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暴》真敢拍!拍出“国字号”大案,吴彦祖悍匪上身令人胆寒
说到国产警匪片的“悍匪”,你会想到谁?
是《征服》里的刘华强、《插翅难逃》里的张世豪,还是《解救吾先生》里的张华?
发现了吗?几乎每一位塑造成功的“悍匪”都有个共同点:有原型人物,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并且诠释“他”的演员拥有非一般的表演功力。
于是,当我在国庆档的电影院里,第一次看到2020年首部、可能也是唯一一部警匪片的预告片,见到麻袋套头的悍匪吴彦祖时,立刻就被勾起了观影欲望!
如今这部电影终于定档,马上要来了——由刘浩良导演,韩三平监制,王千源、吴彦祖领衔主演,春夏、卫诗雅主演,将于11月27日上映的
《除暴》。
10月20日,#电影除暴#发布最新一辑角色海报,进一步揭开了这部以90年代为背景、讲述内地大案的警匪片的面纱,首度曝光了主要角色鲜明的人设特点。
王千源饰演的刑警钟诚在人群中逆行追捕,而吴彦祖饰演的悍匪张隼比手枪指头、满脸挑衅,在暗示:正邪交锋势不两立!
《除暴》此前发布的预告片中,王千源与吴彦祖之间的“警匪对决”、文艺片女王春夏的“惊鸿一瞥”都吊足胃口,“友谊商店抢劫案”等片中的案子让人联想到90年代的真实案件,也引发我更多好奇:《除暴》会怎么解决以下的三大悬念?
一、以90年代为背景的大案奇案,要如何做到尺度与深度兼具?
警匪片最难的是什么?除了真实性、本土性,最难做到的是描摹人性之恶的同时也展现人性之善。
《除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90年代,连环杀人劫案频发,王千源饰演的刑警钟诚受命追捕悍匪集团“老鹰帮”。
该帮的首领张隼(吴彦祖饰)是一个非一般的悍匪,他们胆大妄为心狠手辣,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张隼更屡次恶意挑衅,矛头直指钟诚。
数年间,警匪之间数度上演紧张刺激的较量。悍匪愈加猖獗,警方步步逼近,双方展开殊死对决。
《除暴》一分多钟的预告片里,不仅有“枪声密集”的动作场面,据说拍摄现场共使用了48支枪和6243发空包弹;
还有友谊商店抢劫案、武江市运钞车抢劫案、普城银行中山南路杀人抢劫案、庆州矿工工资失窃案、常普广场黄金柜台抢劫案……让我立即联想起了90年代,那一起起震惊全国的大案奇案。
90年代,既是充满活力、经济飞升的年代,同时也是国内外形势剧烈变革的年代,外有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内有国企改革、大批工人失业下岗,随之而来的犯罪率大大上升,出现了一批大案要案——
“ 武汉张明高系列抢劫杀人案 ”,张明高在八年时间里,连续持枪实施抢劫杀人案,前后造成21人死亡、10人受伤,由于作案手法极端残忍骇人听闻,被称为当年的湖北第一案。
“ 北京鹿宪洲抢劫银行运钞车案 ”,鹿宪洲曾当过 汽车 兵、枪械检验员,曾在1991年因盗窃驾车被判处死缓,后在94年逃狱,96年持枪抢劫北京工商银行运钞车,鹿宪洲极为熟练的枪法射杀了两名银行职工,抢劫金额高达100万元,随后又实施多起抢劫杀人案件,杀死23人。
还有 轰动一时的 “ 张君案 ”,从1993年起纵横数省八年,作案20余起,杀死、杀伤40余人,抢劫财物、现金等共计600余万元,制造了中国罕见的刑事大案。
因此,90年代是中国刑侦史上十分特殊的一段时期,直到1996年,我国开始推行《枪支管理法》,收缴各个地区的民间枪支,加上大力开展“扫黑除恶”行动,近年治安成效十分显著,“大案奇案”如今也大多只在影视剧中出现了。
所以说,《除暴》故事中,吴彦祖扮演的“悍匪张隼”人物设定和挑衅警察的情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据90年真实大案得到的灵感。
不得不说,《除暴》是真敢拍!
把这几宗以90年代为背景的大案,放进一个故事里,考验的不仅是讲故事的能力,更是如何精准在尺度与深度之间“走钢丝”的能力,片中几宗案件背后的时代元素和人性欲望本身,对导演和编剧而言,既有极大的操作空间,也是一次功力的考核。
担任监制的韩三平表示:“中国不缺优秀的警匪片,缺的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警匪片是全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分类之一,《除暴》希望能结合当下语境,拍好发生在中国民众身边的警匪交锋和正邪斗争。”
《除暴》由刘浩良导演、编剧,韩三平监制,梁琳担任制片人。刘浩良此前曾经凭借吴镇宇、任达华主演的那部《冲锋车》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编剧和新晋导演的提名。在警匪片的编剧方面,刘浩良拥有丰富的经验,善于把握警匪片中的分寸感与价值观,特别擅长在重大案件之中对人性的细腻描写,无疑令人对《除暴》备感信心。
据刘导透露,电影为了追求“真实”煞费苦心,不仅打戏力求拳拳到肉、爆炸和枪战场面逼真呈现,为了还原90年代的复古场景,剧组还辗转江门、中山等5地拍摄。
二、王千源对上吴彦祖,两人的警匪片经典角色加起来一只手数不过来,将撞出什么火花?
“警匪对决”这种设定的警匪片不罕见,但《除暴》里令人好奇的是王千源和吴彦祖,两位警匪片的“老熟人”都曾贡献出令人惊艳的演技,这回他们“知己知彼”“强强对战”的戏份很是勾人。
10月20日,刘浩良导演发微博,解读了《除暴》为何选择王千源和吴彦祖来演警察和悍匪的内情:
“我从来都觉得,最懂罪犯的警察是最厉害的,同样,最了解警察的罪犯也是最厉害的。……他们必须是同时能驾驭警匪角色的演员,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必须‘能正能邪’。”
原来如此!“能正能邪”,恰恰是王千源和吴彦祖作为演员,除了“帅”以外、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
犹记得2015年《解救吾先生》里的悍匪“张华”,经王千源的演绎,连一个吃饺子的“抬头”动作都透着阴鸷和彪悍,令人不寒而栗!刘德华都大赞:“王千源演的,叫我没话说”。
也是这个“绑架刘德华”的角色,让王千源自《钢的琴》拿下东京电影节影帝之后,又塑造了中国影史上最为经典的“悍匪”形象之一,让人尖叫“中国电影终于也有这么牛掰的反派了!”他一战成名,片约纷至沓来,成为40+男演员里的中流砥柱。
在《解救吾先生》之后,王千源又在《龙虾刑警》《“大”人物》中两次出演警察,从谨慎果断、冷静沉着的缉毒警察“杜宇飞”演到嫉恶如仇、脾气暴烈的小刑警“孙大圣”,都诠释得游刃有余。不愧是影帝,演悍匪就一身阴鸷邪气,演警察就正气凛然,果真是“变色龙演技”!
而吴彦祖,“全亚洲女人的梦中情人”,1998年第一次走上大银幕,就是演警察的《美少年之恋》,他一身警察制服“蓦然回首”的画面俨然已成影史经典的“美男回眸”镜头。
2004年,他又以《新警察故事》里的悍匪“关祖”,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奖项:金马“最佳男配角”,这个以猎杀警察为乐,堪称极致变态、极度邪恶的角色,证明了他不仅拥有一张帅脸、也同样会演戏。
当年,摘掉面具帅到全影院倒抽一口凉气的吴彦祖,以及“阿祖”和成龙比拼组枪的情节,也成为了一代人对警匪片的经典记忆。
此后,吴彦祖的表演生涯与港产警匪片密切绑定,从尔冬升的《门徒》中意志坚定的卧底,到《枪王之王》中心思缜密的青年干探,再到“麦庄”的《窃听风云》系列中那个为钱变节的警界明日之星、林超贤的《魔警》中那个走火入魔的偏执警察,他从悍匪演到卧底、警察,塑造的角色也俨然成为近20年华语警匪片中,一个无法磨灭的“大众记忆”。
这回,吴彦祖在《除暴》里时隔16年再度出演悍匪,留着90年代超时髦的鲻鱼头、冷酷的外表下又透着狠辣,在预告片中他淡定地请警察“吃面”,甚至在犯下事后主动打110报警,让人期待值爆灯!
对于《除暴》里的“张隼”与16年前《新警察故事》中“关祖”的区别,吴彦祖如此解读:“阿祖是一个满身愤怒的小孩,而张隼则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更突出一个‘悍’字。”
而王千源与吴彦祖的首次合作,仅仅是曝出预告片和剧照,就已经激起广大网友妙语如珠、开启“神评论模式”:
“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揍过刘德华之后,又在《破局》揍过郭富城,这回在《除暴》猛揍吴彦祖,看来王千源这位影帝的新技能是专揍国民老公啊!”
“阿祖,收手吧!外面都是王千源!”
三、文艺女王春夏,以一个决绝眼神就勾起好奇:《踏血寻梅》之后,她会爆发怎样的演技?
在《除暴》的主演阵容里见到春夏,我有些意外。
但细想之下,也是有根有据:让春夏摘下金像影后的《踏血寻梅》,正是一部港产犯罪片的佳作。在《踏血寻梅》中饰演受害人的春夏,此番出演《除暴》乃是她首度与吴彦祖搭戏,从预告看,她出演的“文娟”性格外柔内刚、貌似是吴彦祖所饰演角色的“枕边人”。
《除暴》把春夏“藏”得很密实,最新发布的海报中,她大着肚子、眼神决绝地剪头发,就足够勾起好奇:她与吴彦祖饰演的悍匪之间,有着怎样的奇情故事?如果是一段飞蛾扑火的爱情,似乎注定悲剧收场,她又将会走向何方?
《除暴》中,还有一位我很喜欢的女演员卫诗雅,扮演女警“陈倩”。海报上,她身穿雨衣、在暴雨中伫立,眼神坚定又引人猜想:她究竟身陷何种危急处境?
“陈倩在得到钟诚的启发、决定成为警察后就从没想过放弃,因为陈倩有着像牛一样的性格,一直往前冲。”卫诗雅如此解读自己的角色。
回到开头,对吴彦祖时隔16年再演“悍匪”、王千源从5年前的“悍匪”转身成为警察,我满心期待。
如果说,孙红雷能演出悍匪的狠辣残忍,王千源能演出悍匪的癫狂狂妄,那么吴彦祖能演出悍匪的狡黠乖张吗?从预告片和最新发布的角色海报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王千源和吴彦祖之间演技上的“强强对决”、大银幕罕见的90年代暴力犯罪题材、文艺片女王春夏的惊喜亮相,会给电影带来怎样的亮色?以及成熟的主创团队、真实还原的年代感……都是《除暴》这部2020年度首部警匪片,甚至可能是今年唯一一部警匪片——成为11月“观影必选”的最佳理由。
我pick了,你呢?
今日主笔:某小刀。
2. 想看忍之国2017年上映的由 大野智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忍之国》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ppNdMCHt1fszFrQMTPEog
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逐一击溃强劲对手,离雄霸天下仅仅一步之遥。在此之前,他将次子织田信雄(知念侑李饰)送到伊势的北田当女婿,借着信雄之手,当地大名北畠具教(国村隼饰)被彻底打倒。
3. 又一部《除暴》开拍!悍匪原型是A级通缉犯,悬赏540万轰动全国
头号电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创,严禁转载)
国产警匪题材好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真实的大案要案改编而来,更加过瘾,比如去年吴彦祖、王千源主演的 《除暴》 。
最近,又有一部取材自真实大案的警匪片开拍,主角就是曾经犯下累累罪行的 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
2012年8月14日,震惊全国八年之久的苏渝湘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警方在重庆当场击毙;2021年5月,以此案为故事原型的电影《中国刑警》在重庆三汇镇街头低调开机。
悍匪周克华在当年引起了全国轰动,他在长达八年时间里,横跨多个省市,作案多起,共杀掉11人,还造成数受伤,手段残忍,隐藏颇深,让人细思极恐。
为了逮捕周克华,多地警方的悬赏金额,累计达到了540万元。
(当时仅长沙市公安局就悬赏30万)
(当时相关媒体报道)
近几年,国产警匪电影愈发多了些改编自真实案件的,这些真实案件经艺术化改编及影像化表达,从不同视角展示人性复杂和阴暗,因为来源于现实,所以观众能接收到更高的真实度与还原性,从而检视善与恶,引发多重思考。
基于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有不少佳作,改编自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的《盲井》口碑很高,王宝强凭此片获奖。刘德华、王千源主演的《解救吾先生》,是以2004年演员吴若甫绑架案改编,上映时受到极大关注。
说起《中国刑警》以周克华案件为故事原型,就不免让人想到去年上映的警匪片《除暴》。该片是以中国第一悍匪张君为原型,讲述了以张君为首的犯罪集团连续犯案和最终落网的故事。
吴彦祖在《除暴》中饰演的张隼的原型便是杀人魔张君,片中“友谊商店抢劫案”、“普城银行抢劫案”、“电信分局抢劫案”等大案均以真实事件作为故事支撑。
《除暴》在去年凭借大尺度题材与高燃剧情、以及吴彦祖、王千源等演员的精彩表现收获票房佳绩,并且也已经官宣要拍《除暴2》。
《中国刑警》,将会以什么样的视角进行呈现呢?
从目前路透的照片来看,目前确定的演员有李现、袁弘、尤勇智等,网上传闻的还有王景春、朱亚文、白敬亭、陈数等人。
而大家最好奇的就是:悍匪周克华由谁扮演?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真的由王景春来演周克华的话,那就绝了!
王景春的演技已经被反复证明,他曾在2013年凭借电影《警察日记》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2019年又凭借《地久天长》获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等。
拿奖拿到手软的王景春,还有一个标签——警察专业户。
他曾在《疯狂的玫瑰》、《LOVE》、《警察日记》、《我是证人》、《隐秘的角落》等诸多影视作品中演绎过不同职能的警察角色,不论是片警、反扒警、户籍警、缉毒警亦或是公安局长,王景春都演了个遍,警察形象深入人心。
尤其在去年话题度、口碑双双爆表的年度网剧《隐秘的角落》中,再次演绎警察的王景春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一名即将退休却依旧想要查明真相的老警察进行了完美诠释,收获无数好评。
曾在参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时,王景春便表示过自己非常想要从角色上有更多新的突破。
当时,他提到,希望可以打破观众对他的正派印象,所以在演绎《影》中的大臣鲁炎时,王景春在语言表达与 情感 传达上做了很多调整,展现出一个揣测圣意的佞臣形象,塑造出了一个与他平时演绎的完全不同的人物。
在某次采访中,王景春更是强调大概是因为水瓶座的原因,所以他永远想尝试新鲜的事物,他真的很想要演杀手,还是变态杀手的那种。
这次,《中国刑警》中的周克华无疑可以满足王景春想要突破的心愿,以前演警察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大家也会更加期待王景春来饰演悍匪周克华会是什么样子。
借他的演技,塑造周克华的狠毒与狡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画风呢?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有挑战性。
《中国刑警》已经开机,但所透露出的确切信息并不算多,不过单单从曝出的演员阵容来看就已经非常吸睛了。
李现、白敬亭都是当下转型成功的小生,无论是颜值、身材还是演技,在年轻一代的演员中都比较亮眼,在路透照中的李现片中造型,清爽青涩,应该是饰演年轻警察的角色。从网友评价来看,对演员的阵容普遍表达了期待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是忻钰坤,他的电影风格凌冽,擅长写实风格的 社会 类故事,代表作是《心迷宫》和《暴裂无声》,在豆瓣的评分分别为8.7分和8.3分。
当年由忻钰坤自编自导的电影《心迷宫》成本仅170万元,所有演员都名不见经传,总体片酬也只有20万,用了26天便拍完了整部电影。
但就是这样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影片,在上映后横扫各大奖项,成为观众一致评选出来的——2015年最优秀的华语电影!
所以,忻钰坤导演拍警匪片,生猛是少不了的,如果《中国刑警》的剧本能跟上的话,本片确实非常值得期待。
周克华案件被拍成电影,应该是又一部《除暴》,你想看吗?
第一时间推荐解读好电影、好剧、好演员,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欢迎点击关注“头号电影院”
4. 电影《您好,北京》成功入围第十八届中美电影节,这部剧入围的原因有哪些
《您好,北京》能入围十八届中美电影节我个人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这部剧已经上映有两个多月了,我记得上映初期只要打开浏览器都能看到这部电影推荐,再怎么忙处于好奇心也没忍住点了进去,得知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有创业者、快递员、还有年轻的歌手,讲述的对象还是在北京, 我心里当时就猛的闪现:这不就是我们北漂一族吗?那我肯定要看。果不其然,看完之后内心沉甸甸的,又好像挺欣慰的,说不上什么感觉。除了内心好像产生了不少共鸣之外,总觉得这部剧好像是跟现在这个疫情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跟当时看完《战狼》的感觉是一样的,总感觉会获得什么奖项,虽然当时还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奖。当得知《您好,北京》入围2022年第十八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后,我又重复去看了一遍。个人感觉这部剧之所以能入围,肯定少不了这些因素:
第三、体现了党的“奋斗”精神
从剧中贯彻的内容和相关资料结合我们可以得知,这部剧还贯彻了在中国文联第十一大、中国作协第十八大开幕的重要讲话精神。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领导人对“精神”的在三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梦想是梦想,现实是现实,但若光有理想而不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部剧刚好体现了底层老百姓的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当代老百姓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具有温暖色彩兼体现当代坚韧的特色、且不缺人为关怀的影视中,不入围电影节都难。
5. 谁能推介一部关于日本忍者的电影必须要精彩的……
忍之国 (2017)
导演:中村义洋
编剧:和田龙
主演:大野智/石原里美/铃木亮平/知念侑李/槙田雄司/平祐奈/满岛真之介/绪方义博/古关安广/立川谈春/国村隼/伊势谷友介
类型:喜剧/动作/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2017-06-21(上海电影节)/2017-07-01(日本)
片长:125分钟
又名:忍者之国
剧情简介
根据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田龙小说《忍者之国》改编,原著日本战国时期天正年间发生的两次伊贺之乱为线索,描写了伊贺忍者和伊势家族之间的武力和心理的攻防之战,反映了日本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你争我夺的混乱局面。
大野智饰演伊贺国第一忍者“无门”,石原里美则饰演无门的妻子阿国。伊势谷友介出演无门强有力的对手日置大膳。
6. 第2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釜山电影节最早的举办的目的是促进韩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致力于挖掘新人新作,为亚洲电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四届影展之后,釜山电影节迅速发展壮大,俨然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并吸引了全球电影人的目光与关注。
奖项设置:
新浪潮奖(NewCurrentsAward)
作为釜山国际电影节唯一的影片竞赛单元,主要是在亚洲新人导演的作品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意在鼓励和挖掘亚洲有才能的新人导演。由著名电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选定新浪潮奖,并给予获奖导演3万美元的奖金。
Sonje奖(SonjeAward)
是从被WideAngle单元邀请的韩国短篇电影中选出最佳作品,为获奖导演提供2千万韩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来资助导演拍摄下一部作品。
Woonpa奖(WoonpaAward)
是从被WideAngle单元邀请的韩国记录片中选出最佳作品,为获奖导演提供2千万韩元的基金,基金主要用来资助导演拍摄下一部作品。
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
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NetpacAward)是从“韩国电影全景”和“新浪潮”单元中选出最优秀的韩国电影授予的奖项。1990年设立的亚洲电影振兴机构主要以扩大亚洲电影的发行和上映为目标,立足让世界更加了解亚洲电影的成长。
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
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FipresciAward)是评选出包括“新浪潮”单元在内的亚洲新人导演的最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需要具备作品性、进取性、艺术性。
KNN电影奖
KNN电影奖(KNNAward)是釜山广播文化财团以“新浪潮”单元的作品为评选对象,为观众好评最高的作品授予的奖项,获奖者将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韩国电影功劳奖
韩国电影功劳奖(KoreanCinemaAward)是对韩国电影有世界性大众化的深刻认识,为韩国电影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颁发的奖项。
灵山基金
灵山基金(YoungsanFund)是为了发展独立长篇记录片制作设立的奖项,它引用的是事先制作支援制度,授予的基金是1千万韩元,这种模式为独立长篇记录片制作带来了活力。
AND基金支援计划(AsianNetworkofDocumentary,AND)
为了亚洲电影的振兴,釜山国际电影节准备的基金,选出最优秀的记录片来授予该基金。
历届中国评委
2011年10月7日,第1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评委、中国演员蒋雯丽在韩国釜山出席新闻发布会。
第16届釜山电影节自6日开幕以来已有三天的时间,除了开幕式的红毯让人大饱眼福之外,入围釜山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新浪潮奖”的影片也备受关注。作为20届电影节评委的蒋雯丽,在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看法,称好的作品不用太多争议。
历届获奖影片
中国优秀影片和获奖情况:
第2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颁奖结束后,备受期待的闭幕影片《喊•山》进行全球首映。虽然当晚釜山气温骤降,甚至下起了雨,但现场观影热度不减,5000人露天放映座无虚席,超高上座率与关注度惹得媒体惊叹,韩国专业电影评分网站更是给到了9分的高分评。
《喊•山》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北山村为背景,讲述被拐卖的哑女在丈夫“意外”死去后逐渐找到爱情和心声,最后却卷入命运悲剧的曲折故事。曲折凄美的爱情外衣下包裹着悬疑、凶杀,并涉及拐卖妇女的现实主义题材,相较于此前执导的纯商业片,《喊•山》可谓是兼具了社会价值和诚意。
《喊•山》
对此,作为海归电影人的杨子导演表示,这个故事早在五年前即已经萌生拍摄的念头,但是时机不够成熟,现在终于有机会拍摄成片,并得到组委会及在座观众的肯定,这也是对自己身为一位年轻电影人的最大认可,同时这部影片也让自己更明确要追求的是什么,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一句顶一万句》
近日,第2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由原著刘震云担任编剧,江志强监制,刘雨霖执导的内心战争之作《一句顶一万句》顺利入围该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角逐“新浪潮”最高奖项。这部作品,聚焦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战争,深度剖析生活与婚姻内外的“忍与不忍”。
作为入围电影节的华语影片之一,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
原著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出版至今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中文版销量更是突破180万册。此番,从文本到大银幕,以“忍还是不忍”作为内容核心,着眼于当下社会普通人纠结的内心世界,讲述了一顶绿帽子下的史诗。与其他特效片、青春片、喜剧片不同,《一句顶一万句》不走寻常路,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洪流之战。导演刘雨霖表示,观众对电影的审美品鉴能力正在发生变化,“他们现在更愿意看到有内容的、动人的、深入的、走心的电影,而《一句顶一万句》这是一部愿意与观众交心的作品。”
如想了解更多有关于电影节的资讯,请大家继续关注投奖帮公众号(toujiangbang)!
7. 哪些动画是国产
中国动画的经典都是它做的呀,有着对培育孩童价值观的敬畏,还有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赤诚!老一辈艺术人对每个细节的一丝不苟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这些永不退色的经典,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将我们的传统艺术以有趣的方式渗透在孩子的心里,比如水墨画、剪纸、皮影、木偶剧……到了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作品数量多且质量高,像充满智慧的《阿凡提》,简洁幽默的《三个和尚》,还有水墨动画《鹿铃》,风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纸片《猴子捞月》,水墨风格剪纸片《鹬蚌相争》,幽默有哲理的《崂山道士》,还有《孔雀的焰火》、《小熊猫学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书奇谭》《除夕的故事》《水鹿》《女娲补天》,还有优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听到这些名字就有几许感动在心里回荡,特别想带着孩子重温童年的美好。没有暴力,没有单调乏味的正义战胜邪恶,没有粗制滥造、互相模仿的动画形象…. 那个年代的动画贴着孩子的心,有着虔诚的态度!情商篇雪孩子— 关于爱和友谊 —小时候看这个片子看的眼泪汪汪的。
雪孩子和小兔子,故事的前面部分太美好,友爱欢乐。后面雪孩子为了救小兔子化掉了,小心脏都承受不来。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爱打动了每个大人孩子。神笔马良— 让孩子读懂正义感 —《神笔》获得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当年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有点像小泥人的感觉。现在就知道,这叫木偶剧。
可惜,已经很难找到高清大图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大家都清楚。 早期的中国动画主要都是以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改编的。虽然因为政治因素,说教意义比较重,但是真的是在迷迷糊糊的年纪里还能记得的动画和它传达的寓意。九色鹿— 关于善良与正义,还那么美 —还记得小时候看这部片子的感觉就是,太!美!了!真的,太美了。九色鹿超优雅!配音也是一级赞!
~ 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整个片子配色很亮,艺术感强烈,九色鹿带着神的光环缓缓走入。没记错的话是渲染人性的片子,怀着对造物主的敬意,有一些《幽灵公主(1997)》里面那个山神的意思。不过《九色鹿》比《幽灵公主》早了有16年啊。
2. 习惯养成篇85年到95年这十年,应该说是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 这段时间,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这里面,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比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经典延续至今。邋遢大王还记不记得那个唱歌的小姑娘。她一开口,就满满的回忆感。我打赌你们很多人还会唱这首歌“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一个小男孩外号叫邋遢大王,他不讲卫生,乱扔废物,脏东西也照吃不误。老鼠王国的密探尖嘴鼠看中了他,在橘子水里投下药,邋遢大王喝了以后,一下子变成与老鼠一般大的小人。他跟着尖嘴鼠来到老鼠王国。之后的各种奇遇,小邋遢一点点的转变都充满了想象力和正能量。
3. 学习认知篇阿凡提— 巧妙的智慧哪个娃不服啊 —阿凡提的故事是系列木偶剧,一共十四集。小时候总觉的有好多好多好多集哦。那个骑着小毛驴儿的阿凡提在路上走,他是智慧的象征,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而且幽默风趣。看阿凡提的童年,记得那个时候还有点颜色暗暗的电视机,记得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和曾经的欢笑。女娲补天— 用视听奇观演绎上古洪荒—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片。本片于1986年获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这部动画营造的视听奇观是对上古洪荒最好的诠释。
30年前的《女娲补天》到现在都是一部优秀的艺术短片。老艺术家们纯粹地运用动画手段使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说可视化,平心静气地向人们讲述人类的“童年”,呈现先民的智慧。
古老的文明可以塑造出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那些长廊、窗棂、色彩还有千百年的神话,值得由我们流传下去,温暖每一代孩子的心灵。
唐宋元明清,四大名著山海经封神榜,鬼怪神话童话,中国从来不缺故事题材。 一代人的好动画,深刻的记忆就是那逃脱不开骨子里的血液,固有的情怀。还记得余秋雨的一段文字: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也是有“故乡”的。那“故乡”,首先是神话,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埋藏着这些遥远的“故乡”。大闹天宫—中国目前动画史上不可超越的传奇—我们来说说动画豆瓣9.2什么概念。在这之前的只有四部动画: 第一叫《机器人总动员》,就是瓦力,9.3,美国大制作;第二苏联什么合集,我没看过不管;第三《千与千寻》,宫崎骏,动画界的丰碑,日本动画扛鼎之作;第四《疯狂动物城》9.2,最新故事最新技术最新能力;
第五,《大闹天宫》。我看榜单的时候简直忍不住骄傲了一把。中国风的味道,地地道道的配乐,狂放不羁要破除枷锁的猴子。这只猴子,是我们心中的大圣,动画后最初最帅的样子。
8. 如何评价《忍者之国》这部电影
如下:
刚看完这部电影,折服于大野智的演技。男女主最后那些片段很感人,最后女主死了,情节感觉和黄金大劫案差不多,黄金大劫案里的女主也死了,但这部电影缺少了一个好的片尾曲渲染气氛,要是悲剧结尾或许更加感人,比较的有些生硬了。
男主社会背景差不多都是小人物身怀绝技能做出些大举动,黄金大劫案里对亲情的渲染也做到了感人的地步,尤其是雨中小东北跟他讨饭的父亲说那句讽刺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时候他父亲还给他锅盖遮雨的场景,虽是几年前看过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幕后花絮:
影片导演是著名的中村义洋,中村曾与堺雅人、香川照之合作过悬疑惊悚电影《金色梦乡》,悬疑惊悚也是他常拍摄的题材,这次拍摄古装动作题材,尚属首次。
影片进程:
2017 年5月,日本战国电影《忍者之国》参加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成龙动作电影周上映。
影片宣传:
2017年6月,日本女星石原里美参加了大野智主演电影《忍者之国》的宣传活动,她身穿一袭华贵和服,妆容迷人,简直美翻天。
9.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七月比安生要复杂。表面上七月是一个乖孩子,学校的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宝宝,一切沿着既定轨迹走着。与安生成为好友也许是计划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与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洒脱自由,也是七月内心的羡慕。七月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安生。与安生的相遇是选择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着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却从不离开家乡,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害怕自己真实的内心被激发而不可收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七月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羡慕安生的忠于内心和胆大妄为。说实话,每个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羡慕过那些坏女孩,幻想过自己像他们一样抽烟喝酒打架,呼朋唤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谈恋爱。但是大多是人没有遇到一个像安生一样的朋友。
可是,想象总会被现实击碎,七月心中的安生尽管叛逆,却是真实的忠于自我的那个人。在两人同游上海的时候,七月知道原来安生这些年为了生存也曾放纵,她讨厌这样的安生,也讨厌当年逼走安生的那个自己。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无论他们如何相互伤害,永远会被紧紧绑在一起,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无法剥离。安生曾经替七月过她向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点都不安生。学习不好、不听话、叛逆,没有家庭温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层保护壳。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独的,遇到七月以后,安生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所以在第一次从七月口中听到家明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以后七月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七月,朋友的爱会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独、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
“我爱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爱别人。”也许,安生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家明,她只是不想让家明抢走七月。这无关性别,而是从没体会过亲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种独占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安生是个简单的人,但是她不傻。离开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七月的敌人,也许她敏感地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离开,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离,最终形同陌路,而安生不愿意变成这样。所以她跟着一个合适的人,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开始了北漂生活。这段流浪的日子里,安生与七月一直相互通信,从明信片上知道对方的生活现状,也体会对方的、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那个令人羡慕的人生。
也许真的是距离产生美,再亲密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隔着一个安全距离,在明信片上的七月与安生仿佛回到十三岁初识得美好,带着对方去看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拥有自己和对方的两个人生。当然,除了那句“问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关心家明吗?也不尽然吧。
青春要是永远停留在十三岁该有多好。安生永远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个唯一。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得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电影就可以列入好电影的范围。
整部电影很有岩井俊二的风格,慢慢地一种嘲讽命运的残酷。配乐和影像风格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曾国祥细腻的风格,无论是技巧还是风格,都呈现出艺术品的特质。至于表演方面,周冬雨奉献了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马思纯维持了一贯的水平。两个女孩的情感变化,在他们充满张力的表演中,一部部走向没有希望的悬崖。
真绝望啊。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大部分的中国电影愿意,顺理成章。而这部电影,是为了结局而讲故事。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残忍的爆发。两个女孩性格的铺垫,也都为了最后那视死如归的流浪。
两个女孩,仿佛是一个人。但是安生羡慕七月的安稳,七月又羡慕安生的自由。
可是安生不知道,七月的安稳是牺牲了所有关于自由的幻想,而七月也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牺牲了所有关于安稳地依赖。两个女孩在不同的风格中凝望着对方,并想成为对方。可他们并没勇气朝另一个自己迈开一步。
安生害怕失去自由,七月害怕失去安稳。
直到安生发现自由久了,想回归安稳,老天都会和你作对;直到七月发现,想一直安稳,却注定被安稳抛弃。
无论什么样的日子,过得太久,日子就会嫌弃你的。
于是七月背起行囊,选择像安生当初一样流浪;于是安生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选择像七月当初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残忍的事情,因为承受过太多伤痕累累,他们却仍然走上与当初选择截然相反的道路。似乎青春就白白浪费,但青春不会浪费的,走过的就值得珍惜。
虽然只是有一点点无奈。
在我的观影史上,最好的电影都是西方的,后来韩国的一些电影不错,越来越好看,但自从我198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却是:还没有到能够看的程度。
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小时候看过些描写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电影,比如《小兵张嘎》之类的(我们小学的一位长着娃娃脸的小女生还被选中在电影里出演一个群众演员——看小嘎子跟胖墩摔跤)。到了文化革命,所有的电影都被禁掉,只剩下八个样板戏,全世界电影史上没有见过的奇观是:为了一个电影的评价和能否上映,中央政治局要开会定夺(以大庆王进喜为原型的《创业》)。你能想象美国总统副总统开会定夺一部好莱坞电影能不能上映吗?那个时候大家完全没有电影可看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改革开放之后我去了美国,回来后看到中国有电影了,也不完全像教育宣传片了,有的竟然能在国际电影节得奖了。我把近年来的获奖电影分成两类,一类是浪漫主义的,一类是现实主义的,前一类如张艺谋的电影;后一类如贾樟柯的电影。这些电影不仅是可以看的,而且已经达到了电影艺术的巅峰。然而,不客气地说,属于商业电影范畴的各种类型片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像郭敬明韩寒的影片甚至都不是专业导演做的,只能说是蹒跚学步(有一次我碰到戴锦华,问她对《小时代》的评价,她老实不客气地对我说:你别跟我提这个,那根本就不是电影)。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的类型片还没到能看的程度。
近年来最火爆的只有搞笑的喜剧片,票房动辄过亿的都是这类,中国观众对于宣传教育片的反弹以一种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除了喜剧片,严肃一点的全都无法接受,没人看。记得《万箭穿心》上映前,营销忽发奇想,想让文化人来帮助宣传下,找了崔健和我去看片,看后想句宣传词。我看后觉得非常好,想的宣传词是:这是曹禺《雷雨》之后最好的一个悲剧。没想到被他们一口否定,原因是:只要在宣传语中出现“悲剧”二字,票房就完全没指望了。难道中国的观众已经完全受不了任何严肃和沉重的话题了?
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影片还是在艰难地发展着,我们看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桃姐》,它只是描绘了一个普通的人际关系,一个男人跟他家保姆的故事,但是感人至深。看过《七月与安生》之后,我欣慰地感到:中国的写实主义电影也到了可以看的水准了,而且已经相当好看了。影片描写的是两个女孩的友情,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以及后面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悲欢离合。痛苦在折磨和考验着她们的友情,她们的友情命运如何?是中断还是延续?最终是个什么结局?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带着这个悬念,从头到尾,不能释怀。一个剧,怕就怕一切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而这部电影,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所有的情节让人觉得合理、合适、合乎人物关系的逻辑。就像沈从文有一次所说的,写小说的秘诀就在于“合适”,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
我相信,中国的电影观众除了被宣传受教育和无厘头搞笑之外,也会慢慢成熟起来,而成熟起来的观众需要思考,需要感动,不仅需要被逗笑,还需要跟着剧情流泪,需要能够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引起共鸣的作品。就像那些得奖影片可以被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一样,类型片中也有这样两类:在那些悬疑片、喜剧片中,其中的情节都是人一生也不会碰到的事,其中的人物也是人从来不会在现实中遇到的人,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电影。而我相信,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
10. 谁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
《李献计历险记》真人版,房祖名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