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歌王》,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
《爵士歌王》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剧情如下:
该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1)195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角色简介:
1、玛丽娅:一名芭蕾舞演员。玛丽娅觉得杰克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引荐他去了俄耳浦斯剧院。由于玛丽娅地大力举荐,杰克终于当上了专业演员,跟随剧团去各地巡回演出。
2、杰基:唱诗班的领唱人拉比诺维兹的儿子杰基,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以及非常强的动感。杰基的爸爸希望他成为未来唱诗班的领唱人,但是杰基却不肯,他想当明星。
⑵ 我国第1部有声影片是什么影片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公开上映,该电影为蜡盘发音,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拍摄于1931年的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电影中成功地插入了一首歌曲,打破了人们看电影无须带着耳朵的习惯,一首歌曲,也使国产片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⑶ 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 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1930年底,中国第一部蜡盘发声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摄制成功。《歌女红牡 丹》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百代东方公司收 音、民众国产有声电影公司出品。编剧:洪深(化名庄正平),导演:张石川
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胡蝶、王吉亭、龚稼农主演。
《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1月完成制作工作,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影片采用国语对白,穿插了四段京剧片段,轰动一时。南洋片商以以高出默片十余倍的价格购买了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放映版权,使电影明星一下子“身(声)价百倍”。
⑷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剧情简介:
歌女红牡丹因从小习演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陈发祥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当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时,月入丰厚,但仍不够丈夫挥霍。后因受刺激过度倒嗓,由主角沦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听任丈夫虐待。
家庭经济拮据,丈夫因无钱可供挥霍,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便诱女儿外出,卖入娼门。事为暗地追求红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资赎其女还家。
时丈夫因卖女心情懊恼,失手杀人,被捕入狱,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诚相待。临赴外地演出前夕,又专程去监狱探望。后来又托人营救丈夫出狱,终于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4)195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红牡丹
坤角名伶,色艺双绝,因从小习演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终于将丈夫感动。
2、陈发祥
茶园老板的亲弟弟,本是顽皮赖骨,婚后无所事事,骄奢淫逸,不知收敛。因无钱可供挥霍,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心情懊恼的他失手杀人后被捕入狱,在红牡丹的托人营救下出狱,终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⑸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哪一部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艾尔·乔森、梅·麦卡沃伊等主演的爱情歌舞片,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它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它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幕后制作
该片中只有很少几段对白,能成为“有声电影”也是偶然造成的。当男主角艾尔·乔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
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于是,影片就这样“误打误撞”地成了“有声电影”(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应当是1928年上映的《纽约之光》)。
⑹ 世界公认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哪一部谢谢!
《爵士歌王》
相关介绍:
《爵士歌王》该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6)195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它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该片是一个发生在20年代美国纽约犹太区的故事。在奥查德大街的犹太教堂里,唱诗班的领唱人拉比诺维兹先生来到一大群孩子们中间。他被外来的流行乐曲搞得心烦意乱,可孩子们却听得津津有味,这使他更为气恼。儿杰基天生一副好嗓子,乐感又十分强,这是他未来的希望。
杰基在业余时间常到他们街区最热闹的马勒咖啡馆的露天庭院唱流行歌曲。他爸爸发现后,拼命地抽打他。倔强的杰基没有哭,他吻别泪流满面的母亲后离家出走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爵士歌王
⑺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洪深编剧,胡蝶、王献斋主演的剧情片,于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陆大戏院试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公映。
该片讲述了歌女红牡丹在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陈发祥后,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无怨言终将丈夫感动的故事 。
(7)195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制片背景
1920年代末期,在电影事业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有声电影发展已经颇有成绩。1926年12月开始,美国有声电影就大量涌入中国。但由于语言隔阂和文化观念不同,中国观众对于美国有声电影并未能够真正接受理解。
中国有声电影是否生产的问题,由此进入了业内有识之士的探讨研究之列。当时各大电影公司也态度各异,联华影业公司和天一影片公司因为自身发行网络不同,对摄制无声、有声电影各持己见,明星影片公司则采取观望折中态度。
前期筹备
引进电影录音技术来摄制影片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美国、日本和法国等,美国西电公司的摄制专利费用以及版税费用动辄数十万美金,大大超出了中国制片商的经济承受能力。
而恰逢百代公司正运到一架摄制蜡盘记音的声片机器,搁在那里,没有受主,因此便和明星公司合作。由此,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百代东方公司收音的《歌女红牡丹》开始拍摄制作 。
录音方面
影片采用蜡盘发音的方法,先按默片拍好,然后全体演员背熟台词,再到百代唱片公司将台词录到蜡盘上。录完后,一面在银幕上放影片,一面在放映间装留声机放蜡唱片,通过银幕后的扩音机播出。
⑻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是《歌女红牡丹》
(备注)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法制晚报报道,大观楼百年前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创造电影放映史上无数个第一。从今天开始,这个100年前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的影院要进行4个月的大修,期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在中国电影诞辰百年的此刻,这不仅是大观楼的“大事件”,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史中的大事。
老影迷:这里有太多回忆
对于很多老北京来说,位于宣武区大栅栏街的大观楼不仅是一个电影院,更是自己朝夕相处的邻居、年轻时的回忆。
甘井胡同已经78岁高龄的吴大妈今早告诉记者,50多年前,她跟现在的老伴儿还只是互相爱慕又不敢表白的同事。那一年,他的老伴儿排了老长的队买了两张《生死恨》的电影票邀她一同去看,等出了电影院,两人就确定关系了。“这大观楼也算是我们俩的媒人呢。”吴大妈说。
家住百顺胡同、今年51岁的蔡先生说,上世纪60年代大观楼主要以播放立体电影为主,那时候,能举着一个纸制眼镜看立体电影是好多人的梦想。他至今还记得在看《魔术师的奇遇》时感到的火车从自己头上开过的感觉。
新影迷:更注重观影环境
80年代初,蔡先生从东北建设兵团插队回来,曾在大观楼看了一个刘晓庆的电影系列,其中有《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好几部片子。他说:“虽然那时候大观楼的电影票比起其他影院略高,但它至少还有沙发呢,比起其他地方的硬板儿凳子强多了,而且这里还常能看到别的影院不放的片子。现在大观楼就有点落伍了。”
今天刚满30岁的王先生说,小时候他家住在大栅栏附近,那时候在大观楼看电影感觉特别好。但长大之后搬了家,就不经常去大观楼看电影了。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重视音响效果、环境舒适度等等,更愿意多花点钱在五星级的影院里享受。
未来大观楼设计独特的电影文化展馆
管理大观楼的北京京都文化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王占友告诉记者,这次大观楼从内到外的整体改造请来了知名的建筑学家,按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了设计。
首先,要让大观楼的牌坊焕然一新,大门左右两侧将各有一幅石刻的文字介绍,牌坊的正中和左右两边将写上“大观楼”、“茶园”和“戏影”等字。除此之外,还要在牌坊上挂一块“中国电影诞生地”的牌匾。
据介绍,新的大观楼一层将建成以展示中国电影历史为主的,集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设施。其中包括:一面展示中国电影诞生和发展历史的墙壁、一个以放映二三十年代电影拷贝为主的“中国电影第一厅”、一个按100多年前茶楼时期的场景和氛围局部恢复的文明茶园、还有一个豪华小厅。二层分为两个厅,主要以放映现代电影为主。
昔日大观楼:排队买票曾是一景放映史上无数第一
大观楼的蒋师傅告诉记者,大观楼最负盛名的时代是上世纪60年代放映宽银幕电影和立体电影的时候,那时候排队买票算得上是大栅栏街上的一景。而自他1988年来此工作至今,随着新影院越来越多,大观楼的观众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大观楼影事
大观楼影院始建于1905年,在这之前,它还有大亨茶园和马思远茶楼两个前身。当时,它的第一任经理任景丰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
上世纪30年代,大观楼第一次实现了男女同座;
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40年代,它是第一家购买法国百代公司35毫米固定座式放映机的影院;
1948年,它放映了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
60年代,它第一次放映了宽银幕电影;
1961年,它改建成北京惟一一家立体电影院;
1986年,它率先建成了超大银幕影院。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大观楼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王溪)
⑼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时候上映的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1895年电影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哑巴”。为了弥补这个“哑巴”的缺憾,人们想了种种办法让它“说话”。
刚开始 ,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
这个办法比较受欢迎,曾风行了将近三十年,直到有声电影产 生才结束。毕竟这些办法只是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观众对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问题。于是,有声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应时而生了。
⑽ 中国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词,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北国风光,与影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电影
1960年,上海东湖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这也是我国银幕上第一次放映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我国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宝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专门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1948年,为了消除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华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欢迎的影片《夜半歌声》,这是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它不但在当时制造了轰动效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其价值和魅力依然能够得到验证。
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国第一部与国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共同摄制了儿童故事片《风筝》,这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
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电影金鸡奖是由专业电影人员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担任评委。在这一类别的电影奖中它不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它也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电影奖
1932年,由当时中国教育界和电影界热心人士共同倡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影片评选活动,《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评为优秀影片。此后又举行了几次评选。由于当时协会的领导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党政高层官员身份,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电影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由政府部门设立的电影奖问世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设立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对1949年-1955年以来所生产的优秀影片予以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