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

发布时间:2023-04-27 16:12:06

『壹』 电影的起源时期是什么时候 电影是怎么诞生的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了的影片《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卢米埃尔兄弟因此被称作“电影之父”;《火车进站》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贰』 谁是电影之父

人类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影艺术的成长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1839年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它的广泛应用。它构成了电影拍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起来有点可笑,电影摄影机的发明,竟是由于一次打赌的意外收获。

1872年,一位美国富翁和朋友打赌。他说,马在奔跑时,在跃起的瞬间是四蹄离开地面的。那位朋友反对说,不管在什么时候,奔跑的马总是两蹄离地、两蹄着地的。于是富翁请了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来做试验。麦布里奇把24架照相机的快门上各牵上一根线,当马匹飞奔经过时,连续踩断了24根线,在极短的时间里,使照相机依次拍下24张照片,再将这些照片一张一张地按次序看下去,以便观察马儿是怎样跃起,又是怎样着地的。为了这一试验,麦布里奇和助手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历时6年,终于拍摄出一套宝贵的“马跑小道”的珍贵资料,同时也证实了美国富翁的预言是正确的。然而,麦布里奇的成功又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果解决连续摄影的问题。因为他用24架照相机仅仅只能拍摄奔马的一段动作,如果马奔跑1000米的长距离,就得用上成千上万架照相机,胶卷的长度将会绕地球转一圈了。所以,如何运用一架单镜头的摄影机来代替多镜头的摄影机或者一组摄影机,就成了解决连续摄影的关键问题。

1882年,当麦布里奇带上自己拍摄的连续照片到欧洲旅行时,他们的成果使法国学者马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马莱运用左轮枪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摄影枪”,这是第一架能从一个镜头里,一秒钟内获取若干底片的摄影机,它真正解决了连续摄影的问题,说明现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术已经诞生。

到了1888年,英国发明家格林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摄影枪,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摄影机,同时拍摄了伦敦的街景。当试放他的电影,看见人物在布幕上活动起来时,他跑到街头激动地高呼:“成功了,成功了!”

在这一时期,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贡献也是不容抹煞的。

他的第一个贡献,是在1887年和他的助手狄克逊在胶片间发明了凿孔方法,解决了活动照片的放映问题,这便是“爱迪生型”影片的问世。

他的第二个贡献,是在1894年发明了“电影视镜”。它像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衔接,绕在一组小滑轮上,当马达开动后,胶片便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电影视镜”面世后,深受人们的欢迎。当它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爱迪生的发明使电影技术日臻完善。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影片,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摄制戏剧电影的最早纪录,如1893年拍摄的《奥特打喷嚏》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这种“电影视镜”还有一些缺陷:一是太笨重,使用很不方便;二是没有银幕,只能供一个人观赏,缺少群众性;三是放映速度过快,致使人物动作不太自然、平稳。

改进并完善“电影视镜”的任务就落到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肩上。

卢米埃尔兄弟原是照相摄影师。这哥儿俩将爱迪生的发明、其他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连续摄影机”进行综合研究后,于1894年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活动电影视镜,终于把影像投放到银幕上,使广大的观众能够共同欣赏这一新生的艺术。第二年,他们取得了拍摄和放映电影的专利,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视镜”是架手提摄影机,不仅灵活轻便,节约胶片,放映质量好,而且具有一身兼任三职——摄影机、拷贝翻印机和放映机的功能,对电影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后人尊称卢米埃尔兄弟为“电影之父”。

1895年12月28日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公开售票放映了自己的影片。

首先放映的是《工厂的大门》。内容是:清晨,工厂的大门被慢慢地推开了。女工们穿着不同花纹的衣裙,软边帽上插着千姿百态的羽毛,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进入大门。男工们穿着敞怀的茄克衫,推着自行车,漫不经心地也走进厂门。随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工厂主旁若无人地坐在里面,马车驶入工厂后,大门便缓缓地关上了。影片内容虽然简单,但观众看得兴味盎然,放映获得极大成功,引起巨大轰动。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纪念日。

卢米埃尔兄弟一共拍摄了50多部短片,都是纪实片。这些短片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对后来的电影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短片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缺少矛盾冲突,然而动作性和新闻性较强,拍摄真实,成为写实主义的开路先锋。影片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开发人们的智慧,促进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当高尔基看了这些影片后,热情地赞颂道:“可以肯定地预示,由于这个发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它将获得广泛的发展”,“它一定能够为一般的科学任务服务,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人们的智慧服务。”

下面简单介绍几部影片对后世的影响。

《工厂的大门》:传说是卢米埃尔在里昂工厂对面一幢楼的窗口拍摄的,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用“隐蔽摄影法”拍片。

《水浇园丁》:是根据路易?卢米埃尔7岁的小弟弟的调皮举动拍摄的。说的是一名憨厚的花匠拉着一根长长的水龙头在浇花,来了个淘气的男孩,他悄悄地踩住了那根胶皮水龙头。花匠以为水龙头发生了故障,刚打开唧筒进行检查,小孩马上松开了脚,水龙头猛烈喷出的水浇了花匠满脸。花匠生气了,抓住小淘气,猛打他的屁股。这场追打孩子的镜头,形成了引人发笑的场面,取得了一般纪录片达不到的效果。这部短片尽管拍摄技术并不高明,光线灰暗,构图平淡,但可以说是最早带有“悬念”的喜剧片。它已具备简略的剧情,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为以后的故事片奠定了基础。

《膝行人》:比上一部的喜剧效果更浓。它叙述一个假装残疾的乞丐,为了逃避警察追捕,突然站起来逃跑,这便成了后来“追逐片”的先声。

《火车到站》:短片从开头出现一个远景车站,一个搬运工手推行李。接着从地平线出现一个黑点,逐渐增大,是一列火车开来,车头占满银幕。下面便是月台上许多旅客上下列车的种种表情。这部纪实片成功地运用了“景深”镜头,使画面产生层次感和纵深感。观众可以清楚地观赏到火车从地平线上出现的远景起,直到火车进站的近景止,了解到电影表现的无限可能性。镜头前实演实拍的人物,在画框内产生一连串的不同形象,和现代蒙太奇所体现的连续效果十分接近。

《机器肉店》:它描写一头又肥又壮的猪,摇头摆尾地从前面走进了一架古怪的机器里,后面出来的竟是一串串美味的香肠……这部引起观众哈哈大笑的滑稽有趣的短片,孕育着科幻片的胚胎,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救火出动》等四部短片先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后,卢米埃尔兄弟把它们连接起来放映,构成了一个消防队员救火的惊险小故事。它在电影史上最早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段。

卢米埃尔兄弟训练和培养了第一批摄影师。他们前往各地,拍摄了许多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新闻电影。有的学生如普洛米奥还创造了移动摄影法,使摄影机第一次获得了活动的自由。这种可贵的尝试,对后来的电影艺术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

『叁』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

一部普通的90分钟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不过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长镜头的,一部电影用一个镜头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夸张的,能切700多谈饥个,例如奥里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和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基侍闷部》。搏弯
这是以前在《看电影》杂志上看到的,只记得这么多了。

『肆』 电影起源分几步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从《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卢米埃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卢米埃尔的生活纪实短片在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但刚起步的困境,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大势所趋,另一位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作为机械师,梅里爱制造了一整套机关、机器和舞台道具;作为画家,他制造了无数个布景和服装;作为魔术师,梅里爱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新的特技;作为作家,他不断创造出新的剧本;作为演员,他是他节目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导演,他懂得怎样设计和调动一个小剧团。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梅里爱天才的特征,在于有系统地将绝大多数戏剧上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装置以场景的化分等等,应用电影上来。”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直到今天还以各种形式保留在电影中。
梅里爱以照相的特技代替了舞台上的机械装置,同样,由于无声电影的需要,梅里爱也特为演员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演技。这种演技虽和哑剧的演技有所不同,但着重夸张,突出手势,因为它非常注意动作,而对面部表情极不重视。影片《灰姑娘》是梅里爱戏剧电影的代表作,这部取材于欧洲著名童话故事的影片,巧妙地运用了诸种特技手法,把南瓜变成车子;把老鼠变成了马车夫,对于特技摄影的开创性运用,是梅里爱对于电影的又一个贡献。
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影片描述了一群身着星相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到月球上去旅行的奇幻故事。他们来到一座奇怪的机器制造厂,一些漂亮的女海员搬来一个大炮弹状的飞行器,当天文学家坐进去后,他们被反射到了月球。天文学家们从飞行器里出来,欣赏了月球火山口附近平原的奇妙风光;他们还受到了由美女扮演的星神们的欢迎。天黑以后,他们从梦中被冻醒,就钻进了一个大洞窟里,在里面看到了月亮神、巨型蘑菇和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几经危险周折,他们又乘炮弹飞行器飞回地球,经过海底奇异的旅行,在一座雕像的揭幕典礼中结束。梅里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使电影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影像视听艺术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火车大劫案》第一次使用多场景来构成电影(严格说来它还不算真正的电影,因为那时候没有镜头变化)。鲍特的影片里有了特写,电影史上很有名的镜头就是让手枪对着观众,在影片里已经初步尝试,但是,对这种镜头的美学功能,它的作用还根本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认识,所以这只是一种自发的开始走向电影艺术的一个阶段。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苏联的爱森斯坦。
1908年,大卫格里菲斯加入了爱迪生公司,一开始时当演员,后来当导演。从1908年到1912年间,他共导演了大约四百部影片。在《孤独的别墅》中,他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这时期美国出现的布赖顿学派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布赖顿学派的代表威廉保罗在《彼卡德里马戏团的摩托车表演》中成功运用了移动摄影。威廉逊还在《中国教会被焚化》首次成功使用了追逐和救援的戏剧式场面,以划分两头的交切手法造成剧情的渐次紧张,给其后的惊险片特别是美国的 “西部片”开了先河。布赖顿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GA史密士在《祖母的放大镜》和《望远镜中的景象》中,同一场景交替使用了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形式,特写和远景相结合手法的交替使用对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应用作出了贡献。此外,布赖顿学派的柯林斯和哈桥梁尔分别拍摄了《矿工的生活》与《煤矿爆炸惨案》、《囚犯的越狱》等真正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这一时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城的法国万森市,被誉为“世界电影首都”,拥有“百代”“高蒙”两大电影制片公司。1903至 1909年也因而被称为世界电影史的“百代时期”。
1908年,世界上第二座影城——好莱坞也在拍摄《基度山伯爵》时初具雏形。其时,只不过是摄影师汤马斯伯森斯和导演弗兰西斯鲍格斯共同搭建的一个小小的摄影棚,直到1913年才形成规模。
(三)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梅里爱在完成他第430部影片之后,于1913年退出影坛,最后惨死在街头。一代巨匠在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之后,就这样靠别了世界。梅里爱的衰落和好莱坞的兴起,标志着电影已告别了它的幼年时期,而进入了成熟期阶段。
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格里菲斯的不朽功绩是突破了梅里爱时期戏剧电影若干陈旧的陋习。作为第一人,在拍片时,他让摄影机移动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开创性地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接手段。在梅里爱的特技摄影和英国布赖顿学派对蒙太奇的早期发现的基础上,格里菲斯创造了平行蒙太奇的交替蒙太奇。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他充分运用了他发展的特技和蒙太奇语言,影片集中体现了当时欧美电影艺术探索的成果。这部影片在广阔宏伟的历史场景中,较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的跳跃自如的特性,同时体现了蒙太奇多线对比、交替的作用。全片由一千多个镜头组接而成,不同景别的转换使用,灵活多变的摄影技巧,是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大胆创造。在影片中,近景及特写等不同景别的组合运用,和谐、变换,各得其所。如大远景,他用来表现两军对峙交火的战争场面;特写,他用来表现人物的细部动作。在拍摄三K党信马飞驰的场面时,格里菲斯将摄影机安装在卡车上,追逐奔马进行跟拍,取得了紧张、逼真、生动别致的画面效果。一年后的《党同伐异》也是标志格里菲斯毕生成就的影片,冲破了古典戏剧的“三一律”限制,创造了开拓银幕时间、空间的“多元律”。影片将不同时代的事件加以排比和集中,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又丰富并发展了平行蒙太奇语言。这部精典巨作,以其疏密相间的节奏,溢彩流光的画面,移动摄影的美感,宏伟开阔的大胆构思,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电影成为艺术已有公论;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电影到此时才有了真正的艺术作品。美国喜剧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也是无声电影时期杰出的电影艺术家。1914年,编导了第一部影片《二十分钟的爱情》。接着,《阵雨之间》又问世,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流浪的夏尔洛的形象。1917年的《安乐街》里,夏尔洛形象显示了逼人的光辉。《夏尔洛从军记》一片标志着卓别林表演艺术的成熟。1919年,他自己集资建厂,成了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20年代,他拍摄了一批以《淘金记》为代表的著名影片。卓别林一生有80部喜剧电影作品,其中《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代表作具有永久魅力。卓别林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罢工》,创造性地使用了杂耍蒙太奇,把沙俄军警屠杀工人镜头和屠杀牲畜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现,造成了怵目惊心的隐喻。1905年,他导演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史诗式的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成功地在影片里表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该片曾多次在国际电影评选中获奖。影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的场面、段落,已成为影响几代电影艺术家的经典性范例。1927年,他还导演了《十月》。 爱森斯坦的贡献在于对蒙太奇理论地阐述和艺术实践,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爱森斯坦的艺术特点在于将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蒙太奇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善于运用特写表现事物的内涵;利用镜头的交切形成蒙太奇节奏,揭示人物的内在情绪;充分发挥了蒙太奇的隐喻功能 ,形成“诗电影”的传统。
(四)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有声电影从问世到推广,大约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原因有认识上的、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特别是一批有名的电影艺术家,留恋无声电影时期的美学原则,过多挑剔了刚问世的有声电影的一些弱点。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家对声音控制运用能力的增强,以及录音设备、技术条件的改善,有声电影才得以正常的发展。
声音进入电影之后,蒙太奇不仅是画面组合,同时也扩展至声画的对位或对立,因而丰富了蒙太奇的内涵手段。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是符合电影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因为有声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走向艺术真正发达的时期。1933年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中同期录音得以改为后期录音,电影摄影又变得灵活而富有生气了。同时,蒙太奇理论和手法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在拍摄《逃兵》一片时,就曾用声画对位和对立的配音方法来加强影片效果,使观众耳目一新。
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声音和色彩促使电影更趋近于自然。有的电影创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彩色电影的问世,标志着电影从诞生发展达到了完善成熟的发展时期,从此电影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五)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冷遇;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一方,大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轨道缓慢发展。艺术创作受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少有突破和进展。这一时期,苏联的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一批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易北河会师》、《米丘林》、《茹科夫斯基》、《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电影在"解冻文学"的思潮影响下,开始走出僵化的模式。继1957年卡拉托卓夫《雁南飞》以后,苏联电影便出现了再度大发展的局面。西欧的电影大国,如英、法、德、意,构成当时四足并立的另一极。战争留下的阴影和经济困难的制约,西方电影进入特殊的时期,在困难和对手挑战下,不仅没有委缩,反而刺激了西欧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在东方,主要是日本、中国、印度的电影出现了长足的新发展,并先后进入了世界大国之列。日本电影在东方起步较早,二战期间日本电影步入歧途,而战后不久便获得新生。尤其在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以后,日本电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印度电影在三十年代开始也有了较好的狭窄的发展。进入本时期后,印度电影因受意大利、法国和苏联电影的影响,逐渐从追求豪华的音乐歌舞片而转向现实。1953年,拉基卡普尔导演的《流浪者》和比麦尔洛埃的《两亩地》等影片标志着印度电影的新面貌。在1955年,印度影片产量达285部,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现在,印度电影每年产量多达700部左右,成为世界电影产量第一大国。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心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电影》杂志反法西斯影评家巴巴罗桑蒂斯和柴蒂尼等。出身于新闻记者和作家的年青导演是他们的响应者,主要包括:德西卡、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利萨尼、莫切里尼等。他们要求建立一种现实主义的、大众的和民族的意大利电影。他们的口号是:“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他们十分重视作品的真实,尽可能使场景和细节具有照相性的逼真诚,基本上利用外景和实景拍摄;不大注重讲究文法,不强调蒙太奇剪辑;主张启用非职业演员,演员在表演中可以即兴对话。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罗马11时》、《偷自行车的人》、《游击队》、《警察与小偷》、《大地在波动》、《橄榄树下无和平》、《米兰的奇迹》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是取材大都是意大利的真实生活的纪实性写照。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五十年代中期衰落,但对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是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的。
(六)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
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始于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法国电影出现了一条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业电影垄断制片的道路。新浪潮的口号就是不要大明星,打破明星制度,不要花大价钱拍豪华影片,影片要接近生活等等。这股浪潮蔓延到了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新浪潮。“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一个留下较多实绩,在世界电影发展过程中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运动。这次电影运动以反传统为旗帜,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其电影艺术特征是:影片呈现全新风格、意识流和闪回镜头为一些创作人员常运用的表现手段,情节松散,众多生活事件无逻辑地以无技巧手法编辑在一起,表现人物的潜意识活动,缺乏结构上的完整性。
新浪潮后期影片,现实主义完全被抛弃,影片陷入到狂乱、神秘和颓废的泥坑。其非理性、非情节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导致不久就衰落了,但由于声势浩大,且敢于突破创新,所以,在电影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确立和强化了导演的中心地位,又进一步发掘了电影的特性,丰富了电影的语汇,推动了这一时期电影的全球性的大发展,真正形成了电影题材的多样化、电影样式的丰富化和电影思潮与流派的多样个性化。
这一时期全世界的电影事业出现较大的发展。就连拉丁美洲、远东、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电影都有了可观的发展,而过去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在世界电影史已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段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智利、古巴、玻利维亚等国电影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发展到充斥着整个中南亚电影市场,并影响着整个大陆的局面。所以,本时期世界电影已由过去的四足分立并进变成了全球性大发展。
世界电影发展中有两个名词必须要谈,一是好莱坞,一是奥斯卡。
上文谈到1913年好莱坞电影城初具规模,实际上当1908年摄影师汤马斯伯森斯和导演弗兰西斯鲍格斯来到这儿拍摄《基度山伯爵》时,这里还只是美国西海岸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小村,这个小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之所以被称为好莱坞,意即常青的橡树林。
自1913年建立以来,这里聚集着派拉蒙、米高梅、福斯、环球、华纳等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同时,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导演和演员去那里拍片和表演,成为美国繁华的电影城市。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出品的主要基地,据有人统计,生产的影片可以分为75种类型,其中我们较熟悉的有侦破片、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惊险片、科幻片、抒情片,这些制片公司在电影方面大量投资,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取得了世界电影的霸主地位。
好莱坞摄制的影片完全是以票房价值收入为指导原则,制片人关心的是如何多赚钱,要求“把光打在有钱的地方”,“把镜头对准观众崇拜的面孔”。因此,好莱坞的影片一般都能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这些影片十分讲究戏剧性,编织各种人在各种生活中的各种遭遇,结构紧凑、曲折,人物性格复杂、独特,情节常有误会、巧合;富有传奇、浪漫色彩,具有极大的刺激性和观赏性,能够满足要求娱乐的感官体验和心理需求。
第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史根据大仲马的原著改编的无声影片《基督山伯爵》,那是1908年在好莱坞的荒野上搭建的一个简陋的棚子里拍成的。有些人把1913年影城好莱坞的奠基年,这年由派拉蒙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摄影棚,并有当时美国东部大导演西帛.地迷尔来此拍摄《通婚着》一片,摄影棚也由此再次扩建,所以人们将这作为好莱坞的诞辰载入史册。
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其间推出了不少传世佳作,如《乱世佳人》、《蝴蝶梦》、《魂断蓝桥》以及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杰作《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这些影片不仅被奉为好莱坞的经典之作,而且也为世界电影史册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世界观众并由此熟悉了那些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明星:卓别林、鲍嘉、盖博、泰勒、劳伦斯、琼.芳登、英格丽.褒曼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好莱坞也受过种种危机,通货膨胀,制片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及电视业的竞争,观众审美观的改变,一度使好莱坞走向低谷。有的公司因此亏损,有些公司干脆搞多种经营,变摄影棚为旅游、展览区。直到70年代,制片商们采用了欧洲的制片人制度,才使好莱坞走出低谷。同时,制片商还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立体声、宽银幕等电影形式;有的厂家与电视化敌为友,使好莱坞也跻身于电视界,并由此使影视事业走向繁荣。
至于奥斯卡,众所周知,每年的三四月间,太平洋之滨的美国名称洛杉矶音乐中心影星荟萃,他们在这里参加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办的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这一年一度的颁奖盛典,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影坛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
在美国,最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奖由两种,一是外国记者颁发的金球奖,另一种是奥斯卡金像奖。比较而言,金像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它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一旦独占鳌头,便马上身价百倍,因此,此项大奖的竞争颇为激烈。
为什么金像奖命名为“奥斯卡”呢?这还得从金像的设计说起:金像的造型本由米高梅公司的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木斯构思而成,后由青年雕塑家乔治.斯坦利于1928年完成塑像的制作。这尊金像的主体是一个男人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手中紧握战士的长剑,身长34.5厘米,重3.45公斤,由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因塑像呈金色,故称之为金像奖。得名奥斯卡是在1931年,颁发金像奖之时,说来也纯属偶然:当年颁奖前夕,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一起评论金像,当时的艺术与科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仔细地端详了金像后,情不自禁地叫到:“呀!他看上去真象我的叔叔奥斯卡。”于是,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便称金像为奥斯卡,这个名称也从此闻名全球了。

『伍』 世界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拍摄于1888年,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

《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执导,阿道夫·李·普林斯(Adolphe Le Prince)。

莎拉·惠特利(Sarah Whitley)、约瑟夫·惠特利(Joseph Whitley)、主演的黑白无声纪录短片。该片拍摄于1888年,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该片记录了一群人在花园里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


(5)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扩展阅读:

幕后花絮

导演背景:路易斯·李·普林斯出生于法国梅斯,幼年起即经常出入于父亲好友、摄影术先行者达盖尔的工作室,学习摄影与化学。他后来到巴黎学习绘画,又到莱比锡大学研究化学。普林斯在英国和美国都工作过,因此有法、美双重国籍。

1888年10月,普林斯以赛璐璐胶片和单镜头照相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态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此片不到三秒钟的影像记录了四个人在花园做着滑稽的动作。

『陆』 李小龙和叶问(早年叶问曾断言李小龙短命)

引言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生老病死可谓是这人类的规律。可是有这么一些人核滑,生命如朝霞一般在最辉煌绚烂的年纪,突然 的 死去,让人颇为惋惜,李小龙就是这么一个为世界所惋惜的武打英雄。

一提到中国功夫,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小龙,那个在开打的时候习惯 摸了一下鼻子的动作成了他的经典。李小龙的中国功夫让他名动世界,并且也带动了中国功夫为世界人民所认识。

可是这样一位全世界的功夫偶像却被自己的师傅预言,从走路的姿势看是一个短命的人,自己的师傅必定不会随意言死自己的学生。可是叶问作为一代宗师竟然一语成戳,李小龙在32岁的年纪里就早早的意外死亡,令人非常惋惜!那么叶问究竟是从李小龙何种走路姿势而言死自己的学生的呢?

一、李小龙使得中国功夫名扬世界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在美国的加州旧金山,他是中国人,因为擅长中国功夫并且出神入化的运用于表演过程中,使得中国功夫在他的努力之下名扬世界,Bruce Lee在全世界更是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

还在襁褓之中的李小龙就出演了《金门女》这一部电影,长大之后 还签署了好莱坞影视真正成为一名武打的演员,先后在《蝙蝠侠》,《青蜂侠》等电影当中出演,也因此让中国功夫得以传向整个世界。

李小龙从小就体弱多病,为了能够让他强壮起来,所以李小龙的父亲就教他练习太极拳。 因为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熏陶,李小龙对中国功夫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随着常年的日积月累,使他的身体慢慢变得强壮起来。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拜在了叶问的门下,学习咏春拳。叶问的心胸宽广,并不限制门下的弟子学习其他门派的拳法,所以李 小龙他不仅仅在平日里学习咏春拳,他还学习其他的功夫,李小龙的成就是中国功夫所夹杂而来的,包括永春拳,少林拳,太极拳等等拳法他都有所涉略。

在各大门派拳法学习之下,李小龙就自创了一种叫截拳道的中国功夫,是很多拳法整合而成。可以说,他学习中国功夫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由此,在平日与朋友切磋和比武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战胜对手,并且他将自己融合而成的截拳道运用在电影的多个场景之中,使得世界的人民对待中国功夫有着无以伦比的崇拜,从而扩大了中国功夫的世界影响力。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李小龙师傅 叶问早年说过的话也一语成谶 。就是这样一位功夫巨星,年仅32岁就在香港与世长辞了。在他的追悼会当天,涌现出几万香港人为他送行,只为见他最后一面。1979年美国洛杉矶更是将《死亡游戏》补拍版的开映日期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足以可见李小龙的影响力。

二、因患扁平足,叶问断言李小龙短命

在1954年之时,李小龙来到香港,机缘巧合拜在了叶问的门下。有一次,在和朋友比武会友的时候发现对方比自己强太多,而且每一招都能够盖过自己,让李小龙非常的局氏闷意外。在这其中就问他的比武伙伴,才发现对方的出招就是用的咏春拳。于是李小龙开始对这一拳击产生兴趣,在桐弯朋友的推荐之下,得以认识叶问,并且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咏春拳。

可以说李小龙对中国功夫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在叶问的门下练习咏春拳之时,李小龙刻苦努力,认真 的上 着叶问的每一节课,并且因为咏春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用到梅花庄,李小龙有的时候待在梅花桩上,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叶问门下弟子众多,所以并没有很多的精力只照顾到一个人。叶问便派了自己门下的徒弟黄淳梁去指导李小龙,因为两人性格和年纪都差不多,所以在他们两人互相切磋的过程中也无形中教会了李小龙很多的永春拳招数。

可是有一次,叶问前来巡视弟子们功夫练习之时,看到李小龙这么努力的练习心中不由得叹气,只觉得非常的可惜。在一旁的徒弟就问叶问,“师傅,为何师弟如今练 越来越好,你却不开心,反而一连叹气呢?师傅难道是在担忧什么?”

叶问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可惜的是你的师弟,虽然说努力的练习,天赋异禀,可是却只能落得英年早逝, 真是太可惜了。”

一旁的徒弟听到此话,非常的诧异,看着李小龙的背影,疑惑 问着自己的师傅,“不会吧,小龙师弟明明就练得很好,而且看他的身子骨非常的健康啊。”

叶问摇了摇头说道,“看似精神健康,可是你仔细看看他的腿,有一边是长的,一边是短的,这样的面相注定是个短命的,以后你们要多注意着他一点。”

身边的徒弟在叶问的点拨之下一看,果然和叶问师傅说的一样,不仅双腿一边长一边短,而且走路的时候脚跟都不落地。有一些老人曾经说过,脚跟不落地的身相,大多都是会短命,所以也不由得开始为小龙徒弟担忧。

那么叶问说的一腿长一腿短和脚跟不着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就是一种扁平足,因为下肢的负重过大,所以导致了脚下出现畸形,这样的腿相是不可以长时间的进行训练的。如果情况很糟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走路的姿势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李小龙的这个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而且他是属于先天的不良情况,如果说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还不注意保养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脚部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一语成戳,李小龙英年早逝

李小龙因为热爱且常年练习中国功夫,而且还是一名武打的演员,所以平日里用到脚的练习非常多,这和扁平足要细细保养的情况相背离。

而且李小龙本人爱恨分明,看不得仗势欺人,而且在与人争斗的过程中,总是毫不留情,他有着惩恶扬善的一面,是一个有志气的好青年。所以面对李小龙的种种现状,作为师傅的叶问才觉得非常的可惜。

但是这些话传到了李小龙的耳朵里面,他却更加努力地练习中国功夫。在后来的一次宴席之上,李小龙对自己的师傅叶问说道,“师傅,相不相信我可以蹲下来”,因为先天扁平足的人如果蹲下来的话,就有可能重心不稳,导致摔倒。叶 问听到李小龙这样的话,只是笑一笑,也不回应,但他的心里却是一酸,因为他知道这位徒弟为了克服这种天生的缺陷付出了多少努力。

李小龙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已经克服了这种扁平足给他带来的身体上的阻碍,他认为命运由自己掌控,所以当他被叶问下了这样的断言之后自然会更加的努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中国功夫过程中,已经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扁平足对他练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影响。

可是再后来,李小龙的结局还是如叶问说的一样一语成戳,在32岁那年就非常遗憾的去世了。虽然关于去世的原因大家都在猜测,可是叶问曾经的断言也让人们心有余悸。

结语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一生虽然无比的短暂,但是他却像一颗恒星一直在世界武术文化的中心闪耀着,他对武术的热爱和对于功夫电影的投入直到如今都影响着全世界。可以说李小龙和中国功夫已经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中国功夫的代言人,一想到Bruce Lee(李小龙)就让全世界的人联想到(Kung Fu)中国功夫。

叶问早年间对李小龙的断言,不知是看出身体的缺陷会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是和本身的意外有关。总之他的影视作品还有他的武术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直到如今他依然被人们所喜爱和崇拜。

『柒』 谁是第一个将电影与艺术结缘的人

乔治·梅里爱是第一个将电影与艺术结缘的人

美国电影开始成为艺术就是乔治·梅里爱,乔治·梅里爱是第一个利用这种工具作为个人表演的手段,首先让电影向新的航道上前进,开拓了影片的界域,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影片的潜在性能上来。梅里爱的影片输进美国时,美国影片还只是新闻大事简单的画面记录,被大家讥笑为“送客戏”。

他的种种革新都是革命性的。乔治·梅里爱这个人富于幻想,足智多谋,身怀绝技,是电影的第一个伟大艺师,也是电影的戏剧传统之父。梅里爱从电影摄影机里发现了仙术魔法,于是他把摄影机的镜头从现实生活调开,从仅仅作为报导做法上调开一转到幻想,转到真正创作方面来。

他还用自己那一套“人工安排场景”的系统,把组织概念带进电影制作中来,藉以改变美国人那种偶然的即兴式摄制方法,并推进了他们的技术。

1896年,34岁的梅里爱是一个万事通—他是反布朗派报纸的讽刺漫画家、舞台监督、演员、Houdin剧院的风景画师,又是职业魔术师。就在这一年,他转业到影片制作方面来,从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致力于自己选定的艺术。

他写道:影片制作提出那么多职业的汇总,要求那么大数量不同的工种,又能赢得那么持久的关注,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宣布:电影是各种艺术当中最吸引人、最迷人的艺术。

乔治·梅里爱的贡献

在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1899年)一片里,乔治·梅里爱采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导演,模仿一些照片资料,运用新闻片的风格,让演员即时表演,拍成长达15分钟的长剧。其中有演员的大特写和中景镜头,也有人群四散奔逃的场面,开创了“真实搬演”艺术的先河。

梅里爱为自己建立的蒙特路伊摄影场比爱迪生所建的“黑玛丽亚”虽然晚了几年,却比之规模更大,设计更精巧,并出现了电影摄影棚和厂房式的作业。

『捌』 《后窗》:一扇窗户,两个场景,却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我想热爱电影,热爱摄影的人,

没有人不知道 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

几乎所有人都在评价他,在致敬他,在效仿他。

早些年,我是只闻其人,虽看过 《惊魂记》,

却不是有意识的看,也快忘的七七八八了,

更别说读他的电影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迷,也很少会去触及这种年代久远的电影。

契机还是在去年,豆瓣出了两个大师徽章,分别是 希区柯克 黑泽明

(现在又出了 库布里克 费里尼

收藏欲,促使了我去看他的电影;

公众号,促使了我去读他的电影。

今天就来聊一聊 希区柯克 这部 经典中的经典 ,来自1954年的 《后窗》

为了写这篇推文,我又重新看了这部影片。

不得不说,有些影片,确实是值得N刷的。

说它 牛B ,应该没人能反驳我。

现在的导演,喜欢用复杂的方式讲故事。

前有 昆汀 《低俗小说》 ,其开创性的叙事方式可在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后又有千万游戏迷所期待的由小说 《猎魔人》 改编而成的美剧,却也毁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上。

希区柯克 的这部 《后窗》

全片只有两个场景,并且只有男主一个人的视角。

利用一扇窗户,将场景分为窗内和窗外。

希区柯克用简单的方法却讲了一个复杂的故事。

我翻阅了很多影评,发现各大电影学院都将这部电影奉为 教学范本

当然,我不是学电影的,说不了那么高深,只能发表一些个人拙见。

影片一开始, 希区柯克 采用了 两个摇镜头

也可以说是一个 由快变慢的摇镜头

所谓摇镜头,就是机位固定,镜头摆动。

第一个摇镜头从窗外扫到窗内,将两个场景及周围的环境带入。

窗内只有两个画面,男主冒汗以及快爆表的温度计。

可见天气十分炎热。

镜头再次晃出窗外,第二个摇镜头开始, 放慢

窗外: 周围的邻居依次入境。

从家内装饰以及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简单了解这些邻居。

窗内: 男主躺在椅子上,腿上绑着石膏,石膏上写着字,交代了男主叫啥并且腿断了。

镜头再移,家中摆放着赛车撞毁、火山喷发的照片以及一部破烂的照相机。

不难猜到,男主因为摄影受伤了,这可能是他的职业。

往深里想, 男主可能是一个爱冒险,坐不住的人。

这就是 希区柯克 “电影语言”

一句话没说,一两分钟的镜头,背景了解了个大概。

镜头就聊这一点,当然主要还是要聊剧情,

主要是别的我也不懂。

故事是这样的,

男主在椅子上坐了七七四十九天了,还有一周拆石膏,

这么热的天,腿都快发霉了。

给谁谁也坐不住,更别说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电脑之类的。

于是男主开始观察起邻居们的生活,

又或者说,偷窥、窥探着邻居们的一举一动,

其实也是在给自己解闷。

在正式的剧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影片先介绍了一下男主的爱情。

女友丽莎,由 凯利 扮演,现实中,她的经历也堪称童话。   


顶级美女,每个男人梦寐以求的对象。

不厚道地讲,这段视频,我截下来看了好久……

还有,丽莎在片中的服饰,真的太爱了。

但男主自认为配不上丽莎,她太美了,太成熟了,总之就是太好了。

她生活太过于高贵,与自己的冒险主义格格不入。

那个年代,正好是婚姻观念转变的开始。

片中也展现了男主和护士两个年代的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现在,人们理智地考虑各个方面,才会做那个坚决的决定, 结婚。

我们在情感上更成熟了, 心动的原因有很多,而婚姻是复杂的, 这也是《婚姻的故事》为什么这么直击人心。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利己主义者,每个人都从个人的利益去找对象, 婚姻已然变成了一场交易。

可现实就是这样,谁都没有勇气。

当然影片的主题不是爱情, 希区柯克 可是惊悚大师。

但电影依旧花了重笔描写了男主和丽萨的爱情,不多说,感兴趣的可自行观看。

正题开始于一个滂沱大雨的夜晚。

男主看到了对面的邻居(为了好描述,下文称他为胖子)

胖子半夜两点多提着一个大箱子三番五次出门, 好像在运什么东西。

不过第二天,胖子带着一位女子提着行李出门了。

但男主并没有看到这一幕。

男主开始对胖子起疑,将胖子列为自己主要窥探的对象。

从胖子的一举一动中,男主说,只有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秘密的人,才会有这种表情。

胖子肯定有事。

为了窥探的更仔细,男主借助了一个的工具, 望远镜。

看得还不够仔细时,男主又换成了 照相机 ,还能留证,职业病犯了。

男主上瘾了,并且在和丽莎亲热的时候还在想着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胖子半夜出去三次又回来三次?

为什么胖子今天不上班?

为什么胖子用报纸包着刀子?

为什么胖子一整天不进妻子的房间?

我只想问,美女怀中抱,你还在想别的,你怕是个傻子吧?

不仅胡思乱想,还问丽莎,

如果要你分尸,你会从哪里下手?

可把我媳妇气坏了。

不过在争吵的过程中,突然,丽莎看到了胖子在绑一个箱子。

丽莎也起疑心了。

两人变身侦探,决定一探究竟。

首先,男主邀请了自己的警察朋友,想让他直接去逮捕这个杀人犯。

但没有任何证据,只凭男主口头言辞,

而且,还是偷窥得来的信息。

警察朋友觉得他是在瞎想。

不过还是决定帮男主调查一下,但不会上报。

警察调查有结果了,胖子不善交际,从事保险交易。

房子租了六个月,现在已经住五个半月了。

那天一早,胖子和一个女子一起出门。

原来,胖子只是把妻子送到乡下了。

原来,男主那天早上睡着了。

但男主还是不愿意放下自己的遐想,

是谁说的他们去火车站了?谁见到了?见到的人是不是被收买了?

男主执意认为,胖子就是凶手。

但警察说,今天早上有一封从乡下来的信,是给胖子的,上面写着,

我安全到达了,请放心。

这一下把男主打击了,心灰意冷了。

但是,男主实在太无聊了。

就算胖子不是杀人凶手,男主也没其它干的。

所以还是像往常一样窥探着邻居们的生活。

然后,男主看到了重要的一幕,胖子手里拿着妻子的戒指,珠宝首饰。

胖子在整理东西,男主觉得胖子要逃跑了。

男主再一次联系了警察朋友,让他上门。

丽莎说,哪有女人出门不带这些东西? 丽莎也觉得胖子肯定有问题。

警察朋友来了,依旧认为男主在瞎想。

男主, 那刀呢,刀怎么解释?

警察反问, 你没有刀吗?你用过多少刀?

警察劝男主和丽莎忘掉这一切吧。

你们只是靠直觉,意识流而已。

影片的一开始,好几个镜头告诉我们胖子对妻子的不满以及胖子易怒的性格。

妻子卧病在床,胖子不理不睬还在给别人打电话。

在邻居好心提醒土挖的太深了,却反遭胖子谩骂。

当然这些我们看到了,也都被男主看到了。

他只是没看到早上胖子领着一个女人出门。

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吗?

没有警察的帮助,男主和丽莎决定变成真正的侦探。

去胖子房间一探究竟,当然,

男主腿脚不方便,只有让丽莎去了。

影片还是以男主的视角去观看丽莎寻蛛丝马迹的过程。

我就介绍到这里,那么你猜,胖子是杀人凶手吗?

如果是,那么男主和丽莎所作所为还能接受,

那,如果不是呢?他们的作为合理吗?该如何作解释?

另外,每一扇窗户背后都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后窗》里,你可以看到,

为了职业生涯,爱慕虚荣甘愿献身的芭蕾舞者,实际上他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朋友,你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这样值得吗?

一对有家却一直睡在窗外的夫妇,从来不下楼,遛狗都是用绳子系着篮子慢慢放到地下,你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睡外面?只是因为热吗?

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单身妇人,自己幻想着、排练着与心仪对象的约会,最终却掩面哭泣,约会对象来了却将他赶走,你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他的丈夫去世了?

一对新婚夫妇刚刚搬入新房,如胶似漆的爱情演变到到互相之间的嫌弃,你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老版《婚姻故事》?

等等等等......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后窗》,并不是因为故事主题。

在每一扇窗背后,你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你却能窥探他们的生活。

人们的隐私很难在公共场合下解释,但每一扇窗后,都是一部电影。

生活,纵然乏味,但何尝不是一部电影呢?

『玖』 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是谁

,比喻句阿轲腔铅枝峡谷深激扮处凑伍敏一凑玉

『拾』 谁是第一位将电影戏剧结合起来的电影大师

乔治梅里埃 他还是电影美术的创始人 电影布景是他发明的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巴黎,罗培·乌坦剧院的经理。 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
作品有《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等。
折叠电影技术
停机再拍
一次,梅里爱放映拍成的影片时发现一辆行驶的公共马车忽然变成了运棺材的马车,感到惊惑不解,原来那天拍摄时,胶卷因机器故障被挂住了,再拍时,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恰好行驶在原来马车的位置上。这次偶然的事故使身为魔术师的梅里爱茅塞顿开,明白了"停机再拍"的奥妙。
他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巧妙地用了停机再拍技术,创造出了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身上那套破旧衣服一下子变成绚丽的晚礼服。
折叠银幕工艺
他在1902年拍摄的《印度橡皮头》中,首次使用了分裂银幕工艺,用分次曝光的方法,在同一个画面中拍摄了他自己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取得了令人捧腹的视觉效果。
折叠魔术手法
另外,他采用"魔术照相"的手法,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在《灰姑娘》中他就运用了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梅里爱是对当时各种电影表现手法予以创造性应用的人。他拍摄的大量短片中既有仙境般的镜头又有令人恐怖的场景。他因此被誉为是魔幻大师。
他在1902年拍摄的世界第一部神化片《月球旅行记(英语:Trip to the Moon,法语:Le Voyage à la Lun)》是根据儒勒·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小说改编的。梅里爱让一群身穿星相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去月球旅行,他们坐在美丽女海员搬来的炮弹里,被发射到浩渺的太空,在明亮的月球上幸会了金星、火星、土星和月亮诸神,并且目睹了许多梅里爱自己想象中的奇异景象。这部只放映15分钟的影片投资了1500金路易,被电影发行商视若珍宝。

阅读全文

与第一个采用多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的人是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园爱情凯里电影 浏览:303
查理街84号电影结局 浏览:606
台湾电影林白天人物 浏览:653
关于美国与苏联的电影大全 浏览:888
他看电影的时候睡着了的英文 浏览:291
电影龙猫的伴奏音乐 浏览:806
电影使徒行者2演员表大全 浏览:432
电影冬荫功1里的泰国女配角 浏览:356
衡水籍导演拍的电影 浏览:752
电影院求婚怎么联系影院 浏览:437
粤语的咏春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2
韩国电影王者开场音乐 浏览:418
勇往直前电影影评英文 浏览:149
豆瓣电影十大悬疑片 浏览:62
王国丧尸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361
圆梦巨人电影英语名 浏览:650
国外一起长大的爱情电影 浏览:456
欧美关于虫子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461
一地鸡毛电影大全 浏览:783
强奷漂亮的女邻居中文电影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