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用歌咏乡愁作为背景音乐

电影用歌咏乡愁作为背景音乐

发布时间:2025-04-23 23:54:45

Ⅰ 贺绿汀的主要贡献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的电影事业进入了有声电影时期,当时的电影音乐基本上是以歌曲形式出现的,如聂耳、冼星海、任光、吕骥等作曲家都曾为进步电影创作过优秀的歌曲。
在1934年一1937年间,贺绿汀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中,积极从事进步电影的配乐工作,与当时的左翼电影导演密切合作,先后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古塔奇案》、《都市风光》、《船家女》、《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春到人间》、《荒村夜笛》、《夜曲》等20余部电影创作了歌曲。其中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四季歌》、《天涯歌女》、《西湖春晓》、《春天里》、《秋水伊人》、《神女》、《新中国》、《为祖国战争》等。《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左翼导演袁穆之的电影《马路天使》的两首插曲。贺绿汀采用两首苏州民歌《哭七七》和《知心客》作为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和配器。《天涯歌女》的曲调采用了流行在苏南城镇的民间音乐“剪靛花调”,旋律清新、细致,润腔细巧,音高装饰较多,极富江南风格特点。这两首插曲由当时被誉为“金嗓子”的明星周璇来演唱,在风格上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影片一经上映,即刻在社会上得到肯定并迅速流传开来,至今为人们传唱不已。《西湖春晓》是沈西苓编导的左翼电影《船家女》的插曲。贺绿汀写于1934年,影片描写了旧中国杭州西湖一位摇船女受黑暗势力凌辱的悲剧故事。全曲以6/8拍摇晃的节奏型贯穿,借用威尼斯船歌体点明影片所处的典型环境。第一段采用了女高音独唱的形式,这种单线条的声线描绘了西湖“淡淡青烟漫山腰”的典雅风姿;第二段作者采用了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和声上运用了开放性大三级处理等手法,着意体现柳浪闻莺声、西湖苏醒的生动气韵;第三段是全曲的对比段,旋律时而下行迂回展开,时而又上行大跳,合唱织体改换对位化和声进行,以交错的多声韵律美,来渲染“青山绿水”的画意;第四、第五段音调倒装再现第一、二段,构思上微妙地将钢琴替代人声、补充“船在画里摇”的美学情趣。全曲意境深邃,章法严谨,技法洗炼,音乐抒情而又具有婉约、沉郁的气质。在30年代的进步电影中,电影歌曲除了创作者,还有根据电影艺术表现需要而从现有歌曲中选配者。这种选歌以配合画面、故事的形式,成为电影歌曲的一种独特的创作。它的着眼点不在音乐的新创造,而在于音乐与电影的关系上。选配作为一种电影歌曲重要的创作方式,造就了不少适于电影的好歌。其中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就被选为电影《青年中国》的插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到群众中宣传抗战,《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他随演剧队到达山西临汾后创作的。全曲贯穿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小军鼓节奏型,通过活泼而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塑造了在艰苦斗争环境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游击队员的形象。贺绿汀采用群众化的语言和通俗化的形式,大胆吸收外国革命歌曲的表现因素(如弱起的小军鼓节奏,大调式七声音阶旋律,离调的手法等),谱成了一首结构短小、形象生动的作品,它既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高度的艺术性。这首歌曲被选作为电影歌曲,也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丰富多彩,同时它也藉电影这一传播媒介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贺绿汀在短短几年间的电影音乐创作,成功地运用了几乎所有的歌曲形式。音乐风格既有抒情委婉者,也有昂扬、激越者;既有中国民间音乐风格,也有吸收外国歌曲,尤其是外国革命歌曲风格者。为适应电影广阔的题材、多样的人物,贺绿汀创造了许多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对抗日救亡歌咏的大规模发展、对社会音乐生活都产生了至为重要的影响。从上世纪30年代起,电影歌曲在音乐家的努力和大众的关切之下,凭借电影这一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及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成为近代一个新的、重要的声乐类别。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同样是近代中国新音乐文化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贺绿汀电影歌曲大量地被广为传唱,成为近代深受欢迎的电影音乐珍品。他是近代有较多电影歌曲流传的作曲家之一,是中国电影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l939年深秋的一个星期天。北碚朝阳镇码头停靠着一只木船。随着船老板声声叮嘱,木船像离弦之箭,驶向江心。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走出船舱,伫立船头,好像在沉思什么。这时,有一位学生激动地连声喊道:“贺老师,贺老师!听说你最近又写了一首新歌《嘉陵江上》,贺老师请唱给我们听听,好吗?”
贺绿汀应大家的要求,怀着激情唱道:“那一天,敌人打到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芳香……”悲壮的歌声在峡谷中回响……就在此刻,船老板高声招呼:“各位,船马上要过堆金石,也就是飞揽子,是磁器口江段最险的地点。如果船出事,你们不要惊慌,要互相照应……”说时迟,那时快,不知不觉木船已靠近堆金石了。只见茫茫江水,汹涌澎湃,忽然,只听众人一阵惊叫,全船人都被抛入江中……就在这万分危难之时,贺绿汀抓住船上一根木板。他听到了那位学生在呼救,眼见那位学生被浊浪越冲越远,他奋力向那位学生游过去,抓住他的肩膀,一步步向江岸靠拢,溺水学生得救了!船上那些客人也被船老板及邻近船工一一救起。
在向友人述说遇险和脱险经过时,贺绿汀庆幸的是救了自己同船的学生,遗憾的是他多年心血编写的教材,被恶浪吞没了。 2009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布了一百首爱国歌曲名单,《游击队歌》就是其中之一,词曲作者是著名音乐家、革命家贺绿汀。
1986年1月23日,在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将军亲自安排下,83岁的贺绿汀和夫人姜瑞芝来到粤西垦区创作、疗养,就住在湖光岩畔的粤西农垦干部疗养院。
春节期间,贺绿汀同志应邀参加了湛江市文艺工作者联欢会,当贺老夫妇步入会场时,歌声、掌声响成一片,与会者高唱起《游击队歌》欢迎贺绿汀同志。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游击队歌》激昂、流畅的旋律在会场回荡着。看得出,贺绿汀同志亦十分激动,与大家亲切招呼、交谈,融入了节日喜庆的气氛之中。
贺绿汀同志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20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后期从事组织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七七事变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1941年到苏北参加新四军鲁艺工作团,1943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建国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
作为一位老革命家、老音乐家,贺绿汀同志一生留下很多光辉的作品,包括《游击队歌》、《牧童短笛》、《春节序曲》、《垦春坭》、《嘉陵江》……1928年,他创作的《暴动歌》就在海陆丰一带流传。后来,贺老为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作曲,其中《天涯歌女》、《春天里》等经过周璇等演唱后,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成为一代名曲。
1943年,王震将军率领359旅在陕北开垦穷山秃岭,把荒草遍地、恶兽成群的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塞外江南”。这时,贺绿汀同志献上了他创作的《南泥湾》,用歌声赞美了英雄的359旅光辉历程的同时,也与王震将军结下了亲密的战斗友谊。
我们从读小学开始,就会咏唱《游击队歌》,可以说是在贺绿汀创作的歌曲声中成长的,很早以来,贺绿汀就是我们心中崇敬的老前辈之一。
想不到在改革开放以后,能够在湛江隆重地接待贺绿汀同志,亲切地聆听他的教诲,觉得非常幸福!这时的贺老,经历了同“四人帮”的顽强斗争,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仍然非常坚强,非常乐观。在王震将军亲切关怀下,在粤西垦区安详、愉快地创作和休息。他一次次地来到王震将军重点扶持的湖光农场,听取场长王金昌等详细介绍当年王震将军指挥繁育热带橡胶林,并多次调运北京鸭、荷兰奶牛、辛地红种牛、巴克夏和约克种猪等,支持湖光农场建起各项良种基地,对亲密战友王震将军为此洒下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无比的赞赏和崇敬。他还经常地到周边的前进农场等处参观访问,详细了解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情况,他不止一次地勉励广大农垦干部、员工说,王震将军指引的道路和规划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1986年3月,湛江市举办职工业余文艺会演,贺老亲自到场观看,不断提出具体、中肯的意见,并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人同志们用文艺形式,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力拼搏。
贺老在湛江期间,我奉命协助有关单位照顾好他的生活和健康情况,曾多次到他的住地看望这位老一辈的革命家,每次都感到十分亲切,十分愉快。
家乡广西的同志知道贺绿汀同志来到南方的消息以后,通过我联系,邀请贺老到南宁、桂林、北海等地作客,1986年5月7日,北海市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指示,派出有关负责同志到两广边界的山口镇迎候。
这一天早餐后我们送别贺老夫妇,依依不舍地看着他的专车离去。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中午,北海市的同志来电话说仍未接到贺老。当时的通讯工具还很落后,无法与他的陪送人员联系上,直到下午仍未有消息。
我当时十分焦急,便直接到市公安局找到局长,说明情况,请求协助查清贺老一行的去向。市公安局十分重视,局长立即下令沿线公安部门查找,傍晚才接到市公安局告知,贺老在赴广西途中应邀参观了沿线的一些农场,对当地的果林、胶林、蔗林等很感兴趣,有些舍不得离开,热情好客的红江农场的主人们便把他们留下,准备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才去广西。听到这一讯息以后,紧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Ⅱ 无伴奏合唱《牧歌》的编曲都有谁

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今日去世,享年89岁,现送上由瞿希贤谱曲的合唱作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有人说它是第二首国际歌),以纪念这位新中国的第一女作曲家。

瞿希贤生平(1919--2008)

上海市人。自幼爱好音乐。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建国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乐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

作品主要在声乐领域,包括合唱、独唱、群众歌曲及儿童歌曲等。作有无伴奏合唱《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歌曲《全世界人民一条心》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影响广泛的合唱作品还有:《飞来的花瓣》、《乌苏里船歌》等。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她还翻译出版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法原理》一书。1981年她和我国其他女作曲家的作品,应邀在意大利举行的妇女音乐联欢节上展出。1990年在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

Ⅲ 吴彤个人资料

吴彤,这位出生于北京的艺术家,自小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71年9月21日,他带着对音乐的天赋与热爱,踏上了探索音乐的道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他不仅是中国内地民乐的杰出演奏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手,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荣获国家一级演员的殊荣。
1992年,吴彤引领潮流,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轮回乐队,将传统民乐与现代摇滚巧妙融合,为音乐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潮。2010年8月,他推出个人专辑《我一直听见自己的笙音》,其中的《春秋配》与《塔玲珑》更是让他在2011年台湾传统暨艺术音乐金曲奖上收获颇丰,不仅荣获最佳作词人,还摘得了最佳编曲人的两项大奖。此外,凭借《快乐》一曲,他与马友友等人在第5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共同摘得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的桂冠。
吴彤的音乐才华不仅限于乐器演奏与歌唱,他还涉足书籍创作。2016年3月,他同步推出了个人新书《吴彤们》及双专辑《吴彤们·唱歌魂》(演唱专辑)、《吴彤们·音乐云》(演奏专辑),将音乐与文字完美结合,为读者与听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他作为音乐家的深厚功底,也彰显了他作为创作者的敏锐洞察与不懈追求。
在荣誉与奖项的加持下,吴彤并未停下脚步。2017年2月,他再次凭借《歌咏乡愁》与马友友等人共同荣获第59届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用音乐向世界传递着乡愁的深情与文化的韵味。吴彤的音乐之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他用音乐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让我们在旋律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与生命的热度。

阅读全文

与电影用歌咏乡愁作为背景音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演员扮演小三多的是谁 浏览:644
国产片大尺度电影 浏览:947
法国电影安娜资源 浏览:39
电影天亮之前粤语 浏览:610
斗鱼电影音乐 浏览:64
裸露法国同志电影 浏览:907
球星梦法国电影 浏览:638
河南话方言电影大全 浏览:486
刚出狱就搞事情是什么电影什么名字 浏览:789
有关人与鬼爱情的电影 浏览:430
北京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352
金刚在喝水顺便吃了大章鱼什么电影 浏览:684
找一部台湾言情电影什么彩虹 浏览:992
三贱客电影网站韩国 浏览:679
大事件电影结局为什么要换 浏览:818
泰国恐怖电影情节是守棺材 浏览:799
逃出神秘岛电影完整版 浏览:757
法国电影汽车会说话 浏览:869
戏曲电影宝莲灯林黛演员 浏览:180
微爱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