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梁朝伟让了张曼玉一剑,死在她剑下,最后两个人双双自尽,而这一让就是影片的第六层。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层次,而这部片子做到了这一点,一层进一层,也讲究境界,一层是一个新的境界。最高是让,让国,让天下。其次是天下大义,但终究还是以暴制暴。然后是谋。最后是欲和技。这就是中国文化所传承的最高精神,所以史记以让国开始,我们都熟知孔融让梨的故事。《英雄》这部电影做到了这一层层的阐述和递进,张艺谋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野心很大,愿望也很好,这部片子是中国自己的电影,因为除了中国人没人懂。张艺谋一定是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开启一种属于中国自己电影的风格的时代。
当然影片的口碑不理想,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画面大片来看,而没有看出里面的意境。书法和剑法的想通,舞剑时在水面上的招式正是书法的落笔方式。那些如画的风景,也是在帮助观众进入他所希望大家看懂的意境。还有这不是一个刺秦的故事,张艺谋只是借助了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所讲的是他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对天下道义的感悟。太多的人懂技术,但是不懂美,懂美,但是不懂文化,所以豆瓣评分只有6.4。我认为至少9分。
B. 《天书奇谭》为何被中国人誉为最佳动画电影
《天书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3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给中国动画产业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小编就跟各位小伙伴分析一下我个人对《天书奇谭》这部电影的看法和感受。
地道的中国味
时隔多年再次重温《天书奇谭》,那地道的中国味依旧是扑面而来,老浓厚了。
对于《天书奇谭》这部电影各位小伙伴你们怎么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C. 美国拍的电影,英国的故事,中国人在看,是哪一部
这么说的话,《魔戒》、《纳尼亚传奇》都是……而且这两部的作者都是英国人,就算是比较严格的英国故事了吧。
D. 《流浪地球》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特色
一部由刘欣慈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异常火爆。这部影片以超前想象力、宏大叙事、精美特效、感人情节,如同史诗一般,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不仅国内观众为之叫好,就连不少国外媒体都给予了很大关注。2019春节档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3.9分,是自2015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分,而该片以85.6分获得档期满意度冠军,目前的票房已超20亿元。
可见,《流浪地球》达到了“现象级”标准。难怪有专家直呼,该片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其独具的中国文化魅力,对地球家园和整个人类命运的拯救和展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正像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2月14日发表的文章所言,中国第一部卖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仅取得了票房成功,并且融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而这恰恰戳到了观众的泪点。
是的,一部电影乃至科幻电影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若想成功,无论是其中富含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肯定有值得称道甚至突破的地方,触动的一定是观众“最柔软的地方”。尤其对叙事宏大的科幻片来说,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片中人物所秉持和传递的思维方式、行为逻辑、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等,均要满足不同观众的胃口。欣慰的是,《流浪地球》真正做到了。
事实上,一部电影若想吸引人,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要体现出文化价值。而《流浪地球》正是这样一部具观赏、艺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佳作。该片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但背后折射的是中国人对家园的挚爱,对共同命运的责任,弘扬的是中国文化在人类危难关头敢于奉献的精神。那种无私无畏中透出的亲情、友情,以及讲大局、求同存异的气魄,任何观众都会被打动。这是该片文化价值之所在,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的精髓。
E. 首部华人超级英雄电影,《上气》怎样才算成功
第一部华人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功上映。上气,相信大家都去电影院看过吧。其实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些中国功夫可能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到中国功夫的,厉害吧。所以从上映之后,反应还是比较强烈的。毕竟这是我们第一部关于超级英雄的电影,说实话里面也加上了很多的新鲜元素,对于一些功夫的了解有独到之处。
上气上映后,大众的反应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大家们反应真的很。因为他传播了我们的中国功夫,让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功夫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其实大众还是很期待有这样的电影会走出去,毕竟这是写我们中国功夫的电影。
F. 龙门飞甲600字影评
第一篇1、不能不说的视觉效果
谈论《龙门飞甲》,很难绕开它的视效,直接奔向其它话题。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影片就急切地宣告它的视觉效果是怎样的水准,接着它以同样的水准继续征服观众的感官,直到最后一个镜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观众,有幸第一批目睹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九十年代的观众,见证了《新龙门客栈》的诞生;现在的观众,看到了《龙门飞甲》。影片的3D效果,堪与好莱坞大片媲美。为什么言必称好莱坞?只因好莱坞的技术实在强大。造船厂、万喻楼、大漠古城等场景的立体感,几乎触手可及。于华语影史,《龙门飞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点,恐怕对影片持否定态度的人也难以否认。华语电影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太多,之前的几部3D产品孱弱得不像3D,《龙门飞甲》像是山沟里飞出的凤凰,自然格外耀眼。
距《阿凡达》确立3D时代,已有两年时光。新技术是最强悍的票房收割机,如果华语片不尽快参与到这场变革中,将丧失越来越多的市场。技术狂人徐克不负众望,为最具特色的华语类型片披上绚烂的新衣,3D是宣传噱头,更是实打实的看点。
千禧年以来,以古装动作为主的中式大片,制造了一个尴尬的时代景观,一边赢得票房,一边收获骂声。每一部古装片的问世,都伴随着不计其数的口水,其中当然包括武侠片。看上去在内地市场如鱼得水的陈可辛(在线看影视作品),一部以“武侠”之名出发的武侠片,制作上也称得上精致,却遭到了口碑和市场的双重否定。武侠片乃至古装动作片的叙事策略,显然有必要有所革新。王家卫(在线看影视作品)、侯孝贤、贾樟柯(在线看影视作品)几位艺术片导演,手上都有正在拍摄或筹备的武侠片计划,他们将为武侠片带来什么样的叙事和美学突破,还不可知。而徐克在技术上先行一步,或已为包括武侠片在内的古装片,开拓了新的生存之道。在市场开始失灵的武侠片,将借3D还魂,再起一波浪潮。
2、新瓶里的旧酒
乔治·卢卡斯谈论剪辑时,说所有艺术都是技艺,艺术家总是碰到技术问题。3D对电影美学的贡献和伤害还有待观察,卢卡斯的话,无非是说技术的重要性。贾樟柯在微博上说,从业务角度看,《蜀山》和《龙门飞甲》是武侠的两大步。自然,这主要指的是技术。
徐克迷恋技术,但他以前的尝试,常换来票房上的失利,《蜀山》当年票房惨败。用今天的眼光回头看,《蜀山》特效魅力全无,故事不太通畅,几位明星的青春风采才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巴赞讲过一句,那些靠金钱、特技和广告堆砌而成的电影虽然令其崇拜者炫目,但它们就像那些镀镍厂批量生产的桃花心木椅子一样,天知道将被遗忘在何处。《蜀山》大概就属于越来越被遗忘的电影,当年的特效没法拯救它的故事。
《蜀山》的故事问题颇多,《龙门飞甲》的故事,在我看来,虽无新意,但也算及格水平的武侠片剧本。如果较真的话,八九十年代港片中的武侠片,有一大半故事经不起推敲。《龙门飞甲》的故事没为影片增彩,但不至于差到毁掉整部影片,算是一个普通水准的类型故事。贾樟柯把《龙门飞甲》和《蜀山》并列,言外之意,其实也是在否定故事。《龙门飞甲》的情节,完全符合武侠片的传统编排路数,《新龙门客栈》的架构,加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悬疑。故事撑起了这出视觉盛宴,那些特效与动作找到了并不生硬的存在理由。可以预料,很多人是因《新龙门客栈》观看《龙门飞甲》,而一些严苛的批评,将来自与之锱铢必较的对比。情结或怀旧,一向都有双面性,是生产力,也是破坏力。
《龙门飞甲》有令人泄气的地方,主要原因不是平庸的故事造成的。
3、风骨与风情
电影常有翻拍,是因电影自身的工业属性,商业利益会直接驱动无数的翻拍和续集。港片一直喜欢翻拍,徐克也不例外,他的很多电影都翻拍自前人。对于翻拍,我认为如果能拍出品质,翻拍也无妨,而若是劣质翻版,趁早夭折为好。
北上拍片的港区导演,不翻陈账,仅看今年,一些人又贡出了一批带着馊味的恶心冷饭,刘镇伟的《东成西就2011》、叶伟信(在线看影视作品)的《开心魔法》和《倩女幽魂》……这些影片明码标着创作人的懒惰,简单炮制,只为迅速捞点钱。有合拍片以来,徐克的日子一度煎熬,直到《狄仁杰》开始起色。但徐克从没停止过突破,风骨一直未失,徐克电影中的徐克印记,多少留有过去年月的风华,而不是用盆端着以前的名声,露骨地和市场兑换票房。当然,不能老拿和烂片相比。就像说起影片的视效,仅和华语电影论剑,根本没什么意思。
论整体魅力,《龙门飞甲》不及《新龙门客栈》,主要因为缺了一些风情。不是因为故事,《新龙门客栈》的故事相当简单,《龙门飞甲》复杂化的努力也是试图提高自身的智商含量。也不是主旨,一样的家国仇恨,一样的儿女情长。有演员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可能是我们变了,也不是全部,再看《新龙门客栈》,还是能感觉到过去的风情。许多和《新龙门客栈》呼应的细节,意在连起过往的情怀。这似乎无济于事,一些东西总是不对劲。大概是所有变了的因素,时代、市场、观众和电影人一同共谋,让那些风情彻底成为历史。
没了张曼玉(在线看影视作品)或类似张曼玉的演员,没有那个从《迎春阁之风波》和《喜怒哀乐之怒》拼贴出来的金镶玉,只剩了她的肉身。即便不在李连杰(在线看影视作品)身上寻找梁家辉(在线看影视作品)的周淮安,顺着他的动作,也瞧不到类似黄飞鸿或方世玉时期的亲切,似乎戏外的李连杰的说教形象也到了片中。没了旧港片的动作剪接方式,只有依然是同一拨人的劳动成果。风情是种暧昧而含糊的东西,导演和演员们百般努力,恐也无法召回。
同样损耗的,还有徐克电影里的幽默。《龙门客栈》太正统了。李宇春(在线看影视作品)的喜剧效果,大半来自她的戏外形象,而非来自剧情本身。《新龙门客栈》里有客栈中的斗嘴,《黄飞鸿》系列中有黄飞鸿弟子们抖出的各种笑料,而《龙门飞甲》里的幽默不多,带着一股《狄仁杰》留下的严肃味。一些台词,如果再加工加工,或许更好。
我不知道多年后,《龙门飞甲》的命运将是怎样,它于华语电影的意义也是个人体验之外的事,但我应该会记得观看《龙门飞甲》的这个冬日的下午。它让我有点兴奋,有种贾樟柯所说的录像厅时代的感觉。时下的影评或观感文,普遍遭遇信任危机,或是赤裸裸的枪文或被认为哗众取宠的肆意谩骂,说点好话也需顶着风险。既然我们能坦然对一部喜欢的老片大胆示爱,也该对新片进行没有负担的抒情。借凌雁秋的话,就这样。
第二篇
龙门飞甲上映后,以其震撼的3D视觉和炫目的武打场面赢得观众的赞叹。不过个别的非专业人士难免会吹毛求疵,比如路金波等人就发博文给《十三钗》打90分而给《龙门》打19分,其实这些评论都无关紧要,就算给龙门打0分也无所谓,因为他们的心中没有武侠也不懂武侠,他们只是些武侠之外的另类中国人而已。只有心中有武侠的人才能看懂武侠片,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能看懂武侠电影。一些老外看不懂,但懂得说:very good ,至于一些人妄加评论当然也不为怪了。
还有一些人对《龙门飞甲》的剧情产生质疑,总是在问:我那个风流倜傥的周淮安(梁家辉)哪里去了?我那个泼辣多情的金镶玉(张曼玉)哪里去了?这些人似乎还停留在《新龙门客栈》那个经典故事当中,似乎还在回味那一代巨星的黄金演出。岂不知,时隔多年,物是人非,江湖早已不是原来的江湖,所以这种对比不够合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徐克反复说过,《龙门飞甲》绝非《新龙门客栈》的延续,因为《新龙门客栈》结束时金镶玉已经把龙门客栈烧了,虽然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不应该混为一谈,因为这是江湖世界,明天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意外岂又能猜着?《龙门飞甲》的江湖只属于李宇春、周迅、陈坤、桂纶镁他们的,风云突变,世事难料,不必过多的联想。
很多人还问:《龙门飞甲》的故事在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我倒要反问这些观众:为何要带着沉重的心情来观影,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龙门飞甲》也一样,有些人看的是动作打斗,有些人看的是三角爱情,有些人看的仁义道德,有些人看的是生意经营,各不相同;就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东邪西毒》在说什么呀?这么多年了,又有谁会知道,但不能否认电影的优秀。《龙门飞甲》也一样,确实好,确实过瘾,确实刺激,至于故事,你可以独自去理解。
笔者认为,观众不必带着包袱去看电影,这样难免会跟希望的结局作比较。《龙门飞甲》绝对是一部划时代的武侠巨作,应该称为中国IMAX 3D电影的开山鼻祖,从此,我们可以毫不畏惧的和好莱坞视觉大片一拼高下,这是多么难得的一次突破。像《龙门飞甲》这样的视听盛宴真的有很少导演能做到,国内的技术不达标,国外的导演又不懂东方的武侠文化。徐克这样大胆的尝试和空前的革新应该受到鼓舞和尊重,因为华语电影里,也许只有他才能把中国电影带向工业世界,再说徐克的武侠电影里充满着诸多中华文化的缩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显然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输出,可是让全世界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文化,并且可以占领很多的国外市场。
诚然,在《龙门飞甲》中的确有一些小细节处理的不够完美,这需要更多的导演更多的中国影人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徐克为我们打开IMAX 3D大门,我们应该去挖掘更广泛的空间,去创造更美的东西。因为国际电影技术是向前发展的,中国电影不可能停步不前;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三维,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是有声有色的三维空间,这样去拍电影才能更加贴近生活,增添更丰富的创作元素。
无论是普通影迷还是专业影人,对《龙门飞甲》的吹毛求疵甚至苛评论是不对的,这已经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是对中国电影技术的一次杰出贡献,不可磨灭。所有的中国影人应该给予其鼓舞和传承,而不是整天说三道四的窝里斗,因为IMAX 3D电影的道路还很长,还需要更多的人去发现与创新。今天徐克的《龙门飞甲》做到了,还有其他人能做到吗?
第三篇
大漠边关猎猎作响的酒旗挑得再高,也挑不起当年江湖人的胸襟气度;看国产片前的期待压得再低,也受不了一次次新瓶与旧酒的游戏。
国人对于武侠是颇有情结的。眷恋经典一往情深,期待佳作望穿秋水,那部《新龙门客栈》必然在等待中成为一种江湖旧梦、武侠经典的图腾,《龙门客栈》那样真正古典风雅的作品早已经无法在这个传统断裂的时代重现,所以还是不要提它了。把《新龙门客栈》捧成圣经,然而那个港片才气冲天任意纵横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必然意味着时过境迁之后,几缕旧时韵味已经不够今天消受的
徐克对于技术的尝试总是勇气可嘉的。《蜀山传》我从未从头到尾看完过,但那些壮美绚丽的想象让我惊为天人;《新蜀山剑侠》我并不喜欢,那部电影其实像《龙门飞甲》一样,人物扁平化得厉害,但青霞的敦煌飞天造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喜欢的是《黄飞鸿壮志凌云》中黄飞鸿与严振东的对手戏——但还是觉得竹梯大战过长了,火堆旁的夜战才刚刚好;我喜欢《新龙门客栈》里梁家辉与刘洵当面斗狠,那是方寸之间正邪对立剑拔弩张的淋漓体现,而梁家辉与林青霞演出的才是真正的历经沧桑的江湖儿女的感觉,远比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更沧桑浪漫,更天涯断肠处江湖秋水多。
当徐克倾心于把他的思考和浪漫赋予人物的时候,他的戏中人就活了,其他的,所谓故事所谓结构所谓叙事方式,在他的重剑利器挥动之下,全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他从来不缺叙事技术这个手艺,他的头三部作品的叙事实验都才气逼人,而你看《黄飞鸿》前两部和《顺流逆流》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他也可以玩尽情绪和风格。徐克风格的极致体现莫过于《刀》,他能够将风格玩到癫狂过火,《刀》的黑色爆裂气质远胜备受推崇的《罪恶之城》。
当他醉心于电影新技术想以技术让电影呈现新生命的时候,你最好跟着技术远远看一下人物,投入到一场场他精心设计的动作场景和视觉奇观中,而不要去找金镶玉,不要去找严振东,不要去找东方不败。
而既然当年灿然绚烂的星象已经不可重现,索性就改个彻底。赵怀安做不了周淮安,周淮安在梁家辉的演绎下,一襟古风而正气凛然,端的好风骨,那就让赵怀安做一介武夫罢了;凌雁秋无金镶玉之风骚泼辣,无邱莫言之苍凉悲情,周迅一股子天生灵气与淡然自若,只落得从头到尾的期期艾艾。
不是不让李连杰做主角,而是谁也不能做主角,这里头最大的角儿,就是3D。不然你无法解释:
西厂督主怎么如此有把握赵怀安一定来龙门客栈;赵怀安何以一见凌雁秋就沧海桑田;顾少棠布鲁嘟啸聚龙门客栈所为何来,为何要和赵怀安一起对付雨化田;风里刀早已经露出破绽,西厂因何对他却不下手;而素慧容反转的出其不意已经跳出了戏剧冲突和伏笔的范围了。
六十年一遇的龙卷风都吹出一座城,却吹不坏俩人;风暴中心能卷起两个人么?
从北京到大西北的龙门,为什么要坐大船?你以为你是赤壁?
你必须让赵怀安等同于周淮安,让凌雁秋等于金镶玉,男女主角的苦情戏才没问题;你再发掘一下陈坤、李宇春和桂纶镁的每一句台词,也都能解释得通,大船、沙暴、群鸦和古城都是为了视觉奇观准备的。
但对于一部电影,人物塑造如此扁平,而且从头到尾基本不变;叙事节奏严重紊乱,前半个小时密集的打戏弱化了故事脉络和人物动机,而到了龙门客栈就不由分说站好队开始对掐。如果说细节里面把这些东西都交代了,那只能说细节的布置很有问题并且无法聚集成推动剧情发展的力量,才造成了剧情有如此多的硬伤。
华语电影的落后,是从技术到理念一系列的问题,当然,3D这个时髦需要赶一下,不然你会在这个视觉革命上一再落后。关键是,有人来解决3D技术的问题,却没人一起来解决电影本身的问题。那个麦基说,中国电影喜欢创造一个鲜明强烈的人物来推动剧情,而不善于创造复杂的人物来形成戏剧冲突。而人性之复杂所形成的行为动机,才是推动好戏发展的根本。而在《龙门飞甲》里,莫说复杂的人物,之前鲜明的金镶玉等等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扁平如纸片一样的赵怀安一心要与西厂做对。
《龙门飞甲》是很可惜的,它对人物的塑造太漫不经心乃至于连《鸿门宴》都不如,《鸿门宴》至少还有一场宴上对弈的戏火花四射。而那个李仁港才是被一个奇异美学害了一辈子的古怪导演,他经常一开口就是,当年张彻说,他、徐克和我是武侠电影的三个代表。张彻作古,仁港至今未成型,徐克就成了最大的代表。
据说资方投资《鸿门宴》是看了李仁港画的人物造型图,我听说好莱坞制片人是拿剧本定项目,原来我们的电影人不但可以算命定档期,还能根据人物草图定投资。所以,当徐克说用3D拍“新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个好项目。
当年太多港片是边写边拍,文戏武戏分开拍,连《新龙门客栈》拍到最后程小东都不知道甄子丹角色的结局,然而,黄金时期的港片就能凭借主导者的才华以气御剑,将本来需要周密计划严格管理的电影项目做得华彩非常。
但那,只不过是给了华语片或者港片一个千载良机,如果一个文化传统下的电影产业抓住机会把产业做扎实,那将迎来真正的全盛时期;如果你将如此天赐良机来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无需多日,将自食其果。如今北上淘金的香港电影人,很多还有着当年的美梦,总以为感性的、随机的做法依然能够御剑而行,其实不过是新瓶装陈酒,更何况,观众已经不是当年的观众了。不重视剧本,不丰富人物,你即便解决了最先进的视觉技术问题,但叙事的软肋让你一动真气就全身乏力,你怎么一飞冲天?
所以现在到了所有从业者得把电影当作一个工业来做的时候了。对比一下《狄仁杰》和《龙门飞甲》就知道,缺乏一个懂故事节奏和脉络的监制,徐克剑走偏锋的时候总难免走火入魔。《狄仁杰》虽不是武侠,但徐克对风神潇洒的古典浪漫的把握依然峥嵘可观,而《龙门飞甲》就剩下了场面和特效,前半个小时让我兴奋不已,之后越发昏昏欲睡。
顺便说一句,当下的观众真的需要曾经的武侠吗,也许不需要了。古装与动作可以幻化出各种好看的类型,而不一定是武侠,即便需要,你也一定会觉得这个武侠不是你想要的武侠。时过境迁,时代已经变化,人心也在变化,古装动作需要赶紧解决人物如何让观众认同、故事如何让观众代入,如何有一个观众能接受的价值观,至于是不是武侠,另作别论吧。
G. 国产电影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跟经济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电影以及动画片都是从08年——09年开始迅猛发展的,因为遭遇全球经济危机这么一个契机,人们在对金钱失去信心的时候,会转头回来用娱乐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心灵。这状况就像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娱乐业电影飞速发展一样的,那个时候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经典电影。
第二、是中国近年也有一些有思想有水平的年轻导演出现,比如陆川、姜文、王小帅、宁浩等等,这是中国电影的新鲜血液,而不仅仅张艺谋、冯小刚那些老调调。
第三、中国人们对电影的审美水平有所上升,近几年电影一上映是好是坏,观众自己就会评判了。
国产电影的现状: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H. 适合情侣看的电影国产片
1993年《霸王别姬》: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21996年《甜蜜蜜》:讲述了20世纪末期香港新移民的艰辛岁月,并以邓丽君的歌曲《甜蜜蜜》贯穿始终,成功抓住两岸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情感。
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电影!豆瓣8.8分,这种华语电影20年未见了
31997年《大话西游》: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
「暴走看啥片儿」《大话西游》
41999年《星语星愿》:讲述既盲又哑的洋葱头向暗恋的护士秋男表白后却意外身亡,他以别人的身份返回人间五天,历经万难与秋男相认并道别的故事。
如果你对爱情迷茫,不妨来看看《星语星愿》,一部催泪的经典电影
51999年《滚滚红尘》:影片内容影射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纠葛以及张爱玲与炎樱的姐妹情感。
三毛的遗作,经典电影《滚滚红尘》,林青霞与秦汉唤起多少人回味
62000年《花样年华》: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
如果你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不妨看看这个视频,或许会明白很多
72005年《情人结》:讲述了屈然和候嘉的爱情故事,他们相爱多年,最终冲破阻碍走到一起。
因为父辈之间的误会,竟让2人错过整个青春,剧情片《情人结》
82006年《云水谣》:讲述了一段跨越海峡、历经60年大时代动荡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云水谣最美的时刻是早晨,再过俩小时这里全是游客
92011年《单身男女》:影片以办公室为背景,讲述了苏州女孩程子欣与金融才俊张申然、建筑师方启宏三人的职场恋情。
I. 战狼2有一个地方没看懂,看过的进,有剧透
《战狼2》上映一段时间,观众热度依旧不减,票房一路高歌直逼星爷的《美人鱼》且有望创下其他电影望尘莫及的神话。坦白说,国产片能达到这个高度实属不易,吴京用诚意打动观众,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的“战狼”时代。
当然,对这些个桥段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导演也是有用意在里边,就看大家能悟到多少了。
J. 张涵予刘德华黄轩《莫斯科行动》开机,这是一部什么电影
这是一部警匪大片。还记得上一部让人感到印象深刻的警匪片就是《天下无贼》,如今又一部电影关于警匪之间故事即将开始拍摄。在这一消息传出之后,也是让网友们对这部电影非常的期待,因为警匪片的拍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更不用说警匪片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情节框架。
大家都知道警匪片是非常考验导演的技术的。但是这次这部电影是由三位非常厉害的导演来亲自指导这部电影该如何拍摄。相信在他们的镜头下能够把演员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能够将电影当中的角色拍的非常真实。总之,小编和大家一样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