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红高粱会成为第一部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中国电影
原因如下:
《红高粱》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出了思考。
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畅快淋离。
整部电影似乎只由黄色和红色组成。身为西安人的张艺谋用泼墨式的表象风格向它们表达着热爱之情,那些黄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对象。而红色则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我奶奶”的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红彤彤的炉火。
中国影史上,《红高粱》是第一部获得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电影,也是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这部电影中独特的色彩与影片中弥漫出来的奔放的气质,让人们能充分感觉到这部电影中的氛围,也展现了张艺谋在当时作为新导演的无限潜力。
国际三大电影节是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柏林国际电影节,这三大电影节是目前影坛上最权威最有分量的三个电影节,他们颁出的最高奖项分别是金狮奖、金棕榈奖和金熊奖,也代表了全世界电影的最高荣耀。
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不同于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颁奖礼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采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评奖。
每一个竞赛单元均设有独立的“评审团主席”和“评审团成员”,由主席领导,成员一般在10人以内,通常邀请电影界、文学界的权威人士,他们将在讨论和论证中决定奖项的归属。
㈡ 中国最著名的导演及他们的代表作都是什么
王小帅,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代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青红》获得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此外,《闯入者》、《扁担姑娘》、《日照重庆》、《二弟》、《左右》等作品亦是入围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诸多奖项。
㈢ 柏林电影节获奖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大盘点!
2月19号柏林电影节刚刚落幕,趁着这个热乎劲我来盘点一下,曾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国内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01.《红高粱》
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根据莫言中篇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登顶金熊奖,成为首部荣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是老谋子的导演处女作。
电影以回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九儿的视角,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曲悲歌。此片中张艺谋对黄色和红色的运用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给整个影片一个一气呵成的基调。
而莫言也成为这部电影背后的功臣。《红高粱》是对深厚沉淀的文化肯定,也是对生命赞美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中“寻根”元素着重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传统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上。通过文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和舒展。
02.《本命年》
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由谢飞执导,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姜文、程琳、蔡鸿翔等人主演的《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影片讲述了姜文扮演的亡命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遭遇爱情、友情和生活等多方面挫折,最终在街边被少年抢劫刺死的悲惨经历。
它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其中长镜头跟拍、还原真实的布景和黑色电影似的布光十分鲜明,反映了一代年轻人心中对没有归宿感的焦虑和挣扎。
03.《香魂女》
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继《本命年》后的又一力作,改编自周大新的同名中篇小说,斯琴高娃、伍宇娟、雷恪生、陈保国等实力派演员出演,塑造了围绕在事业、家庭和情人间的传统妇女香二嫂的悲情故事。电影蕴含了浓厚的东方神韵,同时流露出对传统女性的同情,它和《喜宴》一起夺得了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04.《红粉》
第4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视觉银熊奖
根据苏童同名小说改编,由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独具特色的女将李少红导演。讲述了由王姬和何赛飞饰演的一对青楼姐妹花,因为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的缘故,阴差阳错地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命运。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电影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成就银熊奖,李少红同时凭借此片获得第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5.《太阳有耳》
第46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香港导演严浩执导《太阳有耳》,根据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由尤勇、张瑜主演,这也是张瑜归国后第一次投资制作并主演的影片。它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黄土高原上,被黄埔军校除名后当上土匪头子的潘好和年轻农妇油油间爱恨交织的往事。在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太阳有耳》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导演银熊奖”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同年获得金熊奖的电影是李安的《理智与情感》。
06.《我的父亲母亲》
第50届柏林电影节导演银熊奖
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影片通过优美的乡土画面,诉说了一段难以割舍、跨越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导演用黑白表现现实,用彩色代表回忆,将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回忆区分开来。这也是章子怡登上国际舞台的开山之作,她在片中梳着辫子、穿着棉袄一路小跑的镜头十分经典。电影获得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银熊奖,还在金鸡奖、百花奖中有所斩获。
07.《盲井》
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
海归导演李杨的处女作,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讲述了两个靠骗人赚钱的矿区闲人,因对谋杀一个小男孩产生异议,最终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剧组条件十分艰苦,甚至会连续在地下工作二十余个小时。李杨几乎用纪录片的方式去叙述故事,获得了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艺术贡献银熊奖的肯定。被导演戏称为“原生态”的憨头憨脑的王宝强,摘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08.《白鹿原》
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茅盾文学奖力作、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在王全安的再创作下,电影变得乡土味十足,而且欲望横流。不管是段奕宏与张雨绮的偷情戏,还是张丰毅、刘威及吴刚等一众老戏骨飙演技的桥段,都让这部灾难味道浓厚史诗之作显示出香艳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传统中华文化秦腔的展示十分独特。2012年,《白鹿原》获得第62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
根据以上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1、经典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创作蓝本
将当下备受关注的经典小说搬上荧幕是如今众多电影制作人乐于做的事,有很多作家兼职编剧、制作人、导演等,同时很多导演、编剧也都在写小说,这正是反映了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影视剧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2010年—2014年《盗墓笔记》、《鬼吹灯》以连载的形式在80、90年的心中确立了地位。随后,2014年——2016年其电影、电视剧等以不同形式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7年,这两部小说转化势能还在持续上升。电影技术的发展也同步促进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的范围,在形式上呈现内容的多样性。
2、影视作品有着文学反思的作用
这里的文学反思指的是对小说文学中一些不合理的情节、感情或理念的一种反思。小说与影视剧的相互作用,小说为影视剧提供了素材,影视剧也为小说充当了一个反省思考的媒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更有群众性,它对画面的表现和对情感的震撼突破了小说文字的限制,影视剧可以结合现实社会,比小说等文学更精准和敏锐,能合理的反映复杂的生活现象。影视剧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说的关注度。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剧就是把能被广大观众接受的一个“哈姆雷特”展现出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文学改编的电影不仅获奖更多的是给大众带来身心灵各不同的观感。
㈣ 巩俐的电影,细数张艺谋和巩俐合作的十大经典电影
珍妮酱/文
有人这样评价张艺谋和巩俐:“他们没有结过婚,以后结婚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张艺谋年轻时拍她,到老了还在拍她,这何尝不是一种白头偕老?”
巩俐,是天生属于电影的女演员。 唯一一位主演电影荣获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大满贯的华人演员,也保持着电影作品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次数最多的华人演员记录。 1991年巩俐主演的《菊豆》是华语电影第一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次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度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当年的夺奖大热;1994年巩俐主演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三度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主演影片四年三次入围奥斯卡是巩俐保持的一项国内纪录。巩俐也是主演作品入围奥斯卡最多的华人演员。
张艺谋,天生为电影而生的男人。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80至90年代末代表作《红高粱》、《菊豆》等影片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2002年后商业片代表作《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 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张艺谋和巩俐是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辉煌的名片,巧合的是两位的很多艺术成就和荣誉都是一起创造的,堪称最完美默契的搭档,两者强强联合制造了不少经典,酱酱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两者强强联合拍摄的十部电影。
该片改编自莫言同名中篇小说,以童稚观点回忆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的故事。 “我奶奶”19岁时心不甘情不愿地出嫁,路上与轿夫余占鳌生出感情,走到十八里坡时,两人没能按捺住心中欲火于高粱地里野合,“我奶奶”怀上余占鳌的骨肉嫁给了李大头。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李家的烧酒作坊,不久余占鳌正式成为 “我爷爷”,并独创酿制好酒十八红的方法。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和“我奶奶”在“我爹”九岁时连手谱写了一曲悲歌。
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始皇暴虐无道,民不聊生。方士徐福骗得始皇信任,征召众多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寻取长生仙药。曾因搭救秦始皇而被封官赐剑的郎中令蒙天放与应征少女韩冬儿一见钟情,偷尝禁果,以欺君之罪被赐死。行刑前,冬儿暗将徐福炼就的长生不老金丹送入蒙天放口中,自己投身窑炉,殉情而死。蒙天放则被泥封为俑,置于皇陵。
20世纪30年代,冬儿转世成为三流影星朱莉莉。剧组前往秦始皇陵附近拍摄电影。莉莉发现自己暗恋的大明星白云飞盗掘皇陵的勾当。白云飞为杀人灭口,驾机携莉莉飞入空中。莉莉误将仪表盘打破,随机栽入秦始皇陵,使沉睡地下两千年的蒙天放得以复苏,并与闯入墓中的白云飞等盗墓贼展开搏斗......
影响: 张艺谋和巩俐第一次以男女主角身份合作,可谓是穿越时空玄幻片的开山鼻祖 ,为穿越大戏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播出曾引起巨大轰动。
1988年9月,一伙名为“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的恐怖分子劫持了环洋公司董事长屈孝真乘坐的专机,飞机迫降大陆。以郑贤平为首的恐怖分子以炸机要挟台湾当局释放其小组组长刘庭君。
大陆方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通知台湾当局,双方建立合作,共同解救人质,打击恐怖分子,行动代号“美洲豹”。 以梁壮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劫机突击队与台湾反恐怖突击队先后来到机场,但反劫机行动接连遭到挫败,双方经过研究,决定进行最后的冲击……
影响:巩俐因在此片中的精彩表演荣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并走上了探索表演技巧与风格的新阶段。
杨天青的叔叔杨金山,是个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主,在折磨死两房太太后,为续香火,他又花大价钱买了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菊豆,对其百般虐待。
年近四十而尚未娶亲的天青,对因叔叔每夜滥施淫威而痛苦哀叫的菊豆由怜生爱,两人私通,生得一子。金山喜出望外,以为己出,取名天白。但不久金山中风,半身不遂,菊豆与天青更加肆无忌惮,得知真相的金山想要报复,后却误坠染池丧命。按家族的规矩,天青要搬出染房,被迫分离的菊豆与天青只能暗地来往。
10多年后,天白长大,外人的闲言琐语使他分外仇恨生父……
影响:获得第4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同时成为 首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影片 。巩俐获得了保加利亚瓦尔纳市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大学刚读半年的颂莲被贪钱的母亲逼迫着嫁进陈家大院,成了老爷的第四房姨太。陈府有老规矩,姨太太们傍晚时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来的意味被老爷“临幸”的大红灯笼。
起初因为“新人”身份,颂莲得到老爷最多宠幸,但也因此被其它三位姨太太尤其笑里藏刀的二姨太挤兑得叫苦不迭。因为涉世不深,生性反叛好强的颂莲急欲争一口气,使计又成老爷身边红人,不想计被看穿,终败于二姨太手下酿成悲剧。而三姨太的经历虽与颂莲迥异,却也殊途同归逃不出宿命。
影响: 张艺谋集大成之作《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获巨大的声誉,摘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张艺谋连续第二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获得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以及北美多个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该片成为张巩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凭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颂莲,巩俐获得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同时提名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女主角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西北某个小山村里,村妇秋菊的丈夫王庆来在与村长争执时被对方踢伤下体无法再干农活,只能整日躺在床上,对此村长没表一态。秋菊气不过,找村长理论不得对方理会,为讨一口气,她一纸诉状将村长告到了乡政府。乡政府李公安耐心调解一番后,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却是把钞票直接扔在地上拒不道歉。
村长的举动虽蛮横无理,众人还是觉得事情可以就此划上句号,唯独秋菊被激怒,立誓要讨个说法,于是她挺着个大肚子和妹妹来到县城,开始了漫漫告状路。
影响: 《秋菊打官司》是巩俐90年代的代表作 ,影片一举摘得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并包揽金鸡奖与百花奖最佳影片。巩俐饰演的秋菊不仅使她荣膺金鸡奖影后和日本影评人协会奖影后,并且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这是中国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三大电影节影后桂冠,也是内地女演员唯一的一尊三大电影节影后奖杯 。
富少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
但好景不常,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影响:荣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国际大奖。该片主演葛优更是一举夺得戛纳影帝。
1930年代,乡村少年唐水生来到上海投靠六叔,在他的引荐下,做了歌舞皇后小金宝的贴身佣人。小金宝是上海滩一霸唐老爷的女人,但与其手下宋二爷有染,而宋二爷已经觊觎唐老爷的位子良久。
六叔的猝死使唐老爷心生警觉,带着小金宝、水生等人来到一个只有寡妇翠花和她一双儿女在的小岛避难,并下令对上岛的生熟面孔格杀无论。小金宝在同翠花的相处中对生活有了另一番理解,渐渐对唐老爷的残忍非常不满,然而她的命运亦掌控在唐老爷手中。
影响: 1995年,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最后一个镜头后,张艺谋宣布与巩俐分手 。
王领兵造反,夺得了王位。他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赶走了前妻,迎娶了梁国的公主、现任王后,以得到梁王的支持。王子元祥是前妻留下的孩子,王跟现任王后也生下了元杰、元成。王后却与元祥有着不可告人的乱伦关系,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前妻,对外声称前妻已死。王后一直野心勃勃,元杰得知父亲逼着母亲吃毒药,就答应了母亲在重阳节的那天发起兵变,腥风血雨的战争也开始了……
影响:2006年,两人时隔多年再度合作《满城尽带黄金甲》。 张艺谋坦诚:早在20年前,他就想让巩俐演一次女皇。自分手后阔别八年,巩俐与张艺谋再一次携手,与周润发、周杰伦合作了商业巨制《满城尽带黄金甲》,该片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6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 ,荣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外语片第二名、美国第33届土星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奖项。巩俐荣获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第1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第1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女主角等众多奖项。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瑜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因为患病已经不认识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唐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归来》是两人合作的第十部经典影片,两个经过了半世沧桑和无数辉煌的电影艺术家再次联袂合作,无论从电影本身题材魅力,还是两人情路和事业起伏几个层面来说都堪称回归之作。两个为电影而生的人,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们还会不会有合作的机会,希望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陪伴彼此白头。
㈤ 三大艺术电影节以及它们的最高奖项是什么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注:这是我从“雅虎知识堂”里找的,回答者是snakegirl700。
㈥ 千与千寻是什么小说的主角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
该片荣获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的动画作品 ;2001年电影在日本最终取得了304.0亿日元的票房和约2350万人次的观众,超越《泰坦尼克号》(262.0亿日元(日本))成为日本历代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位。
㈦ 2022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都会有哪些作品获奖
都有《悲情三角》、《分手的决心》、《亲密》、《正午之星》、《天堂来的男孩》等作品获奖。
㈧ 各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都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㈨ 欧洲三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特色各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偏重艺术与先锋电影;戛纳国际电影节有欧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偏重商业与艺术结合电影;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为关注政治性和社会性。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宗旨在于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以艺术性作为评判标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办。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
㈩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哪些
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1、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2、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亦译作康城或坎城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于每年5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3、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创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以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柏林国际电影节于每年2月间举办,为期两周。
(10)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小说扩展阅读
欧洲三大电影节“三大满贯”获得记录
1、最高奖大满贯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夜》柏林金熊(1961)、《红色沙漠》威尼斯金狮(1964)、《放大》戛纳金棕榈(1966)。
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戛纳金棕榈(1970)、《西塞英雄谱》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点》威尼斯金狮(1993)。
2、最佳导演大满贯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狂野之爱》戛纳最佳导演(2002)、《血色将至》柏林最佳导演(2008)《大师》威尼斯最佳导演(2012)。
3、二等奖大满贯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4年《马太福音》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971年《十日谈》柏林评审团大奖、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纳评审团大奖。
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银狮奖、1994年《活着》戛纳评审团大奖、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柏林评审团大奖。
4、最佳男演员大满贯
杰克·莱蒙:1979《中国综合症》戛纳影帝、1981《奉献》柏林影帝、1982《大失踪》戛纳影帝、1992《大亨游戏》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儿》戛纳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员大满贯
朱丽叶·比诺什:1993《蓝》威尼斯影后、1997《英国病人》柏林影后、2010《合法副本》戛纳影后。
朱丽安·摩尔:2002年《远离天堂》威尼斯影后、2003年《时时刻刻》柏林影后、2014年《星图》戛纳影后。
6、终身成就奖满贯
让娜·莫罗:1992年终生成就金狮奖、2000年终生成就金熊奖、2003年终生成就金棕榈奖。
7、主演最高奖满贯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纳金棕榈奖、1961年《夜》柏林金熊奖、1962年《家庭日记》威尼斯金狮奖。
巩俐:1987年《红高粱》柏林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戛纳金棕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