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步电影一个麻风病患者蒙着脸,拿着一个汽油锯.在一个岛上
是这部电影了,老黄挂名主演,其实只是客串.
是不是有个男生被腰斩了...
最后,他们逃上了回香港的船,结果从水里伸出一直缠满绷带的手,抓住了舷梯...
相当恐怖!!!
片 名: Shan gou 1999
译 名: 山狗1999
导 演: ( 刘宝贤 Bowie Lau )
主 演: (黄秋生 Anthony Wong Chau-Sang) (黎骏 Benny Lai) (梁敏仪 Winnie Leung) ( Tsz Sin Lam) ( Pui Wan Chak) ( Ling Ling Chui)
上 映: 1999年
剧情介绍:
田径高手Ken与弟弟博士、女友玲玲、好友军佬、军佬女友BB及娇娇女欣欣,一行六人打算到荒岛举行忘情派对,他们到达之后,却发现岛另有三名古惑仔:咸湿、山猪和吹水,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探望隐居在这儿的黑道大哥。咸湿和山猪因欺负岛上一名来历不明的弱儿而遭杀害,吹水向Ken等求助,一众人等很快就发现事态严重,他们陷入困境之中,被一群麻疯病人所袭击,斗智斗力的决战拉开帷幕……
② 找部电影,讲的是女主角不幸得了麻风病,被送去一个小岛治疗,岛上的人都是麻风病人.是外国片但不是日本
麻姑 / 灵与狱 Mago (2002),韩国片。
电影资料: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160/
③ 找部电影,讲的是女主角不幸得了麻风病,被送去一个小岛治疗,岛上的人都是麻风病人.
我也看过,好象是法国的,讲的应该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了
很感人我大概流了一公升的眼泪
我记得中文名字是叫<洁女>
大概是我五年前看的,上海的某个电视台放的
女主角是被一只猫传染麻风病的,
她以前是服装模特,还是一个很有钱的中年男人的情人,后来她得病离开了他.没告诉他她的病情,然后她的情人又和她的好朋友在一起....
等她治好了病,想回来澄清这一切的时候,这个男的也死了.....
她的岛上的事情我记不清了-反正有两三个男人爱过她或者说爱着她.....
电影挺长的,感觉好几部的样子,女主角很纤瘦,苍白
我就记得这些,别的帮不了你了
是<洁女><洁女><洁女><洁女><洁女>
④ 电影客人剧情解析,什么意思,感觉好多都没解释清楚
村长是个汉奸,有一个画面说他拿军刀时有日本的服装。也有可能本来就是个日本人。他怕村民出村因为他出去就会死!于是他煽动愚昧的村民出尔反尔并且害死了客人的儿子。村长的儿子因为嫉妒客人驱鼠而割掉了客人的手指。巫婆因为懦弱而去诬陷客人。客人最后心死后打开了鼠洞把自己的手砸烂给在洞里饥饿的老鼠吃。老鼠吃后认定了食物出来后饥饿的鼠群开始疯狂的吃人肉。(村民因为白色的烟雾睡着难以清醒)最后客人把孩子引到洞口把洞口封死还加了垫了石头。这是客人的复仇!电影里老巫婆说的白昼无光是指孩子本是代表希望,光芒的。但是在自私,愚昧,无知,嫉妒下长大的孩子没有光芒!所以客人就实现了诅咒把全村所有人都杀死。村长因怕死害死病人老巫婆是自私的代表。村长儿子嫉妒客人驱鼠是嫉妒的代表。求药人比任何人都想去看外面的世界又怕引火上身第一个出来指责客人是无知的代表。愚昧的村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一群帮凶。也是愚昧的代表。巫婆因看到了病人跟老巫婆的死法后被村长强迫当巫婆又出来诬陷客人都是因为害怕村长是懦弱的代表。最后被小丑给终结了。
⑤ 《岛》:一个住着麻风病人的乌托邦
所有感染了麻风杆菌的麻风病人都要隔离到斯皮纳龙格岛上,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描绘了一个在悲凉中开出花来的乌托邦。
可能大多数人对麻风病不太了解,大概是知道他们发病时会癫痫,会口吐白沫,身体部位会变形,因而不能正常生活。
只要跟麻风病人接触,甚至是呼吸同一片空气,都有可能染上病菌。这是书中岛外正常的人们对麻风病一直的偏见。但其实就算与病者接触,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被传染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
麻风病几乎和大山一样古老,一旦被诊断出,就要与自己的一切过往和亲人告别,去到一座被世人唾弃的岛上,就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永远无法逃离。
然而,生活在岛对面的人不会知道,这里却是麻风病人的乌托邦,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一样被社会抛弃,却一样感恩彼此。
在克里提斯医生看来,斯皮纳龙格上的人几乎过着令他羡慕的生活。他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坐在小饭馆里聊天,看最新的电影,去教堂,朋友间你来我往。
他们生活的社区里人们互相认识,往来密切。在伊拉克里翁,即使他天天走在繁忙的大街上,也不会遇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一簇簇鲜红的天竺葵从大花坛里瀑布般落下,粉红色的夹竹桃给一窝花猫幼崽遮荫,五金店宝蓝色的大门边深绿色的棕榈树轻柔地摇动。几乎每家门前都有口大缸,里面种着绿油油的罗勒。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了吧,如果忘了疾病本身的话。虽然他们知道迟早被疾病折磨致死。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然而岛外的正常人们却经常动念头想要毁灭这座岛,这个随时可能影响到他们健康的炸弹。身体生病的人,如果心里自由,也比身体健康但被心魔围绕的人活得更加生机勃勃。
这座看似悲凉却充满生机的岛屿,终有一天也开出了花。有一天他们被告知,他们可以痊愈并且离开这座岛。人们欢呼着,雀跃着,却同样担忧着。
他们在岛上找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在这里找到的自我价值和美好,都带不走了。他们回到社会,会因为他们扭曲的样貌和曾经的境遇遭而被歧视,被排挤。但他们同样渴望着,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正常人。
曾经看过招募一批志愿者到麻风病康复村。当时被社会抛弃隔离到村子里的人们,如今康复的他们已风烛残年,孤独地生活在村子里。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痕迹,他们同样不被别人接纳。
最终我没有报名,因为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怕我不小心流露出的一个同情或是异样的眼神会刺痛到他们本来就不那么坚强的心。
我希望的是,他们在我们的眼神中看不到耻辱,只看到英雄主义;没有麻风病,只有爱。
⑥ 客人 韩国电影结局讲解
村长解释说,村里的过去被揭穿,村民们为了躲避战争,分成村长和跟随他的人,还有要留在村子里的人,后来回到村子里一看,留在村子里的人不是中共军,而是被一群老鼠群杀死,原来这个村子是过去麻风病患者唯一不忌讳的巫婆一起生活的村庄。 但是听到中共军的到来消息后,村长和村民们纷纷涌向平时经常骂他"臭死人"的"门童村",恳求他到这里避难。 平时被羞辱的病人和巫婆虽然拒绝,但村长却让孩子哭泣,引发同情心,到村子里避难。 但是村长却拉着村民们把原住民关在洞穴里,让老鼠吃掉。 几天后,洞穴被女老鼠啃噬的尸体中只有巫婆还活着。 村长为了救活巫婆,向巫婆祈求福气,但看到背叛感和惨剧后,巫婆诅咒村民们连一个人都活不下去,要死。 村长抓住巫婆的衣领,说"我们给了机会,拒绝的就是你",然后把巫婆放进洞穴中放火烧死。 老鼠们以后会猖獗起来,村长之前说的那天就意味着这个。 村长代替杀害的巫婆,让无处可去的美淑担任巫婆的角色,以此为代价住在村里。
被砍断手指,被敲打的宇龙没过多久就倒下了,在父亲旁边哭丧着脸的英南为了寻找村长没收的笛子,偷偷回到村子里拿来了笛子。 回来后吃准备好的饭团时,不知道村长为了堵住嘴,在饭团中掺入老鼠药,吃下去的英男吐血后死在了宇龙的怀里。 抓住岭南大喊大叫的宇龙决定向村民和村长报仇。 在自己身上涂上老鼠讨厌的粉末,烧掉儿子的尸体和全村老鼠喜欢的粉末,放飞烟气,在封闭的洞穴中用石头砸断手指的部位,将血洒在路上,用布沾湿后用诱饵放出来。 被关在洞里的老鼠在尝过被布浸湿的乌龙的鲜血后,又开始跟着还记得人肉的味道并吹笛子的他,开始吃大人们。
南秀为了躲避老鼠,最终被老鼠啃食,感觉异常的村长看到鼠群和房门打开的南秀的房间,看着天空,天空中没有月亮。 村长感到巫婆下下的诅咒正在实现,于是从自己房间的屏风后面的阁楼里拿出日本岛,挥舞着火炬在村子里转悠。 被老鼠咬伤后,砍伤接近自己的居民并受到冲击时,眼前出现了乌龙。 因为没给工钱,所以又放了老鼠,这样才算数。 村长对宇龙说"算完了",戴着人皮,不知怎么干这样的事,愤怒的宇龙走过去,胆怯的村长把日本岛弄掉,只拿着火把逃走,还吊在宇龙制作的秋千上,试图躲避老鼠。 但是绳索是南洙嫉妒乌龙后用刀划出来的,所以绳索断了,掉在老鼠的中间就晕过去了。 村长在啃老鼠时,清醒过来,他叫喊,老鼠却往嘴里冲。
第二天太阳落山了,村民们被老鼠群啃噬了,只剩下血迹的村子里只剩下孩子们,大人不见了。 啼哭的乌龙开始吹笛子,孩子们开始跟着吹笛子的乌龙,说这是大人们去办喜事的样子。 乌龙让孩子们钻进老鼠群的洞穴,堵住洞穴。
⑦ 麻风病人的面具——电影《天朝王国》影评
麻风病人的面具——电影《天朝王国》影评
韦谋
(1)简评
昨晚又重温了一遍电影《天朝王国》,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带来的震撼力度,以及引发人对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历史思考。
看这部电影,朋友们一定要先看清楚电影总时长是多少分钟。原版是3个多小时的,确实可称为史诗大片,而国内上映的是阉割版,删掉了很多广电总局审核“不宜展示”的内容,时长竟然少了50分钟。这就让一些观众感觉内容间断,上下文无法连贯,甚至莫名其妙。
该电影的演员拥有爱德华.诺顿、连姆.尼森、奥兰多.布鲁姆等多位知名影星。令人可惜的是,连姆.尼森早早就死掉了,爱德华.诺顿在影片进行1个小时后才迟迟登场。但在实力面前,再少的戏份,也仍然被他们演绎得深入人心。
(2)鲍德温四世
可能有的影迷朋友和我一样,看完3个小时的电影了,奇怪地问出一声:“爱德华.诺顿在哪里?”确实,爱德华.诺顿饰演的是带着面具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他从头到尾没有露过脸。而且,鲍德温四世戏份很少,但却无法掩饰他的光芒。
鲍德温四世13岁登位,16岁率领几百骑士击败过萨拉丁的两万士兵,24岁死于麻风病。这位年轻有为的君王,却英年早逝。鲍德温四世器宇非凡、风度翩翩,哪怕是躺在病床上,也无法掩藏他的迷人气势。
有一幕,鲍德温四世想把国家托付给巴里安,巴里安婉言拒绝后,鲍德温四世轻声地说:“So be it.”没有强势,没有诱导,没有上级下属之间的严肃和紧张,就像两个朋友在聊天一样。此时,鲍德温四世遭受病魔的折磨,受到下级的拒绝,他依然没有失去他大度的胸怀。
有网友说,耶路撒冷成为鲍德温四世的陪葬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3)骑士精神
骑士给人的感觉是:战斗力强、忠诚无比,甚至有一点固执。中世纪的国家强盛和稳定,有赖于骑士团对君王的无比忠诚和国君们对骑士的无比信任,二者保证了王权的稳固以及政令的执行力。所以,宣布效忠也是非常庄严的仪式。
连姆.尼森扮演的是忠于国王鲍德温四世的骑士戈弗雷男爵,在戈弗雷男爵去世后,私生子巴里安继承了父亲的封地伊贝林城,也继承了对君王的忠诚。
另外,骑士的上下级之间也保持了这种忠诚的效果。有一幕,戈弗雷男爵的手下Hospitaler认出戈弗雷的儿子巴里安后,立刻说:“我忠于你的父亲戈弗雷男爵,现在他去世了,所以我效忠于你!”
(4)英雄惜英雄
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无疑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两位都是拥有统治一国的雄才大略,拥有率领万众兵卒攻城拔寨的军事能力,却一样地爱惜百姓、尊重敌人。
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曾率众在伊贝林城相见,军前会晤短短几句话,双方撤军走人。可见二人互相尊重,在治国治军方面有很大的默契。萨拉丁甚至派出自己的御医去为鲍德温四世看病,在他看来,鲍德温四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敌手。这种“英雄惜英雄”的事迹,令人感慨万千。
有一幕,萨拉丁派兵攻击巴里安相守的耶路撒冷城,一顿抛石机攻击之后,耶路撒冷城内竟然毫无反应。军士不解,萨拉丁平静地回答:“他们故意在等候时机。”可见,萨拉丁经验丰富,对敌人的各种战术了如指掌,他是一位成熟、合格的军事指挥官。
影片的最后,萨拉丁成功入主耶路撒冷,他走进空荡凌乱的皇宫,看见地上掉落着一个代表基督教势力的十字架。萨拉丁把它扶了起来,放好。这一细节也展示了萨拉丁对鲍德温四世、巴里安的崇敬和尊重。
(5)耶路撒冷的思考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诞生地,是一座宗教圣城。耶路撒冷由拜占庭帝国控制,后来被中东的伊斯兰教势力夺取,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之后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伊斯兰教势力的萨拉丁想再次夺回耶路撒冷。本片故事发生在这个时期。
可以说,耶路撒冷几经易手,落入你争我夺、此消彼长的境地。根本没有办法说明耶路撒冷到底“应该”归属于谁。
在影片内容中,也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后,巴里安和萨拉丁达成协议,以不伤民众的条件和平让出了耶路撒冷。
(6)毒药
据说国内上映的《天朝王国》,删掉了伊莎贝拉向儿子鲍德温五世耳里滴入毒液的剧情。可能是因为考虑到杀子的罪孽太过深重吧!然而,我觉得这正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前因后果关系必须的。有儿子鲍德温五世这个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存在,伊莎贝拉的继任丈夫盖伊又如何获得王位的机会呢?
没有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下文的剧情无疑就是莫名其妙了。
诚然,被迫杀子,这件事情确实让我心里难以接受,也是伊莎贝拉作为一位母亲无法作出的抉择。伊莎贝拉在片中无疑是一位深爱孩子的合格母亲,但正是在这种“逐渐死亡”的愈加痛苦的后果之下,伊莎贝拉选择了让儿子平静地离开。
(7)小配角深入人心
本影片中,几个小人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令人印象深刻。
巴里安的笑脸手下Hospitaler,最后死于盖伊发动的战争中。镜头一闪,在死尸中看到了这张熟悉的面孔。
巴里安的手下大光头Bishop,是第一个质问、认可巴里安男爵的人。临战,巴里安对他说:“如果我战死,伊贝林城就是你的封地。”光头也不反驳,直接说:“但是它是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啊!”
萨拉丁的手下,虽与巴里安互为敌人,互相放过对方一次性命。
主教的仆人和“掘墓师傅”,也留下深刻印象。
⑧ 想看麻风女2013年上映的由修庆导演的百度云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13p8Zy8-sdX4k2IbJxPSwQ
《麻风女》
导演:修庆QingXiu
编剧:刘巧竹
类型:剧情、爱情、戏曲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河南方言
豫剧电影
《麻风女》讲述了沦落的儒生陈琦和麻风病的富绅家女儿丽玉的一段传奇爱情故事。
⑨ 如何评价电影《绿洲》
福柯有一句话: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在步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下,人们有权利思考:作为平平常常的人,我们是否已经被某种模式异化?或者说,我们一直遵循的某种规律真的无懈可击?
韩国导演李沧东抛出了《绿洲》来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 《绿洲》在表面上诉说了一个唯美畸形的爱情悲剧,其实在背后充分表现了导演对机构制度贬斥,所谓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会“囚禁”的过程。所以《绿洲》的真正悲剧得原因在于,男女主人公的病情已一种异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真是社会机器所不能容忍的。已至于正常的男女之爱也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恶。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17世纪中叶的麻风病突然在法国灭绝,原来的麻风病院闲置,法政府用这些隔离措施囚禁罪犯,流浪汉和疯子。”“大囚禁”时代就此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疯人成了社会的敌人,是需要防范和改造的对象。
在《绿洲》中,男主人公中都是智力低下的成年流氓,在社会和家庭上都不受关注,虽然心地善良,帮助其哥哥摆脱罪责。当家庭仍然无法认可其行为。在影片后半部分,中都把哥哥车铺的车私自拿出去兜风而遭到哥哥的毒打,中都并没有反抗。中都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他作为智障流氓,在家庭中已俨然成为累赘,哥哥的毒打成了家常便饭。自然,这样的人一触犯到社会秩序,必然受到这种秩序的强制规范。而这样一个人,需要的正是已种关爱,一种一个人应该受到的正常的爱。
很有意思的是,他碰到了这样一个人,从另一位女主人公公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与她互补的另一类畸形人: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内心有着爱情和性的正常冲动,却因为外表极度丑陋和病态而被社会遗弃。在这种环境下,男主人公中都对他试图的强奸就引发了他内心深层次的解放,中都的企图虽然未遂,但公主意识到了原来世界上原来还有人会爱她这样一个不健全的人的,她的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彻底激发出来,从而,这两个感情互补的人走到了一起。
道德的出现本身就具有荒谬性,在这种爱情中,两个非理性的人诞生了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其实他们也像一般人一样逛街,吃饭,表达爱意。但是这样的一种怪异的形象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男主人公中都曾把公主带到了母亲的生日宴会上,并在潜意识当中告诉家人:“这是我的女友。”(他并未明说)但是正常的人终究无法容忍公主的丑态,把中都得行为理解成了对大哥和家庭的一种报复。
中都根本不会信教,但是从对于公主的爱情中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在路边请求神父帮他祈祷,希望他的生活能更加丰富。但他的价值不等于社会的价值。社会早已给与了他的价值观固定的定义,他对自己肯定的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否定。讽刺的是,在最后神父又在中都的审判中出现一次,这次中都不在有任何希望了,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即是他的女友公主,他希望帮公主做完最后一件事在入狱。
影片的编剧真是用边缘人与边缘人的形象反映社会正常价值观的丑陋,影片的导演蓄意的说明:“现代的监管机制无处不在,凡是一般看似有悖于社会伦理的现象社会都会给与严重的惩罚。而影片在最后的桥段当中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中都趁间隙从警察里逃走,跑到公主家旁,趴在树上,为公主剪去曾给她带来害怕的树枝。在这点上,导演显示了非凡的才华:不仅使这场爱情更加唯美,也是男女主人公彻底完成了心灵上的交流。女主人公用收音机的声音告诉男主人公,我知道了。这其实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谈情说爱。而这种只有两个人才明白的甜言蜜语被正常的社会人当做了疯癫,这造成了影片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