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大空头电影评分

大空头电影评分

发布时间:2022-11-18 03:56:55

Ⅰ 最近什么电影好看

你好,这是2016年上半年电影豆瓣评分排行榜:
1.《疯狂动物城》 9.2分
2.《地雷区》 8.4分
3.《大空头》 8.3分
4.《X战警:天启》 8.1分
5.《百鸟朝凤》 8.1分
6.《明月守护者》 8.4分
7.《感化院》 8.4分
8.《魔兽》 8.0分
9.《树大招风》 8.0分
10.《天空之眼》 8.1分
11.《超新约全书》 8.0分
12.《飞鹰艾迪》 8.0分
13.《奇幻森林》 7.9分
14.《美国队长3》 7.8分
15.《误杀瞒天记》 8.1分
16.《妇女参政论者》 8.0分
17.《季春奶奶》 8.2分
18.《功夫熊猫3》 7.8分
19.《处子之山》 8.1分
20.《裁缝》 7.8分
21.《希特勒回来了》 7.8分
22.《布鲁克林》 7.7分
23.《45周年》 7.7分
24.《怪物之子》 7.6分
25.《食梦者》 7.7分
26.《危机13小时》 7.6分
27.《记住》 7.9分
28.《阿薇尔与虚构世界》 7.9分
29.《蛇之拥抱》 7.9分
30.《电击女孩》 7.8分
31.《死侍》 7.5分
32.《他是龙》 7.5分
33.《遇见你之前》 7.5分
34.《局内人》 7.5分
35.《硬核亨利》 7.5分
36.《与外婆同行》 7.7分
37.《美好的一天》 7.7分
38.《特朗勃》 7.7分
39.《澄沙之味》 7.7分
40.《山中的汤姆先生》 7.7分
41.《被拒人生》 7.5分
42.《我的国王》 7.6分
43.《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 7.6分
44.《特鲁曼》 7.6分
45.《尊严殖民地》 7.5分
46.《已经开始想你》 7.5分
47.《住货车的女士》 7.5分
48.《真相》 7.5分
49.《青春的三段回忆》 7.5分
50.《出柜第4格》 7.5分
望采纳,谢谢!

Ⅱ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这个电影是根据由迈克尔·刘易斯写的“大空头”小说改编的。主要讲几个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是如何在2008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时期发了大财。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我的冲击太大了,当时我们路口的四家银行有3家破产被别的银行收购,其中就有我的存款银行,我买人寿保险的公司也曾宣布破产,幸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援救才没有倒闭,据说还是因为欧洲几个国家的头脑打电话给美国总统要求援救那个保险公司的。这个命中率要是我买乐透奖也这样就好了。居然还有人在这个危机时期发大财?我自然对这个电影非常的感兴趣。
这个电影非常的具有娱乐性和吸引力,影片通过三个独立的故事的交替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2005年,古怪的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克里斯蒂安·贝尔)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因为次级贷款已经有很高的风险并提供越来越少的回报。他预测市场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某个时候崩溃,他意识到,他可以创建信用违约交换市场,让他可以用来与房地产市场对堵,从而从中获利。他走访了多家银行向他们贩卖他的这一想法。 而那些银行,认为住房市场是非常安全的。有一家银行接受他的建议。但是这个对赌激怒了巴里的客户,他们认为他是在浪费他们的钱,要求他停止他的对赌,但是他拒绝了。正当经济倒塌的时候快到了,他的投资者失去了信心,想撤出自己的钱了,但巴里提出暂停提款,引起了投资者们的愤怒。
但是,正如他预言的那样,时常崩溃了,他的投资产生了489%的利润。
交易员贾瑞德·韦内特(瑞恩·高斯林)从他得银行家那里听说了巴里的行动,并很快意识到巴里的预测是正确的。他决定把自己的股权都放到信用违约交换市场上。对冲基金经理马克·鲍姆(史蒂夫卡莱尔)偶然的知道了这个计划,并被韦内特说服加入了这个计划。俩人发现,因为不诚实的信用评价人的评估,被打包在一起的债务抵押债券(CDO)被评成了AAA级,而大量的出售这样的债券(CDO)会造成即将到来的市场进一步的崩溃下去。在拉斯维加斯,鲍姆出席美国证券讨论会,他采访了创造的合成债务抵押债券的商人。他意识到,这些欺诈的问题贷款会造成经济的全面崩溃。鲍姆的业务合作伙伴说服他去通过这个信用违约交换获利。
年轻的投资者查理·盖勒和杰米·希普利意外地捡到了韦内特的计划,也决定参与这个信用违约交换。由于需要钱,他们争取到退休银行家的本·里克特(布拉德·皮特)的援助。希普利和盖勒最初非常的欣喜若狂,但里克特讨厌他们庆祝即将发生的经济崩溃。俩个年轻人终于感到恐惧,于是试图通风报信给记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告诉即将到来的灾难。最终,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都他们失去了对这个破碎的系统的信心。
巴里半退休了,只投资于水,鲍姆拒绝说外界说:“我告诉过你”,他继续着他的职业生涯,里克特返回到他的退休生活中,和希普利和盖勒试图起诉评级公司但是失败了。没有人因为在这场CDO泡沫中被逮捕,债务抵押债券很快得被再次销完了。
导演麦凯因导演喜剧电影“王牌播音员”而出名。他以擅长拍看似愚蠢的自黑式的幽默狡黠的电影著称。在大空头这个电影里,他也用了很多名人客串演出,其中有玛歌·罗比和塞莱娜戈麦斯直接向观众解释“次贷”。“王牌播音员”里的史蒂夫·卡瑞尔扮演里马克·鲍姆, 具有自虐性格的金融预言家。芬。维特罗克和约翰马克罗扮演了在布拉德·皮特的指导下研究对冲基金的新手。
电影里人物的衣服发型比较老,像90年代的。倒叙一些人物的背景故事时用了很多不饱和光线。但是叙事,智慧的对白以及出色的演技使得这个电影非常的出色。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当年各大银行都才参与了次贷欺诈犯罪活动,美国政府牺牲了小老百姓的利益保释了这些银行。
电影同时运用了电影艺术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表达了人们的愤怒,悲观,无助,因为这些欺诈将来可能再次出现。
这个电影还可以当作一个金融教课书来看,可以帮你理解美国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Ⅲ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根据由迈克尔·刘易斯写的“大空头”小说的改编,那本自枯燥乏味的金融题材,电影却用黑色幽默,在嬉笑怒骂间将深奥的专业术语呈现的为人忍俊不禁,略带浮夸凌厉的剪辑,群像出色的把控更使电影极具张力,三个看似独立的故事的交替进行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近乎完美的呈现出这场金融之战,以08年全球经融危机为背景的时代聚焦,电影对何为资本的诠释淋漓尽致,这是一部堪为金融教科书的佳作。 ——梦里诗书

Ⅳ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电影《大空头》的评价是:

《大空头》并没有呈现出全部内容,影片太侧重描写按揭贷款,而没有充分表现催生泡沫并令危机加剧的更为复杂的经济因素。

影片将金融危机主要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却忽略了不那么邪恶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这也是该类题材的电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原因。

剧情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操纵CDS市场,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贾瑞德·韦内特是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理人,迈克尔·布瑞是独眼基金管理人,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饰)是华尔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是康沃尔资本退休银行家。

Ⅳ 有什么好的资金融危机的美国电影推荐呢

1:《大空头》,评分:8.5
有人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也有人在金融危机中获利颇丰。
这部剧讲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把枯燥和专业的金融题材,用各种花哨的方式给你讲明白,帮助你理解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2:《商海通牒》,评分:7.9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用很冷静的方式展现了这个行业的冷酷,惨烈和欺诈。
没有太多的你侬我侬,没有太多的情感纠葛,更没有俗气的男女温情故事。有人认为搞金融的,都是骗子,但影片中大boss的一句话说得很准确:我们只是在此时此刻的公允价值下出售给那些愿意买的买家罢了。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交易的完成都依赖于买卖双方的估值不同。
一部电影说尽了资本市场的浮世绘
3:《亿万》,评分:8.9
对冲基金高手亿万富豪艾克斯罗德被怀疑存在欺诈交易行为,在政界的拥有野心与道德心的罗兹,与艾克斯罗德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与摩擦。
经典的双雄对战,但是背后人性的纠葛,利益的诱惑
想要大致地了解了解“交易员的日常”,又需要足够的趣味性,那这部剧绝对值得一看。
4:《跨国并购》,评分:8.2
这是一部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
《跨国并购》特别节目内容覆盖了跨国并购的大部分领域。
从如何破解政治法律障碍到如何降低并购风险,
从如何面对文化差异到如何实施人事整合,
从如何制定并购战略到如何运用中介机构,再到如何抓住中国经济的机遇,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国内外跨国并购领域的基本面貌。
节目还采访了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美国副财长沃林、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并走进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第一次向观众全面展示这家神秘部门,究竟如何掌握美国跨国并购的生死大权;
第一次系统介绍美国律师事务所、公关机构、媒体、私募基金如何在跨国并购中发挥出看不见的力量;第一次报道企业在赢得并购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商业谋略。

Ⅵ 为什么说《大空头》是一部值得看N遍的金融电影

    如今全球经济及金融行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金融题材的电影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这些电影通常以独特的视角剖析社会经济热点,揭示金融活动中的个人际遇和社会百态,引发共鸣。

    面对惨无人道的市场,本来不想聊《大空头》(The Big Short)这部电影,一是担心会增大朋友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以及舆论声讨索罗斯的战斗檄文连篇累牍,推荐这样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在跪舔空头,替“阶级敌人”摇旗呐喊的意思。

    但是鉴于逆天做空、对赌华尔街这样劲爆的影片内容,以及电影本身拍得也NB,既地道,又炫酷,100%金融范儿(没有一点杂质),外加克里斯蒂安·贝尔、布拉德·皮特等超级大咖,所以必须隆重推荐给大家。

    周末不妨找来这部片子看看,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同时去找原著读一读,因为电影版《大空头》能拍得如此成功,与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这位前债券交易员、金融畅销书作家息息相关,正是他写的这本同名纪实文学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奠定了成功基础。

    《大空头》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甚至算不上多么惊心动魄,讲的就是一帮华尔街大混子从2006年开始,利用不同方式收购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产品,之后在次贷危机中大赚特赚的故事。

    而在看电影前搞清楚这帮家伙是谁比较重要,我把他们分成四组:

    他的三名同事:文森特·丹尼尔、丹尼尔·摩西、波特·柯林斯。

第二组: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对冲基金经理,“子孙资本公司”创始人。片中是大名鼎鼎的“蜘蛛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

第三组:加米·麦,在电影里化名Jamie Shipley(左);查理·莱德利,在电影里化名Charlie Geller(右);二人是一家叫康沃尔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

    本·霍特克——在电影里化名Ben Rickert,前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片中由布拉德·皮特饰演。

第四组:格雷格·利普曼(Greg Lippmann)——德银行次贷债券首席交易员,在电影里化名Jared Vennett,这个人作用十分关键。

    正是互相并不认识的前三组人,在次贷危机爆发三年前就洞悉到了整个信贷市场的危机,Michael Burry靠死磕高盛、摩根等大投行,Steve Eisman通过格雷格·利普曼的撮合,查理和加米则是在本的帮助下,获得了用于做空抵押贷款证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以及CDO(担保债务凭证)的CDS,于是三者完成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这笔空头交易。

    看这部片子过程中,我最关心的就是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市场上总会有人逆势洞悉潜在的危机,但付出实践则需要具体的办法。

                    合成型CDO的交易结构

    在整个故事中,Michael Burry是最早通过研究次级贷款债券的说明书、利率浮动数据、还贷情况,发现了MBS的危机迟早会发生,但更重要的是他主动出击,去找大投行游说,从其手里购得了针对次级抵押贷的MBS违约掉期产品,并从庞大的CDO结构出,找到了用于针对CDO中特定资产的CDS交易对手,从而大量进行收购。

    而CDS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可以对冲信贷违约风险,但非资产持有人也能购买此保险。知乎里那个作者的例子蛮形象,就好比你给隔壁老王的汽车买了份保险,但车主不是你,车如果报废了,你居然能拿着保单去领钱,但在华尔街竟然能做这件事。

    而Steve Eisman这个有点愤青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则早在90年代就嗅到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泡沫,但他并没有找到完整的交易地图,直到Greg Lippmann这个德银交易员以掮客身份出现,而他本人和Michael Burry其实并不认识,只是同样发现了市场潜在的危机。

    至于查理·莱德利、加米·麦两个毛头小子,则是机敏地搭上了这班顺风车,并靠好哥们儿本·霍特克的帮助下寻觅到交易通道。

    至于MBS、CDS、CDO这些衍生品术语,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片中对这些关键信息都有比较形象化的描述,但对于衍生品小白,估计还是比较烧脑。所以推荐两个文献可以作为扫盲参考:

第一个是本叫《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专著

第二个则是知乎上的一篇技术帖:https://www.hu.com/question/39012069/answer/79279442

不过,如果比较完整地读过迈克尔·刘易斯的原著,其实这些衍生品的原理你大概都能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那么好,我为什么向大家推荐电影《大空头》这部电影?

    首先必须说,作为一个阅片无数的影视业从业者,《大空头》是我看过最最最纯粹的金融电影,没有之一。

    和《华尔街》系列、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这种沾满欲望、荷尔蒙的片子相比,这部电影有一种酷酷的专业主义基调,除了影片最后Eisman的同事为了说服他,抛出的“美国梦”说辞有点陈词滥调外,一直把这种酷劲贯彻到底。这部片子目前已经提名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如若获奖就是拿到小金人的第一部华尔街类型电影。

    另外也就是在美国像《大空头》这种典型的“反英雄主义”电影可以被搬上银幕,并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塑造剧中这些颇有魅力的人物,而同样的人物如果换做在中国,估计早就被当成过街老鼠,或者直接就被舆论剐了,更甭提被拍成电影了。

    况且,故事背景又是影响力程度绝然不亚于珍珠港事件、911恐袭的次贷危机,美国人在自己伤口上撒盐的领域也真是蛮拼的。

    虽然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金融电影,但片子拍得一点都不枯燥,有的地方甚至很好玩,比如Eisman为了调研个人信贷购房的情况,居然跑到脱衣舞俱乐部搞调研,而当他发现连脱衣舞女郎手里都攥着好几套房子,但其收入肯定无法完成还款时,他更坚定了为MBS建立空头头寸的决心。

    此外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这部电影透露的信息其实以比较符合我一贯的思考,那就是在金融市场里,最好不要把博弈问题道义化。而这件事在中国却屡试不爽,面对在市场里占了自己便宜的人(在合法的前提下),从来不去检讨自己的问题,而是简单粗暴地给别人贴上坏蛋的标签,比如“恶意做空”一说。

    本质上说,《大空头》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市场本身存在致命弱点,毕竟苍蝇不会叮无缝的鸡蛋。当然做空本身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不是光怀着满满“恶意”,喊一声空就能大把赚钱的,工具、时机、胆量缺一不可,从众的公知和小散绝对不会是做空的主角,真正的大空头往往是一种孤独的存在。

同时,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还产生了下面这些观察和体会:

1、 不得不说,美国浩如烟海的金融衍生品帝国真的让人震撼无比,市场化程度高得令人发指,同时其监管难度可想而知。08年的金融海啸暴露了监管漏洞,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交易设计缺陷,比如巴里等人就是利用了交易环节上的Bug,搞到了针对MBS的“次贷CDS”,而在理论上讲这其实挺可笑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国的监管当局也并没有因噎废食,或者武断推出措施,与某交易所因为防止“恶意做空”就自废武功,不免形成鲜明对比。

2、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片中的空头参与者都是所谓华尔街的边缘人物,其代表的基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参与逆势交易,因为当时整个华尔街主流机构,没有人会相信(至少没有人愿意相信)次贷危机会分分钟产生,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成片倒下。

或许这就是体制的局限性,大投行需要靠次贷泡沫维系其在衍生品市场的高额利润,必然不会挑战自己的观点。同时Burry、Eisman这样“个性化”的基金经理,在大机构也很难容身,而他们对赌整个次贷体系的投资决策,如果换做在高盛、摩根肯定会被压制下来。所以,在小机构打拼也是有其优越性的。

3、另外一点观察是我在读《大空头》原著时发现的,就是故事中的这几位华尔街枭雄基本都是草莽出身,半路出家,Burry是医生,Eisman原来则是干律师的,前者是靠在医院值夜班时的空闲时间研究股票投资,之后转行成了资产管理人,后者则是在父辈的安排下进入金融领域。

换句话说二人都是半路出家,但凭借聪明、好学,且足够的努力,才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他们身上也都有着鲜明的“反华尔街”基因),而他们的这种经历对于每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榜样;

4.最后我想说的是,投资的确是一门孤独的艺术,而电影《大空头》也展示了这一点,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精力和勇气,以及充分的研究、调查、论证。而在叵测的市场中,参与者都有可能面临重要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积累足够的智力、耐力,当然还包括本金。

好了,关于《大空头》这部电影就推荐到这里。其实,对于我们A股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尝试利用系统性风险赚钱,但这部电影至少告诉我们,在行情最疯狂的时候多些逆向思维,站在大空头的角度思考风险问题绝对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这是一部专业金融电影

《大空头》选取了次贷危机发生前发现问题的洞察者为主角,他们通过做空在危机中大赚一票。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个靠重金属摇滚把自己和笨蛋们隔绝的医学博士;瑞恩·高斯林,一个巧舌如簧的推销赌自己所属银行要垮的衍生品销售者;史蒂夫·卡瑞尔,情绪激动待人极其无礼,但正义感十足,且脚踏实地的基金经理;布拉德·皮特,一个厌恶金融,但在背后支持两个敏锐的年轻人的归隐高人。有这些优秀的演员在,本片也很好地避免了一些电视电影的电视剧腔(比如too big to fail),让角色个个精彩纷呈,闪耀可爱。当然,他们扮演的都是真实人物。四路人马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以敏锐的数字洞察力,脚踏实地的研究考察,反大流的独立思考能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在上自政府大银行,下至混混脱衣舞女的这场愚蠢的狂欢中,逆流而上,狠狠的大赚一笔,给了那些自大固执的人们狠狠地一记耳光。

看了这个简介是不是感觉很有个性和逼格啊,接下来我还要介绍更有逼格滴东西,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华尔街哪些金融专业姿势,生命不息,摆姿势不止,做到金融姿势界的NO.1。 这部电影在两大方面非常专业:1、技术理论 2、业内监管制度。

技术理论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证券化)

《华尔街之狼》里的那个很贱的解释的还是很好的。MBS分为RMBS(住宅房贷)和CMBS(商业房贷),就是把不同贷款成捆打包然后分摊风险。比如说100个房贷你如果你一共只有一个,那一个正好还赶上破产了,那你的损失就是100%;但如果买了MBS100个房贷你的损失就是1%。MBS分为两种:Agency MBS就是房利美房地美基尼美之类国企发的;Non Agency MBS(Private label MBS)就是私企发的。大部分Sub-prime MBS都是私企发的.

为什么Michael Burry赌定MBS要暴跌?

Christian Bale登场,蝙蝠侠发现很多的Sub prime(次级房贷)都是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就是浮动利率的。(插一句:在2001年911之后格林斯潘把美联储的利率降的非常低到1%左右,导致房屋贷款利率急转直下也变的非常低。)利率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蜂拥去搞贷款买房,更奇葩的是北美还有"Teaser Rate"一说,就是前一两年有的都超低或免利率,所以搞的脱衣舞小姐们都人手标配好几套房。但是几年后teaser rate 一结束,利率一涨,NINJA(所谓的没房没收入没财产)的人群们就还不起了,就只能把房子还给银行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Michael Burry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赌几年之后利率升高大众还不起房贷然后集体出逃。

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

赌局已定,Michael Burry就穿上西服去找华尔街龙头老大做空MBS去了。但是MBS不同于股票,不好采用借了再还这种做空模式,所以就搞了一个CDS(买方:每月给卖方一些Premium也就是保费,卖方:只要MBS没事就一直收买方钱,假入MBS破产了就要一次性付给买方大笔索赔)。CDS主要都是像AIG这样大的保险公司发行的,而且他bug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在不拥有相关资产的情况下买保险。就相当于给隔壁老王的车买了个车险,他如果要是撞车了你就会很开心的拿到理赔,而且老王还不知情。

ISDA(International Swaps &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MBS,CDS之类的因为量大,特殊性强,每个的抵押资产都不一样,所以一般都是OTC对手交易而不是在交易所交易的。Brat Pitt本来是德银的交易员,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和资本,所以那两个小哥借助Brat pitt的关系才终于拿到买CDS的资格。

Ratings Agency(评级机构)

大哥急了去曼哈顿中城去找在标准普尔的墨镜姐,姐给他说了实话。因为评级机构弄钱主要办法两种:

谁看谁掏钱subscription model

谁发谁掏钱issuer pay model 第二种也就是MBS的评级主要方法。所以她们一旦对MBS降级了,以后就基本上没生意了。

Liquidity & Collateral(流动性)

MBS价格居高不下,这帮做空的人就火上浇油蚂蚁乱窜了,主要大家手里的现金流不够,流动性不足,做空价格不跌反涨她们就得加Collateral 也就是"Margin Call"里面的补Margin,不补就得被强行平仓了。

CDO^2

简单的说就是每个CDO(除了房贷什么车贷,信用卡贷,助学贷款都可以做CDO) 里面抽出来一部分Tranche又做了个CDO。详情请看图。 这个讲的还是很专业的,因为有一些Tranche实在是太小,用这些tranche组成的CDO只要是underlying asset(相关资产)一有破产整个CDO就立马被抹平,所以风险及其大,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金融核武器。

The "Famous" Tranche Trade

电影临近结尾,黑姐姐终于说了实话。交易策略 买的:低级别 tranche CDS 就是盼着最低级的tranche破产越多越好。 卖的:偏高级tranche CDS希望这些都不破产好能多收钱。这个策略一买一卖对冲了保费的现金流风险,卖了CDS拿到的每年的保费可以用去付买其他CDS需要交的保费。  这个策略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挣钱是很平稳的,但是大风大浪一来,金融海啸一刮,tranche之间相关性(Correlation)大幅提高,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就全部都跪了。

业内监管:

电影刚开始的老头Leiws Ranieri估计是第一个发明MBS的人。从此以后之前99块钱买,等上两年只能赚1块钱的低风险低收益债券,逐渐被貌似低风险高收益的MBS抢去风头。MBS Equity tranche之类的都是很赚钱的,有8%,9%的收益或者更高。

泳池趴的女的之前是SEC然后要跳槽到几大投行,这种监管跳槽行业内的行为作者觉得是十分不应该的。

作者觉得投行一手大张旗鼓的卖这些MBS并吹捧他们有多好,另一手私下买进大量CDS用来做空MBS是很不道德的。

做空团三害怕

买了一手CDS 发现相关资产都违约了 CDS价格一直不动,以为整个系统勾结做假,怕了。

好不容易手里的CDS涨价了,做空团又开始担心他们的对手投行破产让他们的CDS变成废纸,又怕了。

最后终于仓清空了,钱拿到了,但又发现自己有可能被FBI查或者被“占领华尔街”占领,舆论压力太大所以关门洗手,还是怕了。

Ⅶ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记得在雷曼兄弟刚完蛋之后,学校里请来了几位基金操盘手讲述危机怎么发生的。记得当时的主题就是从业人员也并不很清楚那些工具的细节。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些人讲话中术语很多,缩写字母用得特多。在座的听众估计多数人跟我一样,一头雾水的样子。幸好本人在金融公司混过,还能感觉得到那些名词并不能影响到讲座的主旨。
问题关键在于,虽然讲座期间问题不断,但是很多人的问题都是要求讲座的人解释某类金融产品的运作原理。因为金融学生们太急于了解这些威力巨大的金融衍生品是怎么回事了。问题是,这讲座本来就是在说这些工具是蒙人的,很多人都搞不懂么。结果,恰恰和我以前参加过的若干金融产品的促销会一样,场上的气氛不知不觉地就发展成了,谁听懂了这些衍生品的原理,就说明谁智商高。最后,讲座就发展成了高智商者之间的术语较量,其余的人则高山仰止地向金融骗子们学习他们的骗术,并不时地表现出对骗子们的敬佩。
记得很多年以前香港的某金融大亨带着他的助手跑到国内来销售他们设计的金融工具。我和几个同事跟他们会谈。他们的讲话就是术语满天飞,但是总让你摸不到底。如果你提出疑问,他们就明白地嫌弃你怎么脑子反应这么慢。结果是,多数人即使不懂也不好意思轻易地提出来。幸好当时有的人比较执著,坚持让他们解释,气得大亨当场拍桌子,震得他手上那块大祖母绿直冒金星。我们都觉得挺纳闷儿,为什么这大亨不许别人问问题。最后会谈火药味儿十足,基本上是不欢而散。回来以后我们还研究了半天,到最后谁也没明白他说的有些内容到底是个什么逻辑关系。
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这房间里最明白自己其实是个饭桶的的就是这位所谓的大亨了。产品也不是他设计的,他充其量就是个鹦鹉学舌的高级推销员。以为到了当时还被香港人视为土鳖的大陆人面前糊弄糊弄就算了。没想到碰上了较真的人,他只有靠耍横才能保住面子了。不过当时我们没这么想,只是觉得他这个产品真是很难懂。
这还是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的较量。如果是非金融人士碰上了金融人士,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人不明白对方说什么,却只想着怪罪自己智商低,而不会去坚持质疑。这就是金融骗子成功的基础。怕在别人面前显得笨,这是不是也算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Ⅷ 《大空头》 - 不是教你诈,而只是叫你别犯傻

《大空头》是2015年的电影,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讲了金融家们如何提前发现不对头,在所有大厦倾斜倒下全身而退甚至大赚一笔。

《大空头》最值得一看的是通过一部电影的时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使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家们为普通大众设下的圈套昭然若揭。

I .为何会出现“大空头”

大空头的本质,其实就是次年房贷利率调整,而做空者看出借贷者根本没能力还贷,所以用期权的方式做空市场。本质还是当时放贷的时候,银行信贷评估人员把贷款提供给根本没有还贷能力的低收入者,才给市场留有做空的机会。

一个脱衣舞娘拥有四套房子一套公寓,而信贷人员承诺她如果偿还不了可以借其他贷款。 但是其实下一年的房贷利率上调导致她的还贷压力变大无力偿还,房贷证券更是跌至谷底。就像股票大盘创新低,基金更不用说了,高风险信贷导致了次贷危机。

如果把房子当做金融属性的衍生品,对于追求资本利得的投资者房价上涨可以再二压出来,但是当房价不涨利率又提高时他们就将被市场清空出局。电影中沽空债券犹如索罗斯攻击泰币,没有足够外汇储备做支撑的货币根本纸上谈兵。 而男主就是看到了这个空间刺破了市场的泡沫。

II.如何判断泡沫

巴菲特说,潮水退了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绝大多数人都是随时会破的泡沫,少部分人能在泡沫起时入,泡沫破之前抓住一大把红利全身而退。用钱生钱,就是抓泡沫的过程。

圈内民宿运营的大咖说过一个案例,在民宿市场,大平层(150平以上的房型)作为市场稀缺户型,它的供求相对更为稳定。而15年资本介入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而催生大平层民宿盈利下滑。

但这些资本没发现因为他们的介入导致供求不成正比,一年内就退出了市场。而稳定的投资者只看数字,只在乎那些后台真实的搜索点击量去判断这个市场,而不是被一时的高涨或低迷影响自己的判断。 看大势者看人性,看行业变动者看数据,普通投资者跟风听消息。 你是哪种投资者呢?

III.美元为什么是相对坚挺的货币

因为它符合经济规律,更为开放的市场内部会有调整机制,即便没了金本位,依旧相对许多国家而言坚挺。而中国市场是否还值得投资,以笔者为例14年购入的房产租售比为3.7%(租金*12/售价*100%),现在都不到2%。 也就是租金没有和房价同步上涨,实体业并没有被上一轮经济刺激而提高盈利,就业率上不来。

18年以来国内货币发行总量m2一直在8%上下浮动,相较于14年两位数的M2增长率现在真的是银根略紧的时代。但如果现在还刺激经济降低利息,那泡沫化将更加严重。即便又带来一轮房价的上涨。但其实换算为美元可能是跌的,就像现在的土耳其,之前的委内瑞拉、津巴布韦。货币没有信用导致治安混乱……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房价虚高。那什么是“通货膨胀”?打个比方,一个美女以前三围是36-24-36,现在变成88-114-86,虽然你所拥有的一切数字比以前更大了,但是价值却比以前低了。

IV.价值投资者永远是孤独的

黎明前的黑暗最可怕,当你揭开遮羞布看到真实市场的残破,你内心是煎熬的。明明发现了市场数据的漏洞而一心想要调整让其规范,但其实你做空的对手也是那些无知的人。

当车库伙伴在庆祝自己做空AA房贷能有高收益时,BEN的话很是发人深省。每一个金融泡沫被刺破就导致了失业率上升,而每提高1%就有四万人死亡。

整部电影,聪明人的赚钱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相隔甚远。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大空头》只是一个侧面,将我们真实地,随时随地活在巨大骗局中展现出来,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去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政府、房市、金融业为了割韭菜,一起做高市场,让大众入场,他们满怀信心,通过背后各种债权转移的操作,从中获利。背上巨额贷款的人永远不会是这些年薪超过七位数的金融家,还不上贷房子被抵押而无家可归的人也永远不会是他们。 这是「上层建筑」的如意算盘。

次贷危机的核心原因就是无节制发放贷款导致的房产泡沫。听着熟不熟?预支了未来的消费去换一个房子的梦想,以为自己扛得住压力换来一种稳定生活,听着熟不熟?

国内经济看上去蓬勃,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前一发动全身的情况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产能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都是花着明天的钱在enjoy my life,那明天的钱谁来花,谁又花得出来呢?

我写文章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投资房产时注重租售比(房子本身自带的还贷能力)而不是只看资本利得(买卖差价),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多看看这个世界在做什么。

Ⅸ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大空头》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传记剧情片,由亚当·麦凯执导, 克里斯蒂安·贝尔、史蒂夫·卡瑞尔、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联合主演。

影片根据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

该片于2015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于2016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大空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该部金融喜剧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课程变成一出后现代闹剧,电影在讲述上有种不容忽视的愤怒感,但导演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尽量把节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边读着凯恩斯一边骑着摩托车在跳火圈。

Ⅹ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

这是一部具有美国情怀的电影,或者说更接近于一部纪录片,整部片子都在阐述2008年的第二季度,美国房贷危机的事情,等下再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美国 情怀的纪录片,它对主人公的表达少了资本家的冷血,多的是少数精英在看到美国房贷即将崩溃时的艰难抉择,是钱or即将破灭的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当然最 后导演还是没法改变既定的事实,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华尔街还是华尔街,美国还是美国,那些精英还是精英。

什么是大空头,那就是做空美国房 贷的人,这群人在没有看到这个做空点之前,什么都不是,与摩根大通银行、房利美等经融大鳄比起来他们什么都不是,但是在07年,这群人发现了一件叫做房屋 次级贷的东西,只是一个将别人的贷款产生的风险重新包装,组合成一个金融产品卖给大众,其实那个风险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是银行炒出来的概念,买的人相信 每个人都会房贷,所以这种金融产品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因为有一种可能会让这种东西一钱不值,那就是人们还不起银行的贷款——断供, 那么这个次级贷将会一文不值。

阅读全文

与大空头电影评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赛罗大电影终极之战免费观看 浏览:822
东北话法国电影难兄难弟 浏览:387
关于爱情的故事日本电影 浏览:8
成龙和麦嘉电影 浏览:123
电影拍摄场面大全 浏览:552
电影院内网女妖男 浏览:236
非诚勿扰2电影最后音乐 浏览:536
发财有道电影演员表 浏览:137
陈佩斯电影大全完整版喜剧 浏览:139
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英语作文 浏览:502
女演员宋宁电影 浏览:540
法国电影完美男人 浏览:123
粤语电影在线观看喜剧电影 浏览:936
电影演员我彻底 浏览:850
有什么电影大尺度 浏览:29
电影发财日记不在电影院上映吗 浏览:569
我是大哥大电影版插曲 浏览:549
法国电影铁路 浏览:875
你好李焕英电影票房分成比例 浏览:266
彭昱畅电影结局父亲 浏览: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