人心灵的给人感动的电视剧。”
而且,它确实做到了,情节十分真实,没有狗血剧情,没有惊喜反转,没有主角光环,有的只是那些职场中你曾经经历过或将来会遇到的“背叛”“歧视”“友情”“孤独”“欣喜”“收获”等等。
在这个叫做“世界”的棋盘上,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张克莱们”。
年幼时完全投身于围棋的张克莱,是某综合贸易商社的实习员工,为了成为正式职员而展开的孤军奋斗记。
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与看到自己价值的良师益友一起为了真正的“事业”,和成为人生的掌控者而开始奋力奔跑前行。
不管是刚步入职场的你,抑或是职场老油条,都希望大家能在这篇回答里得到启示!
这是一部13年前上映的电影,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女主安迪刚从学校毕业,对 时尚 不感冒甚至有点土的她却进入了 时尚 公司当起了助理,初入职场,被上司刁难针对,还好前辈的指点让安迪醒悟。安迪调整好心态开始了属于她的逆袭之旅。 看完这部片子,转眼一看其实自己也曾经是安迪,一直在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没想到变成只会完成任务的工具人。
罗伯特·德尼罗饰演年近半百的本,事业有成功成身退后过上了平平淡淡的退休生活,结果耐不住内心的呼唤不甘寂寞又重返职场,在安妮·海瑟薇饰演的朱尔斯下任职高龄实习生。
面对崭新的行业和陌生的工作环境,本丝毫没有退缩的重新学习,阅历丰富的他还成为了朱尔斯的良师益友,影片的最后本的几句话点醒了在爱情与事业间抉择不定的朱尔斯。“音乐家不会退休,因为心中的音乐从未停止。”
影片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影片获得2007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由被誉为“工薪阶层教科书”的本尹泰浩作家的同名网络漫画改编,曾经火遍韩国大江南北。没有虚假修饰青春,第一集就特别真实拍出了刚入职不谙世事的男主张格莱连复印机都不会用,一阵见血拍出了真实的扎心日常。毫无疑问,张格莱遭到了同期及前辈的排挤与嫌弃。他想要融入又苦于找不到方法……剧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太熟悉了,以不变应对万变,蛰伏积累,等待时机,即使身处逆境,稳住心态,也能找到生路。
热血职场复仇剧,“以牙还牙、加倍奉还!”雅人叔的演技真的没得挑哈哈哈,虽然略显夸张但是又不会很出戏的那种,这就是《半泽直树》的独特魅力吧。《半泽直树》一经上映就刷新日本国民的收视纪录,成为最火热的电视剧。 剧情紧凑激烈,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每一帧都焕发着光彩,和李狗嗨的收放自如完全相反,雅人叔演技惊艳到爆炸!
该剧讲述了安家天下中介公司大区经理房似锦空降到静宜门店,与徐文昌形成双店长竞争的过程中, 作为房产中介的他们在帮助客户安家之余,也见证了客户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故事 。
好了,职场人,共同努力吧~
最近迷上热剧《安家》就是讲的中介房地产的事情,电视剧每晚更新2集,一集也不会落下,被剧中的基层真实和明星们的演绎震撼。
心疼房似锦,一开始感觉她的吃相怎么一点也不女人,后来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后非常理解了她。喜欢房似锦最霸气的一句话: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每个房子都是有灵魂的,都在等着它的主人出现。
一句话的背后承载了多少她个人的努力和心酸,若没有相当专业的水准和背后无数次的努力怎会出自别人认为的狂言。我的同事曾问我,是不是天下真有房似锦母亲那样的人,拿她闺女当挣钱机器。
我说:有,但极少!原来也看过罗晋的古装戏,不太喜欢这个比较“娘”的男人,一开始看《安家》,就感觉这个徐姑姑不务正业,吊儿郎当,但后来改变了我的看法,一个男人有魅力,不仅仅是外表有多帅,权力有多大,家有多少钱……
自身折射出来的气场是一个男人有多大的格局、是不是善良、有没有担当,当他为了心爱的女人抡起拳头砸向江奶奶外甥,拿起板凳挡住房似锦家人时,甚至为了她忍辱负重收住了即将砸向翟副总的拳头,
我的泪就在眼里打转了,真担心,孙俪因为这场戏会爱上罗晋,为了守住善良,不合乎道德情理的钱宁可不挣,也不伤害无辜的人,对待客户像亲人,一辈子有这样的一个男人足矣。
二人合租之后,共同经历了各种苦难之后变得心心相惜,二人彼此相爱,可是却一直没有将关系更进一步,直到最后的结局,也没有二人真正在一起的画面,略有遗憾……
#职场# #温情# #职场启示#
最近看过最感人的一部电影,《实习生》,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妮.海瑟薇主演,讲年轻创业人的职场压力和老一辈的温情与职业素养,以及他们互相影响的过程。
70岁的本(罗伯特·德尼罗饰)原来是为电话薄生产厂家的副总裁,退休后不甘寂寞重返职场,以高龄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茱儿(安妮·海瑟薇饰)创办的 时尚 购物网站公司。而这个公司就是在他原来工作几十年的电话簿厂厂址上建的。
本来到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公司之后,刚开始显的格格不入,入职时,他在桌子上一字排开了眼镜盒、钢笔、闹钟等一堆互联网年轻人眼中的老古董。茱儿也并不看好他,她还沉浸在自己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背负这整个公司的压力,就连从公司的这头到那头,她都骑自行车穿行,她把自己的每一分钟压榨到极致。
所以电影开头是一个老古董和一个职场精英的矛盾组合出现着。
但很快,作为职场精英的茱儿,工作和生活都失去了平衡,公司董事会也开始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希望聘用职业经理人;家里老公出轨。
这时,本展现出了他老古董之外的职业素养,而这些素养不会因为工作内容的进化而消失——他从不迟到,永远西装革履,不在上司下班之前离开,时刻保持优雅和冷静。他永远积极主动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不推卸责任,主动承担,与人为善。而这些素养也慢慢的让他成为周围同事甚至茱儿的精神支柱。
本的人生阅历人生阅历帮助茱儿重新认识自我,两人也从上下级发展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职场,有些需要的素质从未改变。
职场,也需要温情与友谊。
职场,有一老,如有一宝
你好,题主。
说到跟职场有关的电视剧,我推荐一部日剧《重版出来》,豆瓣评分高达9.2分。
该剧讲述的是开朗女孩黑泽心,因热爱漫画而进入到一家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虽然是从实习做起,但她积极努力出谋划策,永不停止思考和实践,充满正能量的对待工作中的每个任务。她拿出曾经做运动员时的勇气和干劲,最终成为杂志社的优秀编辑。
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主演是近期非常火的几位,黑木华(风的新生活),小田切让(深夜食堂),松重丰(孤独的 美食 家),还有一众日剧熟脸配角。他们将整个故事演绎的生动又真实,既十分有笑果,又有感动在其中。
剧中的职场虽有困难和波折,但仍比较理想化,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热爱那么努力那么坚持。不过,这不就是我们爱看的日剧嘛,看似不切实际的热血,却令人非常鼓舞和温暖。
Ⅳ 最近什么电影好看
你好,这是2016年上半年电影豆瓣评分排行榜:
1.《疯狂动物城》 9.2分
2.《地雷区》 8.4分
3.《大空头》 8.3分
4.《X战警:天启》 8.1分
5.《百鸟朝凤》 8.1分
6.《明月守护者》 8.4分
7.《感化院》 8.4分
8.《魔兽》 8.0分
9.《树大招风》 8.0分
10.《天空之眼》 8.1分
11.《超新约全书》 8.0分
12.《飞鹰艾迪》 8.0分
13.《奇幻森林》 7.9分
14.《美国队长3》 7.8分
15.《误杀瞒天记》 8.1分
16.《妇女参政论者》 8.0分
17.《季春奶奶》 8.2分
18.《功夫熊猫3》 7.8分
19.《处子之山》 8.1分
20.《裁缝》 7.8分
21.《希特勒回来了》 7.8分
22.《布鲁克林》 7.7分
23.《45周年》 7.7分
24.《怪物之子》 7.6分
25.《食梦者》 7.7分
26.《危机13小时》 7.6分
27.《记住》 7.9分
28.《阿薇尔与虚构世界》 7.9分
29.《蛇之拥抱》 7.9分
30.《电击女孩》 7.8分
31.《死侍》 7.5分
32.《他是龙》 7.5分
33.《遇见你之前》 7.5分
34.《局内人》 7.5分
35.《硬核亨利》 7.5分
36.《与外婆同行》 7.7分
37.《美好的一天》 7.7分
38.《特朗勃》 7.7分
39.《澄沙之味》 7.7分
40.《山中的汤姆先生》 7.7分
41.《被拒人生》 7.5分
42.《我的国王》 7.6分
43.《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 7.6分
44.《特鲁曼》 7.6分
45.《尊严殖民地》 7.5分
46.《已经开始想你》 7.5分
47.《住货车的女士》 7.5分
48.《真相》 7.5分
49.《青春的三段回忆》 7.5分
50.《出柜第4格》 7.5分
望采纳,谢谢!
Ⅵ 有哪些好看了久久不忘的电影
我对于一部电影的好坏评判,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是否会马上在网上搜索这部电影的影评,寻找在第一遍看过之后可能会漏掉的细节和彩蛋;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在我看完很久之后是否还能回想起来;当我再次看这部电影是否能够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一些不一样的体会。当然,每个人的观影感受都不太一样,同样一部电影我能可能看的热泪盈眶你却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在这里我只推荐我自己认为的让我久久无法忘怀的电影。
在这里我尽量避开那些已经被人熟知的高分电影,只推荐10部不那么火却好看的电影(多图)
1、《光荣之路》 豆瓣8.5分 高于94%的运动电影
在这最后一部的选择上,我在《共同警备区》和《大空头》上纠结了很久,最后我还是决定“follow my heart”选择了《大空头》。这部电影和前几部有着巨大的不同。从题材上来说,金融题材本身就很难吸引大多数人的兴趣,电影中还充斥着大量的专业词汇,更是让人头脑发晕,就像是电影中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什么金融界要发明这么多的专业词汇,就是为了把外行的人搞晕,然后把钱乖乖的交到我们手上。”但是就是这样一部专业角度的电影,却意外地成为了2015年最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电影之一。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和布拉德·皮特分别饰演了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获利最大的四组空头。电影以一种辛辣幽默的态度来回顾历史,用凌厉快速的剪辑让故事更精彩激烈,用性格突出的角色反衬大多数人的愚昧。为了让观众更容易地投入剧情,电影还打破摄影机的窗户纸,让角色时不时对着镜头直接讲解。为了帮助观众战胜金融知识壁垒的心理障碍,甚至让名模、大厨、歌星这样大家喜闻乐见的“局外人”来讲解,拉近了与观众距离,让我们看到:这是一部真诚地想让你搞懂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故弄玄虚堆砌术语的金融纪实电影。——汉高机械
Ⅶ 电影《大空头》都看懂了吗
《大空头》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传记剧情片,由亚当·麦凯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联合主演。
影片根据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
该片于2015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1],于2016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
中文名
大空头
外文名
The Big Short
其它译名
大卖空、沽注一掷
发行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亚当·麦凯
编剧
迈克尔·刘易斯
制片人
迪·加纳
类型
剧情、传记
主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
片长
130分钟
上映时间
2015年12月23日(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Ⅷ 大空头剧情详解
《大空头》根据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
《大空头》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传记剧情片,由亚当·麦凯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联合主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大空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该部金融喜剧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课程变成一出后现代闹剧,电影在讲述上有种不容忽视的愤怒感,但导演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尽量把节奏放得非常快,就像是一边读着凯恩斯一边骑着摩托车在跳火圈。
Ⅸ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这个电影是根据由迈克尔·刘易斯写的“大空头”小说改编的。主要讲几个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是如何在2008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时期发了大财。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我的冲击太大了,当时我们路口的四家银行有3家破产被别的银行收购,其中就有我的存款银行,我买人寿保险的公司也曾宣布破产,幸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援救才没有倒闭,据说还是因为欧洲几个国家的头脑打电话给美国总统要求援救那个保险公司的。这个命中率要是我买乐透奖也这样就好了。居然还有人在这个危机时期发大财?我自然对这个电影非常的感兴趣。
这个电影非常的具有娱乐性和吸引力,影片通过三个独立的故事的交替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2005年,古怪的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克里斯蒂安·贝尔)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因为次级贷款已经有很高的风险并提供越来越少的回报。他预测市场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某个时候崩溃,他意识到,他可以创建信用违约交换市场,让他可以用来与房地产市场对堵,从而从中获利。他走访了多家银行向他们贩卖他的这一想法。 而那些银行,认为住房市场是非常安全的。有一家银行接受他的建议。但是这个对赌激怒了巴里的客户,他们认为他是在浪费他们的钱,要求他停止他的对赌,但是他拒绝了。正当经济倒塌的时候快到了,他的投资者失去了信心,想撤出自己的钱了,但巴里提出暂停提款,引起了投资者们的愤怒。
但是,正如他预言的那样,时常崩溃了,他的投资产生了489%的利润。
交易员贾瑞德·韦内特(瑞恩·高斯林)从他得银行家那里听说了巴里的行动,并很快意识到巴里的预测是正确的。他决定把自己的股权都放到信用违约交换市场上。对冲基金经理马克·鲍姆(史蒂夫卡莱尔)偶然的知道了这个计划,并被韦内特说服加入了这个计划。俩人发现,因为不诚实的信用评价人的评估,被打包在一起的债务抵押债券(CDO)被评成了AAA级,而大量的出售这样的债券(CDO)会造成即将到来的市场进一步的崩溃下去。在拉斯维加斯,鲍姆出席美国证券讨论会,他采访了创造的合成债务抵押债券的商人。他意识到,这些欺诈的问题贷款会造成经济的全面崩溃。鲍姆的业务合作伙伴说服他去通过这个信用违约交换获利。
年轻的投资者查理·盖勒和杰米·希普利意外地捡到了韦内特的计划,也决定参与这个信用违约交换。由于需要钱,他们争取到退休银行家的本·里克特(布拉德·皮特)的援助。希普利和盖勒最初非常的欣喜若狂,但里克特讨厌他们庆祝即将发生的经济崩溃。俩个年轻人终于感到恐惧,于是试图通风报信给记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告诉即将到来的灾难。最终,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都他们失去了对这个破碎的系统的信心。
巴里半退休了,只投资于水,鲍姆拒绝说外界说:“我告诉过你”,他继续着他的职业生涯,里克特返回到他的退休生活中,和希普利和盖勒试图起诉评级公司但是失败了。没有人因为在这场CDO泡沫中被逮捕,债务抵押债券很快得被再次销完了。
导演麦凯因导演喜剧电影“王牌播音员”而出名。他以擅长拍看似愚蠢的自黑式的幽默狡黠的电影著称。在大空头这个电影里,他也用了很多名人客串演出,其中有玛歌·罗比和塞莱娜戈麦斯直接向观众解释“次贷”。“王牌播音员”里的史蒂夫·卡瑞尔扮演里马克·鲍姆, 具有自虐性格的金融预言家。芬。维特罗克和约翰马克罗扮演了在布拉德·皮特的指导下研究对冲基金的新手。
电影里人物的衣服发型比较老,像90年代的。倒叙一些人物的背景故事时用了很多不饱和光线。但是叙事,智慧的对白以及出色的演技使得这个电影非常的出色。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当年各大银行都才参与了次贷欺诈犯罪活动,美国政府牺牲了小老百姓的利益保释了这些银行。
电影同时运用了电影艺术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表达了人们的愤怒,悲观,无助,因为这些欺诈将来可能再次出现。
这个电影还可以当作一个金融教课书来看,可以帮你理解美国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Ⅹ 《大空头》观后感
在《华尔街》纪录片的弹幕里发现了几个宝藏,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大空头》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大空头》是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保尔森大肆做空而获利的事迹改编成的电影。这部电影我可算是一帧一帧的学习,有不懂的金融专业术语还网络了解了一下。大概讲的就是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操纵CDS(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首先,对于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当时首次发现房地产繁荣下的华而不实,他开始在各个银行开办CDS,以至于他的上司和银行员工对他的质疑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房地产是不可能破产的,房地产专家们也在反复宣称,房屋价格永远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下跌,即便下跌,美联储也会通过大幅削减利率来挽救市场。在人人看涨的情形下做空,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智慧的,而这名基金经理就拥有这样的信心。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后,他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当看见他跟他的上司争辩时,很欣赏他的聪明才智和果敢。打动我的还有他的坚定不移。在市场已经开始隐现风险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包括他的基金持有人,他也开始对自己的这个想法产生质疑。可他依旧像个赌徒,但依旧顶住所有压力坚信自己的想法。当然最后他也成为了那个少数人,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
作为2016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除了有丰富的金融知识,还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道理。
比如创造一个信用违约互换的贷款违约保险市场,简称CDS,来从中获利,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他就会获得巨额回报。美国作为金融大国,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可谓是无奇不有。智慧的人不是只是等着发现机会,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是被动的,创造机会是主动的,这位基金经理就完美的展现了发现机会并创造更大的机会,机会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位现实中的基金经理在2011年遭受了空前的打击,他旗下最大的两只基金Paulson Advantage和Advantage Plus净值分别下跌了36%和52%。当所有人都反对一件事的时候,你还认为是对的吗?高手就取决于此,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就算他们失败了,这些投资理念和投资经历也值得去学习研究,至少他们曾经成功过。
除了学习别人的长处,还应该反思一下其中的问题!
剧情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点,马克·鲍姆一行人去美国郊区调查房地产现状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租户的房东居然是一条狗,当然房东不可能是狗,但房产是狗主人用狗的名字贷款购买的。在那个宣扬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所有人都可以贷款买车买房无需任何信用凭证,这也就促进了无序增长产生抵押贷款欺诈。当人们平均薪资不变,但房价飙涨,这些房子就成了负债而非资产。简单理解就是工资越来越买不起房,这就会产生一种供需关系的变化,最后产生泡沫。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银行无序的放贷,还衍生出房贷担保证券、次贷(高风险信贷)、债券层级等金融产品,导致泡沫越来越大,最后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近代每一次的经济危机大多都是资产泡沫和人性狂欢的结果,每一次金融危机前往往都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无序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乱象频发。马克思曾说过:没有资本市场,世界上可能至今还没有铁路。虽然每一次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它可以让人们认识到金融市场发展的漏洞,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为人类发展贡献出特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