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詹妮弗·劳伦斯是不是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
最年轻影帝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就是在2003年凭《钢琴家》得奖的阿德里安??布罗迪,不过当年他也快30岁,其实不算很年轻,应该能做最年轻戛纳影帝柳乐优弥的爸爸啰! 最年轻影后 1987年,芳龄21岁的玛莉玛特莲凭《无言的爱》夺得影后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而从小已经失聪的她也是史上唯一的伤残影后,聋了也能成为影后哦,这不就比那些走音也能获奖的香港歌星还要强啰! 最小得奖人 奥斯卡史上有不少年纪小的得奖人,比如12岁时(199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安娜??帕奎因(《钢琴别恋》),以及11岁时(197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塔特姆奥尼尔(《纸月亮》)。但说到最小的得奖人就应该是在1935年夺得特别奖的秀兰??邓波儿,当年她只有7岁,大会还安排由和路迪斯尼颁奖给她,但是我想当年的她应该比较喜欢米奇老鼠!
记得采纳啊
Ⅱ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哪些
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1、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2、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亦译作康城或坎城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于每年5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3、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创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以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柏林国际电影节于每年2月间举办,为期两周。
(2)欧洲三大电影节最年轻影帝影后扩展阅读
欧洲三大电影节“三大满贯”获得记录
1、最高奖大满贯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夜》柏林金熊(1961)、《红色沙漠》威尼斯金狮(1964)、《放大》戛纳金棕榈(1966)。
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戛纳金棕榈(1970)、《西塞英雄谱》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点》威尼斯金狮(1993)。
2、最佳导演大满贯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狂野之爱》戛纳最佳导演(2002)、《血色将至》柏林最佳导演(2008)《大师》威尼斯最佳导演(2012)。
3、二等奖大满贯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4年《马太福音》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971年《十日谈》柏林评审团大奖、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纳评审团大奖。
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银狮奖、1994年《活着》戛纳评审团大奖、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柏林评审团大奖。
4、最佳男演员大满贯
杰克·莱蒙:1979《中国综合症》戛纳影帝、1981《奉献》柏林影帝、1982《大失踪》戛纳影帝、1992《大亨游戏》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儿》戛纳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员大满贯
朱丽叶·比诺什:1993《蓝》威尼斯影后、1997《英国病人》柏林影后、2010《合法副本》戛纳影后。
朱丽安·摩尔:2002年《远离天堂》威尼斯影后、2003年《时时刻刻》柏林影后、2014年《星图》戛纳影后。
6、终身成就奖满贯
让娜·莫罗:1992年终生成就金狮奖、2000年终生成就金熊奖、2003年终生成就金棕榈奖。
7、主演最高奖满贯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纳金棕榈奖、1961年《夜》柏林金熊奖、1962年《家庭日记》威尼斯金狮奖。
巩俐:1987年《红高粱》柏林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戛纳金棕榈奖。
Ⅲ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历届之最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 陈凯歌
中国导演陈凯歌于1993年第46届凭《霸王别姬》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过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包括华语影人)。
最年轻的影帝/影后:
柳乐优弥
2004年第57届年仅14岁的日本演员柳乐优弥凭《无人知晓》击败中国男演员梁朝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乔迪·梅
1988年第41届年仅13岁的英国演员乔迪·梅凭借《分离的世界》与同片的另两位女演员芭芭拉·赫希、琳达·姆夫西一起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
唯一荣获金棕榈奖的纪录片:《华氏911》
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于2004年第57届获得金棕榈奖,从而成为历届上唯一一部荣获金棕榈奖的纪录片。
首位获得荣誉金棕榈奖的女性影人:阿涅斯·瓦尔达
2015年在第68届戛纳电影节闭幕典礼上,将颁发荣誉金棕榈奖给阿涅斯·瓦尔达。阿涅斯·瓦尔达是首位领到该奖座的女性导演:她以传奇性的幽默感发表感言:“我的电影从来没像他们的卖座!”
Ⅳ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大
陈冲当年和刘晓庆拍完电影《小花》,大火。刘晓庆一路上扬,走到人生高峰。而陈冲却选择了远赴重洋。
陈冲既美国电影《大班》之后,在好莱坞也演绎一些其他角色。中年以后才又转战国内,在《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中,也有过些很好的表现。
巩俐就不说了,谋女郎出身,和张艺谋合作若干重磅之作,加之和张艺谋的恋情,一度风光无限。如今虽然也已经是高龄演员,但依然自带光环。气场满满。
个人觉得到了这个咖位,就没啥可比性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轨迹。表演风格迥异、艺术造诣已经形成。
如果要说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人。都是人生定位清晰的演员。正因为如此,虽然时代变迁,但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且不可动摇。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山比天高?女演员能做到她们几个这个程度的,可谓凤毛麟角。就不必再分高低了吧?
1、个人感觉还是陈冲,虽然巩俐年轻一些、获得的名头多些、国际上的奖项多些、还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但是,就首创性、开拓新、革命性来说,感觉还是陈冲走得早、走得快、步子也相对大很多,可能很多现在的国际电影行家、机构对巩俐的评价要高些,国内舆论更是把巩俐推向了“巩皇”的位置了;
2、但我还是认为,在中国电影史上真正走出去了的、真正在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中心立住脚了的、对整个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有开创意义的、从华裔电影演员被世界承认的角度来看的,还是首推陈冲,而且非陈冲莫属;
3、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就不用说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都封锁过中国,中国几乎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绝缘的,联合国合法席位也是1971年10月恢复的,奥运会恢复参赛甚至到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了。那么,中国电影全面复苏是哪一年?
4、应该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0年恢复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为标志的,而陈冲就是时隔十七年后,中国电影评奖的第一个百花女皇;而巩俐第一次获奖是1987年,还是当时并不被人熟知的柏林金熊奖,第一次获国内的金鸡奖就更晚了,是 1992年了;
5、陈冲只比巩俐年长4岁,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演员了,陈冲因主演《小花》一炮走红、大红大紫的时候,巩俐还在济南泉城中学读书;陈冲只身闯荡好莱坞,主演《大班》的时候,巩俐还在中戏读书;陈冲因主演《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巩俐因为主演《红高粱》才刚刚成名,成为了风头可以比肩当年陈冲那么大名气唯一潜在的明星;
6、陈冲的顶峰之作应该是《小花》、《末代皇帝》,还有出任导演拍摄的《天浴》;巩俐的代表作应该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相比之下,唯有《末代皇帝》是好莱坞获奖作品;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而言,巩俐是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等数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而陈冲也担任过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巩俐哪些职位,其实跟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有关,而跟电影艺术本身关系似乎不是很大;
7、还有一点,就是巩俐再多的评委会主席都比不了的,陈冲还是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是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陈冲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的,英语比汉语说得都要流畅,而且常年生活在美国,在好莱坞圈子里出入,内在的那种国际范、国际视野、国际思维,肯定是巩俐比不了了;
8、就拿两个人的现状来看,同是最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巩俐是《夺冠》的主演,陈冲是《误杀》的配角,但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尽管巩俐的郎平是《夺冠》中最出色的,但跟陈冲比较一下,陈冲的功夫还是要比巩俐老道些,刻画人物的内心还是要深刻些,陈冲是那种骨子里面都出戏的人,是人戏合一、渗入到了角色灵魂中的人。
9、虽然两个人都已经加入外国籍了,但巩俐在国内比陈冲的活动范围要大,特别是因为有当今国内第一大导张艺谋呵护着,巩俐和陈冲,有点像一个是体制内的模范演员、出场的机会多、评奖的频率高,而一个是民间的武功高手、行走于江湖、混迹于市场、见好就收、闲云野鹤般的存在着,总体上感觉呢,还是老陈的武功强大些、江湖地位要高些。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大?我觉得是巩俐,陈冲是曾经去老美好莱坞求发展多年,后来回到国内发展,偶尔表演角色,有时作个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大概是她成立了自己公司后的一些露面而已。
巩俐虽然已经出嫁,此前给大家留下诸多不灭的记忆,个人浅谈在国外电影节中,巩俐受过多次邀请包括去做评委,无论她的个人气质或者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中,走红毯都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就她俩而言:陈冲出国发展更早,而巩俐参演的国外电影都是国外大导演的邀请。陈冲是用美国的方式改变自己,而巩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此说来:我感觉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
1、陈冲在1979年拍摄完电影《小花》之后不久,被意大利导演在停车场发现,由此她去国外拍摄了美国电影《大班》,在1990年才在好莱坞开始演绎一些角色。
2、巩俐比陈冲小四岁,从1987年的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而获柏林第三十八届金熊奖,成为华语电影首部影片连获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及亮点。1996年巩俐的电影《菊豆》再获第四十三届嘎纳电影奖项。
本人回答的不够完全,仅从奖项上看巩俐获国际奖项较多,名气大振,应邀多次受邀做国际电影节评委,远比陈冲更优秀。
巩俐和陈冲都是老牌女演员,按资列陈冲在演艺圈最早出名,如今听到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让人记忆犹新,1979年陈冲演《小花》17岁就获得了百花金鸡奖,不同凡响,剧中的人物主演陈冲和唐国强,刘晓庆…都是实力派演员,那时《小花》这部电影,颠覆了70.80年代人对战争片的热爱,陈冲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女神,包括刘晓庆,电影中的唐国强英资帅气。
唐国强和陈冲
那时阵冲很火,上过《大众电影》封面,她演的《未代皇帝》在影史中成为经典,获得了第六十局九个奖项,金马奖 评委团主席 ,2007年陈冲和巩俐为了两部威仑斯竞赛电影,两个人产生心结负相打压。
小花
1987年巩俐演的《红高梁》一炮走红,成为演艺界演技最好的女演员,出生于北方的巩俐身高体长,丰满迷人,很有气质,显露出东方女性的独特,她演的《红高梁》《秋菊》《大红灯高高挂》电影,还有和阵凯歌合作《霸王别姬》带有文艺,纪录性,比较封建的电影,演出女性被压抑又反抗意识,获得许多奖项,影响力极大,2020年9月25日参赛电影夺冠,
巩俐和阵冲
陈冲在最红的时候,她像电影里的小花一样,喜欢外面的花花草草,事业心重,后来到囯外去发展,在美国演了一部《大班》电影很火,让美国人觉的好奇,在欧美各地播放。当然年代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时间久了,许多人对她慢慢淡忘了,被国人吐槽,都30多年的事情,那时阵冲在香港演出身价比较高,一般影片公司存在负担,所以阵冲在香港美国受重用的。
巩俐
陈冲性格潇洒的女演员,曾经在好莱坞拍一场戏几千万美元,随着年龄回国内。近些年阵冲又是演员又是导演,她自己导演的《天浴》获的了金马最佳导演奖,还导演了许多电影,2020年陈冲和张艺谋串友。
当然巩俐和陈冲影响力各有不同,都有独特之处,红高梁, 小花 经典。
两人都是属于国际影星,要论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更大?当然是 巩俐 。
不过陈冲也很优秀,如果将问题换成谁的戏路更广,演技更好,那就是非 陈冲 莫属了。
那么言归正传,回到这个问题。
巩俐中国女演员数不胜数,独独只有她能称“ 皇 ”。
还记得16年的戛纳电影节,多少明星网红挤破了脑袋,只为在红毯上多争取几秒钟时间面向各国媒体,甚至有女星赖着不走,被强制性“请”走的,如此操作让人贻笑大方。
等到巩俐出场时,各国媒体沸腾,相机闪光灯咔咔不停,官方直接给了巩俐几分钟的开场特写,巩皇排面到位,气质拿捏的足足的,这影响力没谁了吧?
陈冲
作为巩俐的前辈,当然也是十分优秀的,不仅限于演员身份,她还是有名的导演,作品两次获得金马最佳。
但陈冲是属于“平淡”型的风格吧,不爱热闹,虽然每隔几年也会有作品问世,可在掀起一阵风波之后又突然销声匿迹。
现在她本人定居美国,论国内外知名度和地位,她还是略逊巩俐一筹。
地位与资源巩俐55岁,陈冲也到了59岁的年龄,对于这个年纪的女星,大多淡出圈内,或者演一些配角。
要看一个人的地位如何,此刻, 商业价值和 社会 资源显得无比重要。
55岁的巩俐现在和娄烨合作,2020年出演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同年主演电影《夺冠》中的郎平,全球上映。
在今年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奖。
59岁的陈冲,在2016年友情出演了《如懿传》,2019年主演《误杀》,2020年友情出演《坚如磐石》,多是接演一些配角的戏份了。
看她的社交平台动态,目前是在沉淀状态,她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家庭上。
结论综上所述,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谁更大, 巩俐实至名归 。
毫无疑问,是巩俐。
从巩俐到“巩皇”,她的成就和国民性接受度,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成为了一个传说。
巩俐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同一“缪斯”,是大陆电影在欧美最重要的符号,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员这个属性本身。作品演技奖项星光荣誉,也许某一项她不是最强的,但都是最强之一,综合起来就是顶级的代表。两次欧洲三大主席,东京上海电影节主席已经可以说明她的国际分量了。
在A类奖项方面一骑绝尘:
1992年,第49届 威尼斯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秋菊打官司》。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漂亮妈妈》。
1993年,第43届 柏林 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大奖。
2004年,第57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纪念大奖。
2019年,第72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跃动她影——卓越女性电影人奖。
与此同时,在2016年戛纳电影节上,巩俐作为开场嘉宾,戛纳电影节官方给出了几分钟的个人特写,欧洲三大电影节表演奖得住、奥斯卡影后茱莉安摩尔,也仅能随其后入场,可见巩俐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影响和艺术成就。
与之相比的陈冲则较为逊色,她曾是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也曾多次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奥斯卡颁奖礼,是最早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女星。
她主演的电影《末代皇帝》使她几乎上遍了所有的美国杂志封面,她同时是澳洲影后、南斯拉夫影后、沃克电影节影后,以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也多次被美国《人物》(people)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曾担任柏林、夏威夷、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虽然成绩斐然又同时进军好莱坞,但陈冲相较于“巩皇”仍是不能与之并肩,巩俐的奖项和成就都远远超过陈冲,个人影响力更是独一无二的。
这么着说吧,其实是难分伯仲,但实际上巩俐确实影响力要大一些。
1、严格的说,陈冲是好莱坞影星,尽管她近年来也涉足华语电影,但对她的定位与介绍,应该是一位在美国发展的华人女演员、女导演。
陈冲是一个完全靠在好莱坞的打拼,而被美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认识的演员,这一点和巩俐完全不同。
陈冲当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但她1980年代初去好莱坞后才发现,在国内得的那么多奖和名气,在好莱坞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她从头开始,在好莱坞从头做起。
当然,让她跻身好莱坞明星行列的,就是那部《末代皇帝》,当年《末代皇帝》拿了那么多奥斯卡,陈冲表演那么优秀,却连个最佳女配角都没被提名,足见好莱坞的门槛有多高,偏见有多深了。
就算是《末代皇帝》让她出名,之后她也没有马上在好莱坞接到好的戏,而是奋斗了好几年,才在1990年代初,终于拍到大卫林奇的著名电视剧《双峰》,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而在所谓的好莱坞A类制作,也就是大片级的电影,其实陈冲是很难挤得进去的,她多年来其实演了很多独立制作的电影。一直到1993年的大片《天与地》,她才演到妈妈这个配角。
这之后,陈冲就好莱坞和华语片都拍,并开始尝试当导演和制片人。2000年,她导演了电影《纽约的秋天》,虽然不是那么成功,但终究是和好莱坞巨星合作的大制作电影。
近十来年,尽管陈冲多半的精力是在华语片这边,但美国的作品依然还是在拍,比如《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双峰:遗失的碎片》,美剧《马可波罗》等,应该说,陈冲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是有的,但没有巩俐大。
2 来看巩俐,她在很多国家,甚至是那里观众唯一认识的中国演员,比如某一次意大利著名演员索菲亚罗兰在接受访谈中,就说中国的演员,她只认识巩俐。
巩俐一开始演戏,就因为和张艺谋合作,频频在欧洲电影节亮相、得奖,所以她首先是在欧洲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红高粱》拿到金熊奖,让巩俐一下子被全世界观众认识。
《秋菊打官司》是威尼斯影后,这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含金量非常高。
她主演的《霸王别姬》更是拿到戛纳金棕榈奖,这样,巩俐在欧洲三大最重要电影节,都有影片得奖或她本人得奖。
巩俐最早演的国际制作电影,是好莱坞华人导演王颖的《中国盒子》
2005年,好莱坞A类制作大片《艺伎回忆录》,巩俐扮演初桃,这部日本背景的电影,女主角却多是华人女演员,这其实是华人演员的一个骄傲,因为当时日本真的找不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女演员来,所以只好找巩俐、杨紫琼和章子怡这样的华人女星。
2006年,巩俐又在好莱坞拍了《迈阿密风云》,扮演女主角,证明好莱坞对她的重视程度。
当时巩俐连续好几年拍好莱坞电影,2007年是《少年汉尼拔》
2010年拍了国际制作的《谍海风云》
2020年则拍了迪士尼的大制作《花木兰》
接下来巩俐还演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制作。
其中确认了的有著名导演马丁坎贝尔的《阿娜》
3、这样来说吧,巩俐是在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华人女演员没有之一,陈冲是之一,这就好理解了吧。
陈冲各方面都比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从各方面文化素质,艺术修养陈冲强得多。
红玫瑰和白玫瑰、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势均力敌。
巩俐在欧洲的影响力较大,无论是戛纳,还是威尼斯,抑或柏林,巩俐在这欧洲三大电影节上的表现锋芒毕露。
陈冲在北美的影响力较大,优秀的语言能力,通过和好莱坞知名导演的合作,积淀丰腴,演而优后又执导,奥斯卡评审身份,陈冲具有独特的魅力。
巩俐和陈冲都是中国内地在国际上有名气的演员,相比之下巩俐要比陈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
她们两个都是长相很大气的女明星,身材高挑,陈冲五官比巩俐要漂亮,巩俐气质上要好些。陈冲的电影《小花》、《青春》、《末代皇帝》……,都很经典,并且通过电影《末代皇帝》得过奥斯卡多项奖项,从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巩俐大家都知道是拍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而在国外电影节得奖,打开国际的影视之门。
巩俐,经常被国际上一些电影节邀请作为嘉宾,她的影响力要比陈冲大些。
Ⅳ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影后分别是谁啊
最年轻影帝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就是在2003年凭《钢琴家》得奖的阿德里安•布罗迪,不过当年他也快30岁,其实不算很年轻,应该能做最年轻戛纳影帝柳乐优弥的爸爸啰!
最年轻影后
1987年,芳龄21岁的玛莉玛特莲凭《无言的爱》夺得影后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而从小已经失聪的她也是史上唯一的伤残影后,聋了也能成为影后哦,这不就比那些走音也能获奖的香港歌星还要强啰!
最小得奖人
奥斯卡史上有不少年纪小的得奖人,比如12岁时(199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安娜•帕奎因(《钢琴别恋》),以及11岁时(197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塔特姆奥尼尔(《纸月亮》)。但说到最小的得奖人就应该是在1935年夺得特别奖的秀兰•邓波儿,当年她只有7岁,大会还安排由和路迪斯尼颁奖给她,但是我想当年的她应该比较喜欢米奇老鼠!
Ⅵ 你心目中的“小影帝影后”分别是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育良书记张志坚屡屡抛出火药味十足的言论,并发飙批评小鲜肉“拿天价片酬的演员认为是合理的,其实不合理,你们不配”等等。不仅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广大网友也为之连连叫好。其实,小鲜肉之中也有很多实力派,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未成年就因为技惊四座的表演而出名的小鲜肉们。
1.柳乐优弥,代表作《无人知晓》。14岁以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无人知晓》的男主角的身份,获得 2004年戛纳电影节影帝桂冠,成为戛纳电影节史上最为年轻的影帝。而那一年我们的影帝梁朝伟就败在他手下。
当年的这些小影帝、影后无疑都是小鲜肉,虽然后面他(她)们的发展和成就各有不同,也有从事其他事业的,但是他(她)们当时带来的精彩表演,在电影史上始终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姜还是老的辣,但也并不是所有小鲜肉都是花瓶。你说呢?
Ⅶ 世界上有哪些举足轻重的电影节
有: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1、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柏林电影节把自己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最高奖为“金熊奖”。
2、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9年,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又因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3、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最高奖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8月30日-9月9日前后)于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举办。
(7)欧洲三大电影节最年轻影帝影后扩展阅读:
1、电影节其实就是一扇窗户,打开这扇窗户,世界就在眼前。每年的电影节是整个娱乐圈的盛事,电影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电影元素,参加电影节的意义也非同凡响,电影界杂糅了工业、艺术、文化和商业等领域,构成一个以新理念为主导的多元化电影盛宴。
2、电影节是电影人参与的流动的盛宴,名与利的舞会,参加电影节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开拓眼界,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参加电影节的意义在于美好的交流。
3、电影节的开放会使整个娱乐圈大放异彩,把握住电影节这个商机,为商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电视上的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Ⅷ 哪些演员拿过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
叶德娴凭借文艺片《桃姐》获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 ,真是实至名归啊。
Ⅸ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和影后是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贾维尔巴尔登,影后:朱丽叶比诺。
其他获奖奖项: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评审团大奖:《人与神》,评委团奖:《尖叫的男人》,最佳导演:《巡演》马修-阿马立克。
最佳编剧:《诗》,最佳影片:《夏夏夏》洪尚秀,最佳短片金棕榈奖:《母狗的故事》
官方竞赛单元奖项:
1、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2、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
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
3、评委会奖/评审团奖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属于非常设奖项,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5、短片金棕榈奖
由“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针对入围“短片单元”的数十部作品评出,这些作品的长度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下。
Ⅹ 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影後是誰
最年轻影帝 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就是在2003年凭《钢琴家》得奖的阿德里安�6�1布罗迪,不过当年他也快30岁,其实不算很年轻,应该能做最年轻戛纳影帝柳乐优弥的爸爸啰! 最年轻影后 1987年,芳龄21岁的玛莉玛特莲凭《无言的爱》夺得影后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而从小已经失聪的她也是史上唯一的伤残影后,聋了也能成为影后哦,这不就比那些走音也能获奖的香港歌星还要强啰! 最小得奖人 奥斯卡史上有不少年纪小的得奖人,比如12岁时(199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安娜�6�1帕奎因(《钢琴别恋》),以及11岁时(1974年)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塔特姆奥尼尔(《纸月亮》)。但说到最小的得奖人就应该是在1935年夺得特别奖的秀兰�6�1邓波儿,当年她只有7岁,大会还安排由和路迪斯尼颁奖给她,但是我想当年的她应该比较喜欢米奇老鼠!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