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

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

发布时间:2022-12-19 09:07:07

1. 《十宗罪》中杀刁爱青的凶手是谁

杀刁爱青的是驼子的母亲。

驼子的母亲是妇科医生,父亲为火葬场工人。所以驼子从小耳濡目染那些吃人和焚尸的过程,心理很变态且相貌不杨娶不到老婆。爱子心切的母亲便想找一个女人为其儿子做老婆。

而刁爱青当时刚好在交笔友也就是同学夏雨萍后来的老公黄百城,因为不小心怀孕,便去小诊所打胎,结果被驼子的妈囚禁起来其时间,并以其名声要挟刁爱青做其儿媳。但是刁不从并且奋力抵抗。于是激怒了驼子的母亲,将习爱青杀害。



(1)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扩展阅读: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个恐怖变态的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

出于善意的提醒,胆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脏病患者勿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

2. 蜘蛛作品 震惊全国的南大碎尸案

南京“1·19”碎尸案,又称南大碎尸案、刁爱青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9天后,也就是当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蜘蛛作品《十宗罪》第一部中有提到,南京化名为蓝京。

3. 回顾未破悬案,南大碎尸案:分尸2000多块,多次不同地点抛尸,凶手呢

刁爱青

刁爱青,在1976年3月出生,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

刁爱青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姑娘,一直在农村长大,直到考上大学后才刚刚来到南京,但是到南京不过百日的时间,却使得刁爱青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据刁爱青的同学讲述,刁爱青的个子中等,在1米65左右,短发、身材适中,并且有点近视,平时一般都会戴上眼镜。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大学生,甚至扔在人群中都不起眼的存在,却在一夜之间登上各个媒体头条。

意外遇害

在1996年1月10日,当天因为宿舍使用违规电器,作为宿舍长的刁爱青受到了惩罚,导致她当天心情极其不佳,于是在吃完晚饭后,刁爱青外出闲逛散心。

临走之前,刁爱青铺开了自己的被子,看样子是准备在短时间内就回来,但是刁爱青这一出去,却再也没有回来。刁爱青住在鼓楼校区南园4宿舍,宿舍楼内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所以一开始刁爱青的失踪并没有引发多大的注意。

对于公众所怀疑的“追诉时效性”,南京警方回复,这起案件将永远调查,直至水落石出。公安部刑侦局解释道,“追诉期”是针对未被发现的犯罪,对于已经发现的犯罪,以及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真相永远不会缺席,属于受害者的公平也终将会来到。

4. 电影《神探大战》正在热映中,这部电影讲述了哪些案件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宗大案件,大案件里包括了十宗小案件:香港魔警案,吴若甫绑架案,王德辉绑架案,湄公河惨案,一家四口灭门惨案,南大碎尸案,南京母女谋杀案,未成年人凶杀案,刺马案,阎瑞生案。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罪案事件。

这部影片都是真实的罪案故事,还有大多取材于现实中的犯罪案件。在精巧的犯案与追凶的设定里,影片是以节奏很快的方式在跟进,观众大多评论抓真凶的画面里,节奏都是很快,而给观众的投入感更是很强烈!每一件案件都有一件案件原型,虽然挺残酷,但是还原案件事实也是必须的过程!


这部影片挺精彩了,值得去观看。

5. 悬案96南大碎尸案:残忍的手法,稀缺的证据,销声匿迹的凶手

1996年1月18日(星期四),南京大雪纷飞。

这场雪一直下到19日(星期五),让本该在早上五点进行的环卫工作推迟到了上午。

一位清洁工在华侨路建筑工地的一个垃圾堆捡到一个塑料袋(第一件)。

袋中装有500多块肉片!

之后,她(或另一人)又在大涧银巷发现装有同样肉块的袋子(第二件)。

两袋重1.5公斤。

清洁工把袋子捡回了家,在清洗时发现里面有三根手指,大惊失色,随即报警。

1月19日上午,在接到报案后,南京市公安局与环卫部门协商,做出了在相应范围内重点搜查垃圾点的指示。

警方立刻开始对南京大学周边地区垃圾堆进行大规模搜寻。

该案遂正式立案,是为“1·19南大碎尸案”。

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尸体加热至熟或半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

如此骇人听闻的手法,是该案区别于其他案件,引起巨大关注度最重要的一点。

一、散落各处的尸块

19日上午,警方在南京大学南园小粉桥路段四个小区门口的垃圾箱里发现了两个旅行袋和两个垃圾袋。

两个旅行袋,一个印有上海旅游字样,里面装有内脏和碎尸,重5公斤(第三件)。

另一个是绿色帆布旅行袋,印有桂林山水旅游字样,装有较完整的肠体组织和肉块,重6.5公斤(第四件)。

另外两袋垃圾袋重约1公斤,都是尸块(第五、六件)。

据此,加上清洁工发现的两袋,1月19日一共发现了6袋尸块。

其中小粉桥发现的4袋距离十分接近,是罪犯最密集抛尸的地方。

1月19日或20日,在汉口路校门后发现重约0.8公斤的塑料袋(第七件)、在天津路门内计算机房中心旁树林发现袋装尸块(第八件)。

1月20日,在天津路校门口公交车站附近发现一个双肩包,内有较完整的人体骨架,近8公斤(第九件)。

1月20日或21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体育场的树洞内发现袋装尸块,重约0.6公斤,在其中发现了类似子宫的人体组织。

此处是在对南京大学校园进行排查时发现的(第十件)。

1月20日晚,在距南大3公里远的水佐岗小区某垃圾桶发现床单包裹的尸块。

一张完整的床单被撕成两半,其中一半装有头颅和零碎尸块,并有血手印,重3公斤(第十一件)。

另一半床单包裹有受害者的血衣裤,据说在内衣上发现了指纹,而且受害者的衣物和肠子一样,折叠地很整齐,重1.5公斤(第十二件)。

警方勘察表明,水佐岗的东西都是在19日案发以后抛出的。

之后几日,在水佐岗某水井盖下找到了红色外套,里面包有尸块。

同时在南大周边又再次发现零散尸块,可能是此前搜索遗漏,也可能是凶手还在陆续抛出。

二、受害人刁爱青

随着发现的线索越来越多,受害者的身份得到确认。

死者刁爱青,女,1976年3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市。

遇害时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

刁爱青

据称,刁爱青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复读仍差南大录取线3分。

她姐姐的公公托人找了关系,将刁爱青安排到了南京大学。

可以看到,她的学籍和南京大学本科学生有区别,是属于成人教育脱产专科,其教学与宿舍管理相比南大本科也较为松散。

但由于专业学生都在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成人教育学院也属于南京大学的下属学院,所以本案称谓“南大”并无不妥。

刁爱青遇害时年仅19岁,住在鼓楼校区南园,该宿舍楼人员较复杂。

据刁爱青的好友回忆,刁身高约1米65,身材适中,长相普通,短发,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

她会在书上把自己的名字文艺化写为“刁爱卿”。

刁爱青的父母都是姜堰市本地的农民,她1995年9月(据称她到校时间比规定时间迟了十几天,应该在9月底,原因不明)开学来到南京,前后不过2、3个月。

据身边人回忆,刁爱青性格内向,在异地南京社会关系简单,在当地应该没有什么熟人。

三、遇害前的轨迹

1996年1月7日星期日,刁爱青去南航参加高中好友的生日聚餐。

当晚参加聚餐的还有其他几位姜堰老乡。

那晚刁爱青并未回学校,而是与好友同住。

据同学回忆,当晚刁聚餐时像平时一样话很少。

1月8日星期一,刁爱青回到南京大学,当天做了什么不清楚。

1月9日星期二,刁当天没有上课出去玩了一天,很晚才回来。

据她说是去找老乡玩。

大约在9号、10号左右发生了一件事,刁爱青的室友违规使用电磁炉被发现,因为刁爱青是寝室长,被宿管罚款。

1月10日星期三,失踪当天。

白天刁爱青在上计算机课时身体不舒服,中途回到了宿舍。

下午她躺在床上休息仍然没有去上课。据室友回忆,一直到晚上7点,她都还在寝室。

据称她当时可能是处于例假期,身体不适。

案发后警察来宿舍侦查,被子平铺地很整齐,蚊帐放下。

10日当天傍晚的温度很低,学校宿舍没有空调和暖气,室外很冷。

刁爱青出门时穿的是一件红色外套,这种外套当年很普遍,路上经常撞衫。

案发后,警察还找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带到南大开会展示,让同学们提供线索。

据南大的目击学生回忆,刁爱青从小粉桥的侧门出了学校。

关于她傍晚离开宿舍的原因,有说法是因为室友违规使用电器,她作为寝室长被罚款而心情不佳,外出散心。

她从小粉桥侧门出去,再从广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岛路、平仓巷。

警方提供的目击信息显示,刁爱青曾于当晚在平仓巷的文具店买东西。

最后的目击地点一般认为是在青岛路上,时间大约在傍晚七点。

广州路和青岛路、平仓巷都很热闹,目击者提供的信息比较准确,但此后她的行踪不再被目睹。

四、警方的排查

案发后,受限于当时的监控摄像头极少,初期排查难度很大。

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

为侦破此案,警方发动人海战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广泛细致的排查,包括南京大学校内人员和附近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盘查。

直到案发后三个月,由于调查没有进展,专案组才撤离南大。

当时南大校内先是有小道消息流传此案,随后警方正式贴出被害女生的照片。

据说南京大学的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调查,提供案发当晚的不在场证明。

在刁爱青的社交圈全部人员都被排除了嫌疑后,警方逐渐怀疑是随机作案。

当时的媒体报道了相关新闻,警方发布了悬赏通告,公布了涉案的证物,希望市民提供线索。

警方也曾把医生和屠夫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排查,但终究毫无进展。

五、网络舆论

刁爱青案,曾经在南京轰动一时。

它真正步入公众视野,是08年网名为“黑弥撒“的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黑弥撒在帖子里认为刁爱青和凶手因为对 打口碟这种重金属音乐 的共同爱好而相识。刁爱青死于某种宗教仪式,凶手杀死她是因为她勾起了凶手童年的“不愉快经历”。

此说法一出,给一桩碎尸案蒙上了神秘、悬疑的色彩。

这正符合网络世界猎奇的口味,瞬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网络舆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年南京本地媒体《南都周刊》以一整版《南大碎尸案的网络与现实》报道了此事件。

之后,网名为“悼红轩主人”的网友通过走访刁爱青亲属及生前好友,将采访资料汇总成《关于南大碎尸案的终极猜想》并发表,现在网络上流传的很多证据就是来源于此。

08年的网络舆论将南大碎尸案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年南京警方重启了此案的调查,有了一些新发现:

在旅行包里发现了少许火药残渣和火药枪印痕,在尸块里发现了微量的木屑和猪肉,此后就再无新的线索,案件又进入死胡同。

网络风浪过后,南大碎尸案也归于沉寂。

此案留下的证据很少,时至今日,每一条线索早已被人们过度解读了很多次。

警方披露的线索和各种来源的证据混杂在一起,早已不能辨别这之中哪一条是真实的线索,哪一条是博眼球的编造,各种阴谋论也误导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网络上关于此案的猜测很多,不乏有读后令人恍然大悟的“严谨推测”。

但或许警方手里的任何一条未披露的证据,就可以马上推翻数万字的长篇大论。

相信南京警方掌握的证据远比我们所看到的多。

六、推测

在此做一些整理和个人的猜想。

由于此案的目击信息、抛尸地点、发现时间等,都是网上能找到的信息,上述关于此案情况的概述,也是混杂了多种官方线索和民间证据的综合版本,不一定完全准确。

大家可以带着看一看的态度来阅读。

将刁爱青1月10日失踪当晚出校门后的移动轨迹在地图上标注如下:

她从小粉桥侧门出去,再从广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岛路、平仓巷。警方提供的目击信息显示刁爱青曾于当晚在平仓巷的文具店买东西。最后的目击地点一般认为是在青岛路上,时间大约在傍晚七点。广州路和青岛路、平仓巷都很热闹,目击者提供的信息比较准确,但此后她的行踪不再被目睹。

刁从(一)出来,途径(二)和(三),有人看到她在(四)买东西,最后的目击地点是在(三)或(四)

可以看到刁爱青的移动轨迹,在出校门后短时间内是没有远离校园的,符合警方在她的宿舍内看到的“床上的被子平铺着,没有长时间外出的打算。”

将刁爱青移动的四个点标注出来,她沿着南大南园的校园外围走了一公里多,以正常的行走速度,前后不过十几分钟。

刁爱青最后出现的地点是青岛路或平仓巷一带,她是买了东西准备回学校?

还是继续走去了什么地方呢?我们也无法知道了。

但就这张移动轨迹来看,个人认为她没有长期外出打算、没有去远离校园的地方的可能性比较大。

再来看抛尸的位置分布:

图片仅供参考

19日的抛尸用黄字标注,主要是华侨路、大涧银巷和小粉桥,尸块特征不明显;19日以后的抛尸用蓝字标注,主要集中在南大校园内,出现了人体骨架等人体特征较明显的信息;最特殊的是20日在水佐岗的抛尸,用绿字标注,在图中左上角,它远离南大,出现了直接指向受害者身份的头颅和衣物。

尸体的每块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齐;肠子排列有序,码放多层;四肢骨架被利落地剔下。

凶手应该具有一定的解剖专业知识和超强的心理素质。

至于凶手为何将尸体切割成2000块、加热至熟,普遍说法是为了毁尸灭迹。

但尸体都能切割两千块,为何又要抛弃完整的头颅、衣物和人体骨架呢?

个人认为有可能是19日早上华侨路、大涧银巷的最初两次抛尸被提前发现,打乱了凶手的计划,他害怕警方搜查住处,被迫将来不及处理的尸体抛洒在水佐岗和南大校园。

头颅衣物等指向性最明显的东西,在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下,只能尽量抛洒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于是出现了水佐岗这一距南大有三公里远的特殊地点;其他尸块,在19日后,被凶手抛洒在南大校园附近。

侧面印证了凶手住处、第一碎尸地点应该在南大附近。

当然,也有可能是凶手认为将指向性明显的抛在远处、将切碎的尸块抛在近处,足以蒙混过关了。

刁爱青和凶手可能认识,也可能是陌生人作案。

如果刁爱青当晚没有离校很久的打算,结合她当晚没有回宿舍,那她和凶手在10日晚大概率就已相遇。

在死前,她和凶手很可能同处一个空间,刁爱青是在一家饭馆吃饭时遇到了凶手?

还是在回校路上偶遇了熟人?

或者刁爱青当晚,就是要去见某个人?就没打算回宿舍?

刁爱青9日没有上课,出去玩了一整天找的那个老乡,和案子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警方肯定也注意到了,但再没有更多细节。)

既然是为了毁尸灭迹,那有可能刁是与凶手发生某种接触时意外死亡的,至少凶手最初没有想要杀死她。

意外死亡让凶手震恐,他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求生欲支配他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尽最大可能毁尸灭迹,将尸体切割成2000片。再在南京暴雪的天气下抛出尸体,希望大雪能掩盖一切。

南大碎尸案孤案一枚、之后再无类似案例。这也侧面说明凶手可能并非连环杀手,刁的死可能是意外。

凶手亦可能在案发后就已经离开南京,永远消失在警方的视线外。

时间已过去二十余年,希望早日真相大白。


6. 1.19 南大碎尸案

96南大碎尸案...............

过去了十二年的案子……令人发指的凶手今日依然逍遥法外……尸体被分尸1000块片肠子都整齐的码在一起……

1996年1月19日,南京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凶杀案:被害者是南京大学的一名大一女生,其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切成了1000多片,而且内脏和头颅也有被煮过的痕迹!

案件发生后,南京警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侦破此案。但是,12年过去了,案件还是未破。

近日,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帖子,发帖者猜测了凶案嫌疑人的杀人动机以及嫌疑人的身份背景,并详细描摹了杀人过程。这个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网友认为,发帖者很有可能就是凶手或是知情者。

南大女生被碎尸1000块

这起案件至今还在张小姐的心里留有阴影。

案发时,张小姐正在南京大学读书。她清晰地记得,那件血淋淋的上衣在学校橱窗展示的情景——这是当时警方在征集案件线索。案件发生后,几乎所有的女生夜里都不敢出门。

“实在太KB了。”张小姐现在回忆起来,眼神里还带了丝恐慌。确实,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件,凶手的残忍程度让人发指。据称,凶手杀人后,把死者的尸体切割成了1000多块,还把死者的内脏和头颅放在锅里煮了一下;随后,又很仔细地叠好死者的衣服,把它们分装在多个行李包里,丢弃在南京闹市区的多个地段。

1996年1月19日清晨,受害者的尸块被陆续发现,震动了整个南京城。警方也立即展开了调查。但是,这名女生比较内向和单纯,交际并不广泛,和她认识的一些人中,都没有作案的嫌疑。

随后,警方又注意到,受害者的尸体被切割成了1000多块,切口整齐均匀,应该是对人体解剖知识有所了解的人所为。于是,警方又对医生、厨师等人群进行调查,但还是毫无结果。

就这样,12年过去了,虽然南京警方一直在全力侦破此案,但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
2008-9-20 20:40 回复 61.178.10.*2楼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首先声明,我不是警察,之所以又谈起这桩悬了十几年的无头案,完全是出于个人对这起案件的一点兴趣。之前也看过网上关于这起案件的一些讨论,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讲故事,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胡乱发表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真凶早日归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也欢迎各位一起来讨论。
就目前来看,网上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从事什么职业。有医生说、屠夫说、厨师说,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对于嫌疑人的职业,我先不谈自己的观点,单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一千多片,内脏被煮过,并被整齐地叠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齐地叠好,可见嫌疑人很强的心理素质,同时可能懂得医学知识。如此看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其个人素质要高于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试想,一个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凭借什么能吸引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注意?且又有什么能力做到杀人后冷静地分尸?所以我认为,嫌疑人是屠夫、厨师,或者锅炉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这几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及素质普遍不高;至于医生,只能说有可能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用于推理的证据。
但问题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与职业有关吗?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疑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与“切肉”无关,但他又具备相关的知识,比方说,利用业余时间自习了解剖学,香港电影《羔羊医生》很多人都看过吧?电影的情节就取材于曾经发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过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个人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比较大。
犯罪嫌疑人是怎样把被害人杀害并分尸的呢?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并将其强行带回住所再实施作案?不可能,因为这种情况,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并不熟悉,被害人必然会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将其带回住所,杀人后再分尸,也没有必要将尸体切成一千多片,甚至连内脏和衣物都整齐地叠放好,或者说,没有一种原因会导致嫌疑人这样做,所以,偶遇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既然不是偶遇,那么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应当是熟悉的,至少是认识的。是什么能够使两人认识并熟悉呢?我的观点是——相同的爱好。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爱好。或许正是由于被害人的爱好与大多数人不同,才会导致她不与同学交流,而当被害人遇到一个与她爱好相同的人之后,她的心情会是怎样?一定是非常高兴,并且很乐于对这个人敞开心扉,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身上也必然有能够吸引他的地方,这些应当是使两人互相熟悉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好呢?我先不说,来说点别的。
南大周围,包括小粉桥、青岛路、陶谷新村、甚至延伸到汉口西路、阴阳营一带,集中了我市的三所名牌大学——南大、南师大、河海。我一直认为,这里是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有品味,包括那些做生意的商人,南京最早卖打口碟的就在这里。这里的种种完全不同于城南或下关的市井小巷,也不同于新街口等商业区,这里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地方,主要就是因为文化。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然愿意在此居住,也包括犯罪嫌疑人。接着我想说说打口碟,这种CD的内容多是一些国内不常见的欧美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更多的则是摇滚乐、重金属,甚至那些极端音乐。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听摇滚乐或重金属甚至极端音乐的人,个性一定十分张扬,装扮也一定奇形怪状,其实不然,听这类音乐的人,恰恰多是那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调的,尤其是听重金属和极端音乐的。这类人现在仍然比较少,在当时恐怕就更少了。想想看,96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听什么?又有几个人明白什么叫死亡、哥特?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共同爱好就是指音乐?没错,可能性非常大。我们不妨再做个假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因此以下只是我的主观猜测,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权当听故事好了:被害人刚入学不久,一次在校门口逛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打口碟,她立刻就被那些以前从未听过的音乐所吸引了,但在当时,CD还比较少见,而一款普通的CD随身听对于她这个穷学生来说也是奢侈品,用现在的话说,她很郁闷。就在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出现了,他主动向被害人介绍这些音乐,当他了解到被害人没有听这些CD的条件后,更是主动地邀请被害人去他的住处,因为在他家里,也许有一款效果非常好的音响。嫌疑人成熟稳重的外表、文质彬彬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于是,他们认识了,并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出入嫌疑人的住所,他们听音乐,谈心得,几乎无所不聊。在嫌疑人的面前,被害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谈,她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男人,而嫌疑人似乎也被这个女孩身上的某种东西所吸引。后来发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发生了性关系。

2008-9-20 20:56 回复 61.178.10.*3楼但是被害人并不知道,她已经离死不远了。也许是她的外表,或是气质、又或是穿着打扮勾起了嫌疑人对往事的回忆,一段发生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并不美好的回忆,激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念头——杀死被害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爱的女人永远留在身边,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觉得被害人太像童年时的“她”了,她们的共同之处太多太多,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她就是“她”。嫌疑人开始不可自拔。每当与被害人相处的时候,嫌疑人总是能够回忆起“她”,回忆起“她”给他带来的快乐,当然,也有伤痛。
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类犯罪嫌疑人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基本上都经历过一件或数件对他们身体乃至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这类事件则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而导致了后来的犯罪。本案中嫌疑人过去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们无从查证,但有一点,事件本身一定对他的伤害很大,且主要是心理上。
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像极了“她”,他爱被害人,所以要把她永远地留在身边,但首先,他要为她“赎罪”。
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现在,我们可以给嫌疑人简单地画个像:犯罪嫌疑人,男性,案发时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亦有可能在30岁以下,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人知道。
最后再强调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于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做出的主观猜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各位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做出更正和补充,如果公安机关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也希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点点帮助。

7. 碎尸案件回顾:大一女生被切碎成两千片,凶手为何如此残忍! 你怎么看

南大碎尸案(又称1·19碎尸案),案发时间为1996年1月19日,地点在江苏省南京市。被害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的遗体碎片在其失踪九天后,1月19日凌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

究竟是何原因让凶手毁尸灭迹,尸体被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请跟随小编走进南大碎尸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


南京市警方成立专案组,进入南京大学,对附近的所有居民进行了盘查,3个月后才离开。当时没有DNA技术,警方只能采取人海战术,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哪怕只是倒垃圾。

警方通过碎尸手段,推测凶手是一个医生或者屠夫。刁爱青的交际并不广泛,给调查增加了很大难度。到目前为止,南大碎尸案仍旧未能侦破,公安部称,不受追诉期的限制,绝对不会放弃,要侦查到底。


1998年,作者王大进把“1·19”案写进了小说《纪念物》。2010年,作者陈九歌在《血色天都》中完美还原了碎尸案。《十宗罪》和《死亡通知单》也都引用了这个故事。

8. 特别邢事录之南大碎尸案陈寒秋破案了吗

没有。

南大碎尸案,又称“1·19”碎尸案、刁爱青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9天后,也就是当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

(8)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扩展阅读:

南大碎尸案是一个高智商犯罪,也是一个无头案。凶手作案手法高明,将受害者切割成2000多块,还扔在南京闹市区大街上,却始终无法破案。案发后,南京警方运用全部警力进行大规模排查,甚至暗中找道士招魂查凶,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之后,刁爱青的碎尸被发现。在南京闹市区华侨路,清扫大街的老太太在清晨发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包中装有500多片煮熟且码放整齐的肉片。

老太太以为是猪肉,回家后打开袋子仔细的清洗。清洗期间,老太太突然发现肉片中竟夹着三根人的手指,吓得当场晕倒。

几天内,其余的碎尸也被发现,地点是在水佐岗路(南京闹市区)和龙王山(南京龙王山位于南京江北距离长江大桥6公里的宁六高速公路旁,距离市区很远,需要过桥)。这些碎尸都被放在提包内,用一条床单包裹好。

在全国甚至江苏省来说,碎尸案并不罕见的。让经验丰富的南京警方震惊的是,这次的碎尸却堪称建国以后绝无仅有的第一起。尸体在煮熟后,总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更可怕的是,切割刀工十分精细,肉片码放非常整齐。虽然已经过去20年,参与侦查“1·19”碎尸案的警官仍然对此记忆深刻。

9. 《十宗罪》最后那个‘119’碎尸案的凶手是谁啊,有知道的...

楼主是看到结局“凶手是。。”所以比较好奇吧,其实接着看下去就知道,下一个故事就会提到,特案组四人会说这个案子永远会成为悬案。

因为这是根据一起真实的案件改编的。真正现实中的119碎尸案,也未侦破。所以,没有人知道凶手。但是,已经有了各种猜测,网上很多网友对此案都有见解推理,也有人怀疑过网友就在其中,不过目前,凶手仍未有人知。猜测不了了之的原因是凶手是军人,而且还是由于婚外恋。

网络小说名人蜘蛛在他的作品《十宗罪》中,引用了南大碎尸案的典故,但最终的结果也和现实中一样没有结论。

关于网友对于《十宗罪》电视剧中“119碎尸案的”凶手的解析:

包斩说,我想起没有侦破的蓝京119碎尸案,最后也留下了一个七字之谜,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我们分析认为,凶手在杀害刁爱青之前,强迫她写下凶手说的话。刁爱青在做笔录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凶多吉少,所以空出七个字,留下线索。

这七个字,开、五、是、表、人、和、吊。我一直试图破译出来,还研究了莫尔斯密码,也请教过数学家。当时的危险处境,她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加密方法,以字体的笔画作为密匙,但这样出现的组合也非常多。“开”字4个笔画,“五”字也有4个笔画,应该是对应“凶手”二字,按照这个破译方向,有这么几种组合:

1、凶手是×人和×

2、凶手是×儿和×

3、凶手是×刀和×

梁教授提示说,还有一种可能,我们看到的笔记是残缺不全的,如果少了一页呢。包斩低下头思考了一会,猛的抬起头,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凶手是驼儿和军……最后一个字“吊”是6笔画,6笔画的字共有587个,目击者最后看见刁爱青的地点是青岛路,还有一处较远的抛尸地点在蓝京汤山附近,当地人都知道这两个地方驻扎着……

白景玉打断包斩的话,说道,蓝京警方报告称那个驼子出车祸死了,司机逃逸。画龙说,汤山那地方,有个戒备森严的神秘大楼,非常古老,据说刚解放时,有人发现该楼有一个大型地下室,当地人用探照灯从通气口吊下,但漆黑照不着底。

再用篮子吊一只小狗下去,结果绳子放至百米长仍不能到底。正疑惑间,下面突然传来小狗的惨叫,收上绳子后发现狗已死亡……这栋大楼被称为“恶魔之窟”,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现在那个地方也是禁区,普通人无法进入。我随首长去过一次,楼前的两排松树阴森森的,奇怪的是树枝都向着大楼的方向生长。

整个大楼为三层设计,主要是从军事角度建筑的,据说大楼的所有建筑料材全部从美国空运。大门右侧地面有一处火烧的痕迹,被传为“人形烧痕”,不管怎样洗刷都洗不掉,大楼下有个庞大而神秘的地下室,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外人不得而知。

我当时进入大楼,发现整栋大楼里都暗藏着某种机关,如果没人带路,就会迷失方向。房间的门,非常低矮,门侧安装有暗格。我的手机在那也没有信号,处于被屏蔽的状态。底层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通道口用铁丝网封了起来。走近看,下面漆黑一片,不知道通往哪里。

苏眉说:有些地方,公安人员也无权进入;梁教授说:他们有自己的侦查和审判机构。

白景玉打断大家的讨论,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这个案子以后别再说了。大家开始沉默,刁爱青案,也许成了一个谜,永远也无法解开。

(9)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扩展阅读

《十宗罪》作者简介:蜘蛛,原名王黎伟,1978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出版有《十宗罪1-5》系列、《秦书》、《罪全书》、《备忘录》等。《十宗罪》系列、《秦书》和《罪全书》繁体图书在港台出版发行。《十宗罪》系列被翻译成外语,目前有泰国版[4]和越南版。《十宗罪》网剧已于2016年7月27日播出。

这本书写了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写的是: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从上帝的角度来说,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儿女。

我要将他们拢入怀中,如同簇拥的仙人球收拢花苞,然后将手中的黑暗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使用血迹斑斑的语言和锈迹斑斑的文字,从被人遗忘的天天踩着的铺路石下汲取营养,来完成这部将在地狱和天堂同时畅销的书。

对于黑暗的探索,我从未放弃。为了学习飞翔,我拜鱼为师。我写作的时候,头顶没有太阳,所以我坐在黑暗之中,点燃了自己。借着这点卑微之光,走进地狱深处。正如我在《罪全书》的序言里所说的那样:尝尝天堂里的苹果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尝尝地狱里的苹果。

黑暗里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可以捕捉到。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

罪行的描述是为了表达人性,而不是哗众取宠。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一个巨人,站在街头,牵着木马,等待开花。

我写作,我就是上帝,我赦免一切人,一切罪。

本书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个恐怖变态的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出于善意的提醒,胆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脏病患者勿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

极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者、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诡异绝顶的十大凶案:地窖囚奴、雨夜幽灵、人皮草人、色狼传说、精神病院、肢体雪人……

10. 无罪谋杀南大碎尸案是从哪一集开始

193集。
无罪谋杀的第193集是南大凶手自首事件01,讲述了南大碎尸案。
《无罪谋杀》是由宇尘创作的网络连载小说,连载于国风中文网 [1] 、纵横中文网,讲述了最骇人听闻的谋杀,最匪夷所思的真相!!食人晚宴、封口女、情人冰雕、南大凶手自首、人皮祭画、镜中鬼影??你永远无法用常人的思维理解这些恐怖诡异的凶案背后所隐藏的真实目的。让擅长催眠的心理医生以独特的视角,带您走进那些可怕罪犯的心灵深处,洞悉那些令人生畏的真相。特此声明:有心脏病史的人请放弃!IQ低于120的人请放弃!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请放弃!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试图猜测真相。

阅读全文

与有南大碎尸的电影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速8电影票图片 浏览:431
播放电影只有音乐没有说话 浏览:952
少年的你免费观看电影完整 浏览:888
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音乐 浏览:690
韩国电影爱情霸道 浏览:241
电影演员Ellie 浏览:302
小王子带英文字幕的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84
电影演员孙剑 浏览:999
台湾有个关于孤儿院的电影 浏览:994
电影院用会员卡消费怎么记账 浏览:39
爱情公寓电影话句 浏览:719
猪猪侠以前的大电影 浏览:161
大尺度国产电影网站 浏览:844
爱情喜剧好莱坞电影 浏览:269
有一部电影里有蝴蝶还有蚕蛹 浏览:594
我国的大投资电影 浏览:531
免费老电影大渡河完整视频 浏览:340
朱茵周星驰电影片段粤语 浏览: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电影 浏览:866
法国的的老电影泰拳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