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金有哪些作品,你最喜欢哪个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巴金(4张)《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的《家春秋》搬上荧屏(11张)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
我认为激流三部曲不错建议看看
『贰』 巴金的哪部小说被排成电影
巴金:
巴金一生,笔耕不辍,作品浩如烟海,却很少直接参与电影的拍摄与制作,但他的几部文学作品却是电影界改编的热门原著。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家》、《春》、《秋》、《英雄儿女》、《寒夜》、《故园春梦》等,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他的电影作品不仅激励了几代青年人,也成就了陈燕燕、孙道临、张瑞芳、王丹凤、潘虹等一代中国电影人。
鸿篇巨制———《家》、《春》、《秋》
巴金的文学作品《家》三次被搬上银幕。 第一次是在1941年,上海影界的卜万苍、徐欣夫、周贻白等以严谨的态度改编了这部名著。影片的上映引起了空前轰动,由徐莘园(高老太爷)、梅熹(觉新)、刘群(觉民)、王引(觉慧)、袁美云(梅表姐)、陈云裳(琴表妹)、顾兰君(瑞珏)、陈燕燕(鸣凤)组成的明星阵容,使影片连映一个多月场场客满,各家报纸好评如潮。作品的第二次改编是1953年1月,香港当时新成立的中联电影公司把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同名电影作为创业作品。第三次则是195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第三次搬上银幕的《家》演员阵容相当强大,孙道临扮演觉新,张瑞芳演瑞珏,王丹凤演鸣凤、黄宗英演梅表姐、魏鹤龄演高老爷子,影片的导演则是大名鼎鼎的戏剧博士陈西禾,这在当时可谓是超豪华的演员阵容。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这个版本的《家》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个版本。
“激流三部曲”中的另两部作品,《春》与《秋》则分别于1953年和1954年由香港中联摄制完成,由李晨风导演的《春》曾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在秦剑导演的《秋》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在影片中出演翠环一角。
激昂之歌———《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1952年3月,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赴朝创作组深入到志愿军中体验生活,回国后巴金创作了这部作品。当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读后,让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它改编成电影。1964年,《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取得巨大成功。
凄婉小调———《故园春梦》
在“激流三部曲”之后,巴金的另一部作品《憩园》也进入了电影人的视野之中。1964年,《憩园》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搬上银幕,夏衍担任编剧,朱石麟执导、夏梦主演,片名改为《故园春梦》。影片表现了一个城市封建家族在社会动荡中的变迁衰落,塑造了几个极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可惜的是这部内地与香港电影人精诚合作的影片未能在两地大规模公映,当时也未能引起轰动。
震撼力作——《寒夜》
巴金小说《寒夜》写的是1944年冬季到1945年年底,在国民党统治下重庆一个小职员汪文宣的生活。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寒夜》,1955年曾由香港华联拍摄,仍是李晨风任编剧和导演,而1984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版本则为广大国内观众熟知。潘虹与许还山的表演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该片不仅获得文化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而且还获得了香港第九届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证书以及法国第38届戛纳电影节荣誉证书。
『叁』 巴金的作品电视剧有哪些
作品:
《家》、《寒夜》、《春》
《家》:
电影《家》根据著名作家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6年。书籍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它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主要剧情为: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的一家之主高老太爷蛮横专制;长房长孙觉新敦厚软弱,虽然与梅表姐倾心相爱,却只能与李瑞珏结婚。胞弟觉民、觉慧思想活跃,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因战乱,高老太爷的外孙女琴小姐偕守寡的梅表姐住进高家避难;觉慧与婢女鸣凤相爱,冯乐山却要霸占鸣凤做妾,鸣凤自尽;觉民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高老太爷去世,瑞珏难产而死;觉新终于有所觉醒,觉慧则脱离家庭,参加革命。
《寒夜》:
《寒夜》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由潘虹、许还山主演,影片围绕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展现了解放前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感和心态。
1944年的重庆,汪文宣不顾母亲的反对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随后,他又怀着远大抱负走入社会,但冷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破灭,他蜕变成一个忍辱偷安的小公务员,为一点微薄的薪水,辛苦工作,一家人在贫病交困中勉强度日。而妻子曾树生不甘于这样的生活,凭借姿色,谋得在某银行当“花瓶”的工作来补贴家用。汪母对媳妇非常看不惯,并以他们“没有正式结婚”来奚落她。曾树生同情丈夫,并且几次想离开银行与丈夫一起去搞教育工作,但因舍不得抛弃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而作罢。终于有一天,冷漠的家庭气氛和婆婆的冷言冷语使她与年轻且有权有势上司陈主任随银行外迁到兰州。曾树生虽然离开,但一直惦念丈夫和儿子,按时寄钱。抗战胜利后,她立刻赶回来看望丈夫和儿子,却没有想到丈夫早已死于贫病,儿子则随婆婆去了老家。
《春》:
电影《春》由中华联合制片公司于1942年出品。该片改编自巴金所著同名小说《春》(《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由杨小仲执导 ,周曼华、张帆、王丹凤等领衔主演。主要剧情是:高家三老爷给女儿淑英定下一门亲事,女婿是个不长进的人,淑英在觉慧和觉民的影响下渴望婚姻自由,但父亲的专制使她的反抗毫无作用。觉新深爱着的表妹因被迫嫁给一个品行很坏的人而抑郁致死。觉新的儿子得病,因长辈们不准看西医而不治而死。淑英婚期将近,她决心出走,兄弟姐妹都支持她,觉民的伤心欲绝使觉新终于醒了过来,把三叔让他为淑英办嫁妆的钱给了淑英,使这个少女得到了新生。
《秋》:
电影《秋》由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于1942年出品。该片改编自巴金所著同名小说《秋》(《激流三部曲》的第三部),由杨小仲执导,李丽华、张帆、王丹凤、严化、徐立、严俊等领衔主演。在进步电影文化遭到摧残的岁月,爱国电影工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改编了巴金的这部巨著。影片从封建家族后继人的堕落上以及从封建观念受毒最深的懦弱者的反抗上,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高家的最后衰败。
『肆』 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问题。《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朝气的
觉慧觉新
『伍』 巴金小说《家》的现版(或改编)电影或电视剧有那些看起来怎么样 1941年中国影坛十大名导联手导演,上海演艺圈“四大名旦”群星闪耀。 中国电影百年和巴金先生百岁诞辰之际,国际影坛这样评价由巴金原创以及同名电影《家》:“这是一部细致地描写绘封建大家庭中的那种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巨作。” 巴金的文学作品《家》先后经历了两次从影重大突破。这部1941年版的影片是《家》第一次被搬上银幕,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为了拍摄这部作品,调集了下属的新华,华新,华成三家分公司的影业力量,力邀大牌手笔周贻白出臂编剧,由当时中国影坛上最为出众的十大名导卜万苍,徐新夫,杨小仲,李萍倩,王次龙,方沛霖,岳枫,吴永刚,张善琨,陈翼青等十人联合执导。这个导演阵式,中国影坛至今可能无双。 四十年代的这一部影片《家》,其演员规模与阵容也是空前无比的,真的是可谓明星大集粹,单是这部《家》中的女主人公一行,便己经聚齐了当时沪上影圈的所谓“四大名旦”:陈云裳、袁美云、顾兰君、陈燕燕,她们分别饰演《家》中的琴,梅,瑞钰,呜凤。当际中国银幕上紫红一时的三位电影小生梅熹、刘琼、王引,分别出演这个版本《家》的觉新、觉民、觉慧。中国银幕时任第一花旦胡蝶也在《家》中露脸出面,扮饰了一个不大经意的小角色淑云。 『陆』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中嘉宝的《情劫》究竟是嘉宝的哪部电影,搜嘉宝时并没有看见《情劫》这部电影 股份将合计合计 『柒』 巴金的作品电视剧有哪些 家春秋和以巴金作品《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 与巴金家哪一部电影好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春节期间为啥不让换电影票
浏览:586
邵阳大祥区电影院
浏览:912
有一个小孩丢失的电影名字
浏览:129
电影院没有武汉日夜
浏览:657
333层监狱的电影名字
浏览:673
印度一部电影主角会接子弹
浏览:155
武打片大全电影南拳王
浏览:820
电影前路漫漫背景音乐
浏览:771
郑伊健泰国电影
浏览:279
豫剧电影全集大全在线观看
浏览:735
爱国电影八佰观后感300
浏览:748
泰国关于打胎的恐怖电影
浏览:500
教父1电影英文字幕
浏览:728
top拍的电影名字
浏览:739
正义联盟电影中文免费观在线观看
浏览:211
电影导演的因果
浏览:804
徐达夫是什么电影里的名字
浏览:724
香港的天使爱情电影
浏览:247
保护动物的电影观后感
浏览:31
什么电影的床戏是真的
浏览: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