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2010年6月20日晚,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反映边疆人民生活的影片《碧罗雪山》获得金爵奖四项奖项,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但由于该片在电影节期间遭到媒体忽视,导演刘杰在发表得奖感言时对媒体的“不关注”表示了失望,呼吁媒体不要只关注大片,而要看到影片背后需要关注的人民。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刘杰对媒体的“不关注”表示失望
由刘杰执导的《碧罗雪山》是当晚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并总共拿下四个奖项,分别是评审会特别嘉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导演奖及评审会大奖。该片没有大牌明星出演,投资也不高,在电影节期间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但评审会们对影片却非常喜欢,王小帅更主动要求为获评审会特别嘉奖的两位小演员颁奖。
对于媒体的“忽视”,刘杰在发表得奖感言时非常感叹,表示影片虽小,但媒体不应忽略背后那些需要被关注的人民,“这部影片是希望引起观众对边疆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我很感谢 广电局,因为他们关注了,感谢上海电影节,因为他们也关注了,但对于有些媒体的不够关注表示失望,一个电影虽然小,但背后有非常多需要关注的人民。”
杜可风 首次内地获奖心情激动 除了《碧罗雪山》外,义大利影片《再吻我一次》共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奖,也是当晚的大赢家。另外,《小镇异国情》的男主角克里斯汀·乌尔蒙获得本届金爵奖影帝封号,而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杜可风则凭爱尔兰片《水中仙》获得最佳摄影奖。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虽然杜可风早已获奖无数,但他表示由于是第一次在内地拿奖,所以心情非常紧张,“以前都是颁奖,这次拿奖,心情特别紧张。”随后他还特意补充说到,正是因为之前拍摄的那些中国影片给了他丰富的经验,这部影片才能拿奖。
《轨迹》(西班牙),导演:泽维尔·里贝拉·帕比那
《无法调和》(匈牙利/瑞典),导演:塔马斯·多莫托
《碧罗雪山》(中国),导演:刘杰
《弯路》(加拿大),导演:西尔万·盖伊
《再吻我一次》(义大利),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
《最美丽的事物》(义大利),导演:保罗·维尔奇
《海洋天堂》(中国),导演:薛晓路
《水中仙》(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
《陪伴》(日本),导演:下村优
《复仇天使》(伊朗),导演:泰米妮·米兰妮
《保持常态》(巴西),导演:塞尔吉奥·雷森德
《最爱的你》(加拿大),导演:蕾雅·普尔
《灰色华尔兹》(俄罗斯),导演:阿尔约娜·赛门诺娃、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爱情迷宫》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乌拉圭),导演:伊利娅·施奈德
《小镇异国情》(德国/义大利),导演:尼勒·沃尔玛
《佐纳德》(爱尔兰),导演:约翰·卡尼、基兰·卡尼
《爱子》(韩国) 导演:郑基训
《穿越时空的少女》 (日本) 导演:谷口正晃
《当铺》 (菲律宾) 导演:米洛·索格科
《翻山》 (中国) 导演:杨蕊
《红蜻蜓》(新加坡) 导演:廖捷凯
《蓝色大宅门》 (新加坡/马来西亚) 导演:魏铭耀
《龙现江湖》 (越南) 导演:刘皇
《我们天上见》 (中国) 导演:蒋雯丽
《胁役物语》 (日本) 导演:绪方笃
《执行者》 (韩国) 导演:催镇浩
《海洋天堂》导演:薛晓路
《碧罗雪山》导演:刘杰
《我是植物人》导演:王竞
《叶问前传》导演:邱礼涛
《活该你单身》导演:蔡心
《马文的战争》导演:常征
《异度公寓》导演:蒋国权
《玩酷青春》导演:孔令晨
《迷城》导演:章家瑞
《黄河喜事》导演:高峰
《大地》导演:哈斯朝鲁
《可爱的中国》导演:胡雪杨
评审会主席:
吴宇森吴宇森{中国香港}
评审:
赵薇{中国}
比尔·古登泰格{美国}
泷田洋二郎{日本}
阿莫斯·吉泰{以色列}
王小帅{中国}
列奥·卡拉克斯{法国}
评审会主席:
赵薇许秦豪(韩国导演)
评审:
杨采妮(香港女演员)
万玛才旦(中国导演)
市山尚三(日本制作人)
菲尔·阿格兰德(英国导演)
⑵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每年6月,为期9天的电影节如约而至,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创办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吸引了150多万中国观众,总计吸引近万名中外影人造访上海。
电影交易市场,不断发挥吸引世界各地买家、投资人聚焦、合作中国电影的集聚功能。电影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自觉将项目置身于国际电影产业的竞争格局中,讲述海内外观众看得懂、听得懂的故事。电影论坛也已成为产业风向标,自觉对焦中国电影,会聚世界业界精英,务虚与务实并重,头脑风暴与方法引领并举,已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专业服务的品牌旗帜。国际影展是亚洲规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电影展映活动,每年都会集中展映数百部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影片,成为最受大众热捧的观影嘉年华。 宗旨是呈现并鼓励多元艺术创作,创办以来在专业架构及服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誉为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红毯不仅集聚世界各国著名电影人,同时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影片推广机会。
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
亚洲新人奖则推动亚洲原创力与生产力的结合,同时向世界推荐亚洲电影产业新生力量,关注中国乃至亚洲电影的未来。
⑶ 上海电影节好看吗
上海素来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她包罗万物,宽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电影节,也以其博大的情怀和包容的态度热诚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态的优秀电影佳作。上海电影节是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是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检阅。每年的这个时候,不仅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对于那些苦于找不到办法浏览整年度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电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电影盛会。现在,每年的六月,为期九天的上海电影节已俨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最星光璀璨的国际A类电影节
⑷ 上海电影节落幕,获奖影片小众又意外,对此你怎么看
上海电影节完成颁奖后结束了,作为国内唯一的A类电影节,关注度并没有前段时间举办的白玉兰奖项高。上海电影节可以说是国内电影人非常看重的一个奖项,但得奖者寥寥无几。国际认可度高的背后,其实是中奖难度的增加,众所周知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大部分都是每年从华语片中获得的,但对于上海电影的金爵奖来说,更多的是高不可攀。
今年的《你好,李焕英》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一样,在华语电影中已经处于翘楚的位置了,但是在上海电影节上还是很难拿到最高奖项,所以对于华语电影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未来,作为本土的国际电影节,能有更多优秀优质的中国电影入围奖项,让中国电影更加国际化,影响更多地区。
⑸ 中国第一个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国际电影制作人协会联合会承认的具有比赛性质的电影节,在中国及国际上都有很高的重要性。
⑹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3年,是当今世界9大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活动之一,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1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等著名电影节齐名。
⑺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唯一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3年6月15日至23日举行。5月20日,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金爵奖、亚洲新人奖评委阵容及入围影片名单。除《悲惨世界》导演汤姆·霍珀担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外,中国导演宁浩、演员余男也出现在金爵奖评委名单上,导演陆川将担任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
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和电影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围绕评奖、市场、论坛、展映四大主体活动,构建国际平台,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以及中外电影业界交流合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电影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每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全球电影人的盛会,其广泛的业界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世界多元电影文化的呈现及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的效应也得到业内外一致赞誉。
⑻ 上海电影节介绍 上海电影节资料
1、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是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
2、电影节于每年6月上旬举行,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评委。
⑼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做什么的
电影节许多参展影片会在全市24家指定影院播放,其中上海影城最多;
流程简单说就是部分国家的电影人将一些影片参展,去角逐金爵奖,
还有一些如亚洲新人奖,短片大赛等相关竞赛项目;
另外还有各国电影市场开拓的合作洽谈、包括电影人之间对于未来影片创作等等各自的商讨。
而至于电影节的意义,包括许多其他电影节,最根本的还是为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举办类似活动都是为了检验电影相关领域的成绩和,鼓励一批批从业人员;
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继续用电影记录生活,升华生活,让人类精神世界更丰富。
⑽ 为什么上海电影节要抢票看电影
部分热门影片(我们通常规列到SS级的影片)可能在上映期间只有1~3场的排片,展映过后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到影院去观看这部影片。
参加影展的影院,通常在配合电影节的情况下前提下不会影响自身票房业绩,所以在安排排片时不会给此类影院太大的影厅。
从此导致这些热门影片展映期间只有300~1000张票,再扣掉给媒体记者、组委会评为一干人的,还有托关系通过影院、第三方票务平台预留的,剩下留给普通影迷的估计也就几百张。
而要看这影片的影迷却达到几万人,所以才会出现抢票、通宵排队等候的情况。
如果只是看相对小众的参展影片、或是未来即将上映的影片会比较好买,随到随买。甚至有些场次可能只会有包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