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 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㈡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经问世便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也许是天作之合,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与国粹京剧的结合,剧目是颇具象征意味的《定军山》,一代名伶谭鑫培也就成为中国第一位涉足影坛的表演艺术家。
如今,尽管这部只用一架手摇木壳制摄影机摄制的无声影片已无拷贝可观,但其在电影史上的显赫位置仍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影片出处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居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
㈢ 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年叫什么名字
《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自摄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播出。 由著名的“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扮演主角黄忠,导演任庆泰,摄影刘仲伦。
㈣ 中国最早的电影是什么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1902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了,是不是没想到电影竟然在照相馆完成。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镜头前表演了几个自己最拿手的片段。
片子随后被拿到北京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和七十一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
(4)第一部电影国粹扩展阅读:
《定军山》这部电影拷贝已经遗失。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献礼,刘冰鉴执导,谭孝曾、谭正岩联合主演,重新拍摄这部电影。
导演刘冰鉴表示,该片最重要的创作准则,是通过准确的镜头语言,充分展示京剧表演艺术的程式和规矩,充分展现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完成对 “传承”二字的诠释。影片将全方位体现与诠释谭派艺术的唱念做打功夫,完整体现演员虚拟动作与传情达意的关系,进而呈现历史人物的个性和阳刚激情,演绎出既明快又大气的戏曲表演节奏。
㈤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时长只有30分钟。
中国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晚了十年。《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录制内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家谭鑫培表演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拍摄地点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馆——丰泰照相馆。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年。
谭鑫培身着戏装在摄影机前,扮演黄忠,随着锣鼓点,唱念做打,神气十足。刘仲伦用手摇动把柄,摄影机对着全景,拍摄时连续不断。200尺一盒的胶片很快拍完,然后停下来装胶卷,演员休息,装好胶卷再拍,谭鑫培接着往下演。就这样停停拍拍连续3天,拍下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 3个片段,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㈥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什么电影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国粹京剧的组合
㈦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定军山》,它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该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正式上映,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定军山》是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中融合了国粹京剧,是一部有价值的影片,尽管这部只用一架手摇木壳制摄影机摄制的无声影片已无拷贝可观,但其在电影史上的显赫位置却是独一无二的。
影片评价
中国电影一经问世便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也许是天作之合,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是与国粹京剧的结合,剧目竟然还是颇具象征意味的《定军山》,一代名伶谭鑫培也就成为中国第一位涉足影坛的表演艺术家。所以,尽管这部只用一架手摇木壳制摄影机摄制的无声影片已无拷贝可观,但其在电影史上的显赫位置却是独一无二的。
㈧ 中国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第一个产业时期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1]
㈨ 谭培鑫主演的什么是中国人自己设置的第一部电影
谭培鑫主演的《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设置的第一部电影。
1905年,适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便邀请谭鑫培作为片中唯一的演员,表演一段京剧。
于是,谭鑫培老先生便以京剧老生妆扮,在片中表演了京剧《定军山》中自己最拿手的几个动作片段。片子随后在前门大观楼放映,反响热烈以至万人空巷。
中国电影一经问世便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也许是天作之合,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是与国粹京剧的结合,剧目竟然还是颇具象征意味的《定军山》,一代名伶谭鑫培也就成为中国第一位涉足影坛的表演艺术家。
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当年的胶片和原始资料俱已湮灭,后代学者多有企图重寻线索者,均无功而返,仅有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对其有相关叙述。
㈩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什么电影
《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自摄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播出。由著名的“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扮演主角黄忠,导演任庆泰,摄影刘仲伦。
影片以传统京剧定军山为题材,拍摄了“请缨”、“舞刀”、“交锋”等场景。影片利用阳光在北京丰泰照相馆中院的露天场地上拍摄(今南新华街小学原址),共摄三日,录制影片黑白三本。
《定军山》的意义
从1905年到1908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先后拍摄了谭鑫培《定军山》等一批戏曲影片,并先后在大观楼上映。在此过程中,任庆泰、刘仲伦、谭鑫培无疑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先驱人物。他们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堪称时代的壮举,但正是电影和中国传统在古都北京的结合, 最完美地阐释了电影的中国本土化。
正如学者饶曙光所言:仿佛是中国电影的宿命,中国电影最早的起步就与传统的戏曲联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也就是戏曲;戏曲当中最国粹的部分,也就是京剧,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无意中将历史记忆、民族心象和文化历程奇迹般地交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