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部90年代电影院看的关于少数民族抗日的电影~
蒙族的:
《绿草地》,宁浩的新作。
《嘎达梅林》,冯小宁作品,英雄史诗。
《图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黑骏马》,谢飞导演,腾格尔主演,第十九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及最佳音乐艺术成就奖。
《蒙古王》,四国合拍的成吉思汗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悲情布鲁克》
藏族的:
《红河谷》,冯小宁作品,宁静邵兵主演。
《喜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的,改编自《哈姆雷特》。
《静静的玛尼石》,非常出色的西藏纪录片,经典。
《可可西里》。陆川的作品,很著名了,关于保护藏羚羊的。
《小喇嘛看世界杯》。澳大利亚和不丹合拍的电影,很有意思。
《冈拉梅朵》,今年的新片,爱情故事值得一看。
《盗马贼》,田壮壮作品,于1988年获瑞士第四届第三世界电影节弗里堡市大奖。
《小活佛》,大名鼎鼎的贝托鲁奇作品,三国合拍,寻找转世灵童的故事。
《梅里雪山》,07年的小成本影片。
《茶马古道-德拉姆》,田壮壮拍的纪录片,有关茶马古道的故事。
其他民族:
彝族:《花腰新娘》,张静初、印小天主演。《毕摩纪》,不错的片子。
壮族:《刘三姐》,老片子了。
白族:《五朵金花》、《阿诗玛》,同上。
维族:《冰山上的来客》。
一下就想起这些,严重推荐《图雅的婚事》《静静的玛尼石》这两部,比较新,成就也高。
『贰』 周润发主演的抗日电影叫什么
《黄石的孩子》
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拉达·米契尔和杨紫琼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8年04月0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电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何克,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
剧情简介
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饰)潜入了南京,打算把日军在当地的暴行公诸于世。可是他被日军发现了,在即将被斩头之际,一名中国游击队员陈汉生(周润发 饰)救起了。何克还认识了战地外籍医生丽(拉达·米契尔 饰)。何克辗转到了黄石,与60多名孤儿一起居住。孩子们保饱受战争折磨,对外国人他们都有抵触心理,甚至不尊重。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何克的热心与善良还是感动了孩子们,短短几个月他们的生活与周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幸得有好心人王夫人(杨紫琼 饰)的帮助。生活日渐上了安稳的轨道,战争的步伐也逐渐逼近。何克与汉生还有丽决定带着孩子们到山丹,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路途之艰辛,同伴的离世也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
『叁』 二战期间日本和澳大利亚可可达战役的电影
《苦战科科达》2006澳洲战争电影。简介:1942年的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正与日本对战。澳第39营的步兵小分队被派遣在部队驻扎地,科科达地带上的伊苏拉瓦村以外巡逻。在日军持续的轰炸和袭击后,小分队的供应线及通讯被切断。他们被隔离在敌线后方的丛林中。他们必须突围,穿过一段最艰难的地段返回大部队。随着状况越来越困难,忠诚开始形成,坚强及软弱开始出现,领导力、争斗在威胁着小分队的成与败。三天没有食物和睡眠,抬着受伤的战友,遭受着痢疾和疟疾的困扰,他们走出了丛林,但也已精疲力竭。但当他们得知伊苏拉瓦就要沦陷时又竭尽全力重返战斗(该电影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个人影评:该片略嫌冗长,以猪脚做了一个预言性质的恶梦开头,个人感觉展现了娇生惯养的白澳步兵各种傲娇,看完令人忍俊不禁(非喜剧),1905电影网评分5.92,确实不高,推荐不知道“科科达小径”战役的军迷科普观赏。
『肆』 求一部二战电影的名字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群澳大利亚士兵驾驶一艘小货船在太平洋上与日军周旋的故事,我
澳大利亚1988年拍的电视剧 The Heroes,时光网译成群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1943年9月26日在杰维克行动中(Operation Jaywick),伊凡·莱昂上尉(Captain Ivan Lyon)率领了Z特种突击队从澳洲潜入新加坡码头,把总吨位超过39千吨的7艘日本船舶炸毁或炸沉。
『伍』 我想找一部关于二战时期澳大利亚军人在爪哇岛与日军作战的片子,片名好像是叫《最后一颗子弹》
我只知道一部这方面的电影叫《苦战科科达》
二次世界大战间的新几内亚,一场苦战沿着科科达小径在澳洲与小日本士兵间展开。
影片的诞生来自深深的渴望去讲述发生在1942年发生科科达小径上已被遗忘的澳洲战役中民兵的故事。创作灵感来自第39营的一个排。故事直观的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同伴间的友谊、难以想象的耐力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陆』 战火无情人有情!细数10大经典战争电影都有哪些
虽然中国电影问题重重,战争片在电视剧领域,抗日神剧已经成为笑话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中国并没有好的战争电影。
第1:首推的《大决战三部曲》
小成本战争片,《我不是王毛》和《捍卫者》也都非常不错。
未来的国产战争片,最值得期待的,还是导演了《老炮儿》的导演管虎,执导的最新战争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国战争片又一个高峰。
更多关于战争片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柒』 日本故事的电影
导演:
编剧: 制作人 Proced by:
西蒙·比尤弗伊Simon Beaufoy....associate procer
Mark Blaney....associate procer
Sue Brooks....co-procer
Bille Eltringham....associate procer
David Lightfoot....line procer
Magnus Mansie
Sue Maslin....procer
Alison Tilson....co-procer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Argentina:107 min / USA:100 min (TV version) / Australia:110 min / France:105 min (Cannes Film Festival)
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对白语言: 英语 / 日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MPAA评级:Rated R for some sexuality and language.
级别: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UK:15 / USA:R / Singapore:M18
制作成本:$5,74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2003, Film Finance Corporation Australia Limited, The Premium Movie Partnership, ScreenWest, Film Victoria and Gecko Films Pyy.Ltd. (on print)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上映日期:2003年12月31日 奇妙地,两颗心逐渐打开,走近,联系。偌大的天空,酷热的日照,爱情逐渐升温,却有令人措手不及的发展……本片在澳大利亚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电影颁奖礼──澳大利亚金像奖、澳大利亚影评人大奖及Lexus IF Awards大奖中,全取“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东妮歌莉蒂)及“最佳导演”(苏布洛丝)三大重要奖项,至今总共荣获23个奖项,成就了澳大利亚影坛难得一见的纪录。其中,在被喻为澳大利亚奥斯卡的“澳大利亚金像奖”中,十项提名赢得八个大奖,成为澳大利亚影坛最受注目的作品。
《日本故事》的爱情相当虚拟,也正是因为虚拟才令人响往。暂先丢掉跨国文化及亚澳纠结的历史情结,想像一位日本男孩和澳大利亚女人的性爱场景。是的,这部电影充满爱情电影及沙漠电影的陈腔,但黄男孩与白女人的性爱场景的虚拟让这部电影不至成为烂调。
这部澳大利亚“国片”的幕后故事可以让像我爱讲古或爱卖弄政经分析的“学者”分析个老半天,尤其是不同的读者绝对会有不同的解读,但再怎么说,这是个在风景瑰丽的爱情故事。独特的是这个“国片”所拍的近赤红的美丽沙漠,和黄男孩与白女人的感官情爱,这两者都是未开发的电影处女地。这两者-地景与性爱场景-分别都是“第一次”进入视觉化的消费,合在一起更是虚拟到不行。
这部电影的开端,本身就是虚拟的,根据澳大利亚国片最大的政府支持者,澳大利亚影片委员会(Australian Film Commission)的主席亲口透露 (我上课听其演讲),这部电影是从上面决定要拍一部日本男人与澳大利亚女人的爱情故事开始。跳脱澳大利亚用到烂的?#124;岸海滩冲浪男女孩,剧本写作做的研究发现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往来有一项产值不小的?#124;西,叫做铁原矿(iron ore),剩下的就是剧作家相当经不起考验的想像。一个传统家族企业的少主,看来完全没受到近年来日本流行文化的洗礼,发型装扮行为举止像中年爬不上去的上班族,但却有少见少男的美丽,来澳大利亚西岸的沙漠来看工厂及找铁原矿?这有多真实?
电影场景,因此在澳大利亚西岸的沙漠。澳大利亚比欧洲大,现在的人口比台湾还少,而西岸的沙漠更是没有人。地与人永远是算不清的烂摊子,澳大利亚西岸之靠近亚洲,是二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怕日本黄种人占领的地,大战时的澳大利亚抗日,基本上是抗黄,连接到澳大利亚近百年的排华排亚政策。中国与日本的战争所造成的差异不重要,重要的是黄种人可能入侵白种殖民澳大利亚。重要的是澳大利亚这空矌(又靠近亚洲) 的地方,白种人自己吓自己:若不加紧生产,就会衰败(Populate or Perish)。二次世界大战后执政的劳工党怕了、急了,吸引不到够多的英格兰祖国血统,往战后的欧洲找白皮的血统,(皮肤深的南义?#124;欧或吉普赛人,在澳大利亚派去找人的移民官员眼中,是该拒绝的)。这些新白人提供廉价的劳工建设澳大利亚的现代化,如同台湾的荣民之于台湾,也埋下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必要。
战后的数十年间,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理想扩张及亚洲经济发展的现实考量,让澳大利亚丢弃“白澳政策”,迈向一个“欧亚国家”。最有趣的例子是,在国际贸易的谈判上,欧洲与美国相继采取农牧业的保护政策,让当时的澳大利亚乡农民仇视欧美而亲亚。现在情势又变了,近年来的亚洲中产阶级移民集中在都会区,新自由保守主义政府在经济上现实考量的“优惠”移民,与政治上欺压农牧民,让现在的澳大利亚形成城乡对立,城市纳亚纳多元文化,而乡村转而支持相当种族主义的“一国党”(One Nation Party),在纳亚气候下形成新兴的排亚势力。
在这个排亚-纳亚的脉络下,澳大利亚国片拍《日本故事》是复杂的。不只一次,电影的对话绕在开放的空间与人口的密度。日本没有空间人很多,澳大利亚没有人空间很多。
毕竟这是国片,在澳大利亚观影,观众笑的时候多是取笑日本主角的笨拙与奇怪,尤其是不断拍摄开放空间的地景。碰?#124;到澳大利亚心弦的,更是日本主角与澳大利亚人接?#124;时的社交礼仪-双手奉上名片-这是女主角完全没注意到的,但由John Howard(与澳大利亚总理同名)的演员,以矿场头头的角色首先演出。我之所以提这个演员是因为这个演员以演,也许是澳大利亚史上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澳大利亚公共电视的《海变》(SeaChange)之出名,而那时他的角色正是土地开发仲介商,同样是巴着日本来的投资者不放。
这也难怪这几年当美元跌、澳币欧元涨,普遍说法是日本资金从美国移至澳大利亚欧洲。
以上的复杂,可能国际影展的影评看不到,可能该片的资助商ShowTime的客户-住在跨国旅馆的房客-也看不到。但澳大利亚人看的到,看过《海变》(SeaChange)的人看的到。
也因此,男女主角的性爱场景读法各有不同。
一开始两者彼此看不爽,尤其女主角习惯用电脑在城市掌握铁矿分布,不习惯当投资客的司机,而男主角搞不清楚状况,没认识到女主角不是个司机,而沙漠不止是个地景,更是个会死人的环境。
情谊的建立,可以说是从挖沙开始。挖沙我在澳大利亚也尝过,不是那种在海滩上玩好玩的,而是那种车子陷在沙子里面,为了让车子再次能动挖掉轮子前后的软沙。
接近死亡再生的感觉,也许是最好的春药。就在他们欣喜地离开沙漠,在餐厅交换了日澳文化,过夜的汽车旅馆停车的交换眼神,下一幕就是日本男主角的黄皮肤,他的胸腔。他是躺着、不动的,而她的手游走其裸露的胸腔,再来才是女主角的脱衣,及坐在他身上。
我知道我这样写,似乎我在暗示体位、主/被动的位置。但电影是这样拍的,而且,早在另外一个场景,电影镜头的欲望,是跟随着女主角的眼光,落在男主角刚游完泳的腿上。第二个性爱场景,在户外的开放空间,也是女主角轻抚男主角的手臂的皮肤开始。
黄男人做为欲望的主体或客体都是个两难的问题,因为黄男人和欲望似乎是分离的。
这部电影的性爱场景虽不如好莱坞的软性色情片明显美化,但颇有抄袭欧陆点到为止的张力。这部电影因此卖的是欧陆的电影美学,白黄皮肤及红沙漠,虽然澳大利亚的人文地景是公路、加油站、及汽车旅馆的美国味道。
故事也带有欧陆的阴森,就在男女主角快乐地享受澳大利亚的开放空间,虽然女主角发现男主角其实是已婚育有二子,也不减其快乐的同时,女主角像小孩子似地叫来比赛地跳进湖里游泳,男主角跟上但是不同的入水点,接下来就是我看不懂的女主角尖叫声及男主角溺死的事实。不是开玩笑,女主角也没有做人工呼吸,男主角就是以我看不懂的方式死去。
这个死不但让这部电影像欧陆电影,更让先前的性爱场景更加复杂。这部电影对于黄男人的性欲之描写可说是空前(打破先前的尺度),但相关影评则是如禁忌地不谈,只谈女主角的情绪表演。与其说这主题是个问号,不如说每个人都有主见,为了维持和平还是不说的好。
女主角是爱男主角的,不是玩的性。女主角与日本老婆的张力,是不错的演出,虽然同样的虚拟。
唯一不虚拟的,是结尾载送棺木的飞机,是澳大利亚袋鼠图案的飞机,实实在在的广告,与实实在在的沙漠。
『捌』 问个老电影的名字。情节是二战期间好像澳大利亚的一支小分队从海上历尽艰辛潜入一个日本海军基地进行破坏
至高荣誉
http://movie.mtime.com/91362/
『玖』 澳大利亚士兵在丛林和日本人狙击战的电影
电视电影《最后一颗子弹》。
『拾』 以一战为背景,好像是讲澳大利亚几个青年参加抗战的电影,具体情节忘了
Gallipoli(加里波底)??
版本一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普里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却有无数澳洲人参予和牺牲。导演藉这场战役写一个少年梦,阿奇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来是运动场的跑手,为了伸张正义参战,便把体育精神也带到战场上。他拒绝在战场上充当微不足道的跑腿,宁愿跳出战壕与敌军交锋,明知上级颁下荒谬的命令,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他的好友法兰是一个浪子,喜欢在运动场上作弊,来到军营也是玩世不恭,等到他真正沾染战争的气氛,也逐渐收起轻佻态度。电影从澳洲西部的牧场开始,发展到开罗的训练军营,最后在土耳其的战场结束。战场上的军官求胜心切,明知下属被敌军的机关枪瞄准,仍然迫令他们冲锋陷阵,结果一败涂地。两个年青人一心为社会服务,结果一个要赔上性命换取经验,留下好友在旁边狂号,惊见理想幻灭。
版本二
这是一部讲述战火中的友情的影片。故事从1915年的澳大利亚开始,两个亲如兄弟的年轻伙伴决定一起入伍。他们追逐自己的理想,在埃及训练,又来到了土耳其的战场——加里波底,一站中一个至为重要的战场。其中,乡下来的年青人阿奇里是一个世界级的赛跑选手。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愿意为了理想而跑到任何地方,而他的伙伴法兰克则是一个城里来的玩世不恭的浪子,但军队的生活和战场的气氛也使的他收起了自己的轻佻态度。加里波底的战况惨烈而荒谬,军官们为了战功毫无意义的让士兵们冲锋,最终战局惨败,勇于冲出战壕的阿奇里为了自己服务社会和国家的理想主义付出了生命,而友谊逝去,理想破灭的法兰克跪在好友的尸体边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