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徐克、吴奇隆、杨采妮版电影《梁祝》!
我喜欢杨采妮,我下载了这个片子,给你吧
2.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大概内容50字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2)第一部电影梁祝扩展阅读:
史籍记载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岱(浙江绍兴人)在其著作集《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一文中写道:“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
据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著名的梁祝文化研究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祝二人在济宁市邹城市峄山读书,曾慕名而至济宁市曲阜孔庙拜祭过孔子,并参阅过孔庙的经文藏书,后梁祝二人因相互思恋而死,惊天动地,曲阜孔庙为了表彰纪念他们忠义精神,特地于二人在曲阜孔庙读书的地方标以牌匾,以示纪念。
历史影响
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
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久远。而且以后几乎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
3. 梁祝的电影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爱情故事的流传,始于公元三七七年。东晋时期,当时的门第风气极盛,官家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与贫苦儿梁山伯为同学,二人情义相投,相交甚笃,后祝被梁认出女儿身,两人遂私定终生,但这一愿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对,并为祝英台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从,最后两人唯有以死相殉,化蝶双双飞去。
4.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到底是什么
《生死恨》拍摄于1948年,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梁祝》拍摄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http://..com/question/4631594.html
5. 上海越剧团第一部现代版越剧是哪部
1953年11月1日,越剧《梁祝》电影版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这部电影不仅是中国第一部舞台剧电影,也是建国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一个流行的民间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最著名的地方戏。1952年,文化部发出通知,在第一次全国剧场演出会议后开始拍摄彩色电影。同年年底,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越剧《梁祝》搬上银幕,彩色电影《梁祝》正式开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版分别由桑娅和黄少芬执导拍摄,两位越剧大师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拍摄之初,摄制组咨询了苏联专家,但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技术实力还不够,应该以拍摄黑白电影为主。但导演索尼娅带领的制作团队通过自力更生和努力,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1953年11月1日,彩色电影版越剧《梁祝》终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越剧《梁山伯祝英台》的彩色电影版既保留了传统越剧优美的唱腔,又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优势,比传统舞台剧更具魅力。这部电影在中国首次上映时吸引了155万观众。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版也是一部著名的艺术电影,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发行,大获成功。它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此后,这部电影获得了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佛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电影奖和1955年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电影奖。
梁祝。这部电影是多彩的。虽然颜色不是很好,但是也很好。另外,这部电影非常经典。
越剧电影《夏虹》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艺术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出品的《梁祝》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越剧。
6. 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求大神帮助
生死恨》拍摄于1948年,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梁祝》拍摄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7. 最早的《梁祝》是谁演的
有武侠版的《梁祝》,是台湾的歌星千百惠和大陆的贾宏声主演的
还有一版挺老的是,是大陆的濮存昕和台湾的胡慧中主演的
较近的有罗志祥、梁小冰版的
最近的是何润东和董洁主演的
8. 梁祝的影片评价
徐克在该片中充份发挥了“旧瓶装新酒”的能耐,将一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成功地年轻化和现代趣味化,而结局的悲剧气氛亦能感动传统的观众,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佳作。
吴奇隆杨采妮版《梁祝》开创经典。开头就是那个开头—书生书童结伴而行;结尾也就是那个结尾—两只蝴蝶翩翩飞去。但是其间的故事却被导演徐克大大地发挥了一把,梁山伯、祝英台在书院里的生活被拍得妙趣横生,俨然一部爱情喜剧。这令影片后半部分的悲剧性转折更加撼动人心。该版本在影迷心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影视版《梁祝》中的经典。
吴奇隆把一个质朴清纯的书生梁山伯演绎得深入人心。很多网友表示,吴奇隆有一种书生气,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很符合梁山伯的传统形象。
在徐克的巧妙设计下,祝英台变成一个阳光少女,学梁山伯敲钟时的顽皮、补考时的狼狈、双手被烫时捏着耳朵倒吸冷气的娇俏———杨采妮都演得非常到位。有网友称如此轻快的气氛,让人几乎忘记该剧是一部悲剧。
吴奇隆与杨采妮的搭档擦出火花,两人成为新的金童玉女。
“梁祝与小提琴协奏曲”经改编后作为本片的配乐基调,效果相当动人。
吴奇隆和杨采妮青涩的面庞和演技被徐克巧妙地用来代表青春和天然,与之相反的则是苍白粉饰的世家贵胄。祝英台脱红露孝,在大雨中洗去被礼教强加在面上的脂粉,终于现出本真的容颜,只是这活泼的生命已经即将走到尽头。善用对比的徐克在这里通过红色与白色,平衡与倾斜构图等一系列极具反差的视听手段,将从扭曲到天然,从阳间到阴间的戏剧张力烘托到了最高点,谱出一曲绝世悲歌。 电影《梁祝》有两个穿帮与事实不符合的地方:1、故事发生在东晋,可影片中梁山伯却能科举入仕,与事实(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不相符。2、影片中祝母为东晋时期的人,但祝母的旧情人取自《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与事实(张若虚是唐代人 )不相符。
9. 古装片的前身是什么第一部古装片为什么一票难求
古装片的前身应该是稗史片,是一种结合古典小说,民间传闻,以及戏剧改编的影片,用的也是古代的语言,第一部古装片之所以一票难求,是因为开创了当时的电影先河,和当时的主流西方电影不一样,而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电影,因此吸引了很多人,票也非常难买。
果然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据说甚至火到了南洋。还捧红了当时的女明星胡蝶,这部电影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电影首次结合在一起,吸引了很多观众!因此才会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