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张铎的影视剧
2002年 《情深深雨蒙蒙》饰演:石磊 导演:李平 合作演员:古巨基 赵薇 苏有朋 2002年《豪门惊梦》饰演:乔晖 导演:谢飞 合作演员:秦汉 斯琴高娃 牛莉 2003年《不朽的勋章》(又名《杀人有罪》) 饰演:欧阳峰 导演:张汉杰 合作演员:梁馨 韩青 2003年《紫玉金砂》 饰演:青年潘思雨 导演:胡雪桦 合作演员:秦汉 何赛飞 2004年《风吹云动星不动》 出演:胡德林 导演:刘心刚 合作演员:杨恭如 黄觉 俞飞鸿 2005年《给我一支烟》(《夜雨》)饰演:李海涛 导演:赵宝刚 合作演员:张歆艺 隋俊波 梁静 2005年《刻骨铭心的爱》 饰演:唐进 导演: 雷献禾 合作演员:李小璐 荆浩 潘雨辰 2005年《聂耳》饰演:聂耳 导演: 桑华 合作演员:陈数 张航 王海珍 2006年《你一定要幸福》出演: 林震 导演:朱翊 合作演员:梅婷 薛佳凝 刘磊
蚁族的奋斗剧照(20张)2006年《五月的鲜花》 出演: 杨小东 导演:郭健一 合作演员:张歆艺 李晨 2007年《血未冷》 饰演:曹永浩 导演:夏晓昀 贺子壮 合作演员:陈松伶 赵达 2007年《非亲父子》饰演:刘成 导演:汪涛 合作演员:潘虹 杜志国 杜淳 2008年《家有公婆》饰演:舒新导演: 王硕 合作演员:杨童舒 隋俊波 2008年《我的青春谁做主》饰演:
《我的青春谁做主》饰演高齐剧照(20张)高齐 导演: 赵宝刚 合作演员:赵子琪 陆毅 王珞丹 朱雨辰 2008年《情陷巴塞罗那》饰演:陈涵 导演:朱翊 合作演员:苏岩 安雅 丁子峻 2009年《镜海风云》饰演:何明义 导演:李云亮 合作演员:杨若兮 午马 李子雄 叶静 2009年《妈妈我爱你》饰演:萧伯伟 导演:朱奕龙 合作演员:傅晶 刘威葳
《镜海风云》剧照 花絮(20张)2009年《郎心如铁》饰演:汪东凡 导演:李骏 张旗 合作演员:凌潇肃 唐一菲 白雪云 李强 2010年《闪婚》电视剧 饰演:古峰 导演:王小康 合作演员:唐嫣 颜丹晨 奚美娟 张凯丽 寇振海 2010年《非常90后》饰演:国学 导演:泽西 合作演员: 黄小蕾 何音 梁天 林园 2010年《蚁族的奋斗》饰演:江一帆 导演:戴冰 合作演员:杨烁 张佳宁 王黎雯 2011年《深白》饰演:欧阳锦程 合作演员:曹炳琨、姚芊羽 电影作品 2010年《大爱人间》饰演:葛明 导演:田铮铮 合作演员:李姝、牛欣欣、林浩、商忆莎 话剧 《庄周戏妻》 《原野》 《大劈棺》 《牛虻》 《父归》 《安娜.桂丝蒂》 《复活》 《社会形象》 2003.9《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饰Donny 、Danny 2003.10.《长恨歌》饰程先生、老克勒
⑵ 求胡军演过的所有电影和电视剧
电影作品
1990年《烈火恩怨》 饰演:蔡修明 导演:谢雨辰
1990年《恶狼与天使》饰演:朱 戈 导演:谢雨辰
1991年《黑 雪》 饰演:陆 亮 导演:李文化 李 妮
1992年《黑 火》 饰演:虎 哥 导演:李 妮
1993年《狂心灭情》饰演:大 伟 导演:董 玲
1994年《怒海红颜》饰演:龙 二 导演:徐庆东
1995年《歌 手》 饰演:男主角 导演:霍建起
1996年《燃烧的欲望》饰演:许文正 导演:梦 继
1996年《东宫西宫》 饰演:史小军 导演:张 元
1997年《红 娘》 饰演:杜 确 导演:黄建中
1998年《冲天飞豹》 饰演:凌知远 导演:王 瑞
2001年《平原枪声》 饰演:马 英 导演:何 群
2002年《蓝 宇》 饰演:陈捍东 导演:关锦鹏
2002年《金 鸡》 饰演:叶子强 导演:赵良骏
2003年《无间道2 》 饰演:陆启昌 导演:刘伟强
2005年《长恨歌》 饰演:李忠德 导演:关锦鹏
2006年《好奇害死猫》饰演:郑 重 导演:张一白
2006年《落叶归根》 饰演:卡车司机 导演:张 扬
2007年《鱼不在水里》饰演:程 宇 导演:刘云松
2007年《集结号》 饰演:刘泽水 导演:冯小刚
2007年《赤 壁》 饰演:赵 云 导演:吴宇森胡军饰演的赵子龙 2007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饰演:张学良 导演:侯 咏
2008年《我的唐朝兄弟》 饰演:薛十三 导演:杨树鹏
2008年《机器侠》 饰演:大 春 导演:刘镇伟
2009年《建国大业》饰演:顾祝同 导演:韩三平 黄建新
2009年《花木兰》 饰演:冒 顿 导演:马楚成
2009年《十月围城》饰演:阎孝国 导演:陈德森
2009年《用心跳》饰演:杂技班班主 导演:关锦鹏
2009年《让子弹飞》饰演:男主角 导演:姜文
2010年《水浒传》饰演:武松 导演:刘伟强
2010年《飞虎群英》饰演:男主角 导演:吴宇森
2010年《人鱼帝国》饰演:东海四王子 导演:迈克尔-弗兰奇
数字电影
2005年《楚汉风云》系列 饰演:项 羽 导演:卫翰韬 邢树民
电视剧集
1994年《费家有女》 饰演:高建设 导演:叶青醇
1995年《中国模特》 饰演:男主角 导演:周 铁
1995年《东周列国·春秋篇》饰演:华元 导演:沈好放
1996年《辩护律师》
1996年《北京深秋的故事》 饰演:许文正 导演:滕文冀
1997年《危情时刻》(又名《惊天绝杀48小时》) 饰演:秦 川 导演:滕华弢
胡军饰演的萧峰1997年《丽人公寓》 饰演: 导演:
1997年《商海情潮》 饰演: 导演:李 兵
1997年《找不着北》 饰演: 导演:滕华弢
1997年《活得潇洒》饰演: 导演:辛嘉润
1997年《人生本色》饰演: 导演:
1998年《签约季节》 饰演: 导演:智 磊
1998年《老虎、棒子、鸡》 饰演: 导演:詹 军
1998年《候车大厅》饰演:毛 毛 导演:英 达
1999年《沧海情仇》 饰演:刘天龙 导演:李 舒
1999年《我心换你心》 饰演:李乐天 导演:梁凤仪
1999年《惊涛》 饰演:李桂林 导演:周 力
2000年《关怀》(特别说明:此剧胡军只在出现两集)
2001年《义无反顾》(又名《一号罪恶》、《生死与共》、《背叛》)饰演:程 浩 导演:史晨风
2001年《天网孽情》饰演:李亦东 导演:辛嘉润
2002年《卧底》 饰演:吴建伟 导演:张进战
2002年《中国足球》(又名《危机》) 饰演:于 毅 导演:程力栋
2002年《热血痴心》 饰演:高 寒 导演:戚 建
2002年《天龙八部》 饰演:乔峰/萧峰 导演:周晓文 制片人:张纪中
2003年《画魂》 饰演:潘赞化 导演:关锦鹏
2003年《康定情歌》饰演 :洛 桑 导演:王小烈
2003年《楚汉风流》饰演:项 羽 导演:卫翰韬
2004年《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演:张忠良 导演:江海洋
2004年《朱元璋》饰演:朱元璋 导演:冯小宁
2005年《岁月》 饰演:梁致远 导演:刘 江
2005年《卧薪尝胆》 饰演:夫 差 导演:侯 咏
2006年《西安事变》 饰演:张学良 导演:叶大鹰
2009年《金婚·风雨情》(原名〈金婚2〉)饰演:耿 直 导演:郑晓龙
2010年《风语》编剧:麦家 合作演员:郭晓冬 孙宁等
舞台作品
1990年《运莱升降机》
1990年《打野鸭》饰演:齐洛夫(中戏毕业大戏)
1991年《等待戈多》饰演:弗拉吉米尔
1991年《毕西纳晚会》
1992年《罗姆鲁斯大帝》饰演:多个角色
1992年《哈姆雷特》饰演:伶 人
1992年《鱼人》饰演:老教授
1992年《蝴蝶梦》(又名《大劈棺》)饰演:自在鬼
1992年《东宫西宫》饰演:小 史
1992年《舞台上的真实故事》饰演:报告会主持人
1993年《鸟人》饰演:查 理(B角)
1993年《阳台》饰演:罗 杰
1995年《军用列车》饰演:叶谢纽克
1998年《保尔柯察金》饰演:保尔·柯察金
1999年《原野》饰演:仇 虎
⑶ 与庄子有关的戏剧电影
如果没搞错的话,越剧里有一部关于庄周的戏叫做《蝴蝶梦》的。给你其中一段视频的地址你自己去看看吧。
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jMrcHQo4Us/
这段传说很销(网络)魂,请做好思想准备~
⑷ 你们二个摆伍是什么意思
二百五。
二百五 (1)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至”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⑸ 求胡军演过的所有电影和电视剧
电影作品
1990年《烈火恩怨》 饰演:蔡修明 导演:谢雨辰 1990年《恶狼与天使》饰演:朱 戈 导演:谢雨辰 1991年《黑 雪》 饰演:陆 亮 导演:李文化 李 妮 1992年《黑 火》 饰演:虎 哥 导演:李 妮 1993年《狂心灭情》饰演:大 伟 导演:董 玲 1994年《怒海红颜》饰演:龙 二 导演:徐庆东 1995年《歌 手》 饰演:男主角 导演:霍建起 1996年《燃烧的欲望》饰演:许文正 导演:梦 继 1996年《东宫西宫》 饰演:史小军 导演:张 元 1997年《红 娘》 饰演:杜 确 导演:黄建中 1998年《冲天飞豹》 饰演:凌知远 导演:王 瑞 2001年《平原枪声》 饰演:马 英 导演:何 群 2002年《蓝 宇》 饰演:陈捍东 导演:关锦鹏 2002年《金 鸡》 饰演:叶子强 导演:赵良骏 2003年《无间道2 》 饰演:陆启昌 导演:刘伟强 2005年《长恨歌》 饰演:李忠德 导演:关锦鹏 2006年《好奇害死猫》饰演:郑 重 导演:张一白 2006年《落叶归根》 饰演:卡车司机 导演:张 扬 2007年《鱼不在水里》饰演:程 宇 导演:刘云松 2007年《集结号》 饰演:刘泽水 导演:冯小刚 2007年《赤 壁》 饰演:赵 云 导演:吴宇森胡军饰演的赵子龙 2007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饰演:张学良 导演:侯 咏 2008年《我的唐朝兄弟》 饰演:薛十三 导演:杨树鹏 2008年《机器侠》 饰演:大 春 导演:刘镇伟 2009年《建国大业》饰演:顾祝同 导演:韩三平 黄建新 2009年《花木兰》 饰演:冒 顿 导演:马楚成 2009年《十月围城》饰演:阎孝国 导演:陈德森 2009年《用心跳》饰演:杂技班班主 导演:关锦鹏 2009年《让子弹飞》饰演:男主角 导演:姜文 2010年《水浒传》饰演:武松 导演:刘伟强 2010年《飞虎群英》饰演:男主角 导演:吴宇森 2010年《人鱼帝国》饰演:东海四王子 导演:迈克尔-弗兰奇
数字电影
2005年《楚汉风云》系列 饰演:项 羽 导演:卫翰韬 邢树民
电视剧集
1994年《费家有女》 饰演:高建设 导演:叶青醇 1995年《中国模特》 饰演:男主角 导演:周 铁 1995年《东周列国·春秋篇》饰演:华元 导演:沈好放 1996年《辩护律师》 1996年《北京深秋的故事》 饰演:许文正 导演:滕文冀 1997年《危情时刻》(又名《惊天绝杀48小时》) 饰演:秦 川 导演:滕华弢 胡军饰演的萧峰1997年《丽人公寓》 饰演: 导演: 1997年《商海情潮》 饰演: 导演:李 兵 1997年《找不着北》 饰演: 导演:滕华弢 1997年《活得潇洒》饰演: 导演:辛嘉润 1997年《人生本色》饰演: 导演: 1998年《签约季节》 饰演: 导演:智 磊 1998年《老虎、棒子、鸡》 饰演: 导演:詹 军 1998年《候车大厅》饰演:毛 毛 导演:英 达 1999年《沧海情仇》 饰演:刘天龙 导演:李 舒 1999年《我心换你心》 饰演:李乐天 导演:梁凤仪 1999年《惊涛》 饰演:李桂林 导演:周 力 2000年《关怀》(特别说明:此剧胡军只在出现两集) 2001年《义无反顾》(又名《一号罪恶》、《生死与共》、《背叛》)饰演:程 浩 导演:史晨风 2001年《天网孽情》饰演:李亦东 导演:辛嘉润 2002年《卧底》 饰演:吴建伟 导演:张进战 2002年《中国足球》(又名《危机》) 饰演:于 毅 导演:程力栋 2002年《热血痴心》 饰演:高 寒 导演:戚 建 2002年《天龙八部》 饰演:乔峰/萧峰 导演:周晓文 制片人:张纪中 2003年《画魂》 饰演:潘赞化 导演:关锦鹏 2003年《康定情歌》饰演 :洛 桑 导演:王小烈 2003年《楚汉风流》饰演:项 羽 导演:卫翰韬 2004年《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演:张忠良 导演:江海洋 2004年《朱元璋》饰演:朱元璋 导演:冯小宁 2005年《岁月》 饰演:梁致远 导演:刘 江 2005年《卧薪尝胆》 饰演:夫 差 导演:侯 咏 2006年《西安事变》 饰演:张学良 导演:叶大鹰 2009年《金婚·风雨情》(原名〈金婚2〉)饰演:耿 直 导演:郑晓龙 2010年《风语》编剧:麦家 合作演员:郭晓冬 孙宁等
舞台作品
1990年《运莱升降机》 1990年《打野鸭》饰演:齐洛夫(中戏毕业大戏) 1991年《等待戈多》饰演:弗拉吉米尔 1991年《毕西纳晚会》 1992年《罗姆鲁斯大帝》饰演:多个角色 1992年《哈姆雷特》饰演:伶 人 1992年《鱼人》饰演:老教授 1992年《蝴蝶梦》(又名《大劈棺》)饰演:自在鬼 1992年《东宫西宫》饰演:小 史 1992年《舞台上的真实故事》饰演:报告会主持人 1993年《鸟人》饰演:查 理(B角) 1993年《阳台》饰演:罗 杰 1995年《军用列车》饰演:叶谢纽克 1998年《保尔柯察金》饰演:保尔·柯察金 1999年《原野》饰演:仇 虎
⑹ 童祥苓之姐童芷苓,红了一辈子的京剧坤旦大家
京剧坤旦著名表演艺术家童芷苓是在天津生、天津长、由天津观众培养起来并由此走向全国的京剧巨星,她同李宗义、张春华等众多京剧名角一样,都是天津的儿女和骄傲。
准确地说,童芷苓是电影、戏剧、戏曲三栖的大明星。
她的祖父童泗泉以及做中学国文教师的父亲童汉侠、当中学外语教师的母亲,都酷爱京剧,经常去票房活动和演出。受他们的影响和熏陶,童家的子女们后来都从事了京剧行业。童芷苓10岁时家长为她延师在家 学戏 ,由王云卿教授《穆柯寨》、《贵妃醉酒》、《马上缘》等。她11岁时在名丑金鹤年的配合下,假天津春和戏院演出《女起解》,在北洋戏院与其兄寿苓演《武家坡》,在天津票友 会演 中主演《虹霓关》,显露出她艺术的天资。她进而再师从天津名票近云馆主(杨慕兰)和张曼君,学习《玉堂春》、《十三妹》等戏。
童芷苓具有表演的天赋,是唱戏的材料,从14岁就“下海”做了职业演员, 先在 天津的各戏院为名角配宫女、二旦,演开场戏,参加演出文明戏《茶花女》、《雷雨》等。15岁她应邀进著名的“奎德社”坤班,代替河北梆子著名演员李桂云演《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何丽娜,顿时名扬津沽大地。家长为她邀请来白家麟、高盛麟、李盛斌等京剧名家同台演出,更使她名噪一时。
童汉侠夫妇在1939年4月组建起自家戏班,取名“公益社”,后以其子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为“苓社”,人们习惯称之为“童家班”。童汉侠自任社长,这个戏班的骨干成员就是他的 五个子 女:
长子童遐(霞)苓工小生,曾随小生名家姜妙香学戏,后来转而侧重于编、导工作;
次子童寿苓先学老生,初与其大妹童芷苓合作演出《武家坡》等生、旦的对儿戏,后来因为嗓音变声而改唱小生,亦学于姜妙香门下,常配合童芷苓演出《红娘》、《十三妹》、《花田错》、《得意缘》等戏,成为“苓社”的当家小生;
长女童芷苓此时17岁,工青衣、花旦,为该社“挑梁”的台柱子;
次女童葆苓后拜尚小云为师,学花旦、刀马旦,得到亲授《汉明妃》、《穆桂英》、《佘赛花》等剧;
幼子童祥苓工老生,后得京剧大师马连良、周信芳的赏识与指教。可是,童祥苓晚年时坦言,自己是马连良的弟子,但不是马派演员。
童家这兄妹五人恰与南方蜀川之地的“厉家五虎”处于差不多的同一时期,南北呼应,童家五兄妹成为北方津门的“童家五虎”。“童家班”除了他们兄妹五人外,还曾外聘来白家麟、赵化南、盖春来、三吉仙、王鸿福、金一臣等名角襄助演出。他们在天津滨江道繁华区的新中央戏院演出《花田错》、《人面桃花》、《奇双会》、《大英节烈》等,开门红,相当火。
1939年5月3日,做为“苓社”领衔主演的童芷苓经天津《大风报》主编沙大风推荐,在天津拜荀慧生为师,成为荀门早期弟子之一,得荀亲传《红娘》、《香罗带》、《元宵谜》、《霍小玉》、《钗头凤》、《红楼二尤》,且陆续贴演了《荆钗记》、《狮吼记》、《白娘子》、《飘零泪》、《勘玉钏》等荀派常演的戏。她频繁往来于津、京、沪之间,声名鹊起。1940年“苓社”邀请李盛藻同去上海演出,据称刚到上海时因人生地不熟,演绩平平。后来邀当地名丑刘斌昆合演《大劈棺》、《纺棉花》,一炮而红,竟有人称童芷苓为“劈纺花旦”,对此评论不一,多有微词。其实在旧 社会 ,演员要演什么是不能完全自主的,往往要受到老板的掣肘,老板为追求经济利益,常常要求演员本不情愿的一些条件,而演员为生存,也只好勉为其难,无可奈何。后来童、刘再合演《十八扯》,二位超常发挥的杂学唱称绝上海滩。继之,童芷苓与林树森、唐韵笙、高百岁、裘盛戎、高盛麟、纪玉良等合作演出。待她从上海再回天津时已今非昔比,俨然是大红大紫的名角了。
1942年9月,她回到天津,在中国大戏院、北洋戏院演出了《红娘》、《大英节烈》、《绣襦记》、《王宝钏》、《穆桂英》、《戏迷小姐》等,以荀派戏为号召,深受欢迎。20世纪40年代中期,京剧旦行大行其道,荀派流行,花旦演员挑班的如雨后春笋。童芷苓生逢其时,红遍大江南北。为了拓宽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1945年(另说1947年)她又一次拜师,立雪梅门。1948年她在南京与前辈大师赵松樵先生同台,二人合作演出《武松与潘金莲》等。解放初期,她率团在西安市新声剧场演出,深受欢迎。1951年,她与武生名家李仲林从香港演出归来,再次到上海,并定居于此,后来加入上海京剧院。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次义演中,童芷苓与芙蓉草、王少楼、李仲林、小王桂卿等同台,主演了《汉明妃》,红花绿叶相映成辉。60年代,她曾受委派到法国等国演出。
她有与生俱来的表演才华,在上海与言慧珠、李玉茹并称“三大名坤伶”,她与言慧珠又是京剧、电影、话剧三栖的大明星。童芷苓早年曾与同为天津出身的影界名人黄佐临、石挥、魏鹤龄等合拍过许多电影,例如1947年与张伐、石挥、周旋合拍《夜店》,1948年她与魏鹤龄主演《粉墨筝琶》,1949年她与乔奇合拍《女大亨》,还有《太太问题》、《婚姻大事》、《歌衫情丝》等,1979年,岁望花甲的她还主演了电影《傲雷·一兰》。她真可谓星光灿烂,光彩夺目,她的从艺之路一片光明。
童芷苓在京剧艺术上刻苦求进,艺术思想开放,广泛吸收各艺术门类和各派别的优长来丰富自己。她除宗“荀”派而外,也曾向王瑶卿请益,另外钻研并学演梅派戏《贵妃醉酒》、《宇宙锋》、《霸王别姬》、《凤还巢》,尚派戏《汉明妃》、《摩登伽女》,以及程派的《锁麟囊》、《六月雪》、《红佛传》等。所以,她的戏路很宽,融会贯通“四大名旦”的艺术,表演细腻,刻画人物深刻,人物形象特点鲜活。
新中国成立后,她在艺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在唱腔上,她既有“荀派”爽朗俏丽的特点,又适当地揉入“梅派”典雅大方、“程派”细腻委婉的特点;在表演上,她不被成规所束缚,善于把传统技法灵活地用于塑造人物和刻画性格上,从而使角色各不雷同。有人评价她已经形成了“荀戏梅唱”、“梅戏荀化”的“童芷苓现象”。她对“荀派”传统名剧《红娘》、《游龙戏凤》、《金玉奴》等进行了加工整理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老戏的表演方法和内容。由于她有电影、话剧表演的经验,所以她对《红娘》、《坐宫》、《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等京剧中的京白和韵白有所研究与创新,形成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她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大胆提出把《金玉奴》中“棒打”一场的念白改为唱,创作出一大段[二黄原板]加[跺板]的唱段,形成童芷苓自己的特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京剧曲谱集成》第7集收进了“童本”《金玉奴》。1984年,荀慧生夫人为之作序,肯定了童芷苓继承传统的做法与成果,并“希望有更多像童芷苓那样有心人尽毕生之力为之奋斗”,称“学习前人,继承传统,必须要发挥创造,树立独立的艺术风格”。上世纪60年代她与俞振飞、刘斌昆合演的《金玉奴》成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童芷苓在《尤三姐》的改编本中“闹酒”一场那大段的动情念白和表演十分精彩,感人至深。1963年,田汉专为她改写唱词、由他主演的《尤三姐》拍成戏曲艺术彩色影片,堪为其精品代表之一。
1961年底,童芷苓进京主演了新编戏《武则天》,极获好评,从此该剧成为她的又一出代表剧目。此外,他还新排演了《樊梨花》、《孟丽君》、《二度梅》、《柳毅传书》、《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现代戏《赵一曼》、《送肥记》等。《赵一曼》由黑龙江京剧院重排,参加了2011年京剧节的演出。针对《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创作和演出的成功,2004年曾有人评论说“曹雪芹、陈西汀、童芷苓在文学史和京剧史上的文化意义,一层一层地映在我们面前。”(曹是小说《红楼梦》作者,陈是京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编剧,童是该剧的主演)童芷苓的学生、天津市京剧院著名花旦演员李静曾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出戏继承下来,并予排演出来,演出效果极佳。1956年,童芷苓在戏曲艺术电影片《宋世杰》中饰演宋妻万氏,既不走彩婆子的戏路,也不按老旦行当的演法,而是独辟蹊径,自为一格,打破了行当的制约,演出来一个生活化的人物,这与她曾经涉猎电影和话剧表演艺术不无关系。1964年,她与沈金波在北京参加全国现代剧会演,所演《送肥记》获得赞誉,制成唱片,全国各地多家剧团搬演。1976年,她与刘斌昆演出的《十八扯》拍成影片,作为资料被中国影片资料馆保存。1977年她恢复舞台演出,重新对《勘玉钏》、《梅龙镇》这样的老戏、熟戏进行了修改加工,使戏更合理紧凑,唱工技法更讲究,表演更细腻传神,人物把握更准确。
童芷苓在《戏剧报》1980年第6期(总第277期)第4-6页发表文章《为京剧争取更多的观众》。文章针对“恢复上演京剧传统戏时场场满、出出红的‘老戏热’”现象逐渐冷下去的情况,说:“如何改变这个现状?最重要的是对京剧传统戏加以革新,使之适合今天时代和观众的需要。”他认为:“我们不应把传统戏当成古董看待,而应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给它们添上适合新时代观众要求的新东西。如果满足于老观众的原有水平,维持现状,那就只能为少数的老观众所喜爱,而广大的外行观众,尤其是青年,便很难接受了。”她针对京剧的导演、布景、音乐等方面提出了她的改进看法,并且结合她在《金玉奴》、《宇宙锋》、《樊江关》、《红娘》等剧目的演出中尝试进行的改革,介绍了经验和体会。同时她指出:“搞戏改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一些有影响的名剧,对它们一定要慎重,要保持其精华,切不可一下子弄得面目全非。”她提出:“要为我们的京剧争取观众,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必须重视和提高演出质量。而要提高演出质量,就要肯于下苦功,而且善用功。”她说:“有些演员片面追求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的外形模仿。这样外形倒是能学像,不过总会让人感到你还差点什么。差什么?差点心气,也就是差点‘人物’。别看老戏尽是程式,其实前辈当初创造的程式,也是从人物出发的。”“老先生们也是讲究人物的。”她在文章的最后对京剧的将来、对青年京剧演员寄予厚望,她说:“我想只要我们肯像前辈那样像苦功,又会用功,新的名旦、名生、名净、名丑一定会出现,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1981年8月12日,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行纪念周信芳的演出。应美国梅尔波梅那基金会的邀请,童芷苓、王正屏领衔上海京剧团的一个小队,到美国协助周少麟演出。剧目共有《刘唐下书·坐楼杀惜》、《挡马》、《盗御马》、《宇宙锋》,以及《追韩信》、《四进士》、《挑华车》三出戏的选场。8月23日最后一场,有王正屏的《盗御马》、童芷苓的《宇宙锋》和周少麟、童芷苓、王正屏的《四进士》。1982年,童芷苓在香港举办了个人代表剧的系列展演,引起轰动,驰誉海内外。有人评论说她是“荀派艺术的杰出代表”,其艺已然“出荀入童”,表现出来“梅派路数荀派骨”,是“独创一格的京剧旦角大家”。这些是对童芷苓京剧艺术极高的评价。1983年,童芷苓应邀参加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戏曲晚会,作了演唱,另与宋遇春演出了《坐楼杀惜》,在京城引起轰动。1985年4月2日,童芷苓在“纪念周信芳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发言,并且在纪念演出中她与周少麟合演了《乌龙院》,她饰阎婆惜,周少麟饰宋江,孙正阳饰阎老婆,她另与周少麟、夏慧华合演了《宋士杰》。同年,在天津举办“荀派”专场演出,年逾花甲的童芷苓与同门传人一起演出了《金玉奴》、《红娘》、《红楼二尤》、《樊江关》,得到家乡父老和同行的热烈欢迎。他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提掖言兴朋合演《游龙戏凤》,她在不同时期分别与言菊朋、言少朋、言兴朋一家三代人合演此剧,成为梨园一段佳话。1987年她在美国期间荣获“亚洲艺人奖”。1994年7月6日,年过七旬的童芷苓应邀到台湾演出了《尤三姐》、《四郎探母》,是为她舞台生涯的终结。
1995年7月,一代巨星童芷苓不幸病逝于美国纽约的寓所,令人惋惜。所幸她身后留有与孙正阳合演的《十八扯》等剧的“音配像”及其它较为丰富的音像资料存世,以飨后学。
童芷苓成功之路再一次证明:刻苦地博学广采,进而在厚实的继承基础上树立创新求进的精神,是造就艺术大家的十分灵验的经验,今人应得到启发并加以重视。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寄厚望于来者。
(作者赵绪昕: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天津分会、戏剧文学学会、天津 社会 科学界联合会会员)
⑺ 大劈棺 是什么意思
LZ好,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四、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五、源于街机游戏
源于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二百五这个词也是那个时候流传开来。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至于为什么现在“二百五”有傻瓜的意思,也不是原来的本意了!
另外,第四点里,香港里的二五崽是“叛徒、背叛”的意思,跟二百五毫无关联。
六、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滕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
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6941希望对你有帮助!
⑻ 啊啊啊啊啊
乔克天使《迷途》《冒险》《真相》《春山如笑》《雪衣琉璃》盛朵嫣《我最茂盛的青春》很早以前的霜子的书。:《悦几SELF》《青年视觉》《城市画报》像一些山海经那一类就属于编故事的基础了:黯然销魂蛋《今夜有鬼》系列 《大劈棺》恐怖类:《冰与火之歌》耽美,不过这是漫画。忘了)默雨《鬼龙》《邪恶英雄》 奇幻类的巨著:《爱情狂飙路》《破袜子》其他人的《爱上飞鸟的女孩》《小记者的秘密日记》(还是娱乐记者,情节不错。言情类。杂志也有几本不错。。言情类如瑟 《妖言惑众》白饭如霜 《猎物者》《狐说》《疯狂植物园》哈利波特系列 其同人小说《度假在霍格沃茨》《野性难驯》《像天使一样堕落》。《魔戒》的小说比电影好看:《驱魔人》长篇小说喔,情节不错。)绿痕的也还行:《驱魔人》长篇小说喔。忘了)默雨《鬼龙》《邪恶英雄》 奇幻类的巨著。画风精致的那一类。)绿痕的也还行:黯然销魂蛋《今夜有鬼》系列 《大劈棺》恐怖类。 乔克天使《迷途》《冒险》《真相》《春山如笑》《雪衣琉璃》盛朵嫣《我最茂盛的青春》很早以前的霜子的书,不过这是漫画。 《我的美女大小姐》 。。画风精致的那一类。《魔戒》的小说比电影好看。:唐瑄《千山万水》(还是万水千山。大概不合你要求,不过都是好看的小说:《悦几SELF》《青年视觉》《城市画报》像一些山海经那一类就属于编故事的基础了,据说《纯白年代》也很经典。。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君子一诺大爱晚成温暖的弦良言写意水北天南你的天涯我的海角秦筝缓弦歌 良辰讵可待 第三种爱情若解多情 人突然他人 萧如瑟 《妖言惑众》白饭如霜 《猎物者》《狐说》《疯狂植物园》哈利波特系列 其同人小说《度假在霍格沃茨》《野性难驯》《像天使一样堕落》。杂志也有几本不错。。《天使的愤怒》《中华异想集》鱼妇 马腹 朱娥三本都好看:《爱情狂飙路》《破袜子》其他人的《爱上飞鸟的女孩》《小记者的秘密日记》(还是娱乐记者。:《冰与火之歌》耽美。《恶魔法则》《魔法学徒》还可以一直挺喜欢CLAMP的《四叶草》:唐瑄《千山万水》(还是万水千山。。《恶魔法则》《魔法学徒》还可以一直挺喜欢CLAMP的《四叶草》。,据说《纯白年代》也很经典
⑼ 胡军的 电影
楼主,我希望你能慧眼识珠。其他的几个都是从http://datalib.ent.qq.com/star/147/里得来的,复制粘贴。OK
而我是胡军的忠实粉丝,去年他拍了赤壁,饰演赵子龙,2002年一部很著名的电影蓝宇也是他演的,还有东宫西宫。你看过天龙八部吧,萧峰也是他演的。胡军的演技很好,我很欣赏他。
如果你很关注他的消息的话,就去电影院看看即将上演的机器侠(8.13)。还可以去军临天下www.hujun.org
我可是费了很大劲才打完的。
我的消息可比他们几个好多了。谢谢,采纳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