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

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

发布时间:2022-11-08 01:15:29

⑴ 世界上最盛大的电影节日是什么

知道电影节诞生于年月日,是一项推广电影艺术提高电影艺术水平的活动。也是为了奖励有价值有创意的优秀电影,促进电影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电影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通常设立各种奖项来奖励那些取得成功的人。电影节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大的甚至覆盖全球。

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和电影联合会的支持下,法国艺术行动协会成立。之后由法国工业部和商务部联合举办。成立于年,每年月日至日,最高奖项是金棕榈奖。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成立于年。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

最高奖项是金熊奖。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地电影人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的提高,柏林国际电影节最初在月举行,后来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自年以来它已经在月份举行了两周。自年起,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柏林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年月,入选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委员会首任委员。

⑵ 巩俐整过容吗

巩俐被称为“全球最美的东方女人”,她是第一个手捧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中国女演员,戛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柏林电影节上的评委会主席。但人无完人,巩俐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

巩俐确实整过容,而且巩俐整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巩俐虽然整过容,但是她整容的部位却不是大家所介意的,因为她整容的地方是牙齿,不像很多女明星大张旗鼓的坐下巴,做眼睛,做嘴巴,做鼻子,甚至全身整形,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从她刚出道时的照片来看,巩俐天生丽质,即使没有整牙齿也非常美。

据说巩俐当年考中央戏剧学院时,本来老师已经决定录取她,结果发现她的牙齿非常不整齐有过犹豫,但很快又有老师提出牙齿可以纠正,这才过关。

巩俐是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她在87年参演了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一举成名,如果有认真观察的观众不难发现巩俐当时的牙齿非常不整齐,小虎牙一眼就能看到,牙齿的弧度不均匀,前后上下都有参差。

而到了电影《菊豆》中时,巩俐的牙齿就已经整齐了。

之后的影视作品中,巩俐频频露出自己的整齐牙齿,笑容和容貌都被衬托的更加标志,得体。

有媒体爆料巩俐整牙齿并非一次完成,她第一次整牙时做了六颗烤瓷牙,可能是因为当时为了怕影响演戏,也没有做牙齿矫正,而是直接做了烤瓷。

等到2000年以后,进行了第二次整牙,目的是为了再次大红大紫,带来好运气,她也确实在2006年因为与张艺谋再次合作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次大红大紫,成为影视圈里毫无疑问的大姐大人物。

《鲸鱼电影》编辑部 杉姐 答题

欢迎转发!欢迎评论!

巩俐应该整过容吧,在 娱乐 圈估计没有没整过容的女星,高晓松曾经说过,据他所知,在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没整过容的,只是整的程度的大小不同,巩俐整容估计也不是那种大动作的整容,虽然现在她本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而且皮肤还是充满了水份,但是她的五官和她刚出道时没有什么两样,这种整容可以算被接受范围之内。

有传闻说巩俐为了自己的脸蛋,特意到香港在脸上高额种植了"黄金丝"。这种"黄金丝植入手术"最初来源于英国,"黄金丝"是采用24K纳米金丝,再加入微量元素和骨胶原制成金丝植入皮肤,据说做完整张脸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当然钱对于巩俐来说应该是最不算事的事情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别说是巩俐这样的女星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在脸上打打胶原蛋白和肉毒素的人也大有人在,女星本就靠脸吃饭,所以人家整整容还是可以理解的。再说了她们漂亮,我们看着也舒服,您说对吗?(dh)

巩俐的美是天然的,她没整过容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济南市,新加坡籍华裔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大使。

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而一举成名,随后主演的多部电影均获得国际大奖,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并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明星。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200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荣获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

我觉得巩俐没有整过容。巩俐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走红。当年巩俐刚刚20出头,虽然在红高粱中的角色造型有点土气,但是却很接地气,也符合电影角色要求和时代的审美追求。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巩俐长这样。可以和现在的大片比较一下,脸型和五官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妆容和整个气质变化不小,二十几岁的巩俐在演前几部电影的时候土气的像三十几岁的中年女人,却让她先后获得金熊奖、金狮奖、今棕榈奖等国际电影节大奖,也是首位获得威尼斯影后的华人。作为演艺圈的新人能够获得如此着实少见,巩俐也是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

巩俐之所以在世界影坛很出名,也是得益于她典型的东方面孔,在外国人看来很有辨识度,气质神韵都十分大气,不像现在的偶像明星个个追求锥子脸蛇精脸,巩俐看起来很舒服,而且特别耐看的那种。少女时代的巩俐长的很清丽端庄。

要知道八几年的人是这样打扮的,巩俐不仅美而且还特别“洋气”。

而且巩俐曾经说整容是不尊重父母,张艺谋也十分赞同巩俐,反对整容。巩俐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女神风采不减当年,时光给予她的只有风华气度不见岁月痕迹。综上所述,我觉得巩俐没有整容,但是一些美容保养肯定是必须的了,不排除有各种除皱针啊、美白针啥的。

巩俐非常幸运,大学刚毕业就被张艺谋看中,参演第一部《红高粱》就大红大紫。尽管那个时候样子比较青涩,甚至有点婴儿肥,但那都是年轻人的样子,是非常正常的。随着年龄的一点点增长,在《上海滩赌圣》和《唐伯虎点秋香》里慢慢开始变女神了。如果因为年轻时候和现在成熟样子做比较,其实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在九十年代巩俐已经走红全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那个时候,尽管香港电影还没在内地播出,但是很多香港电影公司都纷纷向巩俐发出邀约,邀请她来主演电影。她和林青霞、张敏合作过《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在这部电影里,穿上古装的巩俐一点都不输给另外两个女神,三个人三个主角同台斗艳。可以说,巩俐的颜值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圈,那也是非常能打的。

周星驰曾经在采访的时候坦言,自己非常仰慕巩俐,所以两人才会合作了两部电影,并且成为了很多影迷心中的经典。除了周星驰之外,刘德华也非常喜欢巩俐,两个人在年过四十后合作了《我知女人心》,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不管你承不承认,成熟有味道的巩俐对不少男明星就是有天然的吸引力,这也难怪老谋子当年和巩俐差了十五岁,却还是和她走到一起。

当然了,至于她割过双眼皮,调整过牙齿,这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整容。整容应该大刀阔斧的,想某些女明星动了脸颊骨、动了鼻梁骨甚至动了胸部,这才是真的做了整容。从整体来说,巩俐还是一个天然的大美女来的。

喜欢小虎牙时候的巩俐,超可爱啊,后来整没了,虽然更得体了,但少了可爱度。我还喜欢马伊利,包括她歪歪扭扭的小虎牙,笑起来好亲切,接地气。纵观连牙都整了的名星,好看是好看了,只是少了辨识度,更不用说连脸都削了的,各种小花我都记不住

看了评论都提到牙齿……装烤齿牙也叫“整容”啊?

那我从小十二三岁时就开始补龋齿,去年还整了五颗坏牙。我这也算是“整容”半生的人啦。

比较肯定地回答:没有。如果拔掉了她年少时期的小虎牙也算的话,那就没话说了。

当年她因为考电影学院,曾因为两颗小虎牙差点被刷,后来为了接戏,去掉稚嫩感,就拔掉了小虎牙。这是公开的,从来没有隐藏的。

但题目问的应该是对外貌和骨相上修改的那种整容吧,那种巩俐没有做过。

因为这些年来,巩俐的容貌轮廓基本没有变化过,还是那张脸,还是那个样子,经得起大荧幕上的各种特写,当然随着年纪增长,可能皮肤的状态不如年轻时候了,脸是稍微有了皱纹,变得松弛了,胶原蛋白明显流失,但是天生颧骨高,还是很能挂得住肉的,骨相在那里摆着呢,整过容的话,很容易看的出来的,尤其是上大荧幕。

从巩俐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到后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风月》《活着》《满城尽带黄金甲》《归来》等等,可以看得出她的年龄变化,但是整容是没有的。

另外,如果巩俐动过的话,坊间的传闻早就出来了,还会等到现在吗,各种传媒就把她扒出来了。

而且巩俐还要整容,她要整成什么样呢?她又不打算像花瓶一样活着,人家拼的是演技,她最辉煌的时候,都是在忙着拍戏,哪里有歪门心思去整容去自毁前程。

******看更多 娱乐 推送、 娱乐 回答,请关注薛菇凉********

我觉得没有整容,传说中巩俐在几年前为了眼角皱纹高额种植了"黄金丝"。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整容,在他成名的那个年代美容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那时成名的美女都是天然的,年纪大后开始整容,可重照片上对比觉得巩俐没有什么变化。

我觉得巩俐没有整容,要有的话也是微整形,不属于整容。对于明星而已,尤其是女明星,微整形十分的普遍。巩俐作为国际上知名的女明星,充满了东方女人的韵味,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也是很高的!

记得巩俐是八几年出道的吧,那会还是我还小,后来懂得看电视了,巩俐也已经很火了,在那个年代都流行自然美,而且巩俐自身素质不差!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⑶ 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中都获得演员荣誉的是什么

三大电影节都获得演员荣誉还没吧。

⑷ 巩俐是谁

巩俐(Gong Li),电影演员,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被誉为“第五代电影的缪斯女神”;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而一举成名,随后主演的多部电影均获得国际大奖,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并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明星。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200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荣获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其主演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分别获得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是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人演员,主要电影作品十一次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六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巩俐曾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或成员,她是中国第一位柏林电影节主席、第一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和第一位戛纳电影节评委。

巩俐主演经典影片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等均被载入世界电影史册,1998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军官勋位,2010年晋升为司令勋位,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蒙特利尔电影节艺术成就奖、戛纳电影节纪念大奖,并上榜《时代周刊》60年亚洲英雄、《君子》史上75位最伟大女性、《首映》百大伟大表演、CNN最伟大25位亚洲演员等。

⑸ 哪些演员拿过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

‍‍叶德娴凭借文艺片《桃姐》获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 ,真是实至名归啊。‍‍

⑹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大

陈冲当年和刘晓庆拍完电影《小花》,大火。刘晓庆一路上扬,走到人生高峰。而陈冲却选择了远赴重洋。

陈冲既美国电影《大班》之后,在好莱坞也演绎一些其他角色。中年以后才又转战国内,在《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中,也有过些很好的表现。

巩俐就不说了,谋女郎出身,和张艺谋合作若干重磅之作,加之和张艺谋的恋情,一度风光无限。如今虽然也已经是高龄演员,但依然自带光环。气场满满。

个人觉得到了这个咖位,就没啥可比性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轨迹。表演风格迥异、艺术造诣已经形成。

如果要说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人。都是人生定位清晰的演员。正因为如此,虽然时代变迁,但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且不可动摇。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山比天高?女演员能做到她们几个这个程度的,可谓凤毛麟角。就不必再分高低了吧?

1、个人感觉还是陈冲,虽然巩俐年轻一些、获得的名头多些、国际上的奖项多些、还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但是,就首创性、开拓新、革命性来说,感觉还是陈冲走得早、走得快、步子也相对大很多,可能很多现在的国际电影行家、机构对巩俐的评价要高些,国内舆论更是把巩俐推向了“巩皇”的位置了;

2、但我还是认为,在中国电影史上真正走出去了的、真正在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中心立住脚了的、对整个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有开创意义的、从华裔电影演员被世界承认的角度来看的,还是首推陈冲,而且非陈冲莫属;

3、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就不用说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都封锁过中国,中国几乎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绝缘的,联合国合法席位也是1971年10月恢复的,奥运会恢复参赛甚至到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了。那么,中国电影全面复苏是哪一年?

4、应该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0年恢复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为标志的,而陈冲就是时隔十七年后,中国电影评奖的第一个百花女皇;而巩俐第一次获奖是1987年,还是当时并不被人熟知的柏林金熊奖,第一次获国内的金鸡奖就更晚了,是 1992年了;

5、陈冲只比巩俐年长4岁,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演员了,陈冲因主演《小花》一炮走红、大红大紫的时候,巩俐还在济南泉城中学读书;陈冲只身闯荡好莱坞,主演《大班》的时候,巩俐还在中戏读书;陈冲因主演《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巩俐因为主演《红高粱》才刚刚成名,成为了风头可以比肩当年陈冲那么大名气唯一潜在的明星;

6、陈冲的顶峰之作应该是《小花》、《末代皇帝》,还有出任导演拍摄的《天浴》;巩俐的代表作应该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相比之下,唯有《末代皇帝》是好莱坞获奖作品;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而言,巩俐是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等数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而陈冲也担任过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巩俐哪些职位,其实跟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有关,而跟电影艺术本身关系似乎不是很大;

7、还有一点,就是巩俐再多的评委会主席都比不了的,陈冲还是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是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陈冲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的,英语比汉语说得都要流畅,而且常年生活在美国,在好莱坞圈子里出入,内在的那种国际范、国际视野、国际思维,肯定是巩俐比不了了;

8、就拿两个人的现状来看,同是最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巩俐是《夺冠》的主演,陈冲是《误杀》的配角,但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尽管巩俐的郎平是《夺冠》中最出色的,但跟陈冲比较一下,陈冲的功夫还是要比巩俐老道些,刻画人物的内心还是要深刻些,陈冲是那种骨子里面都出戏的人,是人戏合一、渗入到了角色灵魂中的人。

9、虽然两个人都已经加入外国籍了,但巩俐在国内比陈冲的活动范围要大,特别是因为有当今国内第一大导张艺谋呵护着,巩俐和陈冲,有点像一个是体制内的模范演员、出场的机会多、评奖的频率高,而一个是民间的武功高手、行走于江湖、混迹于市场、见好就收、闲云野鹤般的存在着,总体上感觉呢,还是老陈的武功强大些、江湖地位要高些。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大?我觉得是巩俐,陈冲是曾经去老美好莱坞求发展多年,后来回到国内发展,偶尔表演角色,有时作个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大概是她成立了自己公司后的一些露面而已。
巩俐虽然已经出嫁,此前给大家留下诸多不灭的记忆,个人浅谈在国外电影节中,巩俐受过多次邀请包括去做评委,无论她的个人气质或者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中,走红毯都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就她俩而言:陈冲出国发展更早,而巩俐参演的国外电影都是国外大导演的邀请。陈冲是用美国的方式改变自己,而巩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此说来:我感觉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
1、陈冲在1979年拍摄完电影《小花》之后不久,被意大利导演在停车场发现,由此她去国外拍摄了美国电影《大班》,在1990年才在好莱坞开始演绎一些角色。
2、巩俐比陈冲小四岁,从1987年的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而获柏林第三十八届金熊奖,成为华语电影首部影片连获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及亮点。1996年巩俐的电影《菊豆》再获第四十三届嘎纳电影奖项。
本人回答的不够完全,仅从奖项上看巩俐获国际奖项较多,名气大振,应邀多次受邀做国际电影节评委,远比陈冲更优秀。

巩俐和陈冲都是老牌女演员,按资列陈冲在演艺圈最早出名,如今听到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让人记忆犹新,1979年陈冲演《小花》17岁就获得了百花金鸡奖,不同凡响,剧中的人物主演陈冲和唐国强,刘晓庆…都是实力派演员,那时《小花》这部电影,颠覆了70.80年代人对战争片的热爱,陈冲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女神,包括刘晓庆,电影中的唐国强英资帅气。

唐国强和陈冲

那时阵冲很火,上过《大众电影》封面,她演的《未代皇帝》在影史中成为经典,获得了第六十局九个奖项,金马奖 评委团主席 ,2007年陈冲和巩俐为了两部威仑斯竞赛电影,两个人产生心结负相打压。

小花

1987年巩俐演的《红高梁》一炮走红,成为演艺界演技最好的女演员,出生于北方的巩俐身高体长,丰满迷人,很有气质,显露出东方女性的独特,她演的《红高梁》《秋菊》《大红灯高高挂》电影,还有和阵凯歌合作《霸王别姬》带有文艺,纪录性,比较封建的电影,演出女性被压抑又反抗意识,获得许多奖项,影响力极大,2020年9月25日参赛电影夺冠,

巩俐和阵冲

陈冲在最红的时候,她像电影里的小花一样,喜欢外面的花花草草,事业心重,后来到囯外去发展,在美国演了一部《大班》电影很火,让美国人觉的好奇,在欧美各地播放。当然年代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时间久了,许多人对她慢慢淡忘了,被国人吐槽,都30多年的事情,那时阵冲在香港演出身价比较高,一般影片公司存在负担,所以阵冲在香港美国受重用的。

巩俐

陈冲性格潇洒的女演员,曾经在好莱坞拍一场戏几千万美元,随着年龄回国内。近些年阵冲又是演员又是导演,她自己导演的《天浴》获的了金马最佳导演奖,还导演了许多电影,2020年陈冲和张艺谋串友。

当然巩俐和陈冲影响力各有不同,都有独特之处,红高梁, 小花 经典。


两人都是属于国际影星,要论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更大?当然是 巩俐

不过陈冲也很优秀,如果将问题换成谁的戏路更广,演技更好,那就是非 陈冲 莫属了。


那么言归正传,回到这个问题。

巩俐

中国女演员数不胜数,独独只有她能称“ ”。

还记得16年的戛纳电影节,多少明星网红挤破了脑袋,只为在红毯上多争取几秒钟时间面向各国媒体,甚至有女星赖着不走,被强制性“请”走的,如此操作让人贻笑大方。

等到巩俐出场时,各国媒体沸腾,相机闪光灯咔咔不停,官方直接给了巩俐几分钟的开场特写,巩皇排面到位,气质拿捏的足足的,这影响力没谁了吧?

陈冲


作为巩俐的前辈,当然也是十分优秀的,不仅限于演员身份,她还是有名的导演,作品两次获得金马最佳。

但陈冲是属于“平淡”型的风格吧,不爱热闹,虽然每隔几年也会有作品问世,可在掀起一阵风波之后又突然销声匿迹。


现在她本人定居美国,论国内外知名度和地位,她还是略逊巩俐一筹。

地位与资源

巩俐55岁,陈冲也到了59岁的年龄,对于这个年纪的女星,大多淡出圈内,或者演一些配角。

要看一个人的地位如何,此刻, 商业价值和 社会 资源显得无比重要。

55岁的巩俐现在和娄烨合作,2020年出演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同年主演电影《夺冠》中的郎平,全球上映。

在今年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奖。

59岁的陈冲,在2016年友情出演了《如懿传》,2019年主演《误杀》,2020年友情出演《坚如磐石》,多是接演一些配角的戏份了。

看她的社交平台动态,目前是在沉淀状态,她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家庭上。

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谁更大, 巩俐实至名归

毫无疑问,是巩俐。

从巩俐到“巩皇”,她的成就和国民性接受度,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成为了一个传说。

巩俐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同一“缪斯”,是大陆电影在欧美最重要的符号,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员这个属性本身。作品演技奖项星光荣誉,也许某一项她不是最强的,但都是最强之一,综合起来就是顶级的代表。两次欧洲三大主席,东京上海电影节主席已经可以说明她的国际分量了。

在A类奖项方面一骑绝尘:

1992年,第49届 威尼斯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秋菊打官司》。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漂亮妈妈》。

1993年,第43届 柏林 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大奖。

2004年,第57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纪念大奖。

2019年,第72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跃动她影——卓越女性电影人奖。

与此同时,在2016年戛纳电影节上,巩俐作为开场嘉宾,戛纳电影节官方给出了几分钟的个人特写,欧洲三大电影节表演奖得住、奥斯卡影后茱莉安摩尔,也仅能随其后入场,可见巩俐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影响和艺术成就。

与之相比的陈冲则较为逊色,她曾是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也曾多次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奥斯卡颁奖礼,是最早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女星。

她主演的电影《末代皇帝》使她几乎上遍了所有的美国杂志封面,她同时是澳洲影后、南斯拉夫影后、沃克电影节影后,以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也多次被美国《人物》(people)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曾担任柏林、夏威夷、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虽然成绩斐然又同时进军好莱坞,但陈冲相较于“巩皇”仍是不能与之并肩,巩俐的奖项和成就都远远超过陈冲,个人影响力更是独一无二的。

这么着说吧,其实是难分伯仲,但实际上巩俐确实影响力要大一些。

1、严格的说,陈冲是好莱坞影星,尽管她近年来也涉足华语电影,但对她的定位与介绍,应该是一位在美国发展的华人女演员、女导演。

陈冲是一个完全靠在好莱坞的打拼,而被美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认识的演员,这一点和巩俐完全不同。

陈冲当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但她1980年代初去好莱坞后才发现,在国内得的那么多奖和名气,在好莱坞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她从头开始,在好莱坞从头做起。

当然,让她跻身好莱坞明星行列的,就是那部《末代皇帝》,当年《末代皇帝》拿了那么多奥斯卡,陈冲表演那么优秀,却连个最佳女配角都没被提名,足见好莱坞的门槛有多高,偏见有多深了。



就算是《末代皇帝》让她出名,之后她也没有马上在好莱坞接到好的戏,而是奋斗了好几年,才在1990年代初,终于拍到大卫林奇的著名电视剧《双峰》,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而在所谓的好莱坞A类制作,也就是大片级的电影,其实陈冲是很难挤得进去的,她多年来其实演了很多独立制作的电影。一直到1993年的大片《天与地》,她才演到妈妈这个配角。


这之后,陈冲就好莱坞和华语片都拍,并开始尝试当导演和制片人。2000年,她导演了电影《纽约的秋天》,虽然不是那么成功,但终究是和好莱坞巨星合作的大制作电影。


近十来年,尽管陈冲多半的精力是在华语片这边,但美国的作品依然还是在拍,比如《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双峰:遗失的碎片》,美剧《马可波罗》等,应该说,陈冲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是有的,但没有巩俐大。


2 来看巩俐,她在很多国家,甚至是那里观众唯一认识的中国演员,比如某一次意大利著名演员索菲亚罗兰在接受访谈中,就说中国的演员,她只认识巩俐。

巩俐一开始演戏,就因为和张艺谋合作,频频在欧洲电影节亮相、得奖,所以她首先是在欧洲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红高粱》拿到金熊奖,让巩俐一下子被全世界观众认识。


《秋菊打官司》是威尼斯影后,这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含金量非常高。


她主演的《霸王别姬》更是拿到戛纳金棕榈奖,这样,巩俐在欧洲三大最重要电影节,都有影片得奖或她本人得奖。


巩俐最早演的国际制作电影,是好莱坞华人导演王颖的《中国盒子》


2005年,好莱坞A类制作大片《艺伎回忆录》,巩俐扮演初桃,这部日本背景的电影,女主角却多是华人女演员,这其实是华人演员的一个骄傲,因为当时日本真的找不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女演员来,所以只好找巩俐、杨紫琼和章子怡这样的华人女星。


2006年,巩俐又在好莱坞拍了《迈阿密风云》,扮演女主角,证明好莱坞对她的重视程度。

当时巩俐连续好几年拍好莱坞电影,2007年是《少年汉尼拔》

2010年拍了国际制作的《谍海风云》

2020年则拍了迪士尼的大制作《花木兰》

接下来巩俐还演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制作。

其中确认了的有著名导演马丁坎贝尔的《阿娜》


3、这样来说吧,巩俐是在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华人女演员没有之一,陈冲是之一,这就好理解了吧。


陈冲各方面都比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从各方面文化素质,艺术修养陈冲强得多。

红玫瑰和白玫瑰、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势均力敌。
巩俐在欧洲的影响力较大,无论是戛纳,还是威尼斯,抑或柏林,巩俐在这欧洲三大电影节上的表现锋芒毕露。
陈冲在北美的影响力较大,优秀的语言能力,通过和好莱坞知名导演的合作,积淀丰腴,演而优后又执导,奥斯卡评审身份,陈冲具有独特的魅力。

巩俐和陈冲都是中国内地在国际上有名气的演员,相比之下巩俐要比陈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

她们两个都是长相很大气的女明星,身材高挑,陈冲五官比巩俐要漂亮,巩俐气质上要好些。陈冲的电影《小花》、《青春》、《末代皇帝》……,都很经典,并且通过电影《末代皇帝》得过奥斯卡多项奖项,从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巩俐大家都知道是拍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而在国外电影节得奖,打开国际的影视之门。

巩俐,经常被国际上一些电影节邀请作为嘉宾,她的影响力要比陈冲大些。

⑺ 她曾横扫三大电影节,演过的70部电影,35部裸露,35部疯癫

话说在法国,有家游戏公司的女高管,年过40却韵味十足,身材紧致——

用努力换取了优渥的物质生活,进出高级餐厅,开奥迪,穿黑丝——

勾引隔壁老王如探囊取物——

办公室调情也玩儿的一愣一愣——

离婚多年,过着独居生活,社交往来,人情淡薄,独立的甚至有些高冷。

不仅与儿子关系冷若冰霜,气死母亲后把骨灰随意丢掉——

直到有一天,这位女主遭遇QJ——

性情乖戾却绝对独立的她并没有报警,在对朋友略微诉苦之后,备足武器,准备迎接罪犯的“造访”。

在盘根错节的职场中逢场作戏,在风云突变的人际里备战思敌,在罪犯第二次偷袭中,她成功保护了自己并狠狠地刺穿了敌人爬满精虫的大脑——

ok,以上就是今年戛纳最热的惊悚电影《她》的简要剧情,导演是78岁高龄的保罗范霍文。

保罗范霍文,被称为最懂女人的电影大师——

他的电影,如果只看剧情你就输了,但我们今天聊的并非范霍文的艺术成就,而是电影中的她——

法国国宝级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拿奖拿到手软

两届戛纳影后、两届威尼斯影后

两届法国法国凯撒影后

先来看于佩尔出道以来,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表现——

1978 第31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维奥莱特·诺齐埃尔

1988 第45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韵事

1995 第52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仪式

2001 第54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钢琴教师

2002 第52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集体演出奖 八美图

2005 第62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金狮奖 加布里埃尔

2009 第22届 欧洲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2009 第62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不仅如此,今年初,于佩尔在第41届法国电影学院凯撒奖,凭借《爱之谷》获得了第15次提名,打破了凯撒奖表演提名纪录。

拿奖拿到手软,每年都有电影进入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人送外号:电影节毒瘤。今年于佩尔携手保罗范霍文打造的《她》,败给了一位菲律宾女演员贾克林·乔斯,而众影迷推测:本届评委会推出这样一位爆冷影后,能想到唯一理由就是“不能让伊莎贝尔·于佩尔第三次获奖”。

至于为什么爆冷,用脚趾也能想到戛纳这是在秀存在感。

法国都选送它来代表本国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于阿姨也终于要冲奥了。

影后不是瞎掰的,于佩尔在电影中究竟有怎样的戏路,毒药君这就一一揭开。

《钢琴教师》是毒药君看过的首部于佩尔的作品。最初,是冲着戛纳的名号来看的,但在那个哥特流行伤痕至上的年纪,这部电影给了毒药君前所未有的观感。简单的说,两个字:病态;复杂的说,一句话:西方人的痛苦果然很高级!

中年妇女,生活衣食无忧,事业小有所成,本该风生水起的日子被乱七八糟的脑回路撕扯的七零八落,用刀片切割私处——

跟自己的学生调情,却只喜欢“被凌辱”——

被打成猪头后享受疼痛——

她在全片中总是这样,温柔背后隐藏着机警,柔弱之间藏匿着强势——

自此,毒药君脑海中的欧洲贵族妇女们,便是于佩尔这般:消瘦、清冽、病态。

但于佩尔在片中的表现,并非程式化地表情堆砌,一个表情将我们从梦中拉回现实,这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位寂寞妇人——

在于佩尔之前,灵气派演员毒药君只愿承认周迅,但看完《钢琴教师》之后,毒药君认为于佩尔更胜一筹。

因为“变”是于佩尔的拿手好戏,将表演技巧化于无形,幽默、冷幽默、冷酷、强势随时转换。于佩尔在其中的表演堪称角色附体,其角色的压抑、痛苦、渴望、失望,让人不寒而栗。

《钢琴教师》让于佩尔获得戛纳历史上第一次全票通过的影后。

而她的首部戛纳影后作品《维奥莱特·诺齐埃尔》,则加深的毒药君对她的第一印象——

1978年出演电影《维奥莱特·诺奇埃尔》时,于佩尔还年纪轻轻,她饰演一个杀父弑母的放荡少女。

来自网友凉水点评:

有人做过统计, 在她早前出演的70个角色里,有35个是裸露的,另外35个是精神不正常的。 表演对她而言,就是“发泄内心的疯狂”。

这种说法或许有水分,但荧幕上的于佩尔,看来看去总是一副大家欠她钱的样子——

因为什么呢?她塑造的这些经典角色大部分都充满了性格缺失。

她是《编织女孩》中安静害羞的花边女工,《勃朗特姐妹》中娴静文雅的安妮·勃朗特,《情人奴奴》中的放浪妻子,《茶花女》中纯真美丽的玛格丽特,《钢琴教师》中的变态钢琴家,《八美图》中的刻板神经质老处女,《我的母亲》中爱上儿子难以自拔的母亲……

所以,她在戏中看起来总是半昂着头,一副扯高气昂的面孔,也可以算作欧洲的“冰美女”了吧。

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戏路:

“如果我们都住在精神病医院,我在分裂症病房,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

尽管她的角色大都冷漠、疯狂、歇斯底里,但有些时候当角色和于佩尔性格毫无重合点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忘却自己的个性。她没有坚持已然被观众接受的个人风格,她深知一点:“电影是一门很积极的艺术,甚至于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演员,并且改变了他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2002年的作品《泪海》中,我们又看到了全新的于佩尔。

她在影片中把头发染成了金色,置身于色彩浓烈的风景中,玫红色的夕阳,深蓝色的夜晚,金黄色的清晨,她也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角色帮她自己找到了自从十五岁就遗忘的一些东西。

从演员到评委

一直很强势

我是评委听我的

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于佩尔以史上第四位女评委主席的身份,亲自将金棕榈大奖授予迈克尔·哈内克饱受争议的新片《白丝带》。

图.2009年担任评审团主席开闭幕式

于佩尔的强悍作风甚至曾导致评委会内部表达了对其行事风格的不满。媒体瞬间炸开了锅,无论是坊间还是官方,都支支吾吾地敢怒不敢言——

对此,毒药君找到了当年新京报对于佩尔的专访,个中滋味,诸君自品——

尽管饱受外界非议,于佩尔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表示:我是主席听我的。从此事不难看出,于佩尔的行事风格与其电影中呈现出的形象特别吻合。

其实出演过百部有余电影的于佩尔,早已形成自己的电影观:

文艺创意都在“东边”

当于佩尔被问到选片标准时,她给出了令人惊诧的回答——

我没有特别严格的选择标准,只不过没多少美国导演来找我拍有意思的片子。

你们应该知道,对于欧洲的女演员来说,去美国拍片没什么吸引力。我没有看不起美国电影的意思,而是近15年来出现在各大影展的最有创意的新电影,全都“发生”在东边。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想到亚洲来拍电影。

实际上,于佩尔话中的“东方”是贾樟柯、是娄烨、也是阿巴斯——

贾樟柯、娄烨我都喜欢。《春风沉醉的夜晚》中,在描述城市化的现实,相当真实,我没有想到中国导演的电影语汇会那么直接,很有意思。我觉得,一部电影中,个人成分越浓,越有原创性和艺术感觉,越是有可能为国外观众所关注。至少现在的法国就是这样,大家最关注的都是有个性的电影。反而越是商业的电影,越难“出口”。

气度不凡的于佩尔,将王小帅夸奖一番。

“虽然我看过的中国电影并不多,但我知道在中国有优秀的文艺电影,”于佩尔淡淡地说道,“当年,《十七岁的单车》曾在巴黎上映过,我非常喜欢。我的两个儿子也特别喜欢。”

今年春天,于佩尔在与阿巴斯的一次对谈中,再次夸赞了东方美的神秘。

相比在美国拍电影,到了亚洲,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一个我过去从没到过的地方,反而陌生感要少很多。今年夏天我在美国演了部所谓的“独立电影”,即便如此,仍感觉处处受限,束手束脚。我的英语说得很好,也去过美国许多次,但每次在美国拍电影,总有强烈的异乡感。或许是因为拍美国电影时,各环节都会给人一种凡事力求清晰明了的感觉,本该微妙的地方变得不再细腻,本该暧昧不清的东西也无法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总想把什么都解释清楚。与美国演员合作时,我也无法完全融入,虽然我得承认,有些演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韩国演员的社会地位与美国演员截然不同,洪尚秀那部电影里的演员其实都很有名,但相比美国演员,他们的生活要过得更加简单,十分平静。

好的导演基本不会给演员导戏

众所周知,迈克尔·哈内克、迈克尔·西米诺、克劳德·夏布洛尔和克莱尔·德尼这几位导演在帮助她成为女演员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当被问到好导演有哪些技巧时,于佩尔回答很简单——

“跟导演合作就像是建立紧密的友谊。这过程中有欲望,也有爱,对我来讲,还有现实和信任,我们非常信任彼此,但我们很少语言的交流。有时候整场戏他只给我一句话的指导。”

在于佩尔眼中,摄影机的位置不难找,因为只有一个位置,只需要一个准确的位置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电影中一个特定的时刻。导演只需告诉她要拍一部怎样怎样的电影,寄给她剧本,然后就开始拍。要知道,在于夏布洛尔合作的6部影片中,导演跟演员从没说过关于指导角色的一言一语。

对于老戏骨于佩尔来说,这些大师导演所谓的方法论也都相似起来——

片场工作之前你可能有一连串问题,这些问题被场面调度回答,被演出和与导演进化的对话回答。从来不是语言表达的东西——或者说不需言语表达。这是你和摄像机之间静默的对话,你和导演通过镜头运动的对话。执导和调度就是有关节奏和运动,因为运动明确告诉你距离,是特写还是远景,亦或是侧拍等等。这是你的角色被阐释的方式。你摆布自己的角色,如果调度明白如何接受,你就完全清除怎样表达最细微的感受。你就知道谁才是好导演。

把热情留给私生活

从不自定义明星,简单平凡到不可思议

于佩尔的私人生活似乎从不曾向外人打开,从零星的报道里只能知道她1982年嫁给罗纳德·夏马,一个法国导演,然后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为了纪念纳博科夫取名“洛丽塔”。

尽管丈夫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她,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恩爱,1988年两人还曾合作过电影《黑色米兰》。

于佩尔与女儿合演了几部电影,默默地保驾护航背后是她坚持许多年的信条: “孩子,是我身为女人最大的成功。”

几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在演员这行里实在是比获得金棕榈、金狮、金熊大满贯还要罕有的成绩。或许就是这样平稳的日常生活,才能让于佩尔全心全意地“表演就是放弃理性,在疯癫中生活”的原因?

于佩尔笑了:“谁说我的日常生活平稳了?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这么说。谁都不可能这样每天平平稳稳地过日子,生活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是相比起来,我的比较稳定,如此说来,我的演员角色对我的生活确实有弥补,能让我表达一些更狂热的感情。”

除了工作方面,她这样评价自己: “我是世界上最真诚和朴实的女人。”

电影中的于佩尔一贯高冷,因为她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私生活——

热情这个词根本不在我的词典里!我有热情,但我既不想贩卖它,也不想把它摆在首位。“温柔”、“热情”都是会令我怀疑的词,因为它们被人利用了。我一向宁愿摆出一副冷脸孔,把热情留给我的私生活。

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直”。不仅仅是作为一位演员的良知,也是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优良品行。她的私生活丝毫不像一些演员那样混乱,更没有一些女演员那样凄凉的命运。面对这个工作所要经受的很多诱惑,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过于小心谨慎,怀有诸多疑虑。她说把女演员置于死地的并非电影,而是生活本身。

伊莎贝尔·于佩尔,从不将自己定义成为明星、传奇。她说有时候作为演员,是因为不具备做其它事情的能力,当然这是一种谦虚地说法。作为演员,她不断在寻找“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己的本质,塑造角色,同时也被角色塑造。

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女神!

⑻ 奥斯卡影后的历届名单

1928年第1届 奥斯卡影后第一人珍妮特·盖诺《七重天》

1929年第2届 “美国甜心”玛丽-碧克馥《卖弄风情》

1930年第3届 影坛女神诺玛·希拉《离婚者》

1931第4届 大器晚成的玛丽·朱斯勒《拯女记》

1932第5届 美国剧院第一夫人海伦·海斯《战地情天》

1933第六届好莱坞的长青树凯瑟琳·赫本《早晨的荣誉》

1934 第7届 “移情别恋”的克劳黛·考尔白《一夜风流》

1935年第8届 执著坚毅的贝蒂·戴维丝蓓蒂-戴维丝《危险的人》

1936年第9届路易丝-赖纳《歌舞大王齐格飞》

1937 第10届 “彗星”影后露易丝·莱纳《大地》

1938第11届蓓蒂-戴维丝《红衫泪痕》

1939第12届 魅力永在的“乱世佳人”费雯·丽《乱世佳人》

1940 第13届 能歌能舞、极具喜剧天才的金格·罗杰斯《女人万岁》

1941 第14届 好莱坞的灵魂琼·芳登《深闺疑云》

1942 第15届 “最佳”夫人葛莉尔·嘉逊《忠勇之家》

1943 第16届 一飞冲天的詹妮佛·琼斯《圣女之歌》

1944第17届 影坛瑰宝英格丽·褒曼《煤气灯下》

1945 第18届 “阴险女星”琼·克劳馥《欲海情魔》

1946 第19届 以纤柔甜美角色扬名的奥利维亚·德· 哈维兰《风流种子》

1947 第20届 意志坚强的绝色佳人洛丽塔·扬《农家女》

1948 第21届 与第一夫人头接失之交臂的简·怀曼《约翰尼 贝林达》

1949年第22届奥丽维亚-德哈维兰《女继承人》

1950 第23届 划过好莱坞上空的一道闪电朱迪·霍莉德《生于昨天》

1951第24届费雯丽《欲望号街车》

1952 第25届 厚积薄发的雪丽·布丝《回来吧,小谢巴》

1953 第26届 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

1954 第27届 明星王妃格蕾丝·凯利《乡下姑娘》

1955 第28届 罗马的象征安娜·玛格纳妮《玫瑰纹身》

1956第29届英格丽-褒曼《真假公主》

1957 第30届 事业婚姻两得意的乔安妮·伍德沃德《三面夏娃》

1958 第31届 “堕落的女人”苏珊·海沃德《我要活下去》

1959 第32届 叱吒风云的西蒙·西涅莱《上流社会》

1960第33届 色艺双觉得伊丽莎白·泰勒《青楼艳妓》

1961 第34届 基情与魅力的象征索菲娅·罗兰《两个女人》

1962 第35届 奇迹的创造者安妮·班克罗夫特《创奇者》

1964 第36届原野铁汉帕特尼西娅·妮尔《赫特》

1965 第37届玛丽.波宾丝朱莉.安德鲁丝《欢乐满人间》

1966 第38届朱莉-克丽斯蒂《亲爱的》

1967 第39届伊莉莎白-泰勒《灵欲春宵》

1968 第40届凯瑟琳-赫本《猜猜谁来吃晚餐》

1969第41届芭芭拉-史翠珊《妙女郎》

1970 第42届玛吉-史密斯《琼-布劳迪小姐的青春》

1971第43届格林达-杰克逊《恋爱中的女人》

1972 第44届简-方达《克卢特》

1973 第45届丽莎-明尼利《酒吧间》

1974 第46届格林达-杰克逊《接触社会》

1975 第47届艾伦-伯斯汀《艾丽丝不再住这里》

1976 第48届路易斯-弗莱彻《飞越疯人院》

1977 第49届费-唐纳薇《广播电视网》

1978 第50届戴安-基顿《安妮-霍尔》

1979第51届简-方达《荣归》

1980 第52届 萨莉-菲尔德《诺玛-蕾》

1981 第53届西希-斯派塞克《矿工的女儿》

1982 第54届凯瑟琳-赫本《金色池塘》

1983 第55届梅丽尔-斯特里普《苏菲的抉择》

1984 第56届雪莉-麦克琳《母女情深》

1985 第57届萨莉-菲尔德《心田》

1986第58届杰拉尔丁-佩奇《邦蒂富尔之行》

1987 第59届马莉-马特林《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1988 第60届雪儿《月色撩人》

1989 第61届朱迪-福斯特《被告》

1990 第62届杰西卡-坦迪《为戴茜小姐开车》

1991 第63届凯西-贝茨《危情十日》

1992第64届朱迪-福斯特《沉默的羔羊》

1993 第65届埃玛-汤普森《霍华德庄园》

1994 第66届霍利-亨特《钢琴课》

1995第67届杰西卡-兰格《蓝天》

1996 第68届苏珊-萨兰登《死囚168小时》

1997 第69届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冰雪暴》

1998第70届海伦-亨特《尽善尽美》

1999第71届格温妮丝-帕特洛《莎翁情史》

2000第72届希拉里-斯旺克《男孩别哭》

2001第73届朱莉亚-罗伯茨《永不妥协》

2002第74届哈莉-贝瑞《死囚之舞》

2003第75届妮可尔-基德曼《时时刻刻》

2004第76届莎莉兹-塞隆《女魔头》

2005第77届希拉里-斯旺克《百万美元宝贝》

2006第78届瑞茜-维瑟斯庞《一往无前》

2007第79届海伦-米伦《女王》

2008第80届玛丽昂-歌迪亚《玫瑰人生》

2009第81届凯特-温斯莱特《生死朗读》

2010第82届桑德拉-布洛克《弱点》

2011第83届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

2012第84届斯特里普《铁娘子》

2013第85届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2014第86届凯特.布兰切特《蓝色茉莉》

2015第87届朱丽安·摩尔《依然爱丽丝》

2016第88届布丽·拉尔森《房间》

2017第89届艾玛·斯通《爱乐之城》

2018第90届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三块广告牌》

2019第91届奥莉薇娅·柯尔曼《宠儿》

(8)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扩展阅读

至2019年5月,获女主角提名最多的女演员为梅丽尔·斯特里普,17次。第二为凯瑟琳·赫本,为12次。

且斯特里普又获得过4次女配角提名,因此一共21次,保持着女演员的提名记录,凯瑟琳·赫本则凭借4次女主角获奖保持着女演员的获奖记录。最早蝉联最佳女主角奖的演员为路易丝·赖纳,在1936与1937年皆获此殊荣。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演员。

提名最多:梅丽尔·斯特里普:

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1949年6月2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萨米特,好莱坞女演员,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

得奖最多:凯瑟琳·赫本

赫本的演艺生涯开始于纽约的百老汇,1934年,凭借在她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清晨的荣誉》中的表演获第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第四部影片《小妇人》又让她获得了同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⑼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和影后是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贾维尔巴尔登,影后:朱丽叶比诺。

其他获奖奖项: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评审团大奖:《人与神》,评委团奖:《尖叫的男人》,最佳导演:《巡演》马修-阿马立克。

最佳编剧:《诗》,最佳影片:《夏夏夏》洪尚秀,最佳短片金棕榈奖:《母狗的故事》

官方竞赛单元奖项:

1、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2、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

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

3、评委会奖/评审团奖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属于非常设奖项,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5、短片金棕榈奖

由“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针对入围“短片单元”的数十部作品评出,这些作品的长度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下。

阅读全文

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外爱情片搞笑电影 浏览:313
十大恐怖片全集电影大全 浏览:631
神拳电影演员表 浏览:460
大眼睛女孩电影完整版 浏览:51
厦门哪家电影院好 浏览:739
豆瓣高分的经典电影的观后感 浏览:276
宋崇导演教你拍电影属于哪类 浏览:340
周星驰装死电影片段 浏览:45
在家怎么订电影票 浏览:995
好几种人格的电影台湾 浏览:338
电影铁桥三之王者峥嵘演员表 浏览:717
好莱坞苏联战争电影大全 浏览:59
星球崛起电影3中文版下载 浏览:613
一部西班牙电影华什么 浏览:951
2019年国产十大电影排行榜 浏览:810
老师爱情韩国电影在线 浏览:764
有关性方面的大尺度床戏电影 浏览:876
6080yy新视觉电影 浏览:894
望江电影院 浏览:881
什么九号电影 浏览: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