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大电影善与恶

大电影善与恶

发布时间:2022-07-20 20:58:24

⑴ 推荐几部电影表现 人性善与恶

尼克基德曼的 狗镇!

⑵ 推荐几部关于善与恶,或者真伪 成败之类的可以说明人性或人生矛盾的电影!(小说也行)

现在有种新兴题材的电影 画面只停留在一个场景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都是讲人性的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讲真与假
日落后列车 讲对与错
杀戮 2011年的 讲文明与野蛮
关于人性的题材还有很多 特别是自传式的电影
如 橙子与阳光 土司 塞拉菲娜

⑶ 贺岁片中的经典:唐探系列中,《唐人街探案3》为何说可以解答人性的善恶

陈思成导演的“唐探”系列,可谓是贺岁片中的经典,接连三部,都备受好评,而即将迎来的《唐人街探案4》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体验呢?

这个唐探宇宙将如何发展,而曾经留下的几大谜题,又是否能够给观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一切的线索都将在四中给我们一个最终的结局

⑷ 这是什么电影这三个人在车上听这个光头讲哲学,台词内容应该是关于世界,善与恶,实现自我价值什么的

女领导 Hükümet kadin (2013)



土耳其电影

⑸ 善与恶的房子介绍

买到房子第一天男主人公就因为酒醉被呕吐物噎死了,后边的一系列都是女主人公在精神恍惚状态下的画面。

⑹ 求一些能反映人性的善与恶以及揭露社会现状的电影

建议看云图,看了就知道。可能刚开始会有些不明白,但看完就一些明了了。

⑺ 求关于人性善恶的电影及其观点、细节分析

教父 人性不仅仅是善与恶概括,还有
现代启示录

⑻ 关于人性,善与恶,我魔怔了…

艺术,是什么?
是现实再加工,是由艺术家的眼睛,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家的手来看、来沉淀、来展现的。
电影,是现实再加工的艺术。
《现代启示录》这部片子我没有看过,我只看了简介跟一些评论。
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片子的评论,也没有相同的,大家的理解跟感悟都不同。
在我看来,首先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现实,就算它再像现实,也不是现实。
我希望LZ先搞清这一点,这是一部经典的高明的电影与剧本,但永远不是现实。
它虽然是由现实的人编写的,或许素材是来自现实,演员跟导演也是现实,场景也是现实,但是它真正展现给你的艺术化后的东西,跟现实不同,这种虚拟的东西一般都有个人倾向,有主题,有夸大,也有隐藏,它拍的好,强调了它想表达的主题,但是现实跟片子不同,现实是复杂的、多元的、无序的、无意义。
好的作品是活生生的,这种活生生是追求现实中本来就具有的东西,是模拟复制,但是永远不能代替现实,因为再活生生的作品也是人造之物,不是神之造物。
-----------
就像光与影一样,爱情友情亲情与种种罪恶,看似对立的双方或多方都互有联系。
举例:有人为了家人的环境而贪污,有人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杀人,有人为了友情而选择欺骗。
同样的,也有人为了家人而悔过,为了爱情而成功,为了友情学会活下去。
人没有绝对意义的纯善,也没有绝对意义的纯恶,人永远是复杂矛盾的。
一个贪官,在大众的意义上,他是一个坏人,在家人面前他是最好的老公/父亲。
一个杀人犯,在大众意义上,他是一个坏人,在邻居跟家人的意义上他是个老好人。
一个善人,在大众意义上,他是一个好人,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寄生虫一个叛徒。
一个英雄,在大众意义上,他是一个好人,在妻子儿子眼中他是一个不负责任脱离家庭的丈夫/父亲。
一个人的两种或者是多种面目,在没有互相接轨前,都是可以共存的。
但是因为人生活在现实,既要承担自己不负责任的做为,也要承担破坏社会秩序的责任。
-----------
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不同,眼光也不同,为何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呢?因为他空洞,所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所有能接触到的讯息。你不能因此定义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在我看来,人之初,性本无。
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原因是先天+后天的培养。
跟人交谈时会发现,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这些是谁来培养呢?
答案是在婴儿期至长大的成长阶段所接触到的这些。
记得以前看过,多对双胞胎,分别在不同的家庭中长大,其结果他们的人生经历、性格、三观、职业全不相同,就连外貌年龄跟相貌都不一样。
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母体相同,在出生之前,一切都相同,我们暂且把他们先天设定为白纸,但是在后天的培养下他们就像一对长相类似的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同样的一张白纸,最后长成就本质来说完全不同的人。
这就是后天的培养不同,这种培养,不仅仅是父母老师,还包括邻居、环境、好友、路人、书、绘画、音乐等等。
在国内影视作品没有分级,外国为何分级呢?
这是因为有些不适合少儿观看的元素,会改造甚至是颠覆一个人的世界观的。
像是《现代启示录》,我觉得至少应该是N20-25级别的。
-----------
再回到儿童,不知道你发现没,孩子在4-8岁(不同人岁数不同)之前,他们的行为在成人的眼中,恶的部分比较大。而一旦孩子长大了,进入6-12岁,他们开始有了很多意味着善的行为。(青春期12-16岁算生理性中二,不算在比对数据内。)
在4-8岁之前,如果这家人很懒惰(指父母或居住在一起的人),这孩子就会很懒惰,如果这家人喜欢说脏话,这孩子就出口成脏,如果这家人很有礼貌,你就会发现这孩子很礼貌,如果这家人会养育孩子让孩子学习自己的长处,你会发现孩子比较聪明跟自信。
在这个阶段,其实他们本身什么都不知道这些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还没学到这种深层意义上所代表的的含义),只知道模仿。
就像最开始牙牙学语,当孩子的声带慢慢发育,通过咿呀咿呀的练习,进步到叫父母的名字,他们会说“妈妈、爸爸、吃、奶”等字。你觉得他们真的懂这个含义么?
在孩子看来,如果叫“妈妈”,妈妈就会出现,“奶”是饿了等等,这些都是表面意义的。
就像有人家教育孩子,那些大人会故意说“宝宝、奶奶、玩玩、美美”等各种叠音字,在孩子学习时当然是全盘照收,他不清楚学习这种叠音的口水字是影响学习语言系统的。
之后他们长大,慢慢会组成词语,组成句子,明白要有主语,比如是“我想要这个东西”,而不是“要,我的。”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时间慢慢成长的,同理于三观的培养(大概在6-18岁,天赋培养在0-3岁)。
孩子最初的反应都是直观的,不像成年人,成年人的互动你要在话中找话,从他的语言看他的作为,找到其深藏的目的。
所以会出现,孩子们想要什么,所以他会直接去抢,在他看来不是抢,是拿,是想要,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欲望,疼就哭,喜就乐,讨厌就怒,不喜欢就是不理会。
当孩子们长大了,学会为人处事,学会行为跟语言背后的隐藏意义,他们又会不同。
LZ认为孩子直白的表现是人类最初最原始最邪恶的本性,纯粹是用大人的眼光来曲解孩子的行为。
如果一头猎豹,它捕杀了一只羚羊,用血腥的獠牙勒断了羚羊细嫩的气管,这头猎豹残忍血腥的行为是为了能活下去,它捕猎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浪费,请问,它杀羚羊是对的还是错的?
假设回答的当事者是羚羊的孩子,它会觉得猎豹是错的。假设回答的当事者是猎豹的孩子,它会觉得是对的。
讨论这个问题的对错,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永远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对错都是相对性的正确。这是丛林的生存法则,是野生动物恒古至今的规则。
-----------
在现实意义上,爱情、友情、亲情是善的元素,罪恶、血腥、欺骗是恶的元素,这是大众意义上的定论。
但是人会为了获得爱情而欺骗,永远的欺骗伴侣,在某一种意义上是深沉的爱情,因为这个人因为另一个人而改变自我,欺骗对方。但是这种爱情伴随破坏信任的欺骗,自私的占有与背叛,这种爱情不是善的元素。但是假如A骗了B,B得了只剩一个月生命的绝症,A与B交往时是不爱B的,但是为了B,A选择做一位最完美最深爱的伴侣来陪伴B的余生,最后B在得偿所愿的幸福爱情中去世了。你觉得这时候A的选择是善还是恶?
在这个故事中,A不爱B,但是对B有同情,也有怜惜等等,A对B是想让B幸福完满,这是一种相对的善的倾向,而当事者B,B如果不喜欢被欺骗,想着如果没有得到纯粹的爱情,与其不要,双方不如互不耽搁,B面对死亡很坚强。但是这个故事中,A欺骗了B,A对于B,就是造恶,是背叛、欺骗、伤害。
所以爱可以行善,也可以造恶。
A是善意,才会如此去做,造的却是恶业,因为被骗的B,也不应该受到欺骗。
但是如果这里的B,需要的就是虚假的爱情,他就是想体会一次,那么A对他就是善,不是恶。
-----------
相对的,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天枰,放在天枰两端,所衡量的东西也都不同。
用友情举例:
1、纯粹为了获得利益开始的友情。
2、个性或者兴趣爱好相吸开始的友情。
这是一个背叛友情获得利益的例子,1不做讨论,因为其开始的目的就是利益,并不纯粹。2在天枰两端,一方是友情的重量,一方是利益的重量。一旦利益的重量大于友情的重量,那么就得到了背叛友情获得利益的结果。在2中,我们不能说2的友情开始时是假的,它也是真的,最初是纯粹的,但是因为满足感或者什么的欲望,最后的结果是选择了利益。
2有可能有两个结果,一个就此分道扬镳,一个在友情跟利益中持续的维持平衡,进而获得双赢的结果。
假如把2所在的例子的设定改为:不存在利益与友情相取舍,这种友情,因为不涉及到利益,不勾起人的贪欲,所以它是纯粹,甚至是永远(有限生命中的永远)的。
所以说,如果想获得纯粹的感情,首先不能试探,不能考验,也要把所有的威胁都规避掉,那么脆弱但是完美的友情,是存在的。
常人眼中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色盲眼中的世界是偏色的,盲人(非歧视,仅为举例,请勿代入)眼中的世界是黑暗的,而带着墨镜的人眼中的世界,是棕黑色的。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选择性看到的,眼见的东西永远都是由自我的情绪倾向+表象+内心的脑补理解,永远不是真实的,就像梵高的向日葵与真的向日葵。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种地一样,我种下什么,最后我才能收获什么,如果我种下种子就不管了,那么如果是肥沃的土地,果实就甜美,如果是贫瘠的土地,果实就干瘪。中间还可能有天灾人祸,如果我种下种子还仍然好好侍弄,那么肥沃的土地,果实缺少虫灾就收获更多了,贫瘠的土地,好好待它,它虽然没有肥沃的那么丰富那么甜美,但是也远远好过于不管。
所以,如果释出善意,收获丰富、甜美、干瘪、普通、蝗灾、荒灾,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不释出善意,任何收获都是没有的。
如果释出的不是善意,而是恶意,就像种了一堆毒草在地里,最后收获无论是多、少、无,不是吃了后被毒死就是饿死。
-----------
所以最后,我对LZ的回答是,幸福快乐来自自己的选择。

⑼ 请大家推荐一些反映人性善恶的电影.

当然推荐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

阅读全文

与大电影善与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的女同电影电视剧泰国 浏览:499
推荐一部电影的朋友圈 浏览:99
第五届戴维斯国际电影节 浏览:413
亲亲宝贝电影演员 浏览:3
捆鸡电影院 浏览:682
两个泰国女学生亲吻电影 浏览:900
去电影院的英文怎么说 浏览:955
韩国电影妻子的妹妹演员 浏览:552
新愚公移山电影完整版时长 浏览:30
评论你们喜欢什么电影 浏览:606
一个法国女人电影2013 浏览:117
新婚电影完整版 浏览:376
铁梨花电影完整版电视剧 浏览:44
影音先锋97电影网站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浏览:186
蹩脚英语电影英文字幕 浏览:571
台湾十部顶级喜剧电影 浏览:13
成都lpl决赛电影院 浏览:707
一部有红孩儿秘籍古装老电影 浏览:199
姐姐电影票房 浏览:105
电影特效场景大全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