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郇山隐修会是否真的存在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否真实
郇山隐修会又称作锡安会,1956年之前,从没有任何文字或者经得起考证的历史材料能够证明郇山隐修会的存在。郇山隐修会法语Prieuré de Sion、英语Priory of Sion或Priory of Zion。可以考证的成立历史是从1956年5月7日开始的,它成立于法国的Annemasse城,并同其他各种社会团体一样,于7月20日在法国内政部依法注册。创建者按照签名次序依次为:皮埃尔·普兰塔(人称Chyren)、安德雷·波鸿(人称斯坦尼斯·贝拉斯)、让·德利瓦尔和阿蒙·德法日,创会宗旨为:“成员教育和互助”。郇山实际上是Annemasse以南不远的一座小山丘的名字。
抹大拉的玛丽亚 (Magdalene) 生于:公元一世纪,Magdala 死于:公元一世纪, Ephesus(以弗所), Asia Minor(小亚细亚)或Marseilles(马赛) 很久以来这个女人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她用忏悔的眼泪为耶稣洗脚,用密软的黑发来把它们擦干; 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里哀哭祈祷喂他喝水;耶稣死后她进入停尸的墓穴预备亲自为其用油脂净身,却意外发现耶稣死而复活……这些故事确实非常动人,也很引人好奇。但是,研究圣经、基督教历史的学究们不满足于《圣经》上对抹大拉的玛丽亚只字片语的描述,孜孜不倦地搜索史记,欲临摹出这个神秘女子的真面目。1896年,一位德国学者在开罗发现了《玛丽亚福音书》,1943年《拿哈马地文献》在一个陶罐内被发现……
② 圣母玛丽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有什么关系
圣母玛利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他们都是人,都是女人,都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的。
但是圣母玛利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并不是同一个人,圣母玛利亚是耶稣在人间道成肉身时候的母亲,而抹大拉的玛丽亚是在抹大拉(地名)的一个叫玛利亚的妇女,只不过同名同姓罢了。
抹大拉的玛丽亚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后有说法她可能是耶稣在世间最亲密的信仰伴侣,或者说她是未被正史记载的最受耶稣教诲最得其神髓的门徒。
(2)福音电影抹大拉的马利亚扩展阅读
争论
一些现代作家认为抹大拉的玛丽亚是耶稣的妻子。这些作者引用诺斯底派的写作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例如《腓力福音》的确描述抹大拉的玛丽亚为最接近耶稣的使徒。
然而,没有任何已知的文件能够证明她是耶稣的妻子,并且诺斯低派基本上没有任何性别上的证明。这种亲密的关系被描述为抹大拉的玛丽亚能够理解耶稣以及他的教导,而其他的师徒却不能。
虽然难有定论,但是玛丽亚在耶稣受难地以及在他的坟墓出现,至少和她作为妻子或寡妇的角色是一致的,尽管也有可能这是耶稣对她和他母亲玛丽亚的关心而所预备的。由于缺少当代文件,这些假设不能够被证实,并且尽管有人认为这些想法可以接受,但是大多数的学者并不严肃接受它。
一个支持耶稣结婚的论点是,独身在耶稣那个时代对于犹太男人是很罕见的。"Be fruitful and multiply",“结果子并且去传播”。由于这个原因,像拉比一样去游历教导,对于一个没有结婚的成年犹太人是难以想象的。
③ 抹大拉的玛利亚
是一个被鬼附身的女子,曾有七个鬼附在她身上,后来被耶稣解救,成为耶稣的门徒。她的名字叫马利亚。
抹大拉应该是个地名。
公元一世纪前后,巴勒斯坦地区的人喜欢用家族的人名来为后代取名,所以很多人都是重名的。
另外,所谓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耶稣“妻子”,纯属无稽之谈,只是一些毁谤耶稣的人所编造的谎言,根本就找不到证据。
④ 抹大拉的玛丽亚是谁
抹大拉的玛丽亚是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后有说法她可能是耶稣在世间最亲密的信仰伴侣,或者说她是未被正史记载的最受耶稣教诲最得其神髓的门徒。
东方仍有一些国家崇拜着一种红色彩蛋。传说玛丽亚手握着一颗白色的蛋向罗马皇帝提比略游说,皇帝笑道:“如果耶稣能复活,就像你手持的这颗蛋能变成红色。”他刚一说完,那颗蛋便变得血一般鲜红,而玛利亚依然继续平静地宣讲着福音书。
关于这个故事的其他说法(多来源于希腊),说是玛利亚将这些蛋放在耶稣荆棘之路的脚印上,让它们沾满了耶稣。
抹大拉的玛丽亚另一个身份传说
一些现代作家认为抹大拉的玛丽亚是耶稣的妻子。这些作者引用诺斯底派的写作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例如《腓力福音》的确描述抹大拉的玛丽亚为最接近耶稣的使徒。
然而,没有任何已知的文件能够证明她是耶稣的妻子,并且诺斯低派基本上没有任何性别上的证明。这种亲密的关系被描述为抹大拉的玛丽亚能够理解耶稣以及他的教导,而其他的师徒却不能。
⑤ 你看懂《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了吗
《达·芬奇密码》中,罗伯特·兰登将索菲·奈芙保险箱钥匙上蚀刻的P.S.保猜解成郇山隐修会的字头标示。郇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又译作锡安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许多虚构或者纪实文学作品热衷描写的一个秘密基督教团体。在这些作品中,郇山隐修会被描述成西欧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秘密结社组织,或者是现代版的蔷薇十字团。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郇山隐修会只是一个虚构的骗局。1956年之前,从没有任何文字或者经得起考证的历史材料能够证明郇山隐修会的存在。郇山隐修会是贯穿《达·芬奇密码》情节下的主体暗流。索菲在遇到兰登前并不知道该组织的存在,但她生活的每一方面却早已由此被注定。这就将她和许多读者放到了同一位置:作为基督教信徒被养育成人,对基督教背后催生助长的历史动力却茫然无知。麦克尔·白金特、理查德·雷伊和亨利·林肯撰写有关隐修会一书《弥赛亚的遗产》时,雇用了在该领域有着35年研究经验的安娜·埃文思。这位专家声称,她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遇到了数量空前的障碍和矛盾。所谓“证据”亦真亦假无法判定,弄得个云山雾罩,越发使隐修会显得谜幻夺魂。那些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也是模糊混乱。
⑥ 看见复活主后生命得改变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向门徒显现
(太28·16-20;可16·14-18;路24·36-4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耶稣和多马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本书的目的
(约翰福音 20:11-29 和合本)
1:哭泣变喜乐
2:忧愁变喜乐
3:软弱的变刚强
4:疑惑变确信
⑦ 抹大拉的马利亚——遇见复活主
经文:约20:1——18
回顾受难: 悲惨的杀害 ,黑暗掌权。
门徒四散太26:31
亚13:7门徒也活在恐惧,失望之中。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局,耶稣也只是英雄,是楷模,门徒所传,所信都是枉然。
门徒大大的跌倒,大大的失败。彼得一个曾经发誓起咒终生爱主的大使徒,却在一个小小的侍女面前,矢口否认。我们的犯罪也是不经意,也会因小事而弃绝主。
主渴望像他所爱的人显现,可:16:9告诉门徒和彼得。这里特别提到彼得,就可以看出神何等体恤人的软弱。主渴望像他的每个孩子显现,坚固他们。父爱子,不希望我们绝望,不希望我们恐惧。
马利亚不愿意离开,无人能够安慰,天使无法安慰,耶稣对于他意味着全部,意味着整个世界,她执着,专一,单单的寻找。必要寻见。主像她显现,但她却……(旧造)耶稣像他显现,他以为是看园的,她说"若是你将他移去"她认为她所爱的别人也会爱,她所知晓的别人也因知晓。
⑧ 谁知道《最后的晚餐》中有什么未解之谜
耶稣只有十二位门徒,犹大正是第十二位
13这个数字在西文不吉利的原因是: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犹大是第十三个到的。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 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