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以类聚,人以妈分
只要全职带孩子后,妈妈就不配有名字了。
都被冠以孩子名字,叫"XX妈妈"。
如果有了二胎,那么妈妈连名字都不能固定了,就在老大名字和老二名字之间自由切换,完全取决于打招呼的人,是认识老大的,还是认识老二的。
这就是人参。
妈妈的社交圈基本就是孩子的社交圈,围绕着孩子展开。
我一直以为,天下妈妈大同小异,但随着我越来越深入的话题,才知道,妈妈和妈妈之间,有时差距大得像鸿沟。
有的是背道而驰。
有的是吊打。
01
家门口的校车候车点就三个孩子坐车。
一个上幼儿园的西裔小女孩,父母在外国人中颜值极其普通,但小女孩好看得惊天动地。
连那么丑的校服,穿到她身上,就成了时装。
一个三年级的混血男孩,走忧郁王子那一卦的,颜值高得过目难忘。
还有一个就是姐姐,是纯种中国人,颜值和那两个相比,就断崖式的下降。
可怜的姐姐,就这么被无情碾压。
她唯一能碾压回去的,就是她有一个弟弟,无敌烦人那种。
西裔小女孩3岁模样。
每天候车时,她的妈妈手里躺着一叠裁成掌心大小的四方纸,上面写着全是中国的拼音,还有一张写着Te。
妈妈一张张地考小朋友,不满意的时候亲自纠正,孩子不耐烦读的时候,妈妈大了嗓门训斥。
如果不是妈妈说英语,任何人听了都觉得就是常见的中国家长,在外面也会凶孩子的那种,完全不是电视上,或想象中对孩子无比耐心,怎么都不会大声的那种标准模板的外国父母。
你别说,我在旁偷听了一耳朵,妈妈的拼音发音很标准,没有很多老外常见的奇奇怪怪的发音和腔调。
旁边候车的中国妈妈,啼笑皆非地看着这一幕,对我说:老外妈妈也抓得紧哈,等车的碎片时间也不放过。
果然是同一个地球同一款妈。
虎妈,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每天等校车的候车点还有另一个孩子。
就是那个混血男孩,眉目如画,气质偏内敛,貌似单亲家庭,因为从未见过爸爸,据说在盛产三文鱼的一个国度。
妈妈是中国人,候车时会聊二句。
因为我们天天准时候车,这个孩子和家长则经常姗姗来迟,要校车等一会儿。
以前那孩子一周总有一天不坐校车不去学校。
现在则是一周只有一二天坐校车去学校。
我之前以为迟到赶不上车或家长自己送去学校,晚到一会而矣,结果人家是稍微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就不去学校。
我惊讶:经常这样请假不上课,进度跟得上吗?老师不批评?不要让出示医院病历什么的吗?老师不盘问孩子吗?
那个妈妈也吃惊我会这样问:啊,能跟上啊,现在的学习内容也不多难。不会批评啊,不用出示啊。
我:哦,我们就只请过一次假,还是孩子确实难受得不行,就这老师还盘问孩子半天。
因为孩子都不爱吃学校的饭菜,所以我是天天给孩子带饭,她则是天天给孩子点外卖,比萨、汉堡、意面什么的,学校附近餐厅点了个遍。
一聊我俩又大惊失色。
我:啊?天天点外卖,会不会营养卫生不够,老师不说?
她:啊?你天天早上起来做饭?每天都做什么啊?那多麻烦啊!老师不管。
我:我就点过一次外卖,老师还批评孩子不 健康 ,就再没点过了。
那孩子连早餐都是在对面的面包房解决的,天天换着花样吃那家的烘焙,简直吃成了股东。
一天三顿,至少二顿在外面解决,我也是服气的。
一天,我们聊到课外兴趣班。
她只给孩子报了一个素描,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男孩看起来偏瘦弱,一推就倒的,还经常病,我惊讶连个 体育 运动类的兴趣班都没有。
她更惊讶我不仅报了除艺术、兴趣、运动方面的兴趣班,还报了基础学科类的学习班。
我:学校的内容你不觉太简单了吗?至少要和公立在难度上不相差太远。
她:不觉得啊,孩子愿意学那个吗?
两个妈妈的三观相差太远,太过震惊对方的行为,以致于聊着聊着面面相觑,当场无话。
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02
姐姐班上的西裔父母在微信群里的发图。
一点也不国际 时尚 范儿。
无论那些爹妈多年轻,多 时尚 ,发图一律是我爹妈那一代人的老年广场舞风格。
配色花红柳绿不说,还blingbling自带迪厅闪光灯的。
总之,就是一上图就给你个下马威。
有种误入家族亲戚群的惶惑。
还动不动用自己的母语发言。
每当这时候,我就憋屈地想——
是时候祭出我国瑰宝甲骨文、篆文来震慑一下这群蛮荒了!
姐姐班上有个韩国小孩。
分数和姐姐咬得很紧。
东南亚国家的家长都像是一个妈生的,很拼学习。
就是只要有他在,别想超过,活成一个绊脚石的狠。
我作为一个中国妈妈,教育孩子的理念也简单粗暴,就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当然要把他们给干下去。
你作为地头蛇,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能被别人灭了去。
我丢不起这个妈。
姐姐颇有家国情怀的点了点头,脸上写着"铁肩担道义"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有恩来同志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风范。
有次姐姐为学校运动会学习跳绳,图方便,就在门口的走廊那里练习。
我家隔壁是一家印度人。
他们喜欢吃一种烤得焦脆的饼,每次都会传来一股介于焦和糊之间的味道,我时常惊恐他家究竟有无人在家,是饼烤糊了,还是电线烧了,千万别起火爆炸,殃及我这条池鱼。
要不深夜传来比萨香味,我在半梦半醒的饥饿状态下,被这种食物的香气包围,想要又不可得,不啻一种酷刑。
这个印度妈妈见到姐姐在练跳绳,脸上的五官立刻生动地绽开,赶紧回家把她最小的儿子叫出来要一同练习。
一副错过这村就没这店的架势。
那最小的儿子比姐姐高一两个年级吧,眼睛大得像铜铃,很配合地出来练习。
那妈妈放养式 育儿 ,不管不看,所以那孩子跟在姐姐后面跳了快一礼拜,还和第一天一样,毫无进步。
但这孩子不沮丧不烦躁,只嘴里嘀咕着我听不懂的印度语,笨拙又坚持地练习着。
真是印度版郭靖啊。
如果换了姐姐,三天还是原地踏步,早就甩脸子,跳绳都能给我扔掉。
难怪印度能成为软件大国,随便一个孩子都这么永不放弃的努力,真不容小觑。
姐姐幼升小时,我潜伏进一个有名的家长群里,看了群纪录,秒变佛系家长。
我家的一年也看不了人家一周的25本英文绘本啊啊啊!
那个买鱼蛋的家长是个什么鬼,看得我爆笑不止。
姐姐就是个分母,纯粹凑数的。
和别人的妈妈相比,我可以人道毁灭了。
果然货比货该扔,人比人该死。
03
每次听到别人家妈妈说起自己家孩子,吃嘛嘛香,连苹果梨子都放抢的事例,我的心情真的MMP。
两个孩子完美的继承了我吃水果是弱鸡的基因,每次西瓜去籽挖球、芒果切片做花,各种挖空心思,送货上门,只差跪式服务,二个孩子还要看心情,爱吃不吃。
明天就丢小只去幼儿园,受不了天天一拖二。
野百合也需要有春天不是。
剥了一碗石榴给姐姐用勺子吃。
石榴皮石榴汁是染色佳品。
我的爪子,啊西湖的水我的泪。
有没有亲妈大中午带二个孩子吃烧烤的?
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这就是我,我看见自己都冒火。
㈡ 《加油!妈妈》收官,这个电视剧讲述的是什么样的家庭故事
《加油!妈妈》电视连续剧是通过刘一志导演,张雨琦、李泽锋、吴越、董洁出演的现代女性现代都市发展剧。该剧叙述是指单亲母亲周南南在孩子小亮好运进到王牌私立幼儿园小雨滴后碰到一系列考验的小故事。
当妈妈不容易,当单亲妈妈更难。周南南坚信靠自己也能给儿子小阳创造幸福生活,但是在“幼升小”的关键节点上,她深刻地体会到了工作家庭难两全的困境。幼儿园里其他看似光鲜的妈妈们,也各有各的烦恼。回归家庭的女强人发现自己还不如保姆能干,把丈夫孩子当成业绩的全职太太苦恼于无人喝彩,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未竟梦想的小店主正在为虚荣付出代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白富美一夜之间要直面生活的风风雨雨。孩子几岁,妈妈就是几岁,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妈。鸡血还是放养,一切为了孩子还是坚定地做回自己?在误会、冲突与和解之后,这群幼儿园里面的妈妈们,在守护着孩子们迈过“幼升小”这个人生重要阶段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千部热门影视资源免费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FlJp0Sr_1py7J77E0QgnAw
㈢ 外国的 关于亲情的电影 讲的是一个小孩嫌弃自己的妈妈 然后认了个电影明星当他(她)的妈妈
你想问什么? 这部电影我没看过 不过好看的电影多的是 我推荐几部我看过的好看的电影 艾尔文与花栗鼠1 、2 福尔摩斯 机器人九号 爱很复杂 温情橄榄球 在云端 公主与青蛙 九 如果你也听说 最新的 爱丽丝梦游仙境(有3D IMAX版本) …… 特地回来看看其他回答 没有回答只能给你这些补充了
㈣ 看过一个很感人的电影,是说一个小男孩跟着疯妈妈一起生活。想知道电影叫什么名字。
是《别哭,妈妈》
《别哭,妈妈》是1990年上映的家庭片,由郁强执导,田野 、张链 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少年彤彤照顾因家庭的破碎,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妈妈,在艰苦的生活中,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也从这些善良的人那里受到了教育,使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走上成长的温馨感人的故事。
(4)小孩嫌弃妈妈嗓门大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五年级的学生彤彤,是个聪明、要强、懂事的孩子。虽然他的妈妈因家庭的破碎,得了精神分裂症;他得不到童年的幸福,但他非常爱妈妈。几年来,在善良的人们帮助下,他毅然担负起了沉重的生活重担,除了操持家务,还要照料有病的妈妈。
他想方设法使妈妈开心,学做饭,尽管弄得伤痕累累,但终于给妈妈做出了可口饭菜,使妈妈的病情有了好转,恢复了正常。正在这时,他的父亲来要彤彤。
妈妈知道,彤彤只有在父亲那里才能有幸福,但彤彤是她生命的唯一希望和仅有的欢乐,她刚刚恢复的头脑又开始走向崩溃。为了肜彤她还是下决心,再一次回到精神病院。彤彤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也从这些善良的人那里受到了教育,使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他选择了妈妈,选择了艰苦奋斗的生活,选择了一条能成长为男子汉的路。他飞奔回家,他要给妈妈做饭。夜空的大街,伴随着彤彤深情的呼唤:别哭,妈妈。
㈤ 求一部很老的电影 一个小男孩很讨厌他母亲,但他母亲对他很好 有一个片断就是:这个男孩很想吃肉,但她妈妈没
名字叫 《禽兽》要么就是叫《禽兽不如》
㈥ 我的疯妈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的疯妈妈观后感
今天,我看完《我的疯妈妈》这部影片,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部影片讲述了在一个村子里,一个腿脚不方便的男人和一个弱智的女人组成了一个贫苦的家庭。有一天,那个女人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她决定收养这孩子。但她的丈夫觉得家里经济不好便把这孩子送人了,最后由于那个女人的各种执著感人表现终于又将孩子要了回来。之后,她一直用自己的爱养育那孩子。在那个孩子上学时因同学的嘲笑渐渐开始嫌弃自己的母亲,但母亲依旧关心她、爱护她。直到她母亲离开她才明白,当初母亲是多么地爱她。当我看到那个孩子嫌弃母亲时,母亲依旧关心她、爱她的那一个片段时,那一刻,我怦然心动……
整个故事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词句,更没有半句歌颂式的语言。整部电影充满着无言真情。影片中的人物都显示出了人性的真、善、美,显示出了人间最淳朴、最珍贵的感情,扣人心弦,使观众深受感染与启发。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非爱莫属,但爱似乎却十分难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爱的语句、歌词、诗词等来表达心中的爱。爱就这样变成了奢侈品。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明白了爱,我深切地体会到,爱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肯付出爱,你就会成为一位“富豪”,心灵上的富豪,拥有着一笔源源不断的财产。影片中的那位母亲就是这样的。当她捡到那个孩子时,伟大的母爱激发她毫不犹豫地下了决心,并在孩子被送走时千辛万苦地追寻。我认为她就是拥有着那笔源源不断的财富的人,尽管她是一个弱智!但她心中充满着爱,她还要把自己的爱给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可以说爱已经注进了她的骨髄。台湾有一位教育家讲“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所以也是神圣的。她是那么了不起,因为她爱那个孩子的同时还要付出另一个代价,那就是今后的生活更加贫苦,但她依然没有放弃,是什么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勇气?是爱!一种伟大而又淳朴的爱!
真的,我们可以不像影片中的那个母亲那样,但绝不能像影片中的那孩子那样。看完这部影片后,一定要多去理解、爱自己的父母。因为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开始为孩子操劳着、准备着,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父母又是那么无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奉献给自己的孩子,虽然往往会被孩子误解,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付出!他们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我真心希望天下所有子女都记住一句话:无论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让孩子今后幸福!这就是爱!如果我们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多么美好啊!赶快行动起来吧,同学们!用你们最真诚的爱去爱你们的父母!用你的爱去爱这个世界,多做善事,使我们的社会成为真正美好的人间吧!
㈦ 一个小男孩用压岁钱请一个抽烟说脏话的人假扮妈妈开家长会的电影是什么电影
内容简介
《特殊交易》用精悍凝练的台词和言简意赅的镜头去纪录了一个关于亲情的黑色童话,一个陪酒女、一个从小失怙(指死了父亲)的孩子,孩子用了五百块去租了一个两小时的妈妈,看似荒诞不经,却是那孤独落寞的身影早就深深印在了他的心底,在亲情涌动之外,其实是相同命运间不幸的人们阴差阳错的碰撞,两个人物间曲折动人的情感变迁在十五分钟内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虽然身处逆境,人们却难能可贵地正能量满溢,这番表达不仅使短片的剧情流畅,更是升华了其内在质感。[1]
㈧ 中秋档亲情电影《妈妈!》开启了预售,这部电影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电影《妈妈! 》发布特别版预告,并开启预售。该片聚焦阿尔茨海默症,讲述85岁妈妈照顾65岁阿尔海默病女儿的动人故事,势必会在中秋之际暖彻每位观众的心扉。
㈨ 父爱电影一部电影 一个小男孩和父亲寻找因嫌弃家中贫困走掉的妈妈的电影
《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父亲的坚强、自尊的人格也在感染影响着冬冬幼小心灵,他在艰难和痛苦中成长。后来,妈妈终于选择了回家。爸爸也回到曾经失去的工作岗位,一家人又开始温暖幸福的生活。
当冬冬父子俩穷困潦倒的时候,爸爸去做了环卫工人。每天午夜和清晨,就去打扫街道、马路。白天,父子俩还去送外卖、收废品、饮料瓶, 维持生计。此时此刻,我想起我们这些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一部分人)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想到过挣钱的不易。今后我们应该珍惜大好光阴,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学习机会,节约每一分钱,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很深,现在我们想吃什么,想喝什么,一句话爸爸妈妈就会满足,我还想起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想想电影里的冬冬,再看看现实中的我们。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环境真是天壤之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呢?让我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吧!
我还想告诫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请你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范围,让孩子们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滋润下幸福、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