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中国6大电影公司

中国6大电影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22 00:22:35

1. 中国排名前十的电影制片公司有哪些

八一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
峨嵋电影制片厂
福建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译制厂
上海电影制片厂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天山电影制片厂
西安电影制片厂
潇湘电影制片厂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
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保利华亿
民营的非常多。

2. 中国国内目前有哪些知名影视公司

1、中影CFGC,2、华谊兄弟,3、光线传媒,4、博纳影业,5、万达影业,6、上影,7、北京文化,8、安乐EDKO,9、寰亚,10、英皇电影。

3. 中国十大影视公司

中国十大影视公司分别为:
1,中影CFGC(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9年,电影行业知名品牌,国内大型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专业从事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
2,华谊兄弟(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创立,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娱乐集团,在影视/音乐/娱乐经纪等领域居于重要地位的大型民营娱乐公司。
3,光线传媒(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民营传媒领域先锋,旗下拥有光线影业/青春光线/彩条屋/小森林影业等多个品牌的大型传媒娱乐集团。
4,博纳影业BONA(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大型民营影视公司,从事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艺人经纪等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5,万达影业(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上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7,北京文化(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8,安乐EDKO(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9,寰亚(香港寰亚综艺集团有限公司)
10,英皇电影(英皇集团)

4. 20世纪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

20世纪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的是天一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1、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国电影制片机构,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

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邨人负责制片兼编剧。三弟邵仁枚、六弟邵逸夫负责去新加坡、马来亚开拓南洋市场。

2、联华影业公司

联华影业公司是1930年由罗明佑主持合并华北电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戏公司等多家公司而成立的。

联华公司成立后,借鉴好莱坞的制片管理经验,采取独立制片的管理方式,即内部各厂自筹拍摄电影,激发了合作各方的积极性。随着日军入侵,公司开始摄制抗日题材的影片。

后来联华公司开始在有声电影的制作上与欧美一争长短,于是加大投入,订购收音机,培训有声片制作人。1935年,其发行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成为首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3、明星影片公司

1922年3月中旬,张石川在上海贵州路上创立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公司之一。1923年其制作的《孤儿救祖记》在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奠定了明星公司的基础,标志着国产影片至此开始逐渐走入正轨。

1936年的明星公司已经居中国电影工业之翘楚。以较快时间内拍摄了《狂流》﹑《春蚕》﹑ 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

中国电影产业最初的发展: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电影史

5. 中国目前有哪些知名影视公司

中国目前较知名的影视公司有:中影CFGC、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博纳影业BONA、上影、万达影业、乐视影业、寰亚、北京文化、英皇电影、安乐EDKO等。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应答时间:2020-1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6. 中国影视公司50排名

一、中影集团始于1999年,电影行业知名品牌,国内大型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专业从事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

二、光线传媒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营传媒领域先锋和领袖,拥有全国较大的地面电视节目联播网,大型多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

三、华谊兄弟1994年创立,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娱乐集团,在影视/音乐/娱乐经纪等领域居于重要地位的大型民营娱乐公司。

四、博纳影业BONA国内大型民营影视公司,从事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艺人经纪等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五、万达影业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隶属于大连万达集团北京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万达影视集电影、电视剧的开发、投资、制作、宣传、营销、发行等多方位影视功能为一体,并专注于海外影视业务的发展。

六、上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影集团,较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集团,以影视产品创作、生产、宣传、销售、发行、放映等为主的大型国有电影企业。

七、北京文化专注于构建电影/电视剧/综艺/艺人经纪/新媒体/IP授权运营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上市影视娱乐传媒集团。

八、安乐EDKO(香港)成立于1950年,从事电影制作/电影和影碟发行/收费电视频道及广告制作,香港老牌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

九、寰亚影业(香港)成立于1994年,亚洲颇具影响力的多元化华语娱乐内容提供者,从事电影制作及发行/演唱会及现场表演/艺人管理/音乐制作及出版等业务。

十、英皇电影英皇集团旗下,香港较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娱乐媒体公司,华语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内享有较高地位,以电影投资/电影制作及发行为核心业务。

7. 国内六大电影公司洗牌:光线市值破500亿居第一,是华谊三倍

搜狐 娱乐 讯 (哈麦/文)2017年之前,要论国内六大电影公司的排位,从总市值和年度盈利综合来看,万达电影高居第一,中国电影、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基本相当,处在第二梯队,博纳影业和北京文化次之。


但经历了2018年-2020上半年两年半的“洗牌”后,行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光线传媒势头大好变成了遥遥领先的“新一哥”,博纳影业业绩连年逆势增长再次申请A股上市,万达电影从高位滑落辉煌不再,以稳为特色的中国电影受疫情冲击开始亏损,曾经的领头羊华谊已经跌到了谷底还在爬坑阶段,北京文化频出爆款背后没有亮眼的业绩支撑已被打回原形。


光线传媒:片单丰富,预期好,已成遥遥领先的新一哥

在影视公司里,光线传媒是这几年少有的没有“爆雷”的公司。在其它同行公司业绩都大幅下滑或巨亏的时候,它保持了连年的高增长。

2016年-2019年,光线传媒净利润分别为7.41亿元、8.15亿元、13.73亿元(包括了出售所持新丽传媒股份的投资收益)、9.48亿元。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光线净利约2100万元,同比下跌80.46%。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别的公司基本都是巨亏。


2019年,光线独家主控的《哪吒》爆赚,打开了资本市场对光线所布局的“中国神话宇宙”的想象。光线传媒的股价由此脱离疲弱的行业大势,开始震荡上扬,走独立行情,一路从7元多涨到了现在的17元,翻了两倍多。总市值已经突破了500亿元,创下新高,成了影视公司里遥遥领先的“新一哥”,比原来的行业“老大”万达电影总市值高出100多亿元。


目前,光线传媒的股价还在上升通道中,阶段性预期可能在十一国庆档《姜子牙》上映前后兑现。

这之后,光线传媒还有很强的片单支撑,曝光的总片量在电影公司里是最多的,其中有不少有IP基础。

根据2020半年报披露,影院复工后光线预计年内上映的电影有12部。其中主投的《妙先生》,参投的《八佰》《荞麦疯长》已经上映,参投的《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主投的《姜子牙》已定档。剩下的档期待定,包括张艺谋执导的《坚如磐石》、《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执导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等。


在制作中,或在前期策划中,或待引进的新片有39部,包括《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和《深海》、《哪吒2》、《大鱼海棠2》、《魁拔》、《三体(新)》、《火神山》等。


同时,光线这几年也在加大力度投资电视剧/网剧,曝光的预计制作、播出片单里有21部。

除了电影、动漫、电视剧、艺人经纪(包括编剧、导演),光线还开始在实景 娱乐 方面布局。半年报披露,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已进入启动阶段,分地块全面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各项报批报建工作陆续推进中,同时项目现场已启动基础工程施工,部分道路、桥梁、 水系、影棚及附属配套商业进入施工状态。

万达电影:影院巨亏,电影项目少,股价在坑底徘徊

2018年之前,万达电影很风光,受益于中国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以院线、影院业务为主的万达电影业绩自然亮眼,2016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3.66亿元、15.16亿元、21.03亿元,连年高增长。那时候,还没有被购入上市公司的万达影视表现也很好,出品的电影总票房在所有电影公司里曾经排到过第一。


2019年,万达电影完成了对万达影视的并购,当年因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万达电影净利巨亏47.29亿元。

实际上,因为行业趋冷,总票房增速放缓,影院增多导致竞争加剧,全国第一大影投及院线万达院线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主营业务已经受到了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遇上了新冠疫情,影院停业半年,万达电影2020上半年亏损15.6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4亿元。

万达这些年通过并购新媒诚品、互爱互动、万达影视,拥有了电视剧、 游戏 、电影业务,但它的主业还是影院及院线。万达旗下拥有651家影院(包括境外影院53家),其中国内影院年票房占到了全国总票房的约13%份额。


2019年,万达电影影院相关业务(包括观影收入、广告收入、商品及餐饮消费收入)营收占比84.22%,电影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占比5.79%,电视剧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占比3.23%, 游戏 发行及相关业务占比2.55%。


今年,影院要想实现盈利很难,电影相关业务表现又不突出。2020年下半年,万达影视主投计划上映的影片只有《海底小纵队》《天星术》,《我和我的家乡》是参投。最重要的《唐人街探案3》不在年内计划中,可能在等2021年春节档。

这样的业绩和前景资本市场当然不买账,在大盘指数都快要创新高的情况下,万达电影的股价至今还在坑底徘徊,总市值约392亿元,昔日的辉煌完全不再了。


华谊兄弟:谷底反弹,开始爬坑,依然资金荒

其实要比惨,华谊兄弟比万达电影更惨。华谊是电影公司里业绩最早爆雷的,2016年、2017年净利润还都在8亿多,2018年突然变成亏损10.93亿元,2019年继续巨亏39.6亿元,2020上半年继续亏损2.31亿元。


华谊兄弟是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创业板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要直接退市。华谊已经连亏了两年半,如果今年不能扭亏为盈,损失就大了。这可能也是影院刚复工不久《八佰》就急于上映的原因,因为尽快回收票房分账款(以及上映后可以尽快卖网络版权拿一笔净收益)对于华谊来说很重要。

《八佰》之后,根据现象级手游《阴阳师》改编的《侍神令》(陈坤、周迅主演),和常远执导的喜剧《温暖的抱抱》(常远、李沁、沈腾主演)也会在年内上映,已经放出了影院贴片广告,这都是华谊的片单里比较有吸引力的项目。


除了以上三部,华谊还有一些备货,不过都是之前已定的项目,最细曝光的新项目很少。这其中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的包括:陆川的《749 局》、李玉的《阳光不是劫匪》、周星驰的《美人鱼 2》、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原名《一个村庄的文学》)、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筹备中的包括:潘安子的《日光危城》、罗兰·艾默里奇的科幻灾难片《月球陨落》(片名暂译)、田羽生的《一条龙》、陈正道的《未来的未来》。

开发新项目需要钱,而华谊这几年最大的难处就是缺钱。好在,华谊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没有出现债务违约等情况。

华谊在今年发布2019年年报时同时公布了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包括大股东阿里、腾讯在内的九家公司参与认购,后因阳光人寿退出,预案修订,定增至今还没有落实。


但是在七月底,华谊宣布和招商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招商银行拟向华谊的影视片单计划提供不超过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此次的合作片单中共有30余部影视作品,时间规划覆盖到2023年。


这一消息大大提振了资本市场对华谊兄弟的信心,加上《八佰》上映的消息以及票房的超预期表现,华谊的股价实现了一波震荡上涨,总市值从最低时的约90亿元涨到了现在的约170亿元,接近翻番,走出了触底反弹的走势。


但华谊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

截止2019年底,华谊有息债务(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总额34.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总额27.54亿元。


王忠军、王中磊合计持有华谊兄弟28.60%股份,其中93.42%还在质押中。

北京文化:年年有爆款,业绩不亮眼

北京文化是一个靠收购转型而来的新秀影视公司,这几年因押中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而备受关注。

但是盈利方面北京文化在经历了2016年的高光时刻后,就连年在下滑,2016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22亿元、3.10亿元、1.25亿元,2019年巨亏23.0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6400多万元。


股价也是从2016年后一直下跌,大致跟业绩表现相对应。目前总市值67亿元,较最低点已经算是有所反弹,但是放在 历史 上看,还是处在坑底低位。总体体量跟其他几家公司比差距也很大。


电影方面,北京文化有一些有市场潜力的储备项目。已定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是复制《我和我的祖国》成功模式的一部电影,由北京文化主控。由乌尔善导演的巨制《封神三部曲》外景拍摄已全部杀青,在后期制作中,可能逐年上映。另外,计划2020年上映的还有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和“叫兽”易小星执导的《沐浴之王》。


2020年之后已曝光的项目有十多部,包括由管虎担任总导演献礼建党100周年的《东极岛》、陆川的《749局》、乌尔善的新项目《封神演义:龙之战》等。

博纳影业:逆势发力,已成民营主旋律大本营

博纳早在2010年就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2017年首次在国内A股申请上市,但结果是被中止。今年在注册制落地的背景下再次申请IPO。上市前的融资阶段,博纳影业集团的估值是150亿元。如果成功上市,总市值可能会被推到更高。

在盈利方面,博纳像光线一样,每年逆势增长,2016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99亿元、2.64亿元、3.15亿元。今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下盈利近2700万元,是几大电影公司里最高的。


在投资和发行端,博纳的特色一直是高度合作香港导演,很多高票房电影如《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红海行动》《无双》《追龙》《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龙门飞甲》《十月围城》都是出自香港导演之手。


除了相互信赖外,博纳也和这些电影人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图较长期地“绑定”。

比如,博纳和林超贤签了五部电影的协议,林超贤拍过《激战》《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紧急救援》。和徐克签了五部电影,徐克拍了《智取威虎山》,他手上还有《智取威虎山前传》《神雕侠侣》《收网行动》《法门寺密码》《星宠》等未官宣及未确定投资方的项目。和尔冬升签了四部电影的导演工作和十二部电影的监制工作,尔冬升拍了《窃听风云3》《我是路人甲》,监制了《武林怪兽》。和陈凯歌签了五部电影的导演约,陈凯歌拍了新片《少年时代》,正在后期制作中。和刘伟强签了五部监制约,刘伟强拍了《建军大业》《中国机长》,监制了《烈火英雄》。和庄文强签了一部电影,庄文强拍了《窃听风云3》《无双》。和陈国辉签了五部电影约,陈国辉拍了《烈火英雄》。


演员也有合约。其中,张涵予签了五部电影的影视服务约,其中一部是张涵予导演的电影。张涵予过去主演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和刘德华签了两部片约,刘德华过去主演了《澳门风云3》《追龙》。和章子怡签了一部片约,章子怡过去主演过博纳参与出品的《一代宗师》。和陈宝国约定合约期内承担电影电视剧的演员工作,陈宝国曾出演过《湄公河行动》。

博纳的另一大特色是主旋律,这几年它主要的成绩就是来自商业主旋律电影。

而且,未来的规划也是如此。已知博纳已经有三部主旋律电影在做,将于2021年献礼建党百年。一部是展现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医生》(刘伟强率领的《中国机长》原班人马打造),一部是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冰雪长津湖》,还有一部是聚焦地下党的谍战片《无名》。


中国电影:资源好,发行强,业绩稳

中国电影是国企(还有上海电影等)的代表,它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其他公司都没有的进口片发行资质,所有进口片都要经过中影、华夏(中影是大股东,持股14.00%)两家公司,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利润源。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中影发行进口影片133部,票房122.27亿元,占同期进口影片票房总额的57.51%。主导或参与发行国产影片564部,累计票房130.34亿元,占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34.15%。

2019年中影发行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为近53%,电影放映占比21%,影视服务占比16.5%,影视制片制作占比9.4%。


能看出,中影最大的优势是发行,其次是放映端。影院及院线方面,中影控股4条院线参股3 条院线,旗下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合计覆盖全国18353块银幕,银幕市场占有率为26.30%。

排第三的影视服务板块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影视器材、数字放映设备、中影基地、银幕广告、票务平台、融资租赁等等,也是中影全产业链布局的体现。除了没有像华谊那样的电影主题小镇,可以说电影产业链上该有的中影都有了,比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要全面。


另外,中影还有资源优势。去年春节档最热门的几部电影中中影参与了《急先锋》《唐人街探案3》《夺冠》《囧妈》四部,未来的一些重点影片如《我和我的家乡》《封神三部曲》《美人鱼2》《悬崖之上》(张艺谋执导),中影也都有参投。

过去几年,中影现金流充足,业绩稳定、抗风险能力强。2016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9.17亿元、9.65亿元、14.95亿元、10.61亿元。


但稳中缺少高增长和想象力,所以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突出,目前总市值288亿元,处在上市以来的低位。


今年由于疫情冲击,上半年中影亏损超过5亿元,这种长期的稳定被暂时地打破了。但长期来看,中影的独特优势还会一直在。

接下来的国庆档,中影有《急先锋》《夺冠》《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四部电影上映,票房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年的业绩。


未来项目中,以主旋律为主。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创作的《金刚川》《英雄连》《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纪实》(纪实)《谁是最可爱的人》(动画)拟于2020年10月上映,张艺谋执导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不忘初心无畏牺牲精神的《悬崖之上》正在后期制作中,抗击新冠疫情题材影片《江城子·在武汉》(暂定名)正在筹备中,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攻坚克难、英勇开拓精神的《无限深度》(暂定名)正在筹备开发中。另外正在创作开发中的电影还包括《红色的起点》《英雄虎胆》《误杀 2》《暗恋·橘生淮南》,以及与开心麻花影业合作的喜剧《进击的郑前》《独行月球》。

8. 电影公司排名

——中国十大影视公司排名——

中影CFGC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简称中影集团,成立于1999年,国内较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从事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院线经营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等业务。

光线传媒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营传媒领域先锋和领袖,拥有全国较大的地面电视节目联播网,大型多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北京二手房装修公司,在影视、音乐、娱乐经纪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的大型民营娱乐公司。

寰亚

香港寰亚综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亚洲领先的多元化华语娱乐内容提供者,从事电影制作及发行、演唱会及现场表演、艺人管理、音乐制作及出版等业务。

安乐EDKO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香港著名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以带给观众娱乐和欢乐为目标,从事电影制作、电影和影碟发行、收费电视频道及广告制作,旗下百老汇院线是目前香港较大的电影院线。

英皇娱乐EEG

英皇电影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香港,致力于唱片制作及发行、音乐出版、艺人管理及演唱会制作,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制作等业务。

9. 国内有哪些电影发行公司

未来冲击影视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 全球知名度和专业创新实力排名第一的影视广告公司,引领革命性的影视制作艺术,表现出在艺术表现与视觉创意的美学革新,对21世纪影视新浪潮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向世界宣告一个全新的影视时代的来临,网络这方面的资料很多。

10. “八大”国有电影公司何去何从

中国“八大”电影集团”包括:中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潇影(潇湘电影集团)、长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八一电影制片厂)、峨影(峨眉电影集团)、西影(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及珠影(珠江电影集团)。

一、曾经辉煌

峨眉电影制片厂”曾出品:《焦裕禄》《鸦片战争》等30多部影片,获国内外各种奖项80余次。

西安电影制片厂则是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的摇篮,曾经出品:《天地英雄》《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作品。

长影被称为中国电影的摇篮,有着深厚的电影制作积淀,在70 年的历史中,曾拍摄出:《上甘岭》《英雄儿女》《五朵金华》等多部经典影片。

二、转型路漫漫

除了中影、上影这种接近政治中心或经济腹地所能得到的资源支持,包括峨影、长影、珠影等在内的其它国有电影集团,则基本都处于苦苦挣扎阶段。

1、 中影集团两项垄断性业务足以令其彻底摆脱同辈的行列,让人难望其项背。

一是外国影片的引进和发行权 。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惟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并且,中国目前只有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具有进口分账片的发行权,而中影集团亦持有华夏11%的股份,仅次于中国广播电影集团持有的20%股份。

二是中影集团所拥有的电影频道(CCTV-6)平均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央视各频道的第二名。

2、上影集团在上市前就已经拥有联和院线、上海影城、永华影城等院线公司。其中,联和院线在2016年实现31亿元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7.14%。 

在发行渠道上,上影集团去年联手浙江时代电影、江苏幸福蓝海院线、河南奥斯卡院线、四川省电影公司组建成“四海电影发行联盟”。根据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对外的说法,四海发行拥有的院线资源占全国近20%。

3、其他国有电影集团

1)沉珂

未上市,融资难,资金不足,国有电影企业错过了中国电影与资本联姻的第一个黄金机遇期

管理制度陈旧,体制僵化,身居高位的高资历人士老龄化严重,行政色彩较浓,创新活力较低

人才流失严重,不仅是内容制作上的人才,还有公司治理以及符合现代标准的电影项目的管理人才

工资及退休补贴负担大

2)比较优势

得天独厚政府的支持与相关政策的扶持的,尤其是在中国大环境下。“八大”国有企业每年都能获得巨额的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各类补助

因为历史原因,有不少国企拥有先天的影院资源。峨影也有太平洋电影院线、峨眉电影院线、新天地数字院线的参股,合计影院超过100家,珠影旗下的传奇院线和星光院线累计也有超过400家影院

CR:制片人内参《深度解析:相对于好莱坞“六大”,历史悠久的“八大”国有电影公司何去何从》

阅读全文

与中国6大电影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电影外婆的家观后感 浏览:115
吸血鬼大电影中文版 浏览:766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国语完整版 浏览:91
新加坡电影院线有哪些 浏览:326
色微电影影视大全 浏览:862
派对英语电影视频 浏览:204
一部感人的电影翻译 浏览:722
说到导演的电影英语 浏览:787
音乐在电影活着的作用 浏览:764
甲午大战争电影观后感 浏览:56
迷你特工队秘密特工队艾斯大电影 浏览:751
民治横店电影院 浏览:648
决战时刻电影观后感 浏览:590
一般电影院多大 浏览:278
一部电影一个石头怪 浏览:648
刘德华电影阿虎图片 浏览:335
经典电影图片大全高清 浏览:970
大视界tv的电影密码是多少 浏览:528
幸运之神中文字幕电影 浏览:762
死侍电影英文版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