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广西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广西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15 07:34:53

㈠ 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历史

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仅保留了1个新闻纪录片摄制组。1970年在此基础上筹建广西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年改名为广西电影译制厂,1975年开始摄制故事片,1980年始用现名。
制片厂内设有生产技术办公室、艺术片室、文学部、置景、照明、洗印、录音、特技等科室车间和服装、化妆、道具、剪辑等工作室,建有摄影棚、特技摄影棚、对白录音棚和混合录音棚。1970-1980年共摄制新闻纪录片160本、科教片18本,用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故事片15部。1975-1985年共摄制故事片28部、美术片1部 。
其中《春晖》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流浪汉与天鹅》获1985年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该片女主角吴丹在苏联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上获女主角奖;《黄土地》获第5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在第29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在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在第3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于一九五八年,是国家大型二级企业,副厅级单位,拥有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等门类齐全的创作队伍,还拥有一家音像出版社、三座摄影棚、两座录音棚、一座制景车间和一系列拍摄电影电视的专业设备。 四十年来,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量的电影和电视片,其中不少作品获得中国和国际大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血战台儿庄》、《杨贵妃》、《周恩来》、《一个都不能少》等等。拍摄过的作品涵盖了电影电视的各片种和各艺术形式:片种包括了广告片、新闻片、专题片、科教片、美术片、故事片、戏曲片;艺术形式包括了正剧、喜剧、闹剧、神话、科幻等等。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广西电影制片厂就与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影视单位和艺术家有过合作,如与日本合拍了《小忍者》、与香港合拍了《长城大决战》、《冷血十三鹰》等等,同时还与美国、加拿大、苏联等国的艺术家们有过业务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 经过四十年的风雨磨砺,广西电影制片厂造就了大批影视双栖的艺术创作人才,其中享誉中外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张军钊、肖峰就从这里崛起,并且现在仍与前后涌现的优秀创作人员一道,成为广影业务的中坚力量。全厂职工艰苦探索、顽强拼搏,赢来了一项项殊荣,为中国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㈡ 关于九十年代广西卫视放过的几部经典的电视剧或电影。

双面佳人,家有仙妻,老房有喜,乙末豪客传奇,江湖恩仇录,大内群英,圣水奇缘,勇者无惧,明星制造,少年王卫斯理,少年英雄方世玉,苗醉花,皇嫂田桂花,情定上海滩,青青河边草,小龙人,水饺皇后

㈢ 电影《刘三姐》主要内涵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民族情怀

电影《刘三姐》主要内涵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民族情怀?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电影《刘三姐》也实现我们塑造了一个积极乐观,勤奋勇敢敢于反抗的一个刘三姐的行为下,它是利用山歌作为有力的武器,勇敢地与地主阶级进行斗争,同时也在勇敢地追求自由爱情,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壮族女性的代表,同时也能够蕴含着一些文化品质,同时通过电影《刘三姐》也能够展现出壮族女性的魅力,而且也能够将壮族人民在民族发展当中的勤劳善良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种美德其实从过壮族女性身上显现出来是更加明显的。

㈣ 关于广西南宁邕江的资料

邕江网络:
http://www.hudong.com/wiki/%E9%82%95%E6%B1%9F
美丽邕江畔历史文化是精华看点:
http://blog.gxsky.com/blog_view_530225.html
广西邕江文化网:
http://www.kissyj.com/
文化的源头

南宁位于广西中部,邕江穿城而过。南宁河流属珠江水系,上游左右江及源于十万大山的八尺江,似三条蛟龙自西方和南方飞向南宁,汇入郁江,直下广东、港澳而入海。郁江流域流经市区的南宁段称作邕江,是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县河段的别称,上起江西乡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止邕宁县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公里,上游总集水面积7372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292立方米/秒。水量充沛,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而且地处亚热带北侧内部边缘,距北部湾海洋较近,受海洋季风影响,接近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1.6℃,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为1304.2毫米,起到自然冲刷积存污水的作用。

邕江是南宁市的母亲河,她哺育着南宁人民的生长。1989年7月,市文物部门在市区那龙和坛洛一带的邕江两岸的5处岭坡(分别是坛洛乡小崩山、那龙乡虎头岭、那龙乡岜贡山、那龙乡上林村、坛洛乡新闸村)上发现一批打制石器散布点,采集到一批共94件以砾石为原料,采用单向锺击法打制而成的石器。表明了早在一万多年前邕江就哺育着南宁古人类的繁衍生息,从此开启了南宁的早期历史,并且连续不断地传承下来。往后不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数十处,均分布在邕江两岸。说明了邕江这一水源是南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南宁文化的源头。

供水的后盾

邕江解决了南宁赖于生存的供水问题。目前南宁市拥有陈村、河南、中尧、西郊、凌铁五大净水厂,取水点均来自邕江,设计日供水总能力为94万立方米,供水区域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市区供水率达100%。2002年全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89%,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城内14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全国300多个缺水城市的名单里没有南宁,这得益于邕江这条母亲河的无私奉献。

便利的航运

邕江河面宽敞,水流平缓,水位变化幅度不大,十分有利于航运,给南宁带来了便利的水路交通,内河水上运输是南宁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历史上,南宁素以商贸发达著称,溯左江而上可达龙州,溯右江而上可达百色,顺邕江而下可达梧州、广州、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东向的水上通道。尤其是明朝商贸更旺,明嘉靖年间驻南宁广西左参议汪必东有诗云:“西粤观诸郡,南宁亦首明,正音前汉叶,奇货左江通”,南宁发展成为左、右江商品集散中心。南宁的“繁华不亚于中原城市”,有“小南京”之称。清朝桂东南及广东、福建籍商人大量西来经商,利用水运,沟通南宁与粤、港商品交流。清代诗人黄体元的一首诗说道:“大船尾接小船头,北调南腔语不休。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水乱星浮”,向世人展现了邕江当年货运繁忙的景象。1907年1月1日,南宁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有21个国家的商人沿着水路来南宁经商,外国工业品不断经此销往内地,内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也销往国外。解放后,南宁航运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邕江北岸拥有北大码头、上尧码头、大坑码头、陈东码头、民生码头,已开通8条内河航线,120吨级的轮驳船队可常年来往于南宁至百色之间;250吨级轮驳船队可顺江东下经贵港、桂平、梧州、广州到达香港、澳门等地区,邕江使南宁成为水路交通中心。

经济的保障

1958年后,南宁市先后开始建设江南工业区、西郊工业区、北湖工业区,东郊工业区。目前,南宁市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6亿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很大的功劳要归结于邕江这条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城建的条件

近年来,南宁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136”目标,城市建设成果巨大,街道高楼林立,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这得益于邕江这个巨大的供水源。从某种意义来讲,南宁城市建筑群能够拔地而起,邕江丰富的水源是首要的基本条件。

绿化的功臣

南宁是中国绿都,目前,正争创“中国绿城”。至2002年,全市森林面积达37.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08%,园林绿化面积499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64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74平方米。南宁还建成了5大城市广场,均设置有音乐喷泉,构成一道道绿与水交相辉映的城市风景线。可以说,邕江使南宁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南宁近年来获得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和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这固然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我们也不要忘记邕江这一丰富的水源为这些荣誉的取得提供了客观的基本条件。

总之,水源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生命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历史上被废弃的城市很多,除战争破坏,由于缺水而终止生命的城市不在少数。西汉时期位于今新疆地区的许多城郡,后来都销声匿迹,未见于史册,成为废墟,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河流改道,水源奇缺,绿洲消失,城址废弃,如楼兰古城,西汉时繁盛一时,后来由于缺水成为了废墟。

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我们切不可认为有丰富的邕江水资源而沾沾自喜,而肆无忌惮地破坏她,向她倾倒污水、垃圾,而要切实地保护邕江。目前,南宁市实施社会可持久发展战略,切实开展生态建设,开展争创“中国绿城”活动。城市生态建设空间格局为“一江、两湖、三山、四区、九溪”。其中“一江”指邕江,兼顾水源地、生态、船运、景观等功能,与南宁乃至整个北部群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修建的堤路园工程,作用之一就是保护邕江的生态环境。根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则,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建设总体格局规划为“一心、一脉、两翼、三轴、绿地水体斑块镶嵌、环带交织。”其中,“一脉”就是以邕江及其支流(朝阳溪、二坑、竹排冲、心圩江、石埠河、亭子冲等)形成的南宁地区生态动脉,或称中国绿城的绿色支脉。邕江贯穿市区东西,各支流直接延伸到南宁城市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南宁人的生活中。从地理区域来看,穿过“绿心”的邕江,恰似一条供给绿城发展的大动脉,为南宁城市的发展注入不断的活力。

未来的南宁,邕江及其沿岸的绿带将组成蓝绿空间,与居住区绿地、文教区绿地、公共绿地以及大型森林公园及周边的农田、山地植被从整体上形成“蓝水穿城,绿被拥戴,内外呼应,相汇相融”的城市生态空间网络体系。

南宁之最

首个电影队及其拍摄的首部电影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广西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开始筹备创办电影队,聘请原籍广东侨居法国的青年摄影师黄学礼负责主持。于6月和11月先后两次公开招考,录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知识青年二十多人组成南宁第一个电影队,也是全广西第一个电影队。电影队由黄学礼负责教授装片、摄影、冲洗、剪接、放映等理论知识和技术。队址设在青云街口民权路原省议会旧址(今民族大道39号西侧至朝阳路4号),设备有课室、黑房、发电机、摄影机、放映机等。

电影队建立后,经常拍摄一些广西军政要人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对部队、民团、学生、员工等训话的场面,以及部队、民团、学生、员工和街民军事训练和节日开大会的镜头,其后拿到省内各地去对驻军和群众放映,以扩大宣传。

民国二十四年三月开始拍摄电影片《七千俘虏》,这是南宁也是全广西拍摄出品的第一部电影片。剧本是政训处拟订,聘请上海电影界人士王天北担任导演,黄学礼任摄影师。剧情大意说某高中有二男一女学生三角恋爱,男甲参军赴桂北作战负伤,女生为看护(护士)热心照料并相爱。男乙贪生怕死享乐,被女生拒绝而失恋。

民国二十五年“六一”运动前夕,黄学礼离开广西,年底,广西省政府和第四集团军(已改番号为第五路军)迁去桂林,电影队也随迁去桂林,改隶属国防艺术社。因为没有专门人才领导,队员不少先后离队另从别业,除有两人调赴五城区前线担任李宗仁和李品仙的摄影副官外,留在国艺社里的少数队员,无所作为,至民国二十九年,电影队解体。

㈤ 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是什么

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是《刘三姐》。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评价

这部人美歌美风光美的电影让人陶醉,好像进入了一个如仙如幻的境界。美丽的刘三姐、优美的插曲、梦幻般的风光完全让人沉浸其中。通过展现广西美好的风光,壮族优美的歌曲,给人以美的享受,巧妙地以唱山歌的形式进行,充满了机智、诙谐、娱乐以及广西民族歌舞艺术本身所特有的优美,这使得《刘三姐》从诞生之初就有别于当时多数文艺作品。

㈥ 第一部中国第五代导演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一个和八个》(1983年广西厂出品)

㈦ 广西电影制片厂曾经号称最出名的省级电影制片厂,它出品过哪些经典电影

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8年,是以生产故事片为主的电影制片厂。 多年来,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量的电影,其中不少作品获得中国和国际大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作品有《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

㈧ 广西抗战的电影电影剧

关于广西抗战的我只知道一部,叫做《血战昆仑关》

㈨ 49年以后所有国产电影名字

1950年( 27部)
1赵一曼★
2光荣人家
3卫国保家
4红旗歌
5钢铁战士★
6刘胡兰★
7高歌猛进
8辽远的乡村
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
10白毛女 ★
11人民的战士
12保卫胜利果实
13在前进的道路上
14吕梁英雄
15鬼神不灵
16民主青年进行曲
17女儿亲事
18和平保卫战
19农家乐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训传
23太平春
24思想问题
25我这一辈子★
26腐蚀
27生命交响曲 1951年(17部)
1鬼话
2新儿女英雄传★
3陕北牧歌
4走向新中国
5女司机
6胜利重逢
7团结起来到明天
8上饶集中营★
9海上风暴
10翠岗红旗
11两家人
12我们夫妇之间
13姐姐妹妹站起来
14红楼二尤
15关连长
16彩风双飞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时候
2六号门★
3一贯害人道★
4龙须沟★
5南征北战★
6方珍珠
7美国之窗
8劳动之花 1953年(8部)
1丰收
2草原上的人们 东影★
导演: 徐韬
乌日娜 恩和森 树 海 叶贺 广布道尔基
3结婚
4智取华山★
5金银滩
6为孩子们祝福
7纺花曲
8太阳照亮红石沟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机
2春风吹到诺敏河
3沙家店粮站
4土地
5无穷的潜力
6一件提案
7鸡毛信★
8斩断魔爪
9三年
10伟大的起点
11淮上人家
12渡江侦察记★
13山间铃响马帮来★
14一场风波
15不能走那条路
1955年( 16 部)
1祖国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击队★
6罗小林的决心
7董存瑞 ★
8怒海轻骑★
9哈森与米加拉
10天罗地网★
11水乡的春天
12青春的园地
13湖上的斗争
14闽江橘子红
15南岛风云
16宋景诗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踪★
2扑不灭的火焰★
3新局长到来之前
4马兰花开★
5哥哥和妹妹
6马
7妈妈让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节的人 ★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岭★
12国庆十点钟★
13祝福★
14为了和平
15春天来了
16小白旗的风波
17秋翁遇仙记★
18谁是凶手
19母亲
20落水记
21小伙伴
22李时珍★
23两个小足球队员
24铁道游击队★
25家★
26沙漠里的战斗
27这决不是小事情
28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 1957年( 33部)
1暴风雨中的雄鹰★
2寂静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剧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师
6芦笙恋歌★
7边寨烽火
8寻爱记
9地下尖兵 ★
10复试
11青春的脚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箫横吹 海燕
14球场风波
15牧童从军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谊长★
19女蓝五号★
20雾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寻宝记
23凤凰之歌
24护士日记★
25乘风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战斗里成长★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战前夜★
32穿山巨龙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圆★
2民兵的儿子
3红孩子★
4水库上的歌声
5党的女儿 ★
6徐秋影案件
7悬崖
8古刹钟声★
9她爱上了故乡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长
12黎明的河边★
13东风
14心连心
15患难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并肩前进
18画中人★
19列兵邓志高
20服务员
21新的一课
22帅旗飘飘
23春水长流
24伤疤的故事
25快马加鞭
26天下无难事
27红领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宝山之歌
30风筝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亲记
34山里的人
35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颂
38平凡的事业
39夜走骆驼铃
40红色的种子
41深山里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战斗的山村
45翠谷钟声
46聪明的人
47谁是被抛弃的人
48第三次实验
49钢人铁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报告
52长青树
53兰兰和冬冬
54三毛学生意
55铁窗烈火★
56大跃进中小主人
57前方来信
58布谷鸟又叫了
59千女闹海
60林 冲★
61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个命
63英雄赶派克
64重要的一课
65两个巡逻兵★
66苗家儿女
67长虹号起义★
68鲁班的传说
69三八河边
70爱厂如家
71三个战友
72黑山狙击战★
73长空比翼★
74英雄虎胆★
75渡江探险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电波★
79返老还童
80金铃传★
81海阔天空
82狼牙山五壮士★
83县委书记
84阳关大道
85社会主义第一列车
1959年(61部)
1船厂追踪
2钢铁飞车
3康庄大道
4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
5锡城的故事
6笑逐颜开
7试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风从东方来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黄河飞渡
14云雾山中★
15青云曲
16海上神鹰
17金玉姬
18换了人间
19战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欢歌
21前 哨★
22林家铺子★
23无名岛★
24矿灯
25飞越天险
26风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粮食
30绿州凯歌
31好孩子
32黄浦江的故事
33聂耳★
34今天我休息★
35万紫千红总是春★
36向海洋
37乔老爷上轿★
38林则徐★
39老兵新传★
40钢铁世家★
41春满人间 ★
42沙漠追匪记★
43地下少先队
44香飘万里
45地下航线 ★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队★
48江山多娇
49海鹰★
50万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岛
53赤峰号
54友谊
55战上海★
56渔岛之子
57雪海银山
58天山歌声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赶
61两个营业员 1960年(47 部)
1鸿雁
2太阳刚刚出山
3昆仑铁骑
4再生记
5铁道卫士 ★
6烽火列车★
7神秧手
8羌笛颂
9我们是一代人
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义★
13春暖花开
14耕耘播雨
15红旗谱★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闯 关
19激 流
20马兰花★
21摩雅傣★
22她们的心愿
23风流人物数今朝
24向阳花开★
25十二次列车
26三八线上★
27林海雪原★
28红鹰展翅
29勐垅沙★
30奇 袭★
31英雄诗篇
32新队员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银花
35永恒的友谊
36抗旱曲
37草原风暴
38两代人
39嘉陵江边
40亲 人
41父子俩
42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
43他们在战斗
44绣江山
45刘三姐★
46十级浪
47 地下航线 ★ 1961年(20 部)
1马戏团的新节目
2万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礼物
5洪湖赤卫队★
6暴风骤雨 ★
7北大荒人
8 51号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红色娘子军★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乌江★
14碧空雄师
15巴山红浪
16延安游击队
17达吉和他的父亲 ★
18远方星火
19风雪大别山★
20鸡毛飞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风云★
3炉火正红
4花儿朵朵★
5昆仑山上一棵草 ★
6停战以后 ★
7阿娜尔罕
8锦上添花★
9李双双★
10魔术师的奇遇★
11女理发师★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
14东进序曲 ★
15哥俩好★
16槐树庄★
17地雷战 ★
18鄂尔多斯风暴
19碧海丹心 ★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来客★
2自有后来人
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4满意不满意 ★
5两家人
6冰雪金达莱
7汾水长流
8红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张嘎 ★
11兄妹探宝
12飞刀华★
13如此爹娘
14北国江南
15红 日 ★
16水手长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
18宝葫芦的秘密 ★
19蚕花姑娘 ★
20球迷
21野火春风斗古城★
22农奴★
23抓壮丁★
24怒潮 ★
25夺印 ★
26跟踪追击 ★
27桃花扇 ★
28七十二家房客 ★ 1964年(24部)
1独立大队 ★
2兵临城下 ★
3英雄儿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队员
6小 铃 铛★
7青年鲁班
8小二黑结婚 ★
9千万不能忘记
10草原雄鹰 ★
11青山恋
12阿诗玛 ★
13丰收之后★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问题
16霓虹灯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边激浪
20带兵的人
21雷 锋★
22分水岭
23逆风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会计
2浪涛滚滚
3三进山城 ★
4小足球队
5景颇姑娘 ★
6黄沙绿浪
7特快列车 ★
8这是我应该做的
9青松岭 ★
10年青的一代 ★
11路考
12柜台
13烈火中永生 ★
14舞台姐妹 ★
15山村姐妹
16打击侵略者★
17红色背蒌
18苦菜花 ★
19龙马精神
20秘密图纸 ★
21地道战 ★
22天山的红花 ★ 1966年中国拍摄的电影
1雁红岭下 ( 长影 导演 常甄华 主演 赵文瑜 张园 史健 )
2红色邮路
3女飞行员
4红石钟声
5他们在成长
6大浪淘沙
7战洪图★ 1966-1970年间主要拍摄反映各条战线伟大成就的纪录片,片名都是《新闻简报》第XX期,一般都不长,在放映其它国产或者外国电影(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之前放映。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京剧)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京剧)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京剧)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
《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
《杜鹃山》(京剧)、《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
《火红的年代》、《无影灯下颂银针》、《渡江侦察记》(重拍)、《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
《闪闪的红星》、《平原作战》(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创业》、《钢铁巨人》、《平原游击队》(重拍)、《向阳院的故事》、《半篮花生》(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
《决裂》、《海霞》、《红雨》、《草原儿女》(舞剧)、《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
《战船台》、《春苗》、《第二个春天》、《小将》、《人老心红》(淮剧)、《拣煤渣》(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沂蒙颂》(舞剧)、《激战无名川》、《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金光大道(上集)、《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碧海红波》、《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小螺号》1976年40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7部:
《反击》、《山花》、《沸腾的群山》、《宝莲灯》(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
《欢腾的小凉河》、《年轻的一代》(重拍)、《磐石湾》(京剧)、《征途》、《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审椅子》(京剧)、《新风歌》、《金锁》、《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吕剧)、《三定桩》(莱芜梆子)、《小店春早》(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南海长城》、《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南海风云》、《红云冈》(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
《雁鸣湖畔》、《芒果之歌》、《长空雄鹰》、《锁龙湖》、《山村新风》、《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枫树湾》、《山里红梅》、《红霞万朵》(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寄托》、《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 暂时只能从网上找到1950-1976年的电影,仅供参考。

㈩ 中国有一部电影在美国打败过世界大片前十名的《飘》,在新加坡连放120天,是什么电影

是电影《刘三姐》

电影造成的拍摄地阳朔也因此一夜成名。

附:刘三姐的传说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尝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言语。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傜、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土人因祀之于阳春锦石岩。岩高三十丈许,林木丛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石有石磴,苔花绣蚀若鸟迹书,一石状如曲几,可容卧一人,黑润有光,三妹之遗迹也。月夕辄闻笙鹤之音。岁丰熟,则仿佛有人登岩顶而歌。三妹今称歌仙。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俍、瑶、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兵后,今荡然矣。”

阅读全文

与广西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伤感动漫电影推荐 浏览:91
电影无双简介英文 浏览:272
梁家辉电影完整版鬼片 浏览:82
姜文最经典的一部电影 浏览:417
中文电影配音四人 浏览:182
泰国拍电影闹鬼的电影 浏览:522
精灵宝可梦电影真人版女主角 浏览:538
贾玲电影外星人名字 浏览:706
音乐类的励志电影 浏览:551
突破口电影的导演 浏览:232
泰国电影一刀未剪 浏览:855
免费日韩电影网站迅雷下载 浏览:635
周星驰的电影元华 浏览:630
韩国韩国吻戏大全电影 浏览:521
女主角独木桥异族电影 浏览:367
未来水世界电影中文版的 浏览:784
发你视频电影网站吗 浏览:171
伤物语电影图片 浏览:914
网站上看电影会中毒吗 浏览:888
电影谎话大爆炸主角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