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评价《十月围城》这部电影
这几乎是今年贺岁大片最后的希望了,数着票房过日子的中国电影,也该收获点口碑了。此时的《十月围城》,倒像是捍卫中国商业电影尊严的荣誉之战了,还好,至少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制作人陈可辛作为一名电影从业人员的诚意,这个东西在中国电影中越来越稀少了。所以无论我下面说什么,希望都不要影响到你的观影欲望,从感官刺激和情感诉求上来讲,本片绝对值回票价。
尽管因事先反复被人提醒这部电影在赚人眼泪方面的杀伤力而做足了思想准备,但当那些惨烈的死状撞击眼球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喉头的一丝哽咽,以至于我有点害怕我会被下一个更加悲壮的牺牲彻底击垮,这样的来自电影的震撼好久没体味到了。《十月围城》的残酷之处在于这是一部以死亡为卖点的电影,可视为另一种形态的《死神来了》,而将死神带来的,不是杀手,不是灵异,而是孙文。
《十月围城》有一个显得有点诡异的假定性,那就是本应是个秘密行动的孙文赴港一定要闹到满城风雨路人皆知,甚至精确到孙中山的下船时间,而且从上岸到离港一定要持续一个小时,这是用血肉之躯抵挡清朝鹰犬如潮攻击的一小时。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规定主要角色的死亡结局而设定的,这里被放大的是死亡的方式,被忽略掉的是死亡的意义。每一个死亡都很拉风,而最终想起来这一切渲染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观众忘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些牺牲本来是可以避免的。