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对现在常有的电影节怎么看
说实话,我会觉得很多是“三无”电影节,就是圈钱分蛋糕顺便给粉丝情绪一个宣泄场所,没有含金量,没有格调,更不要说啥经典不经典,就找几个业内有名的人挂个名,然后草台班子搭一搭,一些老戏骨碍于关系和面子,一些不温不火的演员想要博一搏,一些新鲜当红辣子鸡再搞一波热度,所以凑一起走个红毯咔嚓咔嚓,然后给个名字又长又怪的奖项颁一颁,粉丝嚎一嚎,微博吹一波,完事!
但是,这种电影节常有,为啥,不亏本啊!卖票,粉丝会买账,电影节需要人气,刚出的流量需要刷脸,这可不就双赢了吗,最后再给这个流量颁个“年度最具人气/潜力/新演员奖”就十全十美了,反正做个奖杯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这种电影节,真没必要给眼神。
B. 北京电影节海报设计师:“我们也没想到会被骂成这样”
Film Festival /
对于这一切,这张掀起轩然大波的海报背后的设计师们又是怎么看的?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先导海报
最近几天一张北京电影节的海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讨论。相比对上一届北京电影节海报一边倒的批判,这一次大众对这张海报的意见却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
人群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这张海报的设计语言非常当下,甚至代表平面设计的未来;另一派则认为这张海报未经雕琢,简直像业余的学生作品。
Voicer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访了北京电影节先导海报背后的设计师团队“立入禁止”,意外爆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刘治治 & 迷盒
刘治治 / 著名平面设计师,立入禁止&拂一个山坡联合创始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2003年与广煜、何君建立 MEWE设计联盟,2007年与广煜重组吐毛球工作室,2015年重组立入禁止。设计作品曾获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提名奖(2004—2009年),纽约国际艺术指导俱乐部优异奖(2005—2006 年)。2010年成为 AGI(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
迷盒 / 曾担任《新视线》资深设计师及编辑、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中文版创意总监、The New York Times中国区艺术总监。2011年创办独立杂志《Cover》。2013年加入吐毛球平面设计,2015年与刘治治重组立入禁止工作室。Editorial design偏好者,极尽以设计传达更多信息。
立入禁止 / 于2015年重组,成员由设计取向完全不同的创意人组成,他们从事平面设计、插图、交互界面、出版、策划展览……几乎涵盖了平面设计的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艺术、 时尚 、产品、建筑、媒体、互联网、音乐、文学、教育等, 具有极强的跨域性。
立入禁止官网:studionaeo.com
Q&A
VOICER x 立入禁止
Voicer:你们当时接到北京电影节项目的时候,官方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立入禁止: 首先要先明确一点,现在这张海报是先导海报,不是主海报。 虽然我们当时是按照主海报来做的,但是电影节可能还是希望有一个在视觉上更受官方认可的主海报。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特别踊跃地评价我们做的这张先导海报,其实有点儿把劲儿使过了,希望大家可以等到主海报出来的时候再踊跃。
其实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对我们很尊重,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修改。在做设计之前,他们提出一定要有风车,因为他们的主标是风车;希望有天坛,因为风车和天坛有风调雨顺的含义;另外希望光感、色彩上能够有电影的感觉。
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修改,尤其动态海报上,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网上有的设计师朋友们帮我们说话:“哎呀,肯定是被甲方欺负了!”,但其实也没有。甲方有要求,我们作为成熟设计师,肯定不能忽略他们的要求。所以网上说这次的海报是电影节甲方“逼迫”的结果,是完全不实的。
立入禁止设计的 北京电影节海报室外效果图
Voicer:有没有预料到这张海报会掀起巨大的讨论?
立入禁止: 谁也没有预计到一张先导海报会上热搜,我们也没想到能被骂成这样,“公共领域的冒险竟然是如此危险”。我们就在想,大家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分裂?
设计圈的朋友们都说耳目一新,今天还有设计师朋友说我们是跨时代的设计,这张海报会变成一个新时代的设计标准,但其实并没有。
骂不骂其实无所谓,你做的东西是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东西,被骂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引起争论的话也挺没意思的。但我们会去想这些争议的原因。 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海报其实有一个特定的范式。
许多电影海报的字体都做成书法体或者金属效果
就拿别人攻击这张海报最多的部分来说,很多人说这个字怎么没有设计,怎么就用了黑体字,排版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会说这话,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海报字体都是书法体;不然就是古装大片海报里常见的那种经过制作的三维字体,把文字都设计成金属质感。他们会认为这样才算是设计,如果你只用了黑体字,那就是没有设计。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觉得这张海报里没有高 科技 的炫技感,也没有很多电影海报里会出现的明星大头、剧照之类的图像。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这个海报怎么和我期盼的电影节海报不一样?人们就会因为这种不一样而产生排斥、恐惧、厌恶、焦虑……也就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虽然电影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但它们确实是两种语言。平面设计的语言和电影海报设计的语言之间的不对位才造成了这一次的争论。不在对位关系之中,就无法构成讨论。
字母和天坛宝顶上的交叠细节
很多人说:“这海报做得跟学生作业一样,不会排版,天坛宝顶上的圆球和Film的字都叠到一起了,也不好好处理一下,我们强迫症看着很难受。”难受那就对了。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让强迫症看得特别难受,来 探索 视觉的可能性,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设计语言。你会发现别的地方是没有重叠的,这其实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的一个小心思,只是在这两套语言的不对位之下,这种小心思变得无效了。
设计师们看到这种重叠就会觉得这肯定是故意为之,但是没有受过设计训练的人就会觉得别扭,这个交叠就变成一个攻击点了。网友说我们不专业,空出位置都不会吗?我们会呀,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做文字设计出身的呀。十几年前我们就做过这么多标题字体的设计了。
但是这种潮流和电影海报这个领域之间是有很大的鸿沟的。在电影海报设计的领域大家就觉得你没有做金属字,没有做特效,你就是个骗子。我们也没有办法辩解,不可能去微博上和网友一个一个解释吧。
打个比方, 时尚 界已经穿老爹鞋穿了五六年了,但是你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还在流行穿小白鞋。我们如果在这样的地方设计老爹鞋,他们肯定会说你们怎么设计了一双1980年代流行的鞋子?
虽然我们一直想在公共层面上和大家展开讨论,但是中国现在的状况是:每一拨人都守着这一拨人能理解的范式来排他。人群不应该自我封闭。我们做了一个试探,能不能把平面设计最当下的语言运用到其他行业呢?结果是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界、音乐界,媒体界、 时尚 界都没问题,到了电影界,就遇到问题了。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
Voicer:设计行业的审美标准和普通大众的平均审美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一次在公共领域的讨论可能会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了。你觉得这样的脱节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状态吗?或者说你们有意要改变这种脱节吗?
立入禁止: 就是要有脱节呀,要不然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现在做出一个大众都觉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就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我们就全被淹没了。
而且何为“大众喜闻乐见”?这也不好说,这块大众和那块大众还不一样呢。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百态才是万物该有的形态。所以这个脱节,反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起码愿意为了一张海报去讨论、去思考,这是一件挺好的事儿,总比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八卦要好吧。比如我现在解释说宝顶的球被字压着其实是一个概念,这个解释说出来之后,如果有一两个人恍然大悟,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立入禁止为海报设计了许多衍生方向
Voicer:当时设计天坛的时候,是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一层一层的形式?
立入禁止: 今年是北京电影节十周年,我们的概念就是主打“十”这个汉字,拿这个汉字做成风车,风车转得比较快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圆,然后我们就拿十个圆形“镜片”去组成了天坛。十个镜片堆叠在一起,其实是镜头里的结构。比如说徕卡曾经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镜头Summicron 35mm F2,这个镜头在日本就被称为“八枚玉”。所以说我们设计的天坛就是由一堆镜片组成的,从天坛望出去就相当于拍电影,是这个意思。
立入禁止将汉字“十”做成风车
我们在做的时候不仅有动态的,还把它做成了三维静态,现在发布的这张海报,只是截取了动态海报其中一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静态海报。动态海报motion graphic在国际上是一种趋势。
Voicer:北京电影节的主办方是怎么会找到立入禁止的?
立入禁止: 很多年前北京电影节举办了一个海报征集的活动,在征集前就请刘治治办了一场讲座,讲一讲海报设计,就这样和北京电影节主办方认识了。他们就一直希望我们来给他们做海报,负责人特别诚恳地邀请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一直推脱,直到去年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才接了下来。
去年的海报被骂成这样,所以我们当时也就做好准备,今年的海报不管做成什么样都是会招来评论的。
人如果想参与到讨论里,或者是宣泄情绪,那就不会去序列地想问题。比去年海报做得好,太容易了。如果有人夸我们这个海报做得比去年那个好,听着也像骂人。
北京电影节海报衍生品效果图
Voicer:你们给自己的这次海报设计打几分?
立入禁止: 百分制吗?那就难了,93.5吧。我觉得这张海报在我们所有的作品里面也能打到在80分以上。因为它的限制其实在那儿,又要风车又要天坛,在一个画面里我们无法表达,那就只能做动态的,动态怎么变,怎么转场,其实背后有很多思考。这张海报在我们以往的作品里可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它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Voicer:有人说你们这次做的海报特别亚(文化),你们怎么看?
立入禁止: 这个可真不算亚,我们做得亚的可亚了。再说了亚不是挺好的吗?北京电影节本来高高在上,我们就是要亚它一下。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衍生效果图
Voicer:这么多评论里你觉得最可笑的一条是什么?
立入禁止: “这是拿PPT做的吗?”
大家还是在关心所谓的“技术”使用的时长和费工程度。如果一张海报看上去非常简单,他们就觉得不行,没使劲。其实客户也是这个问题,我们最早做的动态海报特别简单,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特别简单的纯色,也给他们看了柏林电影节今年70周年的主视觉,他们还是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我们才慢慢地引入了这些色彩变换。
我们还看到一条评论特逗,说海报最关键的是要留白,周边的文字要围绕图形,尤其右上角文字压图,更是大忌!这还弄出平面设计风水学了吗?
Voicer:这件事情出来之后,Voicer的设计师就有一个感慨:如果大众看不懂设计师们做的设计,那很多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哪里了,她会觉得有一点困惑。
立入禁止: 真正的公众其实和你无关,你仔细想一下,你做一个设计只是服务于两部分人,一个是实的,你的甲方;一个是虚的,也就是可能的观众。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就像广煜说的:“高品质是稀缺的,低品质是常态。挑衅是几乎不可能被接受的,会被理解为比低品质还要低。”
比如说这张海报,在局部上我们解决了几个问题。风车?有了。十年?有了。天坛?有了。镜片暗示镜头?有了。动态海报里,风车是白色的,底色是彩色的,转换之后天坛是彩色的,底色是黑白的,象征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转变。我们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就问心无愧了。
C. 蔡徐坤水平如此差,为什么始终占据微博超话人气榜第一名
其实蔡徐坤在娱乐圈之中的口碑一直很好的,并不会存在大家所说的水平差的情况的,这都是大家的炒作和谣言罢了,近段时间以来的蔡徐坤在娱乐圈之中的发展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喜爱,这段时间以来的蔡徐坤在娱乐圈之中的发展历来都是大家所喜爱的,在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他也因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娱乐圈之中的口碑一直很好,拥有着这样子经历和成绩的他你说怎么可能会不火呢?相信未来的他也一定能够按照这样子的发展线路不断前进,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的,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吧!
现在的他在娱乐圈之中的发展更加顺利起来,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业界内外的大奖,获得了2019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畅销数字EP,2018今日头条年度盛典今日头条年度偶像人物等大奖,这样子优秀的他你说谁不喜欢呢?
D.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官宣,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哪一部
《长津湖》。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电影局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作为主办单位举办的一场大型电影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电影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电影的传播与推广,力图让中国电影“走出去”,让国外电影“走进来”。从2011年开办至今,已经有11届之多。
一、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官宣。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然在微博上官宣,将在9月21日至9月29日举办。此次电影节包含了天坛奖、注目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冰雪冬奥、致敬影人、大师回顾、焦点影人、缤纷动画等等多个环节。电影节目前已在各个APP平台上开启售票,想要参加的小伙伴可以关注进一步的售票信息。
更多关于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官宣的话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评论。
E. 第十一届北京电影节,都有哪些明星莅临现场
北京国际电影节邀请了200多位红毯嘉宾,多位明星身穿着华丽的服装惊艳亮相。在众多的红彩嘉宾中,陈坤,巩俐和佟丽娅十分亮眼。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电影工作人员都会和电影团队一起参加电影红毯。一方面是因为剧组工作人员一起参加红毯走秀,可以增加电影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电影上线之后的热度不减。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多人共同参加红毯走秀,反而会营造出一种纯群星璀璨的状态。无论是单人走红毯,还是多人走红毯,粉丝和网友更加关心的是明星的状态和明星的造型。
总的来说,国内的电影市场正在进一步的扩大,国内外的明星更加看重国内市场。我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故事讲述的方式正在逐步提升,烂片数量越来越少。国际电影节中的多位明星嘉宾的造型比较合适,不仅可以突出明星对国际电影节的重视,而且国际电影节邀请的明星都拥有着比较正能量的形象和优质的个人作品。
F. 微博电影之夜阵容曝光,你最期待谁的红毯造型
微博官方微博表示,微博将举行最新一季的微博电影之夜,联合北京国际电影节共同举办这一盛大的典礼。微博之夜从来都是受人关注的,各路明星也都会在忙忙碌碌的一年中旬来到此次微博之夜的现场参加此次典礼。最受人关注的便是微博之夜的红毯造型了,各种娱乐圈的帅哥美女都互相的争奇斗艳,可以说是让人大饱眼福,此次各路明星的红毯造型也是让许多网友无比期待。
不得不说小编本人也十分期待女明星倪妮的红毯造型,毕竟她斩女的风格真的是让人不得不爱呀。高级的直角肩,加上高挑的个子与她特有的五官特色和表现力都让人十分的期待。不少穿搭博主也是十分偏爱这几个人的,这几个人的红毯造型每年都有创新,而且又很少出错,仿佛最宽敞的礼服也在他们身上也能完美驾驭,所以此次他们几个的红毯造型也是最令人期待的。
G. 董子健为什么会喜欢孙怡
董子健和孙怡两个人结婚多年且育有一子,可以说是娱乐圈模范夫妻且非常低调的一对夫妻。那么,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呢,恋爱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孙怡和董子健是谁。说到孙怡,大家第一眼会觉得这是李沁,其实两个人确实长得像,但就是两个不同的人。
孙怡是2013年出道的,在《芈月传》里饰演芈月的侄女;2016年因为主演《十五年等待候鸟》而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而董子健的妈妈就是内地有名的经纪人,董子健自己也获得过金马奖的最佳新演员奖,还参加过《高能少年团》和《向往的生活》。
最后,祝福董子健和孙怡能够长长久久幸福下去,祝福他们的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H. 戛纳红毯上为什么会出现群魔乱舞的现象
法国戛纳电影节设立于1946年,自开办以来,戛纳电影节始终坚持推动世界电影的发展,振兴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更好的国际舞台为目标,如今的戛纳电影节在坚持初衷的前提下,不断地创新进步,吸收新的电影概念和想法,致力于发现电影新人,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以及柏林电影节被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行业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很多电影人都以能够获得戛纳电影节奖项为毕生的荣耀!
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电影人出席,而走戛纳红毯是戛纳电影节里最重要的环节,各国影视明星都会通过短短的60米的红毯展示自我,让记者拍照,本来应该是电影人的盛会,可是这几年的戛纳红毯上却突然出现了很多网红,各种搔首弄姿,群魔乱舞的走红毯,还有赖着不走的小明星,着实拉低了戛纳电影节的档次和地位!
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红和微商走在世界顶级电影节戛纳红毯上,着实拉低了戛纳电影节的档次,首先这是电影人的盛会,是推动电影发展和发现优秀电影作品的地方,怎么可以出现这么多网红非电影人士呢?这样的现象到底是打了谁的脸呢?网红的行为确实丢人,为了商业目的到电影节去走秀,不过戛纳电影节的组织者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源头问题不解决,这种现象是不会杜绝的。尽管组委会不承认售卖邀请函,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红手中的邀请函都是经过实名电子注册的,并不是单纯的赠予,这一点来看,很有可能组委会是默许这样的买卖行为的,更有可能是内部人的操作不想公之于众!
总之这种现象不根除,戛纳红毯将会越来越混乱,群魔乱舞还会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