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柏林电影节各个单元介绍

柏林电影节各个单元介绍

发布时间:2022-09-11 14:51:12

Ⅰ 欧洲三大电影节各自特点是什么 ,他们选片品味有何区别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节,每年八月至九月在丽都岛举行。最高荣誉奖是金狮奖,聚焦于各国电影实验者。威尼斯电影节的宗旨是为严肃的艺术服务,由此可见他们的态度有多么认真了。威尼斯电影节支持创新,对于那些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是大大支持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孕育了很多世界电影大师。

其实这三大电影节的品味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的宗旨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地域限制,入围电影、导演演员都可以来自世界各地。三大电影节虽然初衷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看重高关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个性和创新是他们的口味。这一点奥斯卡电影节就不同了,它比较看重商业和政治因素。

Ⅱ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Ⅲ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办方28日宣布,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评价王家卫为“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称赞他的作品“特点鲜明、充满诗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柏林电影节一直将自己作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个展示平台,”科斯里克说,“这也是我们有幸邀请王家卫出任2013年(电影节)国际评委会主席的另一个原因。”
王家卫生于上海,长于香港。1988年,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旺角卡门》在香港上映,1991年《阿飞正传》在柏林电影节展映。此后,他执导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和《一代宗师》等影片先后在柏林亮相。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6年,王家卫成为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名来自中国的评委会主席。
获知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表示荣幸。他说:“很高兴回到柏林,看到全球各地导演们最新的作品。这对于任何一名电影人都是一次充实的体验。”
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51年,以突出文艺色彩和鼓励新人新作著称,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第63届柏林电影节定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
入围名单当地时间12月13日,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首批入围名单,格斯·范·桑特执导,马特·达蒙编剧兼主演的《应许之地》入围主竞赛单元,并将在电影节举行国际首映。梦工厂3D动画《克鲁德一家》进入非竞赛单元展映,同时会在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礼。
《应许之地》的故事灵感源自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天然气之地》,讲述了两个天然气公司职员来到小镇寻找天然气的故事。这部针砭实事的作品也是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的热点影片之一,将于12月28日在北美上映。《克鲁德一家》则是梦工厂在明年春季档主打的力作,将于3月22日在北美上映。
此外,韩国知名文艺片导演洪常秀的新作《惠媛》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作《天堂:希望》同样在主竞赛单元榜上有名。此前的《天堂:爱》与《天堂:信仰》分别入围了今年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天堂》系列成为继《蓝白红》之后又一套分别入围三大电影节的三部曲电影。
2013年开幕的第63届柏林电影节,目前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入驻全景单元的影片名单,这个单元,将集结大量的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电人,为他们步入国际影坛提供平台。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影片中,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导演长片处女作《唐璜之瘾》赫然在列,而讲述《深喉》艳星琳达·拉芙蕾丝生平故事的传记片《拉芙蕾丝》也将在参加完圣丹斯之后来到柏林。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知名香港导演王家卫担任评委会主席。
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作为第63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

Ⅳ 第57届柏林电影节

57届柏林电影节
时间:北京时间2月8日至2月18日 颁奖地:主会场 Berlinale Palast

评委阵容
第57届柏林电影节日前公布了评委会阵容,今年将有七位国际影星和电影专家参与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一同决定金熊与各项银熊奖的归属。《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将出任评委会主席,中国香港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将同巴勒斯坦女演员希亚姆·阿巴斯、德国老牌演员马里奥·阿多夫、墨西哥当红小生盖尔·加西亚·贝尔纳、美国影星威廉·达福,以及丹麦电影剪辑师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评委。

评委会主席:保罗·施拉德

作为导演,《美国舞男》是保罗·施拉德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施拉德更为著名的身份是《出租车司机》(1976年)的编剧,该片的剧本几乎改写了美国电影发展史。他与马丁·斯科塞斯之后还成功合作了《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稣最后的诱惑》(1988年),延续了这对黄金搭档的辉煌。1978年,施拉德首执导筒推出影片《蓝领》,1985年又执导了《三岛由纪夫传》,1991年,他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影片《迷情杀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执导的犯罪剧情片《迷幻人生》曾参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角逐。

评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国权威业内杂志《综艺》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电影人之一。由她监制的影片包括曾创造香港电影神话的《无间道》以及徐克的《七剑》。

希亚姆·阿巴斯

这位巴勒斯坦女演员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剧本并曾任导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叙利亚新娘》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超宽的戏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时》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外,她还曾出演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

马里奥·阿多夫

德国演员马里奥·阿多夫曾出演过超过120部电影和电视剧,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他曾出演过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执导的《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和《铁皮鼓》、法斯宾德的《罗拉》和迪特尔执导的《罗西尼酒店》。

盖尔·加西亚·贝尔纳

他的银幕表演处女作就是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爱情是狗娘》,这位墨西哥男演员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国际影坛闪光。巴西导演沃尔特·萨勒斯之后选择他在《摩托车日记》中出演青年时代的切·格瓦拉,还曾主演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学》去年曾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他与伊纳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奥斯卡奖的有力争奖影片。

威廉·达福

威廉·达福位列当今口碑最佳的几位美国实力派演员之一。他塑造过无数复杂、阴暗、内心纠结的角色,1980年,他凭迈克尔·西米诺的《天国之门》一鸣惊人,1986年在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中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近年来,他在商业和艺术电影两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侠》大获票房成功的同时,他还不断与科南伯格、拉斯·冯·特里尔、斯科塞斯等导演合作。

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担纲丹麦知名导演拉斯·冯·特里尔迄今为止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辑师,其中包括《医院风云》、《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镇》以及《曼德莱》。

开幕片《玫瑰人生》

另据电影节组委会本周三发布的消息,法国“小鸟歌后”埃迪思·皮亚芙的传记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将开启本年度的“金熊”之争。

在埃迪思·皮亚芙逝世近40年后,由法国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从追思和揭秘这两个角度出发,重现了这位法国传奇香颂女伶充满激情的生平故事。该片由音乐录影带导演奥立维埃·达昂执导,玛丽昂·歌蒂亚主演,“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将饰演发掘皮亚芙的伯乐。

生前,皮亚芙与让·谷克多、玛琳·黛德丽、伊夫·蒙当是好友,而她天鹅绒般高亢婉转的嗓音以及独特的舞台风格永远与《玫瑰人生》、《不,我没有遗憾》、《爱之颂》等经典香颂名曲被歌迷永远铭记。在辉煌的舞台灯光以外,皮亚芙在其喧嚣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谋杀、经历独子夭折的悲痛,以及两次失败的婚姻,并卷入了法国保卫战……现年30岁的女演员歌蒂亚表示,即便皮亚芙并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绝对是电影的好素材,“不管你爱不爱皮亚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会愿意去看一看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电影节的来历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等

------------
又:
柏林国际电影节始于1951年,最先是出于美国文化政治的动机,让西方世界的三条联盟有更为广泛的理念。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六年,柏林成为自由社会的样板,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这一电影节就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玛-伯格曼,萨提瓦伊提-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以及法国导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了国际辉煌。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一段很明显的停滞期。1970年出现了公众呼声,但与越战影片的出现并非巧合。1971年,除了传统竞争以外,还开创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在该电影节参展,东德也参加了这一届电影节。政治气候发生了改变,两德之间的各种协议纷纷签署。从此,柏林电影节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有四位导演对柏林电影节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阿尔福雷德-鲍尔是奠基者;沃尔夫-唐纳引入了改革,乌尔里奇-格雷格创立了论坛,莫里兹-德-哈德恩则是自1979年以来竞争机制、全景电影、电影回顾和儿童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开创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为她的动物塑像而一举成名。从柏林工艺学校毕业后,二十年代她的名气急升,1931年她进入了普鲁士艺术学院。由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离开了学院,但二战以后,她又重新得到了认可,有各种教学讲座邀请她,奖项和荣誉纷纷踏至。而自1951年开始的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电影节的金熊像雏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皮尔-雷本和柏林电影节主题乐
为纪念柏林电影节50周年,电影作曲家皮尔-雷本谱写了新的电影节主题乐。新主题乐强调了电影节的片头,每部电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这段片头。
雷本与法斯宾德合作多年,还与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国导演有过合作。如今他被认为是享有国际名声的最为著名的德国电影作曲家之一。
皮尔-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为柏林电影节创作主题乐的想法。那时法斯宾德因为影片Veronika Voss获得了金熊奖,为此雷本觉得应该给电影节一个音乐礼物,一个特别的主题乐。作品在1990年第40届电影节为官方电影节所认可,自此每部在电影节放映的影片的片头都要播出这段主题乐。

--------------------

第57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中国,王全安导演)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其他》
最佳导演银熊奖 约瑟夫-希达(《波弗特》)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胡里奥-查维兹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哈勒姆》
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Vanaja》导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 《电子人也无所谓》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奖(短片) 《Raak》 导演:Hanro Smitsman 荷兰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 《Decroche》 导演:Manuel Schapira 法国
《美》 导演:陈骏霖(Arvin Chen) 中国台湾/美国
终身成就奖 阿瑟·佩恩

Ⅳ 在参加电影节的竞赛影片单元中有个叫全景单元,那是什么

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设立于1986年,分为主竞赛单元,全景单元特殊影片和全景纪录片3部分,旨在展示全球艺术电影的趋势,并构筑艺术电影与贸易利益间的桥梁。全景单元历来注重反映社会现象,例如同性恋话题,这一题材的优越影片将获得“泰迪熊奖”。全景单元的另一重要奖项是由2万多名观众投票评选出的“全景观众奖”。

我的理解是
全景单元的目标是拿出高质量的独立电影,让它们由小众走入国际市场的聚光灯下。旨在发现名导新作、处女作,此单元的影片使人们了解艺术影院的新口味。

Ⅵ 柏林国际电影节

1.柏林国际电影节,每年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2.今年是第59届,当地时间2009年2月5日-15日举行。第一届是在1951年举行的。
3.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片单:
《电光冷雾中》(导演:贝特朗-塔维涅)
《甜蜜的冲动》(导演:安杰依-瓦依达)
《瑞奇》(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梅兰芳》(导演:陈凯歌)
《朗读者》(导演:史蒂夫-戴德利)
《谢利》(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喜悦之泪》(导演: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伦敦的河》(导演:拉契德-波查拉)
《长毛象》(导演:卢卡斯-穆迪森)
《斯图姆》(导演:汉斯-克里斯蒂安-施米特)
《希甘特》(导演:阿德里安-贝尼兹)
《关于伊丽》(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卡塔琳-瓦尔加》(导演:彼得-斯特克兰德)
《信使》(导演:欧容-莫维曼)
《伤心的奶水》(导演:克洛蒂亚-洛萨)
《小士兵》(导演:安妮特-欧森)
《其他人》(导演:玛伦-阿德)
《皮帕-李的私人生活》(导演:丽贝卡-米勒)
《愤怒》(导演:萨利-波特)
《我的唯一》(导演:理查德-隆克瑞恩)

获奖名单:
金熊奖:《伤心的奶水》
评审团银熊奖:《暗恋》、《其他人》
最佳导演奖: 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关于伊丽》)
最佳编剧奖:《信使》
最佳男演员:塞米·鲍亚吉拉 Sami Bouajila(《伦敦的河》)
最佳女演员:贝吉特-米妮克美尔Birgit Minichmayr(《其他人》)
最佳艺术成就:《卡塔琳-瓦尔加》
终身成就奖:莫里斯-雅尔
电影处女作:《暗恋》
阿尔弗莱德奖 《暗恋》

Ⅶ 柏林电影节有什么特点

柏林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金熊奖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到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罗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标志物是一只抬起手臂向人们致意的柏林熊。
到了21世纪初,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莱那·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罗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Ⅷ 第72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都有哪些艺人获得奖项

每一届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在2月16号,这次第七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各大奖项也随之公开

西班牙女导演卡拉西蒙在柏林电影节夺得最佳影片的金熊奖,所凭借的是她拍摄的这部影片阿尔卡拉斯,这部电影主要描写的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个果农家庭,由于土地被征用,而被驱逐威胁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女性电影人接连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获得的最高奖项,卡拉西蒙是一位80后,年纪轻轻,未来不可限量

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奖项,法国导演克莱尔德尼他拍摄的影片双刃剑获得最佳导演奖,柬埔寨的潘礼德凭借他的影片一切安好,获得艺术贡献奖,我值得一提的是,库尔勒资诉小布什的编剧莱拉斯蒂勒最佳剧本奖

除了这些奖外,还有一些没有获奖的导演和影片,并不是因为不好,也许是当时评委的喜好或者各方面的因素,那么我们也期待以后会有更多好的影片呈现给全世界

Ⅸ 柏林文化节谁能介绍一下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Ⅹ 世界几大电影节以及对应的电影奖项的名称,解释,由来

推荐你看看这个

现世界各大电影节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华丽的分割线======================================

再看看这个

世界著名电影节及其奖项
一、国外知名的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回答的字数不能超过1万字,剩下你自己去看这里吧http://ke..com/view/14509.htm

我的回答应该算满意了吧

阅读全文

与柏林电影节各个单元介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湾电影共犯百度云资源 浏览:965
中文配音的欧美电影 浏览:94
第四节成龙国际电影节 浏览:139
家乐福电影院影讯查询 浏览:708
驴得水女演员电影 浏览:729
济公周星驰完整版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68
教育微电影的观后感600字作文怎么写 浏览:952
韩国华尔街电影女主名字 浏览:392
80s电影为什么 浏览:714
餐厅出现大章鱼电影 浏览:323
金手指粤语版电影 浏览:335
与海啸有关的电影大全 浏览:447
十大经典恐怖片电影 浏览:483
银河电影院时间表 浏览:552
看电影先看导演 浏览:749
白雪公主电影大全真人版 浏览:271
关于泰国监狱的一个电影 浏览:376
蛇视频电影完整版 浏览:119
大战异形蝎子怪是什么电影 浏览:57
好用的电影app下载网站有哪些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