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担任了今年北影节的形象大使
8月13日,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详细发布了本届电影节总体方案及特色亮点,并首度曝光主视觉海报。同时,组委会还宣布,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形象大使将由电影人吴京担任。
01北影节曝光主视觉海报 吴京将任形象大使此前,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官宣将于8月22日至29日举行。当时,与举办时间同步曝光的背景图片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猜测,莫非这就是本届电影节的海报?但随后,组委会对此进行了“辟谣”,称主视觉海报仍未公布。悬念在今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揭晓: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滔介绍,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整体创作历时1年,在过程中采取了定向约稿和向全社会征集两种方式,共收到300余幅投稿作品。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滔最终选定的作品主题为“源远流长”,画面主体为颇具北京人文特色的风车,背景是大运河燃灯塔,寓意源于一座城的天下视野、远大一群人的优雅姿态、流淌一个国的共美气度、长葆一个梦的兼济胸怀。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视觉海报此外,发布会上还正式宣布,本届北影节形象大使将由演员、导演吴京担任。
Ⅱ 第4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重启郭富城连续四年任大使,这届将会有何看点
这届大会将有以下三个看点。
一、郭富城继续担任电影节大使
第4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即将重启,而这次电影节的大使仍然是郭富城,郭富城可谓是实至名归,他曾经主演了很多经典的电影,比如《道士下山》以及《西游记之女儿国》等等,他也曾经获得金马奖影帝,这次郭富城担任大使也和以往不同,他这次将会有全新的造型,老搭档夏永康再度与他合作,这次夏永康别出心裁的采用视觉效果非常强烈的绿、蓝基色为主调,把影帝郭富城对电影的热爱和展望集中表 现出来,也体现了此此香港电影节的创新性。
综上:此次香港国际电影节将有以上三个亮点。
Ⅲ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合力生光”为主题,设计主体沿用上一届海报的核心元素——风车放映机。2021年9月23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放映活动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中国传媒大学15名师生志愿者为60名盲校学生放映无障碍电影《攀登者》。
本届市场放映以版权保护为前提,根据产业各方的需求提供内部放映,北京市场部将在影片映后推进供求方对话,同时全程配合片方宣传所有市场放映活动,以期达成市场放映供求的良性互动。入选影片将安排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内部放映,放映全程严格保密,片方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放映影片的完整版本或30分钟剪辑版本。
Ⅳ 哪些明星的红毯造型,超出了你对她(他)的想象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陈志朋,近两年的关于陈志朋的讯息可谓是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这些讯息基本都是围绕着“陈志朋身穿奇装异服”这个话题,在去年的某个颁奖盛典上,陈志朋穿了一件塑料衣走上了红毯,这个造型不仅“惊艳”了在场的诸多观众,也“惊艳”了千万网友,网友们不禁惊呼:我看不透你啊,陈志朋。
随后我想到的就是张子枫了,当年张子枫穿了一身复古装走上了红毯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张子枫一直是一个比较有衣品的艺人,她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基本没有穿过奇装异服,但是那次的着装着实刺激了我的双眼,当我看到张子枫的这张照片时,我竟一时没有认出来是她,这真的是人靠衣装啊。
每一年的戛纳电影节都云集了各国的大牌明星,红毯之上,为了博人眼球,那些明星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于是明星着奇装异服走戛纳红毯便成了明星们管用的伎俩,瞧在《夏洛特烦恼》中饰演秋雅的王智,她在戛纳红毯上的这身衣服也是足够另类,那胸前的两只天鹅头甚是吸引人的眼球,不是吗?
最后,我不得不提一下钟家骏,钟家俊凭借出演《只有大海知道》而获得了第55届最佳新人奖,在走上红毯的那一刻,他注定会成为网友们的焦点,因为他穿了一身很是“嘻哈”的服饰,一条内裤搭配一件坎肩,再加上他另类的表情,我想那一刻钟家骏一定征服了万千网友,众网友不得不为其竖起大拇指。
在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红毯上,许多明星为了能博得更多关注,他们会穿各种稀奇古怪的装扮,明星红毯造型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这位小伙的红毯造型真是闪瞎眼,他身穿一件条纹小马甲,脖子上带着一个大项圈,下半身直接就是一个丁字裤的短裤,这个造型真是一言难尽啊,据说这是属于他们民族的传统服饰,所以他这是展示民族文化?
宁静姐姐,你一直是我心目中端庄的孝庄太后,但是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宁静姐姐要穿着性感的比基尼“剃度出家”呢?是看破红尘打算皈依佛门吗?不知此时曾志伟有何感想?
还有这位穿着黑色比基尼,黑色披风,全身黑色武装,甚至连头上都顶着“开屏扇子”,这位女星头发也太拉风了吧,妥妥的“黑旋风”附身,不过这位女星五官很立体,感觉毁在造型上了。
蔡康永是著名演员、主持人,与小s搭档的《康熙来了》深受大家喜爱,蔡康永对乌鸦情有独钟,每次走红毯蔡康永的着装造型总是千奇百怪,身上缠绕着乌鸦毛,头顶着一个鸟笼是什么造型,他走红毯还背着一匹斑马。
许多明星走红毯,为了获得更多关注简直豁出去了,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各种奇葩造型真够辣眼睛。
陈好;
1979年出生的陈好于1998年正式出道,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做过歌手、也担任过主持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3年上映的《粉红女郎》中,她成功的为大家塑造了一个理想中 “万人迷” 的形象,她也因此而走红,一度盖过了同时期的大多数人,但是在2007年的一次活动红毯上,她以一身灰白色礼服出席现场,不但脖子的装饰有一种 “沙和尚” 的既视感,就连事业线都被勒的有些内凹,辛苦建立的 “万人迷” 形象一朝崩塌;
1971年出生的陈志朋,1988年和吴奇隆、苏有朋二人组成偶像组合 “小虎队” 出道,酷酷的表情和神似张国荣的外表,确实符合经纪公司为其建立的 “小帅虎” 的形象,不过他在1991年应征入伍之后,小虎队解散,虽然他退伍后复出,但一直也都不温不火,可在2018年的某一次活动红毯上,他的妆容确实惊艳到了所有人,赚足了热度,但也因此,大家对他的印象急剧下降;
1987年出生的袁姗姗,2010年出道,2012年凭借《宫锁珠帘》中 “怜儿” 一角被大家熟知,2013年由她主演的电视剧《笑傲江湖》更是创下了 “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的成绩” ,她也因此走红跻身一线,可平时甜美可人的形象,在一次活动红毯中却颠覆了她所塑造的 “甜美” 形象,一头的蛇装饰,简直令人有失声尖叫的冲动; 这样的妆容已经不能用“颠覆”来形容了,是不是得罪了造型师真的有待商榷;
关晓彤大家都非常熟悉了,1997年出生的她现在是国内 娱乐 圈中的 “90后四小花旦” 之一,因为和鹿晗的恋情也被称为 “行走的流量” ,和其他女星不同的是,同样是塑造甜美形象,她比其他人却多了一股 “灵气” ,可这种灵气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比如在2018年的某次活动中,她这一身 “白加黑” 的搭配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众人皆知,明星走红毯的时候,“博眼球”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那长短不一的红毯之上,各种争奇斗艳的手段,那是层出不穷的,一点都不输于他们在影视剧中的表现。有的时候甚至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也就是很多人乐于“走红毯”的原因。但是,对于有些“辣眼睛”的东西,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吐槽的。
说到明星的红毯造型,我就不得不说一下陈志朋了。这几年的陈志朋,已经在走红毯的“奇葩造型”这条路上,越跑越偏了,他的痴迷程度简直就是“不能自拔”呀。回想当年的小虎队,那一个个的都是帅气逼人的模样啊,并且陈志朋的代号就是“小帅虎”呢。能唱能跳,会说会演,影视歌三栖都有他们的身影,可是一晃多年过去,苏有朋和吴奇隆也只是“小虎”变“老虎”了,但是这陈志朋却已经是完全“放飞自我”了啊。看看他现在的变化,我真的是不敢相信,这还是当年的那个青涩少年吗?福尔泰,你醒醒吧。
在我的印象里,对于张馨予的了解,她总是能莫名其妙的登上热搜,并且其热度还是高居不下。她也是个很神奇的角色,能从“全网黑”变成“路转粉”的局面,这背后不知道要下多大的功夫。我一直觉得她是那种把“调”起的很高,却又没什么实力的人。而且她貌似也不太在乎别人说什么,就怕没人说她什么。而在个人造型方面,她也是极度的有想法。但是,当她的“花被单”造型一出,我还是感觉“太低估”她的“实力”了。不得不说,还是王思聪的眼光毒辣啊,一语道破这其中的“奥秘”。
钟家驹是谁?我不认识。他是台湾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得主,我还是不认识。就是那个走红毯时造型“最辣眼睛”的人,哦,我知道了,原来他就是钟家驹呀。钟家驹要不是因为“奇葩造型”登上新闻,我是不可能认识这个“金马奖最佳新人”的,不得不说,他的这一“套路”却是奏效。虽然他对这个“奇葩造型”的解释,很让人“感动”,但是,我还是只记住了他的“造型”,至于他说了什么,我完全记不住。
我感觉明星们“走红毯”,简直就是一场“战斗”,什么“故意摆拍”,什么“站桩”,什么“奇葩造型”,什么“意外事故”,我的天啊,简直不要太复杂。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他们办不到的,果然都是混“ 娱乐 圈”的人啊,佩服佩服。
陈都灵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红毯造型,真的超乎想象,以为只是清汤寡水的面容,没想到这么惊艳。
不得不说,这种明艳港风红裙大波浪的复古style真的很适合她。
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满满的风情与诱惑。
不管是他拍,还是什么角度,居然完全都hold住了。
和别人同框更能凸显她的美~
路人拍的没有滤镜的生图也没有崩~
比起同场的迪丽热巴和anglebaby
真的是艳光四射呀!!!
事实证明,走对了风格的陈都灵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惊艳又不世俗的冷艳风真的与她很契合。
之前的黑天鹅造型同样的明媚风情。
让很多对她无感的人重新get到了她的颜。
要知道最初对陈都灵的第一印象,还是网络上疯传的这张证件照,因为和奶茶妹妹很像,都是那种青春甜美的长相而走红。
毕业照没有修的他拍依然好看,比起很多活在精修和滤镜里的明星真的很好看了。
而后又以《左耳》中的“小耳朵”一角,被大众熟知。
这大概就是初恋脸的气质吧~
如果这种长相都叫做一般,我也想长成一般的样子。
清纯、无攻击性的长相真的很容易让人有好感,和朋友同框,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丽,不会有艳压的感觉。
一直以来,陈都灵都被大众归到章泽天、刘诗诗那一类,觉得她们的气质很像,属于五官淡雅,但又清纯动人。(这张真的很像了~)
但是多种造型和风格又让人看到了她更多的一面。
现代装的迷离与魅惑~
古装的这张造型,又有一种红颜祸水的感觉~
陈都灵这次的红毯造型无疑是很成功的,在网友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让更多人发现她风情艳丽的一面。希望她后续的作品也同样让人过目不忘吧~
能够走上红地毯明星,多多少少都有点名气,但是有些明星在红地毯上的造型,有时候确实有点“辣眼睛”,不过虽然有点怪异,但是凭借这异于常人的装束,常常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度,凭借这种造型上了各大媒体热搜,虽然很多人对他们的这种着装议论纷纷,但无外乎的,这些明星热度,关注度,流量都上去了!
宁静这几年也是与往年区别很大,不仅头发剪短了!而且整个人也越来越 时尚 ,不过在一次的红地毯中,宁静身材一件大红衣服,一件大红裤子,衣服感觉不合身,裤子有感觉有点长,特别的不搭调,尤其是这一身红色,隔了老远都能够看到,非常的显眼,还有宁静的手里还拿着两样装饰品,配合这身衣服,真的让人感觉是不是穿错了,这样的活动,不应该穿一些比较典雅的礼服吗?
当初的小虎队成员之一,在那个年代,小虎队是多少人的偶像?也是非常火爆,小虎队虽然早已解散,但是人们对他们的关注也不减,不过可惜的是,陈志朋相对于其他两人,吴奇隆与苏有朋,在 娱乐 圈走得并不顺利,并没有像两人一样,一直混得风生水起,并且博得了不错的名声,但陈志朋,前几年对他的消息并不多,但这两年陈志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越来越频繁,但这个频繁,并不是他在 娱乐 圈取得什么大成就。
人们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他这两年的发展感觉到不可思议,陈志朋不仅仅在红毯上奇装异服,区别于别人,让人大跌眼镜,这个衣服还可以这样穿?除了这些,还有他在各种时装秀上的表现,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初的小虎队翩翩少年,对他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感到不解,为什么要这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关晓彤在一次红地毯上,身穿透明的白色纱裙套上黑色的连体衣,真的感觉不到这套衣服的高级之处,只觉得非常的丑,不知道这种设计是出于什么灵感,还是我们的欣赏水平有限,感受不到它的美,不过让我觉得的是,这种情况是不是得罪造型师了!还是这种穿着是上红毯的一个环节?
在 娱乐 圈,最怕的就是没有关注度,没有热度,一个明星如果没有关注度,没有热度,那也证明这个明星过气了!之后的事业生涯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的电视剧,电影,都喜欢请流量巨大的明星,所以,在 娱乐 圈,流量就代表了这个明星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各种电影节,走红地毯的时候,会有很多媒体关注,也有许多电影,电视剧投资人,导演,这个时候,吸引热度,关注度,也是最佳时机,所以有很多的明星,在电影节红地毯上都尽量表现自己。
但是如何更加突出,从众多明星当中最抢眼,这个就需要在造型上下功夫了!因为这个东西,如果异于常人,一眼望去,可以很好的区别于周围的人,所以,在各种电影节上,经常会出现各种“辣眼睛”的着装造型。
张馨予
当初东北风刮到 时尚 圈的时候,张馨予也穿着这个风格的裙子去了国外走红毯。结果整个人看起来就跟披着个大棉袄似的,尤其是那一头发型,和红高粱里的九儿一模一样,虽然在红毯上一枝独秀,但是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实在是让人欣赏不来。就不能弄个 时尚 点的造型吗?张馨予想要引起关注,但是这个造型实在让人欣赏不来。
张曼玉
张曼玉曾经是九十年代的女神,也惊艳了好几代的观众,即便是到了现在五十多岁了,也依然是风韵犹存的。然而在一次音乐节红毯秀上,张曼玉披着一头干枯的红头发,穿着一件土到掉渣的老皮衣就上场了,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个老太婆一样,一点美感都没有。从看到那个画面开始,我才感觉到张曼玉真的老了。
袁姗姗
袁姗姗还在于正工作室的时候,她的 时尚 品味一直让人看不懂,估计和造型师有关。有一回参加某 时尚 红毯走秀,她披着一群蛇头就来了,看着让人感觉头皮发麻,非常恐怖。不知道她一个女生是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在自己头发上披着这么一头玩意,实在是感受不到什么美感。
关晓彤
众所周知,关晓彤是出了名的有一双大长腿,这是她的优势所在。但是有一回走电影节红毯,关晓彤穿了一条皮衣裤,外面居然还披着一条白色透明连衣裙,整个人看起来一点美感都没有,反而有种滑稽的感觉。看到关晓彤这副样子,莫名其妙就想起了一个表情包,请问造型师是认真在 搞笑 吗?
应该都能想到陈志朋,大胆,走秀出乎意料,
其实有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好
我不知道她这么穿的用意是什么?美感在哪呢?
这张不那么明显看看下一张,你就知道我为什么纳闷了。
难受不?我都替她勒地晃,她造型师跟她有仇吧!可白瞎她的好身材了。
陈志朋。曾经小虎队中的小帅虎。长相酷似张国荣。近年来,却一直以各种奇葩的造型视人,红毯造型雷人却吸引人耳目,参加各种走秀活动,也是我行我素,扮演让人想像不到的造型。
话不多说,先上图几张
Ⅳ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吉祥物
这只身着红色上衣,黄色裤子的卡通骆驼“丝丝”成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吉祥物。“丝丝”取意丝绸之路,设计元素由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骆驼造型演化而来。袖口和裤脚有电影胶片花纹装饰表达出电影节的文化寓意。
电影节吉祥物设计者李桂斌:“这个骆驼是张开手臂的,张开手臂就代表着欢迎的意思,欢迎八方来客,你看它的上衣是红色的,红色代表着热情欢快,下面裤子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咱们陕西古都的文化元素,这样一结合就体现出了电影节吉祥物总体的造型。”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吉祥物
吉祥物“菲菲”以电影的菲林(胶片)与影盘为基本设计元素,由菲林盘绕而成的皇冠头饰,明亮晶莹的眼神,开心的表情,配以活泼的动感、跨步前进的肢体形态,传递出亲切、可爱的视觉形象、还寓意“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和辉煌。
整体形象色彩以“海洋蓝”为主色调,“榕树绿”为辅助色调,形与色浑然一体,充分体现福州的海洋文化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渊源,具有举办地福州的城市形象和地域人文特色。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标志LOGO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标志LOGO是以丝绸勾勒的西安钟楼为主要造型,钟楼城墙暗含电影胶片元素,寓意西安将成为中国电影对外交流的新起点,敞开的城墙大门寓意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单子孝:“我们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面向全社会对LOGO和吉祥物的设计方案进行征集,一共征集到LOGO的设计方案将近600件,吉祥物的设计方案将近200件,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的评审,最终从37件LOGO的设计方案和25件吉祥物的设计方案评选出了我们目前最后采用的这两个方案。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标志LOGO
标志充分运用了中国书法意象,丝路混合形象趣味。左边似“丝”字,左右复合似“路”字。两字一笔写就,一路贯通,苍劲有力,象征着丝路的旅程是崎岖蹒跚,艰辛坚韧,浑然天成的气象。隐喻“亦丝,亦路,亦带”的寓意。
在图形设计上,标志的上半部分看作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下半部分指代以福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一笔画就的图形又似丝带,金色光影处理得当,寓意金光大道将会越走越宽广。
第二届标志形象正是以“丝路之约”,作为logo的创作主旨。标志图形个性强,不易雷同;对于国人,寓意丰富;对于丝路上的国际诸国友人能够呈现浓郁的中国风(中国文化DNA)和时尚感。“丝绸之路”就像一份约定,从汉。唐、宋、明至今两千多年,“丝路”精神从未断过。
Ⅵ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承办的大型电影活动,自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定位于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是促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增进中外电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办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累计吸引万余名嘉宾、百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北京展映活动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场次达1600场;共举办11场主题论坛,邀请到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吕克·贝松、吴宇森、陈可辛、基努·里维斯、韩三平、保罗·哈尼曼等众多知名电影人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电影市场累计吸引了约1800家电影公司和机构的近7000名业内人士,总计167.98亿元的市场签约额创下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纪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东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额紧追世界最大欧洲的戛纳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 ;近300家国内外媒体的2000余名记者对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了深度报道。
活动的宗旨为“融汇中国国内与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与交易平台”。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发布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奖杯、第三届电影节海报,并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6家指定展映影院举行授牌仪式。
“天坛奖”奖杯正式发布
制作历时5个月,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坛奖“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中
体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主旨,体现了“天坛奖”的评奖定位和目标,充分表达了北京电影和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交流与对话、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电影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过程历时5个多月,共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经过了十几轮筛选修改,先后得到国内10多位著名的设计、雕塑、工艺等方面的专家帮助和指导,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以及对奖杯造型精雕细琢制造出这个奖杯成品。奖杯整体高度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数,喻指天坛奖的至高荣誉。“9”谐音“天长地久”也是人们崇尚吉祥之涵义。 2013年4月举办, 从本届开始设立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它将成为北京电影节的常设主体活动,每年一届,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共10个奖项。
这届共收到了56个国家、地区的531部影片报名参赛,有15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天坛奖”十个奖项。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交易在中华世纪坛举办。据统计,本届电影节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逾105亿元,比上届增长20%,洽商金额再创新高。
在本届电影节上,来自法国、韩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和展商共举办了13场推介活动,围绕后期特效及技术和电影外景地拍摄进行宣传推介。32个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38.03亿元,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元,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元,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23亿元。
据悉,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的参展展商数量达248家,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展商125家,数量首次超过国内展商。主办方首次提出“电影要素”的概念,在关注版权交易的同时,将展示交易主体延展到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宣传等电影全产业链 。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名单、介绍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情况、特色亮点、“北京展映”单元的进展情况以及嘉年华活动概况,同时公布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于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开、闭幕式将移师怀柔雁栖湖景区。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活动包括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 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
《梦想合伙人》、《纽约纽约》、《长江图》、《快手枪手快枪手》、《我的战争》、《谁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们的十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纽约人在北京》 、等剧组主创亮相开幕式红毯,全程直播。
Ⅶ 国际四大电影节分别是
美国奥斯卡电影节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1979年已是第五十一届。主要项目有: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德国柏林电影节
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周。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于1946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最有声望的电影节之一。她旨在展示和提高将电影作为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戛纳国际电影节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能立即介绍给世界观众,还提供了电影创作者与买主接触交流的机会。
电影节的内容由电影节理事会在外国影片、法国影片和短片三个委员会的帮助下确定,由10位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影片评奖. 每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都要选出大约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为参赛影片、非参赛影片、短片、"某种关注"四类进行展映。
从1978年开始,设立"金摄影机奖"奖励参加展映的最佳处女作。1998年又新增了"电影基金奖"和"职业:制片人"奖两个奖项。
非参赛影片通常是曾经获过戛纳奖的导演的作品,他们不希望再参加竞赛。非参赛影片还包括要求作特别安排如作午夜场放映的影片。
"某种关注"类属于正式入围的非竞赛单元影片。在这个单元展映的处女作影片可以竞争"金摄影机奖"。
金棕榈短片奖授予两部15分钟以内的优秀短片。
戛纳国际电影节1998年开始推出名为"电影基石奖"的新奖项,旨在发现和鼓励全球范围的青年电影制作者。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31年,于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狮奖”;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在每年8月底至9月初的两周里都是世界影坛的焦点。电影明星、著名导演等国际电影业人士以及影迷都会云集此地参加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今年8月31日至9月10日举行的威尼斯电影节已是第62届,并走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共有20多部影片参展,共设了7个奖项,分别为最受喜爱女演员奖、最受喜爱男演员奖、最佳原创故事奖、最佳导演奖、最感人电影奖、最有趣电影奖和最佳技术奖。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没有固定的评审委员会,是由观众投票选出喜欢的电影和演员。
从1934年开始,威尼斯电影节开始趋于稳定,并于每年的8月底9月初举办。但威尼斯电影节曾一度被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所控制,奖杯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为对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应运而生。威尼斯电影节从1938年到1942年的评奖不为后人承认。1943年到1945年,威尼斯电影节因战争而停办。
威尼斯电影节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在1946年重新举办之后。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的《南方人》获得“最佳影片奖”。1949年,“圣马克金狮奖”正式设立,法国导演鲁佐凭着《曼侬》一片捧走了第一个金狮奖。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夺得金狮奖,这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点对准东方电影。
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评判标准为“艺术性”。威尼斯电影节成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与之相比,戛纳电影节兼顾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而柏林电影节则注重意识形态。
Ⅷ 有哪些好看的电影节宣传海报分享
格兰特×褒曼是好莱坞电影中经典又亮眼的精致情侣,那同样出身于经典好莱坞时代的保罗·纽曼×乔安娜·伍德沃德,戏内戏外都是出双入对的真情侣!这对经典CP主演的爱情经典《新恋爱经》(1963)成了66届海报的致敬主题。两人倒挂着浪漫相吻的姿势颠倒,成了66字样的精巧画面,致敬得独具匠心。
Ⅸ 国际上都有哪些知名的电影节每个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什么名字
国外知名电影节及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奥斯卡金像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
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奖项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76年,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四世国王的王后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闻名,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国际电影节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
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中国————————————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获得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类于国际A类电影节。每年6月,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都将如约而至,带给您一场盛大的电影视觉体验。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北京国际电影季(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长春电影节——1992年创办,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
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台北电影节——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电影金鸡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奖杯采用天安门华表造型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国内唯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创办于2001年,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 Internet电影奖(internet movie awards) 参与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线电影奖项,所有获奖电影无一例外是好莱坞大制作。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英国爱丁堡电影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国伦敦电影节(London Film Festival):
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The Festival of the 3 Continents):
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哥德堡电影节(Gotebo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德国国际妇女电影节(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伦多亚洲国际电影节(Toronto Reel As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Annual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itival):
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
美国拉丁电影节(International Latino Film Festival):
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美国旧金山电影节(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纽约独立电影节(New York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美国纽约地下电影节(New York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
美国芝加哥亚裔电影节(Chicago Asian American Showcase):
美国旧金山国际亚裔电影节(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 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The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韩国釜山电影节(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亚太电影节(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曼谷国际电影节(The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Sydney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电影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迪拜电影节 (Du Film Festival)
Ⅹ 以下电影节各在哪里举办,颁发的奖项叫什么(急急急!)
1,柏林国际电影节,地点当然在德国柏林,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
2,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金爵奖奖项:金爵最佳影片奖(奖给制片人),评委会大奖(奖给最具创意的影片),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奖给摄影导演),最佳音乐奖(奖给作曲)。亚洲新人奖奖项:亚洲新人最佳影片奖(奖给制片人),亚洲新人最佳导演奖(奖给导演)。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增奖 项:观众评奖。
3,戛纳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4,蒙特利尔电影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故事片设美洲大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短片设蒙特利尔大奖、评委会特别奖。此外还有鼓励奖、国际评论奖、加拿大航空奖等。
5,纽约电影节,美国纽约,号称最前卫的电影展,它是全球重要电影节的尾声,该综合性国际电影节之主旨是对世界各地优秀电影的艺术成就给予正确评价,加强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的经验交流,发现新人才,奖励有价值的新影片,促使这些新影片在电影院作商业性的发行放映。按章程规定,电影节不举行比赛,也不发奖。1996年开始纽约电影节开辟了一个电影前卫短片展,专门放映最新的先锋派电影,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前卫短片展。
6,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瑞典斯德哥尔摩,以求新求异为选片宗旨,力求将电影节打造成电影界新秀与观众和评论家交流的平台。电影节评委规定角逐电影节最高奖铜马奖的参赛片导演最多只执导过3部作品,以鼓励各国电影新秀崭露头角。奖项分别为Bronze Horse for best film(最佳电影铜马奖), Aluminium Horses for best actor(最佳男演员铝马奖), best actress(最佳女演员), best cinematography(最佳电影技术), best screenplay(最佳剧本), first feature(最佳情节片)等。
7,台湾金马电影节,台湾台北,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包括剧情片、短片、纪录片及动画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视觉特效、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指导、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剪辑、音效等;特别奖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8,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美国芝加哥,奖项分别是: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CHICAGO DOC GRAND PRIX),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评委会特别奖(CHICAGO DOC GRAND PRIX JURY SPECIAL PRIZE),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芝加哥记录短片至尊大奖(CHICAGO DOC SHORT FILM GRAND PRIX),阿里—博则那·最因创意奖(ARIE & BOZENA ZWEIG INNOVATION AWARD),那塔莎·艾萨克电影术大奖(NATASHA ISAACS CINEMATOGRAPHY AWARD),芝加哥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CHICAGO DOC AUDIENCE AWARD),芝加哥纪录片人道主义奖(CHIXAGO DOC HUMANITARIAN AWARD ),评委会主席奖(PRESIDENT'S JURY AWARD),芝加哥纪录片天空奖(CHICAGO DOC SKY IS THE LIMIT PRODUCTION AWARD),JUSTYNA & THOMAS ROSZAK“我们世界的孩子”儿童纪录片奖(OUR KIDS OF THE WORLD AWARD),芝加哥经典纪录片奖(CHICAGO DOC CLASSIC AWARD),影评人奖(FILM CRITICS' AWARD),国际传媒奖(INTERNATIONAL PRESS & PROGRAMMERS AWARD),“发现之眼”新人奖(DISCOVERING EYE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