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给我说说这个电影叫啥名字
Mr. Holland`s Opus——生命因你而动听
【导演】 斯蒂芬 赫里克 (Stephen Herek)
【编剧】 帕特里克 沙恩 顿肯 (Patrick Sheane Duncan)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剧情/
【本站评分】 分数 8.64/10 票数 11
【译名情况】 霍兰先生的乐章(中)/春风化雨1996(台)/生命因你而动听(港)
【主要奖项】 奥斯卡,金球
这部温情感人的影片环绕一名音乐家荷兰先生,他真正志愿是作首留芳百世的交响乐,却为生活无可奈何当起高校的音乐老师来,其后更将自己三十多年的青春贡献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后来也才惊觉自己成就原来是那么大。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荷兰先生受到学生及家人的启示,最终明白到人生并不会常常按照我们的计划而行,而是要求我们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是我所见的翻译最为诗意和贴切的片名,三十年代曾有过这样短暂的锦瑟年华,象《魂断蓝桥》,原名是《滑铁庐大桥》,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
作曲家贺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中学当了一个音乐教师,动因只是权益之计,挣了钱后就闪,从事自己心爱的作曲事业,但没想到偶然的选择,竟成了终身不变的唯一。
并不是一开始就上路,教了五个月,学生听得呵欠连天,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于是变了通,从摇滚乐入手,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于是回想起我们的学生时代,一直渴望有人来发现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我们没有出生在春秋,没有当孔夫子学生的福气,我们只想平平凡凡拥有一项特长,一项能让我们能微笑回味学生时光的特长,很遗憾,到现在我仍然只限于憧憬。
有很多机会在我们甚至根本来不及获得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
这就是我看本片感动的原因,贺兰老师,拥有自己的事业,为了发掘出孩子内心世界的渴望,放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冲动。当那个吹肿了嘴唇也找不准单簧管音的、长了一头晚霞一样长发的小女孩,在贺兰的启发下,闭着眼吹出了想象中的音符,我不知道她吹出这样的音,究竟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但我跟她一起欣喜若狂。
还有那个黑人男孩,一无所长,为了能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对节奏一窍不通,居然还会去练打鼓,在乐队练习中,贺兰突然喊停,男孩一脸错愕,老师告诉他,刚才他终于找到了节奏,全场掌声雷动。
那个黑人男孩后来中越战中阵亡,在他的葬礼上,贺兰又使另一个天才少年成熟起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
无论是聪慧的,还是笨拙的,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生命理应获得尊重,这个意义,贺兰起初并不知道,直到他退休的那一瞬间,他所教过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为他送行的时候,贺兰明白了,他的学生也明白了,所以泪水滂沱的观众也明白了。
贺兰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个先天聋哑人,对于这样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父亲,是不是有点残酷?
这部片子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也没有艺术或技术上革命性的突破,它手法陈旧,叙述传统,思想保守,所歌颂的也是司空见惯的美好品德,主题是尊师,没有哗众取宠之处,但却如此令我恋恋不舍。
我觉得,它其实讲述了一个亘古的话题,生命的价值,使我在声色犬马中逐渐迷惑的时候,有如醍醐酩顶。
㈡ 昨日重现是哪个电影的主题歌
《昨日重现》并非电影的主题曲,而是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的一首插曲。这首歌曲已经入选了奥斯卡百年金曲之列,深受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生命因你而动听》是一部由斯蒂芬·赫瑞克执导的电影,其他译名包括《霍兰先生的乐章》、《春风化雨1996》和《赫兰德教授的乐曲》。该电影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理查德·德莱弗斯和奥林匹亚·杜卡基斯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了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一所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故事。
《昨日重现》是由理查德·卡朋特和约翰·贝迪斯创作,卡朋特乐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973年,是为了回应当时的怀旧潮流。它不仅入围了奥斯卡百年金曲,还在美国Billboard榜单和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1973年国际公信榜的畅销单曲之一,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㈢ 教师节!9+10部高分电影,让我们抱着老师再感动一次!
教师节,向辛勤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尊师重教,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无数智慧之花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绽放,一代又一代的才俊茁壮成长。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还是21世纪的今天,老师都是引领我们前行的明灯。他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用无私的爱温暖我们的成长。
下面,我们将通过9部经典电影,来讲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1.《蒙娜丽莎的微笑》:美丽的凯瑟琳,如何在女子大学中打破束缚,播撒自由的种子?
2.《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的力量,能否改变问题学生的命运?
3.《死亡诗社》:打破常规的革新教育,能否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潜能?
4.《霍兰先生的乐章》:面对挑战,老师的耐心与坚持,能否成就学生的音乐梦想?
5.《街头日记》:爱林老师如何面对种族与阶层的隔阂,用教育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6.《浪潮》:实验性的教育尝试,能否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7.《山村犹有读书声》:乔治老师,用20年的时间,如何在偏远的山村教育出一代代学生?
8.《乡村女教师》:面对困境,瓦尔娃拉老师如何坚持教育,为山村的孩子们带来希望?
9.《心灵捕手》:天才少年威尔能否在尚恩教授的引导下,解开心中的枷锁?
每一部电影,都深刻展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的引导者,人格的塑造者。他们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无数颗心灵的灯塔。
教师节之际,向所有的老师致以最深的敬意和祝福。愿每一位老师都能收获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愿教育的光芒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㈣ 生命因你而动听译名爱德华先生1965年版的电影在可以看到
是不是下面这个?
生命因你动听 Mr. Holland's Opus (1995)
导演: 斯蒂芬·赫瑞克编剧: Patrick Sheane Duncan主演: 理查德·德莱弗斯 / 格伦妮·海德利 / 杰·托马斯 / 奥林匹亚·杜卡基斯 / 威廉姆·H·梅西 / 泰伦斯·霍华德类型: 剧情 / 音乐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 / 美国手语上映日期: 1995-12-29片长: 143 分钟又名: 霍兰先生的乐章 / 春风化雨1996 / 生命因你而动听 / 赫兰德教授的乐曲IMDb链接: tt0113862
生命因你动听的剧情简介 · · · · · ·
1964年的秋天,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级差的学生们便给了他一个难堪的下马威。他们在弹奏乐器时不但走调,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古典作曲家巴赫都没有听说过。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打击,女校长杰克布也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和充分的时间。 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格楚特·兰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样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