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柏林电影节
金熊奖就是最佳影片奖,银熊奖是第二大奖——评委会奖。金狮奖是最佳影片奖。
❷ 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有何不同
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艺术标准不同。
戛纳:只定义什么不是艺术片。
旨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促进角色的戛纳,被誉为天才电影集合地,却没有给艺术电影下过明确的文字说明,“戛纳标准”被很多影迷认为是“挑战传统”。
戛纳评委会主席曾表示,戛纳的标准完全独立自主,但是除了竞赛单元之外,电影必须注重市场方向,负责渠道的电视台,或者承担资金的赞助商,都是戛纳服务的对象。对于电影本身,戛纳“金棕榈”尽量宽容,但是反对学院模式化和通俗化。
威尼斯:艺术在于严肃和创新。
威尼斯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
威尼斯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197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
柏林:艺术要甘于做“冷门”。
柏林电影节的最大传统,是集纳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立场阐述,从新闻快餐中,发掘客观公正、深入报道热点的影像资料。
有影评人认为,入围柏林的影片,一般都有鲜明的观点,“力图贴近真实生活和揭露假象,诉说伤痛,总结经验并提炼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标准
❸ 柏林电影节改为线上举行,这个电影节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因为德国疫情的反弹严重,原定的2021年第71届柏林电影节改为线上举行,这是首次线上举行的柏林电影节,形式和内容值得期待。柏林电影节具有很长的历史,在世界电影节也有重要的地位,每一届都备受关注。。
三.柏林电影节的地位
作为一个老牌的国际电影节,它的地位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的电影节之一,受到了国际上电影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柏林电影节在地位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代表了德国人的文化发展地位和政治倾向。
中国电影第一次取得柏林电影节上的金熊奖是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
❹ 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什么含金量有多高
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与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世界三大电影节”由此可见,柏林电影节含金量是很高的。
柏林电影节在1951年创立,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并且柏林电影节关注的更多的是政治和社会现实相关的电影,柏林电影节的评奖流程一般由选片和评审团投票两个部分组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苏冷战格局的结束,柏林电影节虽然还是以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主题,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其他奖项,最佳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美工的银熊奖还有优秀青少年,儿童片的水晶熊奖以及同志片的泰迪熊奖,总的来说,柏林电影节含金量是很高的,影片进入就至少是被得到认可了的优秀影片。
❺ 国际四大电影节对入选影片都有什么要求
一、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而已,和中国的“华表奖”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个本土的电影奖项,但从他没有“最佳外语片奖”来看他也不是国际性的,而电影节的定义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初期,是由各国选送自己的电影来参赛。1972年,总代表莫里斯·贝西(Maurice Bessy),电影节主席法伍尔·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会毅然决定戛纳电影节自此将是参赛影片提名的唯一决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围内提名参赛影片。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很快被其他的电影节效仿。
❻ 欧洲三大电影节各自特点是什么 ,他们选片品味有何区别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节,每年八月至九月在丽都岛举行。最高荣誉奖是金狮奖,聚焦于各国电影实验者。威尼斯电影节的宗旨是为严肃的艺术服务,由此可见他们的态度有多么认真了。威尼斯电影节支持创新,对于那些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是大大支持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孕育了很多世界电影大师。
其实这三大电影节的品味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的宗旨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地域限制,入围电影、导演、演员都可以来自世界各地。三大电影节虽然初衷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看重高关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个性和创新是他们的口味。这一点奥斯卡电影节就不同了,它比较看重商业和政治因素。
❼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❽ 第57届柏林电影节
57届柏林电影节
时间:北京时间2月8日至2月18日 颁奖地:主会场 Berlinale Palast
评委阵容
第57届柏林电影节日前公布了评委会阵容,今年将有七位国际影星和电影专家参与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一同决定金熊与各项银熊奖的归属。《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将出任评委会主席,中国香港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将同巴勒斯坦女演员希亚姆·阿巴斯、德国老牌演员马里奥·阿多夫、墨西哥当红小生盖尔·加西亚·贝尔纳、美国影星威廉·达福,以及丹麦电影剪辑师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评委。
评委会主席:保罗·施拉德
作为导演,《美国舞男》是保罗·施拉德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施拉德更为著名的身份是《出租车司机》(1976年)的编剧,该片的剧本几乎改写了美国电影发展史。他与马丁·斯科塞斯之后还成功合作了《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稣最后的诱惑》(1988年),延续了这对黄金搭档的辉煌。1978年,施拉德首执导筒推出影片《蓝领》,1985年又执导了《三岛由纪夫传》,1991年,他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影片《迷情杀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执导的犯罪剧情片《迷幻人生》曾参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角逐。
评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国权威业内杂志《综艺》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电影人之一。由她监制的影片包括曾创造香港电影神话的《无间道》以及徐克的《七剑》。
希亚姆·阿巴斯
这位巴勒斯坦女演员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剧本并曾任导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叙利亚新娘》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超宽的戏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时》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外,她还曾出演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
马里奥·阿多夫
德国演员马里奥·阿多夫曾出演过超过120部电影和电视剧,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他曾出演过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执导的《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和《铁皮鼓》、法斯宾德的《罗拉》和迪特尔执导的《罗西尼酒店》。
盖尔·加西亚·贝尔纳
他的银幕表演处女作就是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爱情是狗娘》,这位墨西哥男演员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国际影坛闪光。巴西导演沃尔特·萨勒斯之后选择他在《摩托车日记》中出演青年时代的切·格瓦拉,还曾主演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学》去年曾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他与伊纳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奥斯卡奖的有力争奖影片。
威廉·达福
威廉·达福位列当今口碑最佳的几位美国实力派演员之一。他塑造过无数复杂、阴暗、内心纠结的角色,1980年,他凭迈克尔·西米诺的《天国之门》一鸣惊人,1986年在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中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近年来,他在商业和艺术电影两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侠》大获票房成功的同时,他还不断与科南伯格、拉斯·冯·特里尔、斯科塞斯等导演合作。
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担纲丹麦知名导演拉斯·冯·特里尔迄今为止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辑师,其中包括《医院风云》、《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镇》以及《曼德莱》。
开幕片《玫瑰人生》
另据电影节组委会本周三发布的消息,法国“小鸟歌后”埃迪思·皮亚芙的传记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将开启本年度的“金熊”之争。
在埃迪思·皮亚芙逝世近40年后,由法国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从追思和揭秘这两个角度出发,重现了这位法国传奇香颂女伶充满激情的生平故事。该片由音乐录影带导演奥立维埃·达昂执导,玛丽昂·歌蒂亚主演,“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将饰演发掘皮亚芙的伯乐。
生前,皮亚芙与让·谷克多、玛琳·黛德丽、伊夫·蒙当是好友,而她天鹅绒般高亢婉转的嗓音以及独特的舞台风格永远与《玫瑰人生》、《不,我没有遗憾》、《爱之颂》等经典香颂名曲被歌迷永远铭记。在辉煌的舞台灯光以外,皮亚芙在其喧嚣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谋杀、经历独子夭折的悲痛,以及两次失败的婚姻,并卷入了法国保卫战……现年30岁的女演员歌蒂亚表示,即便皮亚芙并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绝对是电影的好素材,“不管你爱不爱皮亚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会愿意去看一看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电影节的来历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等
------------
又:
柏林国际电影节始于1951年,最先是出于美国文化政治的动机,让西方世界的三条联盟有更为广泛的理念。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六年,柏林成为自由社会的样板,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这一电影节就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玛-伯格曼,萨提瓦伊提-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以及法国导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了国际辉煌。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一段很明显的停滞期。1970年出现了公众呼声,但与越战影片的出现并非巧合。1971年,除了传统竞争以外,还开创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在该电影节参展,东德也参加了这一届电影节。政治气候发生了改变,两德之间的各种协议纷纷签署。从此,柏林电影节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有四位导演对柏林电影节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阿尔福雷德-鲍尔是奠基者;沃尔夫-唐纳引入了改革,乌尔里奇-格雷格创立了论坛,莫里兹-德-哈德恩则是自1979年以来竞争机制、全景电影、电影回顾和儿童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开创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为她的动物塑像而一举成名。从柏林工艺学校毕业后,二十年代她的名气急升,1931年她进入了普鲁士艺术学院。由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离开了学院,但二战以后,她又重新得到了认可,有各种教学讲座邀请她,奖项和荣誉纷纷踏至。而自1951年开始的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电影节的金熊像雏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皮尔-雷本和柏林电影节主题乐
为纪念柏林电影节50周年,电影作曲家皮尔-雷本谱写了新的电影节主题乐。新主题乐强调了电影节的片头,每部电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这段片头。
雷本与法斯宾德合作多年,还与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国导演有过合作。如今他被认为是享有国际名声的最为著名的德国电影作曲家之一。
皮尔-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为柏林电影节创作主题乐的想法。那时法斯宾德因为影片Veronika Voss获得了金熊奖,为此雷本觉得应该给电影节一个音乐礼物,一个特别的主题乐。作品在1990年第40届电影节为官方电影节所认可,自此每部在电影节放映的影片的片头都要播出这段主题乐。
--------------------
第57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中国,王全安导演)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其他》
最佳导演银熊奖 约瑟夫-希达(《波弗特》)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胡里奥-查维兹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哈勒姆》
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Vanaja》导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 《电子人也无所谓》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奖(短片) 《Raak》 导演:Hanro Smitsman 荷兰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 《Decroche》 导演:Manuel Schapira 法国
《美》 导演:陈骏霖(Arvin Chen) 中国台湾/美国
终身成就奖 阿瑟·佩恩
❾ 著名的柏林电影节改成线上模式,与奥斯卡相比谁更具有权威性
柏林电影节将会采用线上的模式进行评选,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大家对这件事情议论纷纷,对此未有自己的看法,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如何看待这一次的线上评选?
其实这一点不管是对于柏林也好,还是对于整个欧洲也好,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毕竟如果真的参与了线下的评选活动,真的有可能导致这些参赛选手。毕竟一个大的评选活动将会由上万人参与到整个过程。而在这中间,如果要对每个人的身体进行检查的话,将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所以进行线上评选不仅省钱而且省事儿。
❿ 怎样参赛国际电影节(柏林、嘎纳)之类,九大电影节都是何时接受申请中国有没有组织者
戛纳国际电影节:不仅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每年 5 月举办一次,为时 2 周。举办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评价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 电影节期间,每天平均要放映三四十部故事片,这些影片分为比赛节目和非比赛节目两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这个电影节的特色是每次都有一个主题。 威尼斯电影节在 1934 年举办第二届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二次大战期间停办 7 年),大都在当年八九月间,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欧洲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之一。目的是通过放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促进全世界国际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并为发行影片提供机会。电影节主要内容是合作故事片及短片的评比,同时举行故事片、长纪录录片、短片、动画片观摩展。每次放映的各类影片有二三百部,有时高达五百部。同时一种类型的影片,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部。在会外放映的影片,每种也不得超过八部。电影节期间,还为电影工作者举办专场演出,举行电影座谈会,举办青年电影论坛,或为某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有代表性的影片回顾展,以探讨电影的新倾向、新流派。另外还设有国际电影市场,进行电影交易。 柏林电影节原在六七月间举行,自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竞争,提前至二三月间举行。
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前十九届奥斯卡奖只评美国影片,从第二十届起,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11月1日至下一年10月31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该国的电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且须加上英文字幕,送交学院外国片委员会审查。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五部提名影片。观摩完五部影片后,再由四千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该项奖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个人。
东京国际电影节在日本东京举行,它起步较晚,创办于1985年,但是由于财大气粗的日本政府和财团的资助,电影节的经费充足,所以规模大,起点高。每两年举行一届,活动内容丰富,仅电影大赛就有二种:国际电影大赛和青年导演作品大赛。国际电影大赛设: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等。青年导演奖设:金樱花奖、银樱花奖、铜樱花奖。此三奖同时还颁发巨额奖金。青年导演作品大赛由于奖金丰厚更具吸引力。但此项大赛规定,凡参加比赛的导演年龄要在35周岁以下,作品不满5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赛在发掘青年导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借此促进香港电影的发展,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台湾金马影展是中国台湾年度性文化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欣赏艺术电影推广国内外电影,进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