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苏娅的演艺经历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少年艺术队、战斗文工团。
1951年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舞蹈、歌剧演员。
1954年在电影《猛河的黎明》中担任女主角。
1955年调昆明部队歌舞团。
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
1958年毕业后她任云南省话剧团演员。
1959年主演影片《战火中的青春》受到好评,同年还主演了《五朵金花》。
1974年,王苏娅又在影片《海霞》中饰演嫂子一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以后王苏娅又参加了《海上明珠》、《七月流火》、《海上生明月》等影片的拍摄。同时,王苏娅还在话剧“仇敌”、“年轻的一代”和歌舞剧“白毛女”、“刘胡兰”、“兄妹开荒”等数十出舞台戏中扮演角色。
1984年王苏娅任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厂长,此后她还参加了影片《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等影片的拍摄。
1987年任云南省文化厅电影处处长,从事文化电影行政管理工作。
Ⅱ 王苏娅的人物特写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这首《蝴蝶泉边》曾勾起很多共和国同龄人的记忆。《五朵金花》这部当年建国十周年的影片,一经放映便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影片中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喜剧风格,共同构成了《五朵金花》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国产影片的强烈风格特征。影片中描绘的积极、上进的生活画卷,人与人之间最纯真、最质朴的情感,以及五位金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直到现在仍然会被观众津津乐道。 影片中,优秀女青年被称作“金花” ,而这样的称谓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被很多地方沿用。
王苏娅扮演的“炼钢厂金花”,在影片中算不上第一女主角,但是这个人物泼辣、直爽,敢爱敢恨的性格依然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五朵金花》也被看作是她表演生涯中的代表作。《五朵金花》是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指导下拍摄,当时就是要拍一部轻松的喜剧电影,演员的选择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号称八亿人民选金花,当时王苏娅刚刚到云南话剧团还没多久,参加了这个演员的选拔活动,当时是让她即兴表演一个小品,表演完了后,就确定她可以出演《五朵金花》里的炼钢金花了。因为这个小品的关系,王苏娅又出演了影片《战火青春》中的高山这个角色。《五朵金花》拍摄的过程非常艰苦,大家都把这个拍摄当做政治任务去完成,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