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手机的海报图片

电影手机的海报图片

发布时间:2025-02-20 17:48:31

『壹』 《手机2》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抵制

《手机2》是一部电影,由冯小刚导演的,《手机2》没有很多人抵制,主要是崔永元抵制,因为第一步《手机》电影剧情涉嫌丑化崔永元,所以崔永元抵制《手机2》。



(1)电影手机的海报图片扩展阅读

《手机2》幕后制作:《手机2》,冯小刚表示,“因为《手机》(电影版 电视版)当时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时隔这么多年过去了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经到了一个无孔不入的地步”。

《手机2》和未来有关,希望通过《手机2》探讨人是科技或机器的主宰,还是科技和机器主宰了人类这个问题,它既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恐怖片”,它会让每个人都想看这部电影。

《手机2》制作发行:2018年5月10日,冯小刚发微博公布该片概念海报,并宣布编剧刘震云,主演葛优、范冰冰、张国立、徐帆、范伟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贰』 你有哪些保留很久的电影截图为什么保留

第一个保留的截图就是成龙的《警察故事》,那个时候刚刚兴起来手机,只能自己攒钱买一部手机,那个时候比较常见的是bp机,现在的很多人肯定不知道这个东西了。拿到了以后还没有摄像头的,直到后来有了摄像头,才想起来这个电影很好看,自己租了一个碟片,放到想要看的地方,暂停了以后,截了图。这个是我用第一部拍照手机截的图。是一款诺基亚的手机,是不是暴露了年龄?

『叁』 手机如何设计海报图片如何制作海报宣传图片

手机怎么做海报

手机制作海报可以先点击相册进入,然后点击编辑按钮。勾选需要的图片点击拼图按钮,在拼图中选择海报并选择需要的模板即可制作完成。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设备:OPPO手机a72;

操作系统:安卓12.1版本;

软件:手机相册12.12.28版本。

1、在手机桌面上点击相册按钮进入。

2、进入打相册以后点击右上角的圆点,选择编辑。

3、在出现的编辑页面勾选需要的图片。

4、图片选择完成以后点击页面底部的拼图。

5、页面跳转以后点击底部的海报。

6、在出现的海报页面中选择需要的模板。

7、此时即可看到已经在手机上完成了海报制作了。

如何制作海报宣传图片

如下:

工具/原料:演示工具:vivox23幻彩版、演示软件:canva2.47.0

方法:

1、首先大家先打开自己的手机,打开canva软件。如果没有canva这个软件的话,就再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中下载一个。

2、进去之后呢,我们会看到许多的风格,风格各种各样,款式也有很多,足够大家任意选择。

3、选择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海报的模板大小,有很多选择,比如手机海报,电脑海报,3:4,16:9等等大小的,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就好。同上(任意选择)

4、然后当你选择完这些模板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更换模板自带的文字,并且更改图案,也可以就用人家的样子。同上(任意选择)

怎么用手机制作海报?

1、

点击软件图标,打开MIX手机APP。

2、进入软件界面之后,点击图示的海报设计图标。

3、选择一张需要制作成海报的图片。

4、根据图片的风格选择一种风格。

注意事项:

非盈利性是海报设计的最大作用。海报不同于商业海报,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商业目的和利益,海报是为了公共的利益出发的,最终的目标是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海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保护与群体素养提升为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注重社会效益。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等于说从事海报是亏本的,而应是持平或有盈余的。只是从事海报的单位或个人对于盈余不得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中分配,必须用于提高海报的质量和数量上。让你身临其境的灾难性主题电影海报设计欣赏。

『肆』 你喜欢哪部电影的海报

最近我看了很多电影,也一直在想怎样才算是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前,它能激发你的强烈兴趣;

看电影后,它让你对电影中某些情节产生“顿悟”之感;

电影之外,它是一幅独立的审美作品。

八十年代以前,电影海报是以画家手工精心绘制的画稿为母本印刷制作的,特别是那些由大师级画家加盟的手绘电影海报画稿,它不但提升了电影海报的艺术品位,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现今高科技的引入,带来电影海报制作的革命,使得电影海报的制作变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工艺海报来说,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电视机不普及的年代,看电影是奢侈品。手机都能看电影的年代,看电影变成日用品。因此电影海报也变得更大众化,商业化,由此弱化了电影海报的艺术性。

但不乏有一群设计师,他们凭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叙述自己对电影的爱好。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变,不强调明星效应,更注重电影本质的表达。这些海报作品,目的并非要如何将电影“卖”出去,而是作为从观众角度的对电影的更深层次的诠释,更像是电影的观后感

因此我精选了一系列海报,从三大方面和大家分享与赏析:

一、给你一种顿悟的喜悦

01《泰坦尼克号》

如题所示——“最后的绝地武士”,Andrew Kwan海报设计没有悬念,用最直观的方式点题:残阳如血衬托下那疲惫的背影缓缓消逝,一段传奇已然落幕,空中悬挂着两轮太阳,那是卢克的起源,也是卢克的最好归宿……

04《逃出绝命镇》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一部充斥着恐怖、种族问题、融入了细思极恐的科技元素的电影。

Jay Shaw的设计是90年代常见的海报设计风格,去掉色彩,侧重图形和版式表现,画面定格在勺子从人头杯子中“取出”一动作,有意形置换的意思,也将视觉重点放在"Get Out"上面,意味深长。就像这部电影一样,惊吓不会在你以为它要来的时候出现,而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比你所能想象的都更加大胆。

影片其中的爵士配乐和罗德的阴谋论让电影充满黑色幽默,也很有讽刺意味。

05《007:幽灵党》

不管你有没有看这部电影,都一定要看《007:幽灵党》的片头,其表现手法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影片来欣赏,甚至有人给出片头比影片还精彩的评价。

片头中所出现的戒指,是该片的主题:幽灵党,戒指上的图案正是一个八爪鱼和幽灵结合体图形。《007:幽灵党》原版海报的表现都在帅哥美女丹尼尔·克雷格和莫妮卡·贝鲁奇身上了。

由此来看Pedro B. Maia版本的海报,和《007:幽灵党》片头一样,更偏向于用八爪鱼、幽灵、骷髅头等元素来表达影片的主题。

《007:幽灵党》片头

题外话:《007:幽灵党》片头配乐是由英国男歌手Sam Smith演唱的《Writing》。

《瑞士军刀男》

星爷说得对,演死尸是个技术活。Daniel Radcliffe,著名的哈利·波特一角饰演者,在《瑞士军刀男》里演一具非常重要的尸体,这具“尸体”会做鬼脸、喷口水,几乎“无所不能”,甚至展现出惊人的功能——剧烈的“屁流”可以成为喷气式划艇,带另一位主角汉克离开荒岛。

这是一部被网络归为剧情、喜剧、冒险类的影片。正确来说,这是一部黑色喜剧。Pedro B. Maia版的《瑞士军刀男》海报,采用一个特别的视觉角度来设计,细看这特别的构图、荒诞的行为,就如观看这部电影一样,笑着笑着就哭了。

07《超能陆战队》

无疑,“大白”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电影本身。“大白”面部造型灵感来自于日式铃铛,角色设计师Shiyoon Kim发现铃铛的上部有一个细长豁口连接两个孔,这启发了一条线连接两只眼睛的设计。

这种没有嘴巴的极简的设计概念让“大白”用眨眼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反而给大家对“大白”丰富肢体的语言有更多的解读。Berkay Daglar这张海报可谓诠释得非常到位了。

二、让一场电影变成静止的画面

抛开情节,许多电影都拥有优质的画面。其中要数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中的色调、道具、布景,高饱和度的色彩,每一帧画面的注重细节到达了偏执狂的水准。

这种画面构图及色彩运用给观看电影的人带来视觉盛宴。

下面推荐的海报作品,并非从影片中截取画面创作那么简单,而是设计师通过个人风格,用自

08《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

出自Jaehwa Lee之手的海报,干净的背景,营造出广阔的空间感,角色造型因此而更突出,STAR WARS 字体美感一览无遗。

09《蝙蝠侠》

黑色的美。蝙蝠侠作为暗黑系英雄,再加上剧情本身和场景风格都是在黑暗的整体氛围中活动,巧妙地用黑色做插画,奠定黑暗的画面情感基调。

10《水形物语》

哑巴姑娘爱上鱼人,虽然时代定格在压抑的冷战背景,涉及到了当今社会中种族歧视、同性恋、弱势性别等这种现实社会问题。但故事将情欲与近乎神圣的爱情融入到了“水”这意象里,完成了一个美丽奇幻的成人童话。

11《剪刀手爱德华》

女主家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从不下雪的,只有当爱德华出现后洁白的雪花才开始飞扬在那片土地上空。作为一个机器,爱德华几乎没有表情,一双尖利的剪刀手也不利于表达感情,冰冷的色调衬托在他惨白的脸上反而更加令人难忘。

12《银翼杀手2049》

在凸显色彩的同时而不失去反乌托邦的感觉,此片摄影指导为罗杰·狄金斯之作,画面中不是烟雾和粉尘的沙漠,就是阴冷潮湿的雨夜,成功地让你人感到未来的不适,随便一帧画面都是一件艺术品。

而下面这张海报,Chris Skinner通过他个人的风格,将赛博朋克式的末世街景和暧昧的霓虹灯管重现你的面前。

13《黑客帝国》

20年前的经典科幻片,Chris Skinner用自己的手法来描绘场景,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来欣赏。

『伍』 用电影美学的观点来点评《手机》或《大腕》,也可以两个一起评!!要原创啊~

从《大腕》到《手机》
为什么冯小刚去拍《大腕》,我遭到挫败呢?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没有直接的关联,跟我的立场跟我的位置有关联。什么关联呢?是这部影片在三部贺岁片成功,冯小刚的名字成为了某种品牌,成为了某种票房感召力,而冯小刚的电影事实上几乎成了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可以和好莱坞电影分市场的这样的一个导演之后,冯小刚成功了。怎么标志?冯小刚获得了海外投资,《大腕》这部影片和他此前的影片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重要的变化先不说影片本身是发生在投资。冯小刚得到了美国哥伦比亚(亚洲)公司投资,请大家注意,大家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这个事实,海外投资是大大地高于国内电影投资的,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没有一个导演不梦想自己得到充足的资金,在电影当中去充分地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们讲一个小例子,比如说我设计一场戏是在机场里发生的,最后我发现在机场拍摄太贵了,所以我就改了,我改一火车站。后来我发现北京站拍也太贵了,我就改一小城市,一小城市火车站。结果我最初构想的飞机场那样的空间,所可能发生的故事,到了一个小城火车站的时候就被改变了。那当然一个艺术家多么向往自己完全不考虑金钱的束缚,或者说有更多一点的更充足一点的资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是冯小刚是成功了。这个本身作为冯小刚成功的标志。
说某某某获得了海外投资,以前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说你很成功,海外也看好你,所以他投资你的影片,准备把你的影片拿到海外去放映。我们大家知道比如说《霸王别姬》,比如说张艺谋的很多很多电影,都是用海外资金来拍摄。可是,冯小刚这个《大腕》的拍摄,他获得了哥伦比亚(亚洲)公司的投资,这个投资却是另一种海外投资。什么海外投资呢?就是我给你钱,你拍电影,这电影就在中国放,并不是为了拿走放。那么,为什么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如此慷慨地要支持中国电影呢?在我看来,没有不付钱的午餐。为什么他要投资中国电影呢?很简单,因为冯小刚当时是一个可以和其他的好莱坞电影分份额的导演,这个蛋糕冯小刚可以切走一块,那么我投资给你,再切下来的这块蛋糕至少相当大一块都装到我兜里了。冯小刚当然拍摄的仍然是中国电影,但是在资金的来源和利润的走向上,已经不再重新注入到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工业。
冯小刚他是中国电影的一条路,中国电影应该有很多条路,但是这样的一条路是需要的,这时候我发现有人来买冯小刚了
在这部电影当中其实有很多冯小刚电影一一贯之的那种特点,被改变了。而这种改变,是一种损伤。因为在《大腕》当中的两个喜剧式的角色,喜剧式的主角,和在《手机》当中的喜剧性的悲喜剧的主角,好像仍然是小人物,但是此小人物非彼小人物。我们《手机》更为清晰一些,我们说《手机》是一个开着宝马车的小人物,我很难再相信他是一个你我中人。可能在座的也有人开宝马车,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我。那么我并不是说这样的一个财富的标志,因为今天的现代的世界,所谓的财富,正是用这样一种外在的品牌来标识的,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我开什么牌子的轿车,我住在什么区域,所以,当这样的一些符号出现的时候,这个小人物已经变了,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或者我直接地说变质了。那么在《大腕》当中这两个喜剧性的小人物仍然似乎是冯小刚式的小混混,而且是小骗子,可是这些小混混却是一个可以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来操办葬礼的这样的人物。那么这是一个我说小人物的角色变了,小人物变质了,于是他那样一种用温情去呼唤,温情滋润我们的内心,用温情去呼唤我们认同的能量,我认为极大地萎缩了。那么整个的《大腕》的影片我看起来像一个连台喜剧,像一个连演小品,这是一个东西。
另外一个东西是冯小刚电影曾经那样的获得观众的热爱和观众的拥戴,是因为冯小刚电影其实他不拒绝一些小小的温和的偏见。比如说我们对于外国人的某种小小的微妙的排斥,我们在影片的细节当中,表现出一点点微妙的对外国人的小小地踩他一脚,小小地嘲弄他一把。比如说大家都记得在《不见不散》当中那个场面就是他们怎么教美国警察,教美国警察说汉语。然后大家都看得好开心,因为表面上喜剧式的角色是葛优所扮演的小人物,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一帮美国警察很庄重地坐在那里学那些不可以的,是匪徒一般的警察的对白,那么大家觉得非常开心,好像微妙地满足了我们内心的那样一点中华民族心理的需求。但是,到《大腕》当中我发现钱是很有力量的一个东西,中国古话说拿了人家手短,当这个资金是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所有的丑角所有的喜剧性的,所有的丑陋的行为在影片中的中国人内部发生,而到结局,戏剧性结局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个大腕是一位智者,是真正的导演。而且是人性喜剧的导演,他的死几乎成了一个试金石,他在背后冷眼旁观着这些人蝇营狗苟。那么,这样的一个微妙的错位的发生,是冯小刚战胜了偏见吗?
《手机》在这个意义上说也将载入,我以为载入中国电影文化史,不是中国电影艺术史。因为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就是一部影片作为一则广告,这个是一个巨型的广告,而且就挥金如土的广告业而言,是一个相当便宜的,而相当有效的广告。整个的影片成为了移动通讯,摩托罗拉公司的广告。那么更具有讽刺性的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大家是不是看过影片的很多版的海报,其中一版海报很好,远看是一个手机,底下写着《手机》,近看是一个手雷,对吧,这个手机要炸掉。《手机》或者叫现代文明,或者叫现代生存,它在给你提供无穷的方便的同时,携带着如此众多的恐怖。而这种恐怖未必只有男人觉得恐怖。它一方面有这样的一个效果,另外一方面整个的是在做手机广告,今天的手机可以有多少种功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今天的移动通讯网络是何等的发达。
从《大腕》到《手机》,这两部影片把它另列,原因就是你会看到资金或者资本的力量,是怎么改变一个所谓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怎么改变一部影片的表达。《手机》它一方面是,如果我们说《手机》是一个超级广告。而《手机》事实上是一个超级广告了,起到了一个超级广告的功用,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个影片的资本,资金,其实是一种广告资金的投放方式。我们要做广告,我们投放多少给电视台,投放多少给报纸,投放多少给杂志,投放多少给街头路边的广告。投放给一个电影做一个里面完成一个软广告的功能,因为我们大家看过很多电影,我就不举是什么名字了,比如说一群孩子在一起珍贵地喝一个可口可乐,喝一杯可口可乐,大家分享一杯可口可乐,很感人的一个场面。看到山村的孩子把一杯可口可乐当作这么宝贵的东西,那你看片尾字幕,鸣谢可口可乐公司,这是一种所谓软广告行为。但是,《手机》的特殊之处,是在于它从头到尾是一部广告,关于手机的广告,关于摩托罗拉的手机的广告。那么当你要给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给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在这个广告当中展示各种不同款型的,型号的摩托罗拉手机,同时展现它的最新功能,展现它的高端产品的时候,决定你的人物不可能是小人物,不可能是边缘人,不可能是苦涩喜剧,不可能是出租汽车司机,不可能是在海外的边缘去挣扎生存的人物,而他必须是在这个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人,他才能消费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的手机的高端产品。所以我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他的小人物的温馨的悲喜剧的故事必然变味,必然变质。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形,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这里面,市场资金资本票房回报这样的东西是可以怎样地渗透到我们通常以为是文化艺术的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而且它对这个改变是多么的内在。冯小刚在耗费他的象征资本,什么叫象征资本?就是观众对他的信任,观众对他的期待,观众对他的喜爱。那么从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的角度上去看,一个非常成功的深受观众热爱的导演, 他只有三次机会。他如果三次滥用观众对他的信任的话,他基本上会耗尽他的象征资本。所以我看到《大腕》,看到《手机》的时候,我看到冯小刚已经用了他第二个,它的第二次机会。
那么冯小刚从那里归来?从大成本的商业操作的这样的地方归来,重新拍摄一个故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苦涩的喜剧,来取胜的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冯小刚试图归来。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天下无贼》,似乎是冯小刚原有的那样一些脉络开始复现。尽管这是一个可以诈骗或者盗取到宝马的贼,不是合法的开辆宝马车的大人物,那么,尽管他是这样的大贼,很成功的贼,很能干的贼,但他毕竟只是贼。那么用这样的一个贼,我只是贼,和故事中刘德华不断说的是狼,我是狼,我们是狼,用另外一个词称叫做过路鬼,我们是过路鬼,这样的一些说法,冯小刚显然刻意地要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大贼,但是又要压低他的身段,他只是个贼,只是个过路鬼,只是野狼,饥饿的狼。那么这个饥饿,在影片当中我们看显然不是形而下的饥饿,肚子饿,为了没有饭吃去偷钱的那样的小贼,这种饥饿我们说是一种欲望的饥饿。
故事中的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主角,是这样的一只饥饿的狼,但是显然是一个在欲望意义上饥饿的狼。所以刘若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就不断地说我们收山吧,我们罢手吧,我们够了。然后他觉得开玩笑,我们怎么会够,我们不够。那么这样的一个情节和这样的一种叙述,本身用专业说法叫修辞策略,就是这是一个大贼。但是我们用很多东西把他压低他的身段,压低他的身价,让他再度成为一个小人物,而且一个重要的细节,一个支撑着整个戏剧叙述的细节,使得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成立了,那么就是动机很单纯,线索很单纯,是女人怀孕了。女人要做母亲了,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作为贼的儿子出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作为贼长大,于是一种可能此前她不考虑的道德的和伦理的东西,一种信仰的或者宗教的东西,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开始进入到了她的生活当中,这成为了一个整个剧情的推动性的因素。于是最后《天下无贼》如果说跟冯小刚以前的贺岁片有什么变化的话?
觉得就是它更加情节剧化,此前是市民喜剧,现在更加情节剧化了,它是以情节,以情节的演变,以情感以温情来打动你,尽管它延续了一些喜剧的元素,而且当然非常有趣了,就是说,有时候观众的期待,会相当地有力量。
看《天下无贼》的时候,发现现场中的观众不断笑,好多我觉得不好笑的时候,大家也笑。但另外一个角度上我觉得大家去看冯小刚电影,又是去看冯小刚贺岁片的时候,大家太期待喜剧了。大家太期待喜剧效果了,所以有一点喜剧感的东西大家就发笑,因为我们几乎付那个钱的时候,我们觉得付了一个要发笑的权利,一个可以去发笑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同样我在电影院里看《英雄》的时候,那个剧场当中笑声不断,完全跟影片的喜剧效果没关系,和观众的某种心理体验有关系。
就冯小刚而言,《天下无贼》已经成了某种正剧,而不再是喜剧,更不是那种谐谑喜剧,以幽默以调侃,以噱头而著称的这样一种谐谑喜剧。而是更多地往正剧的路上走。而另一个冯小刚的变化是这个影片当中如果说冯小刚仍然延续了他一贯的这样的制作精良的这种传统的话,那么这个影片当中,它显然和其他的影片相比,和冯小刚其他影片相比,它的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就是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影技巧的层面上,大大地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的电影。另外一个变化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冯小刚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对于秩序的尊重,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原来我们说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它是那些在边缘处游移的小人物,那些似乎总是不断地生出不法之心,而并未有不法之举的这种人物,这种小人物,但是他的小人物,其实和社会秩序总是有一点游移关系。像他《不见不散》,他把故事放到了美国场景当中,那么这些作为新移民的华人,实际上和美国的主流秩序不发生关联的,几乎不发生关联的,他们也不试图寻找那个秩序来保护他们。到《没完没了》的时候,这个小人物似乎一步走出,要成为绑架者了,但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改变了这个东西,他那边专门有这个场景,把她找去,然后她就一口咬定哪有这回事,都没有,我是被绑架的人,我不承认我被绑架这个案件怎么能成立呢,没有真的冒犯秩序,但也从来没有寻找秩序的保护。
但是在这个影片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变化发生了,就是一方面主人公是法外之徒,这个小人物是法外之徒,他是贼,是诈骗犯,是强盗,或者是一种不法的高技术工种。这是开玩笑,在这个影片当中,大量的这种贼技,贼特技,我说它是一个很有技术高技术的工种。那么,他在这个影片当中,主人公是这样的,他已经是法外之徒,但是一方面整个故事是一个法外之徒向主流社会回归的故事。这一对男女,最后他们的爱,他们对于自己生后的生命,自己血肉的连续,自己孩子的期待,使他们成为了护法者,而不是冒犯法律的人。这是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会看到,在这个影片当中,不仅是主人公向秩序回归,他们仍然将必须为他曾经冒犯法律,而付出代价。首先是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出现,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形象出现。接下来是一个神勇的非常的通情达理的但是又毫不容情的,法不容情的,这样的一个警察的形象。但同时,为了完满一方面完满秩序的表述,一方面完满情节剧的,大家观看情节剧是期待着一个温暖的大团圆的结局,否则的话就不是情节剧了,又变成悲剧了。又要完满大家这样的心理抚慰,那么两个东西都要满足的结果,这部影片当中,影片的工整之处也表现在这里,就是冯小刚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局,让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贼为了最终完成这个护法和歹徒搏斗,死于歹徒之手。如果说他曾经冒犯法律的话,他用死来偿付了,这是一个太过的偿付,因为他无论怎样都判不了死罪,可是他死了,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不仅抵了他的罪,也抵了他的爱人或者他的妻子的罪。所以最后的网开一面,法网容情是在一个大的惩罚已经存在的前提下,而这个大的惩罚在故事中发生为自我惩罚,所以它是秩序的尊严,而不是秩序的残酷。这是一个这部电影当中我认为冯小刚的一个变化。你可以说冯小刚更为成熟了,因为整个影片的工整圆熟,它的技术含量,大量的这种特技场景的使用,然后叙事细节的这种一如他此前电视剧当中的缜密,你可以说他是成熟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呢,归来的冯小刚,似乎丧失了他此前的那种鲜活的,这是我个人的观察,我个人的思考。丧失了他此前影片当中鲜活的,每一次都会有很多很多的令你意想不到的东西迸发出来的,而相反的我们遇到的是一个流畅的,工整的完整的温暖的同时是一个标准的大众文化。因为它除了给我们一个半小时的快乐,一个半小时的温情和温暖之外,他还给我们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强有力的教化的作用,而这个教化是如此的不露痕迹,我们在观赏剧情当中,我们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之中。
而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个影片当中那种对于秩序的这种表述,还有两个重要的线索在展开。那么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这种通过刘若英所扮演的这个女主人公,她怀孕,渴望做母亲,然后渴望做一个在孩子面前无愧的母亲,和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最终战胜了那个似乎永无厌足的欲望。而这一个转变的发生,围绕着一个近于圣洁的人物,就是故事中的傻根。它设定一个情节,说他在偏远的山村长大,他是在青藏高原上面务工,所以他完全地远离尘世。这个人物几乎是一个神话式的人物,是一个充分神话式的人物。因为我们知道,商业化的过程或者全球化的过程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仅是摧枯拉朽,而且是无所不至。你很难想像有一个山村是世外桃源,是与世隔绝的,因为一个简单的东西和我们今天所在这个空间直接相关,电视媒体,是几乎覆盖到了此前人们绝对想不到能够进入的外部世界能够进入的空间当中,于是,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被联系在一起,于是世界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没有世外桃源,没有这个世界的喧嚣热闹噪音繁华不至的地方。所以我说一个神话,那是一个神话式的人物。用这样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在这儿我做一个开玩笑的联想,我说冯小刚在提供给我们这些城里人一个《甲方乙方》当中大款想像的理想乡村,就是想像有那样一片净土,有这样一些纯洁的绝对纯净的人,而为了保护这个人的纯洁的内心,我们最后的神话,最后的净土可以去死,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去死,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在秩序的表述的意义上。
第三个在秩序的表述意义上,我想冯小刚一个是为了强化这样的一个情节剧的丰富性,情节剧的可看性,这个情节剧的观赏性,所以他选用了青藏高原。这样他可以带入大量的自然风光,异域景色,他也使得傻根这样的一个人物的生存依据,如果傻根是在北京打工,在上海打工,我们很难说他这么纯洁,他认为天下无贼,我们把他放到青藏高原上去,似乎有一线可能,有一线可能。那么带入这样因素的时候,他同时带入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宗教。宗教的力量,但是显然他没有刻意强调这个宗教的力量,他与其说是在表达一种宗教,不如是说某种信仰,某种信念,某种人们在内心当中会珍视会视为神圣,会去固守的东西,
我觉得新的归来的冯小刚,是不是还将飞去?或者还将继续归来?或者越走越远?我不能够断言。因为我觉得我很喜欢一句话说在今天的世界上只有傻瓜才做预言。因为变化的因素太多了,因为不可测的因素太多了。所以我没有任何把握,我并不是认为自己不是傻瓜,而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把握,没有任何资格去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不能够做预言。但是我只是想冯小刚从《大腕》到《手机》,现在到《天下无贼》,那么冯小刚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曾经我说他是这样的一个大众文化的示范者,是这样的一个楷模,而且他确实给这种普通民众小人物和种种在这个现代生活的变化当中,可能获得成功,但同时遭到挫败,而且承受了压力的小人物,以那样的一个半小时的快乐,可能是一个半小时之后的还颇有一段时间的回味,想起来会心地一笑,或者朋友们之间来对一对暗号,对一对台词,然后大家同时会心一笑这样的一点的快乐,到他现在开始逐渐地成为了一个新的商业电影的这种规范的示范者,他在重新地尝试或者展示说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当中可能包含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它不在于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商业电影同时都包含着那些元素,比如说风光加爱情,比如说打斗,然后比如高科技,比如说奇观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但重要的是如何我们在一个作品当中组合它,把哪些因素和哪些因素成功地组合起来。所以,就大众文化和商业电影而言,套路是有限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是组合是无穷的。你可以在不断的组合排列当中生出新的故事。用我喜欢的一个说法,就是已经没有新的故事,但是永远有新鲜的嘴唇,新鲜的嘴唇讲出来的老故事成了新故事,使我们听出了几分新意。

『陆』 一般海报尺寸电影海报一般多大

标准电影海报的尺寸为1米×1.5米,这是最常见的电影海报尺寸。

不过,实际上电影海报的尺寸有很多种,它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用途和展示环境。例如,在电影院或大型活动现场,可能需要更大尺寸的海报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些海报的尺寸可能会达到2米×3米或更大。而在家庭或小型展览中,较小的海报尺寸,如50厘米×70厘米或60厘米×90厘米,可能更为合适。

此外,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电影海报的设计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现在的电影海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形式,还可以是电子海报、社交媒体海报等。这些数字海报的尺寸通常是根据特定的平台和设备来设计的,比如手机屏幕、电脑屏幕或社交媒体平台的图片尺寸等。

总的来说,电影海报的尺寸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需求和展示环境来确定的。设计师需要根据海报的内容、目的和受众来选择合适的尺寸和设计风格,以确保海报能够有效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吸引观众的眼球。

阅读全文

与电影手机的海报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夜灯电影图片 浏览:766
电影传奇音乐名 浏览:549
刘亦菲完整电影 浏览:585
电影金陵十三钗片段配霍元甲音乐 浏览:875
70后爱情的电影 浏览:670
少林寺之得宝传奇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178
迪士尼电影英语单词大全 浏览:812
反战争题材音乐动漫电影 浏览:597
电影猛鬼差馆粤语百度云 浏览:390
台湾电影孽龙传奇 浏览:804
小程序电影票 浏览:559
男生变成女生电视剧电影名字 浏览:637
泰国古代战争电影优酷视频在线观看 浏览:769
贾登史密斯和成龙的电影 浏览:312
神奇遥控器完整版电影 浏览:726
50度灰电影完整版在线播放 浏览:34
外星刺猬大电影第一季 浏览:723
一刀仙电影完整版 浏览:501
经典电影台词英文50 浏览:853
朋友邀请我看电影我有事去不了英语作文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