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贰』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著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叁』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还有什么
原华东野战军(华野)六纵宣传部长吴强在50多年前写的小说《红日》被改编成35集电视剧,陆续在各地电视台播放。本来怀着很大期望来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华野老兵士,不只是大失人望,并且对电视剧的编导离谱地编造前史,丑化人民解放军的行径感到十分愤怒。
体现兵士英豪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他们与敌人、与同志、与老乡的周旋、相外、往来的典型情节甚至细节的彼此照射、彼此补充,来展示他们丰厚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做到了个别和一般、共性与特性的统一。总之,《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可谓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肆』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是《大决战》
相关介绍: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4)上影出品的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辽沈战役: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
2.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
『伍』 关于解放战争老电影
南征北战
『陆』 中国第一部战争片是几几年上映的叫什么名字
1951年春中央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以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战争片,作为八一建军节献礼,程英和汤晓丹被点将担任该片导演。被点将时,程英35岁,他曾经跟随部队参加过一些战役,他的成名作他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拍摄的电影钢铁战士。汤晓丹当时42岁,后来因为又导演了渡江,侦察日记,南昌起义等多部经典战争影片,被称为中国战争片之父,让程英和汤晓丹联手导演,可见中央电影局对这部片子的重视。领命后,他俩很快组建起了一支创作班子,当时有一部名为战线的话剧非常受欢迎,它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战略大撤退,广大居民从不能理解到想通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个故事与中央电影局要求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思路比较吻合,导演组最后决定在话剧战线的剧本基础上改编,很快由战线剧本的主创沈西蒙牵头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小组成立了。
葛岩的音乐创作很善于把握画面和背景,是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能营造出一种出。真入画的意境,为影片增添了时代和生活气息。南征北战中的音乐在1957年获得了文化部一等奖,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除了音乐,这部电影里面的台词也成为深入人心的经典,南征北战非常耐看,放映了无数遍,人们对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以至于片中很多台词都被当成了生活用语,能够脱口而出。与同时期的其他战争题材的影片相比,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那都是空前的,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第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片。影片上映后万人空巷引发观看热潮,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经典,甚至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为很多人津津乐道,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传奇的力量。
『柒』 南征北战电影简介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2年的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南征北战电影简介,供大家参阅!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地区与敌人经过多次激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冬,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优势装备和优势兵力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部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于苏中七战七捷。为了更有力的歼灭敌人,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实施了大踏步的后退。 对这一举动,起初有些战士一时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领的部队,转移到山东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当地百姓对人民军队的后撤也十分有意见。为了平抚安定战士和老乡们的情绪,高营长和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的作战意图进行传达和解释说明。
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反动派军队以为我军是在败退,便集中了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企图与我军展开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战斗持续了六昼夜,然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已经被我军包围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阻击前来增授的敌军张军长的部队。 凤凰山战斗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前锋,敌军退守大沙河南岸负隅顽抗,高营长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后敌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洪水阻止我军过河。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线,保全了水坝,也保住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使敌人的狠毒阴谋未能得逞。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顽敌,敌方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束手就擒。
影片
在人物塑造、语言的提炼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尝试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对解放军指战员和敌军将领在决战中的心理活动加以表现和对照。
影片拍摄时曾和人民解放军组成一个有四、五千人的摄制组,前后历时一年。它在把握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和表现战略决策及军事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导演把一个庞大繁杂的战争题材表现得明快流畅。显示了处理大题材、大场面的艺术才能,同时也为今后驾驭重大题材积累了经验。
穿帮台词
电影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47年初,电影里称呼蒋介石为“总统”,事实上蒋介石到了第二年1948年5月20日才就任总统,当时蒋介石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委员长”,或者国民政府“蒋主席”。
经典台词
“我们已经到达摩天岭,请你们向我们靠拢!”
“有人竟不顾大局,有意保存自己实力!这种常识在军事上也许是没有的!”
“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请你们坚持最后5分钟!”
“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拍摄散记
第一部军事故事片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大电影观众非常喜爱这部片子,亲切地把它和《地道战》、《地雷战》一起称为“老三战”,《南征北战》则排在第一位。
1951年春,由江青负责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也参与了该片的指导。成荫由于在此之前成功拍摄了《钢铁战士》而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当时正值全国文艺整风运动,各电影厂原先准备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厂要拍摄的这部战争片也因此成为当年唯一的准拍片,这使厂领导和导演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成荫领命后很快组建了一支创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负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性,电影厂还专门组成了以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教员组组长王晓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根据上级指示:《南征北战》要“以华东战场上一次大歼灭战为背景,着力表现毛泽东运动战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命题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战》准史诗片的地位。
如何既能从宏观角度,全景鸟瞰式地把握与展现重大事件的全局,使影片场面宏伟壮观,又能使剧中人物在观众中“立”起来,这对《南征北战》剧组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寻常的考验。为了写好适合拍摄的剧本,沈西蒙率创作组深入当年参战部队进行采访,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反复打磨,终于写出了剧本第一稿。导演成荫对剧本很是满意,本以为上级审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曾想,剧本交到电影局,江青看了稿子后很不满意,认为剧本里高营长和区长的爱情描写,损坏了人物形象,必须要删去。尽管剧中爱情描写的分量并不多,但它却涉及全剧结构,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荫和沈西蒙改来改去,却总是难以圆满,一时间急得团团转。
《南征北战》开拍之时,正值毛泽东亲自发动批判《武训传》,剧组因此也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没有保险的剧本,谁也不敢贸然开机。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上影厂领导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他们找到曾拍摄过军事片《耿海林回家》的导演汤晓丹来“救火”。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摄制组同拍一部片子的奇特现象。这两套班子做了分工,成荫重点拍解放军方面的戏,汤晓丹重点拍国民党方面的戏。
《南征北战》的拍摄也引起了曾指挥过华东战场的粟裕将军的关注,他将成荫和汤晓丹召到北京,亲自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这样,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等很快就在原来剧本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的改写和加工。新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军队上层领导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念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
背景介绍
《南征北战》描写了敌我双方一批高级将领,人物多达十几个,而且戏份也都相当。由于当时全国影片拍摄都停顿下来,这倒反而为南征北战“遣将调兵”提供了极好的便利。演员阵营很快就排定了,陈戈饰我军师长,冯喆饰演高营长,刘沛然演我军连长,张瑞芳饰演女游击队长。项堃演敌军张军长,白穆演敌参谋长,杨华演敌李军长,穆宏演敌军总司令。《南征北战》真可谓“大腕云集”。尽管剧组来了这么多名演员,但电影指导委员会及电影局对演员把起关来还是很严格的,就连演员试镜头的戏也必须送审。
《南征北战》拍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经济还比较吃紧,粟裕要求剧组节约每一分钱,要爱护部队和群众,尽量减少参拍部队和群众数量,以免影响生产和部队正常工作。他还建议将剧本中我方炸弥河桥改成炸弥河大坝,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投资。剧组遂根据粟裕的建议对剧本场景作了修改。为节省开支,剧组大量采用实地拍摄,并将残破的青州火车站作为重点场景。对于拍摄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为了拍摄战场全景,摄制组还制作了一架左右能摇摆,上下能升降的木制升降机。战争场面自然少不了烟火,成荫为此专门购置器材,组织了一支特技烟火队,这支烟火队对于创造艺术气氛和保证拍摄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拍摄现场
1952年春节刚过,成荫和汤晓丹便率摄制组来到了第一个实地拍摄现场——山东青州,参加电影拍摄的步兵、骑兵、装甲兵、汽车兵、工兵、炮兵纷纷在小城安营扎寨,好不热闹。摄制组和军队的到来也吸引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大概是刚解放不久,看到这些和从前没什么两样的军队,大家感到非常亲切,都鼓掌欢迎起来。然而,当一队戴着钢盔,背着卡宾枪,穿着美式皮靴的“国军”从大家面前走过时,许多人禁不住失声惊叫:“怎么国民党军也来了?”一位拄着棍子的老太太,踮着小脚气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个戴钢盔的“小鬼”头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里还不住地骂着:“怎么回事?这些兔崽子们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人朝这些“国军”扔起了石头。军事组一位参谋见状忙叫道:“这不是真的,这是拍电影!”大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发出阵阵笑声。
看热闹的人兴奋不已,但导演们却急得直冒火。当时参加拍片的一个团是刚从朝鲜战场拉回来的,他们负责演“国军”。可个个哭丧着脸、垂着头,任凭当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齐。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战士们都不愿演“国军”,正闹情绪呢。一位姓王的营长见状立即将全营一百多位战士集合起来,大声说:“(演国军)这是政治任务,有咱们的份,咱们不干谁干?就算是让国民党又抓了一次壮丁。咱们今天来拍电影揭露控诉他。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举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么样就怎么演。导演在这儿,你给我们掌着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职!演得好了说不定还当电影明星呢!”演“国军”的解放军战士们听了这位营长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导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对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宏场面一定会记忆犹新。当初在拍这些戏时,导演还真是捏着一把汗呢。因为剧中的这些群众演员都是从分散的各村邀请来的,他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么?然而,开拍那天时间还没到,乡间小道上便长龙似的涌动着一队队人马,有推着小车的,有抬着担架的,有挑着铺盖的,还有扛着门板的,青年人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背着病号……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战争年代里的衣物和用具,个个脸上凝重而严肃……摄制组被老区人民那动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用不着说戏,摄制组便立即投入了拍摄,几台机器整天转个不停,到头也没有一个老乡“开小差”。
青州戏刚收镜,另一个外景地的地方干部又急冲冲地赶来找到成荫说:“俺们那儿好几年没见队伍啦!大伙儿都想啊,您们就快去吧!”地方干部着急,摄制组又何尝不着急呢。由于场面大,拍起来也较费力,夏天快到了,许多冬天的戏还没拍。眼瞅着绿油油的田野、花团锦簇的果树,导演急得直跳脚。想到山区夏天可能到来得晚一些,成荫于是连忙召集大队人马向大山奔去。可到现场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区的夏天虽不及平原来得早,但此时也是桑树吐绿,杨树枝头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虫似的毛絮,哪里还有一点冬天的影子呢?可是大部队都开来了,再换外景地不仅费力费时,拍摄进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响。“这该如何是好?”成荫和汤晓丹两位大导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一位姓董的团长见状对成荫说:“成导演,你能不能用那家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带出多少树,能带上的就把树叶全捋了!”成荫听了犹豫不决:“这样行么,这些树可是老乡的经济林,他们靠这生活呢。”话音还没落,一位拎着水罐的老大爷便过来说:“这些树都是俺们家的。为了拍电影我们捐出来了,哪棵树碍事就除哪棵,您们不用犯难!”
看着老大爷那诚恳的目光,成荫和在场的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董团长随后便将各连干部招来下达捋树叶的命令:“一个班一棵树,电影带着的就捋干净,带不着的一个叶也不准动,这是群众纪律!”董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便捋起袖子纷纷摘起了树叶。
“冬景”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很快投入了紧张的拍摄之中。时间过得飞快,拍着拍着,真正的夏天便来到了。夏天拍冬天戏,其艰苦可想而知。原本不愿演“国军”的战士此时倒显得比“解放军”轻松许多。因为在影片中敌军服装是夹衣,或是套着棉袄的单衣,而我军却仍旧穿着大棉裤、大棉袄,而且还要顶着骄阳,跑步攻山头,一场戏下来,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直到现在,当年在片中承担一个小角色的演员仲星火每每想起当时拍摄情景还是感慨不已:“我们每天天一亮就挂几个水壶,找着道具,穿着棉军装,戴着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树都没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烟又是火,机枪爆炸,一天就吃这么几壶水,拍一个镜头就把衣服脱下来,里面已湿透。一天都没有小便,所有的水都变成汗跑光了。”
环境艰苦
《南征北战》不仅拍得艰苦,而且险情丛生。因为当时拍片用的炸药都是真的,而且所埋梯恩梯炸药重达一公斤,其威力可以炸翻一个水泥碉堡。雷管也都是用紫铜做的,崩了眼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拍摄时为防意外,相关人员都要在埋炸药的地方画上保险圈。尽管如此,董团长还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他对大家说:“往死里干!!死一两个没关系,真干!”结果拍摄时,战士们毫发无损,倒是当过多年兵,并且从未负伤的导演成荫挂了彩,腿上被弹出的雷管并列地崩了两个小窟窿。虽然受了伤,但成荫还是轻伤不下火线,越拍越有劲。只是拍摄过程中发生的两次事故使他和摄制组心痛不已。那是在拍摄过程中当一辆坦克开过时,路边围观人群中有个十四岁小孩突然窜上前去想看个仔细,不幸被坦克履带卷了进去!另外一次运输道具的大卡车在途中爆胎,车辆失去重心,翻到沟里,几个年轻押运员受伤,好在这次没有人员死亡。《南征北战》人物演得到位,战争场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将军庙争夺战这两场戏,不仅战争气氛营造得真实与浓烈,而且战争规模之大,在当时战争片中也是空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在拍摄中,导演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动地体现了双方从两侧分头抢占摩天岭的紧张场面,而且在解放军抢先一步登上制高点后,采用了一个跟移拍摄的长镜头,将镜头不断地移到将冲上来的国民党军队那里,完整地表现了两军短兵相接、争分夺秒的紧张场面;在表现将军庙车站争夺战的大场面战斗时,除了采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运用了移动镜头,真实完整地再现了整个战斗的激烈情景。
此外,在电影音乐方面,《南征北战》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创作中很善于把握画面背景,使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营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
『捌』 10部最好看的战争电影
1.《黑鹰坠落》 2001年上映 豆瓣:8.7分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1992年,在索马里一次追捕艾迪德政权两大高官的行动中,美军特种部队受到索马里民兵的顽强抵抗。双方在市中心展开激烈对峙,美军黑鹰直升机受到火箭弹攻击坠落在市区,机组人员危在旦夕。为了营救同伴,特种部队士兵不得不深入虎穴。
『玖』 解放战争电影有哪些
1、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复版公映。
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2、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
同时,中原野战军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
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3、大决战1:辽沈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杨光远等联合执导,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领导、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为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的故事。
4、大决战3:平津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是由李俊、韦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恒多主演,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傅作义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5、集结号
《集结号》是由冯小刚执导,刘恒编剧,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等主演,胡军、任泉特别出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当战友一个个阵亡,谷子地对号声是否响起心存疑问,他发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拾』 查一下啊过去电老电影战斗片
抗美援朝老电影《三八线上》1960
佩剑将军A
佩剑将军B
国产反特故事片《英雄虎胆》
归心似箭01 1979年
归心似箭02 1979年
东进序曲1
东进序曲2
东进序曲3
八女投江01
1987
八女投江02 1987
国产故事片51号兵站下集
国产故事片51号兵站中集
国产故事片51号兵站上集
大浪淘沙021965
大浪淘沙011965
闪光的箭2
闪光的箭1
《云雾山中》长影1959年
三进山城
经典电影《解放大西北》2
经曲电影《解放大西北》1
山重水复战斗片珍臧版
凤凰A
凤凰B
举起手来
天尽头
经典抗日片狩猎者高清版
车轮滚滚A
车轮滚滚B
南斯拉夫内雷特瓦河战役
海上神鹰下1959
海上神鹰上1959
林则徐上1959
林则徐下1959
回民支队上1959
回民支队下1959
战火中的青春1959
地下航线上1959
粮食1959
女交通员下
女交通员上
电影《鸡毛信》
狼牙山五壮士B
狼牙山五壮士A
56年《上甘岭》下抗
56年《上甘岭》上抗
朝鲜永生的战士B
朝鲜永生的战士A
阿尔巴尼亚故事片《海岸风雷》1966上影译制
老电影白毛女B1950
老电影白毛女A1950
老电影三毛流浪记
地雷战
英雄小八路1961
经典电影《海鹰》3
经典电影《海鹰》2
经典电影《海鹰》1
老电影海霞19752
老电影海霞19751
奇袭
三八线上02
三八线上01
故事片小兵张嗄
长空雄鹰下1976
长空雄鹰上1976
老电影《烽火少年》1975
难忘的战斗下
难忘的战斗上
铁道游击队B
铁道游击队A
刘胡兰2
刘胡兰1
春雷下
春雷上
宁死不屈1969B
宁死不屈1969A
电影英雄儿女下
电影英雄儿女上
红色娘子军舞剧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2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1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第二部下集54分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第二部上集83分钟
大决战第1部辽沈战役2
大决战第1部辽沈战役1
小花B
小花A
林海雪原B
林海雪原A
大渡河下
大渡河上
地道战下
地道战上
烈火中永生下集
烈火中永生上集
电影《董存瑞》
激战无名川B
激战无名川A
打击侵略者1
八一《战上海》1959
渡江侦察记1974
南征北战1952
电影之四十七闪闪的红星2
电影之四十七闪闪的红星1
鄂尔多斯风暴
侦察兵1974
老电影《烈火金刚》
《独立大队》长春电影制片厂_1964
解放战争巨片《渡江侦察记》
故事片《黑山阻击战》全
51号兵站
鸡毛信
大渡河
董存瑞国产经典老电影1955
铁血大动脉上战斗片
《铁血大动脉》下集战斗片
马蹄声碎01战斗片
马蹄声碎02战斗片
红英展翅战斗片
最后八个人01战斗片
最后八个人02战斗片
老电影51号兵站战斗片1
老电影51号兵站战斗片2
冲出亚马逊IICD1战斗片
冲出亚马逊IICD2战斗片
长空雄鹰1空战片
长空雄鹰2
烽火列车01战斗片
烽火列车02
老电影铁甲○○八A
老电影铁甲○○八B
闪电行动1战斗片
闪电行动2战斗片
老电影赣水苍茫01战斗片
老电影赣水苍茫02战斗片
红河激浪全集战斗片
红河激浪B
《三个俘虏兵》全集战斗片
国产战斗片《赵一曼》上集
国产战斗片《赵一曼》下集
《古刹钟声》1958
故事片《狼牙山五壮士》1958
黑白故事片黑山阻击战B
黑白故事片黑山阻击战A
闪闪的红星B
闪闪的红星A
兵临绝境02
兵临绝境01
刘胡兰下
刘胡兰上
彩色故事片风雨下钟山19824
彩色故事片风雨下钟山19823
彩色故事片风雨下钟山19822
彩色故事片风雨下钟山19821
地下尖兵上1957年
鸡毛信2
鸡毛信A
烈火真金11959年
烈火真金21959年
佩剑将军2
佩剑将军1
英雄虎胆21958年
英雄虎胆11958年
扶我上战马的人下1983年出品经典老电影
甲午风云021962年
甲午风云011962年
侦察兵02
车轮滚滚下
保密局的枪声
刑场上的婚礼02 1980
刑场上的婚礼01 1980
红河激浪下
红河激浪上
羌笛颂下
羌笛颂上
山乡风云下
山乡风云上
激战无名川下
激战无名川上
两个小八路下
两个小八路上
碧海红波下
碧海红波上
老电影烈火中永生3(1965)
老电影烈火中永生2(1965)
老电影烈火中永生1(1965)
打击侵略者
渡江侦察记下集
渡江侦察记上集
英雄虎胆
勐垅沙下
勐垅沙上
老电影虎穴追踪2(1956)
老电影虎穴追踪1(1956)
老电影《怒潮》2
老电影《怒潮》1
老电影《中华女儿》CD2
老电影《中华女儿》CD1
从奴隶到将军02
老电影突破乌江下
老电影突破乌江上
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2
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1
南征北战下
南征北战上
南征北战2
南征北战1
故事片《三八线上》1960
平原游击队
平原游击队下
平原游击队上
狼牙山五壮士
老电影铁道卫士19602
老电影铁道卫士19601
老电影铁血昆仑关19942
老电影铁血昆仑关19941
沙漠追匪记02nbsp1959年nbsp黑白
沙漠追匪记01nbsp1959年nbsp黑白
粮食B
粮食A
《青春之歌》1(1959)
《青春之歌》2(1959)
《青春之歌》3(1959)
兵临城下
女交通员021977年
女交通员011977年
老电影神偷燕子李三下
老电影神偷燕子李三上
怒潮上
怒潮下
黎明前的战斗d
黎明前的战斗c
黎明前的战斗b
黎明前的战斗a
命令027
老电影《闪闪的红星》B
老电影《闪闪的红星》A
难忘的战斗
回到自己队伍来1949年黑白
戈壁恩仇录1988
海鹰01nbsp1959年
海鹰02nbsp1959年
地下尖兵02nbsp1957年nbsp黑白
地下尖兵01nbsp1957年nbsp黑白
飞虎
风暴
归心似箭上
归心似箭下
林则徐02
林则徐01
刘胡兰
回民支队1
车轮滚滚011975年
冰山上的来客03
特殊身份的警官
烽火列车
武林志
春雷19612
暴风中的雄鹰b
双栖间谍01
黑白故事片英雄儿女
苦菜花1965年黑白
《海上神鹰》下长影1959年
《海上神鹰》上长影1959年
延河战火
渡江侦察记1974年版
海上神鹰
他们也在战斗
延河战火1977
经典老片老电影虎穴追踪A
铁道卫士1
雁鸣湖畔
《南岛风云》上上影1955年
《南岛风云》下上影1955年
伏击战
董存瑞上
董存瑞下
海岸风雷
地下游击队
老电影春雷下
老电影春雷上
《青春的脚步》下长影1957年
《青春的脚步》上长影1957年
老电影解放石家庄19812
老电影解放石家庄19811
战斗的道路
战斗的早晨
《无形的战线》1长影1949年
《无形的战线》2长影1949年
沙家浜下
沙家浜上
老电影王老五二
老电影回民支队2
老电影回民支队1
小花下集
《红河激浪》下北影1963年
《红河激浪》上北影1963年
激战无名川2
前哨下
苦菜花1965年
三进山城1965
甲午风云下1961年
甲午风云上1961年
解放石家庄
非常岁月A
非常岁月B
平原游击队1974年版
老电影lt画魂gtA
老电影lt画魂gtB
战斗里成长195701
战斗里成长195702
战斗里成长195703
战斗里成长195704
烽火少年上
烽火少年下
陆军见习官上
陆军见司官下
黑马A_001
黑马A_002
黑马B_001
黑马B_002
波斯猫在行动上
波斯猫在行动下
经曲电影《解放大西北》上
经典电影《解放大西北》下
少年游击队1
少年游击队2
英雄小八路1
英雄小八路2
英雄小八路003
英雄小八路4
闪闪的红星下
老电影战上海195901
老电影战上海195902
老电影智取华山195301
老电影智取华山195302
老电影智取华山03
老电影智取华山04
老电影智取华山05
狼牙山五壮士1
狼牙山五壮士2
《永不消逝的电波》1
《永不消逝的电波》2
《永不消逝的电波》3
《林海雪原》1
《林海雪原》2
《林海雪原》3
铁道游击队1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02
湖上的斗争195501
湖上的斗争195502
湘西剿匪记第一部上集
湘西剿匪记第一部下集
黑炮事件1
黑炮事件
思想问题上
思想问题下
女子别动队上
女子别动队下
祁连山的回声下
南海的早晨上
南海的早晨下
老电影红日196301
老电影红日196302
老电影红日196303
飞越天险A
雁红岭下长春1966A
《平原游击队》郭振清王恩启杜德夫A1955长影
老电影《羌笛颂》1
老电影《羌笛颂》2
老电影《羌笛颂》3
老电影《羌笛颂》4
四渡赤水出奇兵
大会师
侦察兵002
粮食1
老电影《勐垅沙》01
老电影《勐垅沙》02
老电影《勐垅沙》03
老电影《勐垅沙》04
老电影《勐垅沙》05
老电影七天七夜19621
老电影七天七夜19622
老电影七天七夜19623
鸡毛信1
风流才子
国产经典老电影《董存瑞》
国产战斗片海鹰全老电影
《猛河的黎明》下1955年
《猛河的黎明》上1955年
国产老电影怒海轻骑全战斗片
老电影小花主演陈冲刘晓庆1979年出品
国产经典老电影《万水千山》
国产故事片党的女儿经典老电影
老电影拔哥的故事战斗片
国产老电影小花1979
老电影红日全珍藏版战斗片
老电影延河战火主演李俊海1977年出品
国产经典老电影《海鹰1959》
为了和平老电影斗争片
经典老电影智取华山
最后死战最后的空降兵A
国产经典战争片上甘岭51
国产经典战争片上甘岭52
国产经典战争片上甘岭53
国产经典战争片上甘岭54
国产经典战争片上甘岭55
国产经典故事片小兵张嗄A
国产经典故事片小兵张嗄B
国产经典战争片我的长征A
国产经典战争片我的长征B
国产经典战争片打击侵略者A
国产经典战争片打击侵略者B
大捷1
大捷2
烽火岁月A
烽火岁月B
烽火岁月C
烽火岁月D
绝境逢生上
绝境逢生下
古刹钟声195801
古刹钟声195802
古刹钟声195803
古刹钟声195804
粮食01(1959)
粮食02(1959)
粮食03(1959)
粮食04(1959)
故事片长城大决战A
故事片长城大决战B
抗日大片夜袭
太行山上A
《太行山上》B抗日战争片
《太行山上》C抗日战争片
地雷战上
地雷战下
巧奔妙逃1
巧奔妙逃2
巧奔妙逃3
黄河绝恋A
黄河绝恋B
喋血黑谷11984年
喋血黑谷21984年
老电影三进山城19651
老电影三进山城19652
老电影三进山城19653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19561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19562
老电影新儿女英雄传19511
老电影新儿女英雄传19512
老电影新儿女英雄传19513
老电影血战台儿庄19861
老电影血战台儿庄19863
老电影51号兵站19611
老电影51号兵站19612
老电影回民支队19591
老电影回民支队19592
老电影椰林曲19571
老电影椰林曲19572
抗日战争题材太行山上A
抗日战争题材太行山上B
中国经典战争片董存瑞上集
中国经典战争片董存瑞下集
平原游击队01
平原游击队02
血性山谷上集
血性山谷下集
七天七夜1
七天七夜2
车轮滚滚1
车轮滚滚2
战斗里成长1
战斗里成长2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一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二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三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四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五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六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七集
抗日战争巨片《百团大战》第八集
绝境逢生cd_1
绝境逢生cd_2
缴枪不杀1
缴枪不杀2
缴枪不杀3
缴枪不杀4
向我开炮1
向我开炮2
大决战第2部淮海战役1
大决战第2部淮海战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