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这部影视作品怎么样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看漫画的,虽然之前一直接触的都是国漫,比如说《罗小黑战记》、《大理寺日志》、《当神不让》等等。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日漫,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当时,让我掉入日漫坑的这部动漫,就是被很多人称之为没有下限,“我愿用我的下限换它不完结”的《银魂》。虽然,《银魂》还是完结了,但是只要没看最后一集,我就自动认为没有完结。除了《银魂》,最近我被很多人安利了《鬼灭之刃》这部动漫。多人的按头安利,不由得让我兴趣倍增。
因为玩阴阳师的原因,正好那个时候阴阳师与《鬼灯的冷彻》有联动。导致自己后来误把《鬼灭之刃》与《鬼灯的冷彻》搞混。但是,好在看了两部动漫之后得知二者并没有什么关联。动漫《鬼灭之刃》是由吾峠呼世晴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周刊少年JUMP》,多少了解日漫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期刊中,刊载了很多大火的动漫。我钟爱的《银魂》也在此上连载过。《鬼灭之刃》在2018年6月4日这一天,在《周刊少年JUMP》第27号上发表了动画化的消息。这个消息,想必让很多粉丝兴奋不已。而且《鬼灭之刃》的动画版,在2019年4月开始放送。
Ⅱ 谁给我推荐几部反映近代日本的电影吧
近代日本,一般是指美国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这样来看,包括幕末时期、明治时期、大正时期、昭和时期。
首先要看题主喜欢哪一种类型,因为日本在相关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作品非常之多,种类也很复杂。
比如有佐藤健主演的《浪客剑心》,总共三部,属于漫改电影,非常好看。
而同一时期的正剧,我推荐《坂上之云》,男帅女美,而且尊重历史,每一集都有90分钟左右,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的原著,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中日甲午战争等等,该片拍摄时得到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协助拍摄。
然后就是阿汤哥主演的《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主角的原型来自于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
如果题主愿意看大河剧的话还有《龙马传》。
接着往后说,大正时代的剧集我没有涉猎,原本大正天皇在位时间不长,而且转眼就进去了军国主义时代。
昭和时代的电影,建议看美国人拍摄的《父辈的旗帜》与《硫磺岛的家书》,反战色彩很明显。
日本本国的话,有《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其他我也涉猎不多,不敢贸然推荐~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Ⅲ 望乡电影讲的是二战前的故事还是二战后的故事
影片改编自山崎朋子的纪实文学《山打根八号娼馆》。
反映了数以万计的日本妇女,
在明治时期(1868~1912年)和大正时期(1912—1926年),
被送到国外(从西伯利亚到非洲),以“人力资本’’的形式赚取钱财回日本刺激经济。
Ⅳ 鬼灭之刃的背景“大正时期”有什么意义吗
《鬼灭之刃》是一部设定非常严谨的作品,在鬼杀队与无惨的千年对抗当中,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严格按着历史进程来叙述的。而鬼灭所在的大正时代,已经是现代化比较全面的时代了,很多科技都开始兴起。尤其是枪支弹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鬼杀队在和恶鬼这样超越常理的怪物对战的时候,并没有像电影《生化危机》里面一样使用枪,而是使用了更为落后和原始的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鬼杀队放弃更为先进的攻击手段,选择了这个古老的冷兵器呢?
大正时代。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时期,1912年—1926年,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大致平稳发 展,加上时值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令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这个时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
Ⅳ 日本大正时代的服饰风格是
大正时代洋服取代和服成为流行的服式。
女性主义的抬头,使得服装西洋化变得不再是局限于男性,女学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 行灯袴 变为后期西化的水手服。男性流行西服。女性方面,出现鲑色和紫色等晕色的华丽外褂和外套。
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也是一个洋服取代和服的转折点。由于灾后社会动荡,抢掠时常发生,穿着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和服紧身的剪裁影响而成为贼人抢掠的目标。翌年, 东京妇人子供服组合 发起了妇女服装西洋化的行动,使洋服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穿着。
(5)大正时期电影扩展阅读:
时代背景
大正时代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
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
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从而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大正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性,即主张确立近代自我,宣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成为大正文化的基调。
Ⅵ 有部老电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燃烧的港湾
燃烧的港湾 (1997)故事梗概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 1945年,日军败局已定,为挽回局势,日军决定在香港索罟湾修建一个庞大的潜艇基地,负隅顽抗。 日驻港司令大井正中将召来左藤少佐负责此项工程。佐藤参军前是建筑工程博士,气质儒雅,精明干练,满怀对天皇的赤诚。而他的负责警戒的搭档黑寿大尉性格暴戾。两人心中互存敌意。 悬挂着中立国国旗的“玛丽大婶”号货轮停泊香港,全副武装的日军突然“征用”了“玛丽大婶”号,将船上所有的人都押往索罟湾当劳工。随船被带走的还有水手何伟力新婚的妻子郑玲及郑玲的女友徐美丽,徐美丽对船长洪达一见倾心而留在船上过夜。一批外籍工程技术人员也被带到索罟湾孤岛上。 日军限令兰个月完工,劳工们日夜超负荷作苦力,还要遭受黑寿惨无人道的虐待。许多人都生病了,病倒的人被送去“医院”。何伟力想逃跑,偷偷攀上了去“香港医院”的卡车,没想到看到的竟是将病人扔到岛上山洞里活活烧死。何伟力吓疯了。 水手关雄不堪凌辱跳到海里逃跑,被黑寿用摩托艇的螺旋桨叶片割碎了身体。山洞塌方,许多人被砸伤。 何伟力说出病号被日军烧死的真相,外籍工程师梅森终于同意配合洪达的逃亡计划。 黑寿要执行司令部的命令,将劳工全部杀死。 竣工时,劳工们抢先行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洪达让从火海中逃出的水手登上“玛丽大婶”号,自己则带船员孟大海去炸毁这个潜艇基地。 洪达与佐藤怒目相视,孟大海跳进敌潜艇拉响绑在身上的炸药,洪达驾驶摩托艇迎着枪林弹雨冲进潜艇基地,潜艇及整个掩蔽洞被炸飞上了天。 洪达奇迹般地从火海中游向“玛丽大婶”号,徐美丽跳进海里,两人相拥在海水中。
Ⅶ 想要了解日本大正时期,有哪些书籍,电视剧或电影可以
日本电影《华之乱》。
Ⅷ 日本恐怖电影的发展历史
日本恐怖片的另类风格和东方色彩,以及依赖故事和角色来制造心理恐怖的方式,大大有别于好莱坞依靠特效和血腥的手法。
日本恐怖片都是利用了人的心理才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心里总是有害怕的东西,有些东西就算原来不怕,听过看过之后,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些印象,就是潜意识。再加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和音效,就让人的沉浸在一种恐惧的心理中。也许就是对死亡的恐惧,那是最本能的心理。这个通常是惊悚片里用来折磨人精神承受力方法。
简略阐述日本恐怖片的历史发展与美学特色,并据此将日本恐怖片粗分为三类:
怪谈片
形成于战前并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臻于全盛,至七十年代趋于消亡。此类影片以日本传统的怪谈(故事)为剧情蓝本,将歌舞伎能剧美学融入电影。其情节模式或较为单一,这恰使其摆脱了叙事铺陈的束缚,而致力于古典美感的场面调度与视觉营造,甚而追求那种幽玄的意境。
过渡时期的诸种日本恐怖类型
成于五十年代,并往往以英美恐怖片为原型或从中汲取灵感。(二战时期欧美多数国家的电影在日本被禁) 怪兽片(无疑可以看到King Kong的影响,但将其置于核战阴影下的日本,并从5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scifi horror中汲取了不少类型元素) vampire film(以Universal Horror与Hammer Horror为原型) torture film(以江户时期德川幕府的刑罚为原型。) 怪奇映画(改编自日本怪奇小说或推理小说,或以日本历史上的带传说色彩的真实事件为蓝本) 这一时期的日本恐怖片也逐渐变得erotic(怪谈片同样如此甚至更甚),一如当时的European horror。 七十年代片场制式微后对于恐怖片的面貌有很大影响。体现在地下电影开始冒头,最著者如冢本晋也的《铁男》.原有的torture film也变得更阴暗,并逐渐与splatter film合流(形成我所谓的torture-splatter film),后者受70年代美国的splatter,proto-slasher film的影响。这些似乎有些庞杂凌乱的发展趋势最终在90年代初催生出所谓的
J-Horror
这一时期的日本恐怖片不再简单模仿西方,且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相对2而言) 表现在制作层面,片场制的式微使得绝大多数作品难以获得高昂的预算,因而多为低成本电影或为电视,录像制作的类电影产品。这对于其美学风格有很大影响,表现在手提,实景的运用(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不少影片也表现出伪纪录片倾向(这种趋势在欧美恐怖片中也有,不过日本似乎更突出些)。最重要的,此类影片在国内被冠名为心理恐怖--这其实不太准确,也未能与欧美早已有之的psychological horror区分开来,但不管怎样,J-Horror确实表现出一种区别于欧美乃至日本传统恐怖片的特色,这正是我试图在文中所详细分析的。 日本恐怖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以<;午夜凶铃>;、<;咒怨>;等为代表作的恐怖片无论从内容上、或是风格上、还有内在意识上都和世界恐怖片的总体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一批影片中,"御灵"这一题材频繁出现,具有母题的意义,与西方同类的复仇题材的恐怖片相比,御灵复仇反映出了深刻的审美和文化差异,因此,御灵成为日本恐怖片与西方恐怖片相比最为特殊的题材.
吸引人的五大要素
具有双重性的女性主角
日本恐怖片中的主角多为女孩,她们既美丽又恐怖。在表现出骇人的残忍和邪恶的同时,也有令人同情和惋惜的一面。无论是贞子、花子或是恶灵,她们身上邪恶而恐怖的力量都源自人性深处的黑暗,源自心灵的不安宁与强烈的孤独感。影片在恐怖的外表下呈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这种双重性因素正是日本恐怖片的关键元素之一。《午夜凶铃2》中的莎玛拉就秉承了贞子的特质。
虚无缥缈的恐怖意象
日本恐怖片深得东方神秘主义的传统,恐怖不是来源于视觉刺激,而是来源于想像。《午夜凶铃》系列、《鬼娃娃花子》等日本恐怖片中鬼怪的形象都是不确定的缥缈幻影,这种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处理手法让观众的期待心理愈加浓厚,恐怖感水涨船高。这体现了东方文化长于写意的一面,有浓郁的东方玄学色彩。
寓动于静的内敛气质
日本文化有内敛气质,寓动于静是日本恐怖片的一大特性。日本版的《午夜凶铃》中没有好莱坞恐怖片中常见的血腥和暴力,黑白灰的基本色调、缓慢的节奏、平淡的对白,用日本文化中独有的沉稳与冷静来叙事,却步步为营地迎来让人屏住呼吸的至惊至恐。它用一种相对原始的电影语言,突出表现了对意境的营造、悬念的铺垫,用影片节奏、光线、化妆和配乐来给观众营造一种从内至外的恐怖。
源于日常生活的恐怖元素
日本恐怖片的道具都是日常用品,常常出现录像带、电话、头发、镜子、影子、水、废弃的建筑以及莫名其妙现身的东西。真正的恐怖不是恶形恶状的鬼,而是一束冰冷的目光、一丝邪恶的微笑和某些你欲知未知的、带禁忌性质的隐秘。中田秀夫此次在《午夜凶铃2》中,仍旧反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突发的电话声和没关的水龙头。
末日意识的时空观
日本恐怖片中常有的主题是人类如何在封闭的空间中招惹鬼灵。撞鬼的空间往往幽闭如同荒岛,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明显是对岛国的暗喻。由于日本时常受水害的侵扰,因此水被看作死亡的象征,“水”的意象也成为日本恐怖片中标志性的元素。另外,时间也一直给日本人带来恐惧,尤其是当时间被注入讯息,变成历史之后。这可以追溯至如樱花般短命的大正时期,大正天皇在位期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造成死伤无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醒目坐标,由此产生的末日意识成了近代日本的恐怖源头。此次《午夜凶铃2》为了拍出水的恐怖和末日感,就专门到一个荒岛取景。
比较著名的日本恐怖片
午夜凶铃系列
咒怨系列(清水崇的,东方恐怖,极其邪恶!)
鬼娃娃花子(跟贞子一样出名)
美发尸(又名《恐怖爆发》)
鬼水凶灵(原著铃木光司,《午夜凶铃》作者)
预言(鹤田法男导演)
富江系列(伊藤润二原着,清水崇导演)
鬼来电系列
东瀛鬼咒(分五个故事,有大导演)
稀人(冢本晋也+清水崇)
壁男(风格很特别)
铁男系列(很cult,冢本晋也作品,特技不错,不太恐怖)
感染(清水崇导演)
恶梦侦探系列(冢本晋也作品,特技没的说)
出航噩梦(铃木光司原着,鹤田法男导演,被收在美剧《恐怖大师》里了)
轮回(清水崇导演)
濒死之绿(乙一原着)
催眠
匹诺曹946号
漩涡(伊藤润二原着)
阴阳师系列(绝对经典)
怪谈比留子(冢本晋也编导)
裂口女(感觉很像《咒怨》)
涉谷怪谈系列
半身死灵
美味地下铺
日韩恐怖片(非排行榜)
1303大厦
死魂曲
怪谈新耳袋
裂口女
恐怖童话
下水道的人鱼(禁片,非常恶心,不建议观看)
传染歌
鬼卜怪谈
灵缚
怪谈鬼人偶
尸怨
鬼家怪谈
大逃杀
真奈的诅咒
鬼样少年少女
最后的晚餐
鬼井
望给分,谢谢。
Ⅸ 《鬼灭之刃》的背景是大正几年
《鬼灭之刃》的背景是大正1912年到1926年。
电视动画《鬼灭之刃》改编自吾峠呼世晴创作的同名漫画,于2018年6月4日在《周刊少年JUMP》2018年6月第27号上发表了动画化的消息。动画由ufotable负责制作。
于2019年4月放送开始。 日本大正时期,那是一个吃人的恶鬼横行的世界,一名家人被鬼杀死,妹妹也变成了鬼的主人公炭治郎,在猎鬼人的指引下,成为了鬼猎人组织鬼杀队的一员,为了让妹妹祢豆子变回人类,为了讨伐杀害家人的恶鬼,为了斩断悲伤的连锁而展开了战斗。
《鬼灭之刃》是一部设定非常严谨的作品,在鬼杀队与无惨的千年对抗当中,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严格按着历史进程来叙述的。
《鬼灭之刃》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浓厚的日本文化氛围,什么和服、面具、武士、剑道、刀匠、鬼杀队、主公等。
所以必然需要一个契合这些日本文化的时代背景。大正时代作为一个转折的年代,非常适合做为故事的舞台,时髦值很高,配合主角方飒爽的队服,漂亮的和服,人物就能在登场给人浓厚的印象(炭治郎是我见过第一个出场带耳饰的少年漫男主)。
大正时代。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时期,1912年到1926年,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大致平稳发 展,加上时值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令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个时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Ⅹ 《鬼灭之刃》的背景是大正几年
《鬼灭之刃》的背景是1912年到1926年。电视动画片鬼灭之刃改编自漫画家吾峠呼世晴创作的漫画系列鬼灭之刃的第一卷至第七卷,漫画第1话至第53话,于2018年6月4日在周刊少年JUMP2018年6月第27号上发表了动画化的消息。
鬼灭之刃剧情概述
大正时期,日本。卖炭的心地善良的少年炭治郎,有一天被鬼杀死了家人。而唯一幸存下来的妹妹祢豆子变成了鬼。被绝望的现实打垮的炭治郎,为了让妹妹变回人类并讨伐杀害家人的鬼,决心沿着鬼杀队的道路前进。人与鬼交织的悲哀的兄妹的故事,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