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进入中国伊始,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传统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时髦的表达方法,而以后的事实会证明,这种结合会在偏离与拷问中证明自己的必要性。很多年以后,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开始了他们的寻根之旅、人文之旅,当他们用中国的国粹渲染作品之时,中国的国粹已死,电影早已走过了一段长长的非商业化的崎岖路程。
电影和娱乐、商业的结合,再也无法像《定军山》那样简单、自然。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对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做过采访: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时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师、敲锣鼓家伙的,都来了。屋外院子里,把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拍照(即摄影),他是‘丰泰’最好的照相技师了。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定军山剧情简介: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居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威廉·肯尼迪·迪克森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进站》过了10年。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被尊为京剧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主攻老生,曾演武生。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其父谭志道,主攻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17年5月10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剧中饰演蜀国五虎大将黄忠,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亲斩曹将数名,于魏国名将夏侯渊在马下休息之时,乘其不备将其砍为两段,自此曹军惨败,黄忠从此名声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
㈡ 武汉有哪些超出片的电视剧取景地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风貌。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选择在武汉取景,使得这座城市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影视拍摄地。以下是一些在武汉取景的知名电视剧:
1.《长江七号》:这部电影是由周星驰执导的一部科幻喜剧片,讲述了一名父亲将意外拾获的外星玩具狗当做礼物送给儿子,从而让父子两人的生活发生变化的故事。影片中的“长江七号”小狗成为了许多观众的美好回忆。该电影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汉口江滩、武汉长江大桥等。
2.《爱情公寓》:这是一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情景喜剧,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同一栋公寓楼里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故事。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武汉大学、东湖绿道等。
3.《欢乐颂》:这是一部都市情感剧,讲述了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在上海同一层楼的生活故事。虽然主要场景在上海,但剧中的一些场景也在武汉取景,如武汉光谷步行街等地。
4.《人民的名义》:这是一部以反腐为主题的政治剧,讲述了检察官侯亮平在查办一起案件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涉及政商勾结的腐败问题。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等。
5.《破冰行动》:这是一部以缉毒为主题的犯罪剧,讲述了一支特警队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与贩毒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禁毒委员会等。
6.《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军事题材剧,讲述了一支由共产党员领导的游击队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故事。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江夏区等。
7.《大江大河》:这是一部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奋斗、追求梦想的故事。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市洪山区等。
8.《楚乔传》:这是一部古装传奇剧,讲述了楚乔在战乱年代中,从一个受尽欺凌的奴隶女孩,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的故事。该剧在武汉的取景地点包括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江夏区等。
总之,武汉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这些在武汉取景的电视剧不仅展示了武汉的美丽风光,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㈢ 有个故事关于包工头过年回家出车祸后,他弟弟帮他把钱发给工人的电影是哪一部啊
《信义兄弟》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包工头孙水林在过年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努力筹措资金,确保将工钱发放给农民工的故事。这部电影描绘了孙家家庭的坚韧和善良,以及他们对工人责任的坚持。
在2010年的春节前夕,孙水林带着他的家人开车回家,希望能够及时支付给黄陂的工人他们的工资。然而,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他们不幸遭遇了车祸,孙水林和他的家人全部遇难。孙东林在得知这一悲剧后,决定要继承哥哥的遗志,确保工人们的工资能够按时发放。
尽管工友们劝阻他,孙东林还是决定四处借钱,以便在大年三十那天发放工钱。孙东林的父母也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了儿子的遭遇,但他们选择保持坚强,继续准备年饭,像往年一样欢迎工友们。由于车祸中账本丢失,工友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自行报账。资金一度不足,孙东林的母亲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来补充,确保每个工人都能领到应得的工资。
这部电影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承诺和责任的坚定执着,孙东林的行动谱写了一首关于信义、奉献和家庭荣誉的赞歌。
㈣ 黄陂华谊影院今天放映么电影
华谊兄弟影院黄陂店今日(11月14日)放映的电影有12部,分别是《007:幽灵党》,《前任2:备胎反击战》,《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年少轻狂》,《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移动迷宫2》,《精灵旅社2》,《小王子》,《夏洛特烦恼》,《半夜叫你别回头》,《绝命海拔》,《我的青春期》。
具体信息请见截图。
㈤ 黄陂广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黄陂广场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它不仅是一个大型的公共活动场所,周边还环绕着商业区、文化中心及公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休闲选择。周边的文化中心是广场的一大亮点,内设图书馆、美术馆和电影院等,可以在这里欣赏展览或观看电影,享受文化艺术的乐趣。
公园占据了广场的很大一部分,拥有广阔的草坪、美丽的花园和儿童游乐设施,适合家庭游客散步、运动或休闲。而位于广场东南角的湖北省黄陂区博物馆,则详细展示了黄陂区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
广场西侧的梦想谷商业区,是购物和娱乐的好去处。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无论是在这里品尝美食,还是逛街购物都非常便捷。
广场中心还设有一处音乐喷泉,夜晚时分,喷泉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表演,为游客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此外,广场周边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例如黄陂古城和黄陂古戍,它们都是探索黄陂历史文化的绝佳地点。
无论是寻求文化熏陶、休闲娱乐还是探索历史文化,黄陂广场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
㈥ 有什么电影,叫什么兄弟
《信义兄弟》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黄陂区政府联合拍摄的数字电影。该片依托人物原型,根据2009年“信义兄弟”俩不拖欠农民工工钱的感人事件改编,片中真实记录了哥哥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二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的故事。
2010年春节前夕,武汉东方建筑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赶在年三十前给武汉黄陂的工友们发工钱,携带一家四口人开车回黄陂,不料路上雪大路滑,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罹难。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一家的遭遇之后,万分悲痛。但想到哥哥一家是为了给工友们发工钱才出了这样的事,“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这是哥哥二十年来一直坚守的一个信条。如今哥哥走了,作为弟弟一定要为哥哥完成这个遗愿,于是,东林不顾工友们的劝阻,四处借钱,准备年三十替哥哥为工友们发工钱。此时,孙东林的父母也从电视新闻上知道了儿子一家遇难的消息,为了能让东林顺利的把工钱给工友们发下去,他们也强颜欢笑,准备着年饭,像往年一样招待工友们。发工钱的时候,账本在车祸现场丢了,工友们凭着信义自己报账,中间钱不够了,东林母亲拿出自己的储蓄一万元添上去,最后一分钱也不差,全部给工友们发完了。完成了孙水林的遗愿。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