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部电影名
哈哈 好容易帮你找到啦!
对不起我刚才说错了 说成了大河之恋 那是我没有自己验证的结果 现在找到了并验证 片名是《湖畔春晓》
湖畔春晓 (1964)(Mans Favorite Sport?)
--------------------------------------------------------------------------------
导 演:霍华德·霍克斯
编 剧:帕特·弗兰克 约翰·芬顿·默里
主 演:诺曼·奥尔登 詹姆斯·韦斯特菲尔德 菲尔·卡尔森 查伦·霍尔特 John McGiver
上 映:1964年1月29日
地 区:美国
语 言:英语
颜 色:彩色
声 音:单声道
时 长:120分钟
类 型:喜剧片
分 级:芬兰:S 瑞典:Btl 德国:12
说实话 真是很难找,应该很好看的吧 我没看过,打算有时间了看一下。
男主人公叫罗格,是一家渔具公司的首席顾问,还出版了一本指导钓鱼的书。
女主人公叫艾比,在一家旅行社担任公关之类的职务。
故事从艾比和好友依茜邀请罗格参加钓鱼比赛开始。
罗格百般推脱,两位美女紧追不舍,最后罗格只好告诉她们,自己其实从来没有钓过鱼,也不喜欢钓鱼,他只是从各种途径了解有关钓鱼的技巧然后告诉别人,完全是为了保住工作。
于是艾比和依茜就开始教罗格钓鱼,让罗格去参加比赛,期间发生了很多趣事。
我觉得最好笑的是罗格的未婚妻泰格丝来访产生误会那段。
还有两个闹别扭的有情人躺在野营床上被大雨冲进河里,很有情调。
② 老电影,一个人在海里钓鱼,钓一条很大的金枪鱼,鱼拉着船跑了好几天,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什么
电影的名字叫做《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由约翰斯·特奇斯、弗雷德·金尼曼、亨利·金执导,斯宾塞·屈赛、菲力普·帕佐斯出演,该片已于1958年10月7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的故事。
桑地亚哥(斯宾塞·屈赛饰演)是古巴海边的老渔民,无依无靠,没有亲属,和邻近的男孩马诺林很熟,马诺林经常来和他聊天,和他学习捕鱼技巧。
马洛林(Felipe Pazos饰演)是古巴海边的居民,年纪很小,喜欢捕鱼生活,经常和桑迪亚哥去聊天,帮他收拾渔具。
(2)有一部电影讲捕捉鱼为了鱼油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孤独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终于在第五天钓上一条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昼夜的殊死捕斗,筋疲力尽的圣地亚哥最终降服了这条前所未见的大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
夜色降临,遍体鳞伤的圣地亚哥满怀喜悦地返航,却没料到,看似平静的海面上,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正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
返航回家时,海中的鲨鱼前来抢夺马林鱼的肉,老渔民用尽方法但是马林鱼最终还是被鲨鱼们完全吞噬。他回家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个骨架,于是他开始吃起马林鱼的骨头。
③ 蓝色大海的传说哪里可以看
电视剧在2016年播出,导演是陈赫,编剧是朴智恩,一共20集。
因为该剧的剧情奇幻、外加演员演技在线,播出后在2016年的 sbs演技大赏中荣获最佳演技、十大明星奖还有特别演技等在列的四个奖项,更不要说2017年的第12届 Soompi Awards最佳男演员、情侣等奖,可见其红火程度。
《蓝色大海的传说》的灵感,其实源于汉文学家柳梦寅的故事集《於于野谭》中“人鱼传说”。本身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县令在一位渔民家过夜,偶然见到了他捕捉的一条人鱼,不忍心她受到伤害,所以将其放生。
而《蓝色大海的传说》也是以这个故事为铺垫,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016年,人鱼沈清和大骗子许俊宰相遇,随后产生了浪漫的爱情,故事因此展开。
全智贤本身就是一位演技在线的女艺人,此次搭档李敏镐,吸引了无数粉丝的目光,因此电视播出后播放量遥遥领先。
剧情简介
1598年,在江原道的歙谷县有位名叫金聃龄(李敏镐饰)的县令,在海边杨某家中借宿,杨某带他观看自己抓到的美人鱼(全智贤饰)。
聃龄问杨某,抓美人鱼打算做什么,杨某说道,从美人鱼上提取的鱼油品相优良,即便放置多年也不会腐坏,那可是一旦年久便会腐臭的鲸油难以媲美的上佳油脂。聃龄甚是怜惜,从杨某的手中夺回了美人鱼,并将其放生大海。
2016年,正如人类就算不愿意也会遭遇交通事故一般,美人鱼在遭遇事故之后来到了陆地上,在陆地上见到了第一个人类,第一个男人,便是许俊宰(李敏镐饰),而不久后回到大海的美人鱼却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为了坚守和那个男人再次见面的承诺,再次重返陆地,来到首尔。
在美人鱼世界中她最孤傲冷艳聪明绝顶,而在人类世界,在俊宰眼中,她不过是个能吃的蠢货。这个懵懂女对世界简直一窍不通,对俊宰说的话深信不疑,甚至还通过他来学习这个世界。
不知不觉的,他开始觉得对这个女人撒谎产生了负罪感。这两个本绝对无法并存的人,展开了一段势均力敌,火热炽烈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
④ 找一部电影:2000年左右在CCTV6播出过,是关于捕捉鲸鱼或鲨鱼的、欧美电影
深海狂鲨
主演:托马斯·简 萨弗蓉·布罗斯 里·库尔·J 迈克尔·拉帕波特
导演:雷尼·哈林
年代:1999
看点:美国电影 悬疑 惊悚 科幻 粗犷 险境 灾难 幸存者 动物 恐怖
简介:
Susan McAlester博士的试验有望使医学取得重大突破,但她要想使mako鲨的基因重组,却又违反了道德规则。在她的研究中,一种自然界最致命的杀人机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变得更加智慧和强大。 然而让McAlester烦恼的并不仅仅是这一致命的生物。她的这种不可靠的研究方式使她和工作组其他成员,特别是鲨鱼专家Carter Blake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此外,试验船的投资者也疑心重重,威胁要在Susan McAlester博士的一轮主要试验开始前夕关闭所有近海设备。这个试验的主要支持者,Russell Franklin,被派到船上向他们发出最后通牒——研究必须得出确定的结论,否则基金将被撤消。 Susan和她的工作组成功地从最大的mako鲨中提取了脑组织。但是在试验过程中一个不幸的事故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对设备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一场大风暴席卷了正在下沉的试验船,科学家和工人发现他们又卷入一场人鲨大战中,而敌人正是他们试图研制的致命的人造生物。
⑤ 一跺脚就能钓到鱼的一部喜剧片叫什么 片子里有路易·德·菲奈斯
这部电影是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1958年主演的《既没有看到,也没有经历》(《Ni.vu.ni.connu》)。我之前也是一直被某些人说的《极客渔师》误导,害我按这去搜索,根本没结果,直到我看了《既没有看到,也没有经历》,才恍然大悟,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⑥ 一部外国渔民出海钓鱼的电影
很经典,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啊
我看过的是这个版本,正大综艺放过的
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7.3
影评(1)|收藏(19)
年代:1990产地:英国
导演:裘德·泰勒
主演:安东尼·奎恩盖瑞·科尔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类型:剧情
根据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圣地亚哥像往常一样去打鱼,结果捕到一条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鱼。有一只鲨鱼袭击他,试图偷走老人的猎物。圣地亚哥和这条鲨鱼战斗了好些日子。当他回到岸上的时候,已经是衣衫褴褛、伤痕累累,而且捕捉到的鱼也只剩下了一堆骨头。
⑦ 高分跪求一部有关鱼的电影 欧美片
异魔禁区/Dagon 很克苏鲁风格的电影
保罗与女友芭芭拉正和富商霍华与妻子维琪一齐庆祝新成立的网路公司.四人在霍华的海边度假小屋庆祝,兴高采烈之时,霍华的游艇不甚撞上岩石,维琪被困其中,保罗与芭芭拉只好到邻近得城镇求救,渔村.英波卡,是个看似隔绝的小镇,居民都偷偷观察这两个陌生人的来意.保罗与芭芭拉好不容易说服两个渔夫前往游艇搁浅地帮忙,却发现霍华与维琪已消失不见.在此时,芭芭拉被旅馆柜台职员抓住,夜晚来临,保罗发现自己被全镇的人追捕.保罗在逃命关头,发现了英波卡镇的大秘密,他们朝拜异魔海怪,Dagon.所有非英波卡镇民都要成为异魔的祭品,男人被剥皮,女人要献给海怪当妻子,为其繁衍半人半怪兽的后代
⑧ 一部外国渔民出海钓鱼的电影
“渔民出海钓鱼”出自外国电影《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由裘德·泰勒执导,安东尼·奎恩、盖瑞·科尔主演的电影。1990年上映。片长93分钟,制片地区英国,
《老人与海》根据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圣地亚哥像往常一样去打鱼,结果捕到一条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鱼。
有一只鲨鱼袭击他,试图偷走老人的猎物。圣地亚哥和这条鲨鱼战斗了好些日子。当他回到岸上的时候,已经是衣衫褴褛、伤痕累累,而且捕捉到的鱼也只剩下了一堆骨头。
(8)有一部电影讲捕捉鱼为了鱼油扩展阅读
《老人与海》演员表
1、安东尼·奎恩饰演Santiago
生于墨西哥奇瓦瓦市,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是墨西哥人,少年时代移居美国,青年时任拳师维生。1936年入电影界,50年代以《萨巴达万岁》和《梵谷传》分获第25、2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
2、盖瑞·科尔饰演Tom Pruitt
1956年9月20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帕尔克里奇,是美国一名男演员,代表作品有《模范家庭》、《傲骨贤妻》、《晨星之子》等。
⑨ 求一部电影,讲的是日本的捕鲸还是捕海豚的记录片,是个美国人拍的!
《海豚湾》
“拍这部片子就好像在亲历一场谍战剧”
十几只惊恐的海豚被渔网堵在海湾中,日本太地町渔民用渔叉将它们一只只刺死,然后拖上渔船,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这是纪录片《海豚湾》中的一个镜头,电影记录了日本西部一个名叫太地町的渔村捕杀海豚的真实过程,影片目前已被列入“2010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5 个候选入围名单中。近日,《海豚湾》导演路易·皮斯豪斯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拍摄这部片子的过程,就好像在亲历一场谍战剧。”
日本南部渔村太地町,三面环海,风景宜人,到处可见以海豚为标志的建筑、路标以及海豚形状的轮船。初来乍到者甚至日本本土观光客,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的小镇。谁能想到,美丽的海湾背后,竟隐匿着一个从未被世人发现的海豚屠宰场。
每年9 月至次年2 月的捕鲸季,也是海豚遭受捕杀的季节。每天傍晚,太地町的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随后,渔民们会开船将海豚驱赶到用渔网封锁的礁湖之中。
第二天清晨,来自全球各地的贸易商会前来挑选适合在水族馆进行表演的海豚。一头特别聪明的海豚可能会卖出10 万英镑的高价。一旦这些贸易商挑选完毕,剩下的海豚就只能等待被屠杀的命运。渔民们会用长钩刀砍杀海豚,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
受到惊吓的海豚在海湾凹口内四处游窜,周围的海水已被海豚的血水染成红色。有些母海豚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险并试图保护它们时,往往发出极度痛苦的鸣叫。绝望的叫声加上触目惊心的血水,让这一幕显得即凄惨又血腥。
由于大量失血,再加上疼痛难忍,这些受伤的海豚往往会失去活力;这时渔民会将它们拉上渔船,割断它们的喉咙,或者砍开它们的脊髓。更多的海豚则会被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
自2005 年起,美国海洋摄影师、“海洋保护协会”创办人路易·皮斯豪斯(Louie Psihoyos)连续三年往返美国与日本太地町。2008 年9 月,他与伙伴们终于在这个四处张贴着“禁止拍摄”、“危险”等字样标语的海港小镇,通过摄影机镜头记录下血色“海豚湾”的惊天秘密。这也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作。
“海豚也在鲸类之列,但它是不受国际反捕鲸协会(IWC)保护的小型鲸类。很多时候,它成为拯救人类的天使,但是人类却没能好好保护它。” 皮斯豪斯向《外滩画报》道出拍摄《海豚湾》的原因。皮斯豪斯告诉记者,目前,日本政府允许本国渔民每年捕杀2 万只海豚。但他认为,日本公布的官方数据太过“保守”。“我们估计,被捕杀的海豚数量应该超过3.2 万头,太地町这个仅有3500 人的小渔村每年就要捕杀大约2000 只。”
去年夏天,《海豚湾》在美国上映,引发剧烈反响,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太地町血腥屠杀海豚的行为。美国知名电影人、第25 届圣芭芭拉国际电影节执行主席罗格·德林称赞说:“无论出于电影制作考虑,还是基于生态环保考虑,今年没有一部电影能与《海豚湾》媲美。”目前,该影片已被列入“2010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5 个候选入围名单中。最终入围名单将于2 月2 日公布。
“当时感觉自己就像007”
2005 年,在一次顶级海洋哺乳动物专家与会的座谈会上,导演皮斯豪斯结识了本部影片的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Ric O’Berry),后者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海豚音学家。那次大会,奥巴瑞本应是主要发言人之一。正当皮斯豪斯满心期待听奥巴瑞的演讲时,他却在即将登台前一分钟被大会的赞助方——“海洋世界”(Sea World,旗下拥有众多世界海洋公园的经营权)请出座谈会。生性敏感的皮斯豪斯察觉到,此事另有隐情。他辗转打听到,原来奥巴瑞被剥夺发言权,是因为“海洋世界”担心他谈论有关太地町屠杀海豚的事。
就这样,皮斯豪斯第一次知道,在日本一个美丽的海湾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后三年,皮斯豪斯跟随奥巴瑞以观光客的身份频繁进入太地町。“最头疼的地方是怎么千方百计躲避警察的盯梢。”皮斯豪斯回忆说,他们第一次进入太地町是在2005 年6 月,当时他们戴着口罩,弯着身子开车,尽量做到不引人注目。
去的次数多了,当地警方开始盯上这几个“老面孔”。“你们是不是来这里搞反捕鲸或海豚的活动?”“你们不得进入禁区!”……《海豚湾》影片中,奥巴瑞在下榻的当地洗浴中心接受三个便衣警察的盘查。
每天白天,皮斯豪斯一行人一旦外出,都会发现跟踪他们的警车,最多的时候有7 辆警车。皮斯豪斯只得想办法与他们周旋——先把常开的那辆车停在某个街角,然后换到另一辆车,由一个日本朋友开车,躲避警察的注意。“当时感觉自己就像007。”皮斯豪斯打趣道。
太地町的捕豚海域是一个天然的堡垒,那里三面是悬崖。要到达那一海域,必须经过几条隧道以及环绕着铁丝网的高墙,铁丝上挂满“禁止进入”的标牌。附近的高山上时刻会有警察出没,也有带刀的渔民。白天,皮斯豪斯是不敢贸然行动的。“不是我夸张,如果那些渔民发现我们的真实目的,肯定会杀了我们。”
夜幕降临,皮斯豪斯带着全副武装开始秘密行动,夜视镜、热感摄像机以及加密无线电接收装置,这些军事领域才用到的设备成了他们的利器。2006 年及2007 年,皮斯豪斯花费了很长时间用于侦察、计划,但遗憾的是,他始终无法在白天进入禁区,拍摄下当地渔民屠杀海豚的影像资料。
有一天,皮斯豪斯走进太地町的一间寺庙。他发现,寺庙的前面有一个干石庭院,僧人把石头耙平,中间保留了几个大石头,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看着它们冥想。突然间,皮斯豪斯有了主意:“能否为石头安上‘眼睛’?”
皮斯豪斯的一名好友是美国好莱坞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模型制作负责人,皮斯豪斯赶紧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想把高清摄影机藏在石头里的想法。结果,那名负责人爽快地答应下来。最终,那位好友为他制作了十多个大小不一的石头模型。“这真是珍贵的艺术品,涂成灰色之后,没人能看出其中的蹊跷。”
2008 年,皮斯豪斯聚集了一支堪比“十一罗汉”的精英团队,他们佯装成一个摇滚乐团,再次进入太地町。“这就像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的确是。”皮斯豪斯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之前的谨小慎微,才换来了成功的机会。“一旦被日本人发现我们的真正目的,就别想再踏进太地町一步。”
“十一罗汉”的精英团队包括有加拿大潜水女王、曾获得8 次世锦赛冠军的曼迪·雷·克鲁谢克(Mandy·RaeCruickshank)和她的潜水员丈夫,他们负责在水下悄悄安装摄像机和水听器;曾在《加勒比海盗》中出演主帆手的美国演员查尔斯·汉伯顿(Charles Hambleto)在剧组里担任“反盯梢”的角色,他的武器是一架军用热感摄影机,即便一点点震动,这台神奇的热感摄影机都能捕捉下来;还有一位曾担任加拿大空军技师的电学专家,制作了一架海豚式样的无人驾驶飞艇,该遥控飞艇下方隐蔽处装有陀螺稳定式的高清摄影机。
最终,摄制组成功地在太地町海底、屠宰湾的山头和树林里安装了各种摄像头。镜头下,捕鱼船缓缓地在静止的方格中移动,原本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大片鲜红的血色,最后整个海湾都被刺眼的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的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叫声。挥舞着长枪的渔民们,好像没有灵魂、没有知觉,他们将死去的海豚尸体用铁钩一具具挑上船。第二天,第二轮屠宰再次上演……
许多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表示,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太地町海湾像血一样鲜红的海水。
去年11月东京电影节,太地町当地渔民“不断联系”日本政府,试图阻挠影片上映。他们称《海豚湾》的摄制未经允许,是对这个拥有400 年海豚渔猎史小镇的“侮辱”。
“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误会”
两名在太地町生活的民众告诉皮斯豪斯,当地渔民把食用海豚肉视作“传统”,海豚肉甚至还是当地学校午餐肉的一部分。
《海豚湾》中揭露:海豚肉含有汞、镉、滴滴涕、戴奥辛和聚氯联二苯等致癌物质,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会超过安全限度的5000 倍。如此高含量的汞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很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导致食用者精神失常。但是,这些海豚肉大都被贴上其他品种肉类的标签,出现在世界各地超市里,被毫不知情的人们食用。
“我们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杀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渔业局的高层官员面对摄制组的镜头,平静地表示,“我不认为海豚肉会引发同样的悲剧(汞中毒)。”此后,摄制组在这位官员的头发上做了测试,轻易地检测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海豚是有记载以来唯一会主动拯救人类的可知野生动物。在古希腊,海豚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伤害它们会被处以死刑。
导演皮斯豪斯自己曾被海豚救过一命。当时他正在海底拍摄一群海豚,并不知道一头双髻鲨正悄然尾随。正当双髻鲨伺机发动攻击,这群海豚突然游到他和双髻鲨之间,顶开了那头鲨鱼。“海豚救了我的命。虽然我听过很多海豚拯救人类的故事,但从未想过这件事情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皮斯豪斯回忆到,“然而我们现在拯救海豚的唯一方式却是证明我们已经把它们的生活环境污染,让它们的肉变得有毒而不能食用。这真的是人类唯一能做的吗?”
贯穿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的故事和他的深深忏悔。奥巴瑞至今最后悔的事就是自己在1962年一手创办了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他认为正是这个节目让利欲熏心的人看到了靠贩卖海豚获利的可能。
1964 年,《海豚的故事》每周五晚上七点半准时在美国的电视台播出,无数美国观众被他训练的五只雌性小海豚深深吸引,奥巴瑞也凭借这档高收视率的节目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海豚训练师。10年后,《海豚的故事》停播,五只海豚被送入迈阿密水族馆。没过多久,一只名叫“凯西”的海豚因为情绪低落而自杀。“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识的。所以,当生命变得无法忍受时,它会选择不再呼吸来结束生命。”奥巴瑞眼睁睁地看着“凯西”游到他的臂膀里,直视着他的眼睛,深深呼出一口气,却不再呼吸了。“凯西”之死让奥巴瑞下定决心,结束如日中天的海豚训练师生涯,用之后的生命来赎罪。
“我本应攒足钱,把它们从水族馆里买走,放它们自由,那才是正确的事情。而我却每年买一辆保时捷。我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那样的愚昧中。”电影中,奥巴瑞说这些话时,眼神凝重。
在奥巴瑞看来,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误会。“有时候爱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词。我们以为自己爱了,却不知道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奥巴瑞告诉《外滩画报》。在《海豚湾》影片里,水族馆内海豚跳跃、观众欢呼的背后,是鱼房中摆放着的一瓶瓶治疗海豚溃疡的抗酸剂和胃泰美,海豚的胃病是因为过度紧张的表演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欢呼声对于海豚敏锐的听觉来说是一场折磨,知道海豚微笑背后的绝望,海洋世界将不再是梦幻乐园的代名词。”
影片最后,70 多岁的奥巴瑞顶着满头白发,胸前挂着一台移动电视,屏幕上放映的正是太地町渔民屠宰海豚的录像。他就这样踏进国际反捕鲸协会会场,走到各国代表前无声地抗议,被带走也没有任何反抗;他还这样走上东京涩谷的十字街头,在人潮中静静地伫立着……终于,一个人停下脚步,接着,两个、三个,驻足观看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导演本人最满意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