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电影大艺术家

电影大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2-09-11 10:36:59

Ⅰ 求《艺术家》2011年免费百度云资源,让·杜雅尔丹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5aV1YqWTjdVvVhVL6DLOJA


提取码: hgxn
《艺术家 The Artist》
导演: 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编剧: 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主演: 让·杜雅尔丹、贝热尼丝·贝乔、约翰·古德曼、詹姆斯·克伦威尔、比茜·图诺克、佩内洛普·安·米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小狗乌吉
类型: 剧情、喜剧、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比利时、美国
语言: 英语、法语
上映日期: 2012-12-28(中国大陆)、2011-10-12(法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星光梦里人(港)、大艺术家(台)
1927年,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 Jean Dujardin 饰),是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其他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 nice Bejo 饰),尽管后者抢镜出风头,但是他还是儒雅以待。不过,这则头条新闻却压过了他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这令他心神不宁,演戏频频NG。后来,与老板闹僵的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与此同时,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的契机迅速蹿红,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明星。最终,他的默片与她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一场在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争夺战拉开序幕……
本片获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 64届戛纳...

Ⅱ 急求电影(艺术家)的影评

很久没有看黑白电影了,更不用说黑白默片,在这个充斥着3D,IMAX的时代里,这样的电影看上去显得这么的另类但却古典。

没有声音的诠释,人物情感的表达完全来之于肢体和表情,特写,特写,人物的面部特写,肢体的全景,配乐的渲染,似乎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也不会太难去理解这个故事。

当感官少了对语言的识别之后,能够传达更多信息的肢体语言让我们开始着迷。

这是一部典型致敬式的电影,黄金的默片年代,可以看见电影院外的人群和电影院内几乎坐满的观众。

看电影时候就是这种欢乐的时光,故事多少有些峰回路转,无声和有声的纠结,骄傲和自尊的考验,让 杜雅尔丹富有魅力的演技,对于经典的回顾。这也许就是在造梦,一个黑白色的艺术家的梦。

而我们现在的人与这样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但对于艺术的梦,电影的梦却不会停息。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

《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观影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纯粹的一个故事打动。它就像一位久违了的挚友,穿过时间带来问候,轻易击中我的心房。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却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风险。在法国本土,正是因为电影宣传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样给人留下的复古印象,票房未达预期,片方只好决定凭借奥斯卡提名的风头,在奥斯卡颁奖后再入影院重映,试图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国家,它也很难叩响影院的大门,譬如笔者所在的荷兰,艺术院线的上映也不过寥寥数周,普通院线也仅因为奥斯卡该片的提名,才迟迟跟上了上映的脚步。而在美国,《艺术家》摘得金球奖,虽是目前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尚未买法国人的账,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扩大展映,票房却低得让人匪夷所思,根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部默片。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责电影玩弄噱头的评论人,是否也看到这部电影为此付出的代价呢?现今电影业的利益驱动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导演还有再兴默片的魄力?能保证黑白默片会讨喜观众呢?而实际上,若不是这位法国商业电影奇材曾经在2006年的时候凭借着杂糅拼贴讽刺复古版007的《OSS117:开罗谍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他或许也没这样的胆量再把时间推前数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这样,电影又恰好落入了人们诟病的另外一个议题:如果电影要还原默片,却为何没了默片的神韵?

我想是观者的心态不同吧,《艺术家》的立足点很讨巧,可正是因为太讨巧,观者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许多人把《艺术家》看做一场默片的复兴,认为《艺术家》是要对默片进行一次礼赞,并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的遗风。然而事实上,《艺术家》的初衷其实并不尽然如此。人们过分解读了《艺术家》作为电影所应承载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之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更多地,却是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和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轻松地回顾和揶揄。从开场便设定的“说话”一词的双关运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介入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声,电影都可谓无时不刻在轻松伶俐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默片的艺术的价值却永远存在着,正如电影中乔治•瓦伦丁这位大艺术家一样,历经时间洗礼才华依然不减。灵巧的构思和智慧的“对白”,《艺术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样,和电影中的剧情如出一辙地证明:艺术并不存在过时一说,这恐怕才是《艺术家》内里的本真。

若是研究《艺术家》是否百分之百还原了默片时代,去死抠技术的瑕疵,争议女主的眉目,慨叹复制的粗劣,观者恐怕真正落入了电影里那位大艺术家的境地:过分执着于那个年代,执着于“默片”二字的分量,却忽视了电影作为艺术载体的发展历程,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技术和当年的默片技术岂可同日而语,电影也不过是艺术的载体,从曾经的黑白映画,到现在的真人捕捉,电影仍旧是电影,仍旧是我们在银幕前放下忧愁,随之神往的时光机。

与其说《艺术家》是对默片艺术的讴歌礼赞,不如说它是一场我们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说的是爱情,是乔治为佩皮点上的一颗痣,是佩皮在车里看到孤独的乔治流下的一滴泪,是乔治在大火中死死抱着不松手的,那么一段美丽的邂逅光影

http://wenku..com/view/054b583d376baf1ffc4fad88.html

Ⅲ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TOP.1 郭兰英
郭兰英,1929年12月出生,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籍贯是山西平遥县,主演了《秦香莲》、 《李三娘挑水》、《..[详细介绍]
票数:206 人气:366
投票

TOP.2 孙道临
2007年12月28日,中国著名电影演员、表演艺术家,1921年生于北京,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参与了《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详细介绍]
票数:130 人气:347
投票

TOP.3 秦怡
秦怡(1922.1.31——)女,中国著名演员、艺术家。2009年10月17日获得第18届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代表作品: 《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详细介绍]
票数:114 人气:247
投票

TOP.4 陈强
陈强1918出生,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是著名演员陈佩斯的父亲。陈强从艺数十年,参演多部歌剧和影片..[详细介绍]
票数:98 人气:248
投票

TOP.5 王心刚
王心刚,辽宁大连人,1932年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军人”,有很多的作品,并且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代表作有..[详细介绍]
票数:95 人气:283
投票

TOP.6 王晓棠
王晓棠( 1934─) ,演员,导演,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2001年王晓棠自编自导的《芬芳誓言》,再次荣获当年度《大..[详细介绍]
票数:93 人气:264
投票

TOP.7 谢芳
谢芳,原名谢怀复,原籍湖南益阳,生于湖北黄陂,1935年年11月1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谢芳是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虽然扮演的..[详细介绍]
票数:86 人气:208
投票

TOP.8 张勇手
张勇手,原名张永寿,电影演员、导演。山西汾阳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1958年后相继在《英雄虎胆》、《县..[详细介绍]
票数:82 人气:312
投票

TOP.9 田华
田华,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刘天花,1928年8月3日出生。电影“白毛女”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这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详细介绍]
票数:80 人气:213
投票

TOP.10 王昆
王昆,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河北人。她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1945年在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中扮演喜儿。代表作品有《南泥..[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70
投票

TOP.11 郭振清
郭振清 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毕业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先后为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96
投票

TOP.12 张瑞芳
张瑞芳(1918年6月15日—2012年6月28日),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原籍北京,生于河北保定。塑造了新中国电影经典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详细介绍]
票数:77 人气:194
投票

TOP.13 于洋
于洋(1930.10.4-) ,原名于延江,祖籍山东龙口市。中国影视演员、导演。主要作品有《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详细介绍]
票数:71 人气:172
投票

TOP.14 刘江
刘江,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1925年生于辽宁辽阳。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部队文工团员、分队长、副队长等..[详细介绍]
票数:66 人气:207
投票

TOP.15 葛存壮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详细介绍]
票数:63 人气:191
投票

TOP.16 李仁堂
李仁堂(1930.2.28—2002.6.24),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籍山东诸城郭家屯镇,早年在北京读书。主演的影片有《元帅之死》、《子夜》等。..[详细介绍]
票数:63 人气:145
投票

TOP.17 程之
程之(1926.2.3-1995.2.14)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演员程之的父亲。从艺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称,被观众戏称作“南方特务”;他还..[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52
投票

TOP.18 于蓝
于蓝,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一部《烈火中永生》,让亿万观众记住了于蓝这样一个名字。除了江姐以外,《龙须沟》里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68
投票

TOP.19 黄宗洛
黄宗洛(1926.9.26-2012.6.30),原名黄宗河,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瑞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大哥黄宗江是著名剧作家,三姐黄宗英是..[详细介绍]
票数:56 人气:159
投票

TOP.20 项堃
项堃(Xiang Kun,1915-2009),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市,1937年开始从事电影..[详细介绍]
票数:55 人气:192
投票

TOP.21 方化
方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详细介绍]
票数:48 人气:238
投票

TOP.22 李默然
李默然(1927-2012.11.8),原名李绍诚,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1947年正式开始演艺生涯,1962年因在影片《甲午风云》中出演爱国将领邓世昌赢..[详细介绍]
票数:48 人气:135
投票

TOP.23 陈述
陈述(1920-2006)演员,原名陈致通,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上海。陈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陈述以扮演反派角色出名,陈..[详细介绍]
票数:44 人气:151
投票

TOP.24 赵丹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祖籍山东肥城,出生于江苏扬州,长大在江苏南通。1937年主演《十字街头》和《马路天..[详细介绍]
票数:30 人气:142

Ⅳ 世界十大著名导演

排名不分先后: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说卡梅隆是当今重工业电影的开拓者,享誉世界的《泰坦尼克号》和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还有承载了我国80后对于科幻小说记忆的《终结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Ⅳ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Ⅵ 著名演员、表演艺术家金迪去世,她的一生有何成就

著名演员、表演艺术家金迪,原名金慧琴,曾用名金狄,于1933年2月25日出生于上海,2022年4月3日逝世,享年89岁。

金迪的成就非常多,如: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演员奖。1960年被授予“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87年任导演,执导了电视剧《升华》、《豪华聚餐会》和《歌舞荧屏——深圳》。2017年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20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表彰。

金迪虽然离世了,但其留下的经典作品、做人态度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她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影视上,这也许就是老艺术家为演艺界做的贡献,希望她一路走好。

Ⅶ 早期中国电影艺术家

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他拍摄的是著名演员谭鑫培所表演的京剧。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不过,它是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由此可见,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便是跨国资本的产物。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3].程季华等人在1960年代初所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在这本代表官方观点的著作中,中国的左翼进步电影的发展是在与外国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霸权的斗争中成长的[4].中国民族电影工业所作的生死搏斗与作为20世纪民族国家的中国的困境息息相关。现代性、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以及新的性别认同都是此类民族电影的中心主题。中国的民族电影已成为锻冶新的民族文化所需的成分。在"软性"娱乐电影(罗曼司、蝴蝶派小说、武打片、鬼怪片、古装剧)

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左翼电影工作者充分利用电影这一新的视觉技术的政治与革命潜力,试图把它发展成为自觉的社会批评的大众艺术[5].正如其他民族电影一样,中国电影也是"国家神话的鼓动者和国家的神话"[6].通过创造一套连贯的形象与意义、叙述集体历史、以及上演普通民众生活的悲喜剧,电影给有可能呈现为异质的实体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统一体:"现代中国".

除电影的生产制作之外,电影审查、制片厂的所有权、政府干预以及公众舆论等都是建立一个新的、象征的中国的重要方面。1927年国民党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很快便成立了电影审查委员会,来审查外国片在中国的上映。该委员会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凡是发现以藐视、不友善的方式描述中国人的影片都禁止在中国发行[7].一个很有名的审查事件,就是围绕着1930年在上海放映的陆克(Harold Lloyd)的影片《不怕死》所引起的激烈争论。其它受禁的西方影片包括《上海之死》(1933)、《上海快车》(1932)、《阎将军的苦茶》(1933)、《在中国流浪》(1931)、《克劳迪科·安妮》(1936)、《猫爪》(1934),《巴格达窃贼》(1924),以及德日合拍片《新大陆》(1937)。美国电影譬如《十诫》,《佛兰肯斯坦》和《上流社会》都被禁映。前两部受禁的理由是有"迷信"色彩,后一部则是因为有"色情内容".

在同一时期,人们都自觉地努力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拥有电影制片厂。知识分子、民众以及政府经常组成"统一战线"来保护弱小的中国电影工业,抵制外国的" 文化入侵".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电影审查和对民族电影业的保护一直都维持和继承下来。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政府为了文化的统一,规定国语为电影中的标准方言。这一政策时而受到中国的"地方电影"的抵抗。比如在香港,受欢迎的影片往往是粤语片而不是国语片,这就是地方抵制中心的一个例子。

多年来,民族电影已成为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手段。它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纽带,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基本政治因素。正如安德鲁·席格森(Andrew Higson)所写,民族电影发挥着双重的功能:

这一霸权化、神话化的过程,既包含一套特殊意义的生产和分配,也试图抑制或阻止其他意义的潜在扩展。同时,民族电影这一概念几乎总是被利用来作为文化(经济)抵抗的策略,以及在面对(往往是好莱坞的)国际控制时主张民族自治的手段[8].

这样的对内霸权/对外抵抗的双重过程限定了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道路与功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电影变成为国有企业。正如保罗·克拉克(PaulClark )所言,民族电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培育大众民族文化的一个关键要素[9].中国竭力利用电影来建立一幅民族认同的单一化图画。不论是从电影工业还是从电影文本或电影美学的层次都可以看到这一点[10].电影制片厂不再为私人所有。它们经过重新组合之后形成一个新的国家电影工业。整顿调整后形成的一些大制片厂有: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它们都受到文化部和宣传部的监控和领导。国家对于电影的生产与销售拥有绝对的权利。电影常常成为政治宣传与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国内外影片都受到严格的审查。允许中国观众观看的外国电影主要都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好莱坞电影实际上已从中国消失。

但是,电影的国有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没有摆脱冲突、对抗与抵触。西方技术的"中国化"与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本土形式一直是中国电影艺术家至上的任务。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在这里只能间简单提及。60年代中期的《舞台姐妹》就是中国电影工作着对电影美学的艰难探索的一个例子。谢晋和其他电影艺术家们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创造出一种看似矛盾的艺术形式,让它同时既是中国的也是西方的、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既是革命的又是社会主义的;他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究竟是怎样的呢?正如道格拉思·微尔克森(Douglas Wilkerson )所说,"电影摄影艺术的西方模式,是与通过中世纪后占统治地位的透视体系发展起来的摄影机械相联系的。它能被与中国传统美学相联系的模式所取代吗?" [11]首先,电影文本必须对中国的历史作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的解释。

电影的主题是描绘中国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迫者的革命斗争,反映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民族建构。其次,艺术家们也非常有必要找到拍摄电影的综合性方法。

它能够融合进口的西方手段与本土的中国艺术传统(中国的传统绘画、文学、诗歌、地方戏剧、民间艺术)。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寻找新的电影审美原则的奋斗之路远非坦途。众所周知,党内机构的不同派别与电影界之内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和冲突,最终导致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整肃运动。

在一个同质的民族认同的形成中,电影叙述的制造神话的功能和合法化的功能可以通过缩小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而获得。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是新政权关注的重要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少数民族电影".通过将少数民族浪漫化和他者化,这种类型实际上巩固了汉族的中心地位。不论这种电影是反映了"民族和谐与团结"或是表达了汉族把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封建主义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它对于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合法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自我的证实需要某种形式的他者的在场,将边缘占为己有也是出于中心的意图。消除种族、民族、阶级、性别与地区之间的的真实差异和紧张状态,目的是为了建构一个想象的、同质的国家认同。

Ⅷ 卓别林作为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现出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我们欣赏卓别林的影片,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哭,则是流着真诚眼泪的哭。卓别林对电影艺术的伟大贡献,写下了好莱坞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光辉的一页。

Ⅸ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是谁

01.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国籍:美国

凯瑟琳·赫本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凯瑟琳·赫本。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凯瑟琳·赫本也许是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1940年根据赫本的同名舞台戏改编而制作的影片《费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时也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Ⅹ 电影艺术家张昕去世享年101岁,她生前有哪些突出事迹

在2021年的3月14日,作为原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张昕逝世,享年101岁。这一位老艺术家的逝世让我们感到沉痛,因为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而张昕教授的告别仪式也将在20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作为一名老艺术家,老教育家,张昕教授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表演事业中,也教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如今也成为了演艺圈非常著名的演员或艺术家。

在张昕教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当中,她对于治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并且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因此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员或艺术家,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尊重。张昕是中国电影表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我们永远你都会铭记着她。

阅读全文

与电影大艺术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湾电影共犯百度云资源 浏览:965
中文配音的欧美电影 浏览:94
第四节成龙国际电影节 浏览:139
家乐福电影院影讯查询 浏览:708
驴得水女演员电影 浏览:729
济公周星驰完整版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68
教育微电影的观后感600字作文怎么写 浏览:952
韩国华尔街电影女主名字 浏览:392
80s电影为什么 浏览:714
餐厅出现大章鱼电影 浏览:323
金手指粤语版电影 浏览:335
与海啸有关的电影大全 浏览:447
十大经典恐怖片电影 浏览:483
银河电影院时间表 浏览:552
看电影先看导演 浏览:749
白雪公主电影大全真人版 浏览:271
关于泰国监狱的一个电影 浏览:376
蛇视频电影完整版 浏览:119
大战异形蝎子怪是什么电影 浏览:57
好用的电影app下载网站有哪些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