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

发布时间:2022-11-28 15:06:29

① 上海有没有知名的电影导演

吴贻弓, 1948年起迁居上海。1960年,吴贻弓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曾在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工作,是中国第四代上海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吴贻弓的辞世,令文学艺术界、电影界几代工作者为之扼腕痛惜。电影“粉丝”们在网上留言:“难忘《城南旧事》。”“长亭外、古道边,吴导一路走好!”

② 一代宗师谁的导演

王家卫(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1]。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1982年,编写个人首部电影剧本《彩云曲》,从而正式进入了电影圈。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90年,执导剧情片《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4年,执导剧情片《重庆森林》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得主。
2000年,执导剧情片《花样年华》,该片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2004年,执导剧情片《2046》,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06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并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史上首位华人得主。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2019年5月15日,担任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的评委会主席。

③ 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经典对白台词

重庆森林经典台词

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我是一个警察,我的名字叫何志武,编号223。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金打电话给GF家里)

“喂,伯母啊,我是阿武啊。”

“哦,我不是找阿May的,我是特地打电话来找你的嘛”

“你好吗?我?我没事。”

“她呢,她是脾气大了一点,让她冷静一下喽,她想通了会打电话给我的。”

“喂,伯母啊,你千万别告诉她我打电话来哦。好不好?”

“哦,你要去看电影啊,那我不打扰你了,伯父呢?”

“喂,伯父啊?我是阿武啦。”

“不是,不是,我不是找阿May 的,我是特地打电话来问候你的嘛,你的咳嗽好了吗?”

“哦,你们赶时间啊,那么我不打扰你们了,你们去啊。”

“哦,四姐在不在你们那边?不在啊?三姐呢?我想问候她……”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习惯,我的习惯呢?就是来这边等阿may下班。

阿May 很喜欢来这边,因为这里的老板说她很象山口百惠,最近我和她分手了,因为她说我越来越不象三埔友和。

“368复机,密码'爱你一万年'”

“阿Ming找我?阿May吧?”

“拼给我听啊,M-I-N-G,M-A-Y吧?你有没有听错啊?没有?你懂不懂英文啊?”

“阿Ming啊?我知道我知道,是阿May打电话让你找我吧?”

“呐,我没事,叫她不要担心好不好?我会好好地照顾我自己的,可是如果她这么想念我的话你叫她自己打给我嘛,不用麻烦你吗,对不对?”

“啊?她没叫你打给我,那你找我什么事?去跑步,你失恋啦?”

“没有,那为什么去跑步呢?比赛?!你神经啊?跑步这么私人的事情怎么可以随便跑给别人看呢?就这样,白白!”

每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我失恋,我都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的水分蒸发掉,而让我不那么容易流泪,我怎么可以流泪呢?在阿May心里,我可是个很酷的男人。

“还没和好呐?都一个月了,再找一个吧?阿May吧?阿May不错的。她今天晚上早下班,你约她逛街吧?她暗恋你很久了。”(Midnight Express的老板说)

“不行啊,今天晚上我约了人家,改天吧?”

有时候我会在阿May 家过夜,可是为了不想让她爸爸妈妈知道呢,每次我走的时候呢我都会从阳台爬下去,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这个机会呢?

林青霞的段落

罐头上的日期告诉我,我剩的日子不多,如果我找不到那班印度人,我就会有麻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次我穿雨衣的时候,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转回金城武段落

“先生,这个罐头明天就过期了,那边还有很多,你再换一罐吧?”

“不用了,谢谢”

我们分手的那天是愚人节,所以我一直当她是开玩笑,我愿意让她这个玩笑维持一个月。从分手的那一天开始,我每天买一罐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因为凤梨是阿May 最爱吃的东西,而5月1号是我的生日。我告诉我自己,当我买满30罐的时候,她如果还不回来,这段感情就会过期。

已经六个月都没有破过案,可是我今天抓到一个通缉犯。每一次我有好消息,我第一个想通知的就是我的女朋友阿May。

“喂”(电话铃响,一个男声在那端应到)

“三埔友和,我要杀了你”(金大叫着在已经停止的自动扶梯上狂奔)

“啊,请问有没有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

“今天几号啦?”

“4月30啊”

“是啊,明天过期的东西我们不会摆出来的。”

“还有两个钟头,这么早就收掉了?”

“过期的东西没人要的,人家要买也要买新鲜的”

“新鲜新鲜,什么新鲜啊?就是你这种人啦,喜新忘旧的”

“喂,弄一罐凤梨罐头要花多少心血你知道吗?又要种,又要摘,又要切,你说不要就不要啊?你有没有想过罐头的感受?”

“先生,我只是职员,我负责卖东西的',你叫我去想罐头的感受?!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又要抬,又要搬,还要负责扔,我也希望那些罐头永远不会过期,我还省功夫呢?你那么爱过期罐头是吗?我这里有一箱,全送给你,不收你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老师傅,秋刀鱼要不要?”

“过期的,不要!你要吧”

终于在一家便利店,让我找到第30罐凤梨罐头。就在5月1号的早晨,我开始明白一件事情,在阿May的心中,我和这个凤梨罐头没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可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它却不肯跟我分享我的痛苦呢?

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记录,那一天晚上,我吃掉所有的凤梨,还好阿May 不喜欢吃榴莲,要不然我一定是完蛋了。我好想去庆祝一下,阿May 可能已经睡着了,可是我不知道另外一个阿May呢?

“哎,你回来干什么?”

“我今天心情好,想看子夜场”

“嘿嘿,她走了,她走了”

“走了?”

“难道等你啊?女人不能等的,越等越会晚,越晚越担心,最后担心得就象发疯一样,刚刚跟路口那个Richard出去了,你有意思早点儿来嘛”

没想到在一夜之间我被两个叫阿May 的女人抛弃,为了要平复我的创伤,我决定不再找叫阿May的女人。

“喂,Lulu啊,我是阿武啊,出来喝杯酒吧?”

“睡着了?这么早啊,这么早你能睡得着吗?”

“睡得着啊?那没事了,白白”(粤语)

“喂,千惠子吗?”

“是我啊,你猜我是谁,我是阿武啊”

“你教我说日文的那个嘛,不记得我了吗?”

“吃寿司会肚子疼的那个阿武啊,记起来了吧,出来喝杯咖啡嘛?”

“什么?你老公不答应,你什么时候结婚了?”

“五年多,怎么我们五年多没见了吗?”

“女儿都两个了,没事了”(日语)

“喂,请问江秀惠在不在?”

“我是何志武,小学四年级同班同学,坐你隔壁的那一个啊。”

“你记不记得啊?哈哈,不记得啊?”

“那么没事了,白白”(国语)

那三十罐凤梨罐头吃得我的胃非常得不舒服,所以我跑到一家酒吧,因为听说酒可以帮助消化。

有一首歌叫作“日出时让恋爱终结”,我现在的心情就是这样,怎么样才可以让我忘记阿May 呢?我跟我自己讲,从这一分钟开始,第一个进来的女人,我就会喜欢她。

因被追杀而跑了一个晚上的林青霞进入酒吧

“小姐,喝点什么?”

“威士忌啦,唔该”

我有个预感,她一定会喜欢我的,但为了保障我自己,我要问她一个问题。

“小姐,请问你钟不钟意食菠萝?”(粤语)

哦,可能她不是本地人

“小姐,请问你喜不喜欢吃菠萝?”(日语)

“Do you like pineapple?”(英语)

“小姐,请问你喜欢吃凤梨吗?”

“国语讲得还不错”

“我台湾来的嘛,你呢?”

“我现在不想说话,请你走开好不好?”

“你不用说话没关系啊,我可以坐在这边吗?”

“这里那么多位子,你干嘛一定要坐我旁边呢?”

“因为我看你…你很寂寞啊”

“是吗?”

“是…”

“一个女人这么晚了还戴墨镜,只有三个理由,第一个呢,就说明她是个盲子;第二个呢,就说明她在耍帅,所以才戴墨镜;第三个呢,就因为她失恋,因为她不想让人家看出来她哭过”

“那么你觉得我是哪一种呢?”

“失恋!”

“哼…”

“其实没关系嘛,失恋很平常啊,何必哭成这样子呢?失恋我也试过啊,我失恋的时候我会去跑,然后跑跑跑,跑到满身大汗,这样子呢我就没有泪可流了,真的,你要不要试试看跑步?”

“我今天已经跑了一个晚上了,我很疲倦,如果你想找个人陪你聊天的话,请你找别人吧。”

“我不是想找人聊天的,我只是想陪你,因为我了解失恋的感觉,一个女人失恋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肩膀,其实你把我当成你男朋友也没有关系。”

“我没有男朋友。”

“我也没有女朋友啊。”

“你今年几岁?”

“我…我两个钟头之前呢,是24岁,可是我现在已经25岁了。”

“我是不会喜欢你的。”

“不要讲得那么肯定嘛,搞不好你再给我多一点时间你就会喜欢我,对不对啊?你喜不喜欢吃凤梨嘛?”

“我喜不喜欢吃凤梨关你什么事啊?”

“因为我想多了解你啊,我以前交一个女朋友,我们在一起五年,可是之后呢她跟我分手,并且她说我根本就不了解她,所以我想多多了解你啊”

“你是不会了解我的。”

“你不让我了解你没有关系啊,可是你可以了解我啊,对不对?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嘛?”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先生,先生,打烊了”

“打烊了,要不要去跑步啊?”

“我想找个地方休息休息。”

场景变为重庆大厦内一个房间

我没有想到她说的休息就是真正的休息,整个晚上我看了两套粤语长片,吃了四次厨师沙拉。当天快亮的时候,我知道我该走了。在我走的时候,我帮她脱了鞋子。我记得我妈说过,如果女人穿着高跟鞋睡觉,第二天会脚肿。她昨天晚上一定是走了很长的路,象她这样漂亮的女人,高跟鞋应该是很干净的。

我是早上六点钟出生的,还有两分钟我就25岁了,换句话来讲,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去了跑步,我很成功地将我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蒸发掉。我觉得很开心,当我要离开这个球场的时候,我留下了我的call机,因为我知道今天没有人会call我。

金城武要离开时,call机响了。

“368复机”

“请说出密码”

“爱你一万年”

“你702房间的朋友跟你说生日快乐”

“谢谢”

在1994年的5月1号,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一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一个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重庆森林》简介

《重庆森林》是泽东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时装片,由王家卫执导,林青霞、梁朝伟、王菲、金城武等主演。1994年7月14日,该片在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失恋的警察与神秘女杀手一段都市邂逅以及巡警66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1995年,该片获得了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

剧情简介

警察阿武处于失恋综合症中,一日在街头与一金发女子擦肩而过,金发女子是一名杀手。56小时后,两人在酒吧偶遇,并相处一晚。在阿武预感情感过期的早上,收到了金发女子的生日祝福:“这一刻是永远不会过期的。如果要加一个期限的话,我想是:一万年。”

阿武经常光顾的快餐店来了新的女招应阿菲,她爱上了警察663。663的女友离开了他,而阿菲拆了663女友留在快餐店给他的信,拿了663家的钥匙,趁663不在时去他家悄悄地改变663原来的生活。终于有一天被663撞见,663忽然感到感情的回归。当晚,663约阿菲见面,却得知阿菲去了美国,说一年后见面。一年后,成为空姐的阿菲回来了,而此时663已不再是警察,而成为快餐店老板。两人相见,663说跟阿菲去哪都可以。

王家卫

王家卫(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1982年,编写个人首部电影剧本《彩云曲》,从而正式进入了电影圈。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90年,执导剧情片《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4年,执导剧情片《重庆森林》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执导剧情片《花样年华》,该片获得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2004年,执导剧情片《2046》,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06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华人评委会主席。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2019年5月15日,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评委会主席。2020年,执导电视剧《繁花》。

④ 宋佳担任金爵奖评委,出道多年,她在娱乐圈的地位如何

日前,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宣布宋佳担任评委,这个消息传出以后,很多人都有一点疑惑,因为大家都觉得“宋佳都能当评委了呀?”事实上,宋佳出道多年,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好的作品,而且宋佳的奖项可是一点也不缺的,不管是电视剧领域还是电影领域,宋佳都是拿过含金量很高的奖的,所以宋佳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完全就是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宋佳可以说是在每一个方面都不差,不仅有很厉害、备受观众认可的演技,而且还在奖项方面获得了大丰收,所以说宋佳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其实是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的。另外,宋佳如果继续拿奖的话,那么她未来必然能成为蒋雯丽这样的大青衣。

⑤ 王家卫的电影到底是什么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暖色调,情节不乏幽默,文学味很足。

王家卫,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19年5月15日,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评委会主席;

2020年8月2日,王家卫首次拍电视剧《繁花》担任监制。

王家卫的电影是一个具有独特的、或者说是虚无的世界,虽然根据影片不同时代的设定、空间的设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写的世界总是一样的。他以别树一帜的电影触觉和细腻的感情刻画写闻名遐而 。

⑥ 锡兰《小镇》 电影带来的世界8 2022-06-06

锡兰 《 小镇 》    电影带来的世界 8

      这是一部土耳其导演锡兰在1998年拍摄的独立电影,是这位后来享誉世界的大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这一年,中国导演贾樟柯的长片处女作《小武》问世。早一年,即1997年,伊朗大师阿巴斯的巅峰之作《樱桃的滋味》问世。在独立电影的历史上,这应该是个巧合。

(一)《小镇》梗概

      有人把此片翻译成《小城岁月》。在中国,感觉上小城与小镇还是有区别的,再小的县城也算城,再大的乡镇却只能是镇。直观上看,《小城岁月》比《小镇》文艺许多,但看过电影却觉得《小镇》更接近锡兰的本意。小城就是小城市了,而小镇却更靠近农村。影片中,树林与田野的交映,晨曦与暮霭的变幻,加上稀疏散落的房屋,实在构不成一个小城,更像村落。

      影片中的田园牧歌情调,农村屋舍风格,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结合锡兰的自述,说小镇更为贴切。

      这部电影以两个孩子的视角,跟着季节更替,分四个段落叙述了一个土耳其小镇中的家庭故事。

      故事的第一段是,一户人家中,11岁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她还不习惯面对无情的社会现实以及生活给她的残忍伤害,但她必须学会适应。

      教室里,迟到的小男孩脱下在雪地弄湿的袜子,挂到炉子上烘干。落下的水滴掉在烫热的铁板上,化为水蒸汽嗤嗤作响。小女孩由于午餐便当有异味,自尊心被刺伤,暗自落泪。她注意到黑板和老师以外的一切,比如那片飞在教室里头的鸭绒毛。个人的主观体验被慢慢放大,形成一种迷幻的、带有童年记忆的游离效果。老师让不同的学生朗读课文,小孩子们都很认真听话。不过是那种逐字照念,有气无力的样子。中年男老师不时驻足窗前,隔着玻璃,看着对面山坡上的积雪。镜头变焦,一下子就清扫了之前伊朗儿童电影的残旧错觉。比起伊朗人,锡兰还是有着个人专属的美学体系。出色的导演对于真实距离和窗框构图都着独特的表现力,称得上所见略同。隔着玻璃窗户的几组镜头,在《远方》和《适合分手的季节》等片里都有出色表现。

      第二段发生在春天,女孩和小他四岁的弟弟相伴前往玉米地,他们的家人正在那里等着他们。穿越玉米地时,他们似乎体悟到了自然与旷野的神秘。

      这时有了林中的风,一阵阵的风吹起,跑到姐弟俩人身边。他们忙着摘枝头李子,穿过树枝的阳光在地上投下了色块分明的阴影,明暗来回游走变化。时间流动迟缓,不为周围人察觉。整段的场面调度和视听语言都十分出色,游乐场里的叫喊声,音乐的高低变化,时有时无,像极转晕了头的人们,又是一旁人物百无聊赖的真实体验。空镜和特写镜头在这一段被多次运用,苍蝇侵犯着驴子的眼睛;一番争论后,火光下爷爷额头的皱纹、眼睛、耳部,父亲和堂叔因为据理争执表现出的不同神情,不耐烦或小沉默。

      第三段中这对姐弟目睹了更多成人世界的复杂与黑暗。到了林间,一家人围坐在野外生起的篝火边上,夜幕下火光摇曳,简直有些难以想象的美好。篝火,夜晚的风,大人们的话,到后来的咳嗽,狗叫,放诸于我,找到一个契机圆了心中所往。孩子们把时间用在了长大后记不起来的顽皮事上,也会一直记得曾经捉弄过的疯子,出于人类本性里的欺凌弱小,他们捉弄的小动物,有时候也变成童年的梦魇。

      影片在这一大段插入两段非现实的画面,一是小男孩在爷爷的一战故事里入睡,不管伊拉克和印度在何方。讲故事的声音再一次高低变化起伏,小男孩做了个噩梦,梦见母亲从窗台摔下。堂叔用牢骚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对其他人的讲话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他发表异见,讲起自己一人去当兵:路边松树的味道,眼前的黄土路,变得真实起来。

      最后一段发生在家里,梦境与现实在这里平静地交错。借助爷爷等人口中的讲述,现下的时间被拉长,进入穿越几十年光阴的另外一个空间。讲述的时间超越了影片的时间,这部分的片长占用也是最长,也是锡兰小时候的独特记忆。锡兰的魅力在于不掩饰对小镇的认同与归属,里面包含着父亲带来的宝贵记忆财富,他所持有的不仅是一种尊敬加关爱。小镇给他成长带来的欢乐太多,它的变化与消逝,看在一个经历者的眼里,只会驱使他记得更深。这是怀旧情结的积累爆发,也是感性主义的培育。虽然没有外力的介入,锡兰成长后离开小镇。但小镇生活的美好却伴随着男孩的长大,在不可逆中的时间流动中催促着他去重拾,加以再现。

      一条到处觅食的狗,一名路边静坐的老汉,寥寥几个画面,这就是锡兰记忆中的小镇和故乡。换作许多人,这样的情景人物也是亲近的,它们出现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又略有不同,有斑点的狗,抽烟、瞌睡乃至发愣的老汉。他们注定应该出现在成长过程中属于他们的合适位置上。你费尽心思去寻找记忆中不应忘记和错失的记忆,却不知这狗和老汉其实已是完整的解释。

( 二)导演锡兰

      努里·比格·锡兰(Nuri Bilge Ceylan),1959年1月26日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后在土耳其恰纳卡莱省的耶尼杰长大。从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osphorus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他花费了两年时间在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艺术大学研习电影制作。而后锡兰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和不太如意的的阶段,才开始拍摄电影。这在后面附录锡兰自述中有具体描述。

锡兰电影年表:

1995年,执导个人首部剧情短片《 茧 》,获得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提名。

1998年,执导剧情长片处女作《 小镇 》,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卡里加里电影奖、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青年电影银奖 。

2000年,执导《 五月碧云天 》,获得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

2003年,执导《 远方 》,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2006年,自导自演《 适合分手的季节 》,获得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2008年,执导《三只猴子》,该片获得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锡兰凭借此片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9年,担任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2011年,执导《 安纳托利亚往事 》,获得第59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并凭借此片获得第2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14年,执导《 冬眠 》,获得第6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锡兰凭借此片获得第2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

2018年,执导剧情片《 野梨树 》,该片入围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2019年6月,锡兰出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

( 三)锡兰电影

      上列锡兰的电影中,《 小镇 》、《 五月碧云天 》和《 远方 》为其故乡三部曲,《小镇》的故事在《五月碧云天》和《远方》中得到了延续,这是一组以时间为线索、展现土耳其城市化状貌的三部曲。职业演员穆扎菲·奥德默在《五月碧云天》中饰演拍摄《小镇》的导演,他在《小镇》中扮演了片头被孩子玩弄的疯子。艾明·托普拉克饰演没考上大学、在工厂打工的年轻人是贯穿三部曲的一个线索。在《远方》中,他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寄居在穆扎菲·奥德默饰演的导演家中。我觉得其中《 五月碧云天 》最精彩。

      而在锡兰所有的电影中,《 冬眠 》应为最佳,金棕榈奖不是浪得虚名。另外还比较喜欢《 安纳托利亚往事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锡兰电影,有点先入为主。

      这里单说《小镇》,还是因为它是锡兰的第一部长片,类似于贾樟柯的《小武》。一个导演的起点电影往往是最重要的。

      《小镇》取材自他父亲艾岷·锡兰的故事,并加入自己的童年回忆和家庭往事。电影中出现的两个孩子还原的是童年时期的努里·比格·锡兰和他的姐姐。艾岷·锡兰和妻子在电影中扮演了自己,锡兰则完成电影的掌镜工作。这是一部家庭作坊式电影,像锡兰所有的电影那样,由极简的团队(往往有亲友的加入)制作完成。

      《小镇》中美轮美奂的黑白影像令人赞叹,这得力于锡兰本人的摄影功底。在从事职业导演之前,锡兰的身份是摄影师。因此毫不奇怪,《小镇》中的画面更多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静态摄影,而不是流动的影像。同时,特写的大量运用也暴露出锡兰没有接受正规电影教学的经历,极少有的叙事性段落则以生硬的蒙太奇完成。不过,锡兰找到了规避短板的办法,即放大影像的感染力,减少叙事。

      如果说《小镇》焕发出某种诗意,其原因不只在于画面自身带有的诗情画意,同样也出自影像以诗的逻辑剪辑。据说,这来自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小镇》所参考的电影主要是《伊万的童年》和《镜子》,前者在孩子的世界和雪地场景中能明显感觉到,后者则是影片中的自然风景(雪、树、份……)及多处幻觉与梦境。可以说,《小镇》是锡兰作为塔可夫斯基忠实粉丝的致敬之作。

      锡兰后来形成的风格,不少都能在《小镇》中找到影子。家庭生活是锡兰大多数电影刻画的主题,《小镇》已经具备。随着人物突然从近景中出现或消失,镜头的焦距发生急剧的变化,这类极富视觉冲击力、显示静态人物与动态环境之间张力的镜头将成为锡兰电影的标志性镜头,在《远方》和《三只猴子》中将得到登峰造极的发挥。

      锡兰心目中的另一偶像一定是契柯夫。很多人都认为《冬眠》对于锡兰不啻一次自我突破,因为他放弃了擅长的影像造型能力,转而尝试开发电影的文学性。但频繁的对话在《小镇》已经出现,家人围着篝火各顾各的真挚与对话以某种类似于契诃夫的方式进行着。锡兰曾在《五月碧云天》中题词献给契诃夫,并且众所周知的是,《冬眠》就改编自契诃夫的小说。

附录1 :锡兰自述

      2019年6月20日,锡兰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期间,参加了一个两个小时的对谈和互动活动。锡兰敞开心扉,讲述自己走上电影之路的曲折经历,鼓励年轻人从事艺术创作,并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拍摄电影的经验。

      锡兰当年60岁,他的作品并不多。一共拍了《小镇》、《五月碧云天》、《远方》、《气候》、《三只猴子》、《小亚细亚往事》、《冬眠》、《野梨树》八部电影。其电影有着独特风格,观众很容易被他电影的深沉、忧郁和诗意打动。而原本学工程的锡兰,他的电影之路可以说十分曲折。

      “在我小时候,电影的影响很大,通常看了一部电影,不管好坏,至少会讨论三天。我很喜欢电影,但大学学的是工程。大学第三年的时候我发现不适合做工程师,就开始做摄影。”

      但大学毕业后,锡兰就陷入了迷茫期。

      “虽然我得到了工程学位,但很困惑,不知道人生该做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走。在那个年代的土耳其,大家觉得摄影不可以当饭吃的,只能是一个业余爱好。”

      “我先去了伦敦求学,第一个工作是在餐厅做服务生,钱很少。我经常会去超市里偷书来看,偷小磁带来听古典音乐。但有一天我被抓住了,从那以后我就不偷了。因为当时的这种耻辱感,是非常严重的。”锡兰被抓了两次,有一次是偷牛奶,他被一个15岁的孩子一把抓住,然后推出了店外。“我走啊走,突然之间看到了一面大的镜子,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脸,是和过去那么不同。那一次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

      “羞耻和耻辱感,是生活中的好老师。”锡兰说。

      锡兰属于大器晚成,36岁才开始做第一部电影。

      “在36岁之前的十年,我都是很迷茫的,是一种流浪的生活,完全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也没有目标,当时看电影也只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我在伦敦时,经常一天看三部,从晚上六点一直看到半夜十二点,但也没决定要成为一个导演。”

      而真正让他下决定做电影,是在服兵役的时候。

      “我服了大概一年半的兵役,因为我不喜欢社交,孤独让我读了非常多的书,这些阅读的过程指引了我,把我引向了电影之路。我发现做摄影不够,需要一些媒介来更好地表达人类的深度和复杂性。我非常喜欢文学,但又不是很擅长文学,因此选择了当导演。”

      锡兰坦言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对自己影响巨大。

      “契诃夫教我怎样看待生活,怎样对待生活。基本上他的故事,我都读了,而且很多遍。他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对他而言,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而且与众不同。我的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契诃夫的影子,都携带了一些他的特点,《冬眠》里两个小故事就来自于契诃夫的文学。”

      在鼓励年轻电影人时,锡兰说:“如果你觉得害怕,这是很正常的,这其实会成为动力的源泉,所以害怕是一件好事。不要被害怕所打倒,继续向前走,即便很孤单。如果你感觉不到孤独,那你就不想做电影了,因为做电影就是打发孤独的一种方式。”

      锡兰拍电影很慢,大部分时候,三年才完成一部电影。

      “我不急,我不是多产的,不是那种在短时间里拍很多电影的导演。不是我去找灵感,而是灵感找到我。我拍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会影响我,改变我。我要等到这部电影先拍完,改变了我,然后,它会给我指明方向,让我拍另外一部电影。如果我第一部电影还没拍完,就开始写第二部电影,可能我就不那么喜欢我拍的第一部电影了。”

      那灵感怎么来?

      “灵感没有公式可言的,大部分是一种机遇,一种随意的机遇。写剧本就像一个蒙太奇一样,很多的点子汇聚成一体。开始的起点是最难的,因为你要决定做什么,一部电影要花三年拍,所以一定要是真的让你感到很兴奋又热情的,不然你就没有这些激情去开始了。”

      作为一个已经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艺术片导演,锡兰会拍土耳其以外的故事吗?

      “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哪些细节,细节对于导演来说,就是我们表达的语言。比如,我看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他是来自中国的哪一个地方。但如果是中国电影人,通过这个人的方言、穿着、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来自哪里,这些细节都非常重要,我只了解土耳其的东西。”

      锡兰鼓励年轻人从事艺术创作,认为这也是一种自我治愈。

      “如果你要去坦白一些东西,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领地。在这里是非常安全的,你可以去坦白一切,而坦白也是一个治疗。这对于观众以及艺术者、创造者本身,都是一个治愈的过程,我很享受其中。”

附录2:贾樟柯谈锡兰

远在他乡的故乡——贾樟柯谈锡兰   

      1998年,我带着《小武》去参加柏林影展青年论坛。那年我已经二十八岁了,这是我第一次出席国际电影节,也是我的首次欧洲之行。   

      一个人从北京搭乘汉莎航空的航班出发,起飞后不久大多数乘客就都睡着了。机舱里异常安静,我却睁大眼睛不肯入眠,脑子里不时闪过法斯宾德或文德思镜头下的柏林,近十个小时的航程我是在冥想中度过的,一会儿柏林、一会儿北京、一会儿我的故乡汾阳。   

      多年之后我想,我之所以到现在还热爱所有的远行,一定跟故乡曾经的封闭有关。而所有远行,最终都能帮助自己理解故乡。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那时候两德统一还未满八年,人们习惯上还把目的地称为“西柏林”。可我偏偏对“东柏林”感兴趣,放下行李拿上一张酒店的地址卡,我便在暮色中坐一辆公共汽车出发了。   

      每到陌生之地,我都喜欢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荡,喜欢在偶然中遭遇一座城市,公共汽车从动物园附近出发,穿过城市向东而行,没有跟当地人说一句话,车窗外的建筑像是能告诉我一切。西边的马路基本上呈放射状分布,路边建筑的设计也表现出开放的状态。可一到东边,横平竖直的街道和平板的办公大楼就似曾相识了,国营体制的感觉毫不掩饰地经由建筑表现出来。   

      我下了公共汽车,遥望西柏林方向,远处大厦上奔驰汽车的广告在夜幕中旋转闪烁。那时,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资本主义的柏林。这里的观众能理解社会主义的汾阳?我问自己。《小武》拍摄于我的老家汾阳,那里尘土飞扬、城外的军营每天军号阵阵。电影的世界是真奇妙,再过两天,我就要将故乡的风景人物,放映给异乡人看了。1998年的柏林电影节还有一个导演,也用电影把他的故乡带到了柏林。这部电影叫《小镇》,导演是来自土耳其的锡兰。锡兰1959年出生在伊斯坦布尔,他是在当兵期间看了波兰斯基的自传,开始爱上电影的,他常自编自导自演,和他的妻子一起出现在自己的电影中。   

      在看《小镇》之前,我从来没机会知道土耳其的小镇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那里的人们怎样生活的。    坐到电影院里,灯光暗下、银幕闪亮的时候,才知道《小镇》是一部黑白电影。电影开始于一场漫天大雪,原来土耳其小镇上的孩子们跟我一样,只有天气的变化才能给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新鲜感。这时,银幕上一个孩子穿过山峦去上学,他进入教室,把雪打湿的鞋子脱下来,烤在火上。火炉温暖,窗外寒冷,这不就是我小学时冬天的记忆吗?接着,孩子脱下他的袜子,挂在火炉上,袜子上的水滴,掉在火炉之上,“吱吱”蒸发的声音,一点一点滴在心头。 

      我不喜欢跟踪电影的情节,我看电影最大的乐趣,是看导演描绘的诗意氛围,没有诗意的电影对我来说才是沉闷的电影。锡兰的《小镇》是一部用电影语言超越语言的电影:不用听懂对白看懂字幕,仅仅通过电影画面,已经能够理解导演的世界。   

      记得在黑泽明导演生前,侯孝贤去拜访他,黑泽明问自己的助手: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侯孝贤的电影吗?他的助手用哲学命题来解释,黑泽明摇摇头说:不是,我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尘土。   

      锡兰导演呢?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天气。雪后的寒冷,自雪地上玩耍的孩子们身体里散发出的热气,被雪冻得麻木的双脚,袜子上掉下来的水和炙热的火炉相碰撞冒出来的蒸汽……都是这部电影的诗句。   

      锡兰在《小镇》中拍了很多微观世界的镜头:小动物、一草一木的细节、纹路、肌理。我们从未这样专注而细心地凝视过那些与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的生命。透过锡兰的摄影机,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粗糙,以及逐渐丧失的耐心。   

      锡兰营造的声音世界也让我迷醉,他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声音提取出来,加以夸张,给我们熟悉的陌生感。水滴在火炉上被炙烤蒸发的声音,大自然里面动物的鸣叫声,远处隐隐约约人的喊叫声……鸟啼虫叫,风声雷鸣,这些原本被我们在日常中忽视的声音,在影片中被提炼出来。它们帮我打开了记忆之门,让我想起已经淡忘的岁月。   

      通过锡兰的电影,会发现我们还有一个故乡远在他乡,它也解答了我的疑惑:在资本主义的柏林一定有人看懂了我的《小武》,他们在我的电影里同样可以遭遇乡愁。(原文载于《中国周刊》)

⑦ 如何用王家卫的方式写关于雪的故事

如下:

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雪。

或许是水汽包裹的灰尘,或是舞风的精灵,又是熠熠着暖阳的北国。

那,他的眼里呢?

他在街上走着,是零星雪白中点睛的彩色之一。他走得半似优雅,半似惬意,以至于缓步停下都很自然,好像行程没有中断。

他的行程也的确还没中断。

他仰望着,雪花调皮在他微扬的下巴,旋转、跳跃。兴许是他脸上的热气推动,也许只是雪来了兴致,非要在这舞上一场不可——不然,可真浪费了打在他脸上的那道恰到好处的阳光。

他收回了下巴。

他在手心补了道热气,呵着手钻进了面前的店铺。雪的舞蹈恰到高潮,也猛地旋转,随他绕进店里。

“今天蛮冷的。”他说。

“是啊。”店员小姐很自然地微笑。每天都是一样的微笑,每天又似乎都在悄然改变着一些。“老样子?”

“是啊,喜欢嘛。”他也笑着,半倾在柜台。他轻车熟路地把手心的钱顺手放在柜台上。

“人总是会变的嘛,今天喜欢凤梨,明天也可以去喜欢别的什么。”

他沉吟一下。“好啊,推荐给我新的套餐。”他张了张吸引人的脸和笑,但似乎不擅搭讪,更不擅长拒绝。

店员娴熟地打包好一份,递给他:“同样的价钱,不同的体验。”

他肩头的对讲机传出些声音,强行终止了对话。他侧过头:“就来。”

“明天见喽,663。”店员微耸耸肩,淡笑着继续忙碌备餐。

他挤出一个自以为最英俊的笑:“呐,明天见喽?”

他抓着外卖袋子推门出去,无序的雪,复又在他的身侧缠绵。

人是会变的,今天喜欢什么,明天可以去喜欢另一个。

他今天喜欢雪的清凉,明天又会去喜欢雪的晶莹了。

但他总归是喜欢雪的。

王家卫简介

王家卫(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

1982年,编写个人首部电影剧本《彩云曲》,从而正式进入了电影圈。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90年,执导剧情片《阿飞正传》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4年,执导剧情片《重庆森林》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执导剧情片《花样年华》,该片获得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2004年,执导剧情片《2046》,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06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华人评委会主席。

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2019年5月15日,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评委会主席。2020年,执导电视剧《繁花》。

⑧ 第22届上影节你心中的最佳影片是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梦之城堡》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三座奖杯,成当晚最大赢家。

我感觉心中《地久天长》是最佳影片,拿下柏林影后的咏梅和本届金爵奖评委之一赵涛把最佳男演员的奖杯颁给了两位有着优质表演的男演员。

⑨ 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 96岁常枫获上影节影帝

昨晚,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其中“最佳男演员”常枫,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乃至A类电影节最年长的男演员。

96岁的中国演员常枫凭借《拂乡心》获本届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拂乡心讲述了1949年,内地青年蒋生为救老乡黎耀军颠沛流离到了台湾,与亲人永别。西门町红包场的老歌让老兵沉浸在思乡情愫里,他们诞生于战火,成长在迁徙中,却像野草般坚韧,回家是他们永远的盼望,人生的一切终将释怀。该片是秦海璐的导演处女作,从常枫饰演的孤寡老人晚年生活出发,将焦点放在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波澜,情系异乡异客的归根乡愁。

常枫在后台采访中说:“我年纪大了,本来身体不行,走路也不方便,可是一看剧本很喜欢,还是秦海璐自导自编的,我就无可奈何卖着老命接受了。哪知道这么幸运拿到奖,这是我想象不到的事情。”

常枫,1923年4月6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父亲是汉人,母亲是满族八旗镶黄旗人。1949年,常枫前往台湾,并与张遥结婚。常枫与张遥及女儿常青都是演员,另有一个儿子定居美国。曾获金马奖和金钟奖,代表作品有《颐园飘香》《两种结局》《追妻三人行》。

2008年,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9月常枫获得第50届金钟奖特别贡献奖。

此番导演《拂乡心》,是秦海璐首次以导演身份呈现电影作品。谈及创作初衷,秦海璐表示:“归乡的主题是很有时代和文化意义的,我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我的一点点初衷。”

据悉,影片将首次在大银幕上呈现“红包场”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符号,带观众一探异乡异客不为人知的生命旅程。伴随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消息,影片同时也曝光首款“思乡”版海报:画面中偌大的红包场里徒留老者年迈身影,弥漫思乡气息。

阅读全文

与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最有名的电影演员 浏览:743
法国律师电影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164
他喜欢打篮球和看电影的英文 浏览:646
欢乐谷有没有电影院 浏览:574
真实电影女主角死了 浏览:585
情侣电影院的图片大全 浏览:508
主角慢动作的电影 浏览:852
我要看电影名字叫牡丹 浏览:208
动画电影爱情片 浏览:146
澳大利亚英语电影观后感50字 浏览:6
你的老师电影图片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30
电影和现实的爱情 浏览:341
爱情公寓电影说有爱五 浏览:340
刘德华演律师的一部电影 浏览:575
法国电影逃犯在线 浏览:293
有一部电影女主叫盛如懿有彭于晏 浏览:145
青苔花开电影演员 浏览:601
台湾运动电影推荐 浏览:186
自制乐高电影大全图片 浏览:286
潘多拉电影在线网站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