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看
首先决定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第一标准是:“评论量”;第二才是“评分”。下面我来解释为什么这样排序。
因为啊我们大家看电影总是先看它的评分。认为评分高的一定就好看。但是我要告诉你评分高的不一定就好看,而评论量多的就一定好看。记住上边这句话。下面继续讲
举个列子,我们随便找两部目前热度比较高的电影。就拿《夏洛特烦劳》和《驴得水》这两部片子来说吧!前者优酷评分8.2分,评论页数1600多页,后者优酷评分8.6,评论量1300页,前者我连续看了十遍,给出了10分得满分评价。后者我看见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这部片子我只能给7分,不能再高了!有的电影剧情是不错,但是一个主演就能完全毁掉这部片子;原因嘛....换个女主角也许会更好一些。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这两部片子你们可以互相比较一下,《驴得水》比《夏洛特烦恼》的评分高了0.4分,不要小看这0.4分,中间可能隔了有几百部电影。但是我们来看评论量,《驴得水》评论量是1300页,《夏洛特烦恼》评论量1600页,相差三百页。问我那部好看?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夏洛特烦恼》比《驴得水》好看多了。如果同时看过这两部电影的朋友都会觉得我说的没错,没看过得也不要紧,有耐心的你可以回去看完再来回复这条帖子。那有人会问为什么评分高的反而还没评分低的好看呢?我告诉你:评分有可能是宣传的时候找人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反正不能太看评分;但是评论量是不可能假的。难看的片子一般看到中途一半就不想看了,更不会去评论;即使看到了最后也懒得去为这烂片评论浪费时间。只有好片才是看到最后意犹未尽,久久不能离去,心中回味无穷,翻来翻去翻到下面,留下感慨万千......
好了,今天这个话题就到这吧
再见!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留下评论相互交流
② 到底如何评价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
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娱乐商品,但它又有文化属性。电影的受众是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阅历甚至是性格,所以电影是不太容易客观评价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对待一部电影的评价基础不一样。而且电影也有不同的题材和偏好,同一部电影作品你或许视若珍宝,但换做他人可能弃之如敝履
其实,什么是好电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终其始终,能够让人铭记的电影,不说有垂头顿足之处,总有回味无穷引人深思的反馈。
③ 《阳光姐妹淘》这部电影真的比预期的好看吗
当年陪你走过青春的好朋友,后来还有联系吗?大家又各自过得好吗?家庭主妇张丽君在医院重逢了病重的高中好姐妹林青,林青希望离世前能跟当年的姐妹们重聚,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部电影吧。
电影《阳光姐妹淘》观后感很感人,故事有始有终,一群人完满的故事,虽然中间有一大段是空白的,但是她的开始的确是很美好的,美好的让人怀念与羡慕。
我们可能会遗忘很多事情和人,但当那些零零碎碎的事物的影子浮现在眼前时,你会忍不住地去找寻她完整的模样,友情是无价的,是美好的,能治愈好多好多,如果你有好朋友,不管你们相离多远,请莫相忘!
简直不敢相信是包贝尔导演的,跟自己好朋友大晚上一起去看的,我本人是真的爱看这种姐妹情尤其是一对姐妹的姐妹情电影,以前看《小时代》刷了n遍。
现在再看到这种电影,多少都会心动,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没看到最后赶来的那个女孩儿长大后的样子。
④ 一部电影看了多长时间或者怎样的故事情节才能判定很无聊拜托各位了 3Q
怎么说呢?
好莱坞的电影,是有严格格式的。前十分钟把剧情交代清楚,前三十分钟的时候,会有一个高潮的。如果前面三十分钟没有一个高潮的话,说明这个电影不是好莱坞生产的。
中国电影的情况就多了。
这时候,就得要看剧情来分析了,如果前面二十分钟吧,中国剧情一般二十分钟就够了,如果有点意思的话,就可以继续看下去了。
更简单的是,我们看电影的目的是什么,做作业的话,是无论如何都得要看下去了。其次就是兴趣了,我们看电影那么多,什么电影适合我们,一般十分钟就能判断出来的。
⑤ 谁能给我推荐一部你觉得最好看的电影!!!
加勒比海盗系列,忠犬八公(很感人),x战警系列,蝙蝠侠系列,最新的雷神,绿灯侠,变形金刚3没看吧?功夫熊猫
⑥ 标准电影剧本一页就是影屏上一分钟,判断一部影片优秀与否,往往是电影开头的十分钟,也就是剧本
所谓剧本一页就是一分钟这些,都是好莱坞的规则,我们用汉语打字又不用英语,并不适合我们。剧本的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之所以说判断是否优秀看前十页,是因为一般开头不吸引人,就足以说明编剧的能力,没必要接着往下看了。没有人会从中间部分开始看剧本吧,呵呵。所以前十页并不比后面的要重要,而是都一样重要。如何写好剧本前十页?这就跟如何写好剧本一个意思,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还是看专业书吧。
⑦ 开场10分钟就让你欲罢不能的惊悚片,到底哪里好
本文由小帅影院剧透社原创!
1994,对于许多影迷而言是一个带有神奇光环的传奇年份。
那一年,不但有五部高质量的影片《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与一个葬礼》、《益智游戏》角逐奥斯卡的最高舞台。
不论电影的配乐、镜头的精妙还是剧本的编排,都让人感叹94年也会有如此好的惊悚电影。
剧透社——做有温度的第2院线
更多精彩影视娱乐内容尽在小帅影院剧透社
⑧ 电影看了10分钟发现是烂片,坚持看完还是立刻走
电影看了十分钟发现是烂片,坚持看完还是立刻走?之前这个问题,我也参与过一些讨论。
如果是我的话,在我的观念中认为我觉得金钱很重要啊,但是我时间耽误不起,已经觉得这个片子不好,为什么要继续待下去,浪费的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啊。当你意识到时间比金钱还重要的时候,你就不会继续看下去啦。你觉得他是烂片的这个电影,哪怕你花了钱你就花个几十块钱,不要继续错下去啦。你的时间品德金钱更重要,时间是金钱买不到的。金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花的玩的都可以买,但是它买不来时间。时间浪费了就真的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我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
⑨ 美人鱼前十分钟,道尽多少地产真相
美人鱼毋庸置疑是现在的热点,这是周星驰三年磨一剑的电影,毋庸置疑获得市场的认可。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热爱周星驰的电影,因为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尽最大可能的追求完美,追求真相。
其他电影,我没有很多发言权,但是美人鱼这一部电影,因为是以房地产的模式作为开始背景,在开始的10分钟时间内,都以房地产为起因作为阐述,而因为这是我所从事的行业,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星爷从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道出了很多房地产里的真相。
有轻微剧透,各位慎点。
真实一:参与土地竞拍的开发商不代表他对这块地感兴趣
电影开头的细节就是邓超和张雨绮两个人在抢青罗湾这块土地,两家人都在疯狂的举牌,土地价格好像都已经超过了常规外界认知,后来邓超因为财大气粗,不理会理智冲动的抢下了这一块土地,故事也因此来开展。
后来邓超举办庆功仪式,把张雨绮和其他一些地产朋友叫到家中,后来其中一个头上秃头的朋友郑总嘲笑邓超说:你以为张雨绮去竞拍是真的想要这块地啊,无非是希望把土地价格弄高,边上的房子可以快点卖出去。这笔生意你会亏200亿,而张雨绮会赚300亿。
我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惊呆了,这个场景如果是同行和我说我一点都不意外,但是来自星爷我还是满诧异的。
这其实是我们土地现场的一个通病,就是什么问题呢,就是土地市场里,ZF希望能够高房价可以支撑土地,而周边在售项目更希望当下可以拍出一块高昂的土地来刺激下楼市。所以行业内都会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只要周边有土地出让,不管拿不拿地的开发商都参与下,大家都举下牌子,大家一起把价值烘托上去,反正真正想要的开发商会接盘的,这么做百利无一害。
身处在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希望楼市越来越好,所以大家都把宝压在土地市场也就是未来的楼市,只要土地越来越贵,那么当下的房子的价格也就显得相对合理,这一个潜规则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地产的泡沫。
真实二:老板评价土地是否值得的直观标准是比对手贵了多少
邓超为什么会开这个庆功会,邓超扮演的角色自己也在说:对于我来说,做生意就两个原则。第一所有对手的报价我都跟进,第二我每次报价都比对手贵100万,要知道只比对手100万就可以谈成这笔生意,100万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就一次应酬的花销么。
对于邓超来说,他的逻辑是对方的价格只要对方肯出就说明这个价格就是合理的,而我多花100万就当我多做了一次应酬,所以我的这个价格也是合理的。所以我永远都能拿到项目,而且是合理的价格。
这个逻辑很土豪,但是这其实是不少土豪老板拿地当下的判断因素,我看过太多的开发商,在得瑟自己拿下这块地的时候第一句话会说:我只比谁谁谁多花了多少就拿下了这块地。
而拿地时候怀揣着这个策略的开发商如果有两家以上,那么土地市场上的不理性部分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很多时候土地市场上那些不合理的成交,就有一部分这个因素夹杂其中。
竞拍市场,永远不会只有理性,有攀比就会有非理性,有非理性就会有失控,而邓超则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类老板。
真实三:填海技术可以获得异常丰厚的收益
当所有人都在吐槽邓超土地拿的太贵的时候,邓超默默的从助手那里拿到一个通文说:如果清罗湾可以填海,那么这样的投入还贵么看
结果在场的所有人都马上换了一张脸过来舔菊,希望能够和邓超合作。
是的,没有看错,浅滩填海是可以让项目快速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这个策略在不少项目上已经得到了验证。恒x是这个策略玩的最溜的,启东项目和海南项目都是在这样背景下拿到手的。
大概查了下数据,第一填海所获得的土地是没有土地费的,只需要缴纳少量的配套费用。第二填海的成本是20万一亩,折合一平米土地只有300元,这是非常低廉的代价,可以彻底的拜托楼板价的束缚。恒X为什么那两个项目营销可以砸这么多钱,简单的说土地不要钱项目几乎就没多少钱,营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所以当青罗湾说可以填海的时候,对这个项目就是颠覆性的调整,马上从过去的亏本可转换到大把的利润。
真实四:拿不到土地,用入股的方式依然可以分一杯羹
当张雨绮没拿到这块地然后又知道这个项目可以填海之后,马上做了一个决定,用300亿的资金的方式入股这个项目45%的股份,从此邓超和张雨绮开始合作开发的过程。
其实这个策略已经成为不少的小开发商生存的重要策略。
毋庸置疑现在土地市场越来越是大鳄的市场,动则上十亿的代价让小企业在土地市场已经没有竞拍的权利了,那么这些小企业怎么生存。
很多时候采用的策略就是用入股的方式,这些企业能够生存到现在肯定有一些核心竞争力,比如精装修做的特别好啊,比如和ZF关系特别好啊,比如设计能力特别强……这些技能已经不能让这些企业去土地市场上拿地,但是却非常容易帮助他和土地获得者合作。他作为一个环节可以解决项目开发产业链上的重要要素,那些土地拥有者当然没有理由拒绝,那么根据作用的大小不同程度的入股就是一条重要的方式。
当然了,某一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某一类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真实五:地产开发商在什么程度上会忽略利润这个元素
当邓超拿下这块地的时候,所有记者都来采访说:成本这么贵,为什么企业还要拿这个项目。
当时的新闻发言人说:这个项目将会是企业所有最高端产品线的集合,已经不是利润所可以考虑的。
这其实也是当下房地产市场下的一个真实,就是在现在,很多时候开发是一种无奈,做这个生意可能没有足够的利润可以获得,但是又必须要做。
比如一些国企,为什么会集中在第四季度拿地,不是认为当下的土地好,而是年终指标必须完成掉。
比如一些企业会莫名奇妙的拿一些土地,不是因为他们想要,而是别人因为抵债各种塞给他们的,换句话来说他们自己也是莫名奇妙的进入房地产的。
比如说一些所谓野蛮人拿钱不当钱随便花,那是因为他们的钱都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给的。
再比如就像美人鱼电影里一样,为了实现企业转型往高端走,特意拿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地块,甚至愿意背负一定的代价。
这就是当下的房地产里的各种真实,这些除了业内之外几乎别人不曾知道也不会关心的真实,在美人鱼电影里的前十分钟就这么淋漓精致的展现。
我看电影的时候,说实话有点被震撼到,
我好奇周星驰为什么会知道这些细节...
好奇周星驰为什么会如此自然的展露这些细节...
好奇周星驰为什么可以把细节藏的如此不动声色但却如此到位贴切...
我想这就是星爷的魅力吧,他在每一个地方都追求完美,哪怕这个不是他擅长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不是那么重要。他的电影在搞笑的大背景下包含了太多的元素,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镜子和影子。
这样的周星驰,大家是不是很怀念呢,这个表情像极了过去dvd里的各种片段。而作为导演他没有亲自出面,选择了把自己的所有表演技巧传达给演员,周星驰用尽一切来搞笑,我觉得他会希望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看到搞笑背后藏着什么。
今天我作为一个地产人看到了这些,如果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还看到了什么呢看所有人都说电影是假的,但是周星驰却用生命来营造这93分钟的真实
真实,是这个世道最珍贵的品质。
感谢周星驰,我永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