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音乐发展史2000字

电影音乐发展史2000字

发布时间:2025-04-07 12:03:58

Ⅰ 电影音乐的历史 什么是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又称为电影配乐(Film score),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强电影的情感氛围,还能深化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电影音乐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语言,将电影的情感和意境传达给观众,从而成为连接电影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

电影音乐与电影紧密相连,通常由多首音乐组成,这些音乐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电影的整体叙事。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发展。一首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能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还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能够加深观众对电影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音乐通过对不同情境的精准刻画,能够引领观众进入电影所营造的情感世界。无论是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还是温馨感人的爱情故事,电影音乐都能够通过其独特的音符和旋律,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电影音乐的创作并非易事,它需要作曲家具备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对电影内容的理解。作曲家需要通过音乐语言来诠释电影的情感和主题,因此,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电影的剧情、角色性格以及导演的艺术理念。创作电影音乐的过程,既是一次艺术创作,也是一次情感传递的过程。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增强电影的情感氛围,还能深化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可以说,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电影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艺术世界。

Ⅱ 影视音乐发展历史

影视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

1

默片(无声)时期

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

12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

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因此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会。

(观看电影《雨中曲》中当时观众欣赏无声电影时的场景,因为没

有人物对白,剧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明星。

2

起飞时期

对于电影史来说,

1927

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

的技术终于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看电影时听到

演员们的声音了。

由于故事情节已经能由说话声与对白交代清楚,从今

而后它就是情绪系统的重要领导者。

从有声电影问世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电影音乐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因此,

电影音乐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

3

专业化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一些音乐家对电影音乐

发生兴趣之后,开始为电影写作专门的乐曲,电影音乐才有了明显的特

性与进步。

这个时期的电影音乐家以史坦纳为代表,史坦纳可以说是电

影音乐家的鼻祖。

史坦纳首创米老鼠式的编曲方式,为早期的电影谱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等;此外,恐怖大师

希区柯克与柏纳赫曼的《惊魂记》(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乐音

响制造出凄栗惊骇的场面,也成为电影音乐的典范。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

1

视听统一的综合性

——

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

但听觉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

2

片断与整体的矛盾统一性

——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

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

3

音乐长度的制约性

——

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

随剧情发

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

不能超过半秒钟)。

4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不可分离性

——

电影音乐要通过录音

(包括混

合录音、光学录音)、洗印、放映等技术处理,因而深受科学技术的制

约。

电影音乐的主要功能

1

描绘作用

——

这是较为客观性的处理,

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

面的情绪及气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

3

剧作作用

——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

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

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

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

4

、背景气氛作用

——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

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

5

、结构贯串作用

——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

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

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Ⅲ 略讲电影配乐史,顺便介绍几位配乐大师

自有电影以来,配乐便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了。

默片时代伊始,创作者便认识到,在影片中于不同基调的情节中加入适当的音乐,对故事渲染,气氛烘托可起到不可描述的衬带作用。

但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尤其开始胶卷摄制后,默片盛行的原因,无形中便加大了音乐出现的难度,让声音(言语、配乐)的存在与发展,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由此似乎也可推断出默片为何最早发展盛行。

一肯定是当时的客观的科学技术原因,其未达到电影工业中,声音制作的标准。

二来,默片确是一种很难得的艺术形式,仿如哑剧又胜于哑剧,是其与戏剧的综合体。现当代许多导演仍偏爱这种影片形式,最著名的应属韩国鬼才导演金基德,其执导的《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漂流欲室》、《莫比乌斯》等,都是刻意弱化人物对白,仅通过人物行为来推进故事情节,由此表达及升华影片主题。其实有时想想,去掉对白,也就免去了因之而产生的一些与主题无关或者误会的东西,所谓说多错多,着重人物行为动作,确可使影片故事的发展加强,更集中,表达时便纯粹而有爆发力。

扯回配乐的问题。

是以,一开始,电影中没有声音,即人物对白。但有配乐。可这里的配乐是什么样的呢?实时配乐。

何谓实时配乐?就是现场乐队配乐。

胶卷送到影院,影院会配备一支乐队。播放影片时,乐队便根据电影制作方事先约定的曲子来演奏,或欢快洒脱,或滑稽戏谑,或哀伤悲愤,都是以影片里各个故事情节的基调而定。据说更早,都是乐队视情节自由发挥,因此时常出乱子,比如影片里死了爱人,正哭得伤心,乐队这边却欢快地演奏起两只老虎,观影体验很差。

之后有了改进的所谓蜡盘发音。即将音乐刻录在唱盘上,播放电影时,同时打开唱机,使画面与音乐同步。这可谓是配乐在电影发展史上重要一步。

但这里强调一点,蜡盘发声的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因为这时它仍没有将之用来做言语对白的声音上。

下面这段要说的,引自网友,因为我确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一位正式将音乐观念引进电影中的是格林菲斯,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中,首次与音乐家合作,创作出美国民俗民谣的完整配乐形态,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也显示了音乐开始属于电影本身组成的一个要素。

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即有声电影机。它可以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都记录下来,实现同步。因这一神器,之后便迎来了有声电影的爆发,默片式微,直至今日。电影《雨中曲》,其中讲述的便是两种电影形式更迭交替时期,震荡下的好莱坞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部经典影片。必看的经典。

这期间,电影配乐的发展也迎来了史前未有的发展。典型的特征,以前或许是将已有的固定的音乐嵌入到电影里,作为配乐。而此时,会有专门的音乐家根据电影需要来作曲,进行创作,以为配乐。这些人称为配乐师。

我们一些人应该都知道一些配乐师,像埃尼奥.莫里康内,行业内高山仰止的存在。我只随便说几个知道的其经典配乐作品,《黄金三镖客》,《无耻混蛋》,《海上钢琴师》,等等,只说这几个自己喜爱的了,非要说完,网络一下,一摞A4纸不一定够用。

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其配乐。姜文一再使用的“太阳照常升起”也是其作品。也不一一举例了。要说的一点,通常认为,配乐为影片服务,但有些配乐大师的作品,通常已经独立于影片之外,甚至于带动影片升华了主题表达,更恐怖的,影片故事沦为音乐的表达工具。宫崎骏与久石让应该就是其中的代表。

两者同样优秀,但常常感觉久石让的音乐有些喧宾夺主,仿佛去掉那些音乐,宫崎骏便变得不再是宫崎骏。提两个作品,大家感受一下,《天空之城》跟《幽灵公主》,总感觉,这两个宫崎骏影片若去掉久石让的同名主配乐,便会如抽去了灵魂一般。

国外的就说这两个吧,因为本身我知道的大师不多,关键是我特别喜爱这两位。

中国的配乐大师,我较国外的多了解些,但也只说几个自己喜爱的。

第一位,胡伟立。

其人真真是仙风道骨,出世入世,高人一般的存在。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我搜索大师时,图片上的长相,确实是听了音乐后的感想。

胡伟立配乐作品,几乎贯穿整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东方不败,鹿鼎记,醉拳,龙门客栈,太极张三丰等,一摞A4纸也写不下。尤其周星驰电影里,配乐大多出自先生之手,如国产凌凌漆,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审死官,九品芝麻官,回魂夜。额,简单截个图。

这是网络里老爷子的主要作品介绍。作品好,但不知名的更多,比如李卫当官的配乐。很多都鲜为人知。

上述随便一部影片里的音乐作品,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存在。也许你不知道这些配乐的名子,但当音乐想起时,你一定会惊叹道:“哦哦,这个曲子某某电影里有。”最不济也是“这曲子听着好耳熟。”

且老爷子出名的的作品中多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这一原因,除了老爷子深谙中国传统音乐外,暗自揣测,也应与上世纪香港影视繁荣期,尤其古装题材作品的爆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乐器的作品,显然与古装影片里的氛围基调更加契合,无形地扩大这种古典意境的渲染,观感自然,浑然一体。影片的质量明显会上一个层次。上世纪的古装武侠片的推陈出新,经典频现,老爷子的音乐作品于其中起到的作用绝对举足轻重。当然,也不绝对非传统乐器不可,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很多。

这些无所谓的事不纠结了。

我崇拜老先生的一个地方,不在于他的作品于影片的利害关系。而是他似乎于每每完成的一部影视的作品中,通过一系列的音乐作品,不仅帮里面的人物完成了一次的刻画描述,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感悟的表达。

很多东西不大能说得清楚,比如那首东方不败里的“孤独”,你把它单独拎出来后,细细的品味一遍,便能明白个一二。乱了,乱了,衷情堪茧绪,欲语笔难成,不说了。补一句了,胡大师,小子很崇拜您,对您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冀望能见您一面,听您一番教诲。

最喜欢的,仅代表个人。东方不败里的:孤独,雪千寻。九品芝麻官里的:抒情。国产凌凌漆里的:美丽拍档。李卫当官里的:往事堪忆。

第二位,陈勋奇。

陈勋奇的作品不算太多,但个个有名。墨镜王的东邪西毒里的配乐,俱出其手。其中的“天地孤影任我行”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用来作至尊宝与紫霞生死诀别的背景音乐,与影片开头紫霞出场的背景音乐,即赵季平的“芦苇荡”,同为奠定影片感情基调的主配乐。

貌似天下无双里也有其音乐作品。与胡伟立一样,不只是纯粹的同样偏重于个人表达的配乐大师。

其主要作品一览。

第三,赵季平。

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大家。亦是高山仰止的存在。其配乐作品:霸王别姬,活着,水浒,乔家大院,笑傲江湖,大宅门……说不下,随便上几个截图感受一下。

刚刚说的芦苇荡。上一次有印象见赵季平署名的作品貌似是冯小刚的1942,之后没怎么关注了。

如果胡伟立的音乐作品贯穿了香港影视繁荣时代,那赵季平的作品则更广袤地贯穿、见证了内地影视的兴起,繁荣,到如今的迷茫。

赵季平的作品多与历史片挂钩,是以多浑厚悠远的风格。典型如霸王别姬里的配乐,选择的乐器多苍凉悲壮系列。(就不说乐器名子了,因为我不知道。)

或许是真的跟影片的类型真的有关系,我总觉得情感表达上,赵没胡、陈二人来得浓烈。像陈勋奇与王家卫合作的东邪西毒,浓得化不开。而胡伟立的既能融进去,又出的来。但你要说音乐这东西不传递个人感情,那肯定不可能。而且个体的偏爱不同,所以仅个人之言。兼且本身站着说风凉话就不对,我这里需要一个解释兼道歉。最喜欢赵大师的作品,仍旧是其以为偏小资体些的芦苇荡。

文章到这里应该算是完了,打算还要写黄英华,谭盾,黄沾,特别是黄英华(想说他似乎跟自己的周星驰情结有关。)但作为一个门外汉,很难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欣赏,我也是写着写着才发现这些东西避不开。比如简单的乐器的特性与好处,我就写不出,因为从没接触过,写到最后就变成了纯粹的统计的东西,毫无意义。徒惹人笑话。

Ⅳ 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分为哪几个时期

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分为从萌,芽到成长,繁荣。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影形式音乐发展历程一共分成了3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是从萌然后到芽到成长再到繁荣。

Ⅳ 好莱坞动作片音乐发展史

提到动作片配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汉斯·季默Hans Zimmer 。他的作品揉合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几乎是近年来,典型好莱坞英雄主义动作电影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代表作品:狮子王、石破天惊/勇闯夺命岛、断箭行动、角斗士、 加勒比海盗、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等。尤其是勇闯夺命岛和加勒比海盗的配乐,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
哈里·格雷格森-威廉姆斯 Harry Gregson-Williams的作品也不错,代表作:全民公敌、纳尼亚传奇、使命召唤3等。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代表作: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能等。

阅读全文

与电影音乐发展史20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魅影电影特殊片泰国 浏览:733
电影音乐江湖下载 浏览:269
海鲜枪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460
潘冬子是哪一部电影的人物 浏览:366
超人系列电影名称大全 浏览:786
和成龙拍过电影长得像王力宏 浏览:40
敖连特电影院旧址怎么样 浏览:436
小孩足球电影大全百度 浏览:797
电影票南昌万达 浏览:562
在电影院从座位下来坐你旁边 浏览:441
火海浴血战电影完整 浏览:145
小众英语爱情电影 浏览:26
电影功夫熊猫观后感35O字 浏览:811
美国十大震撼科幻电影剪辑 浏览:452
电影小丑希斯莱杰音乐 浏览:994
唐人街探案3电影完整版迅雷 浏览:859
一部空姐变丧尸的电影 浏览:459
电影星河战队1完整版免费收看 浏览:696
法律电影观后感英文 浏览:875
大s演的电影杀丈夫 浏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