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女性电影
1、《乱世佳人》(1939)(又译:飘)——坚强
文学名著改编,得到很多女性读者的喜爱。而影片则同该书一样出色,曾荣获第12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
导、最佳剪接等七项大奖,这些奖项得任何一个都足以引起人们观看得欲望。克拉克
•盖博和费雯•丽在片中演对手戏,就算你不在乎这些导演技巧,艺术指导什么的,
光是这两个大明星的表演和耳熟能祥的经典配乐就能够使这近4个小时的影片变的不
那么冗长。片中突出的郝思嘉的坚强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
2、《钢琴课》(the piano 1993)——沟通
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
剧本奖。影片导演简.坎皮恩(campion jane)也是女性,用女性思维和感受去拍一
部女性题材影片,应该更符合女性观众口味。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演霍利.
亨特(hunter holly)饰演的哑女,只靠动作 和表情就能获得奥斯卡女主角奖。最后
艾达在船上把钢琴推入海中,她也由于绳子缠绕被拉入海中,在深蓝的海水中下沉,
下沉……把她的沉寂带入海底,也把痛苦的记忆沉入海中,给人以很强的震撼。
3、《蒂凡尼的早餐》(1961)——虚荣
最初知道这部片子还是源于片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插曲《moon river》( < <
月亮河 > >)这首歌前不久还入选为“二十世纪最经典歌曲”。奥黛丽.赫本塑造
的霍莉性格饱满可信,鲁莽,稚气而又脆弱,开创了60年代电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
河。男人没有不喜欢奥黛丽.赫本的,而该片的摄影师是弗兰茨•普兰纳——这是奥
黛丽最喜欢的摄影师,他把奥黛丽拍得十分漂亮。奥黛丽.赫本在片中边弹边唱《moon
river》的形象被评为是她最令人心动的形象。作为女性观众,是不是更应该看看,
以便使自己更动人呢?而把本片作为必看的影片还并不只因为此,虽然该片不是一部
女性题材影片,但片中突出的主题--反对“虚荣”和“金钱至上”使其绝对应该被
列入女人 必看的影片之中,从1961年至今以及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该片都有着
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4、《简爱》(琼•芳登主演)——尊严
她说:“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
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听到这个声音,并且看到时光流逝当中它在如此众
多的心灵中泛起的回响的波纹。虽然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但经典名著并不会因岁
月流逝而变的黯淡,当初该片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女性,如今,它还是拥有大量喜欢简
爱的观众(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美的人也可以有很美的爱情,如果她象简•爱一
样,爱情会使她变美。
5、《白领丽人》(又名《上班女郎》)——才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又一个女性就业热潮的出现,好莱坞表现职业女性遭遇和
经历的影片也进入了多产期,由迈克•尼科尔斯导演的《打工女郎》就诞生在这一时
期,该片以喜剧 的方式为职业女性制造了一个美妙的梦幻。这是典型的上班题材影片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上班一族,而该片正是一部反映职业女性工作生活的影片
。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借以此片激励众多有才华的白领丽人,通过努力,必
将获得成功。
6、《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亲情
孀居的中年妇女奥罗拉•格林威溺爱女儿艾玛,但又有些主观、专横,对女儿的事干
涉过多。女儿渴望过独立生活,与英语教师汤姆斯•霍顿结婚 后,搬到另一个城市居
住。后来,奥罗拉与住在隔壁的退休宇航员加勒特•布列德洛弗产生了感情,身心变
得年轻起来,可以和女儿象姐妹一样互相沟通,但不久女儿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本片
获第56届(198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演,最佳男配角奖,并被认为是80年
代最感人肺腑的影片之一,看时自备手绢……
7、《紫色》(color purple,the)——苦难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胡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在片中饰西莉,恐怕当初
所有看过该片的人谁也不会想到饰演如此悲剧性人物的胡比.戈德堡日后会出演搞笑
的喜剧电影《修女也疯狂》系列,并以搞笑风格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不过可惜的是
该片获11项奖的提名,最终却一无所获,有评论说该片过于情。不过由此也可以吸取
一些教训,那就是--不要试图包揽奥斯卡所有奖项而兼顾影片的方方面面,还不如
只搞几样突出的,这样更容易获奖。
8、《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 1991)——女权
美国1991年夏季10大卖座片之
Ⅱ 女权电影的概念是什么 女性电影和女权电影有什么区别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及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女权主义。主要是指本世纪60年代末欧美兴起的新女权主义。从广义上说,女权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运动,其早期斗争主要局限在政治、经济和职业三个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1968年法国5月风暴以后,第四要求,即性别平等要求,成为主要的要求。由此划分了欧美文学批评的两个阶段,即是女性美学阶段和性别美学阶段。前者对妇女著作采取一种“双性同体美学”,实即单性/男性美学的观点,否认女性文学的创造意识和独创性。后者从对本文中妇女形象的分析发展到对本文中的性别表述的分析,从而进入到质疑语言主体和表述本质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到80年代末则主要集中于对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提交维斯康辛大学法学系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论文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文献。美国学者安德鲁称赞该文“把精神分析同电影风格学这两个领域清晰有力地联系起来”文中她对好莱坞影片中的男性主义美学的实质做出毫不留情的揭示。1981年,她在美国纽约参加一次电影与心理分析研讨会时提交了一篇题为《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反思》的论文。该文的出发点与叙事性电影批评的发展阶段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文中她除了继续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外又提出了另外两条思考路线:女性观看者的快感的性质问题以及位于叙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对认同作用的影响问题。
女性主义电影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整整十多年间,美国影坛兴起一股女性主义电影风,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凡妮莎以及珍芳达合演的《茱莉亚》(描写反纳粹女杰的生平故事)、莎莉菲尔德的《心田深处》(描写坚强的农村妇女的故事)、杰西卡兰芝的《弗朗西斯》(描写性格女星对抗好莱坞的悲剧故事)等。形成这一股风潮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开始盛行于美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性解放运动,另一方面也多亏了这一批优秀的女演员,她们不愿意再以充当银幕花瓶为满足,愿意向复杂而有深度的女性角色挑战,当然,也让我们有幸领教到她们苦心经营的丰硕成果。这一股风潮到90年代便被许多肌肉男星的动作片以及计算机动画的科技奇观所取代,让我们更对那一个时代的美好难以忘怀。
女性电影应该是什么?很难定义,因为现在也还在发展中,如果用狭义的定义就是:女性观点来诠释有关女性的议题的电影。而广义的定义:女性导演所拍摄,不一定是女性议题的电影,或是男导演拍摄,但是探讨女性活动、女性题材的电影。一些导演擅长刻画女性角色、女性情欲,这跟男性所表达情欲上的差别在:探讨的是心灵而不只是动作; 情欲流动的描述而不是摄影机对女性身体的描绘; 身份上的寻找、认同,私密性的家丑、告解、诚实的表露,亲人和好朋友或许会受到侵犯,所以还包含事前、事后的沟通。其它包还性别、同性、异装的议题的作品。当然,女性主义电影还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这一些女性在父权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写的女性角色并不是为了对旧时代的贤妻良母歌功颂德,藉以更加巩固父权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写的是一些桀傲不驯,甚至不见容于当时的「坏女人」,她们特立独行的行径除了勇气可嘉之外,对于性别刻板的颠覆、以及性别压迫的解放更是引人深思。
Ⅲ 新女性的影片评价
新女性悲剧的生动呈现,阮玲玉人生的天鹅挽歌。
影片运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抨击恶势力之尖锐,曾引起反动的“新闻记者公会”的“抗议”和一些黄色报刊对编导和演员的人身攻击。 影片同时还塑造了先进女工李阿英的形象,否定韦明的软弱性,正面指出妇女解放斗争的正确道路。阮玲玉在影片中有出色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她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准确而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感情世界,显示出她至臻成熟的艺术才华。但在演完这部影片后,她也遭到社会恶势力的侮辱和迫害,演出了一场与韦明同样的悲剧。于1935“三八”节的早晨服毒自杀,以25岁的年华结束了她的一生。
Ⅳ 现代女性必看的电视剧或电影
争电影莫过于《现代启示录》。《现代启示录》讲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 作为女性观众,是不是更应该看看,以便使自己更动人呢?而把本片作为必看的
Ⅳ 电影 新女性宝鉴 求上传
要的话,出来吭声一个,让我知道如何给你。
Ⅵ 影片《新女性》讨论今天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哪些与韦明时代时代相同,哪些是不同的
电影都是充满了批判意识的好电影。女性在那样的年代里,常被逼得走投无路,忠实于自己的良心,就要被迫出卖身体。电影里常把她们放到一种绝境,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和考验,而靠她们单个的力量,就是死路一条。
Ⅶ 新女性的电影风波
1935年旧历新年(2月3日),电影《新女性》在上海金城剧院正式上映。时逢年节,又加上名导演蔡楚生、名影星阮玲玉的宣传,使该片还未上映就颇受瞩目。《新女性》上映后获得良好反响,但赵君豪、钱华、金华亭等记者观后认为,片中塑造的记者角色有侮辱记者形象之处,对此深感不满,遂联名向上海新闻记者公会提议,请求召集紧急会议,对该片侮辱记者一事商议应付办法。
《新女性》主要讲述了一位知识女性韦明遭遇婚姻失败后,期望依靠自身力量和女儿生活下去,最后却在感情波折、生活苦难和流言蜚语的打击下,走上自杀之途的悲剧故事。片中担任小角色的那名记者曾与韦明有私人嫌隙,在她被送入医院抢救期间,就迫不及待地将她服毒自杀的消息,当作“独家消息”发表在当天晚报上。韦明被抢救醒来后,看到晚报上造谣侮辱她的消息,由愤怒而觉醒,喊出“我要活,我要报复!”但最终仍含恨离开人世。影片通过韦明这个年轻女性的个人悲剧,对社会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也侧面表达出对当时新闻界部分记者的嘲讽和不满。因此,该片上映伊始就引起了新闻界的注意。《新女性》中的那位记者到底被塑造成怎样的形象,以致引起赵君豪等记者如此不满呢?当时人对片中这位小报记者是这样描述的:《新女性》中的记者是一位学艺版(在上海说是“报屁股”)副刊编辑的记者,在整个新闻记者地位的比较上说,不过是很渺小的一员,在舞场里发散刊发着不忠实的伪报的新闻,得意忘形地喝着舞女所施舍的白开水,对于广告部和广告主的顾全,对于豪客的谄媚,对于投稿者的欺弄,采访新闻时的轻浮,可谓集中了流俗报道者的丑态。
这段话将一个媚俗、投机的记者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角色虽为虚构,但的确反映出生活中一部分记者的真实状态。《新女性》上映后,当时的影评主要就片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及主要角色进行评价,或从人物特点、情节设计方面提出不同意见,对那位颇有寓意、扮演着不光采角色的记者则未曾涉及。
那么记者在一般人心目的形象到底如何呢?当时记者的社会地位已有所提高,但整体形象仍不如人意,甚至因一部分报人无视职业道德的行为,在普通人中有所谓“报人无好人”之说。记者给人造成的不良印象已非一日,《新女性》则是把这种看法通过一个小角色表现出来而已。但对部分记者而言,《新女性》中的记者形象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并认为是对全体记者的侮辱。
2月9日,当上海市民们还沉浸在旧历年节的热闹气氛中时,上海新闻记者公会召开执行委员会紧急会议,对赵君豪等记者提出的《新女性》侮辱记者的问题进行讨论。会议最终决定向该片的制作公司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将该片侮辱记者各点予以剪去;第二,登报向全国新闻记者道歉;第三,保证以后不再有此等事件发生。上海新闻记者公会随后派出钱华、金华亭、蒋宗道等记者,与联华公司进行交易。
Ⅷ 请大家推荐10部反应人性的女性电影~~急!!
<末路狂花><弗里达><罗丹的情人><九香>《麻雀变凤凰》《钢琴课><大老婆俱乐部><神女><不脱袜的人><阮玲玉><新女性><时时刻刻><圣女贞德>《永不妥协》《天使爱美丽》》《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男孩不哭> 《百万宝贝》<贝隆夫人>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红><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