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哪个明星当过威尼斯电影节评委
威尼斯电影节:
历年华语电影人评委会主席:巩俐(2002)、张艺谋(2007)、李安(2009)
历年华语电影人评委会成员:谢晋(1989)、陈凯歌(1993)、张曼玉(1999)、许鞍华(2003)、徐枫(2004)、阿城(2005)、杜琪峰(2008)、陈可辛(2012)、姜文(2013)、陈冲(2014)、侯孝贤(2015)、赵薇(2016)
2. 姜文一共导了六部电影,为什么有人觉得他的电影很扯
姜文从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横空出世,在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惊艳了国际影坛后,
他到目前为止导演的所有六部电影,无一不是每句台词都极具深意,包含隐喻,可以让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各类观众去做多重解读,更夹杂了各种别具匠心向影史大师经典作品致敬的桥段,足以让喜欢姜文作品的影迷得以反复回味,更自发为其去做宣传,四处推荐给亲朋好友。
正因如此,姜文也成为了一个明星气质极强、极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人。论其个人气场和“明星范”,更是极少数可以和香港黄金时代巨星相抗衡的内地巨星。其他几位同样蜚声国际的华语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如果比死忠粉丝的数量,恐怕加起来也不到姜文的零头。
然而,姜文骨子里从来也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文艺中年,如他自己所说,“充满了怀疑主义,悲观主义和叛逆性”,“对那些人们确信的、笃定的、甚至群体性趋之若鹜的所有东西,都持怀疑态度”,因此,比起拍摄迎合市场和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尽情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才是他一向的心之所愿。
2010年那部口碑和票房双双大爆,创造当时华语票房记录的《让子弹飞》(豆瓣8.7分,票房6.6亿),其剧情的完整流畅程度,在姜文的所有作品甚至算得上是一个特例,当年因为《让子弹飞》而对姜文交口称誉的无数影评人,对姜文都有着美好的误会。
华语电影市场,观众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完全是以二、三、四线“小镇青年”为主体撑起了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伴随着我国国力飞速发展,切实反应人民大众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才是最受各个年龄段观众喜爱和认可的影片类型。当下的华语票房前五名,《战狼2》(56.3亿)《红海行动》(36.2亿)《唐人街探案2》(34亿)《美人鱼》 (33.9亿)《我不是药神》(31亿),曾经受到不少人追捧的“民国热”“古装热”,早已成为时代的眼泪。曾经受到不少人追捧的“民国热”“古装热”,早已成为时代的眼泪。
作为一部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导演姜文的个人风格过于浓郁,对一部投资额巨大,票房回本压力不小的商业作品来说,忽略了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体验,便意味着很难取得预期票房,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最终,这种导演自娱自乐地“装逼”“玩梗”的作品,只得到小众文青影评人的追捧,(豆瓣评分7.2分)广大观众却不肯买账,票房和观众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票房5.8亿,猫眼评分7.4分)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3. 姜文到底是不是影帝哪一年拿的影帝
姓名:姜文(原名:姜小军)
性别:男
出生:1963年1月5日
星座:牧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80cm
体重:80kg
学历:大学
籍贯:河北唐山
1963年1月5日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
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导演张艺谋)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凌子风)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导演谢飞)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导演周晓文、文隽)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注:最佳男主角=影帝 最佳女主角=影后
例如前不久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是梁家辉,那么媒体报道称"梁家辉再次称帝",可以看出,影帝这一称呼是最佳男主角的一种俗称.
好象没听过最佳男演员这样的奖项吧,除非是某些奖项评选时不分主角与配角了.
我只知道这些
4. 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
《霸王别姬》
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第51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第15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外语片奖
《活着》
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人道精神奖
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春光乍泄》
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我的父亲母亲》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银熊奖
《一一》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春风沉醉的夜晚》
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白日焰火》
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
还有的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