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看过一个动画电影,是关于年兽和一个女孩儿的故事的,影片名叫什么
影片名叫飞越五千年,年兽叫年岁夕。
(1)动画春晚大电影扩展阅读:
本影片以中华五千年历史为背景,以年兽“年岁夕”和小女孩“小舞”为主家,经历一个有一个的历史事件,见到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以历史故事为题,讲述了年和小舞漫游中华历史,寻找中华文明之光的故事。
年兽“年岁夕”是太空中的一霸,飞船很是拉风,自身的法力也很厉害,它特别喜欢美食,但却没吃过一顿饱饭,为了追赶一颗白菜,它意外来到了地球,与北京女孩小舞相遇。
小孩子看本影片,有利于增长见识,了解历史故事。今天的孩子,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性,然而,对中国孩子来说,儿童时期多了解中国历史故事,是非常有好处的。
2. 大圣归来导演将拍三体,他还有哪些经典作品
田晓鹏,男,197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陆3D动画导演兼编剧,十月数码集团董事,《大圣归来》导演。参与《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标题创作;担任《北京电视台动画春晚》的执行董事;担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电影的动画导演。目前,十月数码集团田晓鹏,董事兼《大圣归来》董事将推出新作品《大圣闹天宫》 《深海》。
《三体》是刘慈欣,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他获得了雨果奖,被称为科幻小说的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流浪地球》是许多科幻迷心中的杰作,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读过。这部小说讲述了信息交流、生死搏斗和宇宙中两种文明的兴衰。众多书迷痴迷于“三体人”、“三体游戏”、“水滴”和“侧墙计划”。这次,大圣归来的导演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三体十分令人期待。因为书本的描写,电影中是否会用上大量的特效场景进行还原也是书迷们关心的部分。电影上映那天,一切谜底都会被揭晓。
3. 曾伟京的主要作品
1995年:13集动画系列片《电子将军》 导演
1996年:5集动画系列片《1的路程》 导演
1997年ATF新加坡亚洲电视最佳儿童片大奖
中国电视“金童奖”三等奖;
1997年:13集动画系列片《石榴街》 导演
1999年:单本动画片《的笃小和尚》 导演
2000年ATF新加坡亚洲电视最佳儿童片奖
第十届“春燕奖”优秀短片电视动画片奖及最佳导演奖
中国电视“金童奖”二等奖
第16届斯洛伐克青少年电视电影节提名奖
2001年:52集动画系列片《小和尚》 制片人导演
2002年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美术片优秀作品奖
中国第十二届“春燕杯”最佳长篇动画奖
入围2003年第七届韩国国际卡通动画节
2003年首届中国动画成就奖动画系列片金奖
2003年:700集动画公益片《文明30秒》 制片人总导演
北京2004年度华彩杯电视社教类三等奖
2005年中国动画成就奖优秀广告银奖
第十九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动画节目奖
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最佳短片入围奖
2007年春燕杯最佳电视广告片奖
2004年:10集“侯宝林动画相声” 导演
2007年:100集动画系列片《福娃奥运漫游记》 总导演
“2007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作品大奖
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评委会特别大奖
中国软件协会“金手指”奖2007年度最佳动画片大奖
第四届金龙奖“动漫榜中榜”内地及港澳台年度最佳电视动画大奖
第四届金龙奖“动漫榜中榜”内地及港澳台年度最佳人气动画图书大奖
入围德国慕尼黑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 2008国际大赛
“2007年度中国十大动画光荣榜”榜首
2007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评审优秀动画片一等奖第1名
2008年度“中国动漫风云榜”评委会特别大奖
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优秀动画系列片奖
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为馆藏珍品
2007年度北京广播影视奖“华彩杯”电视文艺类一等奖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2008北京动漫文化创意作品大奖
2008年中国动画年会“2008年中国动画协会推荐作品”
2007年度“中广协青少年电视节目创优评析”动画类二等奖
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动画片奖
2008年国产原创电视动画片扶持项目二等奖
2009年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2010年荣获第十六届北京电视春燕杯最佳电视美术片导演奖
2008年:100集动画公益广告片《福娃说法》 制片人
10集公益宣传片《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课堂》 制片人导演
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小孩有力量》 制片人 导演
2007年春燕杯最佳电视美术片导演奖
2010年度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动画创意奖
2009年:52集动画系列片《卡酷漫游记第一部》 总导演
广电总局国产原创精品推荐
2009年:《2010年北京电视台动画春晚——太空春晚》 总导演
盛视2010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评选一等奖
2010年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美术片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文艺)栏目大型特别节目奖
2010年:26集动画系列片《星游记》 总导演
2011年韩国首尔国际动漫节“最佳创意奖”
2011年: 《2012年北京电视台动画春晚——龙行天下》 制片人 总导演
4. 2011年BTV卡酷动画春晚节目单有的给发下(好的再赏)
春晚节目单:http://www.tudou.com/home/2011dmcw
2011卡酷卫视春晚:北京现代音乐研修..
2011卡酷卫视春晚:王文长《章鱼哥大..
2011卡酷卫视春晚:第五届中国国际大..
2011卡酷卫视春晚:周杰伦包强《龙拳..
2011卡酷卫视春晚:彩虹韦至《开心爆..
2011卡酷卫视春晚:彩虹樊兴《反正话..
2011卡酷卫视春晚:HIT5《Running》
2011卡酷卫视春晚:孔莹贾云哲《月亮..
2011卡酷卫视春晚:么么公主《摩尔欢..
2011卡酷卫视春晚:乐乐《炫舞激斗》
重播信息:
网络重播:
土豆网对《2011BTV卡酷动画春晚》进行了全程录播,节目结束后即可上网观看。
电视重播:
另外,大年初一开始,卡酷动画卫视将对动画春晚进行重播,2月3日11:50(上)2月4日11:50(下);2月5日 19:30(全集),还能重温动画春晚精彩剧情哦!
赶快行动吧~
5. 票房爆炸《大圣归来》你看了吗
在《大闹天宫》上映 54 年后,另一部西游题材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终于又引起了大家对于这个经典动画题材的讨论热情。
在 7 月 10 日上映以来,《大圣归来》在三天时间里取得了 9520 万元票房,并以单日 4000 万打破了国产动画片的单日票房纪录,电影的排片量也从首日的 9% 增加到了本周一的 13%。按照现在的票房走势,它将极有可能打破《熊出没2》 2.95 亿元的纪录,成为首部票房突破 3 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
没有人想到这个结果。如果光看片名的话,你大概也会认为又是一个打着西游记名号来骗钱的国产动画--毕竟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回。这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绯闻,除了西游题材没有别的宣传点,所以观众不了解它,影院经理也没有什么信心和期待。
上周末,《大圣归来》举行了两天的提前点映。这是这部影片第一次出现在普通人面前,效果出奇地好。不仅拿到了 970 万票房,还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口碑--一些微博电影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开始转发与电影相关的素材,包括海报、预告片和动画手稿,一些看过点映的用户(包括我的几个同事)开始自发地在朋友圈和豆瓣上留言推荐这部影片,后来被大家调侃为“自来水”--自愿而来的水军。
目前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打分的已经超过了 4.5 万人,评均分达到了惊人的 8.8 分。特效和对原著人物设定的创新是评论中得到认可最多的部分,而负面意见主要集中在故事过于简单,以及怀疑影片抄袭了一些同类电影的人物形象和桥段。这些不同的声音又进一步增加了观众对于《大圣归来》的好奇心和讨论热情。
就在一个月前,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这部电影,你也很难在互联网上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那时接受我们采访的导演田晓鹏,整个人的状态也更加放松,他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该做的,剩下的就让观众去看了。而当我们今天试图再次联系他时,他已经因为找上门的人太多而“躲”起来了。
田晓鹏为《大圣归来》筹备了 8 年,制作了 4 年,而直到制作完成前 1 年,他都花的是自己的钱。
孙悟空是个大叔、唐僧成了小孩,土地公公竟然是土拨鼠--田晓鹏会很认真地跟你解释为什么这才是他心中西游记里人物该有的性格和形象,而这些改动在大部分投资人眼中可能是“异想天开”和“胡来”,没有人愿意给他钱。
除了钱,田晓鹏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找不到合适的人,现有的设备无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以及绕不开的审察和修改。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影片也跟原来发生了一些改变,或者更直白地说,做出了一些牺牲和妥协。
比起那些无法上映的电影,田晓鹏是幸运的。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电影,而且还收获了难得的掌声和票房。
田晓鹏告诉我们,他希望《大圣归来》可以拍 5 部,第二部的故事大纲已经写好,小唐僧会进入青春期,会开始叛逆和怀疑悟空的“威信”。
但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第一部票房大卖的基础上。“大家认可就最好了,有成就感啊。但是成不成还不一定啊。” 田晓鹏当时说。
以下文章首次发布于 6 月 15 日,原标题为《孙悟空是个大叔,唐僧萌萌哒,<大圣归来>票房会好吗?》
“我去!”,这是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里悟空大战山神时的一句台词。但广电总局审片的时候,这句话被剪掉了。
剪掉的原因是广电总局把《大圣归来》定位成儿童片。而事实上呢,片方并不这么认为。准确的说法是,导演田晓鹏正是觉得国产动画都太低幼,所以才做了这么一部动画。他觉得,“动画是做给成人看的”。
这部动画田晓鹏筹备了 8 年时间。之前有报道称这部动画投资耗资过亿,并在戛纳电影节创下国产动画海外版权销售历史之最。而田晓鹏说在筹备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没有人投资,因为实在等不住,他在 4 年前用自己的钱开始制作这部动画,真正有投资加入都是在 1 年前了。
不想做低幼的国产动画,也不想做传统的西游故事。也许是因为做这个事情最初的起因,是想送儿子一个礼物 在田晓鹏的西游记里,悟空和唐僧更像是一种父子关系。
在《大圣归来》里,悟空是一个颓废的大叔,而唐僧还是个熊孩子。“你说被关了 500 年得什么样?”悟空肯定心情不会好,而且它也不会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少年,而应该是大叔。人挂相也得跟经历有关,不能说悟空长生不老就一直是少年的模样。而唐僧,他心里有大爱,可“如果不经过七情六欲,他会心甘情愿去西天取经吗?”
导演在解释人物设定的时候常常提到这样的问题。类似的考虑还有,唐僧应该贫,但是不能让人讨厌吧?土地公公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还是以前那样画成一个矮矮的白胡子老头?想想土地公公的传说最先是怎么流传出来的,难道不是有人在山林里见到了一只机灵有趣的土拨鼠,土拨鼠有“长胡子”,就觉得它是神灵了么?这种人物应该更“自然”,就像小白龙,起初它的行为方式更应该像一只野龙。
在田晓鹏的团队看来,原版《西游记》里很多逻辑是不成立的。田晓鹏说他小时候看《西游记》,最喜欢的是前 10 回,因为在这之后讲的是孙悟空伴随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就想,孙悟空怎么这样了,不是“人”了。所以,在他的西游记故事里,他尽量想还原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在配音上,田晓鹏也有一样的要求。给唐僧配音的小演员算是比较有经验的,在配音前一晚,他照常把配音资料全背下来了。第二天一配导演就觉得不对劲,他觉得一个小孩不能像个小大人一样字正腔圆地念台词。最后,六岁的配音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配出来,有的长段台词甚至前半段话,你都有点听不清。
类似的例子是给小唐僧的师父配音的吴文伦(之前给《功夫熊猫》的乌龟大师配音),有一段念激动了,假牙飞出去了。田晓鹏说那一段他配得最好,因为那正好需要一个说话说不清楚的激动的老头。
(海胆头唐僧:动画要表现头发一直在长。当然,这夸张的头发造型最后没有用。)
现在它距离上映只有一个月时间。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大圣归来》这部动画。在网络上目前已经发放的物料并不多。如果在优酷搜索该片,排在前面的居然是一个打着完整高清版旗号,但实则是一段莫名其妙的钢琴曲的假冒视频。尽管片方力图让观众认识到即将上映的这一部是不一样的、高质量的中国动画,但它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并不够。
对此片方的解释是,动画电影发行有很多特殊性,没有明星,不好找新闻点,只能靠曝光物料等,但又容易剧透…所以信息过早释放很容易后继乏力,之前他们一直在各种筹备,近期才开始密集宣发,
到目前为止,《大圣归来》被最多提及的场合是戛纳电影节。今年的戛纳常被称作是中国电影最热闹的一年,而《大圣归来》也和《聂隐娘》、《山河故人》、《寻龙诀》、《兔侠传奇》、《摇滚藏獒》一同亮相戛纳,发放了预告片。甚至,还有消息说它在戛纳电影节上收回了相当于成本四分之一的海外发行费,成为中国近年来戛纳电影节销售最好的电影。
但这个消息并不准确。出品方高路动画的路总告诉《好奇心日报》,《大圣归来》的成本在 6000 万左右,海外发行费用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按他的估计,最后视频网站版权销售和海外发行加起来可以收回一两千万。
所以是否是近年戛纳销售最佳还不易考证。可是对于这个动画来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仍然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它。实际上,《大圣归来》本来定在今年 2 月 6 日上映,在 1 月中旬的时候换挡。原因就是宣发不到位,另外,对于成片,制作团队觉得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也许这样的忐忑在最开始就有。田晓鹏说,对于这部动画他第一次得到关注是在 2013 年的香港电影节上。当时,他们在展会上播放《大圣归来》的片头片段,组委会的人在会场里来回转悠,看到了片头,觉得这动画片很新颖,于是在官方网站上做了报道。这事不大,但田晓鹏觉得他是从那个时候有了一点信心的,因为到那个时候这部动画还没有投资,都是田晓鹏拿自己的钱在做。
(动画片里猪八戒的变形)
之后,有海外发行经验的制片人冯奕开始联系国外的电影节,找外国电影商看片。另外,一年前也陆续的有出品方找上门来投资。
田晓鹏大概在 8 年前开始筹备《大圣归来》,从真正开始制作算起花了 4 年时间。4 年,对于一部中国动画来说可能算是一个比较长的制作周期。在重要的编剧环节。田晓鹏作为主编剧将故事大纲写下来。之后,再分场次与制作团队讨论剧情,一点一点地确定。《大圣归来》里的对手戏都有真人演员预演过,这些演员当时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们在剧情预演中实际上贡献了很多即兴发挥的台词。
比如,在现在的电影预告片中可以看到一段小唐僧与孙悟空初识时“唠叨”悟空的戏。这连续的发问中,有一句:“哪吒是男的还是女的?”这是导演小时候一直就弄不明白的问题,现在放在这儿由小唐僧来问悟空。而问托塔天王真的有塔吗?并接着再问塔里有人么?后边这接着的发问就是预演演员临场搭戏搭出来之后,导演觉得有意思而留下来的台词。
其实用真人预演来填补动画师对场景、人物的想象力,这个方法在中国动画制作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团队在用了。之所以需要这个环节是因为中国动画师们太害羞了。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不好意思像国外的动画师一样在工作台前自己一边表演一边制作。
真正落实到一部动画制作中的时候,这个弱点其实很致命。因为动画和真人电影制作的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在动画制作中,动画师也是演员,甚至也担当着像灯光师这样的“现场幕后工作”。只要想一想这些角色在真人电影中多么重要就可以理解动画师的害羞、局促对于生产动画来说影响有多大。所以,动画也就是这个影片形成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
《大圣归来》的制作团队来自田晓鹏所创建的十月动画。在这之前,田晓鹏带领团队负责完成过央视的两次动画春晚,也为好莱坞做过加工。他们比较出名的案例是为《蜘蛛侠》、《仙剑奇侠传 5》制作过游戏宣传片,为国家科技馆和意大利庞贝博物馆制作过 4D 电影。这样能拿出来说的“小”项目还很多,但按照田晓鹏自己的说法是这些都不值一提。
十月动画的员工有将近 100 人。在制作《大圣归来》的过程中,团队还需要再临时雇人来完成工作。在用人高峰时期,有超过 200 人参与制作。可是,很让人抓狂的是,“这些人中真正能做出满意东西的人不超过 4 个。”田晓鹏说,他的制作人经常跟他提到的是怎么按流程、按工种、按工序管理团队,但是在真正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死磕。田晓鹏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东方人行为方式的管理方法。
悟空
说到这里的时候,田晓鹏转到了另一个话题,说到适合东方人,他觉得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很多动画师给好莱坞做加工做多了,思维上有了惯式。比如,一个人物在动画中要做吃惊的动作,动画师的反应是他会像功夫熊猫一样往后弹一下。他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不是中国人。这也再次使得重视真人预演对动画师会有很大帮助。
一个星期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第一次做提前场放映,观众是北京几个高校动画专业的师生们。他们观看的是 1 月改档前的那一版,大家看完指出了很多问题。导演田晓鹏说,这些问题基本上他都意识到了。
他也是在一月的时候,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大圣归来》。很多问题都出来了,因为他们的团队没有大荧幕经验。所以,那一版动画片有了很多硬伤。最重要的一点是,之前他们有意地在影片中多放了打戏,缩减了文戏,让节奏变得很快。但是那适应小荧幕,在大荧幕上看起来就太快了。在改档的这几个月里,有针对性地放慢节奏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修改工作。
这也许展现了中国动画制作里的一个误区。《大圣归来》的出品方说,他们和美影厂的前辈们沟通的时候,前辈们就说动画里面就应该是打戏,大家看动画片不就看的是这个吗?文戏是缓和气氛的,武戏才能打动人。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基本已经被导演视为是这部电影的遗憾:这部电影里的一段重要插曲用到了汪峰的一首歌。在几年前找到汪峰买这首歌版权的时候,导演还没有想到汪峰作为艺人的内涵会这么丰富。在第一场看片会的时候,大家看到这一段就笑场了,很跳戏。但是,很难再改。原因是,那一段的动画都是搭配歌词做的,而版权方又没有给他们提供音轨,只是给了一张 CD ,说你们自己去抠吧……这样就更不好改了。
电影在其他的配乐方面其实算下了力。他们请到了周星驰《功夫》的音乐总监黄英华来配乐。片头的《闯将令》、打斗的时候的《争锋》,大概可以从这里感受一下打戏的感觉。
除了音乐、节奏的调整,在台词和配音上,制作团队也还在紧张地磨。第一场放映后,有学生问导演,出这么一部动画电影,你是想要填补中国动画的什么呢?导演说填补不了,就是要一个信心吧。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动画做到这个程度。中国的动画技术可以达到这个地步。
说是这样,但是有的方面,碍于中国动画的现状其实还是达不到。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动画技术的开发能力很弱,就是说现成的动画制作软件提供的功能,你可以用,但是它并不一定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你还需要一边制作动画,一边开发插件。举个例子说,《冰雪奇缘》里的雪,要做这种“定制”的动画,你就只能自己开发插件。但是,在中国,人才资源上不满足这个要求。另外,像《大圣归来》,它并不像迪士尼的大制作动画,没有足够的钱去做这个开支。
在重新定档的宣传阶段,《大圣归来》选择了一种叫做类似 Apple 拆机的宣传策略。具体地说,就是把《大圣归来》的制作环节在网上抛出。开始铺开是在第一次放映后的这个星期。采用这种类似苹果营销的方式,这是为了表明,片方对这动画的内容、制作有信心。有没有用,得过一阵才知道。
高路动画的路总说,这部动画票房能达到 1.1 亿到 1.2 亿就够(制片费)回本了。但问到田晓鹏的时候,他说:“关于预期票房,大家都说怎么也得上亿,甚至有更夸张的,我真没这么乐观,现实会打个大折扣。”
2 月初的档期里,和《大圣归来》一起竞争票房的是《霍比特人:五军之夜》、《奔跑吧兄弟》、《熊出没之雪岭雄风》、《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以及春节档以《澳门风云 2》为首的一拨电影,有大片,有国产热门。在 7 月初的暑期档里,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但却是国产热门扎堆,《横冲直撞好莱坞》、《道士下山》、《我是路人甲》、《小时代 3》、《少女哪吒》、《栀子花开》、《捉妖记》、《煎饼侠》……形势一样严峻。
典型的国产动画片票房尴尬是《魁拔》。口碑都很好,但票房不高。前三部的票房分别是 498 万(2011 年)、2529 万(2013 年)、2429 万(2014 年)。按照出品方高路动画路总的分析,如果不遇上好莱坞大片,其他票房冲击都不会大。是,《魁拔 3》在 2014 年国庆档碰到了《银河护卫队》,但是当时最大的票房吸纳者是国产电影《心花路放》 。
“大家都认可就最好了,有成就感啊。”田晓鹏也许也可以不在意票房。当初,田晓鹏学的是软件设计,但他小时候就喜欢画画。一个正经孩子怎么会拿画画当专业,在中国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他后来还是做动画了。“当初就是为了理想做动画,现在要说有什么想法,那可能是野心更大了吧。”
田晓鹏接下来在准备的是一部更加成人向的悬疑动画。另外,《大圣归来》也计划拍 5 部,话是这么说。但田晓鹏说,成不成不一定。不过他把第二部的剧本大纲已经做出来了。
所以,第二部里,小唐僧会进入青春期,会叛逆,会怀疑悟空的“威信”。而悟空在之后,会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变得愿意把小唐僧当作信仰。这些内容的铺垫在第一部里都有。田晓鹏觉得现代人都不相信《西游记》了,所以他需要花很多篇章来讲为什么唐僧愿意去取经,为什么孙悟空会愿意追随唐僧去取经。
说到最后,为什么这动画片会讲一个西游的故事。田晓鹏说,不是为了赶西游热,他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厉害的西游热。选择西游,只是因为重新造一个新的故事,让大家去熟悉和喜欢更费劲。找西游记这个题材,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省事儿。
6. 2010动画春晚吹牛台词
甲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乙 头一回。
甲 但是跟大家也是老朋友了。
乙 怎么呢?
甲 因为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我们。
乙 大家经常看我们的节目。
甲 就是没有面对面瞧见过。
乙 没有这样的机会。
甲 所以大家很有兴趣,想弄张票看一看:这马季长的什么模样啊?
乙 都挺关心的嘛。
甲 现在借这个机会,公开在这儿展览一下。
乙 啊?展览哪?
甲 欢迎参观,请勿拿走!
乙 哎!谁抱的动啊?
甲 前边都是表演的节目。
乙 对。
甲 咱们俩人呢,在这儿来个别开生面的节目。
乙 什么节目?
甲 咱们在这儿进行一次体育比赛。
乙 在哪儿?
甲 就在这舞台上。
乙 这舞台上能运动的开吗?
甲 咱不搞大型的比赛项目。
乙 那咱比赛什么呀?咱们下棋?
甲 下棋不行,下棋大家看不清楚。
乙 那,咱俩拔河。
甲 拔河是集体项目哇。
乙 那,咱俩拳击。
甲 拳击?咱俩谁打谁都不合适。
乙 那咱俩比赛什么呀?
甲 咱俩比赛吹牛吧。
乙 哎!吹牛?
甲 啊。
乙 说大话呀?
甲 哎,这是一种新兴的比赛项目,古今中外吹牛的人是大有人在呀。
乙 是吗?
甲 吹牛的方式还多种多样。乙 都有怎么吹的?
甲 直截了当吹的、拐弯儿抹角吹的、互相对着吹的、捧着吹的、海阔天空吹的。
乙 嘿哟!花样还不少。
甲 咱们通过今天这场友谊比赛,把一个个吹牛的嘴脸勾划出来,推荐给大家。
乙 啊?
甲 您爱学哪样学哪样。
乙 有学这个的吗?
甲 咱们就是让大家看一看。
乙 可以。不过我在吹牛上可没什么经验呐。
甲 不要紧哪,一回生两回熟,熟中生巧哇。只要你不断地吹、经常地吹、刻苦地吹、用不了多久,你能吹出亚洲,走向世界。
乙 啊?我吹出亚洲啊?
甲 你应该有信心,你条件确实好哇!
乙 我什么条件好哇?
甲 脸皮比较厚实。
乙 哎……谁呀?
甲 怎么样?
乙 既然这样,我就吹吹试试。
甲 好,那我们吹牛比赛开始了。
乙 行,行。
甲 请大家都坐好了。在座的哪位,如果对吹牛有兴趣,我欢迎您上来咱一块儿吹。
乙 这队伍就别扩大啦。
甲 好,现在吹牛比赛开始,双方运动员入场。
乙 还有入场式?
甲 (学吹奏)
乙 这什么乐队呀?
甲 吹管乐伴奏。
乙 好嘛,全吹一块儿去了。
甲 首先,由种子队员赵炎开吹!
乙 好!我呀!
甲 啊?
乙 我还真没吹过这玩艺儿。
甲 要吹咱就卯足了劲儿吹。
乙 那当然了,咱还想破纪录哪。
甲 对。
乙 要想吹牛啊!
甲 嗯?
乙 在座的谁也不如我!
甲 这属于直截了当吹。
乙 我吹牛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甲 不简单呀!哈哈,吹了十几年啦?
乙 啊。
甲 我吹二十多年啦。
乙 他比我还厉害。我现在吹牛上可有绝招啊。
甲 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啊。
乙 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
甲 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
乙 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
甲 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
乙 嘿,你可太厉害啦。
甲 吹呀!
乙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甲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门里出身。
乙 我们家是吹牛作坊。
甲 我们家是吹牛工厂。
乙 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
甲 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
乙 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
甲 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
乙 嗐!比不了。你可真能吹呀!
甲 吹呀!
乙 比不了!
甲 吹呀!开局你就失利啦!不行吧?咱再来。
乙 来。
甲 咱们换样吧。
乙 什么样?
甲 咱们绕着吹吧!
乙 什么叫绕着吹呀?
甲 你吹我,我吹你,吹来吹去,目的还是为了抬高自己。
乙 嗬!吹牛的名堂还真不少。
甲 吹牛人全是这样嘛!来,吹吧!
乙 哎哟!马季同志。您的相声说的太好啦。
甲 哪里哪里,赵炎同志!您的相声比我说的好啊。
乙 不行,不行,您可以称的上是名家高手,权威大师啊!
甲 不能这么说,您可以说是新星新秀、新的潮流的代表。
乙 哪里,哪里!您的相声是高雅而不粗俗哇。
甲 您的相声是幽默而又含蓄呀。
乙 您的相声真是脍炙人口啊!
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当代佼佼者。
乙 您的相声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
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世界幽默宝库里面的精品哪。
乙 您的相声让人是前仰后合呀!
甲 您的相声那真是山崩地裂啦!
乙 啊?要地震哪?您的相声社会作用太大了。
甲 您的相声社会效果极佳呀。
乙 上回东郊一个工厂着火啦,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没救灭呀!没办法把您请去了,您站在那儿嘚啵嘚啵来段相声,眼看着那火苗子出溜出溜、吧叽就灭了。您这作用太大了。
甲 好,我这相声管救人哪。
乙 好哇。
甲 要说您的相声作用更大啦!
乙 怎么哪?
甲 西郊奶牛场那个牛哇,不下奶了。后来把您给找去了,你是风尘仆仆,不顾疲劳,对着奶牛您就吹上啦!
乙 吹上啦?
甲 您就说上啦!
乙 哎。
甲 说了一段相声,感动的那牛啊,顺着眼睛往外流牛奶呀!
乙 您瞧瞧!
甲 哗!……
乙 行啦!这儿开闸啦!您不光相声说的好哇!您那笔头子厉害呀!
甲 您那笔头子比我厉害多啦!
乙 昨天我听说:您一晚上写八篇文章啊。
甲 我听说昨晚上,您写了仨电影剧本儿啊。
乙 您那国画也好哇!
甲 您的书法真是一绝呀!
乙 您的国画,荣宝斋都不敢公开出售哇。
甲 您的书法……海关都不让出口哇!
乙 那为什么呀?
甲 怕丢人哪!哈哈。
乙 像话吗?你不光文学上有所成就哇!您还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
甲 您……我还运动员哪?
乙 您瞧,您这体形,没怎么运动就先圆啦!运——动——“圆”。
甲 我什么运动员哪?
乙 您是体操运动员呢。
甲 对,我要不是体操运动员,我能有这线条吗?
乙 嘿!他还承认啦!
甲 对对!
乙 嘿哟!前些日子你编了套高难度的动作,什么童非、李宁,根本做不了哇。
甲 你怎么知道的?
乙 体育界这点事儿,能瞒得了我吗?
甲 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
乙 说一说?
甲 啊。
乙 那套高难度的动作呀!那是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然后蹿到高低杠上,一个佳妮腾越,在单杠上来个单臂大回环,最后掉到地毯上,来个旋转七百二十度,然后从怀里头变出个大火盆来。
甲 哎呀,你可太能吹啦!
乙 行行,你也太能吹呀!
甲 我吹不过你。
乙 怎么?
甲 你不愧是吹坛上的新秀。
乙 哪里,哪里!那我也比不了您这吹坛上的老将啊。
甲 哎,你是青出于吹胜于吹啦!
乙 哎!您是老将吹马,一个吹俩呀!
甲 不能这么说,您是长江后吹吹前吹啦!
乙 您是……?我都没词儿啦!
甲 又完了吧?
乙 再来,再来!
甲 还来呀,又换样啦。
乙 又换什么样啦?
甲 借吹啦!
乙 什么叫借吹呀?
甲 借别人的嘴吹嘘自己!
乙 好嘛!这名堂还真不少。
甲 来吧!
乙 要讲借吹呀,你马季可就不行啦!
甲 马季?
乙 啊。
甲 等会儿!马季来了吗?马季在哪儿呢?找找!马季也来啦?
乙 嘿!这位吹牛吹的,连自己都找不着啦!你不是马季吗?
甲 不,我不是马季。
乙 你是谁呀?
甲 我不值一提。
乙 你是哪位?
甲 我是小小的“赵炎”。
乙 嘿,“赵炎”就小小的呀?那你是“赵炎”,我哪儿去啦?
甲 我哪知道?
乙 我是谁呀?
甲 哎哟!你就是德高望重的马老先生。
乙 好嘛!我俩换个啦!
甲 哎呀,马老先生真是了不起呀。你是博学多才。您称为活的网络全书。马老先生!
乙 这位借别人的嘴吹自己呀!不行,不行,我“马季”比你“赵炎”可差远啦。你“赵炎”,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啊。
甲 不能那么说。我小小的“赵炎”见了您是小巫见大巫啦。
乙 哪里,哪里!我“马季”见到您退避三舍呀!
甲 怎么样?又完了吧?又不行啦!
乙 再来呀。
甲 这回咱们海阔天空吹。
乙 海阔天空?
甲 想吹什么,吹什么。
乙 来吧。
甲 你来吧。
乙 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太大啦!
甲 有什么能耐?
乙 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能耐大。
甲 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
乙 你有什么能耐?
甲 我经常用鼻子吃饭。
乙 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
甲 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
乙 我隔着墙能看见人。
甲 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
乙 我留神吧!告诉你呀!昨天晚上我发高烧啦!
甲 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
乙 我高烧六十七度。
甲 我高烧九十四度。
乙 你也不怕烧死啊!”
甲 烧吧!
乙 烧的这厉害哟!手里摸个玉米粒儿,一张手成爆米花了。
甲 我烧的也太厉害啦。
乙 怎么啦?
甲 今天早晨出被窝一睁眼呢,那被子烧了四个大窟窿啊!
乙 你可太能烧啦!
甲 你也够能烧的啊。
乙 昨天晚上我请人吃饭啦!
甲 我昨天晚上也请人吃饭啦!
乙 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
甲 来吧!
乙 吃着吃着坏啦。我把筷子咽下去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
乙 啊?你够得着吗?
甲 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
乙 像话吗?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少年老成。
甲 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成熟得过早。
乙 我十岁就考上大学啦。
甲 我九岁就大学毕业啦!
乙 我八岁就结婚啦!
甲 我七岁我们那孩子十三啦。
乙 好嘛!像话吗?
甲 反正吹牛也不上税不是,来吧!
乙 我跟你说呀,我六岁就长老人斑啦!
甲 我五岁就有抬头纹啦!
乙 我四岁就驼背啦。
甲 我三岁就留胡子啦!
乙 我两岁就谢顶啦!
甲 我刚生下来我退休啦!
乙 这不边儿啦!
甲 来吹呀,吹呀!
乙 跟你说呀,我这人可高。
甲 跟你说呀,我比你高得多。
乙 我两米六九。
甲 我三米六九。
乙 你有那么高吗?
甲 你有那么高吗?
乙 我热胀冷缩抽抽啦!
甲 我热胀冷缩胀出来啦。
乙 那你也没我高,我跟北京白塔一般高。
甲 我比白塔高一头。
乙 还是我高。
甲 我高。
乙 飞机从我腰中飞。
甲 卫星打我脚下过。
乙 我高。
甲 我高。
乙 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不能再高啦!
甲 我……我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
乙 啊?!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
甲 啊!
乙 那你的脸哪儿去啦?
甲 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
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